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4111B - 光学系统单元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单元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4111B
CN101114111B CN2007101386377A CN200710138637A CN101114111B CN 101114111 B CN101114111 B CN 101114111B CN 2007101386377 A CN2007101386377 A CN 2007101386377A CN 200710138637 A CN200710138637 A CN 200710138637A CN 101114111 B CN101114111 B CN 101114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optical system
light absorption
case
absorp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386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4111A (zh
Inventor
马峰治
太田政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4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4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4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44Coo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投影仪的光学系统单元,包括照明侧组件、图像生成组件、和投影侧组件,将关闭状态光线向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入射口外反射的DMD显示元件被固定的图像生成组件,包括:树脂制的收容箱、和配于该收容箱内面的金属制光吸收部,光吸收部的内面具有耐热性以及光吸收性,在收容箱的上面具有用于防止树脂加热的冷却用开口部。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单元及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单元以及具备该光学系统单元的投影仪。 
背景技术
当前,大多采用以下所述的数据投影仪:将显示于个人计算机画面上的图像或视频信号的图像、和基于存储在存储卡等中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等投影到屏幕上。 
该数据投影仪大多被构成为:采用金属卤素灯或超高压水银灯等小型高亮度的光源,将从光源射出的光通过彩色滤光器成为三原色的光,并通过光源侧光学系统照射在被称作液晶或DMD(digital micro device)的显示元件,从而将显示元件的透过光或反射光经过具有变焦功能的投影侧光学系统的透镜组而投影到屏幕上。 
该DMD按照下述方式进行投影,在投影来自光源装置的光的情况下,控制微反射镜(micro mirror),使得所照射的光为开启状态光线而朝向投影侧光学系统反射,在不投影的情况下,控制微反射镜,使得所照射的光为关闭状态光线朝着不入射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位置反射。 
而且,由于该关闭状态光线被投影仪的内部吸收,而不入射到投影侧光学系统,所以会在吸收该光的部分产生发热,需要设置用于散热的空间。 
另外,在使用了DMD的投影仪中,关闭状态光线的一部分成为杂散光入射到投影侧光学系统,由于该杂散光会产生投影图像劣化和亮度降低等问题。 
因此,在特开2004—258439号公报中提出了以下发明:通过在照明侧光学系统中配置用于遮挡成为杂散光的光的光吸收板,由此防止这些杂散光入射并透过投影侧光学系统。 
但是,在以往的投影仪中,由于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光吸收位置温 度高,所以,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位置的冷却机构复杂,难以实现投影仪的小型化和薄型化。 
另外,需要在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位置使用耐热性高的金属等形成光学系统单元,这将导致不能使用树脂等形成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提供一种可以使用树脂等形成且冷却效率高的光学系统单元、和具备该光学系统单元的小型投影仪。 
本发明优选方式之一提供一种光学系统单元,其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于显示元件,通过投影侧光学系统对由所述显示元件反射而生成的开启状态光线进行放大投影, 
该光学系统单元包括图像生成组件,该图像生成组件按照使关闭状态光线向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入射口外反射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元件,并且连接至少内置匀光杆的照明侧组件和内置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投影侧组件, 
所述图像生成组件具备树脂制的收容箱、和金属制光吸收板,其中,所述金属制光吸收板具有通过平板状的上面部和前面部而使截面成为L字型的两面,该前面部具备透孔并相接于与所述投影侧组件连接的收容箱部分的内面,上面部内接于收容箱的上面, 
所述光吸收板的内面形成有具有耐热性以及光吸收性的面, 
所述收容箱具有冷却用开口部,所述冷却用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收容箱的上面中与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所述光吸收板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 
另外,本发明的又一优选方式提供一种投影仪,其包括控制部、光源装置、和具备各种光学系统的光学系统单元, 
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将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照射于显示元件,通过投影侧光学系统对由所述显示元件反射而生成图像的开启状态光线进行放大投影, 
该光学系统单元包括图像生成组件,该图像生成组件按照使关闭状态光线向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入射口外反射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元件,并且连接至少内置匀光杆的照明侧组件和内置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投影侧组件, 
所述图像生成组件具备树脂制的收容箱、和金属制光吸收板,其中,所述金属制光吸收板具有通过平板状的上面部和前面部而使截面成为L字型的两面,该前面部具备透孔并相接于与所述投影侧组件连接的收容箱部分的内面,上面部内接于收容箱的上面, 
所述光吸收板的内面形成有具有耐热性以及光吸收性的面, 
所述收容箱具有冷却用开口部,所述冷却用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收容箱的上面中与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所述光吸收板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投影仪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投影仪的控制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投影仪的上面板的一部分被去除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投影仪的上面板被去除后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投影仪的空气流动的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生成组件(block)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光吸收板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生成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图像生成组件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投影仪10包括:控制部38、光源装置63、具有各种光学系统的光学系统单元77、和冷却光源装置63的冷却风扇。 
而且,光学系统单元77包括照明侧组件78、图像生成组件79、和投影侧组件80,图像生成组件79包括树脂制的收容箱66和配置于该收容箱66的内面的金属制光吸收板67,光吸收板67的内面通过用具有耐热性以及光吸收性的涂料进行涂敷而形成具有耐热性和光吸收性的面。 
另外,图像生成组件79连接照明侧组件78和投影侧组件80,使来自光源装置63的射出光折射进行投影。 
进而,照明侧组件78包括反射来自光源装置63的光的第一反射镜72、色轮(color wheel)71、轮马达73、光通道75,图像生成组件79包括第二反射镜74、照射反射镜84、光源侧透镜组83、和显示元件51,投影侧组件80具备投影侧光学系统62。 
另外,这样形成的光学系统单元77将来自光源的光通过色轮71以及光通道75等的匀光杆(integrator rod)与透镜组、各种反射镜而照射到显示元件51,由显示元件51反射将生成图像的开启状态光线通过投影侧光学系统62放大投影,并将关闭状态光线向投影侧光学系统62的入射口外即图像生成组件79的上面方向反射。
而且,收容箱66在与照明侧组件78的连接部以及与投影侧组件80的连接部,进而在显示元件51的附近与底部,分别具有开口。并且,设于该收容箱66的内侧的光吸收板67,通过平板状的上面部67a和前面部67b而使截面成为L字型,使前面部67b内接在收容箱66与投影侧组件80连接的收容箱66的面的内侧,使上面部67a内接在收容箱66的上面的内侧。并且,在收容箱66中的显示元件51的关闭状态光线被照射到内面的位置处具有冷却用开口部68,该冷却用开口部68的形状与向光吸收板67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光束的形状大致相同,且范围比照射该关闭状态光线的光束的区域大。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投影仪如图1所示,形状为近似长立方体,在成为主体箱前方的侧板的前面板12的侧方具有覆盖投影口的透镜盖19,并且在该前面板12设有多个排气孔17,在排气孔17处具有百页窗20,用于使框体内的光不泄漏到外部,并且排热风不流动到投影口的前方。 
而且,在主体箱的上面板11上具有键/指示器(indicator)部37,在该键/指示器部37中具有:电源开关键或报告电源的接通或断开的电源指示器、使光源装置的灯点亮的灯开关键以及表示灯的状态的灯指示器、在光源装置等过热时进行报告的过热指示器等的键与指示器。 
并且,对于未图示的主体箱的背面而言,在背面板上具有设置USB端子或图像信号输入用的DSUB端子、S端子、RCA端子等的输入输出连接部以及适配器插头、接收来自远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的Ir接收部等。 
另外,在未图示的主体箱的侧板即右侧板14、以及图1所示的侧板即左侧板15上分别具有多个吸气孔18。 
并且,如图2所示,该投影仪10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部38、输入输出接口22、图像变换部23、显示编码器24、显示驱动部26等,从输入输出连接部21输入的各种标准的图像信号经输入输出接口22、系统总线(SB)由图像变换部23变换统一成适于显示的规定格式的图像信号,之后被输送到显示编码器24。 
然后,显示编码器24将输送来的图像信号展开存储到视频RAM25中,在此基础上根据该视频RAM25的存储内容生成视频信号并输出到显 示驱动部26。 
然后,从显示编码器24输入了视频信号的显示驱动部26根据传送来的图像信号,以适当的帧速率驱动作为空间光调制元件(SOM)的显示元件51,经光源侧光学系统将来自光源装置63的光入射到显示元件51,由此以显示元件51的反射光形成光像,经作为投影侧光学系统的投影系统透镜组将图像投影显示到未图示的屏幕上。该投影系统透镜组中的可动透镜组97通过透镜马达45进行用于变焦调整或聚焦调整的驱动。 
另外,图像压缩解压缩部31能够实现以下的功能:通过ADTC以及哈夫曼编码等处理对图像信号的亮度信号以及色差信号进行数据压缩,顺次写入到拆装自如的作为记录介质的存储卡32中的记录处理;和当再生模式时,读出记录在存储卡32中的图像数据,以1帧单位对构成一系列动态图像的各个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并经图像变换部23发送给显示编码器24,根据存储于存储卡32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动态图像等的显示。 
此外,控制部38负责投影仪10内的各电路的动作控制,由CPU与固定存储了各种设定(setting)等的工作程序的ROM以及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的RAM等构成。 
而且,设于主体箱的上面板11上的由主键(main key)以及指示器等构成键/指示器部37的操作信号被直接发送到控制部38,来自远程控制器的键操作信号由Ir接收部35接收,由Ir处理部36解调后的编码信号被发送到控制部38。 
并且,控制部38经由系统总线(SB)与声音处理部47连接,声音处理部47具备PCM音源等的音源电路,在投影模式以及再生模式时对声音数据进行模拟化,可以驱动扬声器48进行扩声放音。 
另外,该控制部38用于控制电源控制电路41,若操作灯开关键,则通过电源控制电路41使光源装置的灯64点亮,在该灯点亮时,使冷却风扇驱动控制电路43控制冷却风扇的旋转速度,以使设于光源装置等的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检测,且在灯熄灭时,通过计时器等在光源装置的灯熄灭后的一段时间,也使冷却风扇驱动控制电路43进行维持冷却风扇的旋转的控制。 
并且,这些ROM、RAM、IC或电路元件被安装在图3所示的作为主 控制基板的控制电路基板103,电力系统的电源控制电路41组装于灯电源电路组件101,并分为控制系统的作为主控制基板的控制电路基板103、和安装电力系统的灯电源电路组件101等的电源控制电路基板102而形成。 
而且,该投影仪10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安装有灯电源电路组件101等的电源控制电路基板102配置于右侧板14的附近,如图4以及5所示,通过划分用隔壁120对框体内部进行划分,密闭形成了比划分用隔壁120靠向背面板13侧的吸气侧空间室121和比划分用隔壁120靠向前面板12侧的排气侧空间室122。而且,在该吸气侧空间室121中作为冷却风扇将多叶片风扇式的鼓风机(blower)110配置在底面板16上的背面板13附近,将该鼓风机110的喷出口113配置到排气侧空间室122中。 
并且,在排气侧空间室122内配置有光源装置63,沿着左侧板15配置光学系统单元77,使由照明侧组件78、图像生成组件79和投影侧组件80构成的光学系统单元77的照明侧组件78与排气侧空间室122开口连通,光学系统单元77的一部分位于排气侧空间室122。 
而且,对于光源装置63而言,在用防爆玻璃覆盖了前面的反射器65的内部设置有超高压水银灯作为放电灯64。 
并且,如图4以及5所示,光学系统单元77由位于光源装置63的附近的照明侧组件78、图像生成组件79、投影侧组件80这3个组件构成,照明侧组件78包括:将从光源装置63射出的光反射到色轮71的第一反射镜72;在周围设置红色光、绿色光、蓝色光彩色滤光器并通过轮马达73而被旋转的色轮71;使透过色轮71的滤光器的光成为均匀强度分布的光束的作为匀光杆的光通道75。另外,在照明侧组件78和图像生成组件79之间,按照贯通光通道75的方式具备与划分用隔壁120连接的照明侧组件用隔壁127。 
另外,图像生成组件79包括:对从光通道75射出的光的方向进行90度变换的第二反射镜74;将由该第二反射镜74反射后的光汇聚到显示元件51的多个透镜所形成的光源侧透镜组83;将透过光源侧透镜组83的光以规定的角度从前方斜下方照射到显示元件51的照射反射镜84;使被照射反射镜84反射而向显示元件51射出的光作为平行光束向显示元件51 照射的透镜等,该图像生成组件79还包括作为显示元件51的DMD(digitalmicro device)、保持该显示元件51的显示元件单元等。 
该DMD通过基于多个微反射镜的倾斜方向的切换,将从所述前方斜下方入射的光分成向正面方向反射的开启状态光线和向斜上方方向反射的关闭状态光线而反射,由此来显示图像的元件,入射到向一个倾斜方向偏斜的微反射镜的光在该微反射镜的作用下成为向正面方向反射的开启状态光线,入射到向另一个倾斜方向偏斜的微反射镜的光在该微反射镜的作用下向斜上方反射,成为关闭状态光线,同时该关闭状态光线不会入射到投影侧光学系统62的入射口,而朝向图像生成组件79的上面照射,由此,通过向正面方向反射的开启状态光线生成并显示图像。 
另外,如图6所示,图像生成组件79形成为被收容箱66覆盖,该收容箱66保护配置于图像生成组件79的各部件,且由进行支撑的树脂等形成。该收容箱66在与照明侧组件78的连接部以及与投影侧组件80的连接部具有能导通光的开口,在显示元件51的附近也具有能导通光的开口,在底部具有能调整照射反射镜84的开口。 
并且,在从收容箱66的上面向侧面的外面,以线状设置有多个凹凸部而形成空气流路,通过在形成于上面的该线状的凹凸部中进一步设置多个小孔69,将提高收容箱66的冷却效率。 
另外,在收容箱66的内面配置有图7所示的金属制光吸收板67。该光吸收板67的内面侧被涂敷具有光吸收性以及耐热性的涂料,从而能吸收显示元件51的关闭状态光线。 
而且,光吸收板67为平板状,且水平方向的上面部67a和垂直方向的前面部67b的断面为L字型,所述作为一个平面的前面部67b与收容箱66和投影侧组件80连接的面的内面接触,作为另一平面的上面部67a与收容箱66的上面的内面接触,由此被固定于收容箱66。另外,在前面部67b上具有开口,用于使从显示元件51朝向投影侧组件80照射的开启状态光线导通。 
并且,如图4、图6和图8所示,在收容箱66上面的被照射来自显示元件51的关闭状态光线的位置,形状与上面部67a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光束形状大致相同的冷却用开口部68形成在收容箱66的上面,使得因 将关闭状态光线照射于内侧面而成为高温的光吸收板67的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位置的上面,露出在收容箱66的外部,从而提高该关闭状态光线照射位置的冷却效率。另外,该冷却用开口部68的形成范围比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光束的区域大。 
而且,投影侧组件80具有将被显示元件51反射而形成图像的光放出到屏幕的投影侧光学系统62的透镜组,作为投影侧光学系统62,由内置于固定镜筒91的固定透镜组93和内置于可动镜筒95的可动透镜组97构成,是具有变焦功能的可变焦点型透镜,通过透镜马达使可动透镜组97移动,可实现变焦调整和聚焦调整。 
并且,在光学单元77与左侧板15之间配置有控制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变焦和焦点调整等的光学系统控制基板86,通过该光学系统控制基板86控制可动镜筒95和可动透镜组97的动作,可实现变焦功能和焦点调整。 
另外,照明侧组件78和投影侧组件80按照在两组件之间形成作为冷却用空气流路的间隙128的方式相邻配置,并在各组件的一部分具有外壁。而且,图像生成组件79与照明侧组件78的端部和投影侧组件80的端部连接,光学系统单元77整体为コ字型的形状。并且,为了减少热传导而采用树脂等热传导率低的隔热部件,形成光学系统单元77的成为高温的照明侧组件78的外壁。 
此外,有时也利用铝等重量轻且热传导高的金属形成照明侧组件78的外壁,使照明侧组件78的热释放到外部。 
而且,照明侧组件78的隔壁127在光通道75附近的上部具有成为空气流路的缺口129。 
并且,鼓风机110在吸气侧空间室121具有吸入口111,喷出口113为近似正方形截面,该喷出口113与划分用隔壁120连接,将来自鼓风机110的风排出到通过划分用隔壁120和照明侧组件78的照明侧组件用隔壁127而与吸气侧空间室121划分开的排气侧空间室122。另外,在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附近配置有控制电路基板103。 
即,由划分用隔壁120划分为吸气侧空间室121和排气侧空间室122,该吸气侧空间室121配置有各种光学系统与各种基板等温度比较低的装置,该排气侧空间室122配置有光源装置63那样的高温装置以及靠近光 源装置63而配置的第一反射镜72与色轮等光源部。 
如图5所示,该划分用隔壁120由板状的第一隔壁123、第二隔壁124、第三隔壁125、以及未图示的上面隔壁、下面隔壁构成。 
其中,第一隔壁123与光学系统单元77的照明侧组件用隔壁127的端部连接,从光学系统单元77的隔壁的端部与前面板12大致平行地延伸,延伸到贯通鼓风机110的喷出口113的位置处。该第一隔壁123是为了使来自鼓风机110的喷出口113的排出气体完全排放到排气侧空间室120侧而设定的隔壁。 
另外,第二隔壁124从第一隔壁123的端部按照使光源装置63位于排气侧空间室122的方式向前面板12的方向倾斜配置,第三隔壁125从第二隔壁124的端部与前面板12大致平行地延伸到右侧面14。该第二隔壁124和第三隔壁125是为了将电源控制电路基板102等与排气侧空间室122划分开而设置的隔壁。 
而且,上面隔壁和下面隔壁是为了不使排气侧空间室122的热直接传递到上面板11与底面板16而配置的,在排气侧空间室122和上面板11以及底面板16之间形成空间。 
另外,第一隔壁123、第二隔壁124和第三隔壁125与光学系统单元77同样采用树脂等隔热部件。由此,能防止排气侧空间室122内的光源装置63所产生的高热向排气侧空间室122的外部传递。 
接着,对投影仪10内的空气流动进行描述。如图5所示,对于背面板13而言,在显示元件51所处位置的后方部分设置有吸气孔18,在背面板13和具有显示元件51的光学系统单元77之间形成空气的流通路,使从设于背面板13的吸气孔18以及设于左侧板15的后方的吸气孔18吸入的外部气体,沿着背面板13向鼓风机110方向流动。 
而且,在显示元件的后方配置有显示元件散热板。并且,控制电路基板103为两块控制基板。 
在该两块控制电路基板103之间或者两块控制电路基板103的上方或下方,沿着控制电路基板103流动空气被吸入到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1。 
因此,若使该鼓风机110的风扇旋转,则作为冷却风扇的鼓风机110从吸入口111吸入周边的空气,通过吸入投影仪10内部的鼓风机110周 边的空气,从而可以从在投影仪10框体的侧板上设置的多个吸气孔18将外部气体吸入到投影仪10的内部。 
而且,从设置于左侧板15与背面板13的吸气孔18吸入的外部气体的一部分,在背面板13和光学系统单元77之间的空气流通路中流动,以冷却显示元件散热板,并沿着控制电路基板103通过控制电路基板103的上面与下面以及控制电路基板103相互间的空间,被吸入到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1。另外,从左侧板15的吸气孔18吸入的其他外部气体对光学单元77进行冷却。 
并且,从右侧板14的吸气孔18吸入到投影仪10的内部的外部气体,其一部分通过灯电源电路组件101等的周围对电源电路基板102进行冷却,并抵达控制电路基板103,按照沿着控制电路基板103流动的方式被吸入到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1。另外,剩余的被吸入外部气体沿着第一隔壁121流动,被吸入到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1。 
然后,被吹出到排气侧空间室122的鼓风机110的排出气体,其一部分沿着色轮71流动,大部分在高温的光源装置63的周围流动。而且,在光源装置63的周围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按照从设于反射器65的开口部分通过反射器65内部的方式流动,其他部分在第一反射镜72和色轮71等附近流动,冷却光源装置63和光源部的各部分。 
这样,在排气侧空间室122内对光源装置63和色轮71进行冷却后的高温气体会扩展到前面板12,从设于前面板12的排气孔17排出。另外,由于在排气孔17处安装有百页窗20,所以,能进行遮挡使得内部的光不会泄漏到外部,并且可以降低排出到外部的排气温度,进而由于朝向右侧面14倾斜地安装了百页窗20,所以,可防止向投影侧光学系统62的前方方向排出高温气体。 
此外,对于在光学系统单元77附近的空气流动而言,从左侧板15的吸气孔18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光学系统单元77的投影侧组件80和底面板16之间的空间流动,并且流入到照明侧组件78和投影侧组件80之间的间隙128,防止了照明侧组件78的高温热量传递到投影侧组件80。 
而且,流入到间隙128的空气从缺口129流入到框体内的吸气侧空间室121,进而被吸入到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1并排出到排气侧空间室122。
而且,从左侧板15的吸气孔18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光学系统单元77中的图像生成组件79的上面流动,被吸入到鼓风机110的吸入口111。 
该图像生成组件79在其收容箱66的上面以及侧面具有多个线状的凹凸部从而增大了表面积,且在收容箱66的上面设置有多个小孔69,使光吸收板67局部露出,并且在光吸收板67的内面吸收关闭状态光线的部分以与关闭状态光线所照射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形成了冷却用开口部68,使光吸收板67的上面部67a露出,从而能高效地冷却光吸收板67。 
因此,在以往的图像生成组件79中,由于图像生成组件79的上面被照射显示元件51的关闭状态光线,使得收容箱66的被照射位置变为高温,所以,如果用树脂等形成收容箱66,使其内面与光吸收板67紧密接合进行配置,则有可能发生树脂变形或产生气体等不良情况,对此在该图像生成组件79中,为了防止这些不良情况产生,提供一种在树脂制的收容箱66的内面紧密接合金属制的光吸收板67的小型轻量图像生成组件79。 
而且,通过在收容箱66的上面的内侧和前面的内侧配置光吸收板67,可避免来自显示元件51的关闭状态光线直接照射到树脂制的收容箱66,所以容易用树脂等形成收容箱66。 
并且,在以往的光学单元77中,存在着关闭状态光线照射到图像生成组件79的收容箱66之后,一部分成为杂散光而被投影的问题,但也可以降低这些杂散光。 
另外,由于可使用树脂等形成图像生成组件79的收容箱66,所以也能实现投影仪的轻量化和低价格。 
此外,如图9所示,还能够以波形形成与显示元件51的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位置对应的冷却用开口部68所处位置的光吸收板67的截面。这样,通过形成为波形将提高冷却效率,并提高了图像生成组件79的温度降低效率。 
而且,在该冷却用开口部68的位置,也会在光吸收板67的上面安装板状体作为散热风扇。 
并且,该光学单元77并非限定于使照明侧组件78的光轴和投影侧组件80的光轴平行的コ字型的形状,也可以是使光源装置63到照射反射镜84的光轴与背面板13大致平行,使投影侧光学系统62的光轴与左侧板 15平行的L字型光学系统单元,也可以将色轮71配置在照明侧组件78和光源装置63之间。 
另外,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以上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变更和改良。

Claims (6)

1.一种光学系统单元,将来自光源的光照射于显示元件,通过投影侧光学系统对由所述显示元件反射而生成的开启状态光线进行放大投影,
该光学系统单元包括图像生成组件,该图像生成组件按照使关闭状态光线向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入射口外反射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元件,并且连接至少内置匀光杆的照明侧组件和内置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投影侧组件,
所述图像生成组件具备树脂制的收容箱、和金属制光吸收板,其中,所述金属制光吸收板具有通过平板状的上面部和前面部而使截面成为L字型的两面,该前面部具备透孔并相接于与所述投影侧组件连接的收容箱部分的内面,上面部内接于收容箱的上面,
所述光吸收板的内面形成有具有耐热性以及光吸收性的面,
所述收容箱具有冷却用开口部,所述冷却用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收容箱的上面中与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所述光吸收板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用开口部的形成范围大于所述光吸收板的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板在位于所述收容箱的冷却用开口部的部分,其截面形成为波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板在位于所述收容箱的冷却用开口部的部分的外面,具备冷却风扇。
5.一种投影仪,包括控制部、光源装置、和具有各种光学系统的光学系统单元,
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将来自所述光源装置的光照射于显示元件,通过投影侧光学系统对由所述显示元件反射而生成图像的开启状态光线进行放大投影,
该光学系统单元包括图像生成组件,该图像生成组件按照使关闭状态光线向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入射口外反射的方式固定所述显示元件,并且连接至少内置匀光杆的照明侧组件和内置所述投影侧光学系统的投影侧组件,
所述图像生成组件具备树脂制的收容箱、和金属制光吸收板,其中,所述金属制光吸收板具有通过平板状的上面部和前面部而使截面成为L字型的两面,该前面部具备透孔并相接于与所述投影侧组件连接的收容箱部分的内面,上面部内接于收容箱的上面,
所述光吸收板的内面形成有具有耐热性以及光吸收性的面,
所述收容箱具有冷却用开口部,所述冷却用开口部形成在所述收容箱的上面中与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所述光吸收板的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投影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用开口部的形成范围大于所述光吸收板的被照射关闭状态光线的区域。
CN2007101386377A 2006-07-24 2007-07-24 光学系统单元及投影仪 Active CN1011141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1218 2006-07-24
JP2006201218 2006-07-24
JP2006201218A JP4228319B2 (ja) 2006-07-24 2006-07-24 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4111A CN101114111A (zh) 2008-01-30
CN101114111B true CN101114111B (zh) 2010-12-08

Family

ID=38970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86377A Active CN101114111B (zh) 2006-07-24 2007-07-24 光学系统单元及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36950B2 (zh)
JP (1) JP4228319B2 (zh)
CN (1) CN101114111B (zh)
HK (1) HK1110947A1 (zh)
TW (1) TWI3548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71990B2 (ja) * 2007-09-27 2013-12-18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発光装置及び発光装置を冷却する方法
WO2009142503A1 (en) * 2008-05-19 2009-11-26 Global Control Center Design As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jecting images onto a screen
US8342690B2 (en) * 2010-04-29 2013-01-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Off-state light baffle for digital projection
JP2013257375A (ja) * 2012-06-11 2013-12-26 Ricoh Co Ltd 画像投射装置
EP3070932B1 (en) * 2013-11-14 2021-09-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ojection system
TWI588589B (zh) * 2015-07-15 2017-06-21 Projector with atomizing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TWI581048B (zh) 2015-08-04 2017-05-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裝置
JP6575881B2 (ja) * 2016-02-17 2019-09-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画像投影システムおよび浴室
US11009782B2 (en) * 2016-08-25 2021-05-18 Sharp Nec Display Solutions, Lt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device
JP7394586B2 (ja) * 2019-11-01 2023-12-08 リコー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投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7279B2 (ja) 1999-10-04 2002-03-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表示装置
EP1193982A1 (en) * 2000-09-20 2002-04-03 Barco N.V. Projector with system for cooling the light modulators
US6886947B2 (en) * 2001-02-28 2005-05-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JP2002258405A (ja) 2001-03-02 2002-09-11 Canon Inc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ディスプレイまたは投射型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212727A (ja) 2003-01-06 2004-07-29 Plus Visi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4258439A (ja) 2003-02-27 2004-09-16 Sharp Corp 投射型表示装置
TWI281091B (en) * 2004-04-23 2007-05-11 Optoma Corp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optical engine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0-98491A 2000.04.07
JP特开2001-166118A 2001.06.22
JP特开2002-258405A 2002.09.11
JP特开2004-258439A 2004.09.16
JP特开2004-279964A 2004.10.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18553A1 (en) 2008-01-24
HK1110947A1 (en) 2008-07-25
JP4228319B2 (ja) 2009-02-25
JP2008026741A (ja) 2008-02-07
TWI354810B (en) 2011-12-21
US8136950B2 (en) 2012-03-20
TW200813483A (en) 2008-03-16
CN101114111A (zh) 2008-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4111B (zh) 光学系统单元及投影仪
CN101203803B (zh) 具有冷却风扇的投影仪系统
CN1873521B (zh) 光调制元件单元,投射光学单元以及图像投射装置
CN101091396B (zh) 投影仪及其冷却方法
JP5083590B2 (ja) 投影側光学系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CN101329500B (zh) 投影机
JP2003337380A (ja) 投射型表示装置
CN101620367B (zh) 具有绝热构造的投影器
JP4702625B2 (ja) 排気温低減装置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JP4986019B2 (ja) 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063671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H11202411A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ーの液晶パネル冷却装置
CN101334582B (zh) 光学系统单元及具有该光学系统单元的投影仪
JP475296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4973913B2 (ja) 排気温低減装置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JP5045798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4692823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007148199A (ja)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電気機器
JPH06281906A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2009081090A (ja)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KR100582777B1 (ko) 투사 장치용 냉각 장치 및 방법
JP2010048963A (ja) 光源室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3162004A (ja)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可変通気口調整構造
JP2008020499A (ja) 光学系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071498A (ja) 光源装置及び光源装置に用いるリフレク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09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109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