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8994A - 连接元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8994A
CN101038994A CNA2007100080966A CN200710008096A CN101038994A CN 101038994 A CN101038994 A CN 101038994A CN A2007100080966 A CNA2007100080966 A CN A2007100080966A CN 200710008096 A CN200710008096 A CN 200710008096A CN 101038994 A CN101038994 A CN 1010389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nection element
supporter
contact group
b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80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9262C (zh
Inventor
堂野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8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8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92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92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02Parts or details of bedsteads not fully covered in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subgroups, e.g. bed rails, post rails
    • A47C19/021Bedstead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9/00Bedsteads
    • A47C19/02Parts or details of bedsteads not fully covered in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subgroups, e.g. bed rails, post rails
    • A47C19/028Parts or details of bedsteads not fully covered in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subgroups, e.g. bed rails, post rails for joining separate bedstead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元件,其能够对在支撑体具备固定接点和弹性接点的连接片进行正确地定位固定,另外,固定后连接片容易剥离。在所述支撑体(2)的长度方向(Y)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面(3f)形成固定所述连接片(10)的第一定位部(6a)。通过以第一定位部(6a)为基准安装连接片(10),相对于所述支撑体(2)能够正确地定位固定连接片(10)。所述第一定位部(6a)由使所述支撑体(2)的一部分突出的突出部(8、8)形成,突出部(8、8)保护连接片(10)的两缘部,因此能够容易地防止连接片(10)从支撑体(2)剥离。

Description

连接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路基板或IC封装(package)等电路部件的导通部的连接元件,涉及导通连接各个接点间的具有多个弹性接点的连接元件。
背景技术
以下的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连接元件,其在由绝缘基板等构成的支撑体的一方的面上设有多个螺旋状的弹性接点,在另一方的面上设有和所述弹性接点一对一导通的多个固定接点。
上述连接元件的所述固定接点,在连接于在母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导通部的状态下,使IC封装的球状连接端子按压向连接元件的所述弹性接点。然后,经由连接元件,使IC封装的所述球状连接端子和母基板的导通部分别导通。
该发明,由于IC封装的球状连接端子被弹性地按压连接于所述连接元件的弹性接点,所以能够进行IC封装的更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75859号公报
在使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连接元件的情况下,需要对母基板的各个导通部以一对一的关系正确地定位设置于连接元件的各个固定接点,将连接元件固定于母基板。另外,在将IC封装设置在连接元件上的情况下,也需要使设置于IC封装的球状端子,在与连接元件的弹性接点一对一地对应的状态下对IC封装进行定位。
为此,首先需要将形成连接元件的所述弹性接点和所述固定接点在正确地定位的状态下固定于所述支撑体的两面。
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连接片的两面形成所述弹性接点和所述固定接点的技术。
但是,对于在将具有所述弹性接点和所述固定接点的连接片固定在所述支撑体的表面时,用于将所述弹性接点及所述固定接点正确地定位于所述支撑体的规定的位置的结构并没有明示。
另外,还需要防止在所述支撑体粘贴的连接片的剥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元件,其能够对在支撑体具备固定接点和弹性接点的连接片进行正确地定位固定。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后的连接片不容易剥离的连接元件。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元件,其具有:由长条体构成的支撑体、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被固定在形成所述长条体的各面之中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的对向面以及宽度方向的一方的安装面这三个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面形成有固定所述连接片的定位部。
在本发明的连接元件中,由于在保持连接片的支撑体上形成有定位部,所以以所述定位部为基准能够将连接片定位于所述支撑体。通过该定位,能够使在连接片形成的各个弹性接点、和在电路部件设置的导通部可靠地相对。
在上述中,优选的是所述定位部通过使形成所述支撑体的端面的一部分向所述支撑体的宽度方向和所述厚度方向的一方或双方突出而形成。
在上述手段中,由于以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形成定位部,所以可以防止制造成本变高。
本发明的所述连接片,是由可挠性基板、在所述可挠性基板的一方的面设置的第一接点组和第二接点组、以及使形成第一接点组和第二接点组的各个接点导通的配线组形成的,所述可挠性基板以在所述第一接点组和所述第二接点组之间的区域设置的弯曲部为中心被弯曲,并被固定于所述支撑体,使得第一接点组位于一方的对向面、第二接点组位于另一方的对向面
在上述结构中,优选所述可挠性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缘部由所述定位部定位。
例如,可以是所述可挠性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缘部之中,对形成所述弯曲部的部分进行定位的结构,或者可以是对除了所述弯曲部的侧方部分进行定位的结构。进而,还可以形成对所述弯曲部和所述侧方部分的双方进行定位的结构。
进而,在上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可挠性基板的厚度尺寸小于从所述支撑体突出的所述突出部的突出尺寸。
在上述手段中,由于能够通过所述突出部保护可挠性基板的缘部或角部,所以能够防止可挠性基板的剥离。
另外,形成所述第一接点组的各个接点可以由弹性接点形成,形成所述第二接点组的各个接点可以由固定接点形成,或者,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接点组和第二接点组的各个接点,可以都由弹性接点形成。
上述结构的连接元件,使用一张可挠性基板,由于能够在支撑体的两个对向面,分别配置相互导通的弹性接点或固定接点,所以结构简单。
进而,所述弹性接点优选是螺旋接触块。
由于所述螺旋接触块相比于其他弹性接点,接点压力小,所以施加于弹性接点的加压力至少能够可靠地确保接点间的导通。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连接元件中,能够相对于支撑体对具有弹性接点的连接片进行正确地定位安装,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固定后的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构成连接元件的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2B是支撑体的主视图;
图3是局部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连接元件使用的连接片的立体图;
图5是所述连接片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的立体图;
图7A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的支撑体的俯视图;
图7B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的支撑体的主视图。
图中:
1-连接元件;2-支撑体;3-基板保持部;3a-第一对向面;3b-第二对向面;3c-安装侧面;3d-背侧面;3e-边缘部;3f-端面;4-安装部;6a-第一定位部;6b-第二定位部;7-定位孔;8-突出部;10-连接片;11-可挠性基板;12-第一接点组;13-第二接点组;14-图案线;15、16-弹性接点(螺旋接触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构成连接元件的支撑体的俯视图,图2B是支撑体的主视图,图3是局部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撑体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连接元件使用的连接片的立体图,图5是所述连接片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所示的连接元件1,Y方向是长度方向,X方向是宽度方向,Z方向是厚度方向。以下,设长度方向的尺寸为纵尺寸、宽度方向的尺寸为宽度尺寸、厚度方向的尺寸为厚度尺寸。
该连接元件1具有支撑体2。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该支撑体2是纵尺寸比宽度尺寸大的纵长形状(长条体),是厚度尺寸比宽度尺寸小的板状。支撑体2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例如由液晶聚合物树脂等能够高精度地确定各部分的尺寸、且线膨胀系数小、对应于温度变化的尺寸变动小的树脂材料形成。另外,支撑体2能够由聚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形成,进而,还可以由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体树脂形成。
支撑体2具有基板保持部3。基板保持部3具有:朝向Z方向的上侧的平面状的第一对向面3a、和朝向Z方向下侧的平面状的第二对向面3b。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是上下的朝向相互相反方向的面,并相互平行。
基板保持部3具有和所述第一对向面3a以及第二对向面3b双方连续的安装侧面3c。安装侧面3c是相对于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双方垂直的平面、或者是朝向X方向稍微呈凸状的弯曲面。与安装侧面3c相对的背侧面3d是垂直于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双方的平面。
在支撑体2的所述基板保持部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3f、3f,一体地形成有突出部8、8,该突出部8、8朝向具有所述安装侧面3c的X方向突出。
如图1和图2A所示,所述突出部8、8的前侧部8c、8c比基板保持部3的安装侧面3c更向前方(X方向)突出,在该突出部分形成有从安装侧面3c向前方突出的第一定位部6a、6a。该第一定位部6a、6a是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以及安装侧面3c的各个面垂直延伸,在长度方向上相互相对的第一定位部6a和第一定位部6a相互平行。
如图3中第二实施方式所示,所述突出部8、8的上侧部8a以及下侧部8b也可以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对向面3a以及第二对向面3b在厚度方向延长,形成为比基板保持部3的厚度尺寸稍厚。此时,在所述突出部8、8形成有从所述第一对向面3a向上方、以及从第二对向面3b向下方分别延长的第二定位部6b、6b。
如图1所示,在所述基板保持部3,连接片10在弯曲了的状态下被高精度地定位固定。如图4所示,连接片10具有长方形的可挠性基板11,在可挠性基板11的表面11a形成有配线组,该配线组由多个图案线14构成,该多个图案线14是使由多个弹性接点构成的第一接点组12和也是由多个弹性接点构成的第二接点组13、以及使构成所述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和构成所述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在一对一地对应的状态下连接而形成的。此外,在连接片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且形成有由所述多个图案线14构成的配线组的区域是所述连接片10的弯曲部10C。
图5放大表示了所述可挠性基板11的一部分和弹性接点15以及弹性接点16与图案线14的一部分。
可挠性基板11由聚酰亚胺树脂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片或者非导电性的金属片或者非金属片形成。在可挠性基板11的表面11a形成的弹性接点15例如是螺旋接触块。即,弹性接点15的固定部15a被固定于所述表面11a,弹性接点15具有从该固定部15a一体地延伸的螺旋状的弹性变形部15b。弹性变形部15b没有被固定在可挠性基板11的表面11a上,而成为随着朝向卷绕中心部15c,从表面11a缓缓地分离的立体形状。弹性接点16和弹性接点15同样地,具有固定部16a、螺旋状的弹性变形部16b和卷绕中心部16c,是从可挠性基板11的表面11a立体地立起的形状。
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由于构成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和构成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由相同的图案形成,所以能够通过相同的工序形成第一接点组12和第二接点组13。因此,构成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和构成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的相对位置也可以通过薄膜形成工序来高精度地进行确定。
但是,构成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和构成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的螺旋的卷绕方向也可以是相反的卷绕方向。
所述弹性接点15和弹性接点16具有导电性且能够发挥弹性力,例如是由镍(Ni)、镍和磷的合金(Ni-P)等弹性部件与铜或银、或金等的比电阻小的导电性金属的复合体形成的。弹性接点15以及弹性接点16,可以通过对在可挠性基板11的表面11a形成的金属薄膜进行蚀刻而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而形成。或者还能够在可挠性基板11的表面11a通过镀工序形成。
构成使弹性接点15和弹性接点16一对一地导通的配线组的各图案线14,是由铜箔等比电阻小的金属材料而形成图案的。
连接片10的长度尺寸L1,和图2A所示的第一定位部6a与第一定位部6a的相对间隔L2相等,或者长度尺寸L1比相对间隔L2稍小地形成。所述长度尺寸L1与所述相对间隔L2的差,被设定在弹性接点15、16的定位所必须的公差范围内。
连接片10的宽度尺寸W1,和第一对向面3a的宽度尺寸与第二对向面3b的宽度尺寸以及安装侧面3c的宽度尺寸的合计值相同,或者宽度尺寸W1比上述合计值稍小地形成。所述宽度尺寸W1与所述合计值的差被设定在弹性接点15、16的定位所必须的公差范围内。
如图1所示,连接片10被卷曲设置于支撑体2的基板保持部3。安装连接片10,使得第一接点组12位于基板保持部3的第一对向面3a的表面,第二接点组13位于基板保持部3的第二对向面3b的表面,在第一接点组12和第二接点组13之间的区域设置的弯曲部10C与基板保持部3的安装侧面3c接触。而且,连接片10的可挠性基板11的背面和基板保持部3由粘接剂固定。
通过由多个图案线14构成的配线组一对一地对应导通的弹性接点15和弹性接点16的配置关系是,在连接片10安装于支撑体2的状态下,在弹性接点15的正下方配置与其导通的弹性接点16。
连接片10被固定于支撑体2,使得其两个短边10a、10a中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弯曲部10C的部分)抵接于支撑体2的第一定位部6a、6a。由此,相对于支撑体2,连接片10在纵方向(Y方向)上被定位。另外,连接片10的一方的长边10b,与基板保持部3的第一对向面3a和背侧面3d的边界即边缘部3e一致,另一方的长边10c与第二对向面3b和背侧面3d的边界即边缘部一致,连接片10被固定于基板保持部3。由此,连接片10相对于支撑体2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被定位。
另外,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中,进一步地,连接片10的两个短边10a、10a的宽度方向的侧方部分抵接于支撑体2的第二定位部6b、6b,从而被固定于支撑体2。由此,相对于支撑体2能够在纵方向(Y方向)上可靠地定位连接片10。
通过上述定位机构,构成位于第一对向面3a上的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和构成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的相对位置,高精度地相对于纵方向(Y方向)和宽度方向(X方向)双方而被定位。
在此,在所述连接元件1中,构成所述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及构成所述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被构成为,相对于支撑体2的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以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部6a、6a的突出部8、8或以具有所述第一定位部6a、6a和第二定位部6b、6b双方的突出部8、8为基准而被配置。
因此,在对于连接元件1进行产品检查等时,可以通过以在所述突出部8、8设置的第一定位部6a、6a或者第二定位部6b、6b为基准,测量从所述第一定位部6a、6a或所述第二定位部6b、6b到形成所述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的距离,以及到形成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的距离来进行。
因此,该连接元件1,通过以第一定位部6a、6a或第二定位部6b、6b为基准而设置于各种电路部件,能够对在电路部件设置的导电部和弹性接点15以及弹性接点16进行高精度地定位并使其相对。
另外,在上述连接元件1中,连接片10的弯曲部10C被安装成与基板保持部3的安装侧面3c接触,但形成所述弯曲部10C的所述可挠性基材11的厚度尺寸小于从所述支撑体2突出的所述突出部8的突出尺寸。因此,所述突出部8、8形成的所述第一定位部6a、6a能够从长度方向上保护弯曲部10C的两缘部即短边10a、10a,从而可以防止所述连接片10的、尤其所述弯曲部10C从所述基板保持部3的安装侧面3c容易剥离的情况。
同样地,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片10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定位部6b、6b的突出量、即突出部8、8的从第一对向面3a以及第二对向面3b突出的尺寸。因此,所述第二定位部6b、6b能够从长度方向上保护所述连接片10的两缘部即短边10a、10a之中的、尤其侧方部分。因此,可以防止所述连接片10的、尤其是宽度方向的侧方部分或角部从所述基板保持部3的第一对向面3a以及第二对向面3b容易剥离的情况。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元件的立体图,图7A是构成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的支撑体的俯视图,图7B是同一支撑体的主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大致相同。因此,以下主要对于不同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中,在形成支撑体2的基板保持部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安装部4、4。如图7B所示,所述安装部4、4的厚度尺寸t2比基板保持部3的厚度尺寸t1小,在基板保持部3的两端部和各个安装部4的边界部形成有阶梯差部5。通过形成该阶梯差部5,安装部4的上表面4a形成得比基板保持部3的第一对向面3a低一段,安装部4的下表面4b形成得比基板保持部3的第二对向面3b低一段。
如图6、图7A所示,所述安装部4、4的前侧部4c、4c比基板保持部3的安装侧面3c更向前方突出,在该突出部分,从所述安装侧面3c向前方突出形成有上述同样的第一定位部6a、6a。该第一定位部6a、6a也是平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以及安装侧面3c的各个面垂直延伸,相互相对的第一定位部6a和第一定位部6a相互平行。
在各个安装部4形成有定位孔7。该支撑体2是通过向模具内射出合成树脂的射出成型工序而形成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尺寸以模具的加工精度为准能够高精度地确定。因此,对各个定位孔7的内径尺寸可进行高精度管理。另外,定位孔7的中心线O1和第一定位部6a的相对位置、中心线O1和第一对向面3a以及第二对向面3b的相对位置、以及中心线O1和安装侧面3c的相对位置、进而中心线O1和背侧面3d的相对位置都可高精度地进行确定。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中,连接片10也在高精度地被定位于所述第一对向面3a和第二对向面3b以及安装侧面3c的各个面上的状态下被固定。
因此,位于第一对向面3a上的构成第一接点组12的各个弹性接点15、和构成第二接点组13的各个弹性接点16、和所述定位孔7、7的中心线O1的相对位置,相对于纵方向(Y方向)和宽度方向(X方向)的双方被高精度地定位。
因此,该连接元件1,通过以定位孔7、7为基准而被设置于没有图示的各种电路部件,能够对在所述电路部件设置的导电部、弹性接点15以及弹性接点16进行高精度地定位并使其相对。而且,在该状态下,连接各个弹性接点16和各个导电部,另外,通过对各个弹性接点15连接例如IC封装的各个球状连接端子,从而经由连接元件导通连接IC封装的球状连接端子和电路部件的导电部。
在第三实施方式所示的连接元件中,第一定位部6a也能够辅助连接片的定位。另外,由于第一定位部6a、6a在安装侧面3c的两端的位置相对,所以能够从长度方向上保护连接片的弯曲部10C。即,第一定位部6a、6a具有防止连接片10剥离的防剥离功能。
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接点组12和第二接点组13都是由螺旋接触块构成的弹性接点15、16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至少一方为弹性接点。此时,另一方的接点组(例如第二接点组13)可以构成为由凸型的固定接点形成,并相对于导电部进行软钎焊而固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一对第一定位部6a、6a或一对第二定位部6b、6b,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使所述定位部只有一方,也能够形成为具有定位精度和防剥离功能的结构。因此,所述突出部8也可以形成于至少支撑部2的一方的端面3f上。

Claims (8)

1.一种连接元件,其具有:由长条体构成的支撑体、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被固定在形成所述长条体的各面之中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的对向面以及宽度方向的一方的安装面这三个面上,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体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端面形成有固定所述连接片的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是通过使形成所述支撑体的端面的一部分朝向所述支撑体的宽度方向和所述厚度方向的一方或双方突出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片,是由可挠性基板、在所述可挠性基板的一方的面上设置的第一接点组和第二接点组、以及使形成第一接点组和第二接点组的各个接点导通的配线组形成的,
所述可挠性基板以在所述第一接点组和所述第二接点组之间的区域设置的弯曲部为中心被弯曲,并被固定于所述支撑体,使得第一接点组位于一方的对向面、第二接点组位于另一方的对向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挠性基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缘部由所述定位部定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挠性基板的厚度尺寸小于从所述支撑体突出的所述突出部的突出尺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接点组的各个接点由弹性接点形成,形成所述第二接点组的各个接点由固定接点形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分别形成所述第一接点组和第二接点组的各个接点,都由弹性接点形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接点是螺旋接触块。
CNB2007100080966A 2006-02-14 2007-02-09 连接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2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6493 2006-02-14
JP2006036493A JP2007220339A (ja) 2006-02-14 2006-02-14 接続素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8994A true CN101038994A (zh) 2007-09-19
CN100479262C CN100479262C (zh) 2009-04-15

Family

ID=38497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809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262C (zh) 2006-02-14 2007-02-09 连接元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20339A (zh)
KR (1) KR20070082042A (zh)
CN (1) CN100479262C (zh)
TW (1) TW2007422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540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7842A (en) * 1990-10-11 1991-04-16 Amp Incorporated Flexible area array conn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5540A (zh) * 2017-01-19 2017-05-31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2202A (en) 2007-11-01
KR20070082042A (ko) 2007-08-20
CN100479262C (zh) 2009-04-15
JP2007220339A (ja) 200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0361B (zh) 连接器以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子部件
CN102005657B (zh) 挠性线束、电连接部件、电气电子部件模块及电连接方法
CN103633453A (zh) 导体连接结构
CN108574159B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54947B (zh) 插座用触头端子及半导体器件
CN107210554A (zh) 用于制造电互连结构的方法
CN103515723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38216C (zh) 连接器
CN101038994A (zh) 连接元件
CN1123479A (zh) 基板用连接器
CN103367962B (zh) 连接器
US20070069348A1 (en) Dual-sided substrate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including a leadframe having leads with increased thickness
CN103138072A (zh) 连接器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US918452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30124775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circuit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529548A (zh) 线状导体连接用端子
JP2019091809A (ja) 電子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525606A (zh) 具有用于接地的连接板的电连接器
CN110999558B (zh) 制造柔性印刷线路板的方法
US9118128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having a reinforcement frame
CN113970389A (zh) 一种薄膜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子设备
JP5342340B2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
CN203482486U (zh) 电路板
CN101453094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1278451C (zh) 用于对各向异性导电弹性材料预加应力的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