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4944A -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4944A
CN101104944A CNA2007100396348A CN200710039634A CN101104944A CN 101104944 A CN101104944 A CN 101104944A CN A2007100396348 A CNA2007100396348 A CN A2007100396348A CN 200710039634 A CN200710039634 A CN 200710039634A CN 101104944 A CN101104944 A CN 101104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oxidation
aluminum oxide
preparation
thi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396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栋
姜传海
李萍
任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396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04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04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4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unds Of Alkaline-Earth Elements, Aluminum Or Rare-Earth Met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材料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是一种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铝片进行电解抛光;其次,在低电压下预氧化一段时间;随后,缓慢升高氧化电压达到预定的高电压再继续氧化一段时间;最后,为了便于观察氧化膜底部的有序结构,用溶液选择性腐蚀去除铝基体。通过低压下预氧化,以及向草酸电解液中加入乙醇的方法拓宽了操作条件,实现了高电压下稳定氧化而不发生击穿。在较短的氧化时间内得到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且孔间距在300nm至360nm范围内精确可控。这种简单高效的制备方法可以大大推动多孔氧化铝模板在工业及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

Description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材料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具体的是一种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组织多孔氧化铝薄膜具有规则的六角密排结构,在作为模版制备多种功能性纳米结构材料方面引起极大的关注。所制备的多孔氧化铝薄膜的结构参数如孔间距和孔排布的有序性都直接影响着所合成准一维纳米材料和组装纳米阵列体系的尺寸和性能特征。因而在氧化铝膜制备过程中弄清楚其形成机理并有目的地控制阳极氧化条件从而控制薄膜的结构参数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的氧化方法是:铝箔经过退火处理后,在较低的电压下,利用硫酸、草酸和磷酸等电解液,经过二次氧化得到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然而上述氧化工艺条件下,氧化膜生长速率慢(约2-8μmh-1),两步氧化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具有高长径比的有序多孔氧化膜。铝的硬质氧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汽车配件、缝纫机零件、纺织机零件、炊具、五金工具等其它机械设备零件等行业。硬质氧化的特点是需要高的电流密度以及相对低的温度,其氧化膜生长速度可以达到50-100μmh-1。然而由于硬质氧化技术很难得到高度有序,孔径分布均匀的多孔氧化膜,所以该方法很少应用在纳米技术领域。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S.Chu等人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第17卷(2005年)2115-2119页报道了,以硫酸为电解液,在高电场下(40-70V)制备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其孔间距在90-130nm可调。然而,为了避免发生氧化膜击穿现象,氧化过程必须在冷却系统中保持较低的温度(小于1℃),这就对设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操作过程中产生了限制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低压下预氧化,以及向草酸电解液中加入乙醇的方法拓宽了操作条件,实现了高电压下稳定氧化而不发生击穿。在较短的氧化时间内得到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且孔间距在300nm至360nm范围内精确可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高氯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对铝片进行电解抛光;
其次,在低电压下预氧化一段时间;
随后,缓慢升高氧化电压达到预定的高电压再继续氧化一段时间;
最后,用溶液选择性腐蚀去除铝基体,为了便于观察氧化膜底部的有序结构。
所述的进行电解抛光,其方法是将99.999%的高纯铝箔在高氯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解抛光以减小表面的粗糙度。
所述的在低电压下预氧化一段时间,其条件是以水和乙醇为溶剂的0.3M草酸电解液,在40V电压,0℃-10℃条件下,氧化5分钟-10分钟,此过程中不断搅拌。其理论依据是预氧化形成的多孔层使电解液中离子沿平行于孔通道方向的迁移减慢,氧化铝生成减慢,使阻挡层慢慢的形成,而不发生击穿。
所述的以水和乙醇为溶剂的0.3M草酸电解液,是指在水和乙醇体积比为3∶1到5∶1的混合溶剂中溶解了0.3M的草酸。这样做的目的是添加的弱酸性的乙醇可以减小离子在氧化层和电解液中的迁移速率,结果使得电流强度减小;另外在高电场作用下,阳极表面产生大量的热,沸点为78.4℃的乙醇容易从孔底蒸发并带走热量,同时产生的气泡可以加快电解液在孔通道中的流动。
所述的高电压指在工作电压在不低于120V的条件下进行氧化。
所述的缓慢升高氧化电压达到预定的高电压再继续氧化一段时间,其方法是电解液不变,氧化的电压在40V基础上以0.3s-1-2V s-1的速度逐渐增大到设定的电压120V-150V,在此恒定的电压下氧化进行一段时间。
所述的用溶液选择性腐蚀去除铝基体,其方法是将带有铝基体的多孔氧化铝薄膜浸入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或者浸入饱和SnCl4溶液中,直至铝基体全部溶解。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的观察,高度有序多孔氧化铝的孔间距在300nm到360nm内可控。
本发明利用硬质氧化技术,在高电压(≥120V)下氧化制得孔间距在300nm到360nm范围内可控,孔排布高度有序的氧化铝薄膜,生长速度达到约50μm h-1。通过预氧化,以及往电解液中加乙醇这两个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了阳极氧化过程中击穿的可能性。利用本方法制备的氧化膜,生长速度快、孔间距可控,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在光子晶体及准一维材料制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
首先是将99.999%的高纯铝箔在高氯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解抛光以达到镜面效果。
其次是进行预氧化,氧化条件是以水和乙醇为溶剂(体积比为4∶1)的0.3M草酸溶液为电解液,在40V电压下氧化10分钟,温度控制在10℃,在此过程中不停的搅拌。
再次是改变氧化的电压,其他电解条件不变。氧化的电压以2V s-1的速度逐渐的增大到设定的电压130V,在恒定的电压下氧化进行一个小时。
最后是使用饱和的SnCl4溶液去除铝基体。将带有铝基体的多孔氧化铝薄膜浸入饱和SnCl4溶液中,直至铝基体全部溶解。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本实例制得的成品进行分析看出,其孔胞大小即平均孔间距为300nm,平均孔径为65nm。相对于传统的二次氧化法制备多孔氧化膜的生长速度(2-8μm h-1),该方法的生长速度约为50μm h-1,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孔间距在300nm至360nm范围内精确可控,拓宽了氧化铝模板的结构参数的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
首先是将99.999%的高纯铝箔在高氯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解抛光以达到镜面效果。
其次是进行预氧化,氧化条件是以水和乙醇为溶剂(体积比为3∶1)的0.3M草酸溶液为电解液,在40V电压下氧化5分钟,温度控制在0℃,在此过程中不停的搅拌。
再次是改变氧化的电压,其他电解条件不变。氧化的电压以0.3V s-1的速度逐渐的增大到设定的电压120V,在恒定的电压下氧化进行一个小时。
最后是使用饱和的SnCl4溶液去除铝基体。将带有铝基体的多孔氧化铝薄膜浸入饱和SnCl4溶液中,直至铝基体全部溶解。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本实例制得的成品进行分析看出,其孔胞大小即间距为330nm,平均孔径为70nm。相对于传统的二次氧化法制备多孔氧化膜的生长速度(2-8μm h-1),该方法的生长速度约为50μm h-1,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孔间距在300nm至360nm范围内精确可控,拓宽了氧化铝模板的结构参数的范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
首先是将99.999%的高纯铝箔在高氯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解抛光以达到镜面效果。
其次是进行预氧化,氧化条件是0.3M的草酸,水和乙醇电解液(水和乙醇体积比为5∶1),40V电解电压,温度控制在5℃,氧化7分钟,氧化时不停的搅拌。
再次是改变氧化的电压,其他电解条件不变。氧化的电压以1V s-1的速度逐渐的增大到设定的电压150V,在恒定的电压下氧化进行一个小时。
最后是使用饱和的SnCl4溶液去除铝基体。将带有铝基体的多孔氧化铝薄膜浸入饱和SnCl4溶液中,将铝基体溶解掉。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本实例制得的成品进行分析看出,其孔胞平均孔间距为360nm,平均孔径为75nm。相对于传统的二次氧化法制备多孔氧化膜的生长速度(2-8μm h-1),该方法的生长速度约为50μm h-1,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高度有序的多孔氧化铝薄膜。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孔间距在300nm至360nm范围内精确可控,拓宽了氧化铝模板的结构参数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铝片进行电解抛光;
其次,在低电压下预氧化一段时间;
随后,缓慢升高氧化电压达到预定的高电压再继续氧化一段时间;
最后,用溶液选择性的腐蚀去除铝基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进行电解抛光,其方法是:将99.999%的高纯铝箔在高氯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电解抛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在低电压下预氧化一段时间,其条件是:以水和乙醇为溶剂的0.3M草酸电解液,在40V电压,0℃-10℃条件下,氧化5分钟-10分钟,此过程中不断搅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水和乙醇为溶剂的0.3M草酸电解液,是指:水和乙醇体积比为3∶1-5∶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缓慢升高氧化电压达到预定的高电压再继续氧化一段时间,其方法是:氧化的电压在40V基础上以0.3s-1-2Vs-1的速度逐渐增大到设定的高电压,恒定电压下氧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高电压,是指工作电压在120V-150V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用溶液选择性腐蚀去除铝基体,其方法是:将带有铝基体的多孔氧化铝薄膜浸入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或者浸入饱和SnCl4溶液中,直至铝基体全部溶解。
CNA2007100396348A 2007-04-19 2007-04-19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104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396348A CN101104944A (zh) 2007-04-19 2007-04-19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396348A CN101104944A (zh) 2007-04-19 2007-04-19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4944A true CN101104944A (zh) 2008-01-16

Family

ID=3899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396348A Pending CN101104944A (zh) 2007-04-19 2007-04-19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04944A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0650A (zh) * 2010-12-29 2012-07-1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多孔氧化铝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88642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南京理工大学 大面积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73832A (zh) * 2013-04-25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新型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5890A (zh) * 2013-06-06 2013-09-18 安徽大学 三维贯穿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3422136A (zh) * 2013-08-30 2013-12-04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具有不同孔深和孔径的多孔结构的氧化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8249A (zh) * 2014-04-28 2014-07-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有序大结构单元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4018202A (zh) * 2014-05-30 2014-09-03 燕山大学 一种微弧氧化陶瓷层与其铝质基体的分离方法
CN104165791A (zh) * 2014-08-21 2014-11-26 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铝箔金相显微组织的检验方法
CN105297106A (zh) * 2015-10-26 2016-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电压制备大孔间距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6191955A (zh) * 2016-08-26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和阳极氧化铝合金
CN107964676A (zh) * 2016-10-20 2018-04-27 苏州汉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11785763A (zh) * 2020-07-29 2020-10-16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684513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铝合金壳体的制备方法、铝合金壳体及终端
CN113881941A (zh) * 2021-11-15 2022-01-04 广州聚利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ms的阳极氧化铝纳米微阵列芯片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0650B (zh) * 2010-12-29 2014-10-22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多孔氧化铝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560650A (zh) * 2010-12-29 2012-07-1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多孔氧化铝光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88642A (zh) * 2011-07-22 2013-01-23 南京理工大学 大面积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CN102888642B (zh) * 2011-07-22 2016-05-18 南京理工大学 大面积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CN103173832A (zh) * 2013-04-25 2013-06-26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新型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3832B (zh) * 2013-04-25 2015-12-23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具有微尺度自驱动滴状冷凝功能的铝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5890A (zh) * 2013-06-06 2013-09-18 安徽大学 三维贯穿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3305890B (zh) * 2013-06-06 2016-03-02 安徽大学 三维贯穿的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3422136A (zh) * 2013-08-30 2013-12-04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具有不同孔深和孔径的多孔结构的氧化铝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8249A (zh) * 2014-04-28 2014-07-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有序大结构单元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3938249B (zh) * 2014-04-28 2016-10-0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有序大结构单元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4018202A (zh) * 2014-05-30 2014-09-03 燕山大学 一种微弧氧化陶瓷层与其铝质基体的分离方法
CN104018202B (zh) * 2014-05-30 2016-06-15 燕山大学 一种微弧氧化陶瓷层与其铝质基体的分离方法
CN104165791A (zh) * 2014-08-21 2014-11-26 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 一种超薄铝箔金相显微组织的检验方法
CN105297106A (zh) * 2015-10-26 2016-02-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电压制备大孔间距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
CN106191955A (zh) * 2016-08-26 2016-12-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和阳极氧化铝合金
CN106191955B (zh) * 2016-08-26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和阳极氧化铝合金
CN107964676A (zh) * 2016-10-20 2018-04-27 苏州汉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铝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13684513A (zh) * 2020-05-19 2021-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铝合金壳体的制备方法、铝合金壳体及终端
CN111785763A (zh) * 2020-07-29 2020-10-16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881941A (zh) * 2021-11-15 2022-01-04 广州聚利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mems的阳极氧化铝纳米微阵列芯片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4944A (zh) 有序多孔氧化铝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1451260B (zh) 具有y型结构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0378254C (zh) 厚度可控、自由独立超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方法
CN101831682A (zh) 非对称二次阳极氧化制备高度有序氧化铝模板的方法
KR102176791B1 (ko) 인산을 이용하여 필라-온-포어 구조를 갖는 알루미늄 양극산화 피막 제조방법
Ban et al. Anodizing of etched aluminum foil coated with modified hydrous oxide film for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02127788B (zh) 一种超大晶胞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Kim et al. Understanding of anodization of zinc in an electrolyte containing fluoride ions
CN105297106A (zh) 一种高电压制备大孔间距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方法
JP5344850B2 (ja) 陽極酸化ポーラスアルミ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suchiya et al. Metallurgical aspects on the formation of self-organized anodic oxide nanotube layers
CN103938249A (zh) 一种制备有序大结构单元氧化铝膜的方法
Araoyinbo et al. Novel process to produce nano porous aluminum oxide using alkaline sodium phosphate electrolyte
Jagminas et al. Modification of alumina barrier-layer through re-anodization in an oxalic acid solution with fluoride additives
Joseph et al. The role of electrolyte pH in enhanc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iO2 nanotube arrays grown on Ti substrate
Huang et al. Light emission from silicon-based porous anodic alumina formed in 0.5 M oxalic acid
CN1974873A (zh) 较大孔间距的氧化铝纳米孔阵列膜的快速稳定生长方法
Klimas et al. Anodising of aluminium in formate solutions with formation of porous alumina arrays
Song et al. High-field anodization of aluminum in concentrated acid solutions and at higher temperatures
Lin et al. Anodic TiO2 nanotubes produced under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in vacuum conditions
Chung et al. On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 hybrid pulse anodized high-aspect-ratio aluminum oxide with Taguchi method
CN103290454A (zh) 一种改善微弧氧化技术制备BaTiO3和SrTiO3介电薄膜表面形貌的方法
JP2009299188A5 (zh)
Li et al. Fabrication of porous alumina templates with a large-scale tunable interpore distance in a H 2 C 2 O 4-C 2 H 5 OH-H 2 O solution
KR101316082B1 (ko) 비대칭 균일기공 알루미나 분리막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