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0829A - 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0829A
CN101090829A CNA2005800451607A CN200580045160A CN101090829A CN 101090829 A CN101090829 A CN 101090829A CN A2005800451607 A CNA2005800451607 A CN A2005800451607A CN 200580045160 A CN200580045160 A CN 200580045160A CN 101090829 A CN101090829 A CN 101090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mentioned
face
double
let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5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8557C (zh
Inventor
小林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90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0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85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855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5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with two or more sets of type or prin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6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bond interfering means [slip sheet, et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05Lamina transferred to base from adhered flexible web or sheet type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05Lamina transferred to base from adhered flexible web or sheet type carrier
    • Y10T156/1707Discrete spaced laminae on adhered carri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05Lamina transferred to base from adhered flexible web or sheet type carrier
    • Y10T156/1707Discrete spaced laminae on adhered carrier
    • Y10T156/171Means serially presenting discrete base articles or separate portions of a single art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它包含在第一标签(L1)上进行印字的第一印字装置(12),和在第二标签(L2)上进行印字的第二印字装置(18),和将第一和第二标签层叠而排出的层叠部(20)以及将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的粘贴装置(21)。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与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粘接,第二标签(L2)的印字面位于被粘贴体(W)之间而被隐匿起来。

Description

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在两张标签上分别进行印字,并将这两张标签层叠一起,在隐匿其中一张标签印字面的状态下,粘贴到被粘贴体上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背景技术
在函购业务普及的现在,一般都是送货人代替售货人把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在用于包装商品的箱子等容器上,粘贴送货单。在这样的送货单上,除商品收件人的住址、姓名之外,通常都还标示有商品名称、发票金额等内容。
因为商品名称都是涉及到收货人私生活的内容,所以一般要求对送货人保密。另外,发票金额标示有商品价值,从防范被盗灾难于未然这一观点来看,可以说发票金额也是带有隐私性质的信息。
因此,使用数张票据叠在一起的送货单,可以隐匿商品名称和发票金额等隐私信息,不过,在此情况下,可使用的打印机便只限于点式击打印机了,所以多有不便。
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一种在标签背面设置无粘接剂层区域,而且在此无粘接剂层区域也能进行印字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该打印机具备在导出临时粘在剥离片上的标签的过程中,在该标签的正反两面分别进行印字的第一和第二印字装置的构成。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786263号公报
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在把标签粘贴到被粘贴体上的时候,可隐匿背面所印字的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中,为了在标签的粘接剂层上进行印字,必须在预定印字区域做无粘接剂层的加工处理。而且,还必须在剥离片上,预先开设跟预定印字区域相对应的冲孔。
因此,每变更一次标签的粘接剂层,也即每变更一次背面的印字区域,不仅必须改变粘接剂层的布局和剥离片的冲孔形状,而且印字区域选择的自由度还变小,带来诸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这种不便而做出提案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这种打印机以将标签层叠成正反两张厚度的结构为基本,不需要将位于表面侧的标签粘接剂层限制于一部分区域之内,另外,还可以不必对位于背面侧的标签印字区域的宽窄和位置做限制,就可以对各标签进行印字,并在隐匿位于背面侧标签的印字内容的状态下,将标签粘贴在被粘贴体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由第一印字装置,第二印字装置和层叠部构成。所述第一印字装置,在导出一面涂有粘接剂层的第一标签过程中,在该第一标签上进行印字;所述第二印字装置,在导出第二标签过程中,在该第二标签上进行印字;所述层叠部,在将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叠合在上述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上的同时,在第一标签粘接剂层部分露出于该第二标签外侧的状态下,将该第一和第二标签排出。
在本发明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中,可以采用包含切断装置的构成。上述第二标签由带状片形成,处于比上述第二印字装置导出方向的更下游端,所述切断装置,将上述带状片切断成一个个指定长度,形成上述第二标签。
另外,本发明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还可采用包括第一印字装置,第二印字装置和层叠部的构成。所述第一印字装置,在将带状剥离片的一面靠粘接剂层临时粘接有第一标签的卷筒纸导出的过程中,在上述第一标签上进行印字;所述第二印字装置,在将带状剥离片的一面临时粘接有第二标签的卷筒纸导出的过程中,在上述第二标签上进行印字;所述层叠部,分别剥离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将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层叠在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同时在上述第一标签粘接剂层部分露出于第二标签外侧的状态下,排出该第一和第二标签。
上述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层叠部,是以让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汇合的方式来引导各个标签的。
另外,也可以还包含粘贴装置,该粘贴装置用于保持从上述层叠部排出的第一和第二标签,并将其粘贴到指定的被粘贴体上。
另外,还可以采用包含粘贴装置的构成。该粘贴装置将第一和第二标签粘贴到指定的被粘贴体上,通过在保持第一标签并将其移动到上述被粘贴体侧的过程中,将上述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粘贴到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上,从而构成上述层叠部。
另外,上述第二标签,可在其一部分从上述第一标签外缘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
另外,上述第二标签,也可以将其面积设置成比上述第一标签更小,在不从该第一标签外缘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
另外,最好采用在上述第一标签的一部分,形成有可与上述第二标签一起撕取的撕取线这样的构成。
另外,还可采用在上述第一标签的一部分,形成有可与上述第二标签一起撕取的撕取线和缺口部这样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因为是在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一侧,层叠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的层叠结构,所以没有必要在第一标签上设置出部分无粘接剂层的领域,并可在对层叠第一和第二标签的区域和位置完全没有限制的状态下,进行两面印字。
另外,在上述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是由不带粘接性的片所形成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在该第二标签的一部分从第一标签外缘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因此,在第一和第二标签粘贴到被粘贴体之后,可以形成卷绕第二标签时的捏头。
另外,还可以提供一种在使用第一和第二标签被分成单张,使得它们分别被临时粘在带状剥离片上这种类型的卷筒纸的情况下,不必设置上述切断装置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另外,还可得到以下优点:在采用带粘贴装置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这一构成的情况下,发行标签和粘贴标签可以连续进行,例如,通过在按顺序搬送被粘贴体的流水线上,沿线配置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就可很容易引进到配送中心等系统之中去。
另外,按第一标签的一部分设有撕取线和缺口部的结构,在粘贴于被粘贴体的状态下,可很容易进行与第一标签的一部分一起卷绕第二标签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主视图。
图2是除了上述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粘贴装置之外,从上方观察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除了上述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粘贴装置之外,从下方观察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第一和第二标签以及被粘贴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被粘贴体上粘贴有第一和第二标签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被粘贴体上就要被粘贴之前的第一和第二标签状态的概略主视图。
图7是表示与第一标签的一部分一起卷绕第二标签状态下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主视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与图2同样的概略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与图3同样的概略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和第二标签粘贴到被粘贴体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从图11的状态与第一标签的一部分一起卷绕第二标签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主视图。
标记说明
10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11第一印字装置
18第二印字装置
19切断装置
20层叠部
21粘贴装置
M1第一标签卷筒纸
M2第二标签卷筒纸
S、S2剥离片
L1第一标签
L2第二标签
C缺口部
PL线状孔眼
W被粘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概略主视图,图2和图3分别表示从上方和从下方观察上述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的一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在上述图中,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10的构成包含以下部件:支承卷筒状的第一卷筒纸M1的第一支承卷轴11,该第一卷筒纸M1的带状剥离片的一面,每隔一定间隔,临时粘有第一标签L1;在从该第一支承卷轴11导出第一标签卷筒纸M1的过程中,在第一标签上L1进行印字的第一印字装置12;给第一标签卷筒纸M1赋予导出力的第一驱动装置13;卷绕剥离片S的卷绕卷轴14;支承无粘接剂层的第二标签卷筒纸2的第二支承卷轴16;赋予第二标签卷筒纸M2以导出力的第二驱动装置17;在导出第二标签卷筒纸M2的过程中,在该第二标签卷筒纸M2上进行印字的第二印字装置18;将印字完毕的第二标签卷筒纸M2切断成指定长度,以形成第二标签L2的切断装置19;将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叠合到上述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侧(背面侧)的同时,在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部分露出于该第二标签L2外侧的状态下,排出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的层叠部20;保持从该层叠部20排出的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并将其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的粘贴装置21。
上述第一标签L1,如图2及图4~图7所示,平视略呈方形,在背面整个区域都设有粘接剂层A,而且在其面内形成有构成大致呈n型的撕取线的线状孔眼PL。在此线状孔眼PL中的n型开口侧,以朝向第一标签卷筒纸M1的导出方向下游端的方式形成。
上述第一印字装置12,由以下部件所构成:保持卷绕成卷轴状的第一墨带R1的第一墨带保持卷轴25;从该第一墨带R1的第一墨带保持卷轴25导出的第一墨带R1被卷挂起,将指定的印字信息进行印字的第一印字头26;与该第一印字头26方向相反的第一压卷筒轴27;第一墨带卷绕卷轴28;旋转驱动该第一墨带卷绕卷轴28的未予图示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印字头26由热敏印字头所构成,使用第一墨带R1进行印字,但是若是用感应纸来构成第一标签L1,第一墨带R1就不需要了。另外,也可以采用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代替热敏头。
上述第一驱动装置13,配置在紧靠上述卷绕卷轴14的前端。该第一驱动装置13,由连接于电机30的输出轴30A的驱动轴31和夹持剥离片S在此驱动轴31之间的夹送卷轴32所构成。在电机30的输出轴30A和卷绕卷轴14的旋转轴14A之间,设置有未予图示的皮带轮和卷装在此皮带轮间的滑动皮带,籍此,在电机30驱动的时候,可被同时赋予第一标签卷筒纸M1的导出力和剥离片S的卷绕力。
上述第二标签卷筒纸M2采用连成带状的普通纸。这种第二标签卷筒纸M2,如图4所示,被制成比在第一标签L1上形成的线状孔眼PL的幅宽W1更小的幅宽W2。
上述第二驱动装置17由电机35、与该电机35的输出轴联结的驱动轴36和在此驱动轴36之间夹入第二标签卷筒纸M2的夹送卷轴37所构成。
上述的第二印字装置18,配置在仅靠第二驱动装置17的前端。该第二印字装置18由以下部件所构成:保持卷绕成卷轴状的第二墨带R2的第二墨带保持卷轴40;从该第二墨带保持卷轴40导出的第二墨带R2被卷挂起,将指定的印字信息进行印字的第二印字头42;与该第二印字头42方向相反的第二夹送卷轴43;第二墨带卷绕卷轴44;配置在第二墨带卷绕卷轴44和第二印字头42之间的导辊45;旋转驱动该第二墨带卷绕卷轴44的未予图示的驱动装置。该第二印字装置的构造,实质上与将第一印字装置反转后的构造大致一样,因此,也可以采用第一印字装置12涉及的上述变形例。
上述切断装置19,配置在紧靠上述第二驱动装置17附近的下游端。该切断装置19,由其长度与第二标签卷筒纸M2的幅宽W2相对应的切割刀刃47和切割模48所组成。切割刀刃47按预设时间,在宽度方向切断第二标签卷筒纸M2,由此形成指定长度的第二标签L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标签L2的长度,如图5所示,设定为在层叠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时,作为导出方向下游端的后端部从第一标签L1后端部外缘突出之长度。
上述层叠部20,由以下部件构成:在第一标签卷筒纸M1的导出方向快速翻转,从剥离片S剥离第一标签L1的剥离板50;将位于该剥离板50的下方,并在第二标签卷筒纸M2上进行印字之后被切断而形成的第二标签L2;将第二标签L2引导到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侧的导板51。导板51配置成图中左端侧位于剥离板50的前端侧,而且右端侧能位于切割模48这一侧,据此,第二标签L2可被引导到与第一标签L1汇合,在从剥离板50的前端依次突出的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上,粘贴有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
上述粘贴装置21由吸附板55和朝被粘贴体W进退可能地支承该吸附板55的气缸56所构成。吸附板55的构成如下:其下面侧具有多个未予图示的吸附孔,在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叠合一起的层叠状态下,可以吸附并保持该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另外,图1中标记58、59表示夹送卷轴。
其次,说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动作。在这里,为了说明的方便起见,将被粘贴体W设定为直接送家商品,在第一标签L1上,设定印有该商品的送货地址等信息,在第二标签的卷筒纸M2(第二标签L2)上,例如,印有收取金额、商品名称等隐私信息以及日期等内容。
事先,通过未予图示的输入装置和控制装置输入上述印字信息,通过分别驱动第一驱动装置13和第二驱动装置17,剥离片S的卷绕动作得以开始,第一标签卷筒纸M1被导出,另一方面,第二标签卷筒纸M2以在规定的时刻触接到第一标签L1的方式开始导出。
第一标签L1,在图1中上面侧打印好被粘贴体W(商品)的送货地点等印字信息之后,依次被从剥离板50的前端侧剥离,另外,第二标签卷筒纸M2,在图1中下面侧打印好收取金额或请款金额、商品名称、日期等印字信息之后,经切断装置切断。该切断操作,在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侧(图1中上面侧)的前端部粘接到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之后进行。因此,在进行完第二标签卷筒纸M2的切断之后,第二标签L2的支承不会失去。此时,第二标签L2的导出方向前端,位于沿第一标签L1中的幅宽方向形成的线状孔眼PL的近旁内侧,而其后部侧则变成从第一标签L1的后端外缘突出状态下被导出的长度。
通过在从剥离板50前端依次被剥离的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上粘接第二标签L2,这些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逐步层叠,在其叠合的状态下,被吸附到吸附板55上。此时,为了让层叠更可靠地进行,在剥离板50的下游,采用未予图示的吹风方法,让第二标签L2向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上赋能。此后,吸附板55依靠气缸56的动作,向被粘贴体W前进(下降),如图6所示,从而在第二标签L2的印字面隐匿于被粘贴体W之间的状态下,露出于该第二标签L2外侧的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被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
按照该第一实施方式,因其结构是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粘接在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上,并在该第二标签L2的背面侧进行印字,所以就可排除对第一标签L1中的粘接剂层A必须是其局部区域的限制。另外,还可适合于对位于第一标签L1背面侧的第二标签L2的印字区域不加限制,可在隐匿该第二标签L2的印字内容的状态下,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的情况,如图7所示,可在第一标签L1面内形成的线状孔眼PL位置上,与该第一标签L1的一部分一起撕下。
其次说明除本发明的上述之外的其他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采用同一或同等构成的部分,均拟用同一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图8至图12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采用这样一种构成:使用在带状剥离片S2的一面临时粘有第二标签L2的第二标签卷筒纸M2,并在该第二标签卷筒纸M2导出的过程中,剥离第二标签L2,而将其非印字面一侧与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叠合。另外,第一标签L1的线状孔眼PL,沿着比第一标签L1的平面面积更小、形状大致相似的方形轨迹,形成闭环状,在其一个角部上,采用上道工序的冲切装置,形成一个平视大致呈三角形的缺口部C,在上述线状孔眼PL的内侧区域,层叠有第二标签L2的状态下,该第二标签L2的一个角部设置成可从外部看得见(参照图11)。
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卷绕剥离片S2的卷绕卷轴60,并在紧靠该卷绕卷轴60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61。另外,还设置有在第二标签L2上进行印字之后,剥离该第二标签L2的下部剥离板62。在此,由下部剥离板62和剥离第一标签L1的剥离板50,构成层叠部20。
第二驱动装置61,由连接在电机64的输出轴64A上的驱动轴65和将剥离片S2夹入该驱动轴65之间的夹送卷轴67所构成。在电机64的输出轴64A和卷绕卷轴60的旋转轴60A上,设置有未予图示的皮带轮和卷装在其皮带轮之间的滑动皮带,借此,当电机64驱动的时候,第二标签卷筒纸M2的导出力和剥离片S2的卷绕力都得以同时赋予。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各标签L1、L2都经层叠部20层叠在一起,并使第二标签L2位于第一标签L1的线状孔眼PL的内侧。在此情况下,为使层叠过程进行得更好,采用在剥离板50、下部剥离板62的下游的未予图示的鼓风措施,让第二标签L2给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一侧赋能。因此,第二标签L2在放于第一标签L1面内的状态下,层叠一起,并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另外,当卷绕第二标签L2的时候,通过夹住露出于上述缺口部C内的第二标签L2的角部,向上提起,就可以在第一标签L1面内形成的线状孔眼PL位置上,与该第一标签L1的一部分一起撕去(参照图12)。
按照这种第二实施方式,因为第二标签卷筒纸M2系采用在剥离片S2上临时粘有第二标签L2的第二标签卷筒纸M2,并靠下部剥离板62依次剥离的结构,所以可以省略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切断装置19。
(第三实施方式)
图13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二标签卷筒纸M2的导出方向,设置成与第一标签卷筒纸M1的导出方向大致平行,在上述粘贴装置21的吸附板55,吸附着第一标签L1并向被粘贴体W移动的过程中,将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粘贴并叠合在该第一标签L1的粘接剂层A的面内,籍此构成层叠部20。
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二驱动装置17的下游端,配置有导板70,同时,在该导板70的上面侧,配置有切割器47。另外,在导板70的上面侧,具备未予图示的多个吸附孔的结构,以吸附并保持第二标签L2。导板70可旋转地设置在如图3中实线所示的大致沿第二标签L2导出方向的位置和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与上述导出方向大致成正交的位置之间。另外,导板70的上面部分,起着切割模的作用。
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剥离板50剥离的第一标签L1由吸附板55吸附,该吸附板55朝被粘贴体W下降。在此下降期间,当上述粘接剂层A与被导出在导板70上、被切割器47切断的第二标签L2的非印字面互相重合的位置上,上述下降动作暂时停止,由此进行第一标签L1和第二标签L2的层叠。然后,导板70旋转到图1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上,变位到躲开吸附板55下降轨迹的位置。在此状态下,通过吸附板55进一步下降,就可以在隐匿第二标签L2印字面的状态下,对被粘贴体W粘贴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
按照这样的第三实施方式,除了可以更好地进行第一标签L1和第二标签L2的层叠之外,还可以将装置整体的上下方向尺寸设计得更小一些。
如上所述,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构成和方法等,均已在上述记载中予以揭示,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也就是说,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进行了特别的图示和说明,但只要不超脱本发明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对于以上说明过的实施方式,都可以就其形状、位置或者配置等,根据需要,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种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虽然是采用在第二标签L2从第一标签L1的外周不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的构成,但采用对临时粘有第二标签L2的剥离片S2,借助压机加压方式形成临时粘接结构的方法,也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在其一部分从第一标签L1外缘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在此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在第一标签卷筒纸M1上形成上述缺口部C了。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在导板70上设吸引传送带等可以输送第二标签L2的构成,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一样,如图11所示的第一标签L1的线状孔眼PL,即使是比第一标签L1的平面形状更小的闭环形状,也可以在上述线状孔眼PL的内侧区域,进行第二标签L2的层叠。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装置各部分的结构,并不限制在图示的结构例子之内,只要是采用分别对第一标签L1和第二标签L2进行印字,可使各标签L1、L2的非印字面重合一起的层叠和排出结构,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
另外,本发明未必需要配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粘贴装置。在此情况下,除了可以由操作人员,用手工作业的方法,将依次层叠和排出的第一和第二标签L1、L2,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之外,也可以在别的工序中,粘贴到被粘贴体W上。但是,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配置有粘贴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在流通体系中被粘贴体W的输送途径沿线,并行设置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10的使用方式。

Claims (10)

1、一种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印字装置,在导出单面带有粘接剂层的第一标签的过程中,在该第一标签上进行印字;和
第二印字装置,在导出第二标签的过程中,在该第二标签上进行印字;和
层叠部,将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与上述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重合,并在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部分露出于该第二标签的外侧的状态下,排出该第一和第二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形成上述第二标签的切断装置,上述第二标签先由带状片形成,在与第二印字装置相比更位于上述导出方向的下游一侧,将上述带状片每隔一定长度切断而得。
3、一种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印字装置,在带状剥离片的单面,靠粘接剂层临时粘有第一标签的卷筒纸导出过程中,在上述第一标签上进行印字;和
第二印字装置,在带状剥离片的单面临时粘有第二标签的卷筒纸导出过程中,在上述第二标签上进行印字;和
层叠部,将上述第一、第二标签分别剥离,将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与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侧叠合,并在上述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部分露出于上述第二标签的外侧的状态下,排出该第一和第二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叠部以第一标签和第二标签汇合的方式引导各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粘贴装置,保持上述层叠在一起的第一和第二标签,并将其粘贴到指定的被粘贴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将上述第一和第二标签粘贴到指定的被粘贴体上的粘贴装置,该粘贴装置通过在保持第一标签并将其移动到上述被粘贴体侧的过程中,将上述第二标签的非印字面,粘贴到第一标签的粘接剂层上,从而构成上述层叠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标签,其一部分是在从上述第一标签的外缘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标签的面积设定得比上述第一标签更小,并在不从该第一标签突出的状态下进行层叠。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标签的一部分,形成有可与上述第二标签一起撕取的撕取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记载的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标签的一部分,形成有可与上述第二标签一起撕取的撕取线和缺口部。
CNB2005800451607A 2004-12-28 2005-12-07 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Active CN1005585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81339/2004 2004-12-28
JP2004381339A JP4417829B2 (ja) 2004-12-28 2004-12-28 両面印字ラベル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0829A true CN101090829A (zh) 2007-12-19
CN100558557C CN100558557C (zh) 2009-11-11

Family

ID=36614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451607A Active CN100558557C (zh) 2004-12-28 2005-12-07 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802600B2 (zh)
EP (1) EP1852263B1 (zh)
JP (1) JP4417829B2 (zh)
KR (1) KR101119503B1 (zh)
CN (1) CN100558557C (zh)
DE (1) DE602005024052D1 (zh)
WO (1) WO200607056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4755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梁健 一种同步单双面数码喷绘机及其绕布方法
CN105869514A (zh) * 2016-05-16 2016-08-17 平原县三兴饲料厂 一种标签自动印日期装置
CN106986218A (zh) * 2017-04-22 2017-07-28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布置式电子票证加工设备
CN107428427A (zh) * 2015-04-17 2017-12-01 琳得科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装置及片材供给方法
CN108163259A (zh) * 2018-01-17 2018-06-15 中山市瑞福达触控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贴胶带及易撕贴机
CN115140380A (zh) * 2022-07-26 2022-10-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粘贴标签的粘贴装置及粘贴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67475B2 (ja) * 2005-01-26 2010-10-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ラベルプリンタ
US20060249258A1 (en) * 2005-05-06 2006-11-09 Powerforward, Inc. Continuous motion label transferring apparatus
SE0700013L (sv) * 2007-01-03 2007-12-27 Tempix Ab Tillsatsmaskin för etiketteringsmaskiner
JP4886638B2 (ja) * 2007-09-06 2012-02-2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
JP4814185B2 (ja) * 2007-09-10 2011-11-1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4949988B2 (ja) * 2007-10-02 2012-06-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
JP5055093B2 (ja) * 2007-11-06 2012-10-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シート巻き付け機構およびシート貼付方法
JP4904247B2 (ja) * 2007-11-09 2012-03-2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及びその再利用方法
JP4887263B2 (ja) * 2007-11-09 2012-02-29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5243095B2 (ja) * 2008-05-01 2013-07-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
US20100200166A1 (en) * 2009-02-10 2010-08-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Label printer
US8522514B2 (en) * 2010-06-24 2013-09-03 Dr Pepper/Seven Up, Inc. Beverage containers having coated labels with modified gas barrier properti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30126100A1 (en) * 2010-08-10 2013-05-23 Lintec Corporation Sheet separation apparatus and separation method, and sheet attaching apparatus and attaching method
JP5660859B2 (ja) * 2010-11-15 2015-01-2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層装置及び積層方法
JP5824216B2 (ja) * 2011-01-28 2015-11-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US10127842B2 (en) 2012-05-31 2018-11-13 Iconex Llc Linerless combined mailing label and return lab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WO2014179557A1 (en) * 2013-05-01 2014-11-06 Intelligrated Headquarters, Llc Device for stabilizing a pallet
CN108860875B (zh) * 2018-06-25 2023-09-05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贴标机构
CN111776394B (zh) * 2020-07-07 2022-03-08 武汉轻工大学 双面贴胶带装置
JP2023092104A (ja) * 2021-12-21 2023-07-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保持体およびラベル作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4782A (en) * 1967-03-10 1970-08-18 Duwayne F Buske Combination protection label and coupon
JPH0450125Y2 (zh) * 1985-12-27 1992-11-26
US5342461A (en) * 1992-04-14 1994-08-30 Imtec, Inc. High speed continuous conveyor printer/applicator
JPH05319406A (ja) * 1992-05-18 1993-12-03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記録紙後処理装置
US5686159A (en) * 1994-10-26 1997-11-11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Imagable piggyback label
JPH111080A (ja) 1997-06-12 1999-01-0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往復はがきとその使用方法
SE516920C2 (sv) * 1998-08-04 2002-03-19 Kent Loerd Metod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tikettmaterial
JP2002096531A (ja) * 2000-09-25 2002-04-02 Lintec Corp プリンタ内蔵シークレットラベル貼着装置
DE10114104B4 (de) * 2001-03-23 2005-03-10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Doppeletiketten sowie Doppeletikett
US6786263B1 (en) * 2001-09-07 2004-09-07 Fox Iv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nd applying label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4755A (zh) * 2014-03-18 2015-09-23 梁健 一种同步单双面数码喷绘机及其绕布方法
CN107428427A (zh) * 2015-04-17 2017-12-01 琳得科株式会社 片材供给装置及片材供给方法
CN105869514A (zh) * 2016-05-16 2016-08-17 平原县三兴饲料厂 一种标签自动印日期装置
CN106986218A (zh) * 2017-04-22 2017-07-28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布置式电子票证加工设备
CN106986218B (zh) * 2017-04-22 2018-09-11 广州明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布置式电子票证加工设备
CN108163259A (zh) * 2018-01-17 2018-06-15 中山市瑞福达触控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易撕贴胶带及易撕贴机
CN115140380A (zh) * 2022-07-26 2022-10-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粘贴标签的粘贴装置及粘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52263A4 (en) 2009-10-28
JP2006181991A (ja) 2006-07-13
EP1852263A1 (en) 2007-11-07
EP1852263B1 (en) 2010-10-06
US7802600B2 (en) 2010-09-28
US20100012276A1 (en) 2010-01-21
CN100558557C (zh) 2009-11-11
JP4417829B2 (ja) 2010-02-17
DE602005024052D1 (de) 2010-11-18
KR20070085608A (ko) 2007-08-27
WO2006070569A1 (ja) 2006-07-06
KR101119503B1 (ko) 2012-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8557C (zh) 两面印字标签打印机
US7900675B2 (en) Label printer
CN100584702C (zh) 标签打印机
CN101146716B (zh) 标签打印机
EP1896336B1 (en) Improved multi-layer flexible package with removable section
CN101402403B (zh) 薄片粘贴装置
JP2002529342A (ja) 身分証明カードのプリンタ及び積層装置
JP4814185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2006227051A (ja) ラベル貼付台紙とその使用方法
JP4647716B1 (ja) ロール状封緘テープ
US6881290B2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labels and label obtainable by this process
JP5055093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シート巻き付け機構およびシート貼付方法
JPH0680303A (ja) 丁合封入封緘方法
JP4397281B2 (ja) 組伝票製造装置およびこれにより作製される組伝票
JP4904247B2 (ja) 剥離シート及びその再利用方法
JP6692620B2 (ja) ラベル発行装置
JP2004074719A (ja) 封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161198A (ja) 記入済配送伝票の製造装置
JPH09169177A (ja) 配送伝票
JP2001138671A (ja) 伝票用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H09169175A (ja) 配送伝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