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5225B -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5225B
CN101085225B CN2006100142169A CN200610014216A CN101085225B CN 101085225 B CN101085225 B CN 101085225B CN 2006100142169 A CN2006100142169 A CN 2006100142169A CN 200610014216 A CN200610014216 A CN 200610014216A CN 101085225 B CN101085225 B CN 101085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ime
amount
solution
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42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85225A (zh
Inventor
宋兆辉
叶正良
郑永锋
白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asly Zhiji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sly Zhiji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sly Zhiji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sly Zhiji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142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52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85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52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体而言,是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包括:(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以本发明的组合物为有效成分,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接受的任何剂型。本发明的组合物提取工艺简洁、合理、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尤其是去除了金银花中容易致敏的鞣质等成分,更加安全、有效。

Description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体而言,是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脉络宁注射液是在著名医方“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注射剂,由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四味中药组成,广泛应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脑血栓形成及后遗症、多发性大动脉炎、四肢急性动脉栓塞症、糖尿病坏疽、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等。中国专利CN1557398A公开了其还具有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作用。但是现有的脉络宁注射液的制备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将四种药材同时提取,然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有效成分(见“脉络宁注射液的工艺方法”,公开号CN1078148A),然而方中含有绿原酸等对光照和空气不稳定性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出现注射液色泽变化、有效成分含量降低等现象,方中存有有机酸与生物碱等成分,在水针状态下这些成分极易发生絮凝沉淀,同时此种方法对鞣质去除不彻底,严重影响到脉络宁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因此,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稳定且制备工艺简洁、实用的脉络宁注射制剂是广大医药工作者一直渴望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稳定的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该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提供该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臧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所述组合物中绿原酸含量为10~20%,肉桂酸含量为0.05~0.20%,滨蒿内酯含量为0.04~0.15%;优选地,绿原酸含量为12~18%,肉桂酸含量为0.08~0.15%,滨蒿内酯含量为0.06~0.12%;进一步优选地,绿原酸含量为12~15%,肉桂酸含量为0.08~0.12%,滨蒿内酯含量为0.08~0.10%。
本发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臧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以本发明方法所获得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接受的任何剂型,优选注射制剂和口服制剂,其中注射制剂包括注射液、滴注液、粉针剂;口服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冲剂、散剂、口服液、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口含剂、颗粒剂、丸剂、膏剂、丹剂、喷雾剂、滴丸剂、崩解剂、口崩片、微丸等。更优选注射制剂,最佳为粉针剂。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制剂,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制剂,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制剂优选为粉针剂,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0.45μm膜过滤,截留分子量为3000~8000的膜超滤,收集超滤液,加入赋形剂,分装,冷冻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优选地,所述赋形剂为甘露醇、葡萄糖。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粉针剂,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  金银花1~4份  牛膝1~4份  玄参1~4份,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0.45μm膜过滤,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膜超滤,收集超滤液,加入甘露醇,分装,冷冻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臧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0.45μm膜过滤,截留分子量为3000~8000的膜超滤,收集超滤液,加入赋形剂,分装,冷冻干燥,即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更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优选地,所述赋形剂为甘露醇、葡萄糖。
最佳地,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粗粉混合物,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到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8倍量,第二次6倍量,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0.45μm膜过滤,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膜超滤,收集超滤液,加入甘露醇,分装,冷冻干燥,即得。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采用简洁、实用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脉络宁注射液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出现色泽变化、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发生絮凝沉淀,对鞣质去除不彻底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通过实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以下称脉络宁冻干粉)的有益效果,实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动物试验与稳定性试验。下面试验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作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验例采用的发明药物是按实施例10制备而成。
药效学试验
1.实验材料
1.1药品
受试药物:本发明药物,由贵阳懋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规格:8.2g生药/ml,生产批号:031102。
阳性对照药:脉络宁注射液,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产品,生产批号:200312072,国家准字Z32021102;香丹注射液,江苏康怡制药有限公司产品,生产批号:0307101,国家准字Z32020159。
阴性对照:氯化钠注射液,由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030710-1。
1.2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2001A030;清洁级SD大鼠,雄性体重240-280g,合格证号:2001A029;新西兰大白兔,体重1.5-2.5kg,雌雄不限,合格证号:2001A033;以上均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产品。
1.3剂量设置  通过本发明药物对小鼠全脑缺血缺氧(小鼠断头呼吸时间和次数)以及凝血时间的影响预试得出14.6g生药/kg为较佳有效剂量,取其1/2为低剂量,2倍为高剂量,低、中、高剂量分别为7.3、14.6、29.2g生药/kg。通过体表面积折算得,大鼠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0、10.0、20.0g生药/kg。
脉络宁注射液,人用量为15ml/天,通过体表面积换算,小鼠约为1.95ml/kg,大鼠约为1.35ml/kg;香丹注射液香丹注射液,人用量为20ml/天,通过体表面积换算,小鼠约为2.6ml/kg,大鼠约为1.8ml/kg。
药物稀释方法、给药途径及体积:取同一批号的各实验所用药品,用生理盐水配制,每日现配制现用。给药途径: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各种单位给药容积分别为:小鼠为0.15ml/10g体重;大鼠为0.4ml/100g体重。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以x±s表示。计量数据由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组间检验。
2.方法与结果
2.1脉络宁冻干粉小鼠急性脑缺氧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70只,体重18-22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受试药组分别为脉络宁冻干粉7.3g/kg、14.6g/kg、29.2g/kg,58.4g/kg组;阳性对照药香丹注射液2.6ml/kg和脉络宁注射液1.95ml/kg;阴性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共3次,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5min将小鼠逐只断头,立即按秒表记录小鼠断头后至张口喘气停止时间及张口次数作为耐缺氧指标。
结果表明,脉络宁冻干粉14.6g/kg、29.2g/kg、58.4g/kg组和香丹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静脉给药后均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头张口次数及喘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差异(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脉络宁冻干粉对小鼠急性脑缺氧的影响(X±S,n=10)
Figure G2006114216920060627D00008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2.2脉络宁冻干粉对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2.2.1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昆明种小鼠84只,体重18-22g,雌雄兼用,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12组,给药容积为0.15ml/10g体重。分别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溶液,脉络宁冻干粉7.3g/kg、14.6g/kg、29.2g/kg、58.4g/kg,香丹注射液(2.6ml/kg),脉络宁注射液1.95ml/kg。给药后15min,眼球取血,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
由表2可见,脉络宁冻干粉、14.6g/kg、29.2g/kg、58.4g/kg均有明显的延长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p<0.05或P<0.01)。香丹注射液与脉络宁注射液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p<0.05)。
表2脉络宁冻干粉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x±s,n=10)
Figure G2006114216920060627D000091
2.2.2对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家兔颈总动脉放血,用硅化试管取血,以3.8%枸橼酸钠(1/10血量)抗凝,800r/min离心10分钟,吸出上层富血小板血浆(PRP),再以3000r/min离心,取出贫血小板血浆(PPP)。用PPP将透光度调到100,然后以PRP调零,加搅拌棒、加生理盐水或脉络宁冻干粉(0.1g、0.2g、0.4g/ml)及阳性对照药香丹注射液(0.05ml/ml)和脉络宁注射液(0.02ml/ml),37℃温育。将PRP移至测定孔,加入ADP(终浓度为35μmol/L),观察5min最大聚集程度,仪器为TYXN-91型智能血小板聚集仪。计算血小板聚集百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G))与抑制聚集百分率。
由下表3可见,脉络宁冻干粉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即其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表3对ADP诱导的体外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x±s,n=10)
Figure G2006114216920060627D000101
与缓冲液对照组比较,*为P<0.05,**为P<0.01
2.2.3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影响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10%水合氯醛3.5ml/kg腹腔注射(ip)麻醉固定,分别从舌下静脉给予脉络宁冻干粉5.0g/kg、10.0g/kg、20.0g/kg,药香丹注射液2.6ml/kg和脉络宁注射液1.95ml/kg组;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于给药后20min,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颈外静脉。在聚乙烯管中段放入一根长6cm 4号丝线,用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0μl/ml)充满聚乙烯管。当聚乙烯管的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后,另一端塑料管注入肝素(50μl/m)0.2ml抗凝,然后再将此端插入右侧颈总动脉。打开动脉夹,让血液从右侧颈总动脉流入管内,返回左侧颈外静脉,开放血液15min后,中断血流,迅速取出聚乙烯管中的血栓在分析天平上称重,求出血栓抑制率。
血栓抑制率=[(对照组血栓湿重-给药组血栓湿重)×100%]/对照组血栓湿重
由下表3可见,脉络宁冻干粉10.0g/kg、20.0g/kg组、香丹注射液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P<0.05或P<0.01),脉络宁注射液与5.0g/kg组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没有显著差异。
表3对大鼠颈总动、静脉搭桥形成血栓影响(x±s,n=10)
Figure G2006114216920060627D00010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结论:脉络宁冻干粉可有效延长小鼠断头呼吸的时间,增加呼吸的次数;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时间,对大鼠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脉络宁冻干粉对脑中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稳定性试验
1.方法:三批脉络宁冻干粉样品(批号分别为030312、030315、030318)以临床试验用包装(在包装材料质地与结构上相当于上市药品的包装)室温放置,连续考察12个月,观察其变异情况,取其平均值。
2.结果:结果见表4。
表4三批样品稳定性研究结果
Figure G2006114216920060627D000111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不以任何形式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提取物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提取物的制备
(1)取5000g石斛、5000g玄参、5000g牛膝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5000g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提取物365g。
含量测定
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
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提取物0.1g,加甲醇超声溶解两次,滤过,滤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补充甲醇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绿原酸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5μm,250×4.6mm;流动相:乙腈-0.1%H3PO4水溶液(11∶89);柱温: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对照品峰计大于3000。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确称取绿原酸对照品4.56mg,加甲醇定容到100ml,精密吸取1ml至10ml容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取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为15.2%。
肉桂酸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5μm,250×4.6mm;流动相:乙腈-0.1%H3PO4水溶液(28∶72);柱温: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76nm。,理论板数按肉桂酸对照品峰计大于3000。
肉桂酸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肉桂酸对照品4.49mg,用甲醇定容到50ml,精密吸取1ml至10ml容量瓶中,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提取物中肉桂酸的含量为0.05%。
滨蒿内酯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5μm,250×4.6mm(迪马公司产);流动相:乙腈-水(30∶70);柱温:3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90nm。理论板数按滨蒿内酯对照品峰计大于3000。
滨蒿内酯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滨蒿内酯对照品2.79mg,加甲醇定容到100ml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依法测定,提取物中滨蒿内酯的含量为0.05%。
实施例2提取物的制备
(1)取5000g石斛、5000g玄参、5000g牛膝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5000g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第二次加8倍量水,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2.0~3.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8%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5.5~6.5,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得提取物330g。以实施例1的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2.3%,肉桂酸含量为0.10%,滨蒿内酯含量为0.08%。
实施例3提取物的制备
(1)取8000g石斛、2000g玄参、4000g牛膝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加热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5%,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4000g金银花粗粉用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每次2h,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4%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0~6.5,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干燥得提取物350g。以实施例1的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0.8%,肉桂酸含量为0.14%,滨蒿内酯含量为0.07%。
实施例4提取物的制备
(1)取2500g石斛、6000g玄参、5500g牛膝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3500g金银花粗粉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5%,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干燥得提取物333g。以实施例1的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8.6%,肉桂酸含量为0.18%,滨蒿内酯含量为0.08%。
实施例5提取物的制备
(1)取3500g石斛、4000g玄参、5500g牛膝粉碎成粗粉,加水浸泡,加6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冷藏,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冷藏,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无醇味,加水稀释,冷藏过夜,过滤得滤液A;
(2)3500g金银花粗粉加8倍量水回流提取2h,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5%,冷藏过夜,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离心去除沉淀,调节PH值为1.0~2.0,乙酸乙酯萃取5次,乙酸乙酯相用5%盐酸洗2次后用5%NaOH水溶液调节PH值为6.5~7.0,分层,分出水相,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干燥得提取物345g。以实施例1的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绿原酸含量为19.1%,肉桂酸含量为0.08%,滨蒿内酯含量为0.10%。
实施例6冻干粉的制备
实施例1的提取物中加注射用水2000ml溶解,0.45μm膜过滤,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超滤,收集超滤液,滤液中加入甘露醇200g,补加注射用水至3000ml,调pH值6.5~7.0,除菌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加塞,冷冻干燥,包装,得冻干粉针剂1000支。
实施例7冻干粉的制备
实施例2的提取物中加注射用水2000ml溶解,0.45μm膜过滤,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超滤膜超滤,收集超滤液,滤液中加入甘露醇280g,补加注射用水至3000ml,调pH值6.5~7.0,除菌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加塞,冷冻干燥,包装,得冻干粉针剂1000支。
实施例8冻干粉的制备
实施例1的提取物中加注射用水2000ml溶解,0.45μm膜过滤,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7000的超滤膜超滤,收集超滤液,滤液中加入甘露醇300g补加注射用水至3000ml,调pH值6.5~7.0,除菌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加塞,冷冻干燥,包装,得冻干粉针剂1000支。
实施例9冻干粉的制备
实施例5的提取物中加注射用水2000ml溶解,0.45μm膜过滤,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超滤,收集超滤液,滤液中加入甘露醇300g,补加注射用水至3000ml,调pH值6.5~7.0,除菌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加塞,冷冻干燥,包装,得冻干粉针剂1000支。
实施例10冻干粉的制备
实施例1的提取物中加注射用水2000ml溶解,0.45μm膜过滤,滤液以截留分子量为3000的超滤膜超滤,收集超滤液,滤液中加入甘露醇330g,补加注射用水至3000ml,调pH值6.5~7.0,除菌过滤,滤液分装于西林瓶中,加塞,冷冻干燥,包装,得冻干粉针剂1000支。
实施例11软胶囊的制备
取明胶100份加入130份水中使其吸水膨胀,另将30份甘油加热至60℃~80℃,将膨胀的明胶加入,搅拌,熔融,保温待用;
取实施例1制备的提取物530g,玉米油4000g,蜂蜡300g,85℃加热至蜂蜡溶解,用剪切式乳匀机剪切至适宜的分散度,加入余量的玉米油2000g,剪切至分散均匀;
将明胶液与药液装入自动旋转轧囊机,压制成规格为0.4g/粒的软胶囊。
实施例12片剂的制备
实施例2制备的提取物560g与淀粉1∶1比例混合,将250g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上述混合物混合均匀,加入75%的乙醇溶液作为黏合剂,过22目筛,40℃烘箱干燥,加入适量硬脂酸镁,压片,制成300mg/片的片剂。
实施例13包衣片剂的制备
将实施例4制备的提取物530g与170g轻质氧化镁混合,加入170g淀粉,乳糖170g,0.5%的HPMC水溶液做黏合剂,制成300mg/片的素片,以30%的尤特奇RL30D包衣,制成300mg/片的包衣制剂。
实施例14胶囊的制备
将实施例3制备的提取物520g与淀粉1∶1比例混合,将250g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上述混合物混合均匀,加入75%的乙醇溶液作为黏合剂,过22目筛,40℃烘箱干燥,整粒,装硬胶囊,制成270mg/粒的胶囊。
实施例15浓缩丸的制备
将实施例1制备的提取物530g与微晶纤维素进行混合,其中微晶纤维素的用量为浸膏粉的40%,加入水作为粘合剂制成素丸。
将上述素丸选用上海卡乐康(COLORCON)包衣技术有限公司的欧巴代(胃溶型)为本品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得浓缩丸制剂。包衣条件如下:选用水为溶解剂;包衣液浓度为20%;包衣增重5%;进风温度80℃;片床温度45℃;雾化压力2.0bar;包衣锅转速17rmp;进料流速3g/min。
实施例16颗粒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2制备的提取物530g,甲基纤维素90g,糖粉8200g,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70%乙醇,制成软材,制粒,挥去乙醇,80℃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17滴丸剂的制备
取3000g聚乙二醇-6000加热至80℃,熔融后加入实施例1制备的提取物530g,搅拌均匀,移至滴丸机中,保持熔融液温度70℃,由上往下,滴速适中滴入10℃甲基硅油中,制成滴丸剂1000粒。
以上实施例并非穷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本发明进行的任何同等的替代或改变,如工艺中常规参数的变化,根据需要将制剂的规格变化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治疗脉管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其原料药重量配比为:石斛1~4份金银花1~4份牛膝1~4份玄参1~4份,其特征在于,它以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水提,两次醇沉,再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水提醇沉,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即得;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9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70~8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水加热回流,醇沉使溶液中含乙醇量达到60~8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所述酸为2~10%盐酸。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组合物中绿原酸含量为10~20%,肉桂酸含量为0.05~0.20%,滨蒿内酯含量为0.04~0.15%。
6.以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加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4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70~90%,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加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加入乙醇使溶液中含醇量为60~80%,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4,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8,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过滤,滤液浓缩成浸膏;加入药剂学上接受的辅料,制成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为粉针剂,按照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加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70~85%,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加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加入乙醇使溶液中含醇量为60~80%,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3,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5~7,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0.45μm膜过滤,截留分子量为3000~8000的膜超滤,收集超滤液,加入赋形剂,分装,冷冻干燥,即得。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其中所述步骤(1)中的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50~65%,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70~85%;
所述步骤(2)中水提为加热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加入乙醇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60~80%,乙酸乙酯萃取前调节pH值至1~3,萃取后调节pH值至5.5~7。
9.权利要求7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牛膝、玄参、石斛药材加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第一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60%,第二次醇沉使溶液中含醇量达到80%,水沉,过滤,得滤液A;
(2)金银花药材加水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水量为药材重量的6~10倍,加入乙醇使溶液中含醇量为60~80%,滤液浓缩,离心,调pH值至1~3,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相酸洗后调节pH值至5.5~7,得水溶液B;
(3)合并A和B,0.45μm膜过滤,截留分子量为3000~6000的膜超滤,收集超滤液,加入赋形剂,分装,冷冻干燥,即得。
CN2006100142169A 2006-06-08 2006-06-08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2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42169A CN101085225B (zh) 2006-06-08 2006-06-08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42169A CN101085225B (zh) 2006-06-08 2006-06-08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5225A CN101085225A (zh) 2007-12-12
CN101085225B true CN101085225B (zh) 2011-11-30

Family

ID=38936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42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85225B (zh) 2006-06-08 2006-06-08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52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0243A (zh) * 2021-01-15 2022-11-18 上海中医药大学 石斛液体制剂的制药用途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7347A (zh) * 2004-01-13 2004-12-29 吴良信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98717A (zh) * 2005-04-22 2005-11-23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脂肪乳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7347A (zh) * 2004-01-13 2004-12-29 吴良信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98717A (zh) * 2005-04-22 2005-11-23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脂肪乳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伟东等.复方通塞脉片提取工艺的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第19卷(第4期),24-27. *
杨华生等.脉络宁粉针剂提取工艺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第24卷(第6期),26-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5225A (zh) 2007-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1651B2 (ja) 頭痛治療用医薬組成物、及びその調製法
CN104274578A (zh) 一种具有抑菌消炎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7474B (zh) 川续断皂苷ⅵ的新用途
CN102283851B (zh) 西贝素氮氧化物和异浙贝甲素氮氧化物的新用途
CN113143997A (zh) 桑提取物在制备减轻动物体重的药物中的应用
JP2002538214A (ja) 心血管疾病治療用薬剤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138298A (zh) 一种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活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085295B (zh) 一种含麝香酮的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20964B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
CN101085225B (zh) 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14205B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81250B (zh) 一种改善贫血的何首乌提取物药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57385B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191B (zh) 一种治疗肾炎引起血尿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检测方法
CN101085227B (zh)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89741B (zh) 一种刺五加提取物组合物、提取方法及其注射液
CN100563682C (zh) 一种由山楂叶与红景天制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33996A (zh) 一种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641342A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备方法
CN101085226B (zh) 一种脉络宁注射用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20891C (zh) 一种田基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80996B (zh) 一种具有活血止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194999B (zh) 治疗脉管炎的纳米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82375B (zh) 一种风寒双离拐片的制备方法
CN105663626A (zh) 一种知母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