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8554B - 便器冲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器冲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8554B
CN101048554B CN200580037074.1A CN200580037074A CN101048554B CN 101048554 B CN101048554 B CN 101048554B CN 200580037074 A CN200580037074 A CN 200580037074A CN 101048554 B CN101048554 B CN 101048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ater
valve
storage tank
relief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37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48554A (zh
Inventor
木村元保
木村朝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ura Corp
Kimura Giken KK
Original Assignee
Kimura Giken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ura Giken KK filed Critical Kimura Giken KK
Publication of CN101048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8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48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8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02High-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14Cisterns discharging variable quantities of water also cisterns with bell siphon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shing val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02High-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14Cisterns discharging variable quantities of water also cisterns with bell siphon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shing valves
    • E03D1/141Cisterns discharging variable quantities of water also cisterns with bell siphon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shing valves in cisterns with tube siphons and with tube siphons in combination with flushing val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00Water flushing devices with cisterns ; Setting up a range of flushing devices or water-closets;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flushing devices
    • E03D1/02High-level flushing systems
    • E03D1/22Twin or multiple flushing cister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放水量的准确定量化的便器冲洗装置。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储水箱的小型化的便器冲洗装置。本发明是将储水箱(1)内的冲洗水放到便器冲洗用的放水管(101)中的便器冲洗装置(100),包括:在储水箱(1)内具有取水口(32)的取水管(30)、用于向取水管(30)导入放水开始用的引水的放水开始阀(20)、以及存水弯(31),该存水弯(31)在位于从取水口(32)通至放水开始阀(20)的取水管(30)的路径中途、且比取水口(32)高的位置上,形成空气的停留部。

Description

便器冲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器冲洗装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利用了虹吸现象的冲洗水放水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便器的冲洗装置,公开有例如日本特许公开2001-323530号公报所示的冲洗水节水装置等。 
该冲洗水节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水箱的底部的主放水管、设置在主放水管上的主浮阀(大水量用浮阀)、连通到主放水管的副放水管、和设置在副放水管上的副浮阀(小水量用浮阀),在小水量放水时,利用副浮阀的开启使适量的冲洗水通过副放水管向主放水管放出。 
如果更详细说明,则是受到操作杆的操作时,副浮阀离开副放水管的开口端浮起而开始放水。又,随着放水的进行,储水箱的水位下降时,副放水管的吸引力超过副浮阀的浮力,副浮阀封闭副放水管的开口端而停止放水。 
而根据本发明人的深入研究,发现对于现有的便器冲洗装置还存在许多需改善的方面。 
首先,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现有的便器冲洗装置使用浮阀调节放水量。但是,浮阀的动作取决于储水箱内产生的水流或浮阀相对放水管的浮起位置的变动这些偶然因素,不一定能准确调节放水量。 
而且,现有的便器冲洗装置,由于将大水量用以及小水量用的浮阀收纳在储水箱内,所以若要在储水箱内确保必要量的冲洗水,则不得不使储水箱大型化。又,若要确保冲洗所需的强水流,则必须将满水水位保持在相对副放水管来说足够高的位置,从这一点考虑也需要使储水箱在高度方向上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该技术背景下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放水量的准确定量化的便器冲洗装置。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还能实现储 水箱的小型化的便器冲洗装置。 
本发明是将储水箱内的冲洗水放到便器冲洗用的放水路径中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管,在上述储水箱内具有开口端;放水开始阀,用于向上述取水管导入放水开始用的引水;以及存水弯,在下述位置上形成空气的停留部,所述位置位于从上述开口端通至上述放水开始阀的取水管的路径中途,而且比上述开口端高。 
如果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则由于随着放水开始阀的开启而进行的引水的导入,在取水管内产生虹吸现象,所以储水箱内的冲洗水被强制吸入取水管内而用于放水。又,当取水管的开口端随着放水水位的下降而在储水箱内露出时,通过该露出的开口端将止水用空气吸入取水管内。从而利用该空气的导入结束虹吸现象,之后通过取水管进行的放水自动停止。 
即,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取水管中产生的虹吸现象进行放水,所以放水的停止时机仅依赖储水箱的水位变化。从而可对放水路径准确地供给定量的冲洗水。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不必使用浮阀即能放出定量的冲洗水,所以可有效利用储水箱的容量。又,由于利用伴随虹吸现象产生的取水管的吸引力进行放水,所以与利用水位的高低差的现有放水方式比较,从放水开始时到放水停止时都能获得稳定的水流,因此即使不设定高的满水水位也能获得高的冲洗力。而且,可将储水箱在其高度方向上制作得较为小型。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可设计成,在从上述存水弯通至上述取水管的开口端的路径中途,设置有随着上述储水箱的水位下降而在该储水箱内露出的中间开放阀。 
在该方案中,中间开放阀设置在从存水弯到取水管开口端的路径中途。因此,中间开放阀开启,储水箱内的水位达到中间开放阀时,通过该中间开放阀吸入止水用空气。从而中间开放阀开启时,在储水箱内的水位达到取水管的开口端之前停止放水,所以与通过取水管的开口端进行的放水比较可进行较少量的放水。即,在中间开放阀开启时,与通过取水管的开口端进行的放水比较,放水极限水位上升,所以可进行少量的放水。而且,其放水量可通过中间开放阀相对储水箱满水水位的深度的设定而任意调节。 
又,也可设计成,上述放水开始阀,设置在上述储水箱内部的、低于上述取水管上设置的中间开放阀的位置上。 
根据该方案,在取水管的内部设置放水开始阀,并且其位置设置在比取水管的中间开放阀低的位置上。从而,在需要比中间开放阀开启时更多的放水量时,通过开启该放水开始阀,可将储水箱内的冲洗水进一步供给到放水路径中。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可设计成,上述开口端被设定为大水量放水时的取水口,上述中间开放阀被设定为小水量放水时的取水口;在上述中间开放阀上,设置有阀体保持机构(开闭操作机构),该阀体保持机构在小水量放水时将上述中间开放阀保持在开启位置,而在大水量放水时使上述中间开放阀回复到关闭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中,取水管的开口端被设定为大水量放水时的取水口,设置在取水管的路径中途的中间开放阀被设定为小水量放水时的取水口。而且,由于便器冲洗装置具有伴随小水量放水以及大水量放水的选择而开闭中间开放阀的阀体保持机构,所以放水极限水位在大水量放水时以及小水量放水时变化,从而可任意选择大水量时的放水量以及小水量时的放水量中的任一个。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可设计成,包括深度改变机构,该深度改变机构用于改变中间开放阀相对上述储水箱的满水水位的深度。 
如果根据该方案,则通过使用深度改变机构,可在储水箱的上下方向上任意调节中间开放阀的位置,所以伴随该中间开放阀的位置改变,可改变中间开放阀开启时的放水极限水位。从而可进行希望放水量的放水。 
另外,在此,深度改变机构只要能在储水箱的高度方向上任意改变中间开放阀相对储水箱水位的深度即可。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可以设计成,包括:立设在上述储水箱内的可动式溢流管、和设置上述中间开放阀并且相对上述取水管滑动自如的套筒,上述深度改变机构,将对上述溢流管进行的操作转换成套筒相对上述取水管的上下运动而传递到套筒。 
根据该方案,在储水箱内设置有溢流管。而且,取水管具有设置有中间开放阀的套筒。并且,溢流管是可动式的,对该溢流管进行的 操作通过深度改变机构转换成套筒的上下运动而传递到套筒。从而,可随着套筒的上下移动将中间开放阀定位于任意深度。另外,在此所谓的溢流管的操作,相当于使溢流管上下移动、以及使溢流管旋转等伴随着溢流管状态变化的动作。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以设计成,在上述溢流管的外周,形成有在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螺旋状槽,并且,设置有追随该螺旋状槽的旋转而在上述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托架;上述套筒连结在上述托架上,并且接受使上述溢流管旋转的操作而在上述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根据该方案,在溢流管的外周形成有螺旋状槽。而且,设置有啮合在螺旋状槽上的托架,托架追随与溢流管的操作相伴的螺旋状槽的旋转而在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又,形成中间开放阀的套筒连结在托架上,从而套筒与托架一起上下移动。即,在本方案中,利用使溢流管旋转的操作使套筒上下移动,所以,可伴随该溢流管的操作进行中间开放阀深度的设定。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可设计成,在上述放水开始阀以及上述中间开放阀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阀体驱动用的压力缸;上述压力缸连结在向上述压力缸供给用于驱动上述阀体的驱动介质的供给装置上。 
根据该方案,操作放水开始阀或中间开放阀等时,使用阀体驱动用的压力缸进行开闭操作。因此,在储水箱内不需要设置开闭操作所需的复杂的连杆机构,可简单地构成储水箱内部。 
又,本发明的便器冲洗装置,也可设计成,在上述放水开始阀以及中间开放阀双方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压力缸,在上述供给装置上,设置有对驱动介质向各压力缸的供给动作分别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具有检测便器的使用时间的传感器,并且根据该使用时间选择要供给上述驱动介质的压力缸。 
根据该方案,在放水开始阀以及中间开放阀双方上设置压力缸,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介质对各压力缸的供给动作。又,控制装置具有检测便器的使用时间的传感器,对应于该使用时间选择要供给驱动介质的压力缸。从而自动进行与使用者的用途相应的放水。 
又,也可以下设计成,上述压力缸设置在高于上述储水箱的满水水位的位置上。 
如果根据该方案,则由于在比储水箱的满水水位高的位置上设置压力缸,所以压力缸不受水压的影响,能借助微小的力动作。即,可采用驱动介质的供给压力较低的简单的供给装置。 
又,也可以设计成,连结在上述压力缸上的阀体是浮阀,供给到上述压力缸的驱动介质是空气,上述供给装置供给空气,使得上述压力缸的内压维持在1.08大气压以上1.35大气压以下。 
根据该方案,向阀体驱动用的压力缸供给空气而操作放水开始阀以及中间开放阀等的阀体。又,在空气供给时压力缸内的压力(气压)维持在1.08大气压以上1.35大气压以下,所以即使放水开始阀或中间开放阀采用浮阀时,也不妨碍伴随水位下降进行的浮阀的关闭动作。即,通过将气压维持在上述范围,可不影响浮阀的关闭功能地开启浮阀。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提供可实现放水量的准确定量化的便器冲洗装置。而且,能提供还可实现储水箱的小型化的便器冲洗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便器冲洗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开放阀的阀体保持机构的图。 
图3是表示小水量放水时的初期的中间开放阀开闭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小水量放水时的末期的冲洗水以及止水用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5是表示大水量放水时的初期的中间开放阀开闭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大水量放水时的末期的冲洗水以及止水用空气的流动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非动作状态(非操作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大水量操作方向上的操作机构动作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小水量操作方向上的操作机构动作状态的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中间开放阀的阀体保持机构采用了浮子的图。 
图11是本实施方式的放水开始阀采用了浮阀的图。 
图12是从图1中箭头A方向观察的取水管以及溢流管的图。 
图13是图12的要部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采用电气驱动式操作机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机构的例子的图。 
图15是从上方观察图14的操作机构的空气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从正面观察图14的操作机构的空气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电气驱动式操作机构所设置的气缸的内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18是表示在电气驱动式操作机构所设置的控制装置内进行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深度改变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便器冲洗装置100包括:设置在储水箱1的底部的阀壳10、装入阀壳10内的放水开始阀20、从储水箱1的底部向上部延伸的取水管30、设置在取水管30的路径中途的中间开放阀40、支承在阀壳10上的溢流管70、用于进行中间开放阀40以及放水开始阀20的开闭操作的操作机构50、以及用于向储水箱1供给冲洗水的给水机构(图未示),供给到储水箱1内的冲洗水伴随操作机构50的操作而通过阀壳10向放水管(放水路径)101放出。 
阀壳10,如图1所示,是在4个方向具有开口部11、12、13、14的多分支型阀壳10,面向储水箱1底部的主要开口部11,连接在贯通储水箱1的底部到达阀壳10的放水管101上。又,阀壳10上向图1中的进深方向开口的开口部14,连结向储水箱1的上部延伸的溢流管70。又,位于储水箱1内的另两个开口部12、13中,一个开口部12上组装放水开始阀20,另一个开口部13上连结向储水箱1的上部延伸的取水管30。 
放水开始阀20包括:连结在从操作机构50延伸的放水开始阀操作用链条51上的阀体21、和对阀体21向阀壳10的阀座施力的弹簧钩22,放水开始阀20在常态下关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常态相当于操作机构50的非动作状态(非操作状态)。 
取水管30构成在路径中途具有倒U字形弯曲部31的虹吸流路,以位于储水箱1的上部的弯曲部31作为折返点,其取水侧开口端(以下叫做取水口32)向储水箱1的底部开口。 
更详细地说明,取水管30将与阀壳10的连接部作为起点向储水箱1的上部延伸,进而经位于储水箱1上部的倒U字形弯曲部31而在储水箱1内折返。又,其开口端32在储水箱1的底部开口。 
又,上述倒U字形的弯曲部31在取水管30内构成作为止水用空气的停留部的存水弯。又,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由上述弯曲部31构成的部位简称为存水弯。 
下面参照图2说明中间开放阀40。 
中间开放阀40包括:设置在比放水开始阀20高且位于从取水口32至存水弯31的路径中途的套筒形状的阀壳41、以及连结在从操作机构延伸的中间开放阀操作用链条52上的阀体42。 
阀壳41包括:内径与取水管30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套筒41a、以及贯通套筒41a而到达取水管30的壁面的管状部件41b,阀体42以管状部件41b的端缘为阀座设置在阀壳41上。 
又,在取水管30侧,形成有在取水管30的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开口部33(中间开放阀),通过使构成阀壳41的套筒41a在取水管30的上下方向上移动,可改变中间开放阀40相对取水管30的实质高度。又,换言之,通过使套筒41a上下移动,可改变中间开放阀40相对储水箱1的满水水位的深度。 
另外,形成阀壳41的套筒41a的内径以及外径可任意改变,除上述外套筒的形式外,也可采用内套筒的形式。 
又,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设定时,通过操作储水箱1内设置的溢流管70,可改变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 
首先,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在溢流管70的外周,形成有向溢流管7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螺旋状槽71(阳螺纹)。又,在溢流管70上设置有在内周面具有啮合在该槽上的齿的筒状的托架72。又,构成中间开放阀40的套筒41a与托架72一体形成,托架72以沿着溢流管70以及取水管30双方在储水箱1的上下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 
又,溢流管70相对阀壳10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承,利用追随溢流 管70的旋转而进行的托架72的上下移动,套筒41a在取水管30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即,由于利用使溢流管70旋转的操作而使套筒41a移动,所以伴随该溢流管70的操作,可改变中间开放阀40相对满水水位的深度。 
另外,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设定,是用于将小水量放水时(用于冲洗便器内的小便等的放水量比较少的时候)的放水量设定得适量的操作,通过该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设定,可获得适于各种使用用途的放水量。又,关于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设定和放水量,在后面详细叙述。又,利用上述溢流管70或托架72等构成本发明的深度改变机构。另外,所谓大水量放水,是用于冲洗便器内的大便等的比较大量的放水。 
接着说明中间开放阀40上设置的阀体保持机构60。 
中间开放阀40具有阀体保持机构60,该阀体保持机构60具有下述功能,即,伴随操作机构50中的小水量以及大水量放水选择而将该中间开放阀40上设置的阀体42保持在开启位置的功能、以及用于使处于开启位置的阀体42回复到关闭位置的功能。 
阀体保持机构60包括:形成在阀体42的上表面上的卡止爪61、通过与卡止爪61啮合而将阀体42保持在开启位置的弹簧钩62、以及连结操作机构50与弹簧钩62的弹簧钩操作用链条63,利用对从操作机构50延伸的中间开放阀操作用链条52以及弹簧钩操作用链条63的操作,而进行阀体42的开闭操作。又,关于其动作,如图3~图6所示,利用从操作机构50延伸的中间开放阀操作用链条52的上提而使阀体42向上方移动(参照图3),又,伴随该移动,卡止爪61卡合在弹簧钩62的末端而将中间开放阀40保持在开启位置(参照图4)。又,如果要解除卡止爪61与弹簧钩62的卡合状态,则如图5所示,通过上提弹簧钩操作用链条63而解除卡止爪61与弹簧钩62的卡合状态,阀体42自然回复到关闭位置(参照图6)。 
接着参照图7~图9说明操作机构50。 
操作机构50包括:在储水箱1的上部摆动自如地设置的操作杆55、与该操作杆55一起摆动的中立部件56、以操作杆55的支轴51a为支点向中立部件56的一侧(图8中左侧)自由摆动的大水量操作板57、以及向中立部件56的另一侧(图9中右侧)自由摆动的小水量操 作板58,它们各自通过链条或连杆机构(图未示)连结在作为操作对象的阀体21、42或中间开放阀40的弹簧钩62上。 
更详细地说明,则中立部件56连结在用于放水开始阀20的开启的放水开始阀用链条51上。又,大水量操作板57连结在用于中间开放阀40的关闭的弹簧钩用链条63上。又,小水量操作板58连结在用于中间开放阀40的开启的中间开放阀操作用链条52上。 
又,如果将朝向图7中左侧进行的操作杆55的操作设为大水量操作方向,将朝向图7中右侧进行的操作杆55的操作设为小水量操作方向,说明各部件的动作状态,则中立部件56在大水量操作方向以及小水量操作方向两个方向上,都提起放水开始阀用链条51,开启放水开始阀20。 
又,大水量操作板57,在向大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时利用弹簧钩用链条63将中间开放阀40的弹簧钩62向上方拉起(参照图8)。又,向大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时,随着中立部件56以及大水量操作板57的移动,放水开始阀20开启,而且,中间开放阀40的弹簧钩62被上提而解除中间开放阀40的开启位置上的阀体42的保持状态,中间开放阀40关闭(参照图5)。 
另一方面,小水量操作板54,在向小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时,利用中间开放阀操作用链条52将中间开放阀40的阀体42向上方拉起(参照图9)。而且,向小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时,随着中立部件56以及小水量操作板58的移动,放水开始阀20开启,又,中间开放阀40的阀体42被上提而使中间开放阀40保持在开启位置(参照图3)。 
接着,随着储水箱1的水位变化,说明本便器冲洗装置100的放水原理。 
<大水量放水时> 
首先,当向大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操作杆55时,放水开始阀20开启,冲洗水通过该放水开始阀20流入取水管30。又,该冲洗水作为引水而在取水管30内产生虹吸现象,利用与虹吸现象的发生相伴的管内压力的下降,冲洗水通过储水箱底部的取水口32流入取水管30。然后通过取水管30向放水管101放出冲洗水。 
又,由于中间开放阀40在大水量放水时处于关闭状态,所以放水持续到水位到达储水箱底部的取水口32。而且,当水位达到取水口32 时,止水用空气通过该取水口32流入取水管30内从而虹吸现象停止。由此,由于虹吸现象的停止,放水也结束。 
<小水量放水时> 
小水量放水时,通过向小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操作杆55,放水开始阀20开启,利用与上述同样的虹吸现象开始放水。 
又,小水量放水时,中间开放阀40保持在开启位置,当储水箱1的水位到达中间开放阀40时通过中间开放阀40向取水管30内吸入止水用的外界气体,放水结束。 
又,小水量放水时,中间开放阀40利用弹簧钩62处于保持在开启位置的状态,在以后的操作中,直到与向大水量操作方向进行的操作相伴随的开启状态解除动作发生,中间开放阀40都保持在开启位置。另外,在接着小水量操作进行的下次操作还是小水量操作时,中间开放阀40的开启状态继续,但由于小水量放水时所需要的放水量达到与中间开放阀40对应的水位即可,所以不需要特地关闭中间开放阀40。而在通过大水量放水操作使中间开放阀40关闭后,可进行通过取水口32的放水。 
另外,大水量时以及小水量时的放水所需要的操作杆55的操作时间,只要能使取水管30产生虹吸现象即可,不必在放水结束之前一直操作操作杆55。即,放水开始阀20的开启时间很短即可,虹吸现象产生后,无论放水开始阀20有没有开启,都会持续放水,直到储水箱1内的水位达到放水极限水位。 
又,如果在此对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与放水量的关系进行说明,则小水量放水时,如上所述,储水箱1的水位达到中间开放阀40则放水结束。因此,如果中间开放阀40相对储水箱1的满水水位的深度深,则小水量放水时的放水极限水位被设定在较低的位置,所以可放出比以前更多的冲洗水。而如果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浅则可进行少量的放水。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便器冲洗装置100,由于每次将操作杆55向大水量放水方向或小水量放水方向切换时,储水箱1内的放水极限水位都会改变,所以大水量放水时以及小水量放水时,都能始终利用操作杆55的简易操作准确供给适量的冲洗水。 
又,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使用浮阀即能放出储水箱1内的冲洗水, 所以可有效利用储水箱1的容量。又,由于利用伴随虹吸现象产生的取水管30的吸引力进行放水,所以与利用水位的高低差进行放水的现有方式比较,可在高度方向上将储水箱1制作得小型化。 
又,在本实施方式中,小水量放水时的放水量可利用借助溢流管70的操作实现的中间开放阀40的深度改变进行调整,所以在调整放水量时,不用将手指放入储水箱1内就可改变放水量。即,通过捏住从冲洗水的水面露出的溢流管70的顶端部而使溢流管70旋转,可在手指不沾到冲洗水的情况下调整放水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一种实施方式,其细节可根据便器冲洗装置100的规格等适当变化。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保持在开启位置的中间开放阀40回复到关闭位置而需要向大水量操作方向进行操作,但也可以如图10所示构成为,在浮子65上连结L字形的钩68,利用伴随水位变化产生的浮子65的上下动作,解除阀体42保持在开启位置的状态。 
更详细地说,如图10所示,将浮子65与钩68所成的角度设定成,在该角度下,当水位低于满水水位时,钩68下降到能将中间开放阀40保持在开启位置的位置上,而在满水水位时,钩68上升到能解除该开启状态的位置。 
根据该方案,在满水水位时,中间开放阀40始终处于关闭位置,但当浮子65随着小水量的放水而下降时,随着小水量的放水而开启的中间开放阀40(阀体42)卡止在钩68上而保持在开启位置。又,放水结束,储水箱1的水位回复到满水水位时,中间开放阀40的限制被解除而再次回复到关闭位置。 
又,向大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时,虽然钩68随着水位的下降而下降到可保持中间开放阀40的位置,但向大水量操作方向操作时,并没有进行中间开放阀40的开闭操作,所以中间开放阀40不会卡止在钩68上而是留在关闭位置。 
又,上述放水开始阀20以及中间开放阀40的构造和形状,只要是能根据随时要求的开闭状态进行开闭操作即可,例如,也可用使用了活塞等的滑动式阀等构成。又,关于上述取水管30,可设计成分割式而使得取水口的高度能自由改变,或设计成自由伸缩的形式等等,可根据各种规格改变。 
又,也可在储水箱1的外部设置连接储水箱1的底部与上部的水位观测仪80,而使得能够从储水箱1的外部观测储水箱1的水位。又,优选在从储水箱1通到水位观测仪80的流路上设置止水阀81,观测水位时开启该止水阀使冲洗水流入水位观测仪80内。 
又,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放水开始阀20,使用了被向阀座施力的阀体21,但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使用浮阀90(浮球阀)作为放水开始阀20,这种情况下,也可利用放水开始阀20作为大水量时的放水阀。 
另外,即使在放水开始阀20使用浮阀90的情况下,该浮阀90也没有失去向取水管30导入引水的功能,小水量放水时,通过稍微开启该浮阀90,之后不操作操作杆55也能自动放水,直到小水量放水时的极限水位。又,在该方案中,由于放水开始阀20发挥大水量时的放水阀的功能,所以不必将取水管30延长到储水箱1的底部,可通过中间开放阀40直接获得小水量冲洗水。即,中间开放阀40也变得不必要,可利用简单的结构实现小水量放水时的定量化。 
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深度改变机构使用了上下移动自如的套筒41a,但也不一定这样,例如如图19所示,也可以将阀体21(浮阀90)坐落其上的阀座23设计成相对于阀壳10升降自如,等等。 
又,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中间开放阀40以及放水开始阀20的开闭操作,没有使用电等动力进行开闭操作,但也不一定这样,也可使用由电动马达或开关等构成的电气式操作机构控制各种阀体的开闭。 
另外,作为电气式操作机构,例如可例示图14到图17所示的操作机构110等。 
在该例中,利用浮阀40a构成中间开放阀40,并且,在储水箱1的上部具有分别用于拉起放水开始阀20以及中间开放阀40的气缸111、112。又,以适当的时机向各气缸111、112供给空气(驱动介质)的空气供给装置120设置在储水箱1的侧面(参照图15)。 
空气供给装置120包括:用于向气缸111、112供给空气的空气泵121;切换从空气泵121通至气缸111、112的空气软管111a、112a的切换阀122;用于感知便器的使用的人体感知传感器123;感知实施放水的使用者动作的放水开始传感器124;以及对应各传感器的输出选择要供给空气的气缸111、112的控制装置125。 
开启放水开始阀20以及中间开放阀40的气缸111、112,如图14所示固定在溢流管70的上部,在各气缸111、112上,悬挂相应的放水开始阀20以及中间开放阀40的阀体21、40a。 
另外,气缸111、112,如图17所示具有将组装在气缸主体130内的活塞131的上升运动转换为各阀体21、40a的上拉动作的简易的连杆机构132。又,在连杆机构132上,除使连杆机构132回复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134外,还设置有手动操作用的金属线133,通过拉金属线133,即使在空气泵121不工作时也能开启各阀体21、40a。另外,手动操作用的金属线133连结在空气供给装置120内设置的手动操作杆126上,能通过拉动该手动操作杆126而操作金属线133。 
空气泵121通过切换阀122以及空气软管111a、112a连结在各气缸111、112上,其排出压力被调节成,使得气缸111、112内的气压在1.05大气压以上1.5大气压以下,更优选在1.08大气压以上1.35大气压以下。又,气缸111、112,为了避免水压的影响而设置在高于冲洗水满水水位的位置上,如上所述即使利用低压的空气也能工作。 
另外,对于中间开放阀40用的气缸112,通过将其内部气压设定为约1.1大气压,可不妨碍浮阀40a的关闭动作而良好地开启浮阀40a。更详细地说,当气缸112的内压过高时,即使水位下降浮阀40a也不会关闭;而当气缸112的内压过低时,可能发生不能开启浮阀40a的问题,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利用调节器等保持空气泵121的排出压力为适当值,来消除该问题。 
切换阀122内装有电磁阀122a、122b,接受从控制装置125输出的切换信号,而切断或开通连至各气缸111、112的通路。 
控制装置125是选择要供给空气的气缸111、112的装置,如上所述根据各种传感器123、124的输出而操作切换阀122。 
另外,人体感知传感器123包括内置在空气供给装置120中的红外线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便座上的压力传感器(落座传感器)等,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感知使用者,并且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是大水量时还是小水量时的判断。又,放水开始传感器124由红外线传感器等构成,当使用者将手罩在放水开始传感器124上时,放水开始传感器124将该情况输出到控制装置125,控制装置125驱动空气泵121,并且对应 人体感知传感器123的输出操作切换阀122。 
图18是表示放出冲洗水时在控制装置125内进行的一连串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首先,控制装置125读入人体感知传感器123的输出,接受人体感知传感器123对人体的感知(步骤101),开始使用时间的计时(步骤102)。 
接着,如果在压力传感器的输出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使用时间超过第1经过时间(步骤103),则判断为男性的小便,建立以小水量为目的的放水处理指示符(步骤104)。 
另外,在此,第1经过时间是考虑女性坐到便器上为止所需的平均时间而定的时间,如果即使过了该第1经过时间,压力传感器也没有变化,则认为是没有向便器落座的男性的小便。又,压力传感器,是用于感知使用者的落座的部件,对于单纯的便座的抬起放下,则不进行检测。 
然后,控制装置125接受到放水开始传感器124的输出有了变化这一信息而处理小水量放水处理指示符(步骤105、步骤106)。更详细地说,对放水开始阀20以及中间开放阀40双方打开通路而向各气缸111、112供给空气。 
另外,如果超过第1经过时间以前检测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变化,则判断为女性的使用或男性的大便,建立以大水量为目的的放水处理指示符(步骤107)。 
接着,控制装置125再次开始使用时间的计时(步骤108)。而且,控制装置125,如果在使用时间达到第2使用时间前(步骤109)放水开始传感器124有输入(步骤110),则认为是女性的小便,将以大水量为目的的放水处理指示符置换为以小水量为目的的放水处理指示符(步骤111),处理小水量放水处理指示符(步骤112)。另外,第2使用时间,可根据女性小便时使用便器所需的最短时间等确定。 
另外,控制装置125,如果在第2使用时间经过后检测到放水开始传感器124的输出变化(步骤113),则认为是大水量放水而处理大水量放水处理指示符(步骤114)。更详细地说,打开通至放水开始阀20的通路,关闭通至中间开放阀40的通路,仅向放水开始阀20用的气缸111供给空气。 
这样,在控制装置125内,对应于各种传感器的输出,放水处理指示符选择性地成立,对应该放水处理指示符控制切换阀122以及空气泵121。另外,上述处理内容只是一例,其细节可根据各种规格适当变化。 
这样根据本便器冲洗装置,是对应便器的使用时间选择要供给空气的气缸,也就是要开启的阀体。从而能自动进行与使用者的用途相应的放水。 

Claims (8)

1.一种便器冲洗装置,是将储水箱内的冲洗水放到便器冲洗用的放水路径中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取水管,在上述储水箱内具有开口端;
放水开始阀,用于向上述取水管导入放水开始用的引水;
存水弯,在下述位置上形成空气的停留部,所述位置位于从上述开口端通至上述放水开始阀的取水管的路径中途,而且比上述开口端高;
中间开放阀,在从上述存水弯通至上述取水管的开口端的路径中途,随着上述储水箱的水位下降而在该储水箱内露出;
深度改变机构,改变中间开放阀相对上述储水箱的满水水位的深度;
可动式溢流管,立设在上述储水箱内;
套筒,设置上述中间开放阀并且相对上述取水管滑动自如,
上述深度改变机构,将对上述溢流管进行的操作转换成套筒相对上述取水管的上下运动而传递到套筒,
在上述溢流管的外周,形成有在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螺旋状槽,并且,设置有追随该螺旋状槽的旋转而在上述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托架,
上述套筒连结在上述托架上,并且接受使上述溢流管旋转的操作而在上述溢流管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2.一种便器冲洗装置,是在底部设置有阀壳的、将储水箱内的冲洗水放到便器冲洗用的放水路径中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取水管,在上述储水箱内的小水量放水水位具有开口端;
浮阀,落座于相对于上述开口端设置于较低位置的阀座,用于向上述取水管导入放水开始用的引水;
存水弯,在下述位置上形成空气的停留部,所述位置位于从上述开口端通至上述浮阀的取水管的路径中途,而且比上述开口端高;
深度改变机构,令上述阀座相对于上述阀壳升降自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放水开始阀,设置在上述储水箱内部的、低于上述取水管上设置的中间开放阀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端被设定为大水量放水时的取水口,上述中间开放阀被设定为小水量放水时的取水口;
在上述中间开放阀上,设置有阀体保持机构,该阀体保持机构在小水量放水时将上述中间开放阀保持在开启位置,而在大水量放水时使上述中间开放阀回复到关闭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水开始阀以及上述中间开放阀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阀体驱动用的压力缸;
上述压力缸连结在向上述压力缸供给用于驱动上述阀体的驱动介质的供给装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放水开始阀以及中间开放阀双方上分别设置有上述压力缸,在上述供给装置上,设置有对驱动介质向各压力缸的供给动作分别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上述控制装置具有检测便器的使用时间的传感器,并且根据该使用时间选择要供给上述驱动介质的压力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缸设置在高于上述储水箱的满水水位的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器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结在上述压力缸上的阀体是浮阀;
供给到上述压力缸的驱动介质是空气;
上述供给装置供给空气,使得上述压力缸的内压维持在1.08大气压以上1.35大气压以下。
CN200580037074.1A 2004-08-27 2005-08-29 便器冲洗装置 Active CN1010485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48950 2004-08-27
JP248950/2004 2004-08-27
PCT/JP2005/015688 WO2006022412A1 (ja) 2004-08-27 2005-08-29 便器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8554A CN101048554A (zh) 2007-10-03
CN101048554B true CN101048554B (zh) 2015-02-25

Family

ID=35967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7074.1A Active CN101048554B (zh) 2004-08-27 2005-08-29 便器冲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21481B2 (zh)
EP (1) EP1793053B1 (zh)
JP (2) JP5242054B2 (zh)
KR (2) KR101205851B1 (zh)
CN (1) CN101048554B (zh)
WO (1) WO20060224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RM20090014A1 (it) * 2009-01-16 2010-07-17 Francesco Falco Batteria di scarico per wc a volume defluente differenziato.
US20100313350A1 (en) * 2009-06-14 2010-12-16 John Joseph Biz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Flow Restrictors for Minimizing Water from Being Wasted in Toilets
KR101427304B1 (ko) * 2012-12-03 2014-08-06 고관평 좌변기의 공기압식 자동물내림장치
JP6004363B2 (ja) * 2013-08-12 2016-10-05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装置
JP6288600B2 (ja) * 2013-09-30 2018-03-07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装置
JP6358556B2 (ja) * 2014-04-16 2018-07-18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装置
CN107002399B (zh) * 2014-09-12 2020-02-28 As 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灌注式抽水马桶
JP6210438B2 (ja) * 2015-09-29 2017-10-11 Toto株式会社 水洗大便器装置
CN105908815B (zh) * 2016-06-23 2018-07-06 苏林东 节水座便器
JP6578627B2 (ja) * 2018-02-15 2019-09-25 Toto株式会社 排水弁操作装置、洗浄水タンク装置、及び、水洗大便器
CN109098236A (zh) * 2018-09-10 2018-12-28 郑福永 一种排水控制装置
CN111794309A (zh) * 2019-04-08 2020-10-20 金昌中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成生活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
GB2601108A (en) * 2020-10-16 2022-05-25 Alan Hart Keith Conversion of 'dual' flush syphon toilet to 'single' flush syphon toil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62330A (en) * 1919-12-05 1921-04-05 James Holt Improvements in silencing mechanism for waste water preventers, cisterns or the like
US1563948A (en) * 1925-04-29 1925-12-01 Azone George Siphon flush box
JPS5112298Y2 (zh) * 1973-09-11 1976-04-02
JPS5053943A (zh) * 1973-09-12 1975-05-13
JPS5156041U (zh) * 1974-10-28 1976-05-01
JPS55161130A (en) * 1979-05-31 1980-12-15 Kimura Shoten Kk Automatic washing valve
KR820001896Y1 (ko) * 1981-03-28 1982-09-09 홍종훈 수세변기용 급수장치
KR910001734Y1 (ko) * 1987-07-24 1991-03-22 로얄동도 금속 주식회사 수세식 변기탱크용 사이폰
KR940021849A (ko) * 1993-03-24 1994-10-19 이만희 수세식 변기의 물 절약 급수장치
JPH09228442A (ja) * 1996-02-22 1997-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ロータンク
JP2001323530A (ja) 2000-05-16 2001-11-22 Seikichi Hata 水洗トイレにおける洗浄水節水装置
KR100643578B1 (ko) 2006-04-14 2006-11-10 이수인 (주) 사이펀관과 분사노즐을 이용한 양변기 세정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261158A1 (en) 2007-11-15
CN101048554A (zh) 2007-10-03
WO2006022412A1 (ja) 2006-03-02
KR20120097419A (ko) 2012-09-03
KR101218612B1 (ko) 2013-01-04
JP2012127192A (ja) 2012-07-05
KR101205851B1 (ko) 2012-11-29
EP1793053B1 (en) 2013-05-15
EP1793053A4 (en) 2012-04-18
JPWO2006022412A1 (ja) 2008-05-08
EP1793053A1 (en) 2007-06-06
US7921481B2 (en) 2011-04-12
JP5509244B2 (ja) 2014-06-04
JP5242054B2 (ja) 2013-07-24
KR20070053299A (ko) 2007-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48554B (zh) 便器冲洗装置
CN106013378B (zh) 排水阀装置、清洗水水箱装置及冲水大便器
CN104736776B (zh) 仅通过人体荷载而实现空气排出和吸入控制功能的直取水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以及直取水无电源自动下水座便器座垫
CN105155639B (zh) 无电源自动下水一体型坐便器
CN110056055A (zh) 进水阀及具有该进水阀的马桶冲刷系统
CN2905924Y (zh) 脚踏控制座便器
JP4432114B2 (ja) 洋風水洗式便器用ポンプユニット
CN105155641A (zh) 坐便器下水功能最大化的引线牵引式无电源自动下水装置
US4868933A (en) Flush control devices
US5694652A (en) Flushing system
US2715228A (en) Flushing apparatus for water closets
WO2011084827A2 (en) Water-saving toilet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083546C (zh) 气囊延时阀
GB2325253A (en) W.C.Cistern operable on mains water and/or waste water supply
SE504888C2 (sv) Spolsystem för WC-stolar
JP4968553B2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
JP7345741B1 (ja) 水洗大便器装置
US20060143810A1 (en) Sanitary device for urinal and toilet flush system
JP7366345B2 (ja) 洗浄水タンク装置
CN2418168Y (zh) 双按钮节水冲厕开关
CN2545267Y (zh) 自控节水便器水箱内配件
CN115726435A (zh) 清洗水箱装置以及具备该清洗水箱装置的水洗便器装置
KR100479680B1 (ko) 자연배출식 수세변기시스템
CN200975013Y (zh) 抽水马桶节水装置
EP1132531A2 (en) W.C. pressure cistern with air bag and inj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Rejection of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 Dismiss

False: Reject

Number: 04

Volume: 29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PATENT APPLICATION REJECTION OF AFTER PUBLICATION; FROM: REJECTION TO: REVOCATION REJECTED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imura Motoyasu

Inventor after: Kimura Motoyasu

Inventor before: Kimura Motoyasu

Inventor before: Kimura Tomo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KIMURA MOTOYASU KIMURA TOMOEII TO: KIMURA MOTOYASU KIMURA CHAOY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