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9459A -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9459A
CN101119459A CNA2007101402149A CN200710140214A CN101119459A CN 101119459 A CN101119459 A CN 101119459A CN A2007101402149 A CNA2007101402149 A CN A2007101402149A CN 200710140214 A CN200710140214 A CN 200710140214A CN 101119459 A CN101119459 A CN 101119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briliancy
coloured light
light
indic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402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1343C (zh
Inventor
丰冈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19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9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13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134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02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04N9/3105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us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for displaying all colours simultaneously, e.g. by using two or more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79Video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9/3182Colour adjustment, e.g. white balance, shading or gamu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分别地对色调不同的多个光源的输出进行控制的图像显示中,使色调的保真性提高的技术。本发明提供将图像显示于投影面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光源部,其具有分别发出色调互不相同的多种色光的多个光源和分别地对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调整的光量调整部;和光调制部,其基于为关于多种色光各自预先所设定的特征曲线的、表示灰度等级值与作为相对值的辉度的关系的辉度特征曲线,相应于包括在所提供的图像数据中的灰度等级值对多种色光各自进行调制。光调制部,以使起因于发光量的分别调整而分别地变动了的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灰度等级值校正。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机及其他图像显示装置的调光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普及不仅进行由采用了液晶及其他的调光元件进行的透射光的控制,而且通过进行光源的输出控制而实现消耗电力的下降、发热量的减少的投影机。另一方面,还提出了采用了分别地输出RGB的各色光的固体光源(例如激光二极管LD、发光二极管LED)的投影机。对于采用了如此的固体光源的投影机,如果进行光源的输出控制,则在例如发红的暗的场景(即R分量多而G分量、B分量少的场景)中,通过使绿色G的固体光源、蓝色B的固体光源的输出比红色R的固体光源下降而能够精细地实现消耗电力的下降、发热量的减少(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4-325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257761号公报
但是,当分别地进行RGB的固体光源的输出控制时并未考虑所投影的图像的色调的保真性的问题。如此的问题,并不限于液晶投影机及其他的图像显示装置,是在具备发出多种色光的光源的各种图像显示装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该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的问题所作出,目的在于提供在分别地对色调不同的多个光源的输出进行控制的图像显示中,使色调的保真性提高的技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的至少一部分,本发明,提供将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显示于投影面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
分别发出色调互不相同的多种色光的多个光源;
分别对前述多种色光进行调制的调制部;
基于对前述图像信号进行了分析的结果,分别地对前述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控制的光源控制部;和
对前述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生成供给于前述调制部的驱动信号的色光调制处理部,
该色光调制处理部,在辉度特征曲线(profile),分别关于前述多种色光、表示前述灰度等级值与由前述调制单元所调制过的前述色光的辉度的相对值的关系的情况下,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以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而分别地变动了的前述多种色光每种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
在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因为以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调整而分别地变动了的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灰度等级值校正,所以能够对因每种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不同而引起的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进行抑制。
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既可以为: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分别关于前述多种色光而以下述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该方式为,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的前述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的各自的变动变小。
或者,也可以为: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对于由前述发光量的调整而生成的减光量最小的色光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使得前述多种色光之中的其他全部的色光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相接近地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只是,若依照于后者的构成,则有能够对由于减光获得的最低辉度下降的减少进行抑制而谋求对比度比的提高的优点。
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为: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通过将预先所设想的最大减光时的校正值与基于减光量所确定的系数相乘而确定用于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的校正值。
如此一来,因为能够使存储相应于减光量与变换后的灰度等级值的2个输入的校正值的2维表(存储消耗多),成为存储预先所设想的最大减光时的校正值的1维表(存储消耗少),所以能够削减在存储校正值的表中需要的存储量。或者,能够以少的存储量进行精细的校正。
在上述图像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为:
还具备分别地对前述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计测的光量计测部;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基于前述分别地所计测到的光量而确定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的量。
如此地,若基于光量的实测值而进行灰度等级值校正,则能够排除在光源中的光量控制中产生的因个体差异、历时变化引起的“目标值”与实际的偏离,而实现高精度的灰度等级值校正。
本发明,提供将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显示于投影面的图像显示方法。该图像显示方法,是将图像显示于投影面的图像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发出色调互不相同的多种色光的发光步骤;
分别地对前述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控制调整的光量控制调整步骤;和
对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生成供给于调制部的驱动信号的色光调制步骤,
该色光调制步骤包括光调制步骤,该光调制步骤中,参照分别关于前述多种色光所预先设定的特征曲线,即参照表示灰度等级值与作为相对值的辉度的关系的辉度特征曲线,相应于包括在所提供的图像数据中的灰度等级值而确定前述多种色光的各自的辉度,
在辉度特征曲线,分别关于前述多种色光,表示前述灰度等级值与由前述调制单元所调制过的前述色光的辉度的相对值的关系的情况下,
前述色光调制步骤,预先按下述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该方式为,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而分别地变动了的前述多种色光每种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相互接近。
还有,该发明,能够以投影机及其他的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方法、用于使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或装置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固件、记录有该计算机程序的记录媒介物、包括该计算机程序而实现于载波内的数据信号、具备存储装置的消耗品容器等各种方式而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投影机10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部200的内部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程序(routine)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当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对光量进行100%输出时的液晶投影机10的辉度特性的对数曲线图。
图6是表示当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对光量仅进行10%输出时的液晶投影机10的辉度特性的对数曲线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扩展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当关于R与G的色光使光量减少到10%、关于B的色光使光量减少到20%时,使辉度特征曲线相互一致的状态的放大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液晶投影机
100…光学系统
102R,102G,102B…发光部
104R,104G,104B…透镜
110R,110G,110B…照明光学系统
120R,120G,120B…液晶光阀
130…十字分色棱镜
140…投影透镜系统
192R,192G,192B…光传感器
200…控制部
210…色光调制处理部
212…图像分析部
214…扩展处理部
250…光源控制部
252…光量指令部
255…灰度等级值
256…光源驱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基于实施例按以下的顺序进行说明。
A.液晶投影机的基本的构成:
B.第1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和光调制处理:
C.第2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和光调制处理:
D.变形例:
A.液晶投影机的基本的构成: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液晶投影机10的构成的框图。液晶投影机10,具备:用于将图像投影于屏幕SC上的光学系统100,和对投影光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00。光学系统100,具备:分别发出RGB的3色的色光的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分别对这3色的色光进行调制的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对所调制过的3色的色光进行合成的十字分色棱镜130,和将所合成过的3色的色光投影于屏幕SC的投影透镜系统140。
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具备:分别发出RGB的3色的色光的发光部102R、102G、102B,分别对3个发光部102R、102G、102B的发光量进行计测的3个光传感器192R、192G、192B,和透镜104R、104G、104B。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控制部200的内部构成的说明图。控制部200,具备:执行用于对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进行控制而对色光进行调制的处理的色光调制处理部210,和对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各自的输出光量进行控制的光源控制部250。
色光调制处理部210,具备:对图像信号进行分析而计算灰度等级数据和必要光量的图像分析部212,进行伴随于减光处理的扩展处理而生成LCD驱动信号的扩展处理部214,和相应于LCD驱动信号将LCD驱动电力供给于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的LCD驱动器216。光源控制部250,具备:相应于必要光量与光量反馈信号而生成光量指令信号的光量指令部252,相应于光量指令信号对脉冲宽度进行调制而生成光源驱动信号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生成部254,和相应于光源驱动信号而将光源驱动电力供给于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光源驱动部256。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色光调制处理部210相当于技术方案的范围中的“光调制部”,而光学系统100及光源控制部250则相当于技术方案的范围中的“光源部”。
B.第1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和光调制处理: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在该图像显示处理中,对由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各自生成的RGB的3色的色光的输出进行控制并在屏幕SC显示图像。进行色光的输出控制,是为了减少电力消耗。该图像显示处理,例如相应于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的输入而开始处理(步骤S100)。
在步骤S200中,图像分析部212,进行图像分析处理。所谓图像分析处理,是以下处理:对包括在所输入的图像信号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而按每像素对RGB的各灰度等级值进行计算,并按RGB每一个对作为为了表现通过所计算出的RGB的各灰度等级值所应当表示的图像所必要的光量的必要光量进行计算并进行输出。必要光量,能够通过例如按RGB的各色的各灰度等级值生成直方图,从在RGB的直方图中表示最明亮的值的最大灰度等级值减去预定的灰度等级数而进行计算。减去预定的灰度等级数,是为了对噪声的影响进行抑制。
在步骤S300中,光源控制部250,进行光源控制处理。光源控制处理,是基于由图像分析部212所计算出的必要光量而对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各自的RGB的色光的输出进行控制的处理。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在步骤S310中,光量指令部252,将按RGB每种所计算出的必要光量作为目标值,进行采用按RGB每种所实测到的光量反馈信号的反馈控制而生成光量指令信号,并输出于PWM信号生成部254。
在步骤S320中,PWM信号生成部254,进行PWM信号生成处理。PWM信号生成处理,是基于光量指令信号而对脉冲宽度进行调制,将PWM信号输出于光源驱动部256的处理。光源驱动部256,基于PWM信号而对分别供给于3个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电力进行调整(步骤S330)。
通过如此的处理,因为可以从光源输出:为了表现应当显示于屏幕SC上的图像而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光量,所以能够减少电力消耗。例如在因为应当显示的图像是发红的图像所以绿、蓝的色光的灰度等级值最大为64的情况下,因为只要从绿、蓝的照明光学系统110G、110B输出仅能表现64的灰度等级值的光量即可,所以能够比白色光源的减光控制精细地减少电力消耗。
但是,由发明人初次发现: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控制,与白色光源的减光控制不同,而引起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的问题。本申请发明,由发明人发现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的问题的新的课题,并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新的技术性思想的创造所实现。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例如在液晶投影机中因以下的原因而产生。
图5,是表示当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对光量进行100%输出时的液晶投影机10的辉度特性的对数曲线图。辉度特性,作为以灰度等级值表现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的透射率的值,与液晶投影机10在该透射率下的辉度(相对值)的关系所表示。将辉度作为相对值而表示,是因为以下原因:为了取得各灰度等级中的白平衡,绝对值的辉度并不成为问题(通常并不一致),而作为灰度等级值与辉度之间的特征曲线(曲线图形状)的辉度特征曲线才成为问题。如此地,为了取得白平衡,要求在RGB的各色光中辉度特征曲线的形状充分接近。
曲线Ci,表示作为表示理想的辉度特性的辉度特征曲线的理想辉度特征曲线Ci。曲线Ca1,表示作为表示液晶投影机10的实际的辉度特性的辉度特征曲线的辉度特征曲线Ca1。可知:辉度特征曲线Ca1,尤其在低灰度等级值时从理想辉度特征曲线Ci偏离。例如在灰度等级值T1时,产生辉度误差b1。辉度误差δb1,尽管要求在灰度等级值T1时对于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透射率为零,但是虽少也由于光下降而产生。如此地,辉度误差δb1,是由于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的性能的极限而产生的误差。
图6,是表示当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对光量仅进行10%输出时的液晶投影机10的辉度特性的对数曲线图。理想辉度特征曲线Ci,与图5同样地表示理想的辉度特性。辉度特征曲线Ca1,与图5同样地表示当输出光量为100%输出时的液晶投影机10的实际的辉度特性。辉度特征曲线Ca2,表示当输出光量为10%输出时的液晶投影机10的实际的辉度特性。还有,括弧内的灰度等级值,是扩展处理后的灰度等级值。关于扩展处理进行后述。
如从图6可知地,可知:辉度特征曲线Ca2,尤其在低灰度等级值时从辉度特征曲线Ca1偏离。例如在灰度等级值T1时,产生辉度偏差δb2。辉度偏差δb2,在灰度等级值T1时,在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的透射率降低到硬件极限的最低水平的状态下,起因于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将光量降低为10%这一情况。如此地,辉度偏差δb2,起因于尽管3个液晶光阀120R、120G、120B的透射率相同,但是因为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光量降低所以辉度也降低这一情况。
如此地,可知: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控制,因为成为2个辉度特征曲线Ca1、Ca2的形状不一致的原因,所以引起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的问题。本申请发明人,通过研究扩展处理而简易地解决该问题。
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中的扩展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该扩展处理,通过相应于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对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而回复为未进行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1,使RGB的每种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的形状相互一致。
在步骤S410中,扩展处理部214,进行灰度等级数变换处理。所谓灰度等级数变换处理,是为了对应于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光量降低使液晶光阀120R、120G、120B的透射率上升而使灰度等级数进行变换的处理。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光量的下降量,基于从图像分析部212输入的必要光量所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因为光量100%下的灰度等级值128的透射率时的辉度(图5),与光量10%下的灰度等级值255的透射率时的辉度(图6)相一致,所以相应于向光量10%的减光而将灰度等级值128变换为灰度等级值255。
在步骤S420中,扩展处理部214,进行校正值确定处理。所谓校正值确定处理,是对用于回复为未进行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1的校正值进行确定的处理。例如在图6中,在灰度等级值T1时,虽然产生辉度偏差δb2,但是通过采用灰度等级校正值δt1使灰度等级值T1转变为灰度等级值T2而能够使辉度特征曲线Ca2与辉度特征曲线Ca1一致。灰度等级校正值δt1,在本实施例中,预先存储于扩展处理部214具备的校正LUT214T中。校正LUT214T,既可以作为相应于减光量与变换后的灰度等级值的2个输入,返回校正值的表而构成,或者也可以作为返回校正后的灰度等级值的表而构成。
但是,因为若作为相应于减光量与变换后的灰度等级值的2个输入而返回值的2维的表构成则存储器消耗量变大,所以在期望安装上的存储器消耗量的削减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作为1维表构成,该1维表作为存储所设想的最大减光时的校正值的1维的表与基于减光状态所确定的系数的相乘而确定,该1维表能削减安装时的存储量。
如此地,第1实施例,对伴随于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控制的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的问题通过在扩展处理中进行校正,不给硬件构成带来影响而极其简易地进行解决。
还有,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通过相应于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对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而回复为未进行RGB的每种色光的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1,并由此使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相互一致,但是并非一定使其一致,例如只要进行灰度等级值校正而使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接近于变动前的状态(使变动变小)而相互接近,以使得色调的偏差变得充分小即可。并且,不必一定使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相互一致之点,在后述的第2实施例也同样。
C.第2实施例中的光源控制和光调制处理:
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的图像显示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第2实施例的图像显示处理,仅在扩展处理(步骤S400)的步骤S420改变为步骤S420a之点与第1实施例不同。第2实施例,能够解决色调的保真性的下降的问题,并进而通过对扩展处理中的校正处理的内容进行改变而使对比度比(动态范围)提高。所谓对比度比,是指:在图像表现中最明亮的状态的辉度(最高辉度)与最暗的状态的辉度(最低辉度)之比,越是大的值则表示明暗的表现力就越高。第2实施例,通过降低最低辉度而使对比度比提高,对泛黑进行抑制,实现浓缩的黑的表现。
图9,是表示当关于R与G的色光使光量减少到10%,关于B的色光使光量减少到20%时,通过第2实施例的方法使辉度特征曲线相互一致的状态的放大说明图。在第1实施方式中,关于R与G的色光,如在图6中也示出地,对在灰度等级值T1时产生的辉度偏差δb2(=辉度偏差δb3+辉度偏差δb4),通过采用灰度等级校正值δt1使灰度等级值T1转变为灰度等级值T2而使辉度特征曲线Ca2一致于辉度特征曲线Ca1。另一方面,关于B的色光,对在灰度等级值T1时产生的辉度偏差δb4,通过采用灰度等级校正值δt1使灰度等级值T1转变为灰度等级值T2而使辉度特征曲线Ca3一致于辉度特征曲线Ca1。还有,为了使说明容易理解,设辉度特征曲线Ca2、Ca3,在灰度等级值T2时成为相同的辉度(相对值)。
如此地,在第1实施例中,因为使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2、Ca3,一致于无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1,所以最低辉度升高。例如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2,虽然本来能够将辉度值B2作为最低辉度而实现,但是通过一致于无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1而使辉度值B1成为最低辉度。另一方面,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3,虽然本来能够将辉度值B3实现为最低辉度,但是通过一致于无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1而使辉度值B1成为最低辉度。如此地,可知:在第1实施例中,损失了本来理应作为由减光控制产生的副作用所得到的对比度比的提高。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着眼于只要RGB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相互一致就能够实现色调的保真性,未必一定要回复未减光状态的辉度特征曲线这一点,提出了实现对比度比的提高的新的技术性思想(步骤S420a)。
在步骤S420a(图8)中,扩展处理部214,以下述方式对校正值进行确定,该方式为使其他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一致于减光量为最小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例如在图9的例中,以下述方式对灰度等级校正值进行确定,该方式为使R与G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Ca2,一致于B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Ca3。因为在辉度特征曲线Ca2与辉度特征曲线Ca3之间,产生辉度偏差δb3,所以作为消除该辉度偏差的校正值而确定灰度等级校正值δt2。通过采用该灰度等级校正值δt2使灰度等级值T1转变为灰度等级值T3而使辉度特征曲线Ca2一致于辉度特征曲线Ca3。另一方面,关于B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Ca3,不需要进行灰度等级值校正。
如此地,在第2实施例中,因为使向光量10%的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2,一致于向光量20%的减光时的辉度特征曲线Ca3,所以可抑制最低辉度的上升量。相对于例如在第1实施例中,最低辉度上升到辉度B1;在第2实施例中,最低辉度只上升到辉度B3。
如此地,第2实施例,通过以使其他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一致于减光量为最小的色光的辉度特征曲线的方式,确定校正值,具有能够对最低辉度的上升进行抑制而谋求对比度比的提高的优点。
D.变形例:
还有,该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在各种方式下进行实施,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变形。
D-1.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光量的下降量,基于从图像分析部212输入进来的必要光量所确定(图2),但是也可以基于来自光传感器192R、192G、192B的光反馈信号所确定。如此一来,因为并非基于在光源控制部250中的反馈控制中作为“目标值”所使用的必要光量,而是基于照明光学系统110R、110G、110B的光量的实测值而进行灰度等级值校正,所以能够排除因个体差异、历时变化引起的“目标值”与实际的偏离而实现高精度的控制。
D-2.在上述的各实施例中,虽然本发明作为采用了透射型液晶的液晶投影机10所构成,但是也能够作为例如采用了反射型液晶的方式、DLP(注册商标)及其他的机电方式的其他的方式的投影机而构成。而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虽然本发明作为前投影方式的投影机所构成,但是也能够应用于例如背投影方式的投影机中。
在本发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软件所实现的情况下,该软件(计算机程序),能够以存储于计算机可以读取的记录媒介物的形式而提供。在该发明中,所谓“计算机可以读取的记录媒介物”,并不限于如软盘、CD-ROM那样的便携型的记录媒介物,还包括各种RAM、ROM等的计算机内的内部存储装置及硬盘等的固定于计算机的外部存储装置。

Claims (6)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将基于所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显示于投影面;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光源,其分别发出色调互不相同的多种色光;
调制部,其分别对前述多种色光进行调制;
光源控制部,其基于对前述图像信号进行分析后的结果,分别地对前述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控制;和
色光调制处理部,其对前述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生成供给于前述调制部的驱动信号,
在将辉度特征曲线,作为关于前述多种色光各自的、表示前述灰度等级值与由前述调制单元所调制过的前述色光的辉度的相对值的关系的特征曲线的情况下,
该色光调制处理部,以下述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该方式为: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而分别地变动了的前述多种色光每种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相互接近。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关于前述多种色光各自以下述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该方式为: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的前述多种色光每种的辉度特征曲线的各自的变动变小。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以下述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该方式为:对于由前述发光量的调整而产生的减光量为最小的色光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使前述多种色光之中的其他的全部的色光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相接近。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通过将预先所设定的最大减光时的校正值与基于减光量所确定的系数相乘,而确定用于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的校正值。
5.按照权利要求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光量计测部,其分别地对前述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计测;
前述色光调制处理部,基于前述分别地所计测到的光量而确定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的量。
6.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其将图像显示于投影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发光步骤,其中,分别发出色调互不相同的多种色光;
光量控制步骤,其中,分别地对前述多个光源的发光量进行控制;和
色光调制步骤,其中,对图像信号的灰度等级值进行校正,生成供给于调制部的驱动信号,
在将辉度特征曲线,作为关于前述多种色光各自的、表示前述灰度等级值与由前述调制单元所调制过的前述色光的辉度的相对值的关系的特征曲线的情况下,
在前述色光调制步骤中,以下述方式进行前述灰度等级值校正,该方式为:使起因于前述发光量的分别调整而分别地变动了的前述多种色光每种的前述辉度特征曲线相互接近。
CNB2007101402149A 2006-08-04 2007-08-03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3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3190A JP4222392B2 (ja) 2006-08-04 2006-08-04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13190/2006 2006-08-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9459A true CN101119459A (zh) 2008-02-06
CN100531343C CN100531343C (zh) 2009-08-19

Family

ID=39028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4021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1343C (zh) 2006-08-04 2007-08-03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24033B2 (zh)
JP (1) JP4222392B2 (zh)
CN (1) CN100531343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8782A (zh) * 2011-09-09 2013-04-17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包括mems/imod组件的高动态范围显示器
CN105632386A (zh) * 2016-03-29 2016-06-0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显示中的色温调整方法和装置
WO2016124096A1 (zh) * 2015-02-06 2016-08-11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55679A (zh) * 2015-12-08 2017-06-16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7219747A1 (zh) * 2016-06-24 2017-12-2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图像调制方法
WO2019174274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2795A1 (en) * 2008-06-30 2009-12-31 Maximino Vasquez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for displays
JP5353749B2 (ja) * 2010-02-18 2013-11-27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2918578B (zh) 2010-05-28 2015-10-14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投影显示设备
WO2012078262A1 (en) 2010-12-06 2012-06-14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adjustment for displays having 2d and 3d display modes
JP6080460B2 (ja) 2012-10-01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291709B2 (ja) * 2013-01-04 2018-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31340B2 (ja) 2013-11-08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5110310A (ja) * 2013-12-06 2015-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レイ光学系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JP2015110311A (ja) 2013-12-06 2015-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995292B2 (ja) * 2014-12-12 2016-09-21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投写表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5400B1 (ja) * 1999-05-10 2001-10-0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3632505B2 (ja) * 1999-06-18 2005-03-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1356318A (ja) * 2000-06-15 2001-12-26 Nippon Avionics Co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方式
US7495640B2 (en) * 2001-03-12 2009-02-24 Thomson Licensing Reducing sparkle artifacts with post gamma correction slew rate limiting
US20030158617A1 (en) * 2002-02-12 2003-08-21 Turpin Kenneth A. Color form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8502762B2 (en) * 2003-03-31 2013-08-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909595B2 (ja) 2003-04-23 2007-04-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調光方法
JP4163079B2 (ja) * 2003-09-12 2008-10-08 ローム株式会社 発光制御回路
JP4189328B2 (ja) * 2004-01-16 2008-1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612406B2 (ja) * 2004-02-09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257761A (ja) 2004-03-09 2005-09-2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US7893903B2 (en) * 2004-06-21 2011-02-22 Hitachi Display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apable of maintaining high color purity
JP2006047464A (ja) * 2004-08-02 2006-02-16 Olympus Corp 画像投影装置
JP4641784B2 (ja) * 2004-10-29 2011-03-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階調変換処理装置、階調変換処理方法、画像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携帯情報端末、カメラ、集積回路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7515160B2 (en) * 2006-07-28 2009-04-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lor preservation with image tone scale corrections
JP4851720B2 (ja) * 2005-02-24 2012-01-11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大型表示装置
JP4635898B2 (ja) * 2006-02-17 2011-02-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8782A (zh) * 2011-09-09 2013-04-17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包括mems/imod组件的高动态范围显示器
US9324250B2 (en) 2011-09-09 2016-04-26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High dynamic range displays comprising MEMS/IMOD components
CN103048782B (zh) * 2011-09-09 2017-07-28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包括mems/imod组件的高动态范围显示器
WO2016124096A1 (zh) * 2015-02-06 2016-08-11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291887B2 (en) 2015-02-06 2019-05-14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855679A (zh) * 2015-12-08 2017-06-16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55679B (zh) * 2015-12-08 2019-05-03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32386A (zh) * 2016-03-29 2016-06-01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显示中的色温调整方法和装置
WO2017219747A1 (zh) * 2016-06-24 2017-12-28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系统及图像调制方法
US10965918B2 (en) 2016-06-24 2021-03-30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Projection system and image modulation method
WO2019174274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US11380237B2 (en) 2018-03-16 2022-07-05 Appotronics Corporation Limite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30629A1 (en) 2008-02-07
JP2008040073A (ja) 2008-02-21
US8724033B2 (en) 2014-05-13
CN100531343C (zh) 2009-08-19
JP4222392B2 (ja) 200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343C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JP530588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841487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方法
EP1858001B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8111235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KR101148394B1 (ko)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3909595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調光方法
KR101349514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JP452464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2004325628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処理方法
JP5319836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2262304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78982A (ja)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08164749A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7281893A (ja) プロジェクタシステム
CN101089942A (zh) 影像显示装置及影像显示方法
JP2006033881A (ja)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112032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7121841A (ja) 光学表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WO2019024361A1 (zh) 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TW202044219A (zh) 適用於顯示器的背光的區域調光系統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