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8408A - 从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原料流中制备丙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原料流中制备丙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8408A
CN101128408A CNA2006800063288A CN200680006328A CN101128408A CN 101128408 A CN101128408 A CN 101128408A CN A2006800063288 A CNA2006800063288 A CN A2006800063288A CN 200680006328 A CN200680006328 A CN 200680006328A CN 101128408 A CN101128408 A CN 101128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ylene
materials flow
weight
stream
metathesis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63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西格尔
M·舒伯特
J·斯特凡
F·波普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1128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84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1/00Aliphatic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07C11/02Alk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1/00Aliphatic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07C11/02Alkenes
    • C07C11/06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11/00Aliphatic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 C07C11/02Alkenes
    • C07C11/08Alkenes with four carbon atoms
    • C07C11/09Isobut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00Preparation of hydrocarbons from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a different number of carbon atoms by redistribution reactions
    • C07C6/02Metathesis reactions at an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
    • C07C6/04Metathesis reactions at an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 at a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21/00Catalysts comprising the elements,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gnesium, boron, aluminium, carbon, silicon, titanium, zirconium or hafnium
    • C07C2521/02Boron or aluminium; Oxides or hydroxides thereof
    • C07C2521/04Alumin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 C07C25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C07C2523/24Chromium,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C07C2523/30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523/00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 C07C2523/16Catalysts comprising metals or metal oxides or hydroxid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7C2521/00 of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polonium, chromium, molybdenum, tungsten, 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C07C2523/32Manganese, technetium or rhenium
    • C07C2523/36Rheni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3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Y02P30/40Ethylene produ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如下料流的方法,基本上由乙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2 ),基本上由丙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3 ),基本上由异丁烯和任选的具有4个碳原子的其它烯烃组成的料流(料流C4 ),以及基本上由2-甲基-2-丁烯和任选的2-丁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5 ),以及任选地,包含其它烃以及任选地由多种分开的分料流组成的另一产物料流(料流Cx)。本发明方法涉及包括易位反应步骤,该步骤在于:在通常的易位反应催化剂存在下使包含至少15重量%的2-丁烯、至少5重量%的异丁烯和不多于5重量%的1-丁烯的C4烃料流(原料流)与乙烯接触,将如此形成的烃料流分离成料流C2 、C3 、C4 和任选的Cx,以及将料流C5 全部或部分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

Description

从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原料流中制备丙烯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包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料流的烯醇解而制备丙烯的单级方法。
2-丁烯的烯醇解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备丙烯的方法(例如Weissermehl,K.,Arpe,H.-J.,Industrielle organische Chemie,3.4章“烯烃易位反应(Metathese)”,第四版,VCH,Weinheim 1994)。
还已知的是,不仅能将纯2-丁烯而且能将富含2-丁烯的C4馏分作为原料用于制备丙烯。例如DE 101,18,634、EP 0,832,867、EP 1,069,101、EP0,936,206、DE 197,46,040和EP 1,134,271公开了用于使直链丁烯混合物(已知为残液II)反应以同时生产丙烯和己烯或丙烯和1-丁烯的单级和多级易位方法。残液II是含有1-丁烯和2-丁烯的C4料流,其预先经过了异丁烯除去步骤,使得残留异丁烯的含量少于3%。非常相似的但具有显著更低的1-丁烯含量的单级法描述于EP 0,742,195、EP 0,742,234、EP 1,110,933和EP 1,110,934中。所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需提前将异丁烯在单独的步骤中基本分离出来,然后才可以将剩余的富含2-丁烯的料流送至易位反应步骤。
DE 102,14,442描述了一种在易位反应中富含异丁烯的料流直接反应的方法。然而,其缺点是该方法的二级特性,在该方法中首先在第一个反应器中以中间体生成C5烯烃,然后需在第二个易位反应器中将C5烯烃通过烯醇解进行处理。
用于非均相催化的易位反应的各类催化剂基本上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对于温度范围高达约120℃,使用负载的Re2O7或Re(CO)10催化剂是惯常的(Mol,J.C.,“Handbook of Heterogeneous Catalysis”的第4.12.2章“Alkene Metathesis”,Eds.Ertl,G.,Knzinger,H.,Weitkamp,J.,VCH,Weinheim 1997)。为了这个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使用Al2O3、优选γ-Al2O3作为载体。在高达400℃的稍微更高的温度下,根据文献所述,可以使用基于MoO3、CoO-MoO3、MoS2、Mo(CO)6或各种负载的Mo络合物的催化剂,以及在甚至高达540℃的更高温度下,也可以使用基于WO3、WS2、W(CO)6或负载的W络合物的体系(Mol,J.C.,“Handbook ofHeterogeneous Catalysis”的第4.12.2章“Alkene Metathesis”,Eds.Ertl,G.,Knzinger,H.,Weitkamp,J.,VCH,Weinheim 1997;Weissermehl,K.,Arpe,H.-J.,“Industrielle Organische Chemie”的第3.4章“Olefin-Methathese”,第四版,VCH,Weinheim 1994;Heckelsberg,L.F.,Banks,R.L.,Bailey,G.C.,Ind.Eng.Chem.Prod.Res.Develop.8(1969),259-261)。对于在较高温度下的易位反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优选SiO2-和/或Al2O3负载的钨氧化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富含2-丁烯和含有异丁烯但是具有低含量1-丁烯的C4料流通过烯醇解反应而非常经济地制备丙烯。
因此,我们发现了一种制备如下料流的方法
-基本上由乙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2 ),
-基本上由丙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3 ),
-基本上由异丁烯和可能的具有4个碳原子的其它烯烃组成的料流(料流C4 ),以及
-基本上由2-甲基-2-丁烯和可能的2-丁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5 ),以及
-合适的话,包含其它烃以及可能由多种分开的子料流组成的料流(料流Cx),
上述方法包括易位反应步骤,在该步骤中在通常的易位反应催化剂存在下使包含至少15重量%的2-丁烯、至少5重量%的异丁烯和不多于5重量%的1-丁烯的C4烃料流(原料流)与乙烯接触并且将所得烃料流分馏得到料流C2 、C3 、C4 和合适的话,Cx,以及将所有或部分料流C5 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
原料流优选包含
-15-94重量%、特别优选25-85重量%的2-丁烯,
-5-60重量%、特别优选8-40重量%、尤其特别优选9-18重量%的异丁烯,
-0-5重量%、特别优选少于2重量%的1-丁烯。
作为另外的重要组成成分,原料流常包含丁烯,其量通常为1-60重量%。
通常而言,原料流通过包括步骤Ia和IIa或包括Ib和IIb的这两种方法之一制备。
在包括步骤Ia和IIa的方法的情况下,其程序包括:
Ia)在步骤Ia中,将石脑油或其它烃化合物进行蒸汽裂化或者FCC方法,并从所得料流中取出包含异丁烯、2-丁烯、丁二烯、可能的丁炔和可能的1-丁烯的C4烯烃混合物,以及
IIa)由步骤Ia中形成的C4烯烃混合物通过选择性氢化将丁二烯和丁炔氢化为丁烯或丁烷或者通过萃取蒸馏将丁二烯和丁炔除去至其中1,3-丁二烯的含量不大于1000ppm重量的程度而制备基本上由异丁烯、2-丁烯、可能的丁烷及可能的1-丁烯组成的C4烃料流(残液I)。
在包括步骤Ib和IIb的方法的情况下,其程序包括:
Ib)在步骤Ib中,通过脱氢化及随后的纯化,从包含丁烷的烃料流中制备包含异丁烯、2-丁烯、丁二烯、可能的丁炔、可能的1-丁烯和可能的丁烷的C4烯烃混合物,
IIb)由步骤Ib中形成的C4烯烃混合物通过选择性氢化将丁二烯和丁炔氢化为丁烯或丁烷或者通过萃取蒸馏将丁二烯和丁炔除去至其中1,3-丁二烯的含量不大于1000ppm重量的程度而制备基本上由异丁烯、2-丁烯、可能的丁烷和可能的1-丁烯组成的C4烃流(残液I)。
在通常已知的FCC方法(参见,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Chemistry,Wiley-VCH Verlag GmbH,Weinheim,德国,第六版,2000电子版,石油炼制一章,第3.2节催化裂化)中,将各烃气化,并使之在400-500℃的温度下、在气相中与催化剂接触。颗粒催化剂通过逆流输送的烃料流进行流化。使用的催化剂通常是合成的结晶沸石。
在同样公知的蒸汽裂化方法(参见,A.Chauvel,G.Lefebvre:Petrochemical Processes,1 Synthesis-Gas Derivatives and MajorHydrocarbons,1989Editions Technip 27 Rue Ginoux 75737法国巴黎,第2章)中,将烃与蒸汽混合,并根据停留时间,在管式反应器中加热到700-1200℃的温度,然后快速冷却并通过蒸馏分离成各个馏分。
选择性氢化的子步骤优选在负载于载体上的选自镍、钯和铂的金属,优选负载于氧化铝上的钯上,温度为20-200℃,压力为1-50巴,空速为0.5-30m3新鲜原料/m3催化剂·小时,循环料与原料流之比为0-30并且氢气与二烯烃的摩尔比率为0.5-50的条件下以液相进行。
优选使用选自极性非质子类溶剂如丙酮、糠醛、乙腈、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丁二烯选择性溶剂进行C4烯烃混合物中丁二烯的萃取。
特别优选萃取蒸馏和选择性氢化的结合,其中,如果在步骤Ia或Ib中获得的C4烯烃混合物中的1,3-丁二烯的含量为5%重量或更高,则通过萃取蒸馏将1,3-丁二烯的含量降低至1000ppm重量到5%重量,然后通过选择性氢化进一步将1,3-丁二烯的含量降低至1000ppm重量或更低。
在步骤Ia、IIa、Ib或IIb中之一之后,必要的话,通过加氢异构化将C4烯烃混合物或残液I中大多数的1-丁烯转变成2-丁烯或者优选在加氢甲酰基化反应中将大多数的1-丁烯选择性地转变成戊醛并且分离出戊醛而将原料流中1-丁烯的含量减少到上述含量。
加氢甲酰基化反应通常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见的且公知的方式进行。可以发现具有许多进一步参考的良好综述,例如在M.Beller等人,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104,1995,17-85中,或在Ullmann’s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6版,2000电子版,“醛、脂族和芳脂族-饱和醛”一章。
在加氢甲酰基化反应中,优选由1-丁烯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下并添加合成气(CO∶H2为3∶1-1∶3,优选1.5∶1-1∶1.15)制备戊醛(正戊醛)。
通常将具有含磷配体的铑络合物用作加氢甲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含磷配体通常是单膦或二膦,优选三芳基膦,特别优选三苯膦。加氢甲酰基化反应通常在温度为50-150℃、优选70-120℃且压力为5-50巴、优选10-30巴下进行。
必要的话,按已知的方法在每种情况下可以将原料流或残液I中异丁烯含量减少到所需值。
原则上有四种根本不同的达到上述目的的可能方法:a)通过蒸馏除去,b)采用醚化/萃取除去,c)直接聚合生成聚异丁烯,以及d)低聚反应。
蒸馏(方法a)在适合上述目的的装置中发生,例如泡罩板式塔、填有乱堆填料的塔、填有audit填料的塔或分隔壁塔。蒸馏塔优选具有20-80块理论塔板。回流比通常为5-50。蒸馏通常在压力为5-20巴下进行。
由于与2-丁烯和正丁烷相比异丁烯和1-丁烯的沸点较低,在顶部取出的料流将主要包含异丁烯和1-丁烯,而在底部取出的料流主要包含2-丁烯和正丁烷。在底部取出的料流中低沸组分(异丁烯和1-丁烯)的含量少于40%,优选少于30%,特别优选为5-20%。在上部取出的料流中高沸组分(2-丁烯和正丁烷)的含量少于40%,优选少于30%,特别优选为5-20%。
在方法b)的情况下,通常的程序是:使原料流或残液I与烷基醇、优选C1-C4烷基醇以及用于生成烷基叔丁基醚的常规催化剂接触,并分离生成的烷基叔丁基醚。特别优选的醇是甲醇和丁醇。
醚化优选在酸离子交换剂存在下在三级反应器级联中进行,在其中流动从顶部往下经过溢流的固定床催化剂发生,反应器入口温度为0-60℃,优选为10-50℃,出口温度为25-85℃,优选35-75℃,压力为2-50巴,优选3-20巴,并且醇与异丁烯的比率为0.8-2.0,优选1.0-1.5。
在方法c)的情况下,通常的程序是:使原料流或残液I与用于异丁烯聚合的常规催化剂接触,并且将所形成的聚异丁烯与剩余的原料流或残液分离。作为催化剂,优选使用选自布朗斯台德酸或路易斯酸的均相或非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优选是三氟化硼或三氯化铝。异丁烯的低聚反应(方法d)在温度为50-150℃并且压力为10-40巴下利用由质子的催化进行。优选使用硫酸或酸离子交换剂作为催化剂。主要产物是二聚体、更少量的三聚体以及还有作为副产物的高级低聚物。
在将原料流引入易位反应之前,通常必需进行额外的进料提纯,以将痕量的氧化合物和二烯类尤其是丙二烯类减少到易位反应中可以容许的量。在提纯步骤后,氧化合物例如水、丙酮或乙醇的总含量应该少于100ppm重量,优选少于50ppm重量,特别优选少于10ppm重量。二烯烃的含量应该少于300ppm重量,优选少于150ppm重量,特别优选少于100ppm重量。特别是进料中丙二烯系化合物、1,2-丁二烯和丙二烯是易位反应催化剂的严重毒物,应该以少于15ppm重量、优选少于10ppm重量、尤其特别优选少于5ppm重量存在。C4料流的提纯包括一个或多个步骤并且还可以包括变压吸附方法,但优选至少一种吸附方法。提纯优选直接在易位反应步骤前进行。提纯步骤也可任选包括选择性氢化,以除去在第一个选择性氢化步骤中没有完全被氢化或者在随后工艺步骤中例如在异构化中重新生成的残余的痕量二烯烃。提纯段优选包括至少一个基于氧化铝或分子筛的吸附床以除去氧化合物。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存在至少两个基于氧化铝或分子筛的吸附床,并且这些吸附床交替地处于吸附模式和再生模式。优选的吸附剂是13X分子筛和高表面积γ-氧化铝。
在易位反应步骤中,将原料流和乙烯和部分或全部的C5 料流置于一起,其中每摩尔存在于原料流中的2-丁烯使用0.5-2摩尔、优选0.9-1.2摩尔的乙烯。
对于易位反应,原则上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催化剂:a)含铼催化剂,其在温度为0-150℃、优选35-110℃下操作,以及b)含W但不含Re的催化剂,其在温度为200-600℃、优选220-450℃下在气相中操作。
含Re催化剂优选包含至少1重量%的处于氧化形式的Re,并且位于包含至少75重量%的高表面积氧化铝、尤其特别优选γ-氧化铝的载体上。特别优选Re含量为5-12重量%并且负载于纯γ-氧化铝上的催化剂。该催化剂还可包含掺杂剂,例如Nb、Ta、Zr、Ti、Fe、Mn、Si、Mo、W的氧化物,磷酸盐或硫酸盐,以增加活性。催化剂的表面积至少为50m2/g,优选至少为100m2/g,并且孔体积至少为0.3ml/g,优选至少为0.4ml/g。合适的含Re催化剂例如描述于DE-A-102004009804、DE-A-102004009805或DE-A-102004009803中。
合适的含W但不含Re的催化剂优选包含至少3重量%的至少部分处于氧化形式的W,并且位于选自氧化铝、硅铝酸盐、沸石和优选SiO2的载体上。该催化剂的表面积优选至少为50m2/g并且孔体积至少为0.3ml/g,特别优选至少为0.5ml/g。活性或异构化活性可通过合适的掺杂剂例如碱金属化合物和碱土金属化合物、TiO2、ZrO2、HfO2或选自Ag、Sb、Mn、W、Mo、Zn、Si的元素或其化合物来改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道,所有类型的易位反应催化剂必须以规则间隔氧化再生。为此目的,可使用包括固定床和至少两个反应器的设备,所述两个反应器中至少一个反应器总是处于再生模式,或者作为替代,可使用移动床方法,在该方法中将失活催化剂卸出并且在外面再生。
通常将易位反应步骤中形成的烃料流按通常已知的蒸馏方法分馏,合适的话,该分馏分多段进行,得到料流C2 、C3 、C4 和合适的话,Cx
在作为选择的实施方案中,分馏可通过如下所述进行:首先在第一后处理步骤中从包含未反应的乙烯、2-丁烯、异丁烯和可能的1-丁烯以及还包含产物2-甲基-2-丁烯、丙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产物料流中从塔顶分离出乙烯,并将该塔顶物循环到易位反应。在第二步中,以“聚合物级”纯度在塔顶分离出丙烯。在最后的塔中,最后分离出异丁烯含量至少为70重量%、优选多于80重量%的塔顶料流,该料流可以送至进一步使用。将主要含有2-丁烯、2-甲基-2-丁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塔底物送回到易位反应。为了避免丁烷蓄积,在第三个塔中通常必需取出C4清除料流。含有7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高级烯烃(C7+)也可作为副反应如双键异构化或二聚作用的结果生成。为了阻止这些化合物的蓄积,可任选取出另外的C7+清除料流。该清除料流C7+优选在塔底取出,在该塔上还进行丁烷的清除。为了清楚起见,该实施方案示出在图1中。
在作为选择的实施方案中,分馏可通过如下所述进行:首先在第一后处理步骤中从包含未反应的乙烯、2-丁烯、异丁烯和可能的1-丁烯以及还包含产物2-甲基-2-丁烯、丙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产物料流中从塔顶分离出乙烯及丙烯和异丁烯,并将主要包含2-丁烯、2-甲基-2-丁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塔底物循环到易位反应。在第二步中,从塔顶分离出乙烯,并将其供回到易位反应步骤。在第三个塔中,最后以“聚合物级”纯度在塔顶分离出丙烯,并且获得异丁烯含量至少为70重量%、优选多于80重量%的塔底物,该塔底物可以送至进一步使用。为了避免丁烷的蓄积,还必需从第一个塔中取出C4清除料流。为了清楚起见,该实施方案示出在图2中。
聚合物级丙烯通常满足下列规格:
丙烯>99.5重量%
丙烷<5000ppm重量
甲烷<200ppm重量
乙烷<300ppm重量
乙烯<30ppm重量
乙炔<1ppm重量
水<10ppm重量
硫<2ppm重量
C3H4<5ppm重量
C4总量<10ppm重量
H2<10ppm重量
N2<20ppm重量
O2<2ppm重量
CO<3ppm重量
CO2<5ppm重量
氧<4ppm重量
化合物
在易位反应步骤中形成的烃料流的分馏有利地进行应使得料流Cx包含主要含有C6 烯烃的子组分。
在本发明方法中,将富含2-丁烯的料流供入易位反应步骤,以将2-丁烯转变为更高价值的单体丙烯。本发明方法的重要方面在于:虽然存在于原料流中的异丁烯和任何残留的1-丁烯也部分反应生成高级烯烃(C5和C6),但将这些化合物在产物料流分馏之后至少部分地送回到易位反应,以便将它们大部分转变成异丁烯并且很少或者没有净转化发生。因而损失主要因清除料流发生,通过该清除料流,防止了原料流中化合物如正丁烷或异丁烷或任何高沸点副产物(C7+)的蓄积。
在外部平衡中,形成了高级烯烃,其基于丙烯的最大形成量为20摩尔%,特别优选不多于10摩尔%,尤其特别优选不多于5摩尔%。
由于上述原因,使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的那部分料流C5 至少足够多,以使存在于料流C4 中的异丁烯的量至少是存在于原料流中的异丁烯量的80%。
而且,因此将料流C5 优选以至少这样的量循环到易位反应中,所述量使得:基于存在于料流C3 中的每摩尔丙烯有不多于0.2摩尔、优选不多于0.1摩尔、尤其特别优选不多于0.05摩尔的在易位反应步骤中生成的含有5个或6个碳原子的烯烃不被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中。
料流C2 可通过将料流C2 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或将其与在步骤Ia的蒸汽裂化或FCC方法中获得的乙烯馏分结合而有利地使用。
实施例
实施例1
使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料流在液相中在固定床催化剂(即,10重量%的Re2O7在γ-Al2O3上)上反应。将由新鲜乙烯和再循环乙烯组成的乙烯以基于C4含量的化学计算量加入。为了补偿催化剂的失活,在一到两周时间的反应过程中将温度逐渐地从35℃升高到120℃。反应压力为35巴。然后需将催化剂氧化再生。在这期间,平行反应器(A/B操作模式)可接管该生产。在第一后处理步骤中,首先从包含未反应的乙烯、2-丁烯、异丁烯和可能的1-丁烯以及还包含产物2-甲基-2-丁烯、丙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产物料流中从塔顶分离出C2,并将该塔顶物循环到易位反应。在第二步中,以聚合物级纯度在塔顶分离出丙烯。在最后的塔中,最后分离出异丁烯含量至少为70重量%、优选多于80重量%的塔顶料流,该料流可以送至进一步使用。将主要含有2-丁烯、2-甲基-2-丁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塔底物送回到易位反应。另外,为了避免丁烷的蓄积,还必需从第三个塔中取出C4清除料流。
实施例2
使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料流在气相中在固定床催化剂(即,10重量%的WO3在SiO2上)上反应。将由新鲜乙烯和再循环乙烯组成的乙烯以相对于C4含量的化学计算量加入。为了补偿催化剂的失活,在几周时间的反应过程中将温度逐渐地从230℃升高到430℃。然后需将催化剂氧化再生。在这期间,平行反应器(A/B操作模式)可接管该生产。在第一后处理步骤中,从包含未反应的乙烯、2-丁烯、异丁烯和可能的1-丁烯以及还包含产物2-甲基-2-丁烯、丙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产物料流中从塔顶分离出C2及C3和异丁烯,并将主要包含2-丁烯、2-甲基-2-丁烯和可能的其它C5及C6烯烃的塔底物循环到易位反应。在第二步中,从塔顶分离出乙烯,并将其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在第三个塔中,最后以聚合物级纯度在塔顶分离出丙烯,并且获得异丁烯含量至少为70重量%、优选多于80重量%的塔底物,该塔底物可以送至进一步使用。另外,为了避免丁烷的蓄积,还必需从第一个塔中取出C4清除料流。

Claims (17)

1.一种制备如下料流的方法
-基本上由乙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2 ),
-基本上由丙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3 ),
-基本上由异丁烯和可能的具有4个碳原子的其它烯烃组成的料流(料流C4 ),以及
-基本上由2-甲基-2-丁烯和可能的2-丁烯组成的料流(料流C5 ),以及-合适的话,包含其它烃以及可能由多种分开的子料流组成的料流(料流Cx),
上述方法包括易位反应步骤,在该步骤中在通常的易位反应催化剂存在下使包含至少15重量%的2-丁烯、至少5重量%的异丁烯和不多于5重量%的1-丁烯的C4烃料流(原料流)与乙烯接触并且将所得烃料流分馏得到料流C2 、C3 、C4 和合适的话,Cx,以及将所有或部分料流C5 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的那部分料流C5 至少足够多,以使存在于料流C4 中的异丁烯的量至少是存在于原料流中的异丁烯量的8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料流C5 以至少这样的量循环到易位反应中,所述量使得:基于存在于料流C3 中的每摩尔丙烯有不多于0.2摩尔的在易位反应步骤中生成的含有5个或6个碳原子的烯烃不被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原料流包含15-94重量%的2-丁烯、5-60重量%的异丁烯、1-60重量%的丁烷和0-5重量%的1-丁烯。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料流Cx包含主要由C6 烯烃组成的子料流。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每摩尔存在于原料流中的2-丁烯使用0.5-2摩尔的乙烯。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原料流按下述制备:
Ia)在步骤Ia中,将石脑油或其它烃化合物进行蒸汽裂化或者FCC方法,并从所得料流中取出包含异丁烯、2-丁烯、丁二烯、可能的丁炔和可能的1-丁烯的C4烯烃混合物,以及
IIa)由步骤Ia中形成的C4烯烃混合物通过选择性氢化将丁二烯和丁炔氢化为丁烯或丁烷或者通过萃取蒸馏将丁二烯和丁炔除去至其中1,3-丁二烯的含量不大于1000ppm重量的程度而制备基本上由异丁烯、2-丁烯、可能的丁烷及可能的1-丁烯组成的C4烃料流(残液I)。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原料流按下述制备:Ib)在步骤Ib中,通过脱氢化及随后的纯化,从包含丁烷的烃料流中制备
包含异丁烯、2-丁烯、丁二烯、可能的1-丁烯、可能的丁炔和可能的丁烷的C4烯烃混合物,
IIb)由步骤Ib中形成的C4烯烃混合物通过选择性氢化将丁二烯和丁炔氢化为丁烯或丁烷或者通过萃取蒸馏将丁二烯和丁炔除去至其中1,3-丁二烯的含量不大于1000ppm重量的程度而制备基本上由异丁烯、2-丁烯、可能的丁烷和可能的1-丁烯组成的C4烃流(残液I)。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步骤Ia或Ib中获得的C4烯烃混合物中的1,3-丁二烯的含量为5%重量或更高,则通过萃取蒸馏将1,3-丁二烯的含量降低至1000ppm重量到5%重量,然后通过选择性氢化进一步将1,3-丁二烯的含量降低至1000ppm重量或更低。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要求的方法,其包括适合除去氧化合物或者痕量二烯烃和炔烃的原料流的单级或多级提纯,在该单级或多级提纯中,使原料流通过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分子筛、硅铝酸盐和氧化铝的吸附剂的吸附床。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经提纯的原料流包含10-300ppm重量的1,3-丁二烯、少于100ppm重量的氧化合物和少于15ppm重量的1,2-二烯。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易位反应在易位反应步骤中在含有氧化钨的催化剂上在温度为200-600℃和压力为1-40巴下在气相中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易位反应在易位反应步骤中在含铼催化剂上在温度为30-150℃和压力为1-50巴下进行,所述含铼催化剂包含至少1重量%的处于氧化形式的Re并且位于包含至少75重量%氧化铝的载体材料上。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易位反应催化剂具有多于50m2/g的表面积、多于0.3ml/g的孔体积和多于300g/l的堆密度。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料流C3 后处理,使得形成聚合物级丙烯。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料流C2 循环到易位反应步骤。
17.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料流C2=与如步骤Ia中所述的蒸汽裂化或FCC方法中获得的乙烯馏分结合。
CNA2006800063288A 2005-02-28 2006-02-24 从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原料流中制备丙烯的方法 Pending CN1011284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09665.4 2005-02-28
DE102005009665A DE102005009665A1 (de) 2005-02-28 2005-02-28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en aus 2-Buten- und Isobuten-reichen Feedström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8408A true CN101128408A (zh) 2008-02-20

Family

ID=36678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063288A Pending CN101128408A (zh) 2005-02-28 2006-02-24 从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原料流中制备丙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00745A1 (zh)
EP (1) EP1856018A2 (zh)
JP (1) JP2008531643A (zh)
KR (1) KR20070107069A (zh)
CN (1) CN101128408A (zh)
CA (1) CA2598322A1 (zh)
DE (1) DE102005009665A1 (zh)
MX (1) MX2007010286A (zh)
WO (1) WO2006089956A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717A (zh) * 2008-05-12 2011-04-20 伊奎斯塔化学有限公司 使用移动床气相反应器的易位方法
CN102070389A (zh) * 2011-01-12 2011-05-25 王伟跃 利用炼厂副产物制丙烯的工艺
CN104284703A (zh) * 2012-05-09 2015-01-14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 从多组分烃流分离组分
CN104768904A (zh) * 2012-10-30 2015-07-08 利安德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重组分再循环的丙烯生产工艺
CN106795442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纯有机组合物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8357B2 (en) * 2009-03-25 2012-09-04 Lummus Technology Inc. Production of propylene from butane
US9150465B2 (en) * 2010-09-21 2015-10-06 Uop Llc Integration of cyclic dehydrogenation process with FCC for dehydrogenation of refinery paraffins
US8674155B2 (en) * 2010-12-22 2014-03-18 Kellogg Brown & Root,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hydrocarbons
WO2015077332A1 (en) * 2013-11-20 2015-05-28 Lummus Technology Inc. Olefin double bond isomerization catalyst with high poison resistance
US10011778B2 (en) 2013-12-17 2018-07-03 Uop Llc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ropylene yield from a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process
WO2016054787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Basf Se Product recovery process for adsorber regeneration
EP3204468B1 (en) * 2014-10-09 2020-07-29 Basf Se Process for adsorber regeneration
JP6625634B2 (ja) 2014-11-03 2019-12-25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Basf Se 酸化的脱水素化によりn−ブテン類から1,3−ブタジエン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US10384990B2 (en) 2014-11-14 2019-08-20 Basf Se Method for producing 1,3-butadiene by dehydrogenating n-butenes, a material flow containing butanes and 2-butenes being provide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0718A (en) * 1988-09-19 1994-04-05 Lyondell Petrochemical Company Olefin conversion process
FR2733986B1 (fr) * 1995-05-11 1997-06-1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conversion de coupes c4 olefiniques en polyisobutenes et en propylene
FR2733978B1 (fr) * 1995-05-11 1997-06-1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pour la conversion de coupes c4 et c5 olefiniques en ether et en propylene
FR2755130B1 (fr) * 1996-10-28 1998-12-11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Nouveau procede de production d'isobutene et de propylene a partir de coupes d'hydrocarbures a quatre atomes de carbone
DE19746040A1 (de) * 1997-10-17 1999-04-22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en
DE19805716A1 (de) * 1998-02-12 1999-08-1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en und gegebenenfalls 1-Buten
FR2784040B1 (fr) * 1998-10-05 2000-11-17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Catalyseur de metathese a base de rhenium et cesium et procede de conversion de coupes c4 olefiniques par metathese
DE19932060A1 (de) * 1999-07-12 2001-01-1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C¶5¶-/C¶6¶-Olefinen
FR2802921B1 (fr) * 1999-12-24 2002-08-23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roduction d'isobutene de haute purete et de propylene a partir de coupes d'hydrocarbures a quatre atomes de carbone
DE10013253A1 (de) * 2000-03-17 2001-09-20 Basf Ag Verfahren zur flexiblen Herstellung von Propen und Hexen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6717A (zh) * 2008-05-12 2011-04-20 伊奎斯塔化学有限公司 使用移动床气相反应器的易位方法
CN102070389A (zh) * 2011-01-12 2011-05-25 王伟跃 利用炼厂副产物制丙烯的工艺
CN104284703A (zh) * 2012-05-09 2015-01-14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 从多组分烃流分离组分
CN104284703B (zh) * 2012-05-09 2016-04-06 沙索技术有限公司 从多组分烃流分离组分
CN104768904A (zh) * 2012-10-30 2015-07-08 利安德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重组分再循环的丙烯生产工艺
CN106795442A (zh) * 2014-10-09 2017-05-31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纯有机组合物的方法
CN106795442B (zh) * 2014-10-09 2019-04-02 巴斯夫欧洲公司 提纯有机组合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00745A1 (en) 2008-08-21
JP2008531643A (ja) 2008-08-14
MX2007010286A (es) 2008-04-10
WO2006089956A3 (de) 2007-03-08
EP1856018A2 (de) 2007-11-21
CA2598322A1 (en) 2006-08-31
KR20070107069A (ko) 2007-11-06
DE102005009665A1 (de) 2006-08-31
WO2006089956A2 (de) 200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8408A (zh) 从富含2-丁烯和异丁烯的原料流中制备丙烯的方法
JP5816088B2 (ja) オレフィン異性化およびメタセシス触媒
KR101577487B1 (ko) 옥텐의 형성을 이용한 복분해 유닛 전처리 방법
KR101075384B1 (ko) 이소부텐을 함유하는 c4 스트림으로부터 부텐 올리고머와3급-부틸 에테르의 제조 방법
CN101389670B (zh) 从含有1-丁烯、2-丁烯和异丁烯的工业c4烃料流制备端双键含量大于50%的聚异丁烯的方法
JPH09511261A (ja) 炭化水素の流れの中の高度不飽和化合物の選択水素化
US20080033223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C5 Aldehydes and Propene from a C4 Stream Containing 1-Butene and 2-Butene
KR101754004B1 (ko) 보다 에너지 효율적인 c5 수소화 방법
US6919016B2 (en) Proces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refinery C4 streams
US9505682B2 (en) Manufacture of butadiene from ethylene
US8502006B2 (en) Dimerization process
EP3655384A1 (en) Use of mtbe raffinate in the production of propylene
WO201615452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oligomerizing one or more olefins
WO2020049463A1 (en)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tbe and 1-butene from a c4 feed stre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