CN101135944A - 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5944A
CN101135944A CNA2007101471030A CN200710147103A CN101135944A CN 101135944 A CN101135944 A CN 101135944A CN A2007101471030 A CNA2007101471030 A CN A2007101471030A CN 200710147103 A CN200710147103 A CN 200710147103A CN 101135944 A CN101135944 A CN 101135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ariant part
input media
action component
detect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71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0690C (zh
Inventor
平野伸儿
波多野直行
伊藤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35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5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06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06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可构成既小又薄的输入装置,并且操作操作部检测动作部件的变形时,防止操作力对与基板等之间的连接部作用过大的作用力。在下部壳体(2)的凹状部(24)内收放动作部件(4),并且固定盖体(3)。动作部件(4)的4个角上设有固定部(42),下部壳体(2)凹状部(24)的底面(24a)和盖体(3)夹住该固定部42并将其固定。在动作部件(4)的操作部(41)周围的4个方向上设有厚度比上述固定部(42)薄的变形部(44a)、(44b)、(44c)、(44d),并且在该变形部上安装有变形检测元件。当操作操作旋钮(41a)使变形部变形时,该作用力只作用在壳体内,而不给连接端子(61)、(62)、(63)、(64)和基板等之间的连接部带来过大的作用力。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输入装置,其具有因外部所施加的操作力而变形的动作部件和检测上述动作部件的变形的检测元件。
背景技术
在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的操作部上安装有键盘装置和输入装置,而条状的操作部突出在该输入装置上。在该输入装置的条状操作部的周围上设有向4个方向延伸的变形部,并且在该变形部上贴有变形检测元件。当用手指推倒上述操作部时,向4个方向延伸的变形部中的任意一个就变形,而上述变形检测元件检测到该变形量,然后根据操作部的倒向以及操作部所受到的负荷的大小,而能够输出X-Y坐标数据。
以往的上述输入装置具有操作部、变形部和固定部,而固定部被固定在由薄钢板(也叫金属薄板、金属片)形成的支承板上,该支承板在个人电脑的操作部中被固定在键盘装置的基板等上。因此,输入装置变大,而且为了使上述支承板与安装该支承板的键盘装置的基板等结构相适应,有必要个别地进行设计制造。
下述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的输入装置的操作部、变形部和固定部形成为一体,而且在上述变形部上安装有变形检测元件。然后,可以直接在基板等上安装由操作部、变形部和固定部形成为一体的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312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312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67803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如果能直接在基板等上安装由操作部、变形部和固定部形成为一体的部件,输入装置就可以实现小型化,而且可以在多种类的键盘装置上共通地使用输入装置。
但是,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的输入装置都是直接在基板上固定上述部件的固定部。所以,当操作操作部要给变形部施加变形时,应力也作用到上述固定部上,很可能破坏固定部和基板之间的固定结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输入装置,因为只通过焊接将上述固定部固定在基板等上,所以操作了操作部时,焊接部分易于受到破坏。又,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输入装置,因为需要固定输入装置的专门金属配件(metal fittings),所以在基板等上固定输入装置的固定结构变得复杂。
而且,专利文献1至3所记载的输入装置,因为变形部和固定部都以同样的厚度形成为一体,所以操作操作部之后很难将变形集中到变形部上,而且操作力直接作用到固定部上,而易于破坏固定部与基板等之间的连接部。
还有,以往的输入装置的上述变形部露出在外部。因此,如果外部的零部件或机构碰到变形部,而只稍微一点作用力作用到变形部上,就有可能使检测元件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被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易于安装的输入装置,而且不易发生因操作力破坏安装部,还使变形部不会露出在外部,而不易发生外力误作用于变形部。
而且,其目的还在于,当手指触及操作部以外的地方时,也能防止意外的检测输出,并且可防止因操作操作部的力而给焊接部等作用过大的作用力。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壳体(case);被收放在该壳体内的动作部件;以及检测上述动作部件的变形的检测元件,上述动作部件由操作部、固定部和变形部形成为一体,而该变形部因作用在上述操作部上的操作力而可变形,而上述检测元件被设在上述变形部上,上述固定部被固定在上述壳体内,并且上述操作部以及上述变形部可在上述壳体内活动。
本发明之输入装置的动作部件被固定在壳体内部,该壳体被安装到键盘装置的基板等上。所以,当操作力作用到动作部件的操作部上,而向变形部施加变形时,壳体不易于从上述基板等上脱落。又,因为壳体的尺寸变小,所以易于构成小型的输入装置。还有,可在多个种类的基板等上共通地安装同样的输入装置。
在本发明中,上述壳体具有下部壳体和盖体,该下部壳体具有凹状部而该盖体覆盖上述凹状部,并且优选其构造为上述动作部件插入到上述凹状部内,上述凹状部的底部和上述盖体夹住并固定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固定部。
该输入装置的组装作业容易,而且可在壳体内牢固地固定动作部件的固定部。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最好是,在上述动作部件的中央部上设有上述操作部,上述中央部外侧的多处或者围绕上述中央部的全周上设有上述固定部,而且上述固定部形成为比上述变形部厚。
因为构成为动作部件的变形部比固定部薄,所以当操作力作用于操作部时,可以将变形集中到变形部,并且从变形检测元件得到较大的检测输出。而且,可防止操作力将较大应力施加到固定部上。
又,本发明最好是使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变形部被封闭在上述壳体的内部。变形部被收放在壳体内部,因最好是被封闭,而可防止外力误作用到变形部上。
并且,本发明最好是,在上述动作部件上粘贴挠性基板,并且上述检测元件被安装在上述挠性基板的与上述变形部重叠的部分上。
在该结构中,因为只在动作部件上粘贴挠性基板,所以可在变形部上安装变形检测元件。而且,在本发明中,上述检测元件可以直接粘贴在动作部件的变形部上,也可以通过印刷工程直接在变形部上形成检测元件。
而且,最好是在上述壳体上固定向外部突出的端子,并且上述检测元件与上述端子相连接。
通过在上述壳体上设端子,可以在键盘装置的基板等上易于地安装输入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端子的前端部最好是与上述壳体的底面处在相同的平面上。在该结构中,在基板表面的焊盘(land)部等上焊接端子的前端时,壳体的底面与上述基板的表面相接触。因此,壳体和基板之间的抵接部受到操作部被操作了时的操作力,而易于防止向端子和焊盘部等之间的焊接部作用较大的应力。
又,在本发明中可构成为,在上述壳体内与上述操作部相对置的位置上安装开关机构,并且在上述动作部件上设有旋钮,而该旋钮可进退自如地被安装在上述操作部上,而且可以以上述旋钮使上述变形部变形,而且也可通过按压上述旋钮使上述开关机构进行动作。
而且,本发明还可以在上述壳体内设有电路部,在该电路部中安装了处理上述检测元件的输出的电路。
或者,也可以替代上述电路部或与上述电路部一起,在上述壳体内安装具有接口(interface)的电路,该接口收发个人电脑等主机间的信号。
又,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动作部件和检测元件,该动作部件因操作力而变形,而该检测元件检测上述动作部件的变形,上述动作部件由操作部、固定部和变形部形成为一体,而该操作部位于中央部,该固定部位于离开上述操作部的位置,该变形部因作用在上述操作部上的操作力而可变形,而且在上述变形部上安装有上述检测元件,并且上述变形部位于比上述固定部的操作侧表面还低的位置上,被固定在上述固定部的上述表面上的盖体覆盖着上述变形部。
本发明之输入装置,因为盖体覆盖变形部,所以可以防止当手指触及操作部以外的部分时,发生错误的检测动作。
又,本发明最好是,在上述动作部件的操作侧表面上形成多处连接上述固定部之间的壁部,并且上述盖体紧贴在上述固定部的表面以及上述壁部的表面上而被固定。
在上述结构的输入装置中,因为壁部以及盖体封闭具有变形部和检测元件的部分,所以尘埃等不易于进入内部。而且,从操作部进水等时,也能防止该水扩散到周围。
本发明可构成为,例如:在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变形部的操作侧表面上设置上述检测元件,而上述检测元件可处在与覆盖上述变形部的上述盖体相分离的位置上。
或者,本发明最好是,上述固定部向上述变形部的背面侧突出,而该固定部的背面成为安装设置面。例如,在上述设置面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凸起。
在动作部件中,如果使固定部的一部分突出到背面方向并将该固定部当作设置面,在该固定部被安装在基板等上的状态下,比固定部薄的变形部就易于变形。又,因为施加到操作部的力集中到变形部上,所以可防止过大的力作用到固定部和基板等之间的连接部。
在这种情况下可构成为,上述检测元件被安装在上述变形部的背面侧,在从上述设置面上后退的位置上配置上述检测元件。
而且,本发明为,在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变形部以外的部分上设有向外部延伸的连接端子,上述检测元件连接在上述连接端子上。
如上所述,如果在动作部件上直接安装连接部,就可构成既小且薄的输入装置。
又,本发明最好是使上述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与上述动作部件的下表面位于相同的面上。
在该构成中,当连接端子的前端部被焊接在基板等上时,动作部件的下表面与基板等相抵接。其结果,由动作部件和基板等之间的抵接部承受施加给操作部的操作力,而可防止过大的应力作用到连接端子和基板之间的焊接部等上。
又,本发明之输入装置具有动作部件和检测元件,该动作部件由多个变形部和从上述多个变形部的中间竖立的操作突起部通过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而该检测元件检测上述变形部的弹性变形,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变形部的基端位于上述操作突起部一侧,而顶端位于与上述操作突起部相分离的一侧,并且在上述操作突起部上设有延伸在上述变形部的上方的突出部。
在上述输入装置中,因为与操作突起部形成为一体的突出部位于变形部的上方,所以施加到操作突起部的推压力可以有效地传达给变形部。所以,当操作了操作突起部时,得自检测元件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并且即使轻轻地操作操作部也能得到正确的坐标数据。
本发明之输入装置为,具有一对变形部,而将该一对变形部的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线上,上述操作突起部的中心位于两个变形部的中间且上述同一条线上,并且在上述操作部上设有向各自的变形部的上方延伸的突出部。
又,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为,具有4个变形部,而将4个变形部的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的中心线分别位于正交线上,而上述操作突起部的中心位于上述正交线的交点上,并且在上述操作部上设有向各自的变形部的上方延伸的突出部。
如上所述,如果在操作突起部上设有向各自的变形部的上方延伸的突出部,就能够与作用在操作突起部上的推压力方向相对应,使各变形部确实地产生弯曲应力。
在本发明中,最好是上述突出部具有朝向上述变形部顶端的顶端侧部,并且该顶端侧部与上述变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为曲线形状。
如果上述边界部为曲线形状,就可以防止过大的集中负荷从操作突起部作用到变形部上,并且作用力有效地从操作突起部传到变形部,还易于防止变形部的破损等。
又在本发明中,最好是位于上述基端上的上述突出部的宽度比在上述基端上的上述变形部的宽度窄。
在上述结构中,设在操作突起部上的突出部的宽度比变形部的宽度窄,并且突出部的两侧分别存在变形部的一部分。当推压力作用到操作突起部时,其作用力集中到突出部和变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但是如果其两侧存在应力不集中的变形部,应力不集中的部分就会补强应力集中的部分的两侧。因此,当推压力施加到操作突起部时,就可降低变形部破损的概率。
而且,本发明为,在上述动作部件上形成向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并且在贯穿孔所夹住的部分上形成上述变形部。
又,本发明可构成为,设置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该下部壳体具有收放凹状部,而上部壳体堵塞上述收放凹状部的开口部,而且上述动作部件在上述变形部以外的部分上设有比该变形部还厚的壁厚部,并且上述动作部件被收放在上述收放凹状部内,而上述下部壳体和上述上部壳体夹住并固定上述壁厚部。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最好是,上述下部壳体由合成树脂制作,而上述上部壳体由金属板形成,并且与上述上部壳体形成为一体的固定爪向上述下部壳体的底面折弯,位于上述底面的上述固定爪成为用于固定上述下部壳体的焊接部。
本发明之输入装置可构成为动作部件被收放在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内的小型薄片状。在这种情况下,使上部壳体的固定爪延伸到下部壳体的底面,而在基板等上安装输入装置时,将显露在底面上的固定爪作为焊接部来使用,从而可在基板等上坚固地固定外力所作用的输入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述动作部件上设有与上述检测元件相导通的端子,而该端子显露在上述下部壳体的侧面上,就能够通过回流(Reflow)焊接工序等焊接上述端子和基板上的焊盘。
本发明之输入装置可以构成为小型,并且可以共通地安装在多个机器上。而且,当操作力作用到操作部时,破坏力不易于作用到键盘装置的基板等的安装部,还可防止过大的力作用到设在键盘装置等上的基板固定部上。还有,不进行操作时,可防止外力作用到变形部,而且当手触及到操作部以外的地方时就不能进行检测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从背面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动作部件和挠性基板的立体图;
图4为,输入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5为,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埋设在第2实施方式的下部壳体内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8的(A)(B)为,按不同动作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表示设在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上的电路部和挠性基板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截面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4为,从设置面侧看到的第5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第5实施方式输入装置的半截面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俯视图;
图19为,以III-III线切断图18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20为,以IV-IV线切断图18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21为,以V-V线切断图18所示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22为,从斜上方看到的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3为,从斜下方看到的构成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操作旋钮和上部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中,(A)为设在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上的动作部件的俯视图,(B)为表示比较例的动作部件的俯视图,(C)为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动作部件的俯视图;
图25中,(A)为表示设在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上的动作部件的配线铺设状态的仰视图,(B)为表示动作部件的配线铺设状态的其它例的仰视图;
图26中,(A)为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电路图,(B)至(D)为表示输入装置的其它结构的电路图。
符号说明
1输入装置,         2下部壳体,
3盖体,             4动作部件,
5挠性基板,         24凹状部,
41操作部,          41a操作旋钮(knob),
42固定部,          42a下部支承面,
42b上部支承面,     43切口,
44a第1X方向变形部, 44b第2X方向变形部,
44c第1Y方向变形部, 44d第2Y方向变形部,
61、62、63、64连接端子,
Ra、Rb、Rc、Rd变形检测元件,
171翻转板,           172外侧电极,
173内侧电极,         202下部壳体,
205挠性基板,         207电路部,
215延长基板,         224第1凹状部,
224a支承台,          225第2凹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的立体图,图2为上述输入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从背面看到的、动作部件4和挠性基板5的立体图,图4为上述输入装置1的电路图,图5为上述输入装置1的半剖面图。
如图2的分解立体图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具有下部壳体2和为上部壳体的盖体3,由下部壳体2和盖体3构成壳体。而且,在下部壳体2和盖体3之间收放动作部件4和挠性基板5。
上述下部壳体2由电性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2以及图5所示,下部壳体2的下表面21和上表面22为平面,并且下表面21和上表面22互相平行。又,第1外侧面2a和第2外侧面2b为互相平行的平面,第3外侧面2c和第4外侧面2d也是互相平行的平面。第1外侧面2a及第2外侧面2b、和第3外侧面2c及第4外侧面2d相垂直。因此,下部壳体2的平面形状大体上为正方形,并且形成高度比宽度小的薄型形状。而且,在下部壳体2的下表面21上一体形成用于定位输入装置1的凸起也可以。
在下部壳体2的上表面22的四个角上设有固定盖体3的凸起23。各凸起23为圆柱形状,通过合成树脂与下部壳体2形成为一体。
在下部壳体2上形成有向上表面22开口的、有底面的凹状部24。在凹状部24中,由相互平行并相对置的内侧面24b和内侧面24c以及底面24a围住的中心领域,就是收放上述动作部件4的收放领域。又,上述凹状部24具有保持领域25a和保持领域25b,该保持领域25a从上述收放领域向第1外侧面2a延伸,而该保持领域25b从上述收放领域向第2外侧面2b延伸。上述底面24a为,从上述收放领域向上述保持领域25a以及保持领域25b连续的平面。
在上述下部壳体2上安装有连接端子61、62、63和64。该连接端子61、62、63和64为成型上述下部壳体2时的嵌入(insert)物。
连接端子61、62、63和64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连接端子61、62在上述保持领域25a中,具有连接片61a、62a和夹片(clamp)61b、62b,该连接片61a、62a露出在与凹状部24的底面24a大致同一平面上,而该夹片61b、62b从这些连接片61a、62a垂直弯曲。连接端子63、64在上述保持领域25b中,具有连接片63a、64a和夹片63b、64b,该连接片63a、64a露出在与底面24a大致同一平面上,该夹片63b、64b从这些连接片63a、64a垂直弯曲。
又,在下部壳体2上嵌入着FG端子66、66。该FG端子66、66为防静电对策所用,其一部分66a、66a露出在下部壳体2的上表面22上。
盖体3为金属板,其形状大体上与下部壳体2的平面形状相一致。在盖体3上,在下部壳体2的4个地方上形成的各上述凸起23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固定孔31。还有,在盖体3的中心上开口有操作孔32。
上述动作部件4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如图2、图3以及图5所示,动作部件4的平面形状大体上为正方形,具有相对置的侧面4a、4b以及相对置的侧面4c、4d。侧面4c和4d之间的间隔大体上与下部壳体2的凹状部24的内侧面24b和内侧面24c之间的间隔一致,动作部件4不活动地被保持在凹状部24的收放领域内。
在图3中,通过动作部件4的侧面4c和侧面4d的中点并平行于侧面4c和侧面4d的轴以X轴来表示,而通过动作部件4的侧面4a和侧面4b的中点并平行于侧面4a和4b的轴以Y轴来表示。
动作部件4的中央部分是操作部41,在操作部41上一体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操作旋钮41a。动作部件4的4个角部为固定部42。固定部42夹着上述X轴在其两侧上空出距离而得到配置,而且固定部42夹着上述Y轴在其两侧上空出距离而得到配置。如图3所示,在各个固定部42上一体形成有通过台阶向背面侧突出的下部支承面42a。各下部支承面42a互相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2所示,在各固定部42上一体形成有通过台阶向表面侧突出的上部支承面42b,各上部支承面42b互相处于同一平面上。
在动作部件4的4个地方上形成有切口部43,各切口部43为使动作部件4上下贯穿的贯穿孔。切口部43形成在各固定部42和上述操作部41之间。即,切口部43在夹着上述X轴在其两侧空出距离的位置上形成,而且在夹着上述Y轴在其两侧空出距离的位置上形成。
如图3所示,在动作部件4的侧面4a的内侧并且由切口部43所夹住的领域里形成第1X方向变形部44a,而在侧面4b的内侧并且由切口部43所夹住的领域里形成第2X方向变形部44b。又,在侧面4c的内侧并且由切口部43所夹住的领域里形成第1Y方向变形部44c,而在侧面4d的内侧并且由切口部43所夹住的领域里形成第2Y方向变形部44d。
在除了上述操作部41以及4处固定部42以外的地方,动作部件4具有统一厚度。因此,各变形部44a、44b、44c和44d的厚度比各自的固定部42小。又,从第1X方向变形部44a到侧面4a,在X轴上的厚度均等,从第2X方向变形部44b到侧面4b,在X轴上的厚度均等。从第1Y方向变形部44c到侧面4c,在Y轴上的厚度均等,而从第2Y方向变形部44d到侧面4d,在Y轴上的厚度均等。
上述挠性基板5被粘贴固定在动作部件4的背面上。但是,在动作部件4的背面中,挠性基板5被粘贴固定在除了4处下部支承面42a以外的位置上。
在上述挠性基板5的背面上固定并安装有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对应于延伸方向的变形量,该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的电阻也发生变化。变形检测元件Ra被安装在第1X方向变形部44a的背面上。同样,变形检测元件Rb、Rc和Rd分别被安装在第2X方向变形部44b、第1Y方向变形部44c和第2Y方向变形部44d的背面上。如果变形检测元件Ra被安装在第1X方向变形部44a背面的稍微偏侧面4a的位置上,就可以有效地检测第1X方向变形部44a的变形量。这对变形检测元件Rb、Rc和Rd也一样。
如图3所示,在挠性基板5上形成有从动作部件4的侧面4a突出的突出部55,在该突出部55上露出一对导电性焊盘(land)51和52。同样,在挠性基板5上形成有从动作部件4的侧面4b突出的突出部56,在该突出部56上露出一对导电性焊盘53和54。在挠性基板5的面上形成有使各焊盘51、52、53以及54和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以及Rd导通的导电图案(pattern)。在挠性基板5上所构成的电路如图4所示。
上述输入装置1的组装方法为,在动作部件4的背面上粘贴挠性基板5后,在下部壳体2的凹状部24内收放动作部件4。这时,使形成在挠性基板5上的焊盘51与连接端子61的连接片61a相对置,使挠性基板5的焊盘52与连接端子62的连接片62a相对置。同样,使形成在挠性基板5上的焊盘53和54与连接端子63、64的连接片63a和64a相对置。接着,折弯连接端子61的夹片61b和连接端子62的夹片62b,固定挠性基板5的突出部55,并导通焊盘51、52和连接片61a、62a。以同样的方法,折弯连接端子63的夹片63b和连接端子64的夹片64b,固定突出部56,并导通焊盘53、54和连接片63a、64a。
然后,在下部壳体2的上方盖上盖体3,并将设在下部壳体2上的各凸起23插入到盖体3的固定孔31,并且通过加压或加热加压来压扁各凸起23前端部的方式,在下部壳体2上固定盖体3。
这时,使盖体3贴紧在下部壳体2的上表面22上而予以固定。从而,如图5所示,下部壳体2的凹部24的底面24a压住向动作部件4的固定部42的下表面突出而形成的下部支承面42a,向动作部件4的固定部42的上表面突出而形成的上部支承面42b压住盖体3。下部壳体2的底面24a和盖体3夹住设在动作部件4的4个角上的固定部42,动作部件4被固定得不得动弹。另一方面,各变形部44a、44b、44c和44d离开下部壳体2的凹状部24的底面24a,同时也离开盖体3。因此,各个变形部44a、44b、44c和44d可在壳体内变形。又,如图5所示,设在操作部41上的操作旋钮41a处在与盖体3的操作孔32的内周边缘空出距离的位置上,并且操作时可推倒操作旋钮41a。
在该输入装置1中,向连接端子62以及焊盘52供给电源电压,连接端子63以及焊盘53被设定为接地电位。而且,FG端子66、66与搭载该输入装置1的机器本体侧的接地部相连接。如果操作旋钮41a朝着下部壳体2的第1外侧面2a的方向倒下或者朝着第2外侧面2b的方向倒下,第1X方向变形部44a和第2X方向变形部44b就变形,并且被安装在该部分上的变形检测元件Ra和Rb的阻抗值发生变化。其结果,图4的电路图所示的变形检测元件Ra和变形检测元件Rb的中点的电位发生变化,并且从焊盘51通过连接端子61输出该电位变化。
又,如果操作旋钮41a朝着下部壳体2的第3外侧面2c的方向倒下或者朝着第4外侧面2d的方向倒下,第1Y方向变形部44c和第2Y方向变形部44d就变形,并且被安装在该部分上的变形检测元件Rc和Rd的阻抗值发生变化。从而,变形检测元件Rc和变形检测元件Rd的中点电位发生变化,并且从焊盘54通过连接端子64输出该电位变化。
如图5所示,在该输入装置1中,因为设在动作部件4上的各变形部44a、44b、44c和44d的厚度比设在4个角上的固定部42薄,所以操作了操作旋钮41a时各变形部44a、44b、44c和44d易于变形。如图3所示,第1X方向变形部44a的两侧被夹在切口部43和43之间,而且第1X方向变形部44a的厚度比固定部42薄,并且从第1X方向变形部44a向动作部件4的侧面4a以相同厚度形成。因此,能够更多地确保按倒操作旋钮41a时的变形量。这在第2X方向变形部44b、第1Y方向变形部44c以及第2Y方向变形部44d上也相同。
所以,向操作旋钮41a施加操作力时,就可以通过连接端子61和64得到高灵敏度的检测输出。
而且,虽然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动作部件4的4个角上设有固定部42,但是该固定部42连续地形成在动作部件的外周的全周上也可以。
因为该输入装置1形成在下部壳体2的尺寸的范围内,所以其整体既小又薄。可以通过在键盘装置的基板等上形成的导电图案上焊接连接端子61、62、63、64以及FG端子66、66的方式安装该输入装置1。如上所述,操作了操作旋钮41a而将其推倒时,因为其应力集中作用到设在壳体内的动作部件4的变形部44a、44b、44c和44d上,所以不会发生大应力作用到从壳体延伸的连接端子61、62、63、64和基板之间的焊接部。从而,可以防止操作操作旋钮41a时所产生的操作力破坏焊接部。
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1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表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1的下部壳体上安装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8(A)(B)为输入装置101的按照不同动作的剖面图。
如图6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01可以通过动作部件104的变形部144a、144b、144c和144d的变形获得检测输出,并且该动作原理与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相同。
如图6所示,输入装置101具有下部壳体102,在该下部壳体102上形成凹状部124。在下部壳体102的上表面的4个角部上分别一体形成凸起123,该凸起123插入在盖体103上形成的连接孔131,并固定下部壳体102和盖体103。
动作部件104被收放在下部壳体102的凹状部124内。与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部件4相同,动作部件104在中央部形成操作部141,而在其外侧的4个角上设有固定部142,并且在各固定部142上一体形成下部支承面142a和上部支承面142b。又,下部支承面142a和上部支承面142b被夹在下部壳体102的凹状部124的底面和盖体103之间而被固定。
在动作部件104的各固定部142的内侧上形成有切口部143,在切口部143所夹住的部分上一体形成有4个变形部144a、144b、144c和144d。
在动作部件104的中心部上一体形成有朝向上方而突出的操作部141,在该操作部141的中心上形成有上下贯穿的滑动孔141a。在该实施方式中,操作旋钮146不与动作部件104形成为一体。图6以及图8(A)(B)所示,操作旋钮146位于盖体103的操作孔132的内部,在操作旋钮146的基部周围上形成的凸缘(flange)部146b位于盖体103中心部的隆起部133内。又,操作旋钮146可滑动自如地被安装在动作部件104的操作部141的外周部上,在操作旋钮146的中心上形成的推压凸起146a可滑动自如地被插入在上述动作部件104的滑动孔141a内。
图6所示的挠性基板105粘贴在动作部件104的背面上,并且在该挠性基板105上安装有与图3所示相同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被安装在动作部件104的各变形部144a、144b、144c和144d的下表面上。
挠性基板105的中央部形成有孔105a,并且在上述操作旋钮146上形成的推压凸起146a贯穿该孔105a。
在该输入装置101中,在下部壳体102凹状部124的底部上设有开关机构。该开关机构具有翻转板171,该翻转板171为圆顶状并且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板材形成。又,在下部壳体102的凹状部124的底面上设有外侧电极172和内侧电极173,并且上述翻转板171的外周边缘与上述外侧电极172相导通。
如图7所示,在下部壳体102内埋设与上述外侧电极172成为一体的开关端子172a和与上述内侧电极173成为一体的开关端子173a。各开关端子172a、173a从下部壳体102的侧面向外侧突出。
如图7所示,在下部壳体102内埋设有连接端子161、162、163和164,这些与设在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上的连接端子61、62、63和64相同。又,图7所示的FG端子166、166与第1实施方式的FG端子66、66相同。
如图8(A)所示,在该输入装置101中,如果不向操作旋钮146施加推压力,翻转板171的弹性力将操作旋钮146推向上方。又,如图8(B)所示,如果推压操作旋钮146,通过在操作旋钮146上形成的推压凸起146a使翻转板171变形,并且翻转板171的中心部与内侧电极173相抵接,而外侧电极172和内侧电极173导通。
又,如图8(A)所示开关机构处于OFF状态或者如图8(B)所示开关机构处于ON状态下,推倒操作旋钮146,动作部件104的变形部144a、144b、144c和144d就变形,而变形检测元件Ra和Rb的中点电位发生变化或者变形检测元件Rc和Rd中点电位发生变化。
还有在该输入装置101中,设在动作部件104的4个角部上的固定部142被夹在下部壳体102的凹状部124底面和盖体103
之间而固定动作部件104,而且当操作操作旋钮146时,变形部144a、144b、144c和144d就在壳体内变形。因此,就可以防止给操作旋钮146施加了操作力时向连接端子161、162、163和164等和基板导电图案之间的焊接部作用过大的力。
又,如图8(A)所示在开关机构处于OFF状态下推倒操作旋钮146,或者如图8(B)所示在开关机构处于ON状态下推倒操作旋钮146时,能够产生不同的输入信号。
图9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201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表示电路部和挠性基板的立体图,图11为输入装置201的剖面图。
在第3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201中,在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相同结构的部分上将注上同样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9以及图11所示,下部壳体202的高度尺寸比第1实施方式的下部壳体2稍微大一些。在下部壳体202的上表面22上一体形成有4个凸起23,并且该凸起23插入到盖体3的固定孔31内,而固定下部壳体202和盖体3。
在下部壳体202上形成有第1凹状部224,并且在该第一凹状部224底部上,在4个角上一体突出而形成支承台224a。动作部件4被收放在下部壳体202的第1凹状部224内。这时,在动作部件4的固定部42的下表面上突出的下部支承面42a被设置在各上述支承台224a的上方。然后,通过盖体3,突出在固定部42的上表面上的上部支承面42b受到加压。因此,在壳体内,以动作部件4的4个角的固定部42被上下夹住的状态,紧紧地固定动作部件4。
在下部壳体202上,在上述第1凹状部224的内部设有比该第1凹部224更深的第2凹状部225。在该第2凹状部225内收放了电路部207。该电路部207为在多层基板的各面上以薄膜形成有源器件等的集成电路元件。电路部207为正方形,而上述第2凹状部225也是正方形,电路部207不活动地被收放在第2凹状部225内。
在上述动作部件4的下表面上粘贴着挠性基板205。该挠性基板205的、与粘贴在动作部件4上的面相反的面上安装有图3所示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并且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被安装在动作部件4的各变形部44a、44b、44c和44d的下表面上。
如图10所示,上述挠性基板205上设有由同一个挠性基板一体形成的延长基板215。还有,该延长基板215上安装有上述电路部207。如图9所示,在动作部件4的下表面上粘贴固定有挠性基板205的状态下,延长基板215被折叠成重叠在挠性基板205上反转180度,其结果,电路部207能够被收放在上述第2凹状部225内。
在延长基板215上设有向3个方向延伸的连接器部215a。在延长基板215上形成有导电图案,并且电路部207的各电极通过该导电图案被导通到连接器部215a的各焊盘部。然后,设在下部壳体202上的多个连接端子260以焊接等方式分别被连接到上述焊盘部上。
检测图4电路图的变形检测元件Ra、Rb的中点电位,并将该电位变化输出成X坐标的电路;检测变形检测元件Rc、Rd的中点电位,并将该电位变化输出成Y坐标的电路;以及备有与个人电脑等主机进行通信的接口的电路等,被收放在上述电路部207中。因此,如果在键盘等装置上安装图9至图11所示的输入装置201,就可以从输入装置201的各连接端子260输出包括X-Y坐标数据在内的、与鼠标输出等同的数据。或者,通过电路部207以及在个人电脑上所安装(install)的驱动软件,就可以将输入装置207的输出数据变换成与鼠标输出数据等同的数据。
图12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301的立体图。
在该输入装置301中,在动作部件304的上表面的4处一体形成有操作突起341a,并且该操作突起341a通过形成在盖体303上的4个操作孔332分别向上方突出。在动作部件304上,上述操作突起341a被形成在变形部的上方,当按下任意一个操作突起341a时,其下侧的变形部就变形,并且由变形检测元件检测出该变形。
接着,将说明第5、6实施方式。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501的分解立体图,图14为从设置面侧看到的上述输入装置501的立体图,图15为输入装置501的半剖面图。
如图13的分解立体图所示,输入装置501具有:动作部件502,其兼作壳体;挠性基板503,被安装在该动作部件502的上部;以及盖体504,安装为紧贴动作部件502的上表面。
由电性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形成上述动作部件502。动作部件502的平面形状大体上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动作部件502上形成有板厚尺寸均一的动作部520,在动作部520的中央设有操作部521。在操作部521上,与上述动作部520成为一体的操作旋钮522朝向上方形成为一体。
与动作部件502的4个角部的上述操作部521相分离的部分为固定部523。如图13所示,各个固定部523的上表面523a通过台阶处在比上述动作部520的上表面还高的位置上,而且4处各上表面523a相互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如图14所示,各个固定部523的下表面(背面)为设置面523b。4处设置面523b互相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各个设置面523b从上述动作部520的下表面通过台阶位于比上述动作部520的下表面还低的位置上。如图14所示,在2个设置面523b上形成有向下方一体地突出的定位凸起524、524。
如图13所示,在动作部件502的4处形成有壁部525,该壁部525将4个角上的各固定部523之间连接。还有,如图13所示,各固定部523的上表面523a和各壁部525的上表面525a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而且,如图14所示,属于各固定部523的下表面的设置面523b和各壁部525的下表面525b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因此,在动作部件502中,操作部521的周围为比较薄的动作部520,整个外周轮廓部的厚度尺寸都比动作部520厚。还有,动作部件502具有互相平行的第1侧面502a和第2侧面502b,还具有互相平行的第3侧面502c和第4侧面502d。第1侧面502a以及第2侧面502b和第3侧面502c以及第4侧面502d为互相垂直的平面。
在图13中,通过第3侧面502c和第4侧面502d之间的中点,并且与第3侧面502c以及第4侧面502d平行的轴以X轴来表示;通过第1侧面502a和第2侧面502b的中点,并与第1侧面502a和第2侧面502b平行的轴以Y轴来表示。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动作部件502的动作部520中,在各固定部523的内侧部分上设有切口部526,该切口部526为上下贯穿的贯穿孔。其结果,在动作部520中,在第1侧面502a的内侧由切口部526和切口部526夹住并且还被固定部523和固定部523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沿着X轴延伸的第1X方向变形部527a。而且,在第2侧面502b的内侧由切口部526和切口部526夹住并且还被固定部523和固定部523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沿X轴延伸的第2X方向变形部527b。又,在第3侧面502c的内侧由切口部526和切口部526夹住并且还被固定部523和固定部523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沿Y轴延伸的第1Y方向变形部527c。在第4侧面502d的内侧由切口部526和切口部526夹住并且还被固定部523和固定部523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沿Y轴延伸的第2Y方向变形部527d。
上述各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向操作旋钮522周围的相垂直的4个方向延伸,当向任意一个方向推倒操作旋钮522时,会给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中的任意一个施加变形。
在上述动作部件502的内侧领域里形成的动作部520的上表面上粘接固定有挠性基板503。挠性基板503的外形大体上与动作部520的轮廓相一致。又,圆形操作孔531在挠性基板503的中心部上开口,并且挠性基板503被设置在动作部52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操作旋钮522穿过操作孔531向上方突出。
在上述挠性基板503的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对应于延伸方向的变形量,该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的电阻也发生变化。变形检测元件Ra被安装在第1X方向变形部527a的上表面上。同样地,变形检测元件Rb、Rc和Rd也分别被安装在第2X方向变形部527b、第1Y方向变形部527c和第2Y方向变形部527d的上表面上。而且,如果变形检测元件Ra被安装在第1X方向变形部527a的上表面的稍微偏第1侧面502a侧的位置上,就可以有效地检测到第1X方向变形部527a的变形量。这在变形检测元件Rb、Rc和Rd上也相同。
在挠性基板503上,设有沿着X轴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并在该突出部上露出一对导电性焊盘551、552。在沿着挠性基板503的X轴向另一个方向延伸的突出部上也露出一对导电性焊盘553、554。在挠性基板503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导通各焊盘551、552、553、554和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Rd的导电图案。在挠性基板503上构成的电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如图4所示。
在上述动作部件502上安装有连接端子561、562、563和564。以合成树脂形成动作部件502时,该连接端子561、562、563和564被嵌入到成型用模具内部,与动作部件502成为一体。连接端子561和连接端子562从动作部件502的第1侧面502a突出到外侧。在动作部520中,与连接端子561、562成一体的连接片561a、562a显露在与动作部520大致同一面上,并且设有从该连接片561a、562a垂直地折弯的夹片561b、562b。连接端子563和连接端子564从动作部件502的第2侧面502b突出到外侧。在动作部520中,与连接端子563、564成一体的连接片563a、564a显露在与动作部520大致同一面上,并且设有从该连接片563a、564a垂直地折弯的夹片563b、564b。
又,动作部件502的第3侧面502c和第4侧面502d上安装有FG端子566、566。该FG端子566、566的目的在于将静电泄放到接地部。
如图13所示,动作部件502的各固定部523的上表面523a上一体突出形成有固定凸起528。
盖体504由金属板形成。该盖体504的形状大体上与动作部件502的平面形状一致。在盖体504的4个角上开口有固定孔541。在与设在动作部件502的上述凸起528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该固定孔541。盖体504的中央开口有固定孔542。该操作孔542的内径尺寸形成为比上述操作旋钮522的直径尺寸稍微大一些。
上述输入装置501的组装方法为:形成在动作部件502的低一层的位置上的动作部520的上表面上粘贴挠性基板503,而在第1X方向变形部527a上设置变形检测元件Ra,并在第2X方向变形部527b上设置变形检测元件Rb。又,在第1Y方向变形部527c上设置变形检测元件Rc,而在第2Y方向变形部527d上设置变形检测元件Rd。
这时,使在挠性基板503上形成的焊盘551与连接端子561的连接片561a相对置,并且使挠性基板503的焊盘552与连接端子562的连接片562a相对置。同样,使在挠性基板503上形成的焊盘553、554与连接端子563、564的连接片563a、564a相对置。然后,折弯连接端子561的夹片561b和连接端子562的夹片562b来固定挠性基板503,并且导通焊盘551、552和连接片561a、562a。以同样方法,折弯连接端子563的夹片563b和连接端子564的夹片564b来固定挠性基板503,并且导通焊盘553、554和连接片563a、564a。
接着,在动作部件502上盖上盖体504,使操作旋钮522穿过操作孔542,而且将设在动作部件502的固定部523的上表面523a上的各凸起528插入到盖体504的固定孔541内,并且通过加压或加热加压而压扁各凸起528的前端,使盖体504被固定在动作部件502上。
在动作部件502的4个角上设有固定部523,而各固定部523由壁部525相连接,并且在动作部件502的整个边缘部领域里形成有固定部523的上表面523a和壁部525的上表面525a。然后,盖体504紧贴在上述各上表面523a和525a上而被安装。因此,可封闭动作部520和盖体504之间的空间,尘埃不易于进入,并且即使出现进水等情况也不会向周围扩散。
图15表示在键盘装置等基板580上安装上述输入装置501的状态。
在输入装置501中,动作部件502的下表面被设置在基板580的表面上。如图14所示,在动作部件502的下表面中,在4个角上设有面积比较大的设置面523b(即为固定部523的下表面),并且通过壁部525的下表面525b,连接各设置面523b之间。因此,当在基板580的表面上设置输入装置501时,上述设置面523b和下表面525b以大面积并以稳定的姿势被设置在基板580上。这时,在基板580上形成定位孔,并且在上述定位孔里嵌入在设置面523b上所形成的定位凸起524,使输入装置1稳定地被固定在基板580的表面上成为可能。
在基板580表面上形成的导电图案上设置连接端子561、562、563和564并以焊接等予以固定。而且,FG端子566、566被焊接在基板580表面的接地图案上。
在该输入装置501中,向连接端子561以及焊盘551提供电源电压,并且将连接端子563以及焊盘553设定为接地电位。当操作旋钮522向朝着动作部件502的第1侧面502a的方向倒下或者向朝着第2侧面502b的方向倒下时,第1X方向变形部527a和第2X方向变形部527b就变形,并且被安装在该部分上的变形检测元件Ra、Rb的阻抗值发生变化。其结果,变形检测元件Ra和变形检测元件Rb之间的中点电位也发生变化,并且由焊盘552通过连接端子562输出该电位变化。
又,当操作旋钮522向朝着动作部件502的第3侧面502c的方向倒下或向朝着第4侧面502d的方向倒下时,第1Y方向变形部527c和第2Y方向变形部527d就变形,并且设在该部分上的变形检测元件Rc、Rd的阻抗值发生变化。从而,变形检测元件Rc和变形检测元件Rd之间的中点的电位发生变化,并且从焊盘554经连接端子564输出该电位变化。
在该输入装置501中,因为设在动作部件502上的各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的厚度比设在4个角上的固定部523薄,所以操作了操作旋钮522时,各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就易于变形。又,在动作部件502上设有相当于大高度尺寸的部分的固定部523以及壁部525,如同围住各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的整个周围,并且该固定部523和壁部525被设置在基板580上。从而,当进行了推倒操作旋钮522的操作时,变形就会易于集中到由固定部523和壁部525围住的壁厚尺寸小的、动作部520的各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上。因此,当操作了操作旋钮522时,就很难使过大的应力作用到固定部523和壁部525上。因此,连接端子561、562、563、564和基板580之间的焊接部所受的损伤也少。
因为在具有变形部的动作部件502的尺寸范围内构成了该输入装置501,所以该输入装置在整体上既小又薄。可以通过在键盘装置的基板等上形成的导电图案上焊接连接端子561、562、563、564以及FG端子566、566的方式安装该输入装置501。
而且,由盖体504覆盖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的表面,并且如图15所示,变形部527a、527b、527c、527d以及在该变形部上设置的变形检测元件Ra、Rb、Rc、Rd与盖体504相分离。所以,即使手指触及到盖体504的表面,也不会向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施加应力,并且可以防止尽管没有操作操作旋钮522但还是无意中出现检测输出。
图16为从设置面侧看到的、本发明第6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581的分解立体图。在该输入装置581中,在与第5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501相同的构成部分上将标上相同符号,并且省略详细说明。
图16所示的动作部件582,与第5实施方式的动作部件502相同,在4个角上设有固定部523,并设有连接该固定部523之间的壁部525。在固定部523下表面的设置面523b和壁部525的下表面525b通过台阶从动作部520的下表面突出而形成。而且,在厚度比较小的薄动作部520上形成有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又,盖体504被固定在动作部件582的上侧,变形部527a、527b、527c和527d形成在从盖体504的下表面稍微向下侧离开的位置上。
在输入装置581中,在动作部520的下表面上粘贴着挠性基板583。在该挠性基板583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变形检测元件Ra被设置在第1X方向变形部527a的底下,而变形检测元件Rb被设置在第2X方向变形部527b的底下。而且,变形检测元件Rc被设置在第1Y方向变形部527c的底下,变形检测元件Rd被设置在第2Y方向变形部527d的底下。
而且,设在挠性基板583的焊盘551、552、553和554分别与连接端子561、562、563和564相连接,由夹片561b、562b、563b和564b夹紧挠性基板583并予以固定。
在该输入装置581中,属于动作部件582下表面的设置面523b和下表面525b被设置在键盘装置的基板表面等上。这时,上述变形检测元件Ra、Rb、Rc和Rd就与基板等表面相分离。
该输入装置581的效果与第5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501相同。
接着,将说明第7实施方式。
图17为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601的立体图,图18为上述输入装置601的俯视图,图19为以III-III线切断图18所示输入装置601的剖面图,图20为以IV-IV线切断图18所示输入装置601的剖面图,图21为以V-V线切断图18所示输入装置601的截面图。图22为从斜上方观察上述输入装置601的分解立体图,图23为从斜下方观察上述输入装置601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4(A)为实施方式的动作部件的俯视图,图24(B)(C)为表示比较例以及其它例的动作部件的俯视图。图25(A)(B)为按照不同的实施方式表示动作部件的底面结构的仰视图。图26(A)(B)(C)(D)为按照不同的实施方式表示在动作部件底面上所设有的电路的电路图。
如图22分解立体图所示,该输入装置601具有下部壳体602和上部壳体603,由下部壳体602和上部壳体603构成壳体。然后,在下部壳体602和上部壳体603之间收放动作部件604、操作旋钮606以及推压开关机构607。该输入装置601非常小,俯视观察时的尺寸为8mm×8mm以下,而且还可以作成5mm×5mm以下的小型输入装置。
下部壳体602由电性绝缘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又,下部壳体602由LCP或PPS等高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以便在回流焊接工序中能够承受加热炉的热温。如图17至图22所示,下部壳体602的底面621和上表面622为平面,并且底面621和上表面622互相平行。又,第1侧面602a和第2侧面602b为互相平行的平面,而第3侧面602c和第4侧面602d为互相平行的平面。第1侧面602a以及第2侧面602b和第3侧面602c以及第4侧面602d互相垂直。因此,下部壳体602为薄型形状,其平面形状大体上为正方形并且高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小。
在下部壳体602上形成有向上表面622开放的有底面的收放凹状部624,动作部件604被收放在该收放凹状部624内。在收放凹状部624上,在4个地方设有比其底面624a高一层地形成的支承面624b。各支承面624b相分离并配置在下部壳体602的4个角侧,而且各支承面624b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在收放凹状部624的底面624a的中央形成有收放开关机构607的凹状部625。凹状部625的平面形状为圆形。
如图22所示,上述开关机构607具有中央接点板671和外侧接点板672。中央接点板671和外侧接点板672均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并被埋设在下部底座602内。如图22分解立体图以及图20剖面图所示,在中央接点板671上一体形成有中央接点部671a,并且该中央接点部671a露在上述凹状部625底面的中央。在中央接点板671的另一端上一体形成有开关连接端子671b,该开关连接端子671b向下部壳体2的第3侧面602c的外侧弯曲。开关连接端子671b的表面与第3侧面602c相平行。
在外侧接点板672上一体形成有分叉为2个的外侧接点部672a、672a,并且该外侧接点部672a、672a在上述凹状部625的底面隔着上述中央接点部671a在两侧露出。在外侧接点板672的另一端上一体形成有开关连接端子672b,并且如图18和20所示,开关连接端子672b向下部壳体602的第4侧面602d的外面弯曲,而开关连接端子672b的表面与第4侧面602d相平行。
如图22所示,在下部壳体602的上述凹状部625内收放了翻转部件673。该翻转部件673由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并具有形成为圆顶状的翻转部673a和其外周的固定连接部673b。当翻转部件673被收放在凹状部625内时,固定连接部673b与上述外侧接点部672a、672a相接触,并且中央的翻转部673a在上述中央接点部671a的上方上留着一段距离而相对置。从上方向翻转部673a施加压力,翻转部673a进行翻转而与中央接点部671a相接触,中央接点板671和外侧接点板672处于导通状态。
上述动作部件604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为一体。动作部件604也由LCP或PPS等高耐热性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
如图22的分解立体图、图24的俯视图以及图25的仰视图所示,动作部件604为其平面形状大体上正方形的板状部件,并具有相对置的侧面604a、604b以及相对置的侧面604c、604d。所形成的动作部件604具有,可以几乎无间隙地被收放在下部壳体602上所形成的上述收放凹状部624内的尺寸。
在图24中,将通过动作部件604的侧面604a和侧面604b的双方中点并且与侧面604c和侧面604d相平行的轴当作X轴,则通过动作部件604的侧面604c和侧面604d的双方中点并且与侧面604a和侧面604b相平行的轴当作Y轴,而且相垂直的X轴和Y轴的交点以O来表示。
如图25(A)所示,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为平面。如图22以及24所示,在动作部件604上表面的4个角上设有固定部642a、642b、642c和642d。固定部642a、642b、642c和642d的表面互相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并且是一个与上述底面641相平行的面。在动作部件604的上表面中,在侧面604a的内侧上设有将固定部642a和固定部642b之间予以连接的细长连接部642e。同样,在侧面604b的内侧上设有细长的连接部642f,而在侧面604c和侧面604d的内侧上也分别设有连接部642g和连接部642h。连接部642e、642f、642g和642h的表面分别与固定部642a、642b、642c和642d的表面属于同一个面。因此,动作部件604的固定部642a、642b、642c、642d以及连接部642e、642f、642g、642h所形成的外周部分为壁厚部,而该壁厚部所围住的部分为其厚度尺寸小于上述壁厚部的薄壁部。
如果动作部件604被收放在下部壳体602的收放凹状部624内,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的4个角部与设在收放凹状部624底部上的4个支承面624b相抵接,则设在动作部件604上表面的4个角部上的固定部642a、642b、642c、642d与上部壳体603的下表面相抵接。如上所述,下部壳体602的收放凹状部624的底部和上部壳体603的下表面紧紧夹住动作部件604壁厚部的4个角部分并予以固定。
在动作部件604的上述薄壁部上形成有上下贯穿的4个贯穿孔645a、645b、645c和645d。如图24所示,贯穿孔645a沿着上述固定部642a的内侧形成为L字形状。同样,贯穿孔645b、645c、645d各沿着固定部642b、642c、642d的内侧形成为L字形状。
然后,在动作部件604薄壁部上由贯穿孔645a和贯穿孔645b所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第1X方向变形部643a,则由贯穿孔645c和贯穿孔645d所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第2X方向变形部643b。又,由贯穿孔645a和贯穿孔645c所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第1Y方向变形部644a,则由贯穿孔645b和贯穿孔645d所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第2Y方向变形部644b。
第1X方向变形部643a指的是,由贯穿孔645a和贯穿孔645b所夹住的领域。即,如图24所示,设定了连接贯穿孔645a和贯穿孔645b的X2侧边缘部的线L1时,基端643a1位于上述线L1上,而该基端643a1为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中心O侧的端部。又,设定了连接贯穿孔645a和贯穿孔645b的X1侧边缘部的线L2时,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顶端643a2位于上述线L2上。
如图24所示,从基端643a1到顶端643a2之间,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幅宽W0均等。但是,上述幅宽随着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地点而不同也可以。又,将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幅宽W0分成两部分的线与上述X轴一致。
隔着中心O,第2X方向变形部643b处在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相对称的位置上并且形成对称形状。第1Y方向变形部644a和第2Y方向变形部644b也形成互相对称的形状,其尺寸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以及第2X方向变形部643b相同,而且形状也一样。即,将第1X方向变形部643a和第2X方向变形部643b以及第1Y方向变形部644a和第2Y方向变形部644b的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的中心线与相垂直的X轴以及Y轴一致,而且各变形部643a、643b、644a、644b具有位于接近中心O侧的基端和处在与中心O相分离的位置上的顶端。
如图22所示,在动作部件604的薄壁部的中心上一体形成有操作突起部646。操作突起部646的轴中心线与中心O一致,而该中心O为X轴和Y轴的交点。又,操作突起部646的轴中心线同时与X轴和Y轴相垂直。在操作突起部646的中心上形成有从上到下地贯穿动作部件604的轴芯孔646a。该轴芯孔646a的截面为圆形。
操作突起部646的本体部分的外周面646b为圆柱面,如图24的虚线Ф所示。而且,在操作突起部646上一体形成有从上述外周面646b沿着X轴朝着相反方向突出的第1X方向突出部647a和第2X方向突出部647b。而且,还一体形成有从上述外周面646b沿着Y轴朝着相反方向突出的第1Y方向突出部648a和第2Y方向突出部648b。
第1X方向突出部647a具有朝向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顶端643a2的顶端侧部647a1。该顶端侧部647a1超出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基端643a1,位于顶端643a2侧。即,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一部分位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上方。上述顶端侧部647a1为曲面形状,并且如图24所示,顶端部647a1和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之间的边界部为曲线,而且大体上为圆弧曲线。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基端643a1所处的上述线L1到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顶端侧部647a1的最长距离为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长度(在X轴上从线L1到线L2的距离)的四分之一以上为宜,并且最好是三分之一以上。
在图24上,以W1表示上述线L1的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宽度。在线L1上,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宽度W1比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宽度W0短,并且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一部分位于上述线L1的X1侧的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两侧(Y1侧和Y2侧)上。上述宽度W1为上述宽度W0的三分之二以下较宜,更好是二分之一以下。
因为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顶端侧部647a1位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上方,所以向操作突起部646施加了倒向X1侧的推压力时,该推压力就从顶端侧部647a1直接作用到位于该顶端侧部647a1的底下的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上,而易于在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上产生弯曲变形。又,因为第1X方向变形部647a的顶端侧部647a1为曲面形状,所以给操作突起部646施加推压力时,可在顶端侧部647a1和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之间的边界部分散应力,而可防止过大的应力集中在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任意一处,还易于防止龟裂等故障的发生。
而且,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宽度W0比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宽度W1宽,并且在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Y1侧和Y2侧的两侧部上存在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一部分。因此,在操作突起部646上作用了向X1方向的推压力时,就不会从顶端侧部647a1向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宽度W0的整个领域直接作用过大的推压力。即,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顶端侧部647a1的两侧通过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一部分得以加强,从而当给操作突起部646施加推压力时,第1X方向变形部不易破损。
图24(B)表示比较例的操作部件604A。该操作部件604A的操作突起部646A为小口径的圆柱形状,并且该操作突起部646A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第2X方向变形部643b、第1Y方向变形部644a以及第2Y方向变形部644b相分离。因此,例如给操作部件646A施加了倒向X1方向的推压力时,给第1X方向变形部643a带来的变形就小。从而灵敏度降低。
与此相比,图24(C)所示的操作部件604B的操作突起部646B为圆柱形状,而且其直径较大。所以,操作突起部646B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位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第2X方向变形部643b、第1Y方向变形部644a以及第2Y方向变形部644b的上方。因此,与图24(B)所示的比较例相比,易于从操作突起部646B向各变形部施加变形。所以,图24(C)的方式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之一。但是,在图24(C)所示的结构中,给操作突起部646B施加X1方向推压力时,该推压力给第1X方向变形部643a的整个领域施加大应力,而且应力还易于集中在操作突起部646B的外周面、X方向变形部643a和贯穿孔645a、645b之间的边界部。因此,有可能在上述边界部产生破损。
与此相比,图24(A)所示实施方式的输出装置601,当向X1方向推操作突起部646时,易于使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产生弯曲变形,而且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不易疲劳,并且破损的危险性也较小。
虽然第2X方向突出部647b也具有朝向X2侧的曲面形状的顶端侧部647b1,但是该顶端侧部647b1和第2X方向变形部643b的位置关系与上述顶端侧部647a1和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之间的关系相同。又,第1Y方向突出部648a也具有顶端侧部648a1,第2Y方向突出部648b也具有顶端侧部648b1。顶端侧部648a1和第1Y方向变形部644a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顶端侧部648b1和第2Y方向变形部644b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与上述顶端侧部647a1和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之间的关系相同。
如图22所示,在动作部件604的侧面604a上通过嵌入(insert)成型工序埋设有检测元件651a、651b、651c,而在侧面604b上埋设有检测元件652a、652b、652c。检测元件651a、651b、651c露出在动作部件604的侧面604a上并向下弯曲。在下部壳体60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小凹状部626a、626b、626c。当动作部件604被收放在下部壳体602的收放凹状部624内时,检测元件651a、651b、651c的基部嵌合到小凹状部626a、626b、626c内。又,如图17所示,各检测元件651a、651b、651c紧贴在下部壳体602的第1侧面602a的外表面上而得到布置。
同样,检测元件652a、652b、652c露出在动作部件604的侧面604b上并向下折弯。在下部壳体60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小凹状部627a、627b、627c。当动作部件604被收放在下部壳体602的收放凹状部624内时,检测元件652a、652b、652c的基部嵌合到小凹状部627a、627b、627c内。又,各检测元件652a、652b、652c紧贴在下部壳体602的第2侧面602b的外表面上而得到布置。
如图19的剖面图所示,检测元件651b的前端部在动作部件604内部的底部侧上被折弯,并且其一部分成为导电片651b1。该导电片651b1的表面与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显露在同一平面上。如图25所示,与检测元件651a成一体的导电片651a1以及与检测元件651c成一体的导电片651c1也与底面641显露在同一平面上。还有,与检测元件652a成一体的导电片652a1、与检测元件652b成一体的导电片652b1以及与检测元件652c成一体的导电片652c1也与底面641显露在同一平面上。
如图25(A)所示,虽然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为平面,但是在该底面641中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上设有检测元件653x,第2X方向变形部643b上设有检测元件654x。又,第1Y方向变形部644a上设有检测元件653y,第2Y方向变形部644b上设有检测元件654y。各检测元件653x、653y、654x、654y分别为变形测量仪(又叫应变仪、strain gauge),其电阻随着延伸方向以及收缩方向的变形量而发生变化。在图25以及图26的电路图中,为了识别各检测端子,以“X+”表示检测元件653x,以“X-”表示检测元件654x。而且,以“Y-”表示检测元件653y,以“Y+”表示检测元件654y。
如图25(A)所示,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以印刷工序直接形成有导电图案。即,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通过银膏等导电性油墨形成有导电图案。在该印刷工序中,各导电图案与显现在底面641上的导电片651a1、651b1、651c1以及导电片652a1、652b1、652c1相导通。上述各检测元件653x、653y、654x、654y与导电图案一起通过印刷工序形成在底面641上,而且上述各检测元件653x、653y、654x、654y的电极部与导电图形相导通。但是,各检测元件653x、653y、654x、654y可不与动作部件604形成为一体,并且各检测元件也可粘贴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
如图22所示,在动作部件604中,在侧面604a上设有3个检测端子651a、651b、651c,在底面641上设有3个导电片651a1、651b1、651c1,在侧面604b上设有3个检测端子652a、652b、652c,在底面641上出现3个导电片652a1、652b1、652c1。如上所述,因为在侧面604a和604b上各设有3个检测元件,在底面641上共设有6个导电片651a1、651b1、651c1和导电片652a1、652b1、652c1,所以可以使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形成的导电图案的铺设具有单纯的结构。
如果参照图25(A)和图26(A)的电路图进行说明,在导电片651a1和检测元件653x以及检测元件654
y之间就形成有导电图案655a。在导电片651b1和检测元件653x之间形成有导电图案655b,而在导电片651c1和检测元件654y之间形成有导电图案655c。在导电片652a1和检测元件654x以及检测元件653y之间形成有导电图案656a。在导电片652b1和检测元件654x之间形成有导电图案656b,而在导电片652c1和检测元件653y之间形成有导电图案656c。
如图25(A)所示,在第1X方向变形部643a和第2X方向变形部643b中,因为只有各1根导电图案分别通过检测元件653x和检测元件654x的两侧,所以导电图案的通过数量较少。又,在第1Y方向变形部644a和第2Y方向变形部644b中,只有1根导电图案通过检测元件653y和检测元件654y的侧方,因此导电图案的通过数量较少。
如图26(A)的虚线所示,如果在基板上安装上述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601,检测端子651b和检测端子652b通过形成在该基板表面上的导电图案(即在输入装置601外部上设置的导电体)而相连接,并且可得到X输出。又,检测端子651c和检测端子652c通过形成在基板表面上的导电图案(即在输入装置601外部上设置的导电体)而短路,并可得到Y输出。
图25(B)表示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动作部件604相同的功能的动作部件604A。在该动作部件604A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动作部件604相同,在第1X方向变形部上设有检测元件653x,在第2X方向变形部上设有检测元件654x。又,在第1Y方向变形部上设有检测元件653y,在第2Y方向变形部上设有检测元件654y。
然后,在动作部件604A上共设有4个检测端子。如图26(D)的电路图所示,4个检测端子为以“Vcc or Z”表示的电源端子、以“GND”表示的接地端子、X输出端子以及Y输出端子。如图25(B)所示,在设有4个检测端子的例中,与如图25(A)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设在动作部件604A的底面上的配线图案的埋没结构变复杂。在图25(B)中,例如有必要在检测元件654y的左侧形成2根图案,并在检测元件654y的右侧形成1根图案。又,有必要在检测元件653x的一个侧部形成2根图案。还有,在图25(B)所示的例中,有必要在各检测元件653x、654x、653y、654y和轴芯孔646a之间也形成配线图案。
与此相比,在图25(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动作部件604上共设6个检测端子,并且如图26(A)所示,通过设在输入装置601外部的的导电体使检测端子651b和检测端子652b导通,而且连接检测端子651c和652c,从而可以简单地铺设在动作部件604上形成的配线图案。因此,图25(A)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25(B)所示例相比,易于实现动作部件604的小型化。
图22和图23所示的操作旋钮606由合成树脂制作,操作本体部661为圆柱形状。在操作旋钮606下端的边缘部上突出形成有凸缘部662。如图23所示,在操作旋钮606上设有从底面一体突出的推压凸起663,并且在推压凸起663的周围上形成有嵌入凹状部664。推压凸起663为圆柱形状,而且如图19和图20所示,推压凸起663几乎无间隙地并且可滑动自如地插入到形成在动作部件604中心O上的轴芯孔646a内。然后,推压凸起663的下端从上方与构成开关机构607的翻转部件673的翻转部673a相对置。
又,以与X-Y平面相平行的面切断上述嵌合凹状部664时的剖面形状大体上与动作部件604的操作突起部646以及各突出部647a、647b、648a、648b的剖面形状相同。因此,当推压凸起663插入到轴芯孔646a内时,嵌合凹状部664几乎无间隙地与操作突起部646以及各突出部647a、647b、648a、648b嵌合,操作旋钮606与操作突起部646连结成互相不得转动。
如图22和23所示,上部壳体603由金属板形成,并且具有平整的推压部631。当该上部壳体603被安装到下部壳体602上时,推压部631的下表面紧贴到操作部件604的固定部642a、642b、642c、642d的表面上,使该固定部642a、642b、642c、642d被夹在下部壳体602和上部壳体603之间而不能动。
在上部壳体603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向上方环状隆起的隆起部632,在该隆起部632上形成有圆形开口部633。如图19和20所示,当上部壳体603被安装于下部壳体602时,上述操作旋钮606的操作本体部661穿过开口部633内部而突出到上部壳体603的上方。又,如图19和20所示,形成在操作旋钮606上的凸缘部662位于隆起部632的内部,并且在隆起部632的内部上形成有由凸缘部662能够上下移动的移动空间666。操作旋钮606在移动空间666的高度范围内,可向推压翻转部件673的方向滑动。
在上部壳体603上设有从相对置的2边上分别被折弯成直角的4个支承片634,在各支承片634的前端上一体形成有固定爪635。在下部壳体602的上方设置翻转部件673和动作部件604以及操作旋钮606之后盖上上部壳体603,这时,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支承片634被设置在下部壳体602的第3侧面602c和第4侧面602d的表面上。而且,固定爪635向下部壳体62的底面621弯曲。
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在下部壳体602的底面621上形成有与第3侧面602c相连续的一对固定凹状部621a和与第4侧面602d相连续的一对固定凹状部621a。如图21所示,各固定凹状部621a的底面621a1倾斜成随着接近中心O逐渐离开底面621。
从上述上部壳体602的支承片634上突出的固定爪635折弯成如向上述固定凹状部621a的内部推压。因为固定凹状部621a的底面621a1为倾斜面,所以可以使固定爪635折弯成其角度相对于支承片634达不到90度。又,可防止因折弯后的回弹(spring back)固定爪635的表面635a从上部壳体602的底面621大大地突出。因此,在组装后的输入装置601中,固定爪635的表面635a与下部壳体602的底面621大体上处于同一个面上。
如图17所示,该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601的操作旋钮606以外的部分为立方体的片状,可以通过回流焊接工序安装并固定在基板等上。这时,通过在基板的金属膜部分等上焊接显露在与下部壳体602的底面几乎相同的面上的4个固定爪635,就可以在基板上牢固地固定输入装置601。
在上述回流焊接工序中,在形成在基板表面上的导电图案上焊接显露在下部壳体602的第1侧面602a上的3个检测端子651a、651b、651c和显露在第2侧面602b上的3个检测端子652a、652b、652c。这时,如图26(A)所示,在电源供给图案上连接检测端子652a,并且在接地图案上连接检测端子651a。而且,在X输出图案上连接检测端子651b和检测端子652b,而在Y输出图案上连接检测端子651c和652c。还有,显露在第3侧面602c上的开关连接端子671b和显露在第4侧面602d上的开关连接端子672b被焊接在基板表面的开关检测图案上。
在该输入装置1中,向操作旋钮606施加倾斜方向的推压力,就可以输出X-Y坐标数据等。当在操作旋钮606上作用倾斜方向的推压力时,在动作部件604中,会给第1X方向变形部643a和第2X方向变形部643b、以及第1Y方向变形部644a和第2Y方向变形部644b中的至少1个施加弯曲变形,并且由检测元件653x、654x、653y、654y检测出该弯曲变形。
如图24所示,因为与操作突起部646成一体的第1X方向突出部647a位于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之上,所以通过作用在操作旋钮606上的倒向X1方向的作用力,可以使较大的变形在第1X方向变形部643a上产生。这些在其它变形部643b、644a、644b上也相同。
例如,通过操作旋钮606作用使操作突起部646向X1方向倾斜的推压力时,在设在第1X方向变形部643a背面上的检测元件653x上施加延伸方向的变形,并且在设在第2X方向变形部643b背面上的检测元件654x上施加缩短方向的变形。在图26(A)所示的电路中,当给检测元件653x和检测元件654x施加相互反极性的变形时,检测元件653x和检测元件654x之间的中间电位与检测元件的阻抗值的变化量相比几乎变化二倍。该中间电位的变化成为X输出。
这些在操作突起部646上施加倒向Y方向的推压力时也相同,向检测元件653y和检测元件654y施加延伸和缩短两种相反的变形,并且检测元件653y和检测元件654y之间的中间电位发生变化。该电位变化成为Y输出。通过依如上所述所输出的X输出和Y输出就可生成坐标输入数据。
又,当操作旋钮606沿着轴方向垂直地受到按压时,一体形成在操作旋钮606上的推压凸起663在操作部件604的轴芯孔646a内滑动,并且通过推压凸起663的下端,如图19和20等所示的翻转部件673的翻转部673a进行翻转与中央接点部671a向接触。从而使中央接点板671和外侧接点板672相导通,并可检测到开关的转换输出。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动作部件604的操作突起部646设在一体的第1X方向突出部647a的顶端侧部647a1为曲面形状,其它突出部647b、648a、648b的顶端侧部647b1、648a1、648b1也是曲面形状。但是,这些顶端侧部647a1、647b1、648a1、648b1也可以具有棱角的形状或截面成梯形的形状等。
图26(B)(C)为表示配置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的检测元件的配线结构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在图26(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动作部件604上设有6个检测端子。图26(B)的实线所示的配线部为形成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的导电图案,各导电图案与检测端子相连接。图26(B)的虚线所示的配线部为设在输入装置601外侧上的配线图案。在基板上,与检测元件654x的一端相连接的检测端子和与检测元件653y的一端相连接的检测端子同时与电源供给部相连接。又,与检测元件653x相连接的检测端子和与检测元件654y相连接的检测端子与基板上的接地部相连接。因具备了图26(B)所示的电路图案,可以使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的导体图案的铺设结构简单。
在图26(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动作部件604上设有8个检测端子。图26(C)的实线所示的配线部为形成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的导电图案,各导电图案与检测端子相连接。图26(C)的虚线所示的配线部为设在输入装置601外侧上的导电图案。
检测元件654x所连接的检测端子和检测元件653x所连接的检测端子在输入装置601外侧上相连接,并成为X输出。又,检测元件653y所连接的检测端子和检测元件654y所连接的检测端子在输入装置601的外侧上相连接,成为Y输出。又,检测元件654x的一端所连接的检测端子和检测元件653y的一端所连接的检测端子在输入装置601的外侧上与电源供给部相连接。又,连接在检测元件653x上的检测端子和连接在检测元件654y上的检测端子在输入装置601的外侧上与接地部相连接。
在图26(C)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因为各检测元件653x、654x、653y、654y的两端一对一地与检测端子相连接,所以可以使在动作部件604的底面641上的导体图案的铺设简单化。

Claims (26)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壳体;被收放在该壳体内的动作部件;以及检测上述动作部件的变形的检测元件,
上述动作部件由操作部、固定部以及变形部一体形成,该变形部因作用在上述操作部上的操作力而可变形,在上述变形部上设有上述检测元件,
上述固定部被固定在上述壳体内,而且上述操作部以及上述变形部可在上述壳体内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下部壳体和盖体,该下部壳体具有凹状部,该盖体覆盖上述凹状部,上述动作部件插入到上述凹状部内,上述凹状部的底部和上述盖体夹住并固定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作部件的中央部上设有上述操作部,在上述中央部外侧的多处或者围绕上述中央部的全周上设有上述固定部,而且上述固定部比上述变形部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变形部被封闭在上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作部件上贴有挠性基板,并且在上述挠性基板的与上述变形部重叠的部分上安装有上述检测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上固定有向外部突出的端子,并且上述检测元件与上述端子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的前端部与上述壳体的底面位于相同的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内的与上述操作部相对置的位置上装有开关机构,在上述动作部件上设有可进退自如地被安装在上述操作部上的旋钮,上述旋钮可以使上述变形部变形,而且还可以通过按下上述旋钮使上述开关机构进行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壳体内设有电路部,该电路部中装有处理上述检测元件的输出的电路。
10.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动作部件和检测元件,该动作元件因操作力而变形,该检测元件检测上述动作部件的变形,
上述动作部件由操作部、固定部和变形部一体形成,该操作部位于中央部,该固定部位于与上述操作部的位置分离,该变形部因作用在上述操作部上的操作力而可变形,并且在上述变形部上安装有上述检测元件,
上述变形部处在比上述固定部的操作侧表面低的位置上,被固定在上述固定部的上述表面上的盖体覆盖着上述变形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作部件的操作侧表面上形成有多处连接上述固定部之间的壁部,上述盖体紧贴在上述固定部的表面以及上述壁部的表面上而被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元件被设置在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变形部的操作侧表面上,上述检测元件被安装在与覆盖上述变形部的上述盖体分离的位置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向上述变形部的背面侧突出,并且该固定部的背面成为安装用的设置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设置面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凸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变形部的背面侧上设有上述检测元件,并且在比上述设置面后退的位置上配置上述检测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作部件的上述变形部以外的部分上设有向外部延伸的连接端子,上述检测元件与上述连接端子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端子的前端部与上述动作部件的下表面位于相同的平面上。
18.一种输入装置,具有动作部件和检测元件,该动作部件由多个变形部和多个从上述变形部的中间竖立的操作突起部通过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形成,该检测元件检测上述变形部的弹性变形,该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变形部的基端位于上述操作突起部侧而顶端位于与上述操作突起部相分离的位置上,并且在上述操作突起部上设有向上述变形部的上方延伸的突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变形部,将该一对变形部的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线上,上述操作突起部的中心位于两变形部的中间而且位于上述同一条线上,并且在上述操作部上设有向各自的变形部的上方延伸的突出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4个变形部,将4个变形部的宽度方向分成两部分的中心线分别位于正交线上,上述操作突起部的中心位于上述正交线的交点上,并且在上述操作部上设有向各自的变形部的上方延伸的突出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突出部具有朝向上述变形部的顶端的顶端侧部,并且该顶端侧部和上述变形部之间的边界部为曲线形状。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基端上的上述突出部的宽度比在上述基端上的上述变形部的宽度窄。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作部件上形成有向其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贯穿孔,并且贯穿孔所夹住的部分上形成有上述变形部。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下部壳体和上部壳体,该下部壳体具有收放凹状部,该上部壳体堵塞上述收放凹状部的开口部,
上述动作部件在上述变形部以外的部分上设有厚度大于该变形部的壁厚部,
上述动作部件被收放在上述收放凹状部内,上述下部壳体和上述上部壳体夹住并固定上述壁厚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壳体由合成树脂制作,上述上部壳体由金属板形成,并且与上述上部壳体一体形成的固定爪向上述下部壳体底面折弯,而位于上述底面的上述固定爪成为固定上述下部壳体的焊接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动作部件上设有导通上述检测元件的端子,而且该端子显露在上述下部壳体的侧面上。
CNB2007101471030A 2006-08-30 2007-08-30 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459/2006 2006-08-30
JP234452/2006 2006-08-30
JP2006234452A JP2008059210A (ja) 2006-08-30 2006-08-30 入力装置
JP307841/2006 2006-11-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5944A true CN101135944A (zh) 2008-03-05
CN100520690C CN100520690C (zh) 2009-07-29

Family

ID=3916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4710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0690C (zh) 2006-08-30 2007-08-30 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59210A (zh)
CN (1) CN100520690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0159A (zh) * 2017-08-20 2019-03-12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摇杆与其相关控制方法
US11614805B2 (en) 2017-08-20 2023-03-28 Pixart Imaging Inc. Joystick with light emitter and optical sensor within internal chambe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3225B2 (ja) * 2010-05-12 2014-06-2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構造体
JP2014004226A (ja) * 2012-06-26 2014-01-16 Kyoraku Sangyo Co Ltd 遊技機
JP2023104124A (ja) * 2022-01-17 2023-07-28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WO2023171259A1 (ja) * 2022-03-10 2023-09-1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4654A (ja) * 1995-08-17 1997-02-25 Fujitsu Takamizawa Component Kk ポインティングデバイス
JPH09128140A (ja) * 1995-10-30 1997-05-16 Nitta Ind Corp 座標入力装置
JP2001350581A (ja) * 2000-06-06 2001-12-21 Smk Corp 入力装置
JP2002163960A (ja) * 2000-11-22 2002-06-07 Hosiden Corp 多方向入力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0159A (zh) * 2017-08-20 2019-03-12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摇杆与其相关控制方法
US11144084B2 (en) 2017-08-20 2021-10-12 Pixart Imaging Inc. Control method applied to a joystick
US11614805B2 (en) 2017-08-20 2023-03-28 Pixart Imaging Inc. Joystick with light emitter and optical sensor within internal chamber
US11829180B2 (en) 2017-08-20 2023-11-28 Pixart Imaging Inc. Pressure detec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20690C (zh) 2009-07-29
JP2008059210A (ja) 200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0690C (zh) 输入装置
US7455529B2 (en) Wiring board, input device using the same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nput device
KR101760514B1 (ko) 플렉시블 배선기판
US20030067448A1 (en) Touch panel
US8552981B2 (en) Multidirectional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it
CN100492267C (zh) 触摸屏
US4897511A (en) Method of detection of the contacting position in touch panel sensor
CN100517203C (zh) 触摸屏
US7538287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7108515B2 (en) Wiring board with bending section
US8803830B2 (en) Touch panel with conductive layers formed of parallel strips
JP2598152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2262480B (zh)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030079979A1 (en) Switch
CN101059740B (zh) 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0521812A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94252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構造
JP490166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2000112639A (ja) 座標入力装置
JP2005317912A (ja) 配線基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03048B1 (ko) 저항막 방식 터치패널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0236087Y1 (ko) 터치 패널 장치
KR200236088Y1 (ko) 터치 패널 장치
JPH0981302A (ja) 入力装置
JPH0718109Y2 (ja) シ−ト状入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S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