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1167A - 电声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电声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31167A
CN101031167A CN 200710007555 CN200710007555A CN101031167A CN 101031167 A CN101031167 A CN 101031167A CN 200710007555 CN200710007555 CN 200710007555 CN 200710007555 A CN200710007555 A CN 200710007555A CN 101031167 A CN101031167 A CN 101031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il end
voice coil
pair
ann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0755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智之
曾根高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Seiki Co Ltd
Star Mic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Mic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Mic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Mic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31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11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在电动式电声变换器中,能够不影响将其制造时的作业性,并容易地进行在该制造工序中各线圈末端是否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优劣判定。作为电声变换器,构成为从其音圈(14)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14a、14b),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附近沿规定路径引绕。此时,在环状部(20A)的上表面,形成用于沿着上述规定路径引导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1对引导用条纹(20g、20h)。由此,以各引导用条纹(20g、20h)为基准,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并且,在通过目测判定该引绕是否沿着上述规定路径进行时,能够利用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的存在客观地进行判断。

Description

电声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式的电声变换器,特别地,涉及小型的电声变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动式扬声器等的电声变换器的构成为,具有:振动膜;音圈,其固定于该振动膜的下表面;磁回路单元,其形成收容该音圈下端部的磁性间隙;框架,其在内周部固定支撑磁回路单元,同时在外周部固定支撑振动膜;以及1对端子部件,其安装在该框架上。
此时,小型电声变换器中多为以下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从该音圈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在框架的内周部和外周部之间的环状部的上表面附近,以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方式,与1对端子部件导通固定。
并且,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多为以下情况,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为了各个线圈末端能随着振动膜的鸣动而上下移动,不是直线路径而成为稍微迂回的路径。
为了实现这一点,在这种电声变换器的制造工序中,使用称为折弯销的夹具,将1对线圈末端分别引绕而折弯安装在1对折弯销上,由此使得各个线圈末端沿着规定路径引绕。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59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音圈的耐久性和振动膜的振动性能,希望尽量使各个线圈末端正确地沿着规定路径引绕。
但是,在实际的制造工序中,要高精度地进行该引绕并不容易。而且,该引绕能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判定通过目测来进行,但并不特别存在相应的判定标准,而只是根据操作者的感觉进行优劣判定,因此存在常常出现不合格品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声变换器,其能够不影响将其制造时的作业性,并在该制造工序中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是否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优劣判定。
本发明通过在框架中设置规定的引导部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涉及的电声变换器具有:振动膜;音圈,其固定在该振动膜的下表面;磁回路单元,其形成收容该音圈的下端部的磁性间隙;框架,其在内周部固定支撑上述磁回路单元,同时在外周部固定支撑上述振动膜;以及1对端子部件,其安装在该框架上,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音圈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在上述框架的上述内周部和上述外周部之间的环状部的上表面附近,以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状态,与上述1对端子部件导通固定,
在上述框架的环状部上设有至少1对引导部,其用于沿着上述规定路径引导上述各个线圈末端。
在上述结构中,“下表面”等表示方向性的用语,是为了明确构成电声变换器的各部件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而方便起见使用的,并不是由此限定实际使用电声变换器时的方向性。
上述“各个端子部件”向框架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法并不特别限定。
上述“导通固定”是表示以电气连接的状态固定,其具体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软钎焊或热压接等。
上述“规定路径”,只要是配置设定在框架的环状部的上表面附近即可,其具体的路径形状并不特别限定。
上述各个“引导部”只要以能够沿着规定路径引导各个线圈末端的状态,设置在框架的环状部上即可,其具体结构并不特别限定,可以通过与框架共同一体成型来构成,也可以通过将其他部件安装到框架上构成。另外,各个“引导部”设置在每个线圈末端上,但其形状可以与每个线圈末端相同,也可以采用互不相同的形状。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结构所示,本发明涉及的电声变换器,构成为电动式电声变换器,从其音圈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在框架的环状部的上表面附近沿着规定路径引绕,但在该框架的环状部上,设置至少1对用于沿着规定路径引导各个线圈末端的引导部,因此,能够以该引导部为基准引绕各个线圈末端。另外,在通过目测进行该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判定时,利用各个引导部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进行其优劣判定。
因此,根据本发明,对于电动式电声变换器,能够不损害将其制造时的作业性,能够简单地进行其制造工序中各个线圈末端是否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优劣判定。由此,能够在该制造工序较早的阶段,事先防止电声变换器的不合格品产生。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作为至少1对引导部的结构,采用具有沿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在框架环状部的上表面形成的1对引导用条纹,则能够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即为了提高音圈的耐久性,希望以使各个线圈末端从音圈向切线方向延伸出的方式引绕。
但是,音圈开始引绕或结束引绕的位置(即各个线圈末端的基端部位置),因音圈本身形状的波动或其安装位置的波动等,每个音圈都有微小的不同,因此在要将1对折弯销安装在一定位置,一致地进行相对于1对线圈末端的折弯安装的情况下,有时各个线圈末端会以从音圈向与其切线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状态引绕。并且,如果该延伸方向和切线方向的角度差增大,则容易在线圈末端的基端部产生应力集中,不能确保所需要的耐久性。
因此,如果在框架的环状部的上表面,沿着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形成1对引导用条纹,则能够以各个引导用条纹为基准来引绕各个线圈末端,并且,对于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也能够容易地进行。
此时,各个“引导用条纹”的具体结构并不特别限定,但如够采用沿着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以带状延伸的带状条纹结构,则能够将各个引导用条纹,作为易于分辨地表示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容许范围(即容许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范围)的指标使用。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作为至少1对引导部,采用在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的附近,设置从框架的环状部的上表面向上表面凸出到该途中部分的高度位置的1对引导用凸起部的结构,则能够获得以下作用效果。
即,在引绕各个线圈末端时,优选对于该规定路径的高度方向也设置一定的基准。特别是,在利用1对折弯销分别对1对线圈末端进行折弯之后再将这些折弯销拔出后,各个线圈末端高度方向的位置会产生很大变化,因此很有必要设置其高度方向的基准。
因此,如果在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的附近,通过从框架的环状部的上表面向上凸出到该途中部分的高度位置,形成1对引导用凸起部,则对于规定路径的高度方向,能够以该引导用凸起部的末端位置为基准引绕各个线圈末端,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能否在高度方向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此时,因为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使用折弯销进行,所以各个线圈末端将在其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具有弯曲部。因此,如果在各个弯曲部的附近形成各个引导用凸起部,则通过比较各个引导用凸起部的末端位置和各个线圈末端弯曲部的高度位置,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声变换器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
图3是表示上述电声变换器的制造工序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面图。
图5是表示在上述电声变换器的制造工序中,右侧的线圈末端引绕的优劣判定例的图3的V部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声变换器10的平面图。另外,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
如以上各图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声变换器10是小型的电动式扬声器,例如在搭载于移动电话或汽车等上的状态下使用。
该电声变换器10构成为具有:振动膜12,其具有外径约为15mm的圆形的外形形状;音圈14,其固定在该振动膜12的下表面;磁回路单元16,其形成收容该音圈14的下端部的磁性间隙;框架20,其在内周部固定支撑磁回路单元16,同时在外周部固定支撑振动膜12;以及1对端子部件18,其安装在该框架20上。
框架20为合成树脂制的注塑成型品,在其中央部形成直径比音圈14略大的圆形开口部20a。该框架20由位于圆形开口部20a周围的圆环状的环状部20A、和从该环状部20A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的外周凸缘部20B构成。
在环状部20A上,在圆周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形成在上下方向上贯穿该环状部20A的8个圆形孔20c。此时,这8个圆形孔20c形成在前侧(图1中的下侧)的2个部位、以及左右两侧的各3个部位。
外周凸缘部20B,其上表面形成为阶梯状。即,该外周凸缘部20B的上表面,其靠近内周的大致一半构成为下段部,靠近其外周的剩余大致一半构成为上段部,该下段部的上表面构成用于支撑振动膜12的振动膜支撑面20b。该振动膜支撑面20b相对于环状部20A的上表面位于上方大约3mm。
该外周凸缘部20B的外周面的前侧部分,形成为被倒角为直线状的平面部20d。另外,该外周凸缘20B的前侧部分,其上段部被切开。此外,在该外周凸缘部20B的前侧部分的左右两侧,形成切开至环状部20A的上表面的切口部20e。
1对端子部件18均作为金属板的加工品构成,利用嵌入成型与框架20形成为一体。各个端子部件18,其一端部构成为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与外周凸缘部20B的各个切口部20e相邻的位置上露出的凸缘部18a,该凸缘部18a与该环状部20A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其另一端构成沿着外周凸缘部20B的平面部20d延伸的外部端子连接部18b。
音圈14以约8mm的卷绕半径卷绕成圆筒状,其上端大致与框架20的振动膜支撑面20b为同一平面,配置于框架20的圆形开口20a内。而且,从该音圈14的上端部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14a、14b,以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附近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方式,与1对端子部件18的凸缘部18a导通固定。
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设定为下述路径,即,在平面视图中,从音圈14朝相对左右两侧方向约30°前侧的方向,向切线方向延伸出之后,向前侧弯曲大约70°,向框架20的外周凸缘部20B的各个切口部20e以直线状延伸。
此时,向音圈14的左侧延伸出的线圈末端14a,从作为音圈14的引绕始端的该音圈14的内周面位置延伸出,从音圈14向右侧延伸出的线圈末端14b,从作为音圈14的引绕末端的该音圈14的外周面位置延伸出。
另外,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在从其基端部到与凸缘部18a的导通固定部之间,成为逐渐降低振动膜支撑面20b和环状部20A的上表面间之间的高度(即约3mm)的路径,在各个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形成的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弯曲部14a1、14b1,位于距离环状部20A的上表面约2mm的上方位置。
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相对于各个端子部件18的凸缘部18a的导通固定通过热压接进行。并且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在向各个凸缘部18a的热压接部的附近部位,利用保护层用树脂22包覆。而且,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上的各个端子部件18的凸缘部18a下方部位,形成用于插入在上述热压接时使用的销状热压接夹具的夹具插入孔20f。另外,在该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各个端子部件18的凸缘部18a的邻接部位,以沿着该凸缘部18a的端面延伸的方式,形成用于流入保护层用树脂22的一部分的槽部20k,由此,限制保护层用树脂22向超过规定的范围扩散。
振动膜12通过对合成树脂薄膜进行热压成型而形成。在该振动膜12的外周缘部,形成圆环状的外周缘平面部12a,在该外周缘平面部12a的内周侧,与该外周缘平面部12a隔着规定间隔形成圆环状的中间平面部12b。而且,该振动膜12的中间平面部12b的内周侧部分,以向上以球面状隆起的方式形成。另外,外周缘平面部12a和中间平面部12b之间的部分,向上以圆环面状隆起的方式形成。
于是,该振动膜12,在其外周缘平面部12a上与框架20的外周凸缘部20B的振动膜支撑面20b连接,在其中间平面部12b上与音圈14的上端连接。另外,在框架20的外周凸缘部20B的各个切口部20e中填充粘合剂24,其用于填充该切口部20e和振动膜12的外周缘平面部12a之间的空间。
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上,设置用于沿着上述规定路径引导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2种引导部。
即,作为第1引导部,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沿着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形成1对引导用条纹20g、20h。
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由沿着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以带状延伸的带状条纹构成。此时,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作为在环状部20A的上表面形成的带状槽部而构成,其宽度设定为以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理想路径为中心约0.3mm的值,其深度设定为约0.05mm的值。
另外,作为第2引导部,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1对引导用凸起部20i、20j,在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附近,向上方凸出至该途中部分的高度位置。
此时,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在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弯曲部14a1、14b1附近,以成为与该弯曲部14a1、14b1的理想高度相同的高度的方式,相对环状部20A的上表面凸出约2mm,其上端部形成为平面状。这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从外周凸缘部20B的内周面向其中心以肋状突出,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半长圆形的外形形状。
磁回路单元16由钢制的基座28、磁铁30和钢制的磁轭32构成。
基座28形成为高度较低的有底圆筒状,在其上端外周部形成环状阶梯部。另外,磁铁30及磁轭32均形成为圆盘状,在基座28的底面,以该顺序按照彼此同心的方式置载,同时依次相连接。由此,在磁轭32的外周面和底座28的内周面之间,以全周同一宽度形成收容音圈14的下端部的圆筒状磁性间隙。
磁回路单元18向框架20的安装是这样进行的,即,在从下方将基座28的环状阶梯部与框架20的圆形开口部20a嵌合的状态下,向基座28的外周面与框架20的环状底面部20A的下表面的环状角部提供粘合剂34。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声变换器10的制造工序中,使从音圈14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14a、14b,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附近,沿上述规定路径引绕时的状态的平面图。另外,图4是图3的IV-IV线剖面图。
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操作者可以一边使用放大镜等目测观察,一边通过手工操作来进行。
首先,在框架保持夹具102上放置框架20,同时在该框架保持夹具102上放置引绕了音圈14的音圈保持夹具104。此时,各线圈末端14a、14b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从其基端部到端部处于从音圈14以大致直线状延伸的状态。
然后,使1对折弯销106在音圈支撑夹具104的左右两侧附近,从框架20的上方下降到其环状部20A的上表面之后,将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卷挂在各个折弯销106上进行折弯,以从其弯曲部14a1、14b1向图3中实线所示的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方式引绕。
此时,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在其引绕之前,位于框架20的外周凸缘部20B的上端面的上方侧的位置,但在其引绕之后,成为在外周凸缘部20B的各切口部20e上,接近环状部20A的上表面的状态。并且,在该引绕工序的后续工序中,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向各个凸缘部18a的热压接。
在该引绕工序中,对于水平面内的方向,以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为基准,对于上下方向,以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为基准,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判定。
此时,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在水平面内方向上的优劣判定,通过其在平面视图内,各个线圈末端14a、14b是否在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的范围内(图3中网格线所示的范围内)引绕来进行。
图5是表示右侧的线圈末端14b的引绕优劣判定例的图3的V部详图。
如该图中实线所示,在线圈末端14b的引绕理想地进行的情况下,该线圈末端14b以通过引导用条纹20h的中心位置的方式引绕,但如果存在音圈14自身形状的波动或其设定位置的波动等,则如该图中虚线或双点划线所示,该线圈末端14b从其基端部到弯曲部14b1之间的路径产生变化。并且,如果其变化量急剧增大,则如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线圈末端14b的路径偏离引导用条纹20h。
在线圈末端14b的路径如上所述偏离引导用条纹20h的情况下,该线圈末端14b不会从音圈14向切线方向或向其接近的方向延伸,而是在其基端部产生弯曲,因此容易在该基端部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在线圈末端14b的引绕如上以偏离引导用条纹20h的状态进行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合格品而不在电声变换器10的组装中使用。
对于左侧的线圈末端14a的引绕优劣的判定,也与右侧线圈末端14b的情况同样地进行。
如以上详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声变换器10,构成为小型的电动式扬声器,从其音圈14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14a、14b,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附近沿着规定路径引绕,但在该框架20的环状部20A上,设有用于沿着规定路径引导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2种引导部20g、20h以及20i、20j,因此,能够以各个引导部20g、20h及20i、20j为基准引绕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另外,在通过目测进行该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的判定时,利用各个引导部20g、20h以及20i、20j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进行其优劣判定。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电动式的电声变换器10,能够不影响其制造时的作业性,容易地进行在其制造工序中各个线圈末端14a、14b是否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优劣判定。而且,由此能够在该制造工序的较早的阶段,事先防止电声变换器10的不合格品的产生。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2种引导部中的第1引导部,是沿着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作为在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形成的引导用条纹20g、20h而构成,因此能够容易地以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为基准,引绕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另外,还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的构成为沿着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以带状延伸的带状条纹,因此能够将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作为容易分辨地表示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容许范围的指标使用。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而且,这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不仅是从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基端部到弯曲部14a1、14b1的部分,在从各个弯曲部14a1、14b1到与各个端子部件18的凸缘部18a邻接的位置的部分也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是否以通过各个凸缘部18a的热压接预定位置的方式引绕的判定,由此能够事先防止由热压接工序中的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所引起的不合格品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2种引导部中的第2引导部,构成为在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中的途中部分的附近,从框架20的环状部20A的上表面向上方凸出到该途中部分的高度位置的引导用凸起部20i、20j,因此,能够以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的端部位置为基准,引绕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另外,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是否在高度方向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由此,在将对1对线圈末端14a、14b进行折弯安装的1对折弯销106拔出时,即使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变化,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鉴于各个线圈末端14a、14b在其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具有弯曲部14a1、14b1,在各个弯曲部14a1、14b1附近形成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因此,通过比较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的端部位置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弯曲部14a1、14b1的高度位置,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绕是否沿着规定路径进行的优劣判定。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由沿着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以带状延伸的带状条纹构成,并且,各个带状条纹由带状槽部构成的情况,但在各个带状条纹由带状凸部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可以通过在环状部20A的上表面进行印刷等形成该带状条纹。此外,也可以取代由带状条纹构成,而由沿着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规定路径分散形成的多个凹部(或凸部)构成各个引导用条纹20g、20h,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各个引导用凸起部20i、20j从外周凸缘部20B的内周面向其中心以肋状凸出,在平面视图具有半长圆形的外形形状的情况,但当然也可以具有除此以外的外形形状,而且,也可以取代以肋状形成的结构,采用以从环状部20A的上表面以销状或箱形凸出的方式形成的结构。
此外,按照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设有2种引导部(即1对引导用条纹20g、20h及1对引导用凸起部20i、20j),作为用于沿着上述路径引导各个线圈末端14a、14b的引导部,但也可以采用仅设有这2种引导部中的一个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音圈14的引绕形状为在平面视图内具有圆形形状的情况,但在具有除此之外的引绕形状(例如椭圆形状或长圆形状等)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声变换器10为扬声器的情况,但在为接收器等的除了扬声器之外的电声变换器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组成元素而表示的数值不过是一个例子,当然也可以将其适当设为不同的值。

Claims (5)

1.一种电声变换器,其具有:振动膜;音圈,其固定在该振动膜的下表面;磁回路单元,其形成收容该音圈的下端部的磁性间隙;框架,其在内周部固定支撑上述磁回路单元,同时在外周部固定支撑上述振动膜;以及1对端子部件,其安装在该框架上,
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音圈延伸出的1对线圈末端,在上述框架的上述内周部和上述外周部之间的环状部的上表面附近,以沿着规定路径引绕的状态,与上述1对端子部件导通固定,
在上述框架的环状部上设有至少1对引导部,其用于沿着上述规定路径引导上述各个线圈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至少1对引导部,具有沿着上述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在上述环状部的上表面形成的1对引导用条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个引导用条纹由沿着上述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以带状延伸的带状条纹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上述至少1对的引导部,在上述各个线圈末端的规定路径的途中部分的附近,具有从上述环状部的上表面向上方凸出至该途中部分的高度位置的1对引导用凸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声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线圈末端,在该线圈末端引绕路径的途中部分具有弯曲部,
上述各个引导用凸起部在上述各个弯曲部附近形成。
CN 200710007555 2006-02-28 2007-02-06 电声变换器 Pending CN1010311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3411A JP4723400B2 (ja) 2006-02-28 2006-02-28 電気音響変換器
JP2006053411 2006-0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1167A true CN101031167A (zh) 2007-09-05

Family

ID=38555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07555 Pending CN101031167A (zh) 2006-02-28 2007-02-06 电声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23400B2 (zh)
CN (1) CN1010311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68506B1 (en) 2022-10-28 2024-04-23 Shenzhen Shokz Co., Ltd. Speaker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7082B2 (ja) * 2008-02-14 2010-11-24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97173B2 (ja) * 2008-05-13 2012-08-08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599A (ja) * 1990-04-27 1992-01-13 Tombow Pencil Co Ltd ボールペンの筆記試験方法
JPH048599U (zh) * 1990-05-10 1992-01-27
JP2000125385A (ja) * 1998-10-13 2000-04-28 Star Mic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KR100336296B1 (ko) * 1999-07-30 2002-05-13 장세열 듀얼 음원 구조를 갖는 전기-음향 변환기
JP4876292B2 (ja) * 2000-01-27 2012-02-15 ノウルズ、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ジア、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可動コイル及び可動コイルの接続リード線用の弾性保持要素を有する電気音響変換器
JP3957443B2 (ja) * 2000-05-02 2007-08-15 ティーオーエー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のドライバユニット
JP2002336786A (ja) * 2001-05-18 2002-11-26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JP2002359895A (ja) * 2001-06-01 2002-12-13 Star Micronics Co Ltd スピーカ
JP3878058B2 (ja) * 2002-05-24 2007-02-07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
JP4078322B2 (ja) * 2004-03-11 2008-04-2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ー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68506B1 (en) 2022-10-28 2024-04-23 Shenzhen Shokz Co., Ltd. Speakers
WO2024087492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35427A (ja) 2007-09-13
JP4723400B2 (ja) 201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7531A (zh) 扬声器振动板和扬声器装置
CN101819313B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102595288B (zh) 纤薄型扬声器以及装配该扬声器的方法
CN1732710A (zh) 扬声器
JPWO2010055718A1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このレンズ駆動装置を搭載し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02118094A (zh) 音圈电动机
CN101031167A (zh) 电声变换器
KR102569006B1 (ko) 다중 그룹 렌즈,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전자 기기
CN1135538C (zh) 物镜促动器
US7570779B2 (en) Speaker
CN1244219C (zh) 扬声器
CN102196342A (zh) 具有反结构电机设计的扬声器
RU2008135348A (ru) Регулировка оси при изготовлении торических контактных линз
CN1184851C (zh) 电声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22873B (zh) 一种音圈马达和组装模具及其组装工艺
CN1815583A (zh) 物镜保持架、具有物镜保持架的物镜驱动装置及光盘记录重放装置
CN1262592A (zh) 微型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79992A (zh) 电磁驱动器的线圈导线引出结构
CN106792419B (zh) 一种振膜装配装置
CN205787313U (zh) 一种音圈马达
CN207010967U (zh) 扬声器及音响
CN1715836A (zh) 旋转检测装置
KR102030427B1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212278461U (zh) 一种扬声器
CN106533092A (zh) 一种定子机壳冲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