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9658A - 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9658A
CN101099658A CNA2007101272770A CN200710127277A CN101099658A CN 101099658 A CN101099658 A CN 101099658A CN A2007101272770 A CNA2007101272770 A CN A2007101272770A CN 200710127277 A CN200710127277 A CN 200710127277A CN 101099658 A CN101099658 A CN 101099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cquiring
power supply
signal
acquiring apparatu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27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9658B (zh
Inventor
木许诚一郎
森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99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96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6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2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power management
    • A61B1/00036Means for power saving, e.g. sleeping mod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9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p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2Operational features
    • A61B2560/0204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 A61B2560/020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power management adapted for power sav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31Implanted circui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luid pressure within the body other than blood pressure, e.g. cerebral pressure; Measuring pressure in body tissues or organs
    • A61B5/036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luid pressure within the body other than blood pressure, e.g. cerebral pressure; Measuring pressure in body tissues or organs by means introduced into body 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61B5/073Intestinal transmit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功耗可以可靠地进行复位动作的电源控制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该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具备:获取生物体内信息的信息获取单元;将上述生物体内信息发送到生物体外的发送单元;用于向上述信息获取单元和上述发送单元供电的电池(40);设置在上述信息获取单元和上述发送单元与电池(40)之间,控制电源的供给的供电开关(Q);检测磁体(50)的磁信号,根据该磁信号生成信号(Vin)的开关(20);根据来自开关(20)的信号(Vin)控制供电开关(Q)的切换的二分频电路(43);以及以固定期间屏蔽输入到二分频电路(43)的信号(Vin)信号的屏蔽信号生成部(23)。

Description

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获取生物体内信息并将该生物体内信息发送到生物体外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领域里已提出吞服式的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设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胶囊型内窥镜具有这样的功能:为了进行观察(检查),在从被检体的口部吞服后直到自然排出的期间,在体腔内例如胃、小肠等器官的内部随其蠕动运动而移动,并在移动的同时例如以0.5秒为间隔拍摄被检体内图像。
在体腔内移动期间,由胶囊型内窥镜在体内拍摄的图像数据依次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外部,存储在设在外部的存储器中。通过携带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和存储器功能的接收机,被检体可以在吞服胶囊型内窥镜后直到被排出的期间内自由行动。胶囊型内窥镜被排出后,医生或护士能够根据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将内脏器官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来进行诊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胶囊型内窥镜多数构成为从内置电源获得驱动电力。进而,还提出了这样的结构:为了控制这种胶囊型内窥镜的驱动而在胶囊型内窥镜内部具备随外部磁场变化而接通切断的舌簧接点开关,并且在容纳胶囊型内窥镜的包装中具备用于提供磁场的永久磁铁。即,在胶囊型内窥镜内所具备的舌簧接点开关具有这样的结构:在给予固定强度以上的外部磁场的环境下维持切断状态,通过外部磁场的强度降低而接通。因而,胶囊型内窥镜在被容纳于包装内的状态下不进行驱动,另一方面,胶囊型内窥镜被从包装中取出而脱离永久磁铁的影响,开始驱动。通过具备这种结构可以防止胶囊型内窥镜在被容纳在包装内的期间就开始驱动(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还提出了这样的胶囊型内窥镜:通过来自磁铁的磁场等外部控制信号导致的触发动作,对从电源向摄像单元等功能执行单元的供电进行接通切断,只要是在被导入被检体内之前,即使被包装在包装中的状态下,都能够在任意时间对来自电源的供电进行接通切断,能够抑制电源的无用的耗电,还能够抑制无用的电波辐射(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01/35813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10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通过现有的触发动作来进行接通切断的胶囊型内窥镜中,例如在胶囊型内窥镜周围持续高速地移动磁铁时,就会产生触发动作的间隔变短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断电源后再次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对于内部电路需要复位的电路,为了确保内部电路复位所需要的时间,需要一种阻止在胶囊型内窥镜周围高速移动磁石等、不使触发动作间隔变短的对策。
此外,一般在胶囊型内窥镜中能够内置的电源有限,需要用待避电路尽量抑制消耗的电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低功耗可以可靠地进行复位动作来进行电源控制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目的,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信息获取部,其获取生物体内信息;发送部,其将上述生物体内信息发送到生物体外;电源,其用于向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供电;供电部,其设置在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电源之间,向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中的至少一个提供上述电源的电力;外部信号检测部,其检测从外部输入的外部控制信号,根据该外部控制信号的检测状态生成控制信号;电力控制部,其根据来自上述外部信号检测部的控制信号控制上述供电部的供电状态;以及屏蔽部,其将输入上述电力控制部的来自上述外部信号检测部的上述控制信号以固定期间进行屏蔽。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屏蔽部是将上述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延伸上述固定期间延伸的脉冲宽度延长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脉冲宽度延长电路包含充放电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脉冲宽度延长电路包含定时器。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具备放电部,该放电部对连接至上述供电部的电容的电荷进行放电,上述放电部在与使上述电力控制部停止供电的大致相同定时开始放电。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具备放电部,该放电部对连接至上述供电部的电容的电荷进行放电,上述放电部在上述电力控制部开始供电之前的定时开始放电。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固定期间,是超过在上述供电部的供电时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中至少1个的初始设定时间的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固定期间,是超过在上述供电部的供电停止时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中的至少1个降至能够复位的电压的时间的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固定期间是超过以下两个时间之和的时间,该两个时间是:在上述供电部供电时,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中至少1个的初始设定时间、和上述信息获取部和上述发送部中至少1个降至能够复位的电压的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放电部包含半导体开关。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放电部包含机械式开关。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电力控制部根据来自上述外部信号检测部的控制信号,进行上述供电部的供电状态和供电停止状态的触发动作。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从外部输入的外部控制信号是多个,在上述供电部的供电时和供电停止时使用不同的外部控制信号。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外部控制信号是磁信号、光信号、无线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生物体内信息是生物体内图像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pH信息、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发送部是无线通信部。
另外,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发明中,上述发送部是生物体内通信部。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中,屏蔽部使用充放电电路等以固定期间对输入开关控制部的来自外部信号检测部的控制信号进行屏蔽,因此取得低功耗且可以进行可靠地进行复位动作的电源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包含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供电部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源控制部的动作时序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供电部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供电部的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供电部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10是图6所示的电源控制部的动作时序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供电部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开关控制电路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电源控制部的动作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检体;2:胶囊型内窥镜;3:接收装置;4:显示装置;5:便携式记录介质;6a~6h:接收天线;9:天线选择部;10:接收电路;11:信号处理部;12:控制部;13:存储部;14:A/D转换部;15:供电部;20:开关;21:电源控制部;22:调节器;23:屏蔽信号生成部;30:动作控制部;31:无线发送部;31a:发送电路;31b:发送天线;32:照明部;32a:LED驱动电路;32b:LED;33:摄像部;33a:CCD驱动电路;33b:CCD摄像部;34:传感器部;35:ROM;40:电池;41、42、51、52:倒相器;43:二分频电路;43a:D型触发电路;44:初始状态决定电路;45:开关控制电路;50:磁体;53:与电路;64:定时器;65:时钟产生部;S1:舌簧接点开关;R、R1~R4:电阻;C、C2、C3、C5:电容;Q:供电开关;Q1、Q4:p-MOS晶体管;Q2、Q5:n-MOS晶体管;Q3:放电开关;Vin、Vmask、Vout1、Vout2、Vout、Vouta、Vrc、Vq、Vq3: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实施方式1
首先,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1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包括:作为被导入被检体1内部并沿着通过路径移动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胶囊型内窥镜2;接收由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包含生物体内信息的无线信号的接收装置3;显示由接收装置3接收的无线信号所包含的生物体内信息的内容的显示装置4;以及用于进行接收装置3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信息传递的便携式记录介质5。
显示装置4是用于显示由接收装置3接收的、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生物体内图像等的装置,具有根据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得到的数据进行图像显示的工作站等的那样的结构。具体地说,显示装置4可以构成为由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来直接显示图像等,也可以构成为像打印机等那样,将图像等输出到其他介质上。
便携式记录介质5对于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可装卸,具有安装于二者时可以输出和记录信息的结构。具体地说,便携式记录介质5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1的体腔内移动期间被安装在接收装置3上以存储生物体内图像,然后,在胶囊型内窥镜2从被检体1排出后,从接收装置3取出并被安装在显示装置4中,由显示装置4读出所记录的数据。接收装置3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递是用小型闪存(注册商标)存储器等便携式记录介质5进行,因此与将接收装置3和显示装置4之间有线连接的情况不同,即使胶囊型内窥镜2在被检体1内部移动,被检体1也可以自由行动。
接收天线6a~6h用例如环形天线形成。这种环形天线被固定在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规定位置,具体地说,被配置在胶囊型内窥镜2移动的路径附近。
接收装置3是对经过接收天线6a~6h中的任意一个而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的装置。图2是表示接收装置3的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接收装置3具备:从多个存在的接收天线6a~6h中选择适于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的天线选择部9;对经过由天线选择部9选择的接收天线6而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等处理的接收电路10;以及用于对已实施处理的无线信号提取生物体内图像等的信号处理部11。另外,接收装置3还包括:关于所提取的信息的输出等进行规定控制的控制部12;存储所提取的信息的存储部13;对与从接收电路10输出的无线信号的强度相对应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的A/D转换部14;以及提供各结构要素的驱动电力的供电部15。
天线选择部9是用于从所具备的多个接收天线6a~6h中选择适于接收无线信号的天线的天线选择部。具体地说,天线选择部9具有这样的功能:根据控制部12的控制,选择例如接收电场强度最高的天线,对接收电路10输出经过该所选择的接收天线6而接收的无线信号。
接收电路10是用于对经过所选择的接收天线6而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等规定的处理的电路。另外,接收电路10还具有对A/D转换部14输出与无线信号的强度相对应的模拟信号的功能。
信号处理部11是用于从由接收电路10实施了规定的处理后的信号中提取规定的信息的信号处理部。例如,在将由接收装置3所接收的无线信号从具有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发送的情况下,信号处理部11从由接收电路10所输出的信号中提取图像数据。
控制部12是用来进行包括由天线选择部9进行的天线选择动作的整体控制的控制部。具体地说,控制部12具有这样的功能:将从信号处理部11输出的信息传送到存储部13并加以存储,并且根据从A/D转换部14输出的与接收强度对应的数字信号(例如,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显示信号))来决定使用的接收天线6,对天线选择部9进行指示。
存储部13是用于存储由信号处理部11提取的信息的存储部。作为存储部13的具体结构,也可以设为存储部13自身通过具备存储器等而存储信息,而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后所述,设为存储部13具有对便携式记录介质5写入信息的功能。
下面,说明胶囊型内窥镜2。胶囊型内窥镜2作为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的一例而发挥功能,具有获取生物体内信息、对接收装置3发送包含所获取的生物体内信息的无线信号的功能。
图3是示意地表示内置于胶囊型内窥镜2外壳部件中的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具有:获取作为生物体内信息之一的生物体内图像信息的摄像部33;在摄像部33进行摄像时发出照明的照明部32;检测温度、压力、pH、磁性等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部34;将包含由摄像部33和传感器部34等获取的生物体内信息的信息生成为无线信号并发送的无线发送部31;控制上述各部的动作状态的动作控制部30;存储保持动作控制部30在处理控制中所使用的程序、参数等数据的ROM35;以及对上述各部提供电力的供电部15。
照明部32具有输出照射被检体1内部的照明光的LED32b、控制LED32b的驱动状态的LED驱动电路32a。摄像部33具有CCD摄像部33b、以及控制CCD摄像部33b的驱动状态的CCD驱动电路33a,其中该CCD摄像部33b具有以下功能:对由LED32b照射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将所拍摄的图像转换为可发送的信息并发送到无线发送部31。
无线发送部31具有生成/发送包含从CCD摄像部33b和动作控制部30输出的生物体内信息的无线信号发送电路31a、以及将该从发送电路31a输出的无线信号作为无线电波而输出到外部的发送天线31b。
供电部15具有:具有检测根据外部磁体50的靠近和远离而变化的磁性、根据该检测出的磁性强度而进行切换的舌簧接点开关的开关20;例如由氧化银等钮扣电池而实现的电池40;根据开关20的接通切断而对从电池40提供的电力进行接通控制的电源控制部21;以及将从电源控制部21输入的电力转换成各部可使用的电力的调节器22,从该调节器22对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各部提供电力。
在此,参照图4和图5说明供电部15的详细结构和动作。在图4中,如上所述,供电部15具有:电池40、开关20、电源控制部21、以及调节器22。在电池40和调节器22之间连接有由p-MOS晶体管实现的供电开关Q,由调节器22调整的电力被提供给动作控制部30、无线发送部31、照明部32、摄像部33等。
开关20由在电池40的正极侧与接地之间串联连接的电阻R1和舌簧接点开关S1构成,电阻R1连接在电池40一侧,舌簧接点开关S1连接在接地一侧。在此,当使磁体50以方向A1从胶囊型内窥镜2的外部接近舌簧接点开关S1时,舌簧接点开关S1接通,形成接通状态,当磁体50以方向A2从舌簧接点开关S1离开时,舌簧接点开关S1切断,形成切断状态。也就是说,是常开开关。
电源控制部21具有:屏蔽信号生成部23、二分频电路43、初始状态决定电路44、以及放电开关Q3。电源控制部21连接到电池40和开关20与供电开关Q之间,从该电源控制部21输出的信号Vout施加在供电开关Q的栅极,控制从电池40对调节器22的供电。
屏蔽信号生成部23用p-MOS晶体管Q1和n-MOS晶体管Q2形成互补型开关电路,从电阻R1与舌簧接点开关S1的连接点输出的信号Vin输入到p-MOS晶体管Q1和n-MOS晶体管Q2的各个栅极。p-MOS晶体管Q1的源极连接到电池40,漏极经电阻R连接到n-MOS晶体管Q2的源极。n-MOS晶体管Q2的漏极接地。进而,电容C连接到电阻R的p-MOS晶体管的漏极一侧,该电容C的另一端接地。而且,从该电容C的一端侧输出的信号Vmask输入到倒相器41,输出反相后的信号Vout1。
即,输入作为与舌簧接点开关S1相对应的接通切断的切换信号的信号Vin,在舌簧接点开关S1切断、信号Vin作为电源电平输入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Q1切断,n-MOS晶体管Q2接通,因此,根据电阻R和电容C所决定的时间常数,电容C所保存的电荷进行缓缓放电,输出信号Vmask。另一方面,在舌簧接点开关S1接通、信号Vin作为接地电平输入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Q1接通,n-MOS晶体管Q2切断,因此,电容C被充电,信号Vmask作为电源电平输出。此处,在信号Vmask的值小于等于规定值Vth的情况下,倒相器41作为从接地电平切换为电源电平的信号Vout1进行输出。当电容C重复充放电,信号Vmask不小于等于Vth的情况下,倒相器41会形成不接受信号Vin连续的变化状态的屏蔽期间。换言之,屏蔽信号生成部23是使信号Vin的脉冲宽度在固定期间内延伸的脉冲宽度延长电路。
该信号Vout1被输入到倒相器42,倒相器42将输入的信号Vout1做成反相后的信号Vout2输出到二分频电路43。二分频电路43将信号Vout2进行二分频后的信号Vout作为对供电开关Q的最终的控制接通切断信号而施加在供电开关Q的栅极上。供电开关Q是p-MOS晶体管,因此当Vout为接地电平时会接通。
以往的触发动作是舌簧接点开关S1对接通切断的触发动作,而在本实施方式1中,可以说是由信号Vmask对规定值Vth往复一次而产生的信号Vout1或信号Vout2对接通切断的触发动作。
此外,D型触发电路43a也可以是T型触发电路,即使是其他电路,只要是能进行二分频的电路即可。另外,还对D型触发电路43a的清零端子CLR设置有初始状态决定电路44,该初始状态决定电路44将电阻R2连接到电池40的正极侧、并将电容C2连接到接地侧,来决定安装好电池40后供电开关Q的接通切断状态。在安装好电池40后的供电开关Q是接通切断中的任意状态都可以的情况下,可以去掉该电阻R1和电容C1。
此处,图5是表示供电开关Q接通切断动作的一例的时序图。对于使供电开关Q接通并移至电源接通状态的情况,在重复进行磁体50的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信号Vmask会在Vin下降时急剧上升,并且在Vin上升时根据CR时间常数而缓缓下降,但是下降至规定值Vth之前Vin就会下降,因此信号Vmask会维持大于等于Vth的电压。决定电容C和电阻R的值来形成在信号Vin的脉冲输入消失后经过时间T3之后使信号Vmask小于等于规定值Vth的CR时间常数。
另一方面,对于使供电开关Q切断并移至电源切断状态的情况,在重复进行磁体50的高速移动的情况下,与电源接通时同样地,信号Vmask会在Vin下降时急剧上升,并且在Vin上升时根据CR时间常数而缓缓下降,但是下降至规定值Vth之前下一个Vin就会下降,因此信号Vmask会维持大于等于Vth的电压。决定电容C和电阻R的值来形成在信号Vin的脉冲输入消失后经过时间T3之后使信号Vmask小于等于规定值Vth的CR时间常数。在此,在电源接通时和电源切断时共用电容C和电阻R,因此时间T3的值也相同。
需要该时间T3在电源接通时大于动作控制部30在动作控制开始时读出存储在ROM35中的动作参数的时间T1,并且还需要上述时间T3在电源切断时大于设置在调节器22的输出级的电容C3的电压达到充分降低的状态、即保存在电容C3中的电荷充分放电为止的时间T2。
通过确保这样的时间T3以上的屏蔽时间,就能够在电源接通时确保读出时间T1,因此,动作参数的读出不会在中途中断,能够提高动作控制部30进行的正常动作控制的可靠性。另外,在电源切断时也会确保放电时间T2,因此,即便是在例如动作控制部30的可复位电压与ROM35的可复位电压不同的情况下,电容C3也会实施放电以使动作控制部30和ROM35的电压共同降至可复位电压以下,因此能够防止因存在未复位的电路而导致的误操作。
此外,如上所述,作为设置在调节器22输出级的电源电容的电容C3,会随电源切断而开始电荷的放电,但由于胶囊型内窥镜2被设计为在电源切断时尽可能减小泄漏电流,因此会导致电容C3的放电时间变长。另一方面,虽然在增大电容C的泄漏电流时能够缩短放电时间,但是会导致在电源切断来保管胶囊型内窥镜2的期间内消耗电池,无法确保胶囊型内窥镜2的预期动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1中,具有放电开关Q3,该放电开关Q3以设置在连接到电容C3、电阻较低的电阻R3与接地之间的n-MOS晶体管来实现。在该放电开关Q3中,从二分频电路43输出的信号Vout被施加在栅极上。由此,如图5所示,电源切断时,电源开关Q3变成接通状态,可以通过电阻R3使保存在电容C3中的电荷短时间内放电,能够在短时间内稳定而可靠地进行复位动作。
此外,在图4中,虽然动作控制部30、无线发送部31、照明部32和摄像部33都是通过供电开关Q的接通切断而受到供电控制,但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6所示,进一步设置与调节器22对应的调节器22a,将动作控制部30连接到调节器22,将照明部32、摄像部33和无线发送部31连接到调节器22a,在调节器22a与电池40之间不设置供电开关Q,只有动作控制部30通过供电开关Q的接通切断而受到供电控制。即,可以仅对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信息获取单元和无线发送单元的一部分进行供电控制。
另外,上述电源控制部21虽然通过接通切断供电开关Q来进行供电控制,但也可以不设置供电开关Q,而是如图7所示,通过直接切换调节器22的动作模式来进行供电控制。具体地说,如图8所示,只要是去掉供电开关Q,使从二分频电路43输出的信号Vout输出到调节器22,调节器22根据信号Vout来切换提供电力的动作模式与不提供电力的休止模式即可。于是,供电单元与供电开关Q和/或调节器22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1中,即便是在电源接通切断的触发动作高速反复发生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且可靠地进行电源接通时的初始设定和电源切断时的复位动作,并且还由使用电容C和电阻R的充放电电路来设定屏蔽时间,因此,能够使电源切断时的电源控制部21的待机电力变小,实现节省耗电。进而,能够通过放电开关Q3可靠且短时间地进行作为电源电容的电容C3的放电,能够更加稳定且可靠、迅速地进行复位动作。
实施方式2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使用由电容C和电阻R构成的充放电电路来确保最小限度的屏蔽时间,而在本实施方式2中,设为使用数字式定时器来确保最小限度的屏蔽时间。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供电部的详细结构的图。另外,图10是图9所示的供电部的动作时序图。在图9和图10中,本实施方式2的供电部设置有屏蔽信号生成部63来取代实施方式1所示的屏蔽信号生成部23,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相同结构部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
屏蔽信号生成部63具有时钟产生部65和定时器64。时钟产生部65连接到电池40,连续产生规定的时钟,提供给定时器64。定时器64输入从电阻R1和舌簧接点开关S1的连接点输出的信号Vin,按照时钟对时间进行计时。
定时器64由信号Vin的上升而进行复位,使信号Vout1接通并输出到倒相器42,并且由信号Vin的下降而进行计时,在计时时间超过时间T3的情况下,使信号Vout1切断并输出到倒相器42。
使用这种定时器也能够生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信号Vout1,因此实现较为省电的同时,也可以得到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3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上述的实施方式1、2都是设为确保在电源接通以后进行读出处理的时间T1,并确保电源切断以后放电的时间T2,而本实施方式3设为在电源接通时首先进行放电处理,并总是能够确保复位状态。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胶囊型内窥镜的供电部的详细结构的图。另外,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开关控制电路的详细结构的电路图。进而,图13是图11所示的供电部的动作时序图。在图11中,本实施方式3的供电部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供电部内进一步设置有开关控制电路45。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相同结构部分赋予相同附图标记。
开关控制电路45设置在二分频电路43的后级,使用从二分频电路43输出的信号Vout(Q输出),生成并输出控制供电开关Q的信号Vq和控制放电开关Q3的信号Vq3。在此,如图13所示,开关控制电路45进行这样的控制:在电源接通时使放电开关Q3成为接通状态,以在读出前进行放电,在该放电结束后使供电开关Q成为接通状态以进行读出。
如图12和图13所示,从二分频电路43输出的信号Vout(Q输出)输入到开关控制电路45。在开关控制电路45中,与屏蔽信号生成部23同样地,用p-MOS晶体管Q4和n-MO S晶体管Q 5形成互补型开关电路,将信号Vout输入到p-MOS晶体管Q4和n-MOS晶体管Q5的各个栅极。p-MOS晶体管Q4的源极连接到电池40,漏极经电阻R4连接到n-MOS晶体管Q5的源极。n-MOS晶体管Q5的漏极接地。进而,电容C5连接到电阻R4的p-MOS晶体管的漏极一侧,该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然后,从该电容C4的一端输出的信号Vrc被输入到倒相器51,在信号Vrc大于规定阈值Vtha的情况下作为接地电平而输出;在信号Vrc小于等于阈值Vtha的情况下作为电源电平而输出。倒相器51的后级还连接有倒相器52,从倒相器52输出控制供电开关Q的信号Vq。另一方面,信号Vout和信号Vq被输入到与电路53,对信号Vout和信号Vq进行逻辑积运算后的信号Vq3作为控制放电开关Q3的信号而输出。
在此,决定电容C5和电阻R4,使得由电容C5和电阻R4的时间常数决定的放电电压在经过放电时间T2时成为阈值Vtha。在该放电时间T2期间,信号Vq是电源电平,电源控制开关Q是切断状态,信号Vq3是电源电平,放电开关Q3是接通状态。在该时间T2以后,信号Vq是接地电平,电源控制开关Q是接通状态,信号Vq3是地电平,放电开关Q3是切断状态。也就是说,供电开关Q在成为接通状态前的放电时间T2期间,进行电源切断状态及放电状态的开关控制,拖延向电源接通状态的转移。此外,电源切断时不进行放电处理。这是因为在转移至下一个电源接通状态时,最初要进行放电处理。另外,该实施方式3中的时间T3超过放电时间T2与读出时间T1相加得到的时间。
此外,上述开关控制电路45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2,只要设置在图9所示的二分频电路43的后级,使用从该二分频电路43输出的信号Vout来生成并输出上述信号Vq和信号Vq3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3中设置有开关控制电路45,在电源接通时的最开始进行电容C3的放电,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复位动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说明了磁体50和舌簧接点开关S1的组合,但并非仅限于此,在使用包含红外线的光检测、电磁波的检测等检测由无线方式传送的控制信号的其它检测电路的情况下也同样适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说明的生物体内信息,除摄像部33所拍摄的生物体内图像信息以外,还包含由传感器部34获取的生物体内温度信息、压力信息、pH信息、位置信息。
进而,上述实施方式1~3通过无线发送部31来无线传送生物体内信息,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对生物体内的电场传递介质感应电场的装置来取代无线发送部31,利用经过电场传递介质将生物体内信息传达到外部的生物体通信,将生物体内信息传达到被检体1的外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放电开关Q3由n-MOS晶体管等半导体开关实现,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机械式开关。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设为使用二分频电路43来进行触发动作,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去掉二分频电路43,与舌簧接点开关S1的接通切断动作对应而使供电开关Q接通切断。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屏蔽信号生成部23、63使舌簧接点开关S1的脉冲宽度延长时间T3,确保读出时间、放电时间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设为使用舌簧接点开关S 1这一个开关来控制供电开关Q的接通动作和切断动作,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对供电开关Q的接通动作与切断动作使用不同开关,例如接通动作时用舌簧接点开关,切断动作时用光检测开关。或者,即使在使用相同的光检测开关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使接通动作时的光控制信号与切断动作时的光控制信号不同的符号来区分接通动作时和切断动作时。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分别设置屏蔽信号生成部,使脉冲宽度延长时间T3,确保读出时间、放电时间等。

Claims (17)

1.一种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信息获取部,其获取生物体内信息;
发送部,其将所述生物体内信息发送到生物体外;
电源,其用于向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供电;
供电部,其设置在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电源之间,向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中的至少一个提供所述电源的电力;
外部信号检测部,其检测从外部输入的外部控制信号,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的检测状态生成控制信号;
电力控制部,其根据来自所述外部信号检测部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部的供电状态;以及
屏蔽部,其将输入到所述电力控制部的来自所述外部信号检测部的所述控制信号以固定期间进行屏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部是将所述控制信号的脉冲宽度延伸所述固定期间的脉冲宽度延长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宽度延长电路包含充放电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宽度延长电路包含定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放电部,该放电部将连接至所述供电部的电容的电荷进行放电,
所述放电部在与所述电力控制部使供电停止的大致相同定时开始放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放电部,该放电部对连接至所述电力供给部的电容的电荷进行放电,
所述放电部在所述电力控制部开始供电之前的定时开始放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期间,是超过在所述供电部的供电时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中至少1个的初始设定时间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期间,是超过在所述供电部的供电停止时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中的至少1个降至能够复位的电压的时间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期间是超过以下两个时间之和的时间,该两个时间为:在所述供电部供电时,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中至少1个的初始设定时间、和所述信息获取部和所述发送部中至少1个降至能够复位的电压的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部包含半导体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电部包含机械式开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外部信号检测部的控制信号,进行所述供电部的供电状态和供电停止状态的触发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外部输入的外部控制信号是多个,
在所述供电部的供电时和供电停止时使用不同的外部控制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控制信号是磁信号、光信号、无线信号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体内信息是生物体内图像信息、温度信息、压力信息、pH信息、位置信息中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是无线通信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部是生物体内通信部。
CN200710127277.0A 2006-07-05 2007-07-05 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96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5528 2006-07-05
JP2006185528A JP4373415B2 (ja) 2006-07-05 2006-07-05 生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JP2006-185528 2006-07-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9658A true CN101099658A (zh) 2008-01-09
CN101099658B CN101099658B (zh) 2014-05-28

Family

ID=3851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727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9658B (zh) 2006-07-05 2007-07-05 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28555B2 (zh)
EP (1) EP1875852B1 (zh)
JP (1) JP4373415B2 (zh)
CN (1) CN101099658B (zh)
AU (1) AU2007203140B2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1088A (zh) * 2009-09-09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装置
CN103096779A (zh) * 2010-11-29 2013-05-08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以及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CN103732114A (zh) * 2011-07-28 2014-04-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生物体信息获取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获取系统的驱动方法
CN105743586A (zh) * 2011-12-12 2016-07-06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12804929A (zh) * 2018-10-03 2021-05-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电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89733B1 (ko) 2007-08-20 2009-03-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수의 수신 전극을 이용한 인체통신 시스템의 수신 장치및 수신 방법
WO2009031640A1 (ja) * 2007-09-07 2009-03-1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生体内情報取得装置および電源供給制御方法
KR100968970B1 (ko) * 2007-12-29 2010-07-1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안테나 다이버시티 수신기
JP2009261462A (ja) * 2008-04-22 2009-11-12 Olympus Corp 生体観察システム及び生体観察システムの駆動方法
JP5188880B2 (ja) * 2008-05-26 2013-04-2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の充電方法
JP5284846B2 (ja) * 2009-03-30 2013-09-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生体内観察システム、該生体内観察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
JP5284849B2 (ja) * 2009-03-31 2013-09-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体内観察システム
JP2010240104A (ja) * 2009-04-03 2010-10-28 Olympus Corp 体内観察システム、該体内観察システムの駆動方法
CN101711673B (zh) * 2009-10-16 2012-11-21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食道酸碱度无线监测定位系统、装置及方法
FR2979159A1 (fr) * 2011-08-16 2013-02-22 Adm Concept Systeme de lecture sans contact d'informations sur une carte.
US9980628B2 (en) * 2012-12-31 2018-05-29 Given Imaging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n on/off switch
EP3407535B1 (en) * 2016-01-19 2023-08-09 ICTK Holdings Co., Lt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dentification key and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US10314514B2 (en) * 2016-05-29 2019-06-11 Ankon Medical Technologies (Shanghai)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capsul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5344A (ja) 1985-11-14 1987-05-27 Fujitsu Ten Ltd 液滴検出装置
JPH04361422A (ja) 1991-06-10 1992-12-15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ディスチャージ回路
JPH085936A (ja) 1994-06-24 1996-01-12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装置
KR19980051638A (ko) * 1996-12-23 1998-09-25 김광호 신호감시회로
JP2000156734A (ja) 1998-11-19 2000-06-06 Nec Corp 復旧回線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IL132944A (en) 1999-11-15 2009-05-04 Arkady Glukhovsky Method for running a photo collection process
DE20122489U1 (de) 2000-03-08 2005-12-15 Given Imaging Ltd. Vorrichtung und System für In-Vivo-Bildgebung
US20040254455A1 (en) * 2002-05-15 2004-12-16 Iddan Gavriel J. Magneic switch for use in a system that includes an in-vivo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IL158682A (en) * 2002-10-30 2011-07-31 Given Imaging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activation of an in-body sensor
JP4231707B2 (ja) 2003-02-25 2009-03-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
JP4590171B2 (ja) * 2003-08-29 2010-12-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および当該カプセル型医療装置備えた医療装置
JP4656824B2 (ja) 2003-08-29 2011-03-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型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JP3993546B2 (ja) * 2003-09-08 2007-10-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無線型被検体内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4139296B2 (ja) * 2003-09-10 2008-08-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システム
JP3958735B2 (ja) * 2003-10-24 2007-08-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JP4515112B2 (ja) 2004-02-24 2010-07-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無線型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CN1284505C (zh) * 2004-02-28 2006-11-15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医用无线电胶囊式内窥系统
JP4632734B2 (ja) 2004-09-28 2011-02-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JP4546278B2 (ja) * 2005-02-16 2010-09-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プセル型内視鏡用電源スターター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1088A (zh) * 2009-09-09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源控制装置
CN103096779A (zh) * 2010-11-29 2013-05-08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以及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CN103096779B (zh) * 2010-11-29 2015-12-02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接收装置以及胶囊型内窥镜系统
CN103732114A (zh) * 2011-07-28 2014-04-1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生物体信息获取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获取系统的驱动方法
CN103732114B (zh) * 2011-07-28 2016-01-0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生物体信息获取系统以及生物体信息获取系统的驱动方法
CN105743586A (zh) * 2011-12-12 2016-07-06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05743586B (zh) * 2011-12-12 2019-03-05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12804929A (zh) * 2018-10-03 2021-05-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电源装置
CN112804929B (zh) * 2018-10-03 2024-02-06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电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009671A1 (en) 2008-01-10
AU2007203140B2 (en) 2012-07-12
JP2008012036A (ja) 2008-01-24
JP4373415B2 (ja) 2009-11-25
CN101099658B (zh) 2014-05-28
US8128555B2 (en) 2012-03-06
EP1875852B1 (en) 2013-05-01
AU2007203140A1 (en) 2008-01-24
EP1875852A1 (en) 200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9658B (zh) 生物体内信息获取装置
CN101102711B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和被检体内导入系统
WO2007060658A2 (en)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an in-vivo imaging device
JP4139296B2 (ja)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および被検体内導入システム
JP4542370B2 (ja) 被検体内導入装置
CN101141912A (zh) 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取得装置及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取得系统
US8764637B2 (en) Living-body observation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living-body observation system
JP4515112B2 (ja) 無線型被検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US1125100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a light emitting diode to switch a device on and off
JP4643730B2 (ja) 生体内情報取得装置
KR100783249B1 (ko) 피검체 내 도입 장치
CN100490731C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US9277854B2 (en) Image sensor for capsule endoscope enabling dual mode operation
EP2612586A1 (en) Intern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and internal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KR20090074078A (ko) 캡슐형 의료 장치
CN117729872A (zh) 利用胶囊内窥镜的剩余能量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000328A1 (en) Capsule endoscope
JPH07121792A (ja) 生体系実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2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