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1218A - 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1218A
CN101091218A CNA2006800016268A CN200680001626A CN101091218A CN 101091218 A CN101091218 A CN 101091218A CN A2006800016268 A CNA2006800016268 A CN A2006800016268A CN 200680001626 A CN200680001626 A CN 200680001626A CN 101091218 A CN101091218 A CN 101091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gram
program data
data
mobile receiver
receiver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016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1218B (zh
Inventor
萩原一晃
小野田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91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1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12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3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 H04N21/23439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reformatting operations of video signals for distribution or compliance with end-user requests or end-user device requirements for generating different ver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6The peripheral being portable, e.g. PDAs or mobile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6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 H04N7/173Analogue secrecy systems; Analogue subscription systems with two-way working, e.g. subscriber sending a programme selection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04N5/913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 H04N2005/91307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adding a copy protection signal to the video signal
    • H04N2005/91328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for scrambling ; for copy protection by adding a copy protection signal to the video signal the copy protection signal being a copy management signal, e.g. a copy generation management signal [C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7921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for more than one process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 H04N9/8227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the additional signal being at least another television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记录装置(100)接收对于同一个节目的高图像质量数字广播数据和低图像质量数字广播数据,将高图像质量节目数据和低图像质量节目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11)中。当蜂窝电话设备(200)连接到该记录装置(100)时,该记录装置(100)经由通信接口(216)将所记录的低图像质量节目数据传送到该蜂窝电话设备(200)。该记录装置(100)向便携式蜂窝电话设备(200)发送对于第一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和删除的管理信息,其中该第一节目数据的节目与所传送的第二节目数据的节目相同。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一种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接收针对固定接收机装置和移动接收机装置的同一个节目的数字广播数据并处理各个节目数据的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除了已经开始使用广播卫星和通信卫星进行BS广播和CS广播以外,也将要开始进行地面数字广播。
例如,在日本,从2003年12月起,已经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地面广播。到2011年,所有传统的模拟地面广播将被数字广播所替代。
地面数字广播提供服务,以同时分发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高分辨率/高图像质量的HDTV(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以及用于具有小显示屏的移动接收机装置的简化的运动图像广播。
在日本的地面数字广播中,例如,该服务在按照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MPEG-2系统的传输流中复用诸如视频信息、音频信息、以及文本信息这样的多种信息,并通过将大约6MHz的带宽分成13个频段(segment)来发送该流。也就是,大约429kHz的带宽被用作一个频段,并且使用通过合并13个频段而得到的大约6MHz。在这13个频段中,使用10到13个频段来发送用于具有大显示屏的固定接收机装置的高分辨率/高图像质量HDTV(高清晰度电视)广播。此外,为诸如蜂窝电话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汽车导航系统这样的具有小显示屏的移动接收机装置安排使用一个频段的简化的运动图像广播。
因此,对于同一个节目,固定接收机装置能够接收13频段地面数字广播,而同时,移动接收机装置能够接收单频段地面数字广播。考虑到给这样的固定和移动接收机装置提供数字广播的服务,传统上已经提出了一些发明。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4-289712中,公开了一种数字广播接收机,其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类型呈现适当的解码信号。在该文档中,调谐器模块连接到通用终端设备,其中,该调谐器模块具有用于接收数字广播的调谐器部件和用于解调来自调谐器部件的信号的解调器部件,该通用终端设备具有用于对来自调谐器模块的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处理器部件和用于显示来自处理器部件的信号以使得能够观看数字广播的显示器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显示器部件提供的屏幕尺寸等于或大于设置的尺寸,则通用终端设备控制调谐器模块接收13频段广播。另一方面,如果显示器部件提供的屏幕尺寸小于设置的尺寸,则通用终端设备控制调谐器模块接收单频段广播。
此外,根据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5-109828中公开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将电话功能和广播接收机功能一起提供,并且取决于使用状态而限制或自动进行处理,从而用有限的电力资源实现了最大的功能。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调谐器部件,用于接收和解调广播信号;移动通信部件,用于与基站进行通信,从而与另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电池部件,用于为调谐器部件和移动通信部件供电;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当调谐器部件正在接收广播信号的同时移动通信部件接收到来自基站的呼叫时,执行控制以从电池部件降低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电力供应。例如,向调谐器部件的电力供应被中断,或者13频段广播接收被改为单频段广播接收。
此外,根据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5-204064中说明的记录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能够同时记录使用相同频道中的不同带宽提供的多个广播节目。此外,如果多个装置用于再现同一个记录的节目,则能够平滑地进行再现。在这种构造中,12频段广播和单频段广播被两个调谐器接收,并且13频段和单频段信号被对应于这两个广播的两个OFDM解调器进行解调。两个解调获得的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部件中。
如果使用诸如蜂窝电话设备或PDA这样的移动单元作为接收机装置接收单频段地面数字广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调谐器部件中的电力消耗而导致电池电压降低,从而使得很难长时间提供观看。此外,存在的问题是,用于记录接收到的节目数据的诸如存储卡这样的记录介质的有限的记录容量使得很难记录大量节目数据。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4-289712和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5-109828中说明的上述构造中,无法解决这样的与电力消耗和有限的记录容量有关的问题。
在这点上,在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5-204064中说明的上述构造中,13频段和单频段的节目数据被同时记录在记录装置(包括在固定接收机装置)中,从而解决了与电力消耗和有限的记录容量有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操作选择移动终端设备时,存储在记录装置的图像存储部件中的单频段编码节目数据被解码器电路解码,并且所解码的数据被经由无线(蓝牙)传输信道而发送到该移动终端设备。然而,需要有指定存储在记录装置的图像存储部件中的节目数据的操作、以及通过记录装置的开关部件选择一条无线信道作为传输信道的操作。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开关操作变得复杂化。此外,为了让记录装置和移动终端设备共享回放位置信息(第1帧的序列号),需要将单频段节目数据从记录装置拷贝到便携式终端设备,并且在这两个设备中都存储相同的节目数据。然而,BS广播和CS广播以及地面数字广播中分发的几乎所有节目内容都是受版权保护的,并且接收到的和记录的(拷贝的)节目数据应只能被“拷贝一次”。因此,不能再拷贝记录的节目数据并将相同的节目数据存储在多个装置中。
发明内容
设计了本发明以解决这样的常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与诸如移动终端设备这样的移动接收机装置中的电力消耗和有限的记录容量相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能够向移动接收机装置传送接收到的和记录的节目数据而无需开关操作。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符合“拷贝一次”的版权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记录装置接收针对同一个节目的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具有高图像质量的第一数字广播数据、以及用于移动接收机装置的具有低图像质量的第二数字广播数据;解调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第一节目数据和用于移动接收机装置的第二节目数据;并且将解调的第一和第二节目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如果检测到移动接收机装置连接到该记录装置,则将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第二节目数据传送给该移动接收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构造的方框图;
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蜂窝电话设备的构造的方框图;
图3A和3B示出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和蜂窝电话设备中记录的记录数据的图;
图4是示出图1中所示的CPU执行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跟在图4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跟在图5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跟在图6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跟在图7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跟在图8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跟在图9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跟在图10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在屏幕上显示回放列表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CPU执行的蜂窝电话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跟在图13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蜂窝电话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跟在图14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蜂窝电话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跟在图15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蜂窝电话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跟在图16中所示的操作之后的蜂窝电话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构造的方框图;以及
图19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构造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到17、18和19中的每一幅,将给出对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根据这些实施例的这些装置之间的数据管理方法的详细说明。在日本无线电工商业协会(ARIB)标准中,高清晰度/高图像质量的HDTV被配置为分配13个频段中的12个,如日本专利申请KOKAI公开No.2005-204064中所述。通常,这种广播被称为“13频段广播”,并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也使用术语“13频段”。
此外,对于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所公共的内容,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使用公共的术语或一般概念的术语,以避免重复和冗余的说明。例如,用于在室内提供的固定接收机(也称为“固定式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数字广播在第一实施例中表示13频段数字广播,而在第二实施例中表示频率带宽f1中的数字广播。此外,用于诸如蜂窝电话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或汽车导航设备这样的移动接收机的低图像质量数字广播在第一实施例中表示单频段数字广播,而在第二实施例中表示频率带宽f2中的数字广播。然而,术语“低图像质量”并不表示很差的图像质量。为了方便,与用于具有大显示屏的固定接收机的具有大像素数的“高图像质量”的一帧相比,用于具有小显示屏的移动接收机的具有小像素数的一帧被定义为“低图像质量”。
图1是描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记录装置100的构造的方框图。记录装置100经由天线AT接收地面数字广播中的13频段数字广播和单频段数字广播的无线电波。13频段调谐器101基于设定的频道,从获自天线AT的13频段无线电波中,选择接收的信号。单频段调谐器102基于所设置的与13频段频道相同的频道,从获自天线AT的单频段无线电波中,选择接收的信号。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调器电路103解调调谐器101所选择的接收到的13频段的信号。OFDM解调器电路104解调调谐器102所选择的接收到的单频段的信号。13频段解码器电路103将OFDM解调器电路103所解调的接收到的信号解码成包括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13频段节目数据。单频段解码器电路106将OFDM解调器电路104所解调的接收到的信号解码成包括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单频段节目数据。输入/输出部件107在显示屏112上显示由解码器电路105解码的13频段节目数据的图像。此外,输入/输出部件107将解码器电路106解码的单频段节目数据输出到蓝牙无线传输信道,并将该数据传送给后面所述的蜂窝电话设备200。
CPU 110经由系统总线连接到上述的调谐器101和102、OFDM解调器电路103和104、解码器电路105和106、以及输入/输出部件107,并连接到开关部件108、存储器部件109、以及记录器部件111。CPU 110响应于开关部件108的操作而执行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9中的控制程序,临时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部件109中,并控制记录装置100。记录器部件111例如是由硬盘驱动器构成的,并记录由OFDM解调器电路103解调的13频段节目数据和由OFDM解调器电路104解调的单频段节目数据,即,编码的节目数据。以下,所记录的节目数据被称为“记录数据”。记录在记录器部件11 中的13频段记录数据由解码器电路105进行解码,且解码的数据被从输入/输出部件107输出到显示器部件112。另一方面,记录在记录器部件111中的单频段记录数据由解码器电路106进行解码,且解码的数据被从输入/输出部件107输出到蓝牙无线传输信道。
图2是描述根据移动接收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蜂窝电话设备200的构造的方框图。蜂窝电话设备200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呼叫信号或电子邮件信号的天线AT1。RF块210对天线AT1发送或接收的信号进行频率变换或调制/解调等。CPU 205执行程序以控制整个蜂窝电话设备200。ROM 206存储默认数据和CPU 205所执行的程序。提供RAM 207作为工作区以临时存储CPU 205所处理的数据。主显示器部件208和副显示器部件209由显示驱动器210来驱动,且通过CPU 205的操作来显示图像数据。麦克风211输入语音,而扬声器212和连接到耳机插孔213的耳机输出声音。开关部件214响应于用户操作而输入指令或数据。通信接口216接收从图1中所示的记录装置100传送的蓝牙无线单频段记录数据。外部存储器接口215将通信接口216所接收的记录数据写入到外部存储器(未示出)中;响应于来自开关部件214的回放指令,从外部存储器读出记录数据;以及使CPU205进行再现处理操作,并使主显示器部件208显示再现的数据。
图3A和3B示出通过记录地面数字广播而获得的记录数据的结构。图3A示出记录在记录装置100的记录器部件111中的记录数据。该记录数据由以下构成:节目名称、租用标志、观看标志、保护标志、用于固定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13频段记录数据主体、用于移动接收机的低图像质量单频段记录数据主体、以及记录时间。图3B示出存储在接到蜂窝电话设备200上的外部存储器中的记录数据。该记录数据由以下构成:节目名称、观看标志、保护标志、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主体、以及记录时间。
现在,将参照图4到12中所示的由记录装置100的CPU 110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和图13到17中所示的由蜂窝电话设备200的CPU205执行的操作的流程图,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操作。
在图4中所示的流程图中,CPU 110进行初始化(步骤SA1),然后,将寄存器CH中的频道号发送给TV调谐器(13频段调谐器101、单频段调谐器102)(步骤SA2)。接着,CPU 110确定是否进行了频道改变操作(步骤SA3)。当进行了频道改变操作时,CPU 110将改变后的频道号存储在寄存器CH中(步骤SA4)。
如果并未进行频道改变操作,则CPU 110确定是否接通了记录开关(步骤SA5)。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图像记录数据的列表显示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0(未显示列表)、以及回放标志PLAYF是否被设置为0(回放停止状态)(步骤SA6)。如果标志LISTF被设置为1(列表被显示)或标志PLAYF被设置为1(回放状态),则CPU 110前进到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如果标志LISTF和PLAYF都被设置为0,则CPU保留存储空间,即记录器部件111的空闲区(步骤SA7)。CPU 110在保留区的租用标志区域中存储0(步骤SA8),并在保留区的观看标志区域中存储0(步骤SA9)。接着,CPU110开始对记录时间进行计数(步骤SA10),并将记录标志RECF(记录状态)设置为1(步骤SA11)。
如果在步骤SA3中并未进行频道改变操作且在步骤SA5中并未接通记录开关,则CPU 110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也就是,在图5中所示的流程图中,CPU 110确定是否接通了列表显示开关(步骤SA12)。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标志RECF是否被设置为0(记录停止状态)、以及标志PLAYF是否被是设置为0(步骤SA13)。如果标志RECF被设置为1或标志PLAYF被设置为1,则CPU 110前进到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如果标志RECF和PLAYF都被设置为0,则CPU 110显示回放列表屏幕(步骤SA14)。
图12是示出在屏幕上显示回放列表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CPU110首先从存储器中读出图像记录数据(步骤SB1),并确定在读出的图像记录数据中是否存在图像记录数据主体(步骤SB2)。如果图像记录数据主体存在,则CPU 110显示节目名称(步骤SB3),并确定观看标志是否被设置为1(已观看)(步骤SB4)。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令节目名称的显示颜色不同以便清楚地指示该节目已被观看(步骤SB5)。接着,CPU 110确定保护标志是否被设置为1(禁止删除)(步骤SB6)。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将保护标记加到该节目名称上,以便清楚地指示删除被禁止(步骤SB7)。在这样的显示处理操作后,或者如果在步骤SB2中不存在图像记录数据主体,则CPU 110通过搜索存储器来确定是否存在另一项记录数据(步骤SB8)。如果这样的另一项图像记录数据存在,则CPU 110前进到步骤SB1,在该步骤中,读出记录数据,并重复上述处理操作。如果这样的另一项记录数据不存在,则CPU 110返回到图5中所示的流程图,并且标志LISTF被设置为1(列表显示状态)(步骤SA15)。接着,CPU 110通过在显示的列表中反色显示一个节目名称来高亮该节目名称(步骤SA16)。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在图5中所示的步骤SA12中,如果列表显示开关已被接通,则CPU 110确定是否接通了指针开关(步骤SA17)。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18)。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并且显示了一个列表,则CPU 110移动高亮显示的位置(步骤SA19)。也就是,CPU 110改变特定的节目名称。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17中并未接通指针开关,或者如果在步骤SA18中标志LISTF被设置为0,则CPU 110确定是否接通了回放开关(步骤SA20)。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21)。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CPU 110将标志LISTF重置为0(步骤SA22),并将标志PLAYF设置为1(步骤SA23)。接着,CPU 110开始回放时间计数(步骤SA24),并开始从存储器读取高亮的节目名称的用于固定接收机的记录数据(步骤SA25)。接着,CPU 110通过使用读出的记录数据来进行再现处理操作(步骤SA26)。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20中并未接通回放开关,或者如果在步骤SA21中标志LISTF被设置为0,则CPU 110在图6中示出的流程图中确定是否接通了删除开关(步骤SA27)。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28)。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并且并未显示节目名称的列表,则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查阅在存储器的记录数据中高亮的节目名称的数据的保护标志(步骤SA29)。接着,CPU 110确定保护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A30)。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禁止删除。这样,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然而,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仅删除该记录数据主体(步骤SA31)。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在步骤SA27中,如果并未接通删除开关,则CPU 110确定是否接通了保护开关(步骤SA32)。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33)。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且并未显示节目名称的列表,则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然而,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存储器的记录数据中高亮的节目名称的数据的保护标志区域被设置为1(禁止删除)(步骤SA34)。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在步骤SA32中,如果并未接通保护开关,则CPU 110确定是否接通了不保护开关(步骤SA35)。当接通了该开关时,确定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36)。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且并未显示节目名称的列表,则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然而,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存储器的记录数据中高亮的节目名称的数据的保护标志区域被设置为0(允许删除)(步骤SA37)。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35中并未接通不保护开关,则CPU 110在图7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是否接通了停止开关(步骤SA38)。当接通了停止开关时,CPU搜索标志RECF、PLAYF和LISTF的状态。接着,CPU 110确定标志RECF是否被设置为1(记录状态)(步骤SA39)。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接通停止开关的操作是用于停止记录的指令,因此,停止写入从OFDM解调器电路接收的数据(步骤SA40)。接着,CPU 110在存储器的记录时间计数区中存储记录时间计数器的内容(步骤SA41),并停止记录时间计数(步骤SA42)。然后,CPU 110将标志RECF重置为0(步骤SA43);输入响应于用户操作或自动分配的节目名称(步骤SA44),并将输入的节目名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节目名称区中(步骤SA45)。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39中标志RECF被设置为0,则CPU 110确定标志PLAYF是否被设置为1(回放状态)(步骤SA46)。如果标志PLAYF被设置为1,则接通停止开关的操作是用于停止回放的指令,因此,停止从存储器读出记录数据(步骤SA47)。接着,CPU 110停止回放时间计数,并清空计数值(步骤SA48)。接着,CPU 110将标志PLAYF重置为0(步骤SA49)。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5中所示的步骤SA13,并搜索标志RECF和PLAYF的状态。
如果在步骤SA46中标志PLAYF被设置为0,则CPU 110确定标志LISTF是否被设置为1(列表显示状态)(步骤SA50)。如果标志LISTF被设置为0,则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如果标志LISTF被设置为1,则接通停止开关的操作是用于清空列表屏幕的指令,因此,清空回放列表屏幕的显示(步骤SA51)。接着,CPU 110将标志LISTF重置为0(步骤SA52)。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图7中所示的步骤SA38中并未接通停止开关,则CPU 110在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是否检测到与蜂窝电话设备200的蓝牙无线连接(步骤SA53)。当检测到该连接时,即,当从蜂窝电话设备200发出线路连接请求的接入时,CPU 110确定标志RECF、PLAYF以及LISTF是否全部被设置为0(步骤SA54)。如果这三个标志都被设置为0并且并未建立记录状态、回放状态、以及列表显示状态中的任何一个,则CPU 110将连接标志CONNECTF设置为1(连接状态)(步骤SA55)。此外,CPU 110将数据输出标志OUTF设置为1(输出状态)(步骤SA56),并将数据输入标志INF重置为0(步骤SA57)。此后或在步骤SA54中,如果标志RECF、PLAYF或LISTF被设置为1,则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53中并未检测到连接,则CPU 110确定标志CONNEC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58)。如果标志CONNECTF被设置为1,则确定是否检测到连接断开(蓝牙无线线路与蜂窝电话设备200的连接断开)(步骤SA59)。当检测到连接断开时,CPU 110将标志CONNECTF重置为0(步骤SA60),并将标志OUTF和INF都重置为0(步骤SA61)。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59中并未检测到连接断开,即,如果建立了与蜂窝电话设备200的蓝牙无线线路连接,则CPU 110在图9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标志OU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62)。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将传送开始命令发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步骤SA63)。接着,CPU 110读出存储器中的记录数据(步骤SA64),搜索读出的记录数据的内容,并确定观看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A65)。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CPU 110确定租用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A66)。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确定13频段和单频段记录数据主体是否存在(步骤SA67)。如果记录数据主体存在,则CPU 110向蜂窝电话设备200发送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的主体、节目名称、观看标志、以及记录时间(步骤SA68)。接着,CPU 110仅删除存储器中用于移动接收机的单频段记录数据主体(步骤SA69),并将租用标志设置为1(步骤SA70)。因此,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主体未被拷贝,而是被从节目记录装置100移到蜂窝电话设备200。这样,遵守了“拷贝一次”的版权保护。
如果在步骤SA67中用于固定接收机和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主体不存在,则CPU 110确定保护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A71)。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主体已被传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此外,通过用户的删除操作,删除了用于固定接收机的13频段记录数据主体。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并不需要传送到蜂窝电话200的用于移动接收机的单频段图像数据,并将删除命令和节目名称传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步骤SA72)。
在CPU 110将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传送给蜂窝电话200、并在步骤SA70中将租用标志设置为1之后,或者在步骤SA72中向蜂窝电话200传送了删除命令和节目名称之后,或者如果在步骤SA65中观看标志被设置为1(已观看),或者如果在步骤SA66中租用标志被设置为1(租用中),或者如果在步骤SA71中保护标志被设置为1(禁止删除),则CPU确定存储器中是否有另一项记录数据存在(步骤SA73)。如果另一项记录数据存在,则CPU 110前进到步骤SA64,读出该记录数据,并重复上述处理操作。如果存储器中并不存在另一项记录数据,则CPU 110将标志OUTF设置为0(步骤SA74),将标志INF设置为1(步骤SA75),并向蜂窝电话200发送传送结束命令(步骤SA76)。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在步骤SA62中,如果标志OUTF被设置为0,则CPU 110在图10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标志IN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A77)。如果标志INF被设置为1,则将传送请求命令发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步骤SA78)。接着,CPU 110确定是否从蜂窝电话设备200接收到记录数据(步骤SA79)。当接收到数据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中是否有记录数据主体存在(步骤SA80)。如果记录数据主体存在,则CPU 110将其返回到存储器中对应的节目名称的记录数据中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记录数据主体的区域中(步骤SA81)。接着,CPU 110将租用标志重置为0(步骤SA82),并将观看标志设置为1(步骤SA83)。然后,CPU110前进到步骤SA79,并等待接收另一项记录数据。
如果在步骤SA80中在接收到的图像记录数据中并无记录数据主体存在,则在蜂窝电话设备200中通过用户的删除操作而删除了图像记录数据主体。在这种情况下,CPU 110查阅存储器中对应的节目名称的记录数据的保护标志(步骤SA84)。CPU 110确定保护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A85)。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仅删除相同节目名称的用于固定接收机的13频段记录数据主体(步骤SA86)。在进行删除之后或者如果保护标志被设置为1(禁止删除),则CPU 110将租用标志重置为0(步骤SA82),并将观看标志设置为1(步骤SA83)。然后,CPU 110前进到步骤SA79,并等待接收另一项记录数据。
在步骤SA79中,如果并未接收到记录数据,则CPU 110确定是否接收到传送结束命令(步骤SA87)。当接收到传送结束命令时,CPU110将标志INF重置为0(步骤SA88),并响应于蜂窝电话设备200的线路连接断开处理操作而将标志CONNECTF重置为0(步骤SA89)。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87中并未接收到传送结束命令,则CPU 110在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标志RECF是否被设置为1(记录状态)(步骤SA90)。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确定是否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段(步骤SA91)。当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段时,CPU 110将记录时间计数器加一(步骤SA92)。在记录时间计数器被加一之后或者如果还未经过预定的时间段,CPU 110在存储器中写入来自OFDM解调器电路103和104的用于固定接收机和用于移动接收机的节目数据项(步骤SA93)。然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如果在步骤SA90中标志RECF被设置为0,则CPU 110确定标志PLAYF是否被设置为1(回放状态)(步骤SA94)。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确定是否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段(步骤SA95)。当已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段时,CPU 110将回放时间计数器加一(步骤SA96)。当操作快进回放时,响应于快进回放速度和正常回放速度之间的速度比,改变该预定的时间段的值。例如,如果快进回放速度是正常回放速度的10倍,则相对于正常回放时预定的时间段T,所得到的快进回放时预定的时间段为T/10。
在回放时间计数器被加一之后或者如果还未经过预定的时间段,CPU 110从存储器中读出用于固定接收机的记录数据(步骤SA97)。接着,CPU 110对所读出的数据执行回放处理操作(步骤SA98)。也就是,CPU 110将所读出的用于固定接收机的13频段记录主体发送到13频段解码器电路105,并将解码后的记录数据主体从输入/输出部件107输出到显示器部件112。CPU 110确定回放时间是否超过了记录时间的90%(步骤SA99)。当回放时间超过了记录时间的90%时,观看标志被设置为1(步骤SA100)。接着,CPU 110确定回放时间是否达到了记录时间(步骤SA101)。当回放时间达到了记录时间时,取消从存储器中读出记录数据(步骤SA102)。接着,CPU 110将标志PLAYF重置为0(步骤SA103)。如果在步骤SA101中回放时间并未达到记录时间或者在标志PLAYF被设置为0之后,CPU 110前进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A3,并搜索另一个开关的通/断设置。
现在,将说明蜂窝电话设备200的操作。
在图13中,在预定的初始化(步骤SC1)之后,根据与节目记录装置100的通信状态、每个标志的确定、以及通/断开关设置,CPU 205执行图13到17中所示的循环处理操作。首先,CPU 205确定是否检测到与记录装置100的蓝牙无线连接(步骤SC2)。当检测到该连接时,即,当有来自记录装置100的对于线路连接请求的接入的应答时,确定标志PLAYF和LISTF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C3)。如果这两个标志都被设置为0或者如果回放状态和列表显示状态中的任何一个都未被设置,则CPU 205将标志CONNECTF设置为1(连接状态)(步骤SC4)。
在步骤SC2中,如果没有检测到与节目记录装置100的连接,则CPU 205确定标志CONNEC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C5)。如果标志CONNECTF被设置为1,则确定是否检测到连接断开(与节目记录装置的蓝牙无线线路连接断开)(步骤SC6)。当检测到连接断开时,CPU 205将标志CONNECTF重置为0(步骤SC7)。
如果在步骤SA6中并未检测到连接断开,即,如果正在进行与节目记录装置100的通信,则CPU 205在图14中所示的流程图中分析是否从节目记录装置100接收到命令。接着,CPU 205确定是否接收到传送开始命令(步骤SC8)。当接收到该命令时,标志INF被设置为1(步骤SC9)。如果并未接收到传送开始命令,则CPU 205确定是否接收到传送结束命令(步骤SC10)。当接收到该命令时,标志INF被重置为0(步骤SC11)。如果并未接收到传送结束命令,则CPU 205确定是否接收到传送请求命令(步骤SC12)。当接收到该命令时,标志OUTF被设置为1(步骤SC13)。在这些标志处理操作之后,CPU 205继续循环处理操作。
如果并未从节目记录装置100接收到命令、或者在接收到命令之后,CPU 205分析每个标志的内容。CPU 205确定标志IN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C14)。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确定是否从节目记录装置100接收到数据(步骤SC15)。当已接收到数据时,CPU 205确定在接收到的数据中是否有记录数据主体存在(步骤SC16)。如果记录数据主体存在,则CPU 205通过使用外部存储器接口215将接收到的节目名称、单频段记录数据主体、以及记录时间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步骤SC17)。接着,CPU 205将观看标志重置为0(步骤SC18),并将保护标志重置为0(步骤SC19)。在这些标志已被重置之后、或者如果在步骤SC15中并未接收到数据,CPU 205继续循环处理操作。
如果在步骤SC16中并未接收到记录主体,则CPU 205确定在接收到的节目名称的数据中是否包括删除命令(步骤SC20)。如果已包括了删除命令,则CPU 205搜索接收到的节目名称的记录数据(步骤SC21)。然后,CPU 205确定该记录数据的保护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C22)。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从外部存储器中删除记录数据主体(步骤SC23)。在进行删除之后、或者如果保护标志被设置为1且并未从外部存储器中删除记录主体、或者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中并不包括删除命令,则CPU 205继续循环处理操作。
如果在步骤SC14中标志INF被设置为0,则CPU 205在图15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标志OUT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C24)。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CPU指定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的记录数据(步骤SC25)。CPU 205确定在该记录数据中观看标志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C26)。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确定保护标志是否被设置为0(步骤SC27)。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CPU 205确定在该记录数据中是否有记录数据主体存在(步骤SC28)。如果记录数据主体存在,则CPU 205将节目名称和单频段图像数据主体传送到节目记录装置100(步骤SC29),并从外部存储器中删除该记录数据(步骤SC30)。也就是,CPU 205将并未被禁止删除的已观看的记录数据从蜂窝电话设备200传送到节目记录装置100。如果在步骤SC28中该记录数据中并不存在记录数据主体,即,如果外部存储器中的记录数据主体已被用户的删除操作所删除,则CPU 205发送节目名称和删除命令给节目记录装置100(步骤SC31)。
如果在步骤SC26中观看标志被设置为0,如果在步骤SC27中保护标志被设置为1,则在步骤SC30中删除记录数据之后,或者在步骤SC31中将节目名称和删除命令发送到节目记录装置100之后,在外部存储器的另一个区域中进行搜索,并确定是否有另一项记录数据存在(步骤SC32)。如果另一项图像数据存在,则CPU 205前进到步骤SC25,指定该记录数据,并重复上述处理操作。如果另一项记录数据并不存在,则CPU 205发送传送结束命令给节目记录装置100(步骤SC33),并将标志OUTF重置为0(步骤SC34)。在该标志已被重置之后、或者如果在步骤SC24中该标志被设置为0,则CPU 205继续循环处理操作。
如果在图13中所示的步骤SC5中标志CONNECTF被设置为0,即,如果蜂窝电话设备200并未连接到节目记录装置100,则CPU 205搜索开关部件214的状态,并根据每个开关的状态执行开关处理操作。该开关处理操作与节目记录装置100中的相同。因此,省略了重复的说明,将说明该操作的概况。
在图16所示的流程图中,CPU 205确定是否接通了列表显示开关(步骤SC35)。当已接通了该开关时,执行列表处理操作(步骤SC36)。如果并未接通列表显示开关,则CPU 205确定是否已接通了指针开关(步骤SC37)。当已接通了该开关时,执行指针移动处理操作(步骤SC38)。如果并未接通指针开关,则CPU 205确定是否已接通了回放开关(步骤SC39)。当已接通了该开关时,执行回放处理操作(步骤SC40)。如果并未接通回放开关,则CPU 205确定是否已接通了删除开关(步骤SC41)。当已接通了该开关时,执行删除记录数据的处理操作(步骤SC42)。
如果还未接通删除开关,则CPU 205在图17中所示的流程图中确定是否已接通了保护开关(步骤SC43)。当已接通该开关时,执行保护处理操作(步骤SC44)。如果并未接通保护开关,则CPU 205确定是否已接通了不保护开关(步骤SC45)。当已接通了该开关时,执行不保护处理(步骤SC46)。如果并未接通保护开关,则CPU 205确定是否已接通了停止开关(步骤SC47)。当已接通了该开关时,在回放状态的情况下,执行回放停止处理操作。在列表显示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清空回放列表屏幕的处理操作(步骤SC48)。如果并未接通停止开关,则CPU 205确定标志PLAYF是否被设置为1(步骤SC49)。如果该标志被设置为1,则执行回放处理操作(步骤SC50)。
在执行了上述的每个开关处理操作之后,如果没有接通开关,则标志PLAYF为0,且建立了回放停止状态,或者如果正在进行记录数据主体的回放,则CPU 205前进到图13中所示的步骤SC2,并继续循环处理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对于同一个节目,记录装置100接收发送到固定接收机装置的用于固定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13频段地面数字广播的节目数据、以及发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的用于移动接收机的低图像质量单频段地面数字广播的节目数据。此外,记录装置100记录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13频段节目数据和用于蜂窝电话设备的单频段节目数据。当蜂窝电话设备200连接到固定接收机时,所记录的单频段节目数据被自动地传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对于其节目与所传送的第二节目数据的节目相同的第一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和删除的管理信息被发送到蜂窝电话设备200。
另一方面,蜂窝电话设备200记录从记录装置100传送的用于移动接收机的单频段节目数据,并向记录装置100发送对于所记录的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和删除的管理信息。
因此,解决了移动终端设备中与电力消耗和有限的记录容量相关的问题,并且接收到的且记录的节目数据能够被传送到移动接收机装置,而无需开关操作。此外,能够遵守“拷贝一次”的版权保护。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将蜂窝电话设备作为移动接收机装置的例子而说明了本发明。然而,移动接收机装置的构造并不限于蜂窝电话设备。例如,移动接收机装置可以由PHS、PDA、汽车导航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数字照相机或视频摄像机等构成。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给出了利用蓝牙无线连接将记录装置和蜂窝电话设备彼此进行连接的构造的说明。然而,可以提供利用红外无线连接建立连接的构造;直接将记录装置和蜂窝电话设备彼此进行连接的构造;或者经由电缆建立连接的构造。例如,可以在记录装置中配备托架,且蜂窝电话设备可被装在该托架上从而建立直接连接。作为选择,托架可以经由USB电缆而连接到记录装置,而蜂窝电话可以安装在该托架上。
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对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指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8是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记录装置300的构造的方框图。记录装置300经由天线AT接收用于固定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地面数字广播和用于移动接收机的低图像质量地面数字广播的无线电波。带宽f1的调谐器113基于设定的频道从获自天线AT的频率带宽f1中的地面数字广播中选择接收的信号。带宽f2的调谐器114基于设定的与频率带宽f1中的频道相同的频道从获自天线AT的频率带宽f2中的地面数字广播中选择接收的信号。OFDM解调器电路103解调由调谐器113所选择的接收到的信号。OFDM解调器电路104解调由调谐器114所选择的接收到的信号。其它的组成元件和功能与根据图1中所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那些元件和功能相同。因此,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同样对于通过记录地面数字广播而得到的记录数据的结构,除了所提供的用于固定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记录数据主体是从频率带宽f1中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和解码的数据,而所提供的用于移动接收机的低图像质量记录数据主体是从频率带宽f2中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和解码的数据之外,本实施例与图3中所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了附图和说明。
此外,对于图18中所示的节目记录装置300的操作和未示出的诸如蜂窝电话设备、PDA、汽车导航系统等这样的移动接收机的操作,除了所提供的用于固定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记录数据主体是从频率带宽f1中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和解码的数据,而所提供的用于移动记录器的低图像质量记录数据主体是从频率带宽f2中接收到的信号解调和解码的数据之外,本实施例与图4到12中所示的节目记录装置的流程图和图13到17中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流程图相同。因此,省略了附图和说明。
现在,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变型。
图19是描述第三实施例中的记录装置301的构造的方框图。节目记录装置301经由天线AT接收用于固定接收机的高图像质量地面数字广播和用于移动接收机的低图像质量地面数字广播的无线电波。节目记录装置301在多调谐器115中,基于设定的频道选择用于固定接收机和用于移动接收机的两个地面数字广播系统的接收的信号。如果如第一实施例那样地面数字广播由13个频段构成,则在多调谐器115中将12频段接收信号和单频段接收信号彼此分离,并将分离的信号分别输出到OFDM解调器电路103和104。另一方面,如果如第二实施例那样地面数字广播由f1带宽和f2带宽构成,则多调谐器115需要频率分离电路。该节目记录装置的其他组成元件和功能基本上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那些元件和功能相同。
即使是地面数字广播由13个频段构成、或者即使是地面数字广播由f1带宽和f2带宽构成,用于固定接收机的接收到的信号也是被输出到OFDM解调器电路103,而用于移动接收机的接收到的信号也使被输出到OFDM解调器电路104。因此,该节目记录装置的操作基本上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操作相同。这里不再重复给出附图和重复的说明。
提供上述实施例和附图仅用于指出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本质和范围的情况下,从这些实施例和附图中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其它各种实施例和变型,因此这些其它各种实施例和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原理。

Claims (12)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
解调器模块(103、104、113、114、115),用于接收对于同一个节目的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高图像质量第一数字广播数据和用于移动接收机装置的低图像质量第二数字广播数据,并解调所述第一数字广播数据和所述第二数字广播数据以获得用于所述固定接收机装置的第一节目数据和用于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的第二节目数据;
记录控制模块(110),用于在记录介质(111)中记录由所述解调器模块获得的第一节目数据和第二节目数据;
连接检测器模块(110),用于检测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连接到所述记录装置;以及
通信模块(110、107),用于当所述连接检测器模块检测到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的连接时,将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二节目数据传送给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包括:
回放模块(105),用于当输入了用于指定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一节目数据的指定指令和用于再现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一节目数据的回放指令时,再现由所述指定指令指定的第一节目数据;以及
回放结束检测器模块(110),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时,将指示所述第一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的信息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请求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传送与由所述回放结束检测器模块检测到回放结束的所述第一节目数据的节目一样的节目的第二节目数据,并且所述记录控制模块在所述记录介质中记录从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传送的第二节目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当所述记录控制模块从所述记录介质中删除了所述第一节目数据时,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发送用于删除与所删除的第一节目数据的节目一样的节目的第二节目数据的指令,并且当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接收到删除所述第二节目数据的通知时,所述记录控制模块从所述记录介质中删除与所删除的第二节目数据的节目一样的节目的第一节目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当输入了对于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一节目数据的禁止删除指令时,即使在从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接收到删除其节目与所述第一节目数据的节目一样的所述第二节目数据的通知时,所述记录控制模块也并不从所述记录介质中删除所述第一节目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还包括:
传送管理模块(110),用于当与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一节目数据的节目一样的节目的第二节目数据被传送到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时,将指示正在传送所述第二节目数据的信息增加到所述第一节目数据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字广播数据包括通过将预定的频率带宽分成13个频段而发送的多频段的数据,所述第二数字广播数据由单频段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字广播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广播数据包括彼此不同的频率带宽中的数据。
8、一种移动接收机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216),当与接收对于同一个节目的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高图像质量第一数字广播数据和用于移动接收机装置的低图像质量第二数字广播数据、并记录用于所述固定接收机装置的第一节目数据和用于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的第二节目数据的记录装置建立了连接时,所述通信模块接收从所述节目记录装置传送的第二节目数据;
记录控制模块(205),用于在记录介质(215)中记录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到的第二节目数据;以及
回放控制模块(205),用于当输入了回放指令时,再现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二节目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接收机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记录装置返回其回放由所述回放控制模块完成的第二节目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接收机装置,其中,当响应于手动操作而输入了删除指令时,或当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记录装置接收到删除指令时,所述记录控制模块根据所述删除指令从所述记录介质删除所述第二节目数据,而当所述记录控制模块响应于所输入的删除指令而删除了所述第二节目数据时,所述通信模块向所述节目记录装置发送删除所述第二节目数据的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接收机装置,其中,当响应于手动操作而输入了禁止删除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中的第二节目数据的指令时,当响应于操作而输入了对于所述第二节目数据的删除指令时,或甚至当所述通信模块从所述节目记录装置接收到所述删除指令时,所述记录控制模块并不删除所述第二节目数据。
12、一种数据管理方法,用于执行记录装置(100、300、301)和移动接收机装置(200)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字广播的节目数据,其中,
所述节目记录装置接收对于同一个节目的用于固定接收机装置的高图像质量第一数字广播数据和用于移动接收机装置的低图像质量第二数字广播数据;记录用于所述固定接收机装置的第一节目数据和用于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的第二节目数据;当连接了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时,向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传送所记录的第二节目数据;以及向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发送对于其节目与所传送的第二节目数据的节目一样的所述第一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和删除的管理信息;以及
所述移动接收机装置记录从所述记录装置传送的第二节目数据,并向所述节目记录装置发送对于所记录的第二节目数据的回放结束和删除的管理信息。
CN2006800016268A 2005-08-29 2006-08-17 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12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7591/2005 2005-08-29
JP2005247591 2005-08-29
JP2006120041A JP4779788B2 (ja) 2005-08-29 2006-04-25 番組録画装置および移動型の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管理方法
JP120041/2006 2006-04-25
PCT/JP2006/316534 WO2007026585A1 (en) 2005-08-29 2006-08-17 Recording apparatus, mobile receiver apparatus and data management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1218A true CN101091218A (zh) 2007-12-19
CN101091218B CN101091218B (zh) 2010-12-01

Family

ID=37420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162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1218B (zh) 2005-08-29 2006-08-17 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23798B2 (zh)
EP (1) EP1920440B1 (zh)
JP (1) JP4779788B2 (zh)
KR (1) KR100890847B1 (zh)
CN (1) CN101091218B (zh)
WO (1) WO200702658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4646A (zh) * 2008-07-10 2011-06-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图像记录装置
CN103313112A (zh) * 2012-03-15 2013-09-18 瑞萨移动公司 半导体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5657492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信号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电视播放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8777B2 (en) 2003-04-17 2007-07-24 Nielsen Media Research,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content skipping by a consumer of a recorded program
TWI411301B (zh) 2004-02-17 2013-10-01 Nielsen Media Res Inc 決定錄影過節目之觀眾觀看的方法及設備
US20060105038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Euran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Taste-maske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prepared by coacervation
EP1921854A1 (en) * 2006-11-10 2008-05-14 Hutchison Whampoa Three G IP (Bahamas) Limited Mobile TV service
KR100896690B1 (ko) * 2007-05-03 2009-05-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시스템 및방법
JP5019209B2 (ja) * 2007-05-31 2012-09-05 株式会社東芝 記憶番組制御装置及び記憶番組制御方法
JP5211569B2 (ja) * 2007-07-26 2013-06-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コンテンツ再生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409006B2 (en) * 2007-09-28 2013-04-02 Activision Publishing, Inc. Handheld device wireless music streaming for gameplay
JP4879146B2 (ja) * 2007-12-03 2012-0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録画装置
EP2101497A1 (en) * 2008-03-12 2009-09-16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im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772724B2 (ja) * 2012-05-31 2015-09-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027549A (ja) * 2012-07-27 2014-02-06 Funai Electric Co Ltd 録画装置
TW201431378A (zh) * 2013-01-28 2014-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節目錄製裝置及方法
JP7254751B2 (ja) * 2020-07-31 2023-04-10 Tvs Regza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1573A (en) * 1980-11-17 1984-11-06 Hitachi, Ltd. Shared virtual address translation unit for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US6275497B1 (en) * 1997-02-10 2001-08-14 Hybrid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ing contention and polling schemes
US6990202B2 (en) * 2001-10-04 2006-01-2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acketizing devices for secure scalable data streaming
JP4618956B2 (ja) 2001-12-10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信号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EP1347581A3 (en) * 2002-03-22 2004-11-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192498B2 (ja) * 2002-05-17 2008-12-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転送方法、そのプログラム、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JP2004030812A (ja) * 2002-06-27 2004-01-29 Sony Corp 出力装置、記録装置、出力方法、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EP1868382A3 (en) * 2002-09-13 2008-02-2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roadcast program record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4227173A (ja) * 2003-01-21 2004-08-1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ソフトウェアダウンロードシステム、通信機及びダウンロードセンター並びに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4289712A (ja) 2003-03-25 2004-10-14 Toshiba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JP2004336464A (ja) * 2003-05-08 2004-11-25 Canon Inc Tv番組録画再生装置
CN1283125C (zh) * 2003-08-05 2006-11-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话通信系统
JP2005109828A (ja) 2003-09-30 2005-04-21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GB2407745A (en) * 2003-10-28 2005-05-04 Nokia Corp Method of providing an electronic service guide in a datacasting system
JP2005159439A (ja) * 2003-11-20 2005-06-16 Canon Inc 録画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4277691B2 (ja) * 2004-01-15 2009-06-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番組録画装置、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70283442A1 (en) * 2004-02-03 2007-12-06 Toshihisa Nakano Recording/Reproduction Device And Content Protection System
JP4394493B2 (ja) * 2004-03-24 2010-01-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ファイル管理方法、ファイル管理装置、及び、ファイル管理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4646A (zh) * 2008-07-10 2011-06-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图像记录装置
CN102084646B (zh) * 2008-07-10 2013-1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图像记录装置
CN103313112A (zh) * 2012-03-15 2013-09-18 瑞萨移动公司 半导体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3313112B (zh) * 2012-03-15 2018-01-02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5657492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视信号处理方法及其装置、电视播放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1218B (zh) 2010-12-01
KR20070089833A (ko) 2007-09-03
JP4779788B2 (ja) 2011-09-28
US8023798B2 (en) 2011-09-20
EP1920440A1 (en) 2008-05-14
JP2007097121A (ja) 2007-04-12
US20070047906A1 (en) 2007-03-01
WO2007026585A1 (en) 2007-03-08
KR100890847B1 (ko) 2009-03-27
EP1920440B1 (en) 2013-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1218B (zh) 记录装置、移动接收机装置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KR100443920B1 (ko) 프로그램 정보 송신장치, 통신 시스템, 프로그램 정보송신방법, 프로그램 기록 지시방법 및 프로그램 구입지시방법
JP4528845B2 (ja) コンテンツ受信および音声通話が可能な通信端末装置
JP4385934B2 (ja) 放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端末、サーバ
KR100925295B1 (ko)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장치
US7587731B1 (en) Program guide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program device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information receiving device, remote op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1103406A (ja) 携帯端末電話機を利用したtv番組予約システム
JP4539848B2 (ja) 番組記録再生装置及び番組記録再生システム
US20050028205A1 (en) Progra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618301B2 (ja) コンテンツの提供方法
US20080192658A1 (en) Media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module
CN101340250A (zh) 广播调度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广播接收装置
JP2008042234A (ja) テレビ放送視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197769A (ja) 放送受信装置、放送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455946B1 (ko) 단일 디스크램블러를 구비한 방송신호 수신기에서의 유료 방송 스트림 저장 및 재생 방법
KR100737097B1 (ko)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저장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0756133B1 (ko) 방송신호 저장 기능을 갖는 리모콘과, 그를 이용한방송신호 저장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438176B2 (ja) 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及び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JP2007318334A (ja) 放送受信端末
JP2009212610A (ja)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CN101001337A (zh) 一种数字电视录像机及其录像实现方法
KR100826165B1 (ko) 프로그램 저장/재생을 위한 ci 모듈, 상기 ci 모듈을 이용한 프로그램 저장/재생 방법 및 수신 시스템
KR100879574B1 (ko) Ci 모듈을 이용한 방송 정보 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90061288A (ko) 방송수신장치 및 그의 동기화방법
JP2004128883A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