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9435A -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9435A
CN101099435A CNA2006100896359A CN200610089635A CN101099435A CN 101099435 A CN101099435 A CN 101099435A CN A2006100896359 A CNA2006100896359 A CN A2006100896359A CN 200610089635 A CN200610089635 A CN 200610089635A CN 101099435 A CN101099435 A CN 101099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ultivated
seed
ito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96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永峰
岳国海
李绩
张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to CNA2006100896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99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99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9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供肉红胶韧革菌工厂栽培技术。本发明采用液体接种技术,通过工厂化栽培条件实现了榆耳菌周年化工厂化栽培生产。项目技术如下:将培养好的液体菌种计量加入灭菌后固体栽培袋料中;将袋料放入25-28℃的培养室中,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培养8-15天后将菌袋移入子实体培养室,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5-8天;在菌袋原基形成处开口,温度调整到18-23℃,控制湿度94-97%,同时进行散射光照射,16-20天后子实体形成。

Description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肉红胶韧革菌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肉红胶韧革菌[Gloeostereum incarnatum],别名榆耳、榆磨。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伏革菌科、胶韧革菌属。野生肉红胶韧革菌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北海道,辽宁省的铁岭、清原、新宾、本溪和抚顺,吉林省的通化、浑江、抚松、长白和安图等,黑龙江省的东部山区是榆耳的主产区,新疆也有少量分布。
肉红胶韧革菌是著名的药食兼用真菌。榆耳引入中药已有悠久的历史。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载:“榆耳八月采之”、“八月榆耳,以美酒渍曝,同青梁米、紫苋实蒸熟为末。每服三指撮,酒下,令人辟谷不饥。”肉红胶韧革菌子实体营养成分极为丰富。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分析,肉红胶韧革菌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及谷氨酸、赖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
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唐玉琴、赵义涛在2003第7期的“农技服务”杂志上发表了“榆耳高产栽培技术”文章,这篇文章公开了一些榆耳菌人工栽培技术。
目前,我国肉红胶韧革菌的生产主要以野生和人工栽培为主,工厂化栽培技术尚未开发成功。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提供肉红胶韧革菌工厂栽培技术。
本发明采用液体接种技术,通过工厂化栽培条件实现了榆耳菌周年化工厂化栽培生产。项目技术概述如下:
接种:将培养好的液体菌种计量加入灭菌后固体栽培袋料中;
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将袋料放入25-28℃的培养室中,控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通过空凋或其他设备控制温度,保持空气新鲜,培养8-15天后菌丝即可长满菌袋;
子实体形成分化期的管理: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移入子实体培养室,控制温度在10-18℃,控制空气湿度在92-96%之间,保持5-8天,通入新鲜洁净空气;随后用消毒刀片将菌袋原基形成处开口,将温度调整到18-23℃,控制湿度94-97%,每天通风3次,每次30-60分钟,同时进行散射光照射,16-20天后子实体形成。
本发明中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粉碎棉籽壳(稻秆)70%,粉碎玉米芯6%,碳酸钙2%,
麦麸22%,共0.25公斤,加水使水分含量达到60-65%,均匀混合灌装到玻璃瓶、塑料袋等培养袋中。培养袋灭菌条件为121℃灭菌1.5小时。
本发明采用液体菌种培养技术代替了传统榆耳等食用菌栽培中采用的固体菌种制备方法,液体菌种培养技术概述如下:榆耳斜面菌株转接到一级液体种子摇瓶中发酵培养,然后将一级液体种子再按照5-20%的接种量转接到二级液体种子摇瓶中发酵培养,将二级液体种子转接到发酵罐培养,获得接种用液体菌种;将液体菌种接入固体袋料中进行人工培养。
具体内容包括:
(1)一级种子培养:将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80~180转/分,22~28℃培养48~80小时左右;
(2)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5~20%接种量接入装有1升培养基的3升摇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80~180转/分,22~28℃培养48~72小时左右;
(3)种子罐培养:以5~20%的接种量把二级种子接入装有100升发酵培养基的总容积为150升的种子罐。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28℃,搅拌速度80~180转/分,通风量(V/V)1∶0.3~0.8,罐压0.03~0.1Mpa,培养36~56小时;
发酵罐培养完毕将液体菌种通过无菌软管按照1-10%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袋装料中采用工厂化栽培方式进行培养。
采用本发明工艺培养菌种可以快速和规模化培养,与传统固体接种方式相比,极大的缩短了菌种培养时间,极大减少了人员的耗费,降低了工厂的生产成本;由于采用同一菌龄的出于对数期强壮菌种,从而保证了在后期发菌工序中质量均一且不易感染杂菌,子实体的培养时间与固体接种方式也大为缩短。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中心,菌号:ACCC50314,ACCC50363,ACCC50365,ACCC50394,ACCC50395,ACCC50414,ACCC50423,ACCC50471等菌种。
本发明中斜面培养基组成可以为PDA斜面培养基或其他合适培养基。
本发明中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为:淀粉1%,蔗糖3%,葡萄糖2%,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0.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0。
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淀粉3%,蔗糖3%,葡萄糖3%,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0。
本发明主要利用农产品废料废秸秆、麸皮、废棉籽壳等加工具有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的榆耳菌子实体产品,符合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
本发明中采用榆耳菌液体接菌技术、榆耳菌工厂化周年生产工艺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食用菌传统的栽培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食用菌栽培受季节限制、生产粗放、规模小等实际问题;本技术实现了食用菌的周年化规模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该项技术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其他珍稀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
本发明采用榆耳菌液体接菌生产工艺,大大缩短了发菌周期,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固体接菌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较固体接菌发菌周期缩短了2/3;同时,采用车间智能控制技术生产榆耳菌子实体鲜品产品;本项目生产的榆耳菌子实体产品避免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性高、产品品质及标准一致、产品质量稳定、生产周期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项目技术属国内外首创,较传统栽培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菌棒成品率可达到98%以上、菇产量较瓶栽工艺提高10%左右,该项技术面对我国巨大的食用菌市场,推广前景将十分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液体菌种培养:
(1)一级种子培养:将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00转/分,25℃培养50小时左右;(2)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10%接种量接入装有1升培养基的3升摇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20转/分,25℃培养52小时左右;(3)种子罐培养:以10%的接种量把二级种子接入装有100升发酵培养基的总容积为150升的种子罐。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搅拌速度120转/分,通风量(V/V)1∶0.4,罐压0.05Mpa,培养40小时;
接种:在无菌空间内采用无菌软管将发酵罐内培养的液体菌种通过按照固体料重量3%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袋装料或瓶装培养基中,随后封口;
子实体培养:
(1)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将袋料放入25℃的培养室中,控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采用空凋控制温度,通入新鲜空气,培养10天后菌丝长满菌袋;
(2)子实体形成分化期的管理: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移入子实体培养室,控制温度在13℃,控制空气湿度在94%之间,保持6天,通入新鲜洁净空气,随后用消毒刀片在菌袋原基形成处开口,将温度调整到18℃,控制湿度94%,每天通风3次,每次40分钟,同时进行散射光照射,18天后子实体形成。
本发明中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粉碎棉籽壳70%,粉碎玉米芯6%,碳酸钙2%,麦麸22%,共0.25公斤,加水使水分含量达到65%,均匀混合灌装到玻璃瓶、塑料袋等培养袋中。培养袋灭菌条件为121℃灭菌1.5小时。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中心,菌号ACCC50314。
本发明中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为:淀粉1%,蔗糖3%,葡萄糖2%,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0.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0。
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淀粉3%,蔗糖3%,葡萄糖3%,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0。
本发明中新鲜洁净空气采用空气过滤机抽入。
实施例2
液体菌种培养:
(1)一级种子培养:将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00转/分,24℃培养48小时左右;(2)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10%接种量接入装有1升培养基的3升摇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120转/分,24℃培养48小时左右;(3)种子罐培养:以10%的接种量把二级种子接入装有100升发酵培养基的总容积为150升的种子罐。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4℃,搅拌速度90转/分,通风量(V/V)1∶0.4,罐压0.05Mpa,培养40小时;
接种:在无菌空间内采用无菌软管将发酵罐内培养的液体菌种通过按照5%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袋装料或瓶装培养基中,随后封口;
子实体培养:
(1)菌丝生长阶段管理:将袋料放入25℃的培养室中,控制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采用空凋控制温度,保持空气新鲜,培养12天后菌丝长满菌袋;
(2)子实体形成分化期的管理:将长满菌丝的菌袋移入子实体培养室,控制温度在16℃,控制空气湿度在92%,保持6天,通入新鲜洁净空气,随后用消毒刀片在菌袋原基形成处开口,将温度调整到18℃,控制湿度94%,每天通风3次,每次50分钟,同时进行散射光照射,20天后子实体形成。
本发明中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粉碎棉籽壳70%,粉碎玉米芯6%,碳酸钙2%,麦麸22%,共0.25公斤,加水使水分含量达到65%,均匀混合灌装到玻璃瓶、塑料袋等培养袋中。培养袋灭菌条件为121℃灭菌1.5小时。
本发明中胶韧革菌菌种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中心,菌号ACCC50394。
本发明中液体种子培养基组成为:淀粉1%,蔗糖3%,葡萄糖2%,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0.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0。
液体发酵培养基组成为:淀粉3%,蔗糖3%,葡萄糖3%,蛋白胨0.5%,脱脂大豆蛋白粉1.5%,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2PPm,PH6.0。
本发明中新鲜洁净空气采用空气过滤机抽入。

Claims (4)

1.一种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接种:肉红胶韧革菌液体菌种加入栽培袋料中;子实体培养:将袋料放入25-28℃的培养室中,空气湿度65%-70%,培养8-15天;将菌袋移入子实体培养室,温度10-18℃,空气湿度92-96%,培养5-8天;菌袋原基形成处开口,将温度调整到18-23℃,湿度94-97%,每天通风,散射光照射,培养16-2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菌种采用液体培养菌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榆耳斜面菌株转接到一级液体种子摇瓶中发酵培养,然后将一级液体种子再转接到二级液体种子摇瓶中发酵培养,将二级液体种子转接到发酵罐培养,获得接种用液体菌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液体菌种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级种子培养:将胶韧革菌斜面菌种挑取一块接入装有100毫升培养基的500毫升摇瓶中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80~180转/分,22~28℃培养48~80小时左右;二级种子培养:将一级摇瓶种子以5~20%接种量接入装有1升发酵培养基的3升摇瓶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旋转式摇床80~180转/分,22~28℃培养48~72小时左右;种子罐培养:以5~20%的接种量把二级种子接入装有100升发酵培养基的总容积为150升的种子罐;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28℃,搅拌速度80~180转/分,通风量(V/V)1∶0.3~0.8,罐压0.03~0.1Mpa,培养36~56小时。
CNA2006100896359A 2006-07-07 2006-07-07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1099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896359A CN101099435A (zh) 2006-07-07 2006-07-07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0896359A CN101099435A (zh) 2006-07-07 2006-07-07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9435A true CN101099435A (zh) 2008-01-09

Family

ID=39034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0896359A Pending CN101099435A (zh) 2006-07-07 2006-07-07 肉红胶韧革菌工厂化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994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898A (zh) * 2010-08-26 2010-12-15 朱金华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方法
CN103141300A (zh) * 2013-02-21 2013-06-12 北京绿科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粗毛韧革菌发酵液和倍半萜及其应用
CN107409748A (zh) * 2017-05-17 2017-12-01 左春萌 一种可工厂化生产牛樟芝的培育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1898A (zh) * 2010-08-26 2010-12-15 朱金华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方法
CN103141300A (zh) * 2013-02-21 2013-06-12 北京绿科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粗毛韧革菌发酵液和倍半萜及其应用
CN103141300B (zh) * 2013-02-21 2015-12-02 北京绿科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粗毛韧革菌发酵液和倍半萜及其应用
CN107409748A (zh) * 2017-05-17 2017-12-01 左春萌 一种可工厂化生产牛樟芝的培育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6458B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料、生产方法及食用菌栽培工艺
CN104285678A (zh) 一种平菇超高产栽培的方法
CN102786333A (zh) 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
CN105543104B (zh) 一种野生蝉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固体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CN106613355A (zh) 一种平菇生态种植方法
CN101691549A (zh) 能防治连作甜瓜枯萎病的拮抗菌及其微生物有机肥料
CN103382139A (zh) 一种双孢菇培养基质
CN102249752A (zh) 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1885640B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复合菌制备蘑菇培养基质的方法
CN104350954A (zh) 鹿茸菇栽培方法
CN101565689A (zh) 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高密度纯种生产方法
CN101717309B (zh) 一种草腐食用菌固体菌种的培养基以及固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3570440A (zh) 以香蕉皮为原料的食用菌培养基
CN104126414A (zh) 黑木耳的人工栽培方法
CN105237248A (zh) 一种灰树花生产培养料及其应用
CN111066574B (zh) 一种利用菌渣制作花脸香蘑栽培种的方法
CN101933439A (zh) 一种利用植物油提高桑黄液体培养菌丝量的方法
CN103131652B (zh) 大豆根瘤菌培养基以及采用其制备大豆液体根瘤菌剂的方法
CN104261942A (zh) 白灵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菌种的扩繁方法
CN102487725A (zh) 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真姬菇的方法
CN107173057A (zh) 一种平菇的工厂化瓶式栽培方法
CN102219567B (zh) 一种以沼液为基础培养基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02134168A (zh) 微生物叶面增效剂
CN109526548A (zh) 一种基于棉籽壳的黑木耳袋料栽培方法
CN107641600A (zh) 适于低温出菇的平菇jk02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