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44562A -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44562A
CN101044562A CNA2005800355563A CN200580035556A CN101044562A CN 101044562 A CN101044562 A CN 101044562A CN A2005800355563 A CNA2005800355563 A CN A2005800355563A CN 200580035556 A CN200580035556 A CN 200580035556A CN 101044562 A CN101044562 A CN 1010445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bar shaped
optic informating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355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今井隆
宇佐美由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44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445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8Post-production operations, e.g. initialising phase-change recording layers, checking for de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是一种具有基板、记录层和反射层,进而具有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述区域具有多个条形(bar)记录部和多个条形未记录部,相对于用于再生信息的激光,上述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上述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B)之间的比(A/B)为1.5以上。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包括:以0.01~5m/s的线速,向该媒体照射波长400~2000nm、记录功率0.1~20W的激光,在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形成多个条形记录部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相当于烧录区(burst cutting area)的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日益需求记录密度更高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针对这样的需要,已经对补记型(Digital·Versatile·Disk:数字通用光盘)(所谓DVD-R)进行实用化。
另外,最近,互联网之类的网络或高清晰TV正在被急速地普及。那么,还考虑到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高清晰电视)的放映,对用于低价简便地记录图像信息的大容量记录媒体的要求正在被逐渐提高。
DVD-R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作为大容量的记录媒体的作用,但不能说具有可以对应将来的要求的程度的记录容量。因此,正在推进通过使用比DVD-R中使用的激光的波长更短的波长的激光,来开发提高记录密度、具备更大记录容量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盘)。
不过,伴随着盘的这种大容量化,记录于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信息的流通或非法复制防止技术正在被需求。即,作为安全(security)技术,对光学信息记录媒体,记录各种信息正在需求。
针对这样的需要,通常适用的技术为,例如在再生专用型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凹坑(pit)部设计重写条形码(bar code)的补记区域(BurstCutting Area,以下有时称为“BCA”),将每个媒体不同的信息或密码键·解密键的相关信息之类的辅助信息作为相对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个别信息来记录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对于使用以紫激光为主的短波长激光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BCA信号的记录也正在探讨中。BCA信号的记录与DVD-R同样,可以考虑在用于记录用户数据(user data)的记录层进行。但是,如果仅为记录层的记录,在再生已记录的信号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号振幅。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337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197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2-208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3-196843号公报
因而,需要在再生记录于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BCA信号时可以得到高信号振幅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需要,本发明人等进行潜心研究的结果,发现下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1方面是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是一种具有基板、记录层和反射层,进而具有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具有多个条形(bar)记录部和多个条形未记录部,
用于再生信息的激光通过所述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该激光通过所述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B)之间的比(A/B)为1.5以上。
本发明的第2方面是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以0.01~5m/s的线速,向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照射波长400~2000nm、记录功率0.1~20W的激光,在该区域形成多个条形记录部的步骤。
利用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再生记录于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BCA信号时可以得到高信号振幅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层构成的一个例子的部分截面图。
图3是表示用于说明基板的槽形状的部分截面图。
图中,10-BCA相当区域,30-基板,40-反射层,45-空隙部(条形记录部),50-记录层。
具体实施方式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具有所谓的相当于烧录区(BCA)的区域(以下有时称为“BCA相当区域”)。
在此,如图1所示,“BCA相当区域”是指DVD中形成的记录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识别信息的区域(相当于图1中的符号10),具有与BCA(烧录区)同样功能的区域。BCA相当区域10根据媒体的种类不同而设置的场所不同。例如,BCA相当区域被设置于从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中心开始22mm以上24mm以下的范围。
作为BCA相当区域中记录的辅助信息,可以举出可能使用人指定信息、使用期间指定信息、使用可能次数指定信息、租赁(rental)信息、分辨率指定信息、层(layer)指定信息、用户指定信息、著作权人信息、著作权编号信息、制造人信息、制造日信息、销售日信息、销售店或销售者信息、使用组(set)编号信息、地区指定信息、语言指定信息、用途指定信息、制品使用人信息及使用编号信息。
再生该辅助信息时,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可以发挥与以往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可靠性同等的可靠性(例如针对防止非法复制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指定BCA相当区域具有多个条形记录部和多个条形未记录部,条形记录部在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圆周方向形成为条形码形状。如后所述,条形记录部为利用照射激光除去记录层及反射层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孔的部分,该条形记录部以外的部分为条形未记录部。
条形记录部中不存在记录层及反射层,条形未记录部中存在记录层及反射层,所以两者对激光的透过率不同。在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中,对于用于再生信息的激光,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为1.5以上。如果该比不到1.5,条形记录部指定上述激光的反射光强度与条形未记录部之间的差小,难以辨别条形记录部与条形未记录部。该比优选为2以上,更优选为4以上。另外,该比的上限值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而,透过率(A)优选为10~50%,更优选为10~40%。
如下所述求得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及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B)。首先,在条形码记录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条形码应该部分地记录的区域的透过率。该测定值相当于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接着,条形码记录后,测定该区域的透过率。使用光学显微镜,从估计的条形记录部的面积与条形未记录部的面积的比和2个测定值,计算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
BCA相当区域经过如下所述的记录部形成工序设置。首先,在基板上形成记录层及反射层,在反射层上设置透明片材或保护基板,制作层叠体。接着,以规定的角速度使该层叠体旋转,同时向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的反射层照射激光。此时的激光的波长为400~2000nm,而且激光的输出(功率)为0.1~20W。如果该波长及输出在上述范围以外,条形记录部及条形未记录部的形状变形,记录的信号的再生波形也变形,故不优选。激光的波长优选为400~1000nm,更优选为600~850nm。激光的输出优选为0.3~10W。
如上所述的激光的输出高于通常的信息的记录再生中使用的激光的输出,所以到达记录层的激光分解除去照射部分的记录层,到达反射层,还除去该反射层。所以,如图2所示,在激光的照射部形成在照射前不存在记录层50及反射层40的空隙部45,形成条形记录部。从不仅在记录层50而且在反射层40形成记录BCA信号的条形记录部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再生记录信号的情况,与只在记录层记录BCA信号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再生记录信号的情况相比,可以得到更充分的信号振幅。这是因为,在反射层被除去的部分,再生光几乎不被反射。这样,通过使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旋转,同时重复进行激光的照射及非照射,可以使多个条形记录部和多个条形未记录部形成为条形码状。
在条形记录部形成工序中,盘旋转切线方向的激光的点(spot)径优选为0.4~4μm。盘半径方向的激光的点径优选为20~100μm。作为激光照射装置,从容易控制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半导体激光。另外,信息的记录以规定的角速度进行。如果将该角速度换算成在距作为条形码的记录区域的盘的中心为盘半径22~42mm的区域中的、不依赖于盘半径的线速度,为0.01~5m/s,优选为0.05~3m/s,更优选为0.1~1m/s。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构成只要在基板上具有记录层及反射层即可,除此以外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构成,具体而言,举出如下所述的方式。
(1)第1构成为在基板上依次形成反射层及记录层,借助粘接层,在记录层上贴合透明片材的构成。作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例如可以举出利用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记录再生信息的“蓝光(ブル一レイ)盘”。
(2)第2构成为在基板上依次形成记录层及反射层,借助粘接层,在反射层上贴合保护基板(虚设(dummy)基板)的构成。作为具有这样的构成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例如可以举出利用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记录再生信息的“HD DVD”。
另外,这些构成根据需要有时具有阻挡层之类的中间层。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种类,可以为读出专用型、补记型及重写可能型的任意一种,优选为补记型。另外,对记录形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相变化型、光磁型及色素型,优选为色素型。
作为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如图2所示,以在具有中心孔的圆盘状基板30上依次具有反射层40、记录层50、阻挡层60、粘接层70、透明片材70的媒体为例,以下说明其具体情况及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除条形记录部形成工序以外)。
基板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基板的材料可以从以往用作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基板的各种材料中任意选择。
作为基板材料,例如可以举出玻璃、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之类的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之类的氯乙烯系树脂、环氧树脂、无定形聚烯烃及聚酯以及它们的组合。
此外,上述材料可以用作薄膜或具有刚性的基板。上述材料中,从耐湿性、寸法稳定性及价格的角度出发,优选为聚碳酸酯。
基板的厚度优选为0.5~1.2mm。另外,为了到达更高记录密度,在该基板上形成的槽(groove)的轨道间距(track pitch)优选比CD-R或DVD-R的窄。这种情况下,槽的轨道间距优选为200~4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250~350nm的范围。另外,槽的深度(槽深)优选为20~150nm的范围,更优选为50~100nm的范围。
槽的槽宽优选为50~250nm的范围,更优选为100~200nm的范围。槽的槽倾斜角度优选为20~80°的范围,更优选为30~70°的范围。
蓝光盘的情况下,上述尺寸被定义为如概要表示槽的形状的截面图的图3所示。槽的槽深D为从槽形成前的基板表面到槽的最深处的距离,槽的槽宽W为在D/2的深度的槽的宽度,槽的槽倾斜角度θ为连结槽的从槽形成前的基板表面开始的D/10的深度的点与槽的从槽最深处的D/10的高度的点的直线与基板面所成的角度。这些值可以利用AFM(原子间力显微镜)测定。
为了实现平面性的改善、粘接力的提高及记录层的变质防止,在基板的表面(形成槽的面)与记录层之间可以设置底涂层。
作为底涂层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聚乙烯醇、N-羟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氯磺化聚乙烯、硝酸纤维素、聚氯乙烯、氯化聚烯烃、聚酯、聚酰亚胺、醋酸乙烯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之类的高分子物质;以及硅烷偶合剂之类的表面改性剂。底涂层可以通过将上述物质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配制涂布液,利用旋涂、浸涂、挤压涂敷(extrusion coat)之类的涂布法涂布基板表面形成。
底涂层的层厚通常在0.005~20μm的范围,优选在0.01~10μm的范围。
反射层
反射层是为了在信息的再生时提高反射率而形成的。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中,反射层优选与记录层邻接。作为反射层的材料的光反射性物质为对激光的反射率高的物质,作为该例子,可以举出Mg、Se、Y、Ti、Zr、Hf、V、Nb、Ta、Cr、Mo、W、Mn、Re、Fe、Co、Ni、Ru、Rh、Pd、Ir、Pt、Cu、Ag、Au、Zn、Cd、Al、Ga、In、Si、Ge、Te、Pb、Po、Sn、Bi之类的金属及半金属以及不锈钢铜。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也可以将两种以上作为合金使用。这些中优选Cr、Ni、Pt、Cu、Ag、Au、Al及不锈钢铜。特别优选Au金属、Ag金属、Al金属或它们的合金,最优选Ag或Ag合金(例如Ag-Pd-Cu)、Al或Al合金。反射层例如可以在基板或记录层上,通过蒸镀、溅射或离子镀上述光反射性物质形成。反射层的层厚通常为10~300nm的范围,优选在50~200nm的范围。
记录层
在基板或反射层上形成的记录层优选为含有色素的色素型,但不被其所限定。因而,作为记录层中含有的记录物质,可以举出色素之类的有机化合物或相变化金属化合物。
作为上述有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菁(cyanine)色素、尿囊黄醇(oxonol)色素、金属配位化合物系色素、偶氮色素及酞菁染料色素。
另外,还优选使用特开平4-74690号公报、特开平8-127174号公报、特开平11-53758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4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5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6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7号公报、特开2000-43423号公报、特开2000-108513号公报、及特开2000-158818号公报中记载的色素。
如上所述的记录物质不限于色素,三唑化合物、三嗪化合物、菁化合物、部花青化合物、氨基丁二烯化合物、酞菁染料化合物、桂皮酸化合物、氧化还原(viologen)化合物、偶氮基化合物、尿囊黄醇苯并噁唑化合物或苯并三唑化合物之类的有机化合物也作为记录物质,被优选使用。这些化合物中,优选菁化合物、氨基丁二烯化合物、苯并三唑化合物、酞菁染料化合物。
记录层例如可以通过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色素之类的记录物质和粘合剂,配制涂布液,在基板上涂布该涂布液,形成涂膜,使其干燥形成。涂布液中的记录物质的浓度通常为0.01~15质量%的范围,优选为0.1~10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0.5~5质量%的范围,最优选0.5~3质量%的范围。
记录层所形成可以利用蒸镀、溅射、CVD或溶剂涂布之类的方法进行,但优选利用溶剂涂布进行。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上述色素和根据需要加入的骤冷剂(quencher)及粘合剂溶解于溶剂中,配制涂布液,将该涂布液涂布于基板表面,形成涂膜,使其干燥来形成记录层。
作为涂布液的溶剂,例如可以举出醋酸丁酯、乳酸乙酯、溶纤剂乙酸酯之类的酯;甲基乙基甲酮、环己酮、及甲基异丁基酮之类的酮;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及氯仿之类的氯化烃;二甲基甲酰胺之类的酰胺;甲基环己烷之类的烃;二丁醚、二乙醚、四氢呋喃、及二噁烷之类的醚;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及双丙酮醇之类的醇;2,2,3,3-四氟丙醇之类的含氟溶剂;乙二醇一甲醚、乙二醇一乙醚、及丙二醇一甲醚之类的乙二醇醚类等。
上述溶剂可以考虑使用的色素的溶解性而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进而,也可以在涂布液中根据目的含有抗氧剂、UV吸收剂、增塑剂及/或润滑剂之类的添加剂。
涂布液含有粘合剂的情况下,作为该粘合剂的例子,例如可以举出明胶、纤维素衍生物、葡聚糖、松香、及橡胶之类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及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聚异丁烯之类的烃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及聚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之类的乙烯系树脂,聚丙烯酸甲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氯化聚乙烯、环氧树脂、丁缩醛树脂、橡胶衍生物、及苯酚·甲醛树脂之类的热固化性树脂的初期缩聚物之类的合成有机高分子。
记录层含有粘合剂的情况下,粘合剂的使用量通常为色素质量的0.01~50倍,优选为0.1~5倍。
作为上述溶剂涂布中的涂布方法,可以举出喷涂法、旋涂法、浸涂法、辊涂法、刀涂法、括刀辊法、及网板印刷法。记录层为单层或多层。记录层的层厚通常为10~500nm的范围,优选为15~3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20~150nm的范围
为了提高该记录层的耐光性,记录层可以含有褪色防止剂。作为褪色防止剂,通常使用单态(singlet)氧骤冷剂。可以利用已在专利说明书之类的发行物中所记载的单态氧骤冷剂。作为其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特开昭58-175693号公报、特开昭59-31194号公报、特开昭60-18387号公报、特开昭60-19586号公报、特开昭60-19587号公报、特开昭60-35054号公报、特开昭60-36190号公报、特开昭60-36191号公报、特开昭60-44554号公报、特开昭60-44555号公报、特开昭60-44389号公报、特开昭60-44390号公报、特开昭60-54892号公报、特开昭60-47069号公报、特开昭68-209995号公报、特开平4-25492号公报、特公平1-38680号公报及特公平6-26028号公报、德国专利350399号说明书、以及日本化学会志1992年10月号第1141页等中记载的例子。
上述单态氧骤冷剂之类的褪色防止剂的使用量,通常为色素质量的0.1~50质量%的范围,优选为0.5~45质量%的范围,更优选为3~40质量%的范围,特别优选为5~25质量%的范围。
阻挡层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也可以具有用于物理或化学保护反射层及记录层的阻挡层。此外,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具有贴合两张基板(其一方也可以为保护基板)的构成并使记录层成为内层的情况下,未必需要附设阻挡层。
作为阻挡层使用的材料的例子,可以举出ZnS、ZnS-SiO2、SiO、SiO2、MgF2、SnO2、及Si3N4之类的无机物质;以及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以及UV固化性树脂之类的有机物质。阻挡层例如可以通过借助粘接剂向反射层或记录层层压(laminate)用塑料的挤压加工得到的薄膜来形成。或者阻挡层也可以利用真空蒸镀、溅射、涂布之类的方法设置。
另外,阻挡层的材料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该树脂,配制涂布液,涂布该涂布液,使得到的涂膜干燥来形成阻挡层。阻挡层的材料为UV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将该树脂本身或将该树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得到的涂布液涂布于记录层或反射层,向得到的涂膜照射UV光,使该涂膜固化,来形成阻挡层。涂布液根据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含有防静电剂、抗氧剂、及/或UV吸收剂之类的添加剂。保护层的厚度通常为0.1μm~1mm的范围。
粘接层
粘接层是用于提高上述反射层、记录层或阻挡层与保护基板或透明片材之间的粘附性而形成的任意的层。
作为粘接层的材料,优选光固化性树脂。为了防止盘的翘曲,该固化性树脂优选具有小的固化收缩率。作为这样的光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大日本油墨公司制的“SD-640”及“SD-347”之类的UV固化性树脂(UV固化性粘接剂)。另外,为了得到具有弹力性的粘接力,粘接层的厚度优选为1~100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5~500μm的范围,特别优选为10~100μm的范围。此外,如后所述,使用涂布粘合剂的透明片材的情况下,该粘合剂构成的层成为粘接层。
透明片材
透明片材是为了使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免于内部污染、损伤及冲击,或者防止水分向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浸入而使用的。特别是透明片材被用作蓝光盘的表面层。该材料除了为透明以外,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聚碳酸酯或三乙酸纤维素,更优选为23℃50%RH下的吸湿率为5%以下的材料。此外,“透明”是指可以使(透过率:90%以上)记录光及再生光的光透过的意思。
透明片材向记录层、反射层或阻挡层上的层叠例如可以如下所述进行。将作为粘接剂的光固化性树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配制涂布液,在规定温度下向记录层、反射层或阻挡层涂布该涂布液,形成涂布膜,在该涂布膜上例如层压用塑料的挤压加工得到的三乙酸纤维素薄膜(TAC薄膜),向得到的层叠体,从TAC薄膜照射光,使涂布膜固化。上述TAC薄膜优选含有紫外线吸收剂。透明片材的厚度通常为0.01~0.2mm的范围,优选为0.03~0.1mm的范围,更优选为0.05~0.095mm的范围。
此外,作为透明片材,也可以使用聚碳酸酯薄片。另外,也可以代替透明片材例如设置由紫外线固化树脂构成的光透过层。
为了控制涂布液的粘度,涂布温度优选为23~50℃的范围,更优选为24~40℃的范围,进而优选为25~37℃的范围。为了防止盘的翘曲,紫外线向涂布膜的照射优选使用脉冲(pulse)型的光照射器(优选UV照射器)进行。脉冲间隔优选为1msec以下,更优选为1μsec以下。对1脉冲的照射光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3kW/cm2以下,更优选为2kW/cm2以下。另外,对照射次数没有特别限制,优选20次以下,更优选10次以下。
此外,在向透明片材的贴合面预先赋予粘合剂的情况下,不需要向记录层、反射层或阻挡层涂布粘合剂。
保护基板
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为HD DVD的情况下,代替透明片材设置保护基板。这种情况下,保护基板及基板的各厚度为约0.4~约0.7mm。另外,作为保护基板,可以使用由与已述的基板的材料相同的材质构成的、与该基板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的材料。
此外,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可以利用激光再生的记录信息的记录部(凹坑(pit)),适用于所谓的再生专用型光学信息记录媒体。
[光学信息记录再生方法]
在本发明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中记录信息的方法例如可以如下所述进行。首先,以定线速度或定角速度使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旋转,从基板侧或透明片材侧,向该媒体照射半导体激光之类的记录用的光。记录层的曝光部吸收已照射的光,这样记录层的温度局部上升,产生曝光部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例如凹坑的产生),其光学特性变化,结果信息被记录。
作为记录再生使用的激光,可以使用具有优选为500nm以下、更优选为390~440nm的范围的激发波长的半导体激光。关于记录再生光,用光波导元件优选将具有为390~415nm的范围的激发波长的青紫色半导体激光、中心激发波长850nm或820nm的红外半导体激光的波长设为一半,中心激发波长分别为425nm或410nm的青紫色SHG激光。更优选以记录密度的点使用青紫色半导体激光。如上所述记录的信息,可以通过与记录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时同一的定线速度使其旋转,同时从基板侧或透明片材侧向该媒体照射半导体激光,检测该反射光来再生。
[实施例]
利用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被这些实施例所限定。
[实施例1]
通过帝人化成(株)制的聚碳酸酯树脂(パンライトAD5503)的注射模塑,制作具有槽的厚1.1mm的基板(外径120mm、内径15mm)。基板的槽的轨道间距为340nm,半值宽为150nm、深35nm。另外,用AFM测定的槽的倾斜角度为57°。
此外,测定槽最深处的深度和最浅处的深度,槽深(图3的“D”)为它们的平均值。槽宽为槽的一半深度的宽(图3的“W”)的测定值。槽的倾斜角度(图3的“θ”)为测定连结槽的从槽形成前的基板表面开始的D/10的深度的点与槽的从槽最深处的D/10的高度的点的直线与基板面所成的角度来求得。
在该基板上,在Ar气氛中,对98.1质量份的银、0.9质量份的钯及1.0质量份的铜构成的目标物(APC)进行DC溅射(spattering),形成100nm厚的反射层。此时的接通功率为2kW,Ar流量为5sccm。另外,膜厚通过调整溅射时间来控制。作为溅射装置,使用Unaxis公司制的Cube。
将下述式表示的有机色素2g溶解于TFP(2,2,3,3-四氟丙醇)100ml,配制有机色素的浓度为2g/100ml的溶液。向该溶液照射2小时超声波,使有机色素充分溶解,然后在23℃50%RH的环境下静置0.5小时以上该溶液。然后用0.2μm的过滤器过滤该溶液。使用旋涂法,在反射层上涂布过滤后的溶液,形成记录层。槽内及槽间表面(land)部中的记录层的厚分别为100nm及70nm。
Figure A20058003555600151
记录层形成后,在40℃的洁净烤箱中加热得到的层叠体1小时。加热中的基板用垂直的堆积杆(stack pole)支撑。
加热后,RF溅射8质量份的ZnS及2质量份的SiO2构成的目标物,在记录层上形成50nm厚的阻挡层。溅射时的功率为4kW,压力为2×10-2mbar,时间为10秒。
向作为透明片材的厚80μm的聚碳酸酯薄膜(内径15mm、外径120mm)涂布粘合剂,将得到的产物贴合在阻挡层上。此外,贴合后的粘合剂构成的粘接层的厚为20μm。
以线速0.23m/s旋转得到的盘状层叠体,同时从透明片材侧向BCA相当区域的反射层照射激光(波长:810nm,盘旋转切线方向的点径:1μm,盘半径方向的点径:70μm,输出2.0W)形成发BCA信号的条形记录部,制作光学信息记录媒体。
此外,在激光的照射中,使用发光时间为2.2μ秒而且未发光时间为8.6μ秒的重复脉冲。另外,在上述条形记录部形成中,盘每转1次,从盘内径向外形,以10μm的间距间隔错开激光的汇聚位置,记录4648个在盘旋转切线方向具有6μm、盘半径方向40μm的长度的BCA信号。另外,BCA相当区域为从盘的中心21.3mm以上22mm以下的区域。
利用已述的方法求得具有相当于BCA的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和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B),求它们的比(A/B)。结果见表1。此外,测定透过率时的激光的波长与再生信息时的激光的波长相同,为405nm。
另外,如下所述进行记录的BCA信号的再生,求BCA信号振幅及调制度。在PulseTech工业公司制的装置DDU-1000中设置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用示波器(oscilloscope)读取该媒体的信号,测定从条形未记录部得到的信号的强度(X)和从条形记录部得到的信号的强度(Y),从得到的测定值、下述式(1)及(2)算出调制度。结果见表1。
式(1):“BCA信号振幅”=|X-Y|
式(2):“调制度”=“BCA信号振幅”/X
[实施例2]
除了将激光的输出变更为1.5W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BCA相当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除了将盘旋转时的线速变更为2.4m/s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BCA相当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除了将形成条形记录部时的激光的波长变更为670nm、将盘旋转半径方向的点径变更为40μm、将激光的输出变更为0.5W、将盘旋转时的线速变更为0.10m/s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相当于BCA的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除了将激光的输出变更为0.4W以外,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BCA相当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除了将激光的输出变更为0.2W以外,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BCA相当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比较例1]
除了将盘旋转时的线速变更为6m/sec以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BCA相当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比较例2]
除了在形成条形记录部时将激光的输出变更为0.05W以外,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形成了BCA相当区域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求该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条形未记录部(B)的比(A/B)及调制度。结果见表1。
[表1]
  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   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B)(%) A/B 调制度
 实施例1   40   5   8   0.96
 实施例2   28   5   5.6   0.80
 实施例3   18   5   3.6   0.30
 实施例4   30   5   6   0.90
 实施例5   25   5   5   0.80
 实施例6   20   5   4   0.40
 比较例1   6   5   1.2   0.08
 比较例2   6   5   1.2   0.06
从上述表可以确认,实施例所举出的A/B比可以得到充分的调制度,但比较例的A/B的调制度非常小。

Claims (2)

1.一种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具有基板、记录层和反射层,进而具有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所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具有多个条形记录部和多个条形未记录部,
用于再生信息的激光通过所述条形记录部的透过率(A)与该激光通过所述条形未记录部的透过率(B)之间的比(A/B)为1.5以上。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制造方法,其中,
包括:以0.01~5m/s的线速,向相当于烧录区的区域照射波长400~2000nm、记录功率0.1~20W的激光,在该区域形成多个条形记录部的步骤。
CNA2005800355563A 2004-10-19 2005-10-18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04456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3881A JP2006120188A (ja) 2004-10-19 2004-10-19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3881/2004 2004-10-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44562A true CN101044562A (zh) 2007-09-26

Family

ID=3620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355563A Pending CN101044562A (zh) 2004-10-19 2005-10-18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73866A1 (zh)
EP (1) EP1811516A4 (zh)
JP (1) JP2006120188A (zh)
CN (1) CN101044562A (zh)
TW (1) TW200620272A (zh)
WO (1) WO200604354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520A (zh) * 2008-08-21 2011-07-13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媒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73122A (ja) * 2005-09-06 2007-03-22 Hitachi Computer Peripherals Co Ltd バーコード記録装置及びバーコード記録方法
JP4588081B2 (ja) * 2007-05-21 2010-11-24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071569A1 (en) 2007-12-12 2009-06-17 Taiyoyuden Co., Lt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09126B2 (ja) * 1996-12-20 2001-09-17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並びに光ディスク再生方法
JP2001243636A (ja) * 1999-07-15 2001-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3271965B2 (ja) * 1999-07-15 2002-04-0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15466A (ja) * 2000-06-27 2002-01-1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光ディスク
JP2002133726A (ja) * 2000-10-25 2002-05-10 Sharp Corp 光ディスク
KR100415048B1 (ko) * 2001-06-29 2004-01-13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고밀도 광 정보저장 매체
JP2004192766A (ja) * 2002-12-13 2004-07-08 Hitachi Maxell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駆動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TWI348695B (en) * 2003-12-08 2011-09-11 Panasonic Corp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medium
JP2007335061A (ja) * 2006-05-16 2007-12-27 Sony Corp 光情報記録媒体とそのBCA(BurstCuttingArea)マーキング方法
JP2007323776A (ja) * 2006-06-02 2007-12-13 Toshiba Corp 光記録媒体、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520A (zh) * 2008-08-21 2011-07-13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 光信息记录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73866A1 (en) 2009-03-19
WO2006043548A1 (ja) 2006-04-27
EP1811516A4 (en) 2008-08-27
EP1811516A1 (en) 2007-07-25
JP2006120188A (ja) 2006-05-11
TW200620272A (en) 200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5716C (zh) 光记录介质
CN1445766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01044562A (zh) 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19179A (zh) 制备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
CN1614693A (zh) 光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
US20070237051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251191C (zh) 光信息记录方法
CN1324593C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444216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US20030169679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2005116126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US6869656B2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US681838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onded optical disc
US20050122891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recording medium
CN101044563A (zh) 光学记录媒体
CN101138033A (zh) 光盘及光记录方法
CN1423263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
CN1469363A (zh) 光记录介质
US6994892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US20040042382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2007042153A (ja)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JP2008041164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109894A1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production method
CN1497561A (zh) 光敏记录介质
JP2006252617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