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2064A -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舌针 - Google Patents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舌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2064A
CN101122064A CNA2007101408747A CN200710140874A CN101122064A CN 101122064 A CN101122064 A CN 101122064A CN A2007101408747 A CNA2007101408747 A CN A2007101408747A CN 200710140874 A CN200710140874 A CN 200710140874A CN 101122064 A CN101122064 A CN 101122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tuck
changes
otch
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08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2064B (zh
Inventor
Z·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oz Beckert KG
Original Assignee
Groz Beckert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oz Beckert KG filed Critical Groz Beckert KG
Publication of CN101122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2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0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4Latch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6Sliding-tongue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挂针,其针杆带有一切口来容纳改挂弹簧的尖端。所述切口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由此两部分具有不同的深度。当一半线圈在改挂弹簧上滑行,弹簧尖端11能够利用凹陷的第二部分产生的空间并沉入所述空间,而不使改挂弹簧8经受永久的变形。因此,半线圈HM可以连续的稳定的向上滑行,以进行改挂工艺。

Description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舌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成圈机的织针,尤其是用在针织机上,来生产平针纺织布料。
背景技术
为了生产一定花型的针织布料,例如可以使用带有舌针和/或复合针(slider needle)的针织机。为了和花型相一致,每个线圈从一个针织针转移到另一个针织针。为了达到此目的,称为转移针或改挂针(rehangingneedle)的织针包括专门的线圈转移部件。
文献DE19905668A1公开了这样一种舌针构型的改挂针。这种舌针通过针舌打开和关闭内部针钩空间,针舌安装得可以绕舌槽转动。在其扁平侧面之一上具有改挂弹簧形式的线圈转移部件。为了允许相邻针或反向设置的针能够握持线圈,其沿改挂弹簧上的针基部移动,这样做,使所述线圈扩张。为了保证该操作,针基部具有圆形袋,改挂弹簧的尖端进入其内,因此线圈不用被破坏就能滑到改挂弹簧上。在被拉离的(针织)布料上滑行的线圈赋予的改挂弹簧的侧向偏移使改挂弹簧的尖端在圆形袋内沿针纵向前后移动。这样做,改挂弹簧有永久弯曲的危险,因此潜在地引起尖端不再完全浸入针基部的袋中。位于袋外部的改挂弹簧尖端损害了线圈转移工艺。突出的尖端在滑动时可能损伤线圈或半线圈。半线圈可能被尖端刺入。
文献DE4231015C2公开了一种针织织针,其是复合针构型的改挂针,具有沿纵向穿过针杆的导针片,以便打开和关闭所述针杆支撑的针钩。一改挂弹簧侧向连接在复合针上,所述弹簧与针杆一起限定一中部空间,另一个织针的针钩和针杆可以穿过该空间。改挂弹簧只有一端连接在针杆上。改挂弹簧另一端逐渐变细并进入针基部的针袋中。因此,半线圈可在所述针杆和改挂弹簧上滑行-从针钩中部空间开始,在织针被驱出时,因此半线圈扩张。半线圈的这种扩张,连同由于布料被抽出导致的张力,对改挂弹簧施加一负载,引起由与针袋的底部相对的弹簧尖端而自动张紧所述弹簧。作用在改挂弹簧上的力使得弹簧尖端沿针钩方向移动,因此最低限度的减小了改挂弹簧和针基部之间的中部空间。施加在改挂弹簧尖端区域的负荷因为半线圈和被抽出的布料上的作用力,而足够大以至于使改挂弹簧严重弯曲,因此尖端不再完全进入弹簧袋。这可以导致改挂弹簧的尖端在半线圈从针基部上滑行时刺入半线圈。因此,半线圈不再在改挂弹簧上滑行。如果改挂弹簧的尖端升起得足够远以便半线圈在改挂弹簧尖端下面滑过,则不再可能存在线圈的改挂。因此,不再保证针织物的改挂稳定性。
附加改挂针可以从文献DE-OS2847972A1和DE-OS3018699中得到。其中公开的所有的改挂针在其基部具有切口,因此改挂弹簧的尖端浸入所述切口。所有的情况中,切口底部都是平的,因此少数单个切口具有圆形端。当所公开的改挂弹簧在针基部扁平侧方向上施加有负荷时,则改挂弹簧的形状有永久改变的危险,因此,妨碍了改挂工艺。在DE-OS30187699公开的改挂针的这种危险特别大,因此这种改挂弹簧是所谓的紧缩弹簧。当针缩进针槽中,改挂弹簧通过槽带相对于针基部被压平。这表明在改挂弹簧上有相当高的压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改挂针,在尽可能长的时间保证改挂工艺。本发明的目的提高所述改挂针的使用寿命。
此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中的改挂针来实现。
本发明的改挂针在其构造为扁平侧面的侧面上具有改挂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优选在其一个侧面上-改挂针的基部。所述弹簧与针的基部一起形成一中部空间,另一个针的针钩可以沉入所述中部空间以便接收半线圈。在改挂针的一端具有成圈区域,包括针钩和与所述针钩配合的闭合元件,它被设置成,如针舌或导针片的形式。改挂针的另一端包括至少一个使改挂针前后移动的装置。该移动装置优选设置成至少一个脚部。
为了改挂另一个针的针钩可以沉入的所述中部空间通过改挂弹簧在改挂弹簧基部上的连接部件被限制在移动装置的方向上。该改挂弹簧可以通过形状锁闭方式连接到针的某部上,如通过固定或凸起上升,或通过牢固锁定的方式,如焊接或粘合。该中部空间在针钩方向通过切口而被限定,改挂弹簧的舌状尖端沉入所述切口。用来接收另一针的中部空间是一封闭的接收空间,其可以在针钩方向打开,在该方向改挂弹簧的弹性尖端升起。通常,这发生在当改挂针捕获待进行线圈转移的半线圈并随后从中部空间缩回时。
如果改挂针用来成圈,如当生成针织物时,这种情况下没有改挂线圈,改挂弹簧处于所谓的初始状态。这种状态的特征是改挂弹簧被安装在改挂针的侧表面上,以几乎无负荷的方式具有最小限度的偏移。对于被偏移安装的改挂弹簧而言,改挂弹簧的尖端经受最小的压力。这样做,其尖端邻接针的基部的切口并完被切口容纳。结果,半线圈可不被改挂弹簧的尖端干涉地准备改挂操作,即所述半线圈正在扩张。为了达到此目的,半线圈滑到改挂弹簧上。为了开始该操作,针织机的织针被驱出远于正常成圈工艺所必须的。
容纳改挂弹簧尖端的切口在其初始状态具有纵向形式的,优选是矩形的袋。所述袋的边缘被包围,通过封闭的优选是平的表面被包围。袋的周边被,没有边缘地终止在改挂针的扁平侧面。结果,可以保证当线圈或半线圈滑到针的底部元件上时,这些线圈将不会被损伤或切断。如果必要,袋的边缘可以有小的中断。
袋的侧表面在袋的底部平滑终止。具有两部分的袋的底部被分成两个底部部分。当所述弹簧处于初始状态时,改挂弹簧的尖端与袋第一底部相靠邻接。这样做,改挂弹簧的尖端与第一底部的端部相互作用,并限定一轴向位置。袋的第二底部首先直接邻接此轴向位置。袋的第一底部的深度不同于第二底部的深度,优选它小一些。这样做,所述两深度是垂直于具有袋的扁平侧面测量的,并几乎位于底部部分的中间。它们在底部部分和改挂针的扁平侧面之间延伸。
袋的第一部分结束于和袋的第二部分开始于,在由改挂弹簧的一端限定的轴向位置上。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可以构造成没有边缘的阶梯或向下倾斜的斜坡。所述过渡区域,可以平的或圆的,与第二部分相连。袋的底部或底部部分平行于改挂针的扁平侧面对齐。第一或第二底部部分也可以设置相对于平面成一直角。第二底部部分可以相对于袋的平面成一锐角。考虑到以该锐角的布置,该角度在包括第二部分的扁平侧面的区域和第二底部部分之间延伸。从轴向位置延伸的第二底部部分的深度,在针织机织针的针钩方向增加。底部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它们可以设置成扁平表面,或盘形的或弓形的表面。第二底部部分的深度在改挂弹簧的尖端处于偏移邻接的区域中大于所述弹簧在其初始位置时改挂弹簧尖端处的深度。深度比例不受不同形式的底部部分影响。
本发明设计的切口,一方面,避免对针杆有过多弱化,另一方面,为改挂弹簧的尖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当其向针杆推进时能够移动进入该空间。这减小了改挂弹簧在成圈过程中的损失,因此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有益的细节内容将从附图、相关描述和/或从权利要求中明显看出。附图表示:
图1包括一针舌构型的闭合元件的改挂针的简化和详细的示意图;
图2包括一导针片构型的闭合元件的改挂针的简化和详细的示意图;
图3,4,5图1和图2中改挂针切口的各种实施例的放大并详细的截面图;以及
图6图1中的改挂针部分的简单和详细的透视图。
图1表示改挂针1的前部区域。其后端包括使改挂针1前后运动的运动装置,没有图示。改挂针1具有针的基部2、针杆3,在其一端部具有带相关的闭合元件25的针构24。杆2分成高位部分26和低位部分27。两部分26和27都从一公共针背6处向上延伸。在从针的基部2的高位部分26向低位部分27过渡的区域,针的基部2在其上侧面7上具有一台阶28。在台阶28的两侧,针的基部在和改挂针1运动方向相一致的纵向L上延伸。在针的上侧面7和针背6之间延伸有侧表面4和5,它们在侧向限制了针的基部2。一改挂弹簧8连接在侧表面4上。连接部分10在高杆部26的区域内。改挂弹簧8通过已知的连接方式连在杆部26少年宫。弹性改挂弹簧8的前部在台阶28周围延伸,因此弹簧尖端11进入切口12。弹簧尖端11的端部限定了一轴向位置21,其将切口12分成两部分,如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
图2表示发明的改挂针,其具有导针片作为闭合元件。除此之外,图2发明的改挂针的特点是与图1的改挂针的部件相一致。上述的描述应用相类似。
图3表示切口12的截面图。在此,很明显切口12分成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两部分14、15在轴向位置21处没有过渡地相连接。轴向位置21与第一部分14相关联,其对面与改挂弹簧8的弹簧尖端11相邻-如果所述弹簧在其起始状态。在图3的右视图中,所述部分14从轴向位置21向上延伸至切口12的终端。第一部分14的终端是圆的,具有不同的形状。切口12的边缘23设置成不用边缘终止的袋22,优选是圆形的,在侧表面4内。边缘23包括袋22的侧表面,也可以看作是表面边缘。袋22的第二部分15从轴向位置21处延伸至左侧终端(图3中没有图示)。第二部分15与轻微延伸在第一部分14内的过渡部分18相连。该过渡部分18将第一部分14的底部16和第二部分15的底部17连接起来。这样做,过渡部分18具有光滑的或圆形的构型,例如没有台阶和边缘。底部16和17一起形成了切口12的底部20。底部16和17设置为分别与侧表面4和5平行。过渡部分18是该底部部分17的一部分过渡部分18也可以构造为向下倾斜的斜坡19。该斜坡连接第一部分14的底部16和第二部分15的底部17。第一部分14的底部16的深度T1比第二部分15的底部17的深度小。所述深度是从底部16、17垂直测量的。它们从侧表面4延伸至相对应的底部部分。
图3中虚线所示的弹簧尖端11’表示有负荷施加在改挂弹簧8时弹簧尖端11的位置。这样做,很明显,由于第二部分15的深度T2比较大,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弹簧尖端11’,根据图3该尖端11’由于施加在突出物平面上的负荷而趋于向下运动。这样做,保证了改挂弹簧8的形状。当没有负荷施加在改挂弹簧8上时,弹簧尖端11再次进入其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4表示切口12的另一个实施例。根据上面的描述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一部分14的底部16和第二部分15的底部17分别设置为相对于侧表面4成一锐角。图4中的过渡部分18表示切口12的第一部分14的底部16的延伸部分。该过渡区域可以设置为成第一底部16相对于侧表面4那样的角度,但也可以以不同角度设置。优选的,所述过渡区域在第一底部16和第二底部17之间向下倾斜。但是,底部16、底部17和过渡区域也可以相对于侧表面4相同的锐角设置。这样做,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施加有负荷时,改挂弹簧8的弹簧尖端11能够改变其位置,不会发生改挂弹簧的永久(塑性)变形。弹簧尖端11所改变的位置是图4中虚线所示的11’。当施加有负荷时,在改挂弹簧8的弹簧尖端11’改变位置的区域的深度T2,在改挂弹簧位于初始位置时,大于弹簧尖端11的初始位置的深度T1。
图5表示切口12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上述实施例,因为底部17从最深点T2开始沿第二部分15的一端部方向上升,即,与轴向位置21相距一段距离,因此深度T2减小了。提到本发明的切口12,具有决定性的是过渡区域18设置成向下倾斜的,以便当所述弹簧尖端沿其中心轴线延伸在第二部分15内产生弹簧尖端11的空间,同时负荷施加于改挂弹簧8。
图3表示改挂针1的功能。为了转移已被改挂针1的针构24握持并位于所述针构的内部空间的半线圈HM,改挂针1沿纵向方向L被驱出。这样做,半线圈HM沿针杆3滑行-闭合元件25打开-在杆3上并越过闭合元件25直到台阶28。因为弹簧尖端11被切口12容纳,所以不会妨碍半线圈HM滑行。通过从针的基部2突出的改挂弹簧8,半线圈HM扩张,所以进入针的基部2和改挂弹簧8之间的中部空间9的另一个针能够钩住扩张的半线圈HM。当半线圈HM扩张时,在箭头F(图3,4,5)方向上对改挂弹簧8施加一力。结果是弹簧尖端11沿其中心轴线29移动并处于位置11’(图3,4,5)。通过本发明的切口12可获得的附加空间,提供给改挂弹簧8的弹簧尖端11足够自由的空间,以便改变与施加的力F一致的位置。因此,保证改挂弹簧8,尤其是其尖端11,不会经受任何妨碍半线圈HM滑到针杆3上的永久变形。如果半线圈HM在台阶28的区域中,则另一个针沉入针的基部2和改挂弹簧8之间的中部空间中,并用其针钩钩住半线圈HM。通过开始携带半线圈HM的改挂针1的缩回来完成改挂操作。通过完全缩回改挂针1,半线圈HM转移到另一个针上,并位于针内部钩空间内。
提到改挂针1,针杆3具有一切口12,容纳改挂弹簧8的尖端。该切口12分成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两部分具有不同的深度T1、T2。当半线圈HM滑到改挂弹簧8上面时,弹簧尖端11能够利用凹陷的第二部分产生的空间并沉入所述空间,而不使改挂弹簧8经受永久的变形。因此,半线圈HM可以连续地并稳定地向上滑行,以进行改挂工艺。
附图标记列表
1改挂针
2针的基部
3针杆
4,5侧表面
6针背
7针的上侧面7
8改挂弹簧
9中部空间
10连接部分
11弹簧尖端
12切口
14第一部分
15第二部分
16,17底部部分
18过渡部分
19斜坡
20底部
21轴向位置
22袋
23边缘、表面边缘
24针钩
25闭合元件
26高杆部分
27低杆部分
28台阶
29中心轴线
L纵向方向
HM半线圈
F力
T1,T2深度

Claims (14)

1.用在成圈机上的改挂针(1),其包括:
针的基部(2),具有带侧表面(4,5)的纵向杆(3),针背(6)和针的上侧面(7),
改挂弹簧(8),保持在杆(3)上,所述弹簧在其一端具有连接部分(10),在其另一端具有弹簧尖端11,所述弹簧(8)与杆(3)一起限定中部空间(9),
切口(12),弹簧尖端(11)可以浸入其中,
其特征在于:
切口(12)具有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第一部分(14)的深度(T1)和第二部分(15)的深度(T2)具有不同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袋(22)具有封闭边缘(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袋(22)的边缘(23)由过侧表面(4,5)界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袋(22)的边缘(23)没有中断地构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切口(12)具有底部(20),尖端弹簧(11)抵靠该底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切口(12)的第一部分(14)和第二部分(15)在轴向位置(21)上的过渡部分(18)处彼此终止,弹簧尖端(11)终止在该过渡部分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过渡部分(18)没有边缘和/或圆形地被构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开始于切口(12)的第一部分(14)的过渡部分(18),以向下倾斜的方式终止于切口(12)的第二部分(15)和/或构造为斜坡(19)。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过渡部分(18)构造为扁平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弹簧尖端(11),在其初始状态中,起初与切口(12)的第一部分(14)相连,当施加一负荷时,与切口(12)的第二部分(14)相连。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切口(12)的底部(20)具有与第一部分(14)相连的底部部分(16),并与侧表面(4,5)平行或呈一锐角地设置。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切口(12)的底部(20)具有与第二部分(15)相连的底部部分(17),并与侧表面(4,5)平行或呈一锐角地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切口(12)的第二部分(15)的深度(T2)不是恒定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挂针,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15)的深度(T2)从一轴向位置(21)开始增加,弹簧尖端(11)终止在该轴向位置(21)处,并远离该改挂弹簧(8)的连接部分(10)。
CN2007101408747A 2006-08-11 2007-08-10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改挂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016765A EP1887117B1 (de) 2006-08-11 2006-08-11 Zungennadel für maschenbildende Textilmaschine
EP06016765.7 2006-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2064A true CN101122064A (zh) 2008-02-13
CN101122064B CN101122064B (zh) 2011-08-31

Family

ID=37005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08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64B (zh) 2006-08-11 2007-08-10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改挂针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09820B2 (zh)
EP (1) EP1887117B1 (zh)
JP (1) JP2008045263A (zh)
KR (1) KR100908799B1 (zh)
CN (1) CN101122064B (zh)
DE (1) DE502006006452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3332B (zh) * 2005-11-18 2012-12-12 山德霓股份公司 用于袜类针织机或类似的机器的把线圈从其传送给相邻的针的针
EP2096200B1 (de) 2008-02-27 2011-06-08 Groz-Beckert KG Umhängenadel mit innen liegender Federspitze
CN111286863A (zh) * 2020-01-14 2020-06-16 冯加林 一种织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150A (en) * 1906-02-24 1908-04-21 Powell Knitting Company Transferring device for knitting-machines.
US2667770A (en) * 1950-08-23 1954-02-02 Ordnance Gauge Company Transfer needle for knitting machines
ES238334Y (es) * 1978-08-28 1980-01-16 Mestre Mas Matias Aguja de transferencia de mallas para maquinas de tejido de punto.
ES243765Y (es) * 1979-05-24 1980-04-16 Aguja de transferencia de malla en maquinas de tejidos de punto.
ES256197Y (es) * 1981-01-27 1982-04-16 Aguja de transferencia de malla para maquinas de generos de punto
IT8321328V0 (it) * 1983-03-30 1983-03-30 Santoni & C Spa Ago del piatto composito per macchina circolare monocilindrica per calzetteria atta a produrre maglia a costa.
DE3401874A1 (de) 1984-01-20 1985-07-25 Haase & Kühn S.A., Les Geneveys, Coffrane Umhaengenadel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H664392A5 (de) * 1984-12-18 1988-02-29 Dubied & Cie Sa E Zungennadel fuer maschenuebertragung.
IT1185187B (it) * 1985-07-04 1987-11-04 Mecmor Spa Dispositivo per il passaggio del punto da un ago per la formazione di maglia diritta ad un ago per la formazione di maglia rovescia e viceversa,in una macchina per maglieria e simili
JPH0578962A (ja) * 1991-09-17 1993-03-30 Shima Seiki Mfg Ltd 編機用コンパウンドニードル
DE19905668C2 (de) * 1999-02-11 2001-01-25 Groz Beckert Kg Umhängenadel zur Maschenübertragung
DE10227533C1 (de) * 2002-06-20 2003-12-11 Groz Beckert Kg Nadel mit Umhängefe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09820B2 (en) 2009-03-31
JP2008045263A (ja) 2008-02-28
EP1887117A1 (de) 2008-02-13
US20080034806A1 (en) 2008-02-14
CN101122064B (zh) 2011-08-31
EP1887117B1 (de) 2010-03-17
KR20080014630A (ko) 2008-02-14
KR100908799B1 (ko) 2009-07-22
DE502006006452D1 (de) 2010-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2064B (zh) 用于成圈纺织机的改挂针
CN103668733B (zh) 毛圈编织方法及具有毛圈针织物部的针织物
CN103993414B (zh) 编织纱线的防止脱线方法
EP2634299A1 (en) Knitting method of knitted fabric with fringe
JP4336298B2 (ja) 編地の編成方法、編地を編成させるための編成プログラム
US20070180865A1 (en) Pile knitting method by weft knitting machine
CN102995258B (zh) 针织物的起口方法
EP1070776A2 (en) Knitting machine for and method of knitting high density fabrics
US7908890B2 (en) Needle for transferring stitches therefrom to adjacent needles for hosiery knitting machines or the like
JP5808096B2 (ja) 編地の編出し方法、および編地
CN101122075B (zh) 钩针
CN102619008B (zh) 针织物的编织方法
EP2418310B1 (en) Joining method of adjacent knitted fabric parts, and knitted fabric
JPS6410617B2 (zh)
KR200495404Y1 (ko) 밑판 착장이 가능한 편직으로 짜여진 니트 주름 가방
CN103320962B (zh) 移圈织针和线圈的移圈方法
JP2016008364A (ja) 編出し方法
CN209066099U (zh) 横编机中的移圈针
CN211079507U (zh) 一种编织横机用移圈针
US5855122A (en) Hook for single-cylinder circular knitting or stocking machines with cylinder and circular or semicircular plate
CN109056176A (zh) 针织横机中的移圈针
CN104080963B (zh) 用于针织横机的针织方法以及针织横机
JP6777325B2 (ja) ハンガー
JP4351423B2 (ja) メリヤス生地及びその製造装置並びに製造方法
US1790350A (en) Xnit-fabkic-tbansfeiibing impl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