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460B - 服务器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57460B
CN101057460B CN2005800383436A CN200580038343A CN101057460B CN 101057460 B CN101057460 B CN 101057460B CN 2005800383436 A CN2005800383436 A CN 2005800383436A CN 200580038343 A CN200580038343 A CN 200580038343A CN 101057460 B CN101057460 B CN 101057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electric equipment
unit
failure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83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7460A (zh
Inventor
金子友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1057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57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67NAT traversal for reachability, e.g. inquiring the address of a correspondent behind a NA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6NAT traversal
    • H04L61/2582NAT traversal through control of the NAT server, e.g. using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UPn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将P2P连接的失败的原因通知给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用户的服务器装置、便携式终端、电器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程序。在该通信系统中,电器设备(101)、服务器装置(103)和便携式终端(105)分别检测在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05)的P2P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在电器设备(101)检测出失败时,通过服务器装置(103)通知便携式终端(105),在服务器装置(103)检测出失败时通知便携式终端(105),而便携式终端(105)将本机检测出的失败和由服务器装置(103)通知的失败通知给用户。

Description

服务器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装置、便携式终端、电器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经常连接因特网的网络环境已经广泛普及,随之有各种各样的电器设备可以连接网络。一般来说,在企业或家庭中的这些网络环境(以下称为“私有网络”)通过具有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功能的路由器连接因特网。
对于这种电器设备,可以预料到用户从私有网络之外(以下称为“住宅之外”)使用便携式终端进行直接连接(P2P连接),而例如利用保存于电器设备内的内容或对电器设备进行遥控的情况,还可预料到对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之间的P2P连接提供支援的服务提供商的出现。
为了从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到私有网络内(以下称为“住宅之内”)的电器设备进行P2P连接,需要穿过NAT,例如,需要在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NAT路由器上注册住宅之内的电器设备、即添加电器设备的地址和端口的转换表。
作为在NAT路由器上添加住宅之内的电器设备的注册的方法,有利用静态端口映射的手动端口转发设定和利用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对应网关功能的方法等。
(专利文献1)特开2001-3458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公寓等的集合住宅中,因为有时私有网络通过多个NAT路由器连接因特网,所以有可能通过如上述的在NAT路由器上添加住宅之内的电器设备的注册的方法,无法从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对住宅之内的电器设备进行P2P连接。并且,也有可能虽然当初能够从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对住宅之内的电器设备进行P2P连接,但随着私有网络与因特网的连接环境的变化,变得无法进行P2P连接。并且有如下问题,即,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的用户无法认知这种P2P连接的失败的原因。尤其在经由如便携式电话等不同种类的网络连接因特网时成为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服务器装置、便携式终端、电器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程序,将P2P连接失败的原因通知给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用户。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服务器装置是设置于因特网上,进行与因特网连接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和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之间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该服务器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通知单元,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所述便携式终端;状态管理单元,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同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获得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认证发行单元,在所述状态管理单元分别从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获得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后,发行电子认证,该电子认证证明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进行直接连接;以及发送单元,将由所述认证发行单元发行的认证发送到所述便携式终端。
本发明的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与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进行直接连接,该便携式终端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或接收表示所述失败的信息;通知单元,将表示所述失败的信息通知给用户;认证存储单元,存储从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认证;以及注册控制单元,使用存储于所述认证存储单元的电子认证,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该服务提供商提供与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服务。
本发明的电器设备所采用的结构包括:NAT设定控制单元,进行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以及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在所述NAT设定控制单元的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时,将表示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检测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P2P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表示所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由此能够将P2P连接的失败的原因通知给住宅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器设备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服务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P2P连接的准备处理的程序的顺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服务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连接受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假设便携式电话(以下称为“便携式终端”)具有连接因特网的功能并可以发送/接收电子邮件,以及能够阅览网页。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具有相同的功能的结构赋予同一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100,主要通过网关104连接互联网和便携式电话网络,并且因特网与私有网络相连接。私有网络由电器设备101和NAT路由器102等构成。
电器设备101一般称之为因特网家电,是具有因特网连接功能的家用电气制品,其与NAT路由器102相连接。另外,有时与未图示的其它电器设备相连接。
NAT路由器102与电器设备101相连接,对连接的电器设备101分配私有地址,并通过将被分配给私有网络的公网IP地址与私有地址相互转换,从而中继电器设备101和因特网网络的连接。NAT路由器102在电器设备101和因特网上的服务器装置103之间的发送/接收中有时透过性地存在,因此电器设备101和服务器装置103有时看似进行直接通信。
服务器装置103被设置在因特网上,作为服务提供商与多个电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对已建立的会话进行维护和管理。同样地,作为服务提供商在与便携式终端105之间建立会话。
网关104对由便携式终端105发送/接收的分组进行协议转换、地址转换等,实现从便携式终端105到服务器装置103的会话的建立和数据通信。
便携式终端105和便携式电话网络进行无线连接,与服务器装置103建立会话,该服务器已与电器设备101之间建立了会话,并通过服务器装置103来获得有关私有网络的信息。然后,基于已获得的信息,与电器设备101进行直接连接(以下称为“P2P”)通信。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器设备101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NAT控制单元111通过在电源接通时等控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从而使来自因特网的发往某端口号码的分组到达电器设备101本身。另外,在控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的同时,获得NAT路由器102的在因特网端的公网IP地址。NAT路由器102的具体的设定和公网IP地址的具体的获得程序可利用UPnP(Universal Plug and Play)等方式。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公网IP地址(以下简称为“地址信息”)被输出到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112。
另外,也可通过不由电器设备101控制NAT路由器102而由用户事先设定NAT路由器102,并将该设定信息注册于电器设备101,从而将已注册的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通知给服务器103。
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112通过后述的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14,将从NAT控制单元111输出的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103。
P2P连接控制单元113接收从便携式终端105发送的分组后,与便携式终端105进行分组的发送/接收并确认连接性,通过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14向服务器装置103通知该意旨。
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14是进行与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控制的接口,中转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112和服务器装置103之间的通信及P2P连接控制单元113和服务器装置103之间的通信。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服务器装置103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电器设备连接控制单元121是进行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控制的接口,并中转NAT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和电器设备101之间的通信及连接验证单元123和电器设备101之间的通信。
NAT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从电器设备101接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通知给连接验证单元123。另外,在从服务器装置103接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控制失败的通知时,使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无法与符合的电器设备101连接的信息。
连接验证单元123基于由NAT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通知的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尝试与电器设备101连接。在与电器设备101连接成功时,连接验证单元123使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作为连接信息。
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25是进行与便携式终端105的连接控制的接口,并中转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和便携式终端105之间的通信及连接信息通知单元126和便携式终端105之间的通信。具体来说,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25接收来自便携式终端105的连接并建立会话,然后向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通知该意旨。并且,在从便携式终端105获得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请求的同时,获得连接目的地的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获得的识别信息通知给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
连接信息通知单元126从已获得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的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获得符合的电器设备的连接信息,并通过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25将所获得的连接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105。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便携式终端105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是进行与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控制的接口,并中转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32和服务器装置103之间的通信及状态管理单元134和服务器装置103之间的通信。
状态管理单元134通过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将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3。在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与服务器装置103连接成功后,状态管理单元134从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接收连接成功的通知。
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32从服务器装置103通过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获得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后,将连接信息通知给P2P连接控制单元133,同时将已获得连接信息的意旨通知给状态管理单元134。
P2P连接控制单元133通过基于从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32获得的连接信息向电器设备101发送分组,从而尝试连接。从P2P连接控制单元133发送的分组通过NAT路由器102在私有网络内正确地到达电器设备101后,P2P连接控制单元133和电器设备101的P2P连接控制单元113进行分组的发送/接收,确认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性,并向状态管理单元134通知该意旨。
状态管理单元134从P2P连接控制单元133接收与电器设备101连接成功的通知后,使显示单元135显示连接的成功。
接着,使用图5说明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通信系统中,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05的P2P连接的准备处理的程序。在图5中,在步骤(以下称为“ST”)141由电器设备101控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同时获得NAT路由器102的地址信息(在因特网端的公网IP地址),在ST142将所获得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103。
在ST143中,服务器装置103基于从电器设备101获得的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即连接信息),尝试与电器设备101连接。连接成功后,服务器装置103存储该连接信息。
在ST144中,便携式终端105连接服务器装置103,将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3。在ST145,服务器装置103基于从便携式终端105获得的识别信息搜索存储于服务器装置103内的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并将符合的连接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终端105。
在ST146中,便携式终端105基于从服务器装置103获得的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尝试与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连接成功后,在ST147向服务器装置103通知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05的P2P连接成功。然后,在ST148向服务器装置103通知,便携式终端105和电器设备101的P2P连接成功。
这里,说明了在ST141和ST142中将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从电器设备101预先注册到服务器装置103,在ST144和ST145中根据从便携式终端105到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由服务器装置103将已注册的连接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105的情况,但也可由服务器装置103在接收了便携式终端105的连接后,向电器设备101询问连接信息。这时,也可预先在服务器装置103与电器设备101之间建立会话,而根据需要向电器设备101发送请求连接信息的消息(请求消息)。或者,也可根据需要由服务器装置103呼叫电器设备101,并向电器设备101发送请求消息。
下面,对于在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05的P2P连接不成功时的处理程序,依次说明能够考虑到的情况。这里,能够考虑到的情况有:便携式终端105和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失败的情况,服务器装置103在获得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时失败的情况,电器设备101在NAT路由器102的设定控制时失败的情况,服务器装置103在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确认时失败的情况,还有便携式终端105在与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时失败的情况。
首先说明便携式终端105和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失败的情况。在便携式终端105的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尝试与服务器装置103连接但该连接失败时,就由便携式终端105的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向状态管理单元134通知与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失败的情况。另外,这里,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发挥作为检测部件的功能。
此时,关于连接失败的原因,可以考虑到便携式终端105本身的网络环境(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当于便携式电话网络)的障碍、因特网环境的障碍、服务器装置103的障碍等。便携式终端105通过从网关104获得差错信息而能够估计这些障碍的更详细的原因(障碍的发生位置、发生障碍的原因等)。
便携式终端105的状态管理单元134通过使显示单元135示出与服务器装置103的连接失败而通知用户。这时,也可使显示单元135示出上述的估计原因。
接着,说明服务器装置103在获得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时失败的情况。便携式终端105连接服务器装置103后,将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3。
这时,在符合的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没有存储于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而无法将连接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终端105时,服务器装置103将连接信息获得的失败通知给便携式终端105。另外,这里,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发挥作为检测部件的功能。
此时,关于连接信息的获得失败的原因,可以考虑到以下情况,即,还没注册符合的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或不能呼叫符合的电器设备101等情况。
另一方面,在便携式终端105中,状态管理单元134从服务器装置103接收到连接信息的获得失败的通知后,状态管理单元134通过使显示单元135示出该意旨而通知用户。这时,也可使显示单元135示出估计原因。
接着,说明电器设备101在对NAT路由器102进行设定控制时失败的情况。在电器设备101的NAT控制单元111控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而该设定控制失败后,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112就将设定控制的失败通知给服务器装置103。另外,这里,NAT控制单元111发挥作为检测部件的功能。
此时,关于设定控制失败的原因,可以考虑到NAT路由器102不依照电器设备101所使用的UPnP等的NAT控制方式的情况等。
另一方面,在服务器装置103中,NAT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从电器设备101接受NAT路由器102的设定控制失败的通知后,使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不能与符合的电器设备101连接的信息。
这里,在便携式终端105与服务器装置103连接,并将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3后,服务器装置103通过搜索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从而将符合的电器设备101在对NAT路由器102进行设定控制时失败的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终端105。
在便携式终端105中,在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32从服务器装置103接收到设定控制失败的信息后,状态管理单元134通过使显示单元135示出该意旨而通知用户。这时,也可使显示单元135示出估计原因。
接着,说明服务器装置103在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确认时失败的情况。电器设备101控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并将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103。
在服务器装置103中,在NAT设定信息接收单元122从电器设备101接收NAT路由器102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后,连接验证单元123基于该信息尝试与电器设备101连接。
这时,如果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失败,则连接验证单元123使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存储虽然电器设备101进行对NAT路由器102的设定控制但不能与符合的电器设备101连接的信息。另外,这里,连接验证单元123发挥作为检测部件的功能。
此时,关于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失败的原因,可以考虑到以下问题,即,在私有网络中有多个NAT路由器102,或者,和用户签约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已将私有地址分配给用户住宅,因此私有网络不直接连接因特网等等,有起因于用户住宅的网络环境的问题。
这里,在便携式终端105连接服务器装置103并将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101的识别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装置103后,服务器装置103通过搜索连接信息存储单元124,而将虽然符合的电器设备101进行了对NAT路由器102的设定控制,但不能连接该电器设备101的信息发送到便携式终端105。
在便携式终端105中,连接信息接收单元132从服务器装置103接收如下信息,即,虽然符合的电器设备101进行了对NAT路由器102的设定控制但不能连接该电器设备101的信息。状态管理单元134通过使显示单元135示出该意旨而通知用户。这时,也可使显示单元135示出估计原因。
下面,说明便携式终端105在与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时失败的情况。在图5所示的直到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05的P2P连接成功为止的处理程序中,进行了从ST141到ST145的处理后,在便携式终端105中,P2P连接控制单元133基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尝试与电器设备101的P2P连接。在该连接失败后,由便携式终端105的P2P连接控制单元133向状态管理单元134通知与电器设备101的P2P连接失败的情况。另外,这里,P2P连接控制单元133发挥作为检测部件的功能。
此时,P2P连接失败的原因与服务器装置103在与电器设备101的连接确认时失败的情况中说明的原因一样。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到以下问题,即,在私有网络中有多个NAT路由器102,或者,和用户签约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已将私有地址分配给用户住宅,因此私有网络不直接连接因特网等等,有起因于用户住宅的网络环境的问题。另外还可考虑到以下情况,即,在接收到电器设备101的连接信息后,私有网络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等。
状态管理单元134通过使显示单元135示出P2P连接失败的情况而通知用户。这时,也可使显示单元135示出估计原因。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在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的P2P连接处理程序中,通过向便携式终端用户通知P2P连接失败的原因在于哪一段处理程序,从而用户能够采取对策以解除P2P连接失败的原因,例如用户变更私有网络的设定等等。
(实施方式2)
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200,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同等的结构,但如图6所示,服务提供商具备连接受理装置。在图6中,在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52的P2P连接成功后,服务器装置151分别从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52接收P2P连接成功的通知,就发行证明两者可以进行P2P连接的电子认证,并将其发送到便携式终端152。
便携式终端152接收并存储由服务器装置151发送的认证。在便携式终端用户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时,便携式终端152和连接受理装置153进行连接,将所存储的认证发送到连接受理装置153。
连接受理装置153在接收从便携式终端152发送的认证后,验证所接收的认证是由服务器装置151发行,并验证便携式终端152能够和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验证了认证的正确性后,进行便携式终端用户的注册。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服务器装置151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状态管理单元161通过电器设备连接控制单元121获得P2P连接成功的通知,该P2P连接成功的通知从与便携式终端152的P2P连接成功的电器设备101发送。并且,也通过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25获得P2P连接成功的通知,该P2P连接成功的通知从与电器设备101的P2P连接成功的便携式终端152发送。状态管理单元161在确认已获得从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52的双方发送的P2P连接成功的通知后,向电子认证发行单元162通知该意旨。
电子认证发行单元162,根据状态管理单元161已获得来自电器设备101和便携式终端152双方的P2P连接成功的通知而发送证明两者可以进行P2P连接的电子认证,并通过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25将发行的认证发送到便携式终端152。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便携式终端152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认证存储单元171通过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获得从服务器装置151发送的认证,并存储所获得的认证。
注册控制单元172在用户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时,读出存储于认证存储单元171的认证,并通过服务器连接控制单元131将所读出的认证发送到连接受理装置153。
图9是表示图6所示的连接受理装置153的内部结构的方框图。在该图中,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81是进行与便携式终端152的连接控制的接口,中转电子认证验证单元182和便携式终端152之间的通信,以及P2P连接服务单元184和便携式终端152之间的通信。
电子认证验证单元182通过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81接收到从便携式终端152发送的认证后,验证以下内容。即,验证接收到的认证是由服务器装置151发行的,以及便携式终端152可以和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也就是验证认证的正确性。在认证是正确时,向用户数据管理单元183通知认证。相反地,在认证不是由服务器装置151发行的,或便携式终端152不能和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时,即,在认证不是正确时,向便携式终端152通知该意旨。
用户数据管理单元183基于由电子认证验证单元182通知的认证的记载,进行用户信息的注册。
P2P连接服务单元184,在通过终端连接控制单元181从已进行用户注册的便携式终端152接收到P2P连接请求后,确认提出P2P连接请求的便携式终端152的用户信息是否已注册于用户数据管理单元183,并仅对已注册用户信息的便携式终端152提供P2P连接服务。
由此,便携式终端152能够在对连接受理装置153进行用户注册之前确认是否可以和电器设备101进行P2P连接,从而能够避免虽然对连接受理装置153已进行用户注册但不能进行与电器设备101的P2P连接的情况。尽管如此,在用户注册后私有网络的因特网连接环境发生变化时,必需进行连接性的验证,例如重新进行用户注册等。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2,便携式终端的用户使用认证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该认证证明能够进行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的P2P连接,由此能够避免在进行用户注册后不能进行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的P2P连接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服务器装置不同的另外的装置描述了连接受理装置,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通过对服务器装置赋予连接受理装置的功能而实现。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是一种设置于因特网上的服务器装置,进行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和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该服务器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以及通知单元,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所述便携式终端。
根据该结构,通过检测在电器设备与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表示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从而能够由便携式终端向用户通知失败的原因。
本发明的第二形态是一种服务器,在上述形态中,通过所述检测单元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通知,该通知表示所述电器设备对设置于私有网络内的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的情况,从而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
根据该结构,通过向便携式终端通知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电器设备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的情况,从而能够由便携式终端通知用户。
本发明的第三形态是一种服务器装置,在上述形态中,包括接收单元,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设置于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在本装置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NAT路由器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尝试与所述电器设备连接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该连接的失败。
根据该结构,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通过向便携式终端通知在尝试与电器设备连接时该连接失败的情况,从而能够由便携式终端通知用户。
本发明的第四形态是一种服务器装置,在上述形态中,包括存储单元,存储设置于私有网络内的NAT路由器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作为所述电器设备的连接信息;所述检测单元通过确认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没有存储所述便携式终端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的连接信息,从而检测所述存储单元对所述连接信息的获得的失败。
根据该结构,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能够确认将便携式终端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的连接信息没有存储于存储单元,并向便携式终端通知由存储单元进行的连接信息的获得失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五形态是一种服务器装置,在上述形态中,包括:状态管理单元,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同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获得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认证发行单元,在所述状态管理单元分别从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获得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后,发行电子认证,证明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进行直接连接;以及发送单元,将由所述认证发行单元发行的认证发送到所述便携式终端。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从已直接连接成功的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双方接收直接连接成功通知为条件发行认证,它证明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可以进行直接连接。
本发明的第六形态是一种服务器装置,在上述形态中,包括:验证单元,验证从所述便携式终端发送的认证是否由本装置发行,并且所述便携式终端是否可以与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直接连接;以及用户数据管理单元,在由所述验证单元验证了所述认证是由本装置发行,并且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与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直接连接时,进行所述便携式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注册。
根据该结构,在验证了所述认证是由本装置发行,并且便携式终端可以与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直接连接时,进行所述便携式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注册,从而能够避免在注册用户信息后不能进行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七形态是一种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和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进行直接连接,该便携式终端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或接收表示所述失败的信息;以及通知单元,将表示所述失败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根据该结构,能够检测在与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或接收表示失败的信息,并将表示失败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本发明的第八形态是一种便携式终端,在上述形态中,所述检测单元在尝试与所述服务器装置连接时,检测该连接的失败。
根据该形态,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通过检测在尝试与服务器装置连接时的该连接的失败,从而能够向用户通知与服务器装置的连接失败。
本发明的第九形态是一种便携式终端,在上述形态中,所述检测单元在尝试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时,检测该直接连接的失败。
根据该结构,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通过检测在尝试与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时的该连接的失败,从而能够向用户通知与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失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形态是一种便携式终端,在上述形态中,包括发送单元,在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成功时,将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与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发送到服务器装置,从而服务器装置能够认知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可以进行直接连接。
本发明的第十一形态是一种便携式终端,在上述形态中,包括:认证存储单元,存储从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认证;以及注册控制单元,使用存储于所述认证存储单元的电子认证,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该服务提供商提供与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服务。
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从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认证对提供与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服务的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从而能够避免在进行用户注册后不能进行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二形态是一种电器设备,包括:NAT设定控制单元,进行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以及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在所述NAT设定控制单元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时,将表示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
根据该结构,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通过将表示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从而能够通过服务器装置向便携式终端用户通知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三形态是一种电器设备,在上述形态中,包括发送单元,在与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成功时,将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与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发送到服务器装置,而服务器装置能够认知便携式终端和电器设备可以进行直接连接。
本发明的第十四形态是一种通信系统,包括: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以及设置于因特网上的服务器装置,进行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其中,所述便携式终端从所述服务器装置接收信息,该信息表示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所接收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根据该结构,通过检测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表示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从而能够由便携式终端向用户通知失败的原因。
本发明的第十五形态是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检测步骤,由因特网上的服务器装置检测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该服务器装置进行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所述电器设备和私有网络之外的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通知步骤,由所述服务器装置将表示在所述检测步骤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所述便携式终端;接收步骤,所述便携式终端接收由所述服务器装置通知的信息;以及通知步骤,将在所述接收步骤接收到的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用户。
根据该方法,通过检测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中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表示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从而能够由便携式终端向用户通知失败的原因。
本发明的第十六形态是一种程序,用于使设置于服务器装置的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发挥作用,即,检测单元,检测在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和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以及通知单元,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所述便携式终端。
根据该程序,通过检测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表示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便携式终端,从而能够由便携式终端向用户通知失败的原因。
本发明的第十七形态是一种程序,用于使设置于便携式终端的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发挥作用,即,检测单元,检测在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和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以及通知单元,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根据该程序,能够检测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并将表示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本发明的第十八形态是一种程序,用于使设置于电器设备的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来发挥作用,即,NAT设定控制单元,对NAT路由器进行设定控制;以及NAT设定信息通知单元,在所述NAT设定控制单元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时,将表示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
根据该程序,在电器设备和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通过将表示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服务器装置,从而能够通过服务器装置向便携式终端用户通知对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失败的情况。
本说明书是根据2004年11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4-332021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服务器装置、便携式终端、电器设备、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程序可适用于例如因特网家用电器和便携式电话等等。

Claims (9)

1.一种服务器装置,设置于因特网上,进行与因特网连接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和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之间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该服务器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
通知单元,将表示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失败的信息通知给所述便携式终端;
状态管理单元,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与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同时从所述便携式终端获得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
认证发行单元,在所述状态管理单元分别从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获得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后,发行电子认证,该电子认证证明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进行直接连接;以及
发送单元,将由所述认证发行单元发行的认证发送到所述便携式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通过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通知,该通知表示所述电器设备对设置于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的设定控制的失败,从而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从所述电器设备接收设置于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
在本装置基于由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NAT路由器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尝试与所述电器设备连接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该连接的失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存储设置于私有网络的NAT路由器的设定信息和地址信息作为所述电器设备的连接信息;
所述检测单元通过确认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没有存储所述便携式终端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的连接信息,从而检测所述存储单元的所述连接信息的获得失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装置,包括:
验证单元,验证从所述便携式终端发送的认证是否由本装置发行,并且是否可以与所述便携式终端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直接连接;以及
用户数据管理单元,在由所述验证单元验证了所述认证是由本装置发行,并且可以与所述便携式终端作为连接目的地所期望的电器设备直接连接时,进行所述便携式终端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注册。
6.一种私有网络之外的便携式终端,与连接因特网的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进行直接连接,该便携式终端包括:
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电器设备和所述便携式终端的直接连接的准备处理中的失败,或接收表示所述失败的信息;
通知单元,将表示所述失败的信息通知给用户;
认证存储单元,存储从服务器装置发送的电子认证;以及
注册控制单元,使用存储于所述认证存储单元的电子认证,对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注册,该服务提供商提供与私有网络内的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服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尝试与所述服务器装置连接时,检测该连接的失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
所述检测单元在尝试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时,检测该直接连接的失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包括:
发送单元,在与所述电器设备的直接连接成功时,将直接连接成功的通知发送到所述服务器装置。
CN2005800383436A 2004-11-16 2005-11-14 服务器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Active CN1010574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32021A JP4654006B2 (ja) 2004-11-16 2004-11-16 サーバ装置、携帯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332021/2004 2004-11-16
PCT/JP2005/020873 WO2006054529A1 (ja) 2004-11-16 2005-11-14 サーバ装置、携帯端末、電化機器、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460A CN101057460A (zh) 2007-10-17
CN101057460B true CN101057460B (zh) 2010-09-01

Family

ID=36407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83436A Active CN101057460B (zh) 2004-11-16 2005-11-14 服务器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987273B2 (zh)
EP (1) EP1806879B1 (zh)
JP (1) JP4654006B2 (zh)
CN (1) CN101057460B (zh)
WO (1) WO20060545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54634A1 (en) * 2006-04-27 2007-11-01 Jose Costa-Requena Configuring a local network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provider network
WO2008114420A1 (ja) * 2007-03-20 2008-09-25 Pioneer Corporation Ip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US20090129301A1 (en) * 2007-11-15 2009-05-21 Nokia Corporation And Recordation Configuring a user device to remotely access a private network
US20110153808A1 (en) * 2009-12-22 2011-06-23 Jungsub Byu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performance report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101176144B1 (ko) * 2010-11-30 2012-08-22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다중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피어-투-피어 접속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774669B2 (en) * 2011-01-28 2017-09-26 Throughtek Co., Ltd. Service infrastructure for serving client nodes based on P2P connections
US9171190B2 (en) * 2011-09-02 2015-10-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data exchange in a household
TWI477117B (zh) * 2011-10-06 2015-03-11 Av Tech Corp 網路連線狀態檢測系統及其方法
JP5714467B2 (ja) * 2011-10-24 2015-05-07 株式会社オプティム リモートサポートを受ける携帯型端末、リモートサポート方法、リモートサポート用プログラム、オペレータシステム、オペレータサーバ、及びオペレータ端末
KR20130070308A (ko) * 2011-12-19 2013-06-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적 정책 제공을 위한 정책 결정 장치와 주소 변환 장치 사이의 연동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806209B2 (en) * 2012-12-22 2014-08-12 Wigwag, Llc Provision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9525607B2 (en) 2013-01-16 2016-12-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nectivity notification
KR102002420B1 (ko) * 2013-01-18 2019-10-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기기를 이용하는 스마트 홈 시스템
TWI551100B (zh) 2014-06-13 2016-09-21 物聯智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以進行點對點連接的方法、伺服器與裝置
CN105100190B (zh) * 2015-05-21 2019-05-1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对账户与设备的控制关系进行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GB2545639B (en) * 2015-12-14 2019-08-28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Presence notifications
JP6958084B2 (ja) * 2017-08-02 2021-11-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稼働情報収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端末装置の作動方法
KR102664820B1 (ko) * 2019-05-28 2024-05-09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8821A1 (en) * 1998-08-04 2000-02-17 At & T Corp. A method for exchanging signaling messages in two phases
JP2002141953A (ja) * 2000-11-06 2002-05-17 Sony Corp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356809A (zh) * 2001-12-30 2002-07-03 北京长信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家电网络系统
CN1435981A (zh) * 2002-01-29 2003-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转换因特网协议地址的装置和使用它的家庭网络系统
WO2004032452A1 (en) * 2002-09-30 2004-04-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es, method and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a home terminal
CN1520660A (zh) * 2001-06-22 2004-08-11 Ipex��ʽ���� 使用通信线路的信息提供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2145A (ja) * 1986-09-26 1988-04-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vcの設定方法
US6112088A (en) * 1996-08-30 2000-08-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assisted handover between a private network and a public mobile network
US6557037B1 (en) * 1998-05-29 2003-04-29 Sun Microsystem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s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connected respectively to public networks such as the internet and to private networks by facilitating resolution of human-readable addresses
DE19904331C1 (de) * 1999-01-28 2000-08-03 Siemens A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insbesondere von Daten zum Bedienen und Beobachten eines Automatisierungssystems, über Internet mit asymmetrischer Internetverbindung
US6886095B1 (en) * 1999-05-21 2005-04-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initializ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among wireless devices
JP3640844B2 (ja) 1999-09-17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ラー処理機能を備えた伝送装置及びエラー処理方法
JP4263839B2 (ja) * 2000-04-26 2009-05-13 エヌ・ティ・ティ・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ボイスメール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760780B1 (en) * 2000-05-25 2004-07-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xying telephony messages
JP2001344537A (ja) * 2000-05-31 2001-12-14 Ntt Docomo Inc 電子バリューシステム、通信端末及びサーバ
JP2001345841A (ja) 2000-05-31 2001-12-14 Sony Corp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データ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中継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提供媒体
US20020075844A1 (en) * 2000-12-15 2002-06-20 Hagen W. Alexander Integrating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 resources for optimiz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and method
JP4029629B2 (ja) * 2001-03-27 2008-0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6988147B2 (en) * 2001-05-31 2006-01-17 Openwave Systems Inc.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secure tunnel through a proxy server between a user device and a secure server
US7114175B2 (en) * 2001-08-03 2006-09-26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network service access and enrollment
JP2003234843A (ja) * 2002-02-07 2003-08-2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情報収集または提供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呼出仲介サーバおよびターミナルアダプタ
JP4039086B2 (ja) 2002-03-05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030182559A1 (en) * 2002-03-22 2003-09-25 Ian Curry Secur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ecipient and sender activity delegation
US7937471B2 (en) * 2002-06-03 2011-05-03 Inpro Network Facility, Llc Creating a public identity for an entity on a network
JP4113766B2 (ja) * 2002-07-05 2008-07-09 株式会社ショウ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地域通信網を用いた携帯電話システム
WO2004012086A1 (ja) * 2002-07-29 2004-02-0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インターネット通信方法及びセッション管理サーバ及び無線通信装置及び通信中継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40022258A1 (en) * 2002-07-30 2004-02-05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System for providing access control platform service for private networks
US7152111B2 (en) * 2002-08-15 2006-12-19 Digi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lient connection manager
US7139828B2 (en) * 2002-08-30 2006-11-21 Ip Dynamics, Inc. Accessing an entity inside a private network
KR100547719B1 (ko) * 2002-09-10 2006-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단말기의 공중망 통화중 상태 정보를 제공할 수 있는 사설용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JP3445986B1 (ja) * 2002-09-27 2003-09-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ネットに接続するサーバ、機器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TW200412101A (en) * 2002-12-23 2004-07-01 Shaw-Hwa Hwang Directly peer-to peer transmission protocol between two virtual network
US7441043B1 (en) * 2002-12-31 2008-10-21 At&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to support networking functions for mobile hosts that access multiple networks
US7305481B2 (en) * 2003-01-07 2007-12-04 Hexago Inc. Connecting IPv6 devices through IPv4 network an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 (NAT) using tunnel setup protocol
FI117181B (fi) * 2003-01-31 2006-07-14 Qitec Technology Group Oy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käyttäjän identiteetin tunnistamiseksi
EP1463257B1 (en) * 2003-03-27 2006-06-07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rivate network and a roaming mobile terminal
US7444508B2 (en) * 2003-06-30 2008-10-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implementing secure access
CN100440886C (zh) * 2003-09-02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协议穿越网络地址转换设备的实现方法
EP1677465B1 (en) * 2003-11-07 2014-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0648064B1 (ko) * 2004-01-14 2006-11-23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인증용 무선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거래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US8065418B1 (en) * 2004-02-02 2011-11-22 Apple Inc. NAT traversal for media conferenc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08821A1 (en) * 1998-08-04 2000-02-17 At & T Corp. A method for exchanging signaling messages in two phases
JP2002141953A (ja) * 2000-11-06 2002-05-17 Sony Corp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中継方法、および通信端末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520660A (zh) * 2001-06-22 2004-08-11 Ipex��ʽ���� 使用通信线路的信息提供系统
CN1356809A (zh) * 2001-12-30 2002-07-03 北京长信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家电网络系统
CN1435981A (zh) * 2002-01-29 2003-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转换因特网协议地址的装置和使用它的家庭网络系统
WO2004032452A1 (en) * 2002-09-30 2004-04-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aratuses, method and computer software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a home termin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06879B1 (en) 2019-03-20
WO2006054529A1 (ja) 2006-05-26
CN101057460A (zh) 2007-10-17
JP2006148233A (ja) 2006-06-08
EP1806879A4 (en) 2016-11-23
US8667339B2 (en) 2014-03-04
JP4654006B2 (ja) 2011-03-16
EP1806879A1 (en) 2007-07-11
US7987273B2 (en) 2011-07-26
US20110283151A1 (en) 2011-11-17
US20090077239A1 (en) 200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7460B (zh) 服务器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US977466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P2P connec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ices using the same
US7418511B2 (en) Secured TCP/IP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devices and private networks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
CN101212384B (zh) 实现家庭网络互联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0359882C (zh) 网络互连设备和方法
CN101222519B (zh) 家庭设备的远程激活
CN101827041A (zh) Vpn连接系统和vpn连接方法
CN1181648C (zh) 一种网络上设备间自动查找的方法
CN101667949A (zh) 家庭网络内的集中用户存在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466327A (zh) 家庭网络中实现动态组网时的设备对等连接方法
CN106604119B (zh) 一种用于智能电视私有云设备的网络穿透方法及系统
CN103716189B (zh) 一种局域网终端网关设备配置管理方法
CN103973763A (zh) 终端控制系统和网关
CN101867508B (zh) 实现家庭网络互联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125568A (zh) 无线接入点安全认证方法和系统
CN102598637B (zh) 通信系统
CN101980508B (zh) 网络监控系统上的网络自适应运行模式
CN101232491B (zh) 一种检测对方状态的方法、系统和网络装置
KR100902841B1 (ko)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홈 네트워킹 방법
CN102739483B (zh) 间接访问智能终端的方法
JP4635523B2 (ja) 位置情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機器、集線装置、並びに機器管理装置
JP357070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724233A (zh) 信息家电系统中用IPv4协议栈实现与IPv6进程的通信方法
JP402989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KR101002142B1 (ko) 이종 ip 망 환경에서의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RAKUTEN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0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10

Address after: Japan's Tokyo East Shinagawa Shinagawa district four chome 12 No. 3

Patentee after: Rakuten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Lotte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Tokyo East Shinagawa Shinagawa district four chome 12 No. 3

Patentee before: Rakuten,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