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5100A -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5100A
CN101025100A CNA2007100070485A CN200710007048A CN101025100A CN 101025100 A CN101025100 A CN 101025100A CN A2007100070485 A CNA2007100070485 A CN A2007100070485A CN 200710007048 A CN200710007048 A CN 200710007048A CN 101025100 A CN101025100 A CN 101025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guide piece
control shaft
operating mechanism
spr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70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堤理永
丸山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25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5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63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cam contact point by displacing an intermediate lever or wedge-shaped intermediate element, e.g. Tourtelo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01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 F01L13/0021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optimising engine performances by modifying valve lift according to various working parameters, e.g. rotational speed, load, torque by modification of rocker arm ratio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5/00Valve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当可变气门机构的致动器(24)发生故障时,利用螺旋弹簧(75)的弹力对绕支轴(72)枢转支撑的杠杆(73)的被按压部(73b)施加弹力,从而利用杠杆(73)的凸轮部(73c)按压臂部(85)以使控制轴(69)向一方向旋转,于是使气门升程抑制在预定值以下,由于支轴(72)将默认机构(60)的杠杆(73)支撑为摆动自如,且该支轴(72)配置在从控制轴(69)的转动轴线偏离的位置,所以与将支轴(72)和控制轴(69)同轴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杠杆(73)向控制轴(69)输入大的施力,从而能够可靠地将气门升程抑制在预定值以下。

Description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default)装置,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可改变内燃机气门的气门升程,当对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控制轴进行旋转驱动的致动器发生故障时,利用默认机构的施力部件对所述控制轴在一方向上施力,从而将所述气门升程控制在预定值以下。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0-227010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所述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即:利用电动机经由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使控制轴旋转,由此使摇臂的摆动支点的位置变化,并根据内燃机运转状态来对进气门的气门升程和气门正时进行可变控制。
该可变气门传动装置具有默认机构,以便在控制轴位于最大气门升程位置或者最小气门升程位置时电动机产生故障的情况下,使控制轴停止在所述最大气门升程位置和所述最小气门升程位置的中间,以使内燃机的运转不受妨碍地继续进行。该默认机构配置在控制轴的轴端和相对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该轴端外周的从动齿轮之间,在电动机产生故障的情况下,利用容纳在从动齿轮内部的螺旋弹簧的弹力使控制轴和从动齿轮返回到气门升程为最大气门升程和最小气门升程的中间的位置处,并利用锁定销将两者锁定使它们不能相对旋转。
但是,上述日本特开2000-227010号公报中所述的默认机构配置在同轴配置的控制轴和从动齿轮之间,因此为了利用螺旋弹簧的弹力而得到充分的默认载荷,就必须增大螺旋弹簧或者增大容纳螺旋弹簧的从动齿轮的直径,从而在任一种情况下都具有默认机构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使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大型化的情况下,产生充分的默认负荷以使控制轴可靠地停止在目标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提出一种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可改变内燃机气门的气门升程,当对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控制轴进行旋转驱动的致动器发生故障时,利用默认机构的施力部件对所述控制轴在一方向上施力,从而将所述气门升程控制在预定值以下或者预定值以上,其中,支轴将所述施力部件支撑为摆动自如,该支轴从所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偏离。
根据上述结构,当致动器发生故障时,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对控制轴在一方向上施力,从而将气门升程控制在预定值以下或者预定值以上,在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中,由于支轴将默认机构的施力部件支撑为摆动自如,且该支轴配置在从控制轴的转动轴线偏离的位置,因此与将所述支轴和控制轴同轴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施力部件向控制轴输入大的作用力,从而能够可靠地将气门升程控制在预定值以下或者预定值以上。
并且,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一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所述施力部件是中间部被所述支轴枢转支撑为摆动自如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部被弹簧施力,而另一端部与控制轴的被驱动部抵接。
根据上述结构,对控制轴在一方向上施力的施力部件由中间部被枢转支撑为摆动自如的杠杆构成,该杠杆的一端部被弹簧施力,而另一端部与控制轴的被驱动部抵接,因此不会使杠杆大型化,并能够增大杠杆比以使弹簧紧凑化。
并且,根据第三或者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所述致动器具有设置在控制轴上的从动齿轮和与该从动齿轮的下部啮合的驱动齿轮,将所述杠杆的支轴配置为,在气缸轴线方向上比所述驱动齿轮靠近下方。
根据上述结构,致动器具有设置在控制轴上的从动齿轮和与该从动齿轮的下部啮合的驱动齿轮,在该结构中,由于将杠杆的支轴配置为在气缸轴线方向上比驱动齿轮靠近下方,所以能够利用驱动齿轮下方的空间,在使杠杆与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不产生干涉的情况下紧凑地配置,而且能够加大从支轴到杠杆一端部的距离和从支轴到杠杆另一端部的距离,因此能够增加杠杆比,从而使弹簧小型化。
并且,根据第五至第七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二至第三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棒状的弹簧导向件对所述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所述杠杆的一端部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上。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棒状的弹簧导向件对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杠杆的一端部可滑动地卡合在该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上,所以能够通过弹簧导向件防止杠杆的倾倒,可使杠杆顺畅地摆动。
并且,根据第八至第十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五至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至少一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将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控制轴的驱动轴的至少一侧,所以能够避免弹簧导向件和驱动轴的干涉。
并且,根据第十一至第十三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五至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一对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两侧。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控制轴的驱动轴的两侧,所以能够避免弹簧导向件和驱动轴的干涉。
并且,根据第十四至第十六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五至第七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沿控制轴的轴向观察,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所以能够将从动齿轮和弹簧导向件紧凑地配置。
并且,根据第十七至第二十方面所述的发明,其在第八、第九、第十一、第十二方面的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之间。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沿控制轴的轴向观察,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并且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之间,所以能够将从动齿轮和弹簧导向件紧凑地配置。
而且,实施例的进气门16与本发明的气门相对应,实施例的蜗轮70与本发明的从动齿轮相对应,实施例的蜗杆71与本发明的驱动齿轮相对应,实施例的第一杠杆73与本发明的施力部件相对应,实施例的第一螺旋弹簧75与本发明的弹簧相对应,实施例的第一弹簧导向件76与本发明的弹簧导向件相对应,实施例的臂部85与本发明的被驱动部相对应。
通过按照附图在下面详细叙述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可以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图12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内燃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面图;图3是气门传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在高升程状态下的沿图2的4-4线的剖面图;图5是在低升程状态下的与图4相对应的剖面图;图6是致动器和默认机构的立体图;图7是图6和图8的沿箭头7方向的视图;图8是沿图7的8-8线的剖面图;图9是沿图7的9-9线的剖面图;图10是沿图7的10-10线的剖面图;图11是沿图7的11-11线的剖面图;图12A~图12C是默认机构的作用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与上述图6相对应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例的、与上述图6相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图4中,在构成内燃机主体14的一部分的气缸盖15上,相对于一个气缸而可开闭动作地设置有一对气门、即进气门16、16,对两进气门16、16的开闭进行驱动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7具有:凸轮轴19,该凸轮轴19设有分别独立地与两进气门16、16相对应的气门凸轮18、18;一对副凸轮21、21,其在与气门凸轮18、18的旋转轴线、即凸轮轴19的轴线正交的平面内可摆动地支撑在可移位的可动支轴20上,并且从动于各气门凸轮18、18进行摆动;一对摇臂22、22,其分别独立地与各进气门16、16联动地连接,并且分别从动于两副凸轮21、21;控制臂23,其与可动支轴20连接,并且可绕与气门凸轮18、18的轴线、即凸轮轴19的轴线平行的轴线转动,并在从该控制臂23的转动轴线偏离的位置保持可动支轴20;以及致动器24,其驱动该控制臂23转动(参照图6),通过使可动支轴20移位,就能够使包括进气门16、16升程量的动作特性产生变化。
两进气门16、16的气门杆16a、16a滑动自动地嵌合在导向筒25、25中,该导向筒25、25配置在气缸盖15上,气门弹簧28、28设置在介于座26、26和座27、27之间,其中座26、26设于气门杆16a、16a的上端,座27、27与气缸盖15抵接,通过上述气门弹簧28、28对进气门16、16向关闭方向施力。
在气缸盖15上设置有凸轮保持件29、29,该凸轮保持件29、29配置在一对进气门16、16的两侧(参照图2);盖罩30、30紧固在凸轮保持件29、29的上表面,该盖罩30、30与这些凸轮保持件29、29协动以将凸轮轴19支撑为旋转自如。
两摇臂22、22的一端部通过油压挺柱31、31可摆动地支撑在控制臂23上。并且,在两摇臂22、22的另一端部设有气门抵接部22a、22a,该气门抵接部22a、22a与进气门16、16的气门杆16a、16a的上端抵接。另外,在两摇臂22、22的中间部,通过滚针轴承32、32轴支撑有第一辊33、33,这些第一辊33、33分别滚动接触副凸轮21、21,其中各副凸轮21、21分别独立地与各摇臂22、22相对应。
控制臂23一体地具有:侧壁部23a、23a,其沿控制臂23的转动轴线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两进气门16、16的两侧;轴部23b、23b,其将与凸轮轴19平行的轴线作为转动轴线C并与两侧壁部23a、23a的外表面垂直相连;第一连接壁部23c,其连接两侧壁部23a、23a的一端部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壁部23d,其连接两侧壁部23a、23a的另一端部之间。轴部23b、23b可转动地嵌合在支撑孔34、34中,该支撑孔34、34设置在凸轮保持件29、29上。即,控制臂23被凸轮保持件29、29支撑为可转动。
该控制臂23的转动轴线C、即轴部23b、23b的轴线配置在两进气门16、16的气门杆16a、16a的上方,设置在摇臂22、22的另一端部的气门抵接部22a、22a在进气门16、16处于关闭落座状态时沿着以控制臂23的转动轴线C为中心的圆弧A(在图4中以虚线表示)而形成。
而且,在向与控制臂23的转动轴线C正交的平面投影的图上,控制臂23的转动轴线C配置在向气门杆16a、16a上方延长的宽度为W(图1的虚线所示的宽度)的范围内。
具有与凸轮轴19平行的轴线的可动支轴20贯穿两个副凸轮21、21和圆筒状的隔离件35,其中两个副凸轮21、21配置在控制臂23中的两侧壁部23a、23a的内侧,隔离件35安装在介于两个副凸轮21、21之间。该可动支轴20的两端与两侧壁部23a、23a的内侧面抵接,分别贯穿插在两侧壁部23a、23a中的螺栓36、36旋合在可动支轴20的两端部,滚针轴承37、37分别安装在介于可动支轴20和两个副凸轮21、21之间。
即,利用两端可拆装地安装在控制臂23的两侧壁部23a、23a上的可动支轴20,将两个副凸轮21、21可转动地支撑,而且,与可动支轴20分体的隔离件35以介于两个副凸轮21、21之间的方式嵌合安装在可动支轴20的外周上。
而且,在两个副凸轮21、21上,在与控制臂23的轴部23b、23b和可动支轴20之间相对应的部分上,一体地连续设置有一对支撑臂部21a、21a,该一对支撑臂部21a、21a形成为向凸轮轴19侧敞开的大致U字形并向凸轮轴19的下方延伸;在固定于两支撑臂部21a、21a的前端间的支轴38、38上,通过滚针轴承39…轴支撑有第二辊40、40,这些第二辊40、40分别与凸轮轴19的气门凸轮18、18滚动接触。即、通过第二辊40、40接触凸轮轴19的气门凸轮18、18,副凸轮21、21绕可动支轴20的轴线被转动驱动。
此外,关于支轴38、38,在凸轮轴19的相反侧,在两个副凸轮21、21上分别一体地设有承压臂部21b、21b,对这些承压臂部21b…作用弹力,该弹力分别对副凸轮21、21向使第二辊40、40与气门凸轮18、18滚动接触侧施力。
即,在控制臂23所具有的第二连接臂部23d上一体地设置有分别独立地与各个副凸轮21、21相对应的有底圆筒状的导向筒43、43,该有底圆筒状的导向筒43、43在与副凸轮21、21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端壁43a、43a,并且向副凸轮21、21的相反侧延伸。在与副凸轮21、21的承压臂部21b、21b抵接的抵接件44、44和导向筒43、43的端壁43a、43a之间,压缩设置有空转用弹簧45、45。
另外,在副凸轮21、21的下表面设有抵接面46、46,该抵接面46、46滚动接触摇臂22、22的第一辊33、33,该抵接面46是升程部46a和基圆部46b相连而成的,升程部46a驱动摇臂22转动,基圆部46b到可动支轴20的轴线的距离为等距离,以便将摇臂22保持在静止状态。升程部46a以使得当副凸轮21随气门凸轮18的转动而转动时,升程部46a与摇臂22的第一辊33接触的接触点和可动支轴20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的方式呈直线状延伸而形成。
在控制臂23所具有的第一连接壁部23c上,在与摇臂22、22相对应的部分上一体设置了有底筒状的挺柱安装筒部47、47,该有底筒状的挺柱安装筒部47、47在与可动支轴20相反侧的端部上具有端壁47a、47a,并且向可动支轴20的相反侧延伸。在这些挺柱安装筒部47、47中安装油压挺柱31、31。
油压挺柱31具有:有底圆筒状的柱体48,其嵌合安装在挺柱安装筒部47内,并将封闭端抵接于端壁47a上;柱塞49,其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柱体48内;单向阀52,其设置在柱塞49的一端,并且安装在介于高压室50和形成在柱塞49内的油室51之间,该高压室50形成在柱体48的封闭端和柱塞49的一端之间;以及复位弹簧53,其设置在柱体48和柱塞49之间,以产生对柱塞49向增大高压室50的容积侧施力的弹力。摇臂22的一端部可摆动地支撑于形成在柱塞49的另一端的球状头部49a上。
根据上述结构,当通过致动器24将控制臂23配置在图4所示的位置时,通过绕可动支轴20的轴线转动的副凸轮21、21的抵接面46、46的升程部46a、46a中的与基圆部46b、46b相反侧的端部,进气门16、16中的气门杆16a、16a的上端被向打开方向驱动,在该状态下,进气门16、16的升程量h为最大。此外,当通过致动器24使控制臂23如图5所示向上方转动时,例如进气门16、16中的气门杆16a、16a的上端抵接在副凸轮21、21的抵接面46、46的基圆部46b、46b上,在该状态下,进气门16、16的升程量h为最小(=0)。
即、利用致动器24驱动控制臂23转动,从而进气门16、16的升程量变化,但通过驱动控制臂23转动,气门凸轮18、18与第二辊40、40的接触正时也变化,从而进气门16、16的开闭正时也变化。
下面,根据图6~图11说明使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7动作的致动器24的结构和当致动器24发生故障时用于确保进气门16、16的气门冲程的默认机构60的结构。
致动器24具有电动机62,该电动机62固定在从气缸盖15的气缸排列方向一端部突出的致动器支撑部61的侧壁上。驱动轴64通过接头63接合在电动机62的输出轴62a上,壳体66利用螺栓65…固定在致动器支撑部61的底部,驱动轴64通过滚针轴承67和滚珠轴承68而被旋转自如地支撑在壳体66上。驱动轴64配置在与气缸列线正交的方向上,即,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7的控制轴69与气缸列线平行配置,驱动轴64配置在当俯视时相对于上述控制轴69扭转成正交的位置处。控制轴69与所述控制臂23的一侧的轴部23b同轴接合,若控制轴69旋转,则与其一体的控制臂23就旋转。由扇形齿轮构成的蜗轮70固定在控制轴69上,与该蜗轮70啮合的蜗杆71设置在驱动轴64上。
因此,若旋转驱动电动机62,则借助于输出轴62a、驱动轴64、蜗杆71和蜗轮70,使控制轴69在94°的角度范围内往复旋转。在控制轴69的一方的旋转端(旋转角94°),进气门18、18成为最大升程状态(参照图4),在控制轴69的另一方的旋转端(旋转角0°),进气门18、18成为最小升程状态(参照图5)。
支轴72沿水平方向贯穿壳体66,第一杠杆73和第二杠杆74摆动自如地固定在支轴72的两端。第一杠杆73除了其下端的基部73a被支轴72枢转支撑为摆动自如外,从支轴72向上方延伸并在水平方向上弯曲的一端部成为被第一螺旋弹簧75向下施力的被按压部73b,从支轴72向上方延伸的另一端部成为凸轮部73c。
在壳体66的上表面沿铅垂方向旋合有由螺栓构成的第一弹簧导向件76,弹簧座77嵌合在第一弹簧导向件76的上端并被第一弹簧导向件76的头部76a卡定,第一滑动件78滑动自如地嵌合在第一弹簧导向件76的下部,第一螺旋弹簧75压缩设置于该弹簧座77和该第一滑动件78之间。第一杠杆73的被按压部73b的前端分成两支,该两支部滑动自如地嵌合在棒状的第一弹簧导向件76的外周并被引导。
隔着壳体66而配置在第一杠杆73和第一螺旋弹簧75的相反侧的第二杠杆74、第二螺旋弹簧79、弹簧导向件80、弹簧座81和第二滑动件82的结构实际上与第一杠杆73、第一螺旋弹簧75、第一弹簧导向件76、弹簧座77和第一滑动件78的结构是相同的。但是,第二杠杆74仅具有基部74a和被按压部74b,而不具有与第一杠杆73的凸轮部73c对应的结构,这一点不同。
第一杠杆73通过第一滑动件78的下端的圆弧状的按压部78a将被按压部73b压下,该第一杠杆73停止在该被按压部73b的下表面与止动件83抵接的位置上。同样,第二杠杆74通过第二滑动件82的下端的圆弧状的按压部82a将被按压部74b压下,该第二杠杆74停止在该被按压部74b的下表面与止动件84抵接的位置上。而且,在设置于控制轴69的端部的臂部85的前端,支撑着可与第一杠杆73的凸轮部73c抵接的辊86。
具有上述结构的致动器24(除电动机62外)和默认机构60容纳在由气缸盖15的端部的致动器支撑部61和气缸盖罩87所围成的空间内。
下面,根据图12A~图12C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默认机构60的作用。
如图12A所示,当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7处于高升程状态时,与控制臂23相连的控制轴69停止在逆时针方向的极限旋转位置(旋转角94°),此时第一杠杆73的被按压部73b和第二杠杆74的被按压部74b在第一螺旋弹簧75和第二螺旋弹簧79的弹力的作用下分别与止动件83、84抵接而停止,从而第一杠杆73的凸轮部73c从控制轴69的臂部85的前端的辊86离开。
如图12B所示,当从该高升程状态,使与控制臂23相连的控制轴69旋转到顺时针方向的极限旋转位置(旋转角0°)从而使可变气门传动机构17处于低升程状态时,通过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控制轴69的臂部85的前端的辊86按压第一杠杆73的凸轮部73c,从而第一杠杆73和第二杠杆74以支轴72为中心摆动,于是这些被按压部73b、74b将第一滑动件78和第二滑动件82压起,从而压缩第一螺旋弹簧75和第二螺旋弹簧79。
在该状态下,若致动器24发生故障,从而控制轴69停止在图12B的位置处,则由于进气门16、16固定在低升程(升程量为0)的状态,所以内燃机既不能启动也不能运转。但是,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2C所示,即使致动器24发生故障,被压缩的第一螺旋弹簧75和第二螺旋弹簧79也能够通过第一滑动件78和第二滑动件82将第一杠杆73的被按压部73b和第二杠杆74的被按压部74b压下,从而第一杠杆73和第二杠杆74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其结果,被第一杠杆73的凸轮部73c按压辊86的臂部85使控制轴6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预定角度(实施例中为36°),从而确保进气门16、16的气门升程大于0的必要量(实施例中为2mm),以便内燃机的启动和运转都可以进行,使车辆能够行驶到修理工厂。
如上所述,由于将默认机构60的第一杠杆73支撑为摆动自如的支轴72从控制轴69的转动轴线C偏离,所以与将支轴72和控制轴69同轴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从第一杠杆73向控制轴69输入大转矩,并能够在致动器24发生故障时可靠地将气门升程抑制在预定值以下。
此外,利用支轴72枢转支撑对控制轴69向一方向施力的第一杠杆73的中间部,并利用第一螺旋弹簧75对该第一杠杆73的一端部施力,从而使另一端部抵接于控制轴69的臂部85,因此,不仅能够使第一杠杆73紧凑化,还能够增加第一杠杆73的杠杆比而使第一螺旋弹簧75紧凑化。
而且,将第一、第二杠杆73、74的支轴72配置在致动器24的蜗轮70和蜗杆71的啮合部的气缸轴线方向上的下方,因此这些第一杠杆73和第二杠杆74与蜗轮70和蜗杆71不产生干涉,并且能够利用蜗杆71下方的空间来紧凑地配置。并且,由于能够加大从支轴72到第一、第二杠杆73、74的端部的距离,所以能够增加杠杆比以使第一螺旋弹簧75和第二螺旋弹簧79小型化。
此外,由于将第一杠杆73的被按压部73b和第二杠杆74的被按压部74b形成为两支并可滑动地与第一弹簧导向件76和第二弹簧导向件80卡合,所以能够防止第一杠杆73和第二杠杆74的倾倒以便能够顺畅地驱动臂部85。而且将被第一螺旋弹簧75施力的第一杠杆73和被第二螺旋弹簧79施力的第二杠杆74隔着蜗轮70并列配置,因此既能够实现默认机构60整体的紧凑化,又能利用第一螺旋弹簧75和第二螺旋弹簧79的弹力对第一杠杆73作用充分的弹力,或者能够提高弹力的设定自由度。
另外,由于将一对弹簧导向件76、76设置在驱动控制轴69的驱动轴64的两侧,所以能够避免弹簧导向件76、76与驱动轴64产生干涉。
而且,从控制轴69的轴向观察,从动齿轮70的至少一部分与一对弹簧导向件76、76重叠,并且配置在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76、76之间,因此能够将从动齿轮70和弹簧导向件76、76紧凑地配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实施例中作为气门例示了进气门16、16,但本发明的气门也可以是排气门。
此外,在实施例中通过蜗杆71和蜗轮70将电动机62的驱动力传递至控制轴69,但还能够使用蜗杆71和蜗轮70以外的任意种类的齿轮。
此外,在实施例中作为施力部件例示了第一杠杆73,但本发明的施力部件还可以是凸轮或连杆等任意部件。
此外,在实施例中利用默认机构60将气门升程限制在预定值以下,但如图13所示,若将控制轴69的旋转方向和气门升程的增减方向的关系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相反地设定,则利用默认机构60就能够将气门升程限制在预定值以上。
此外,如图14所示,在配置于壳体66的一侧的第一杠杆73、第一螺旋弹簧75及第一弹簧导向件76和配置于壳体66的另一侧的第二杠杆74、第二螺旋弹簧79及第二弹簧导向件80中,可以将其一侧的部件、例如第二杠杆74、第二螺旋弹簧79及第二弹簧导向件80省略。

Claims (20)

1.一种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可改变内燃机气门的气门升程,当对该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的控制轴进行旋转驱动的致动器发生故障时,利用默认机构的施力部件对所述控制轴在一方向上施力,从而将所述气门升程控制在预定值以下或者预定值以上,其中,
支轴将所述施力部件支撑为摆动自如,该支轴从所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偏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部件是中间部被所述支轴枢转支撑为摆动自如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一端部被弹簧施力,而另一端部与控制轴的被驱动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具有设置在控制轴上的从动齿轮和与该从动齿轮的下部啮合的驱动齿轮,将所述杠杆的支轴配置为,在气缸轴线方向上比所述驱动齿轮靠近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具有设置在控制轴上的从动齿轮和与该从动齿轮的下部啮合的驱动齿轮,将所述杠杆的支轴配置为,在气缸轴线方向上比所述驱动齿轮靠近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棒状的弹簧导向件对所述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所述杠杆的一端部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棒状的弹簧导向件对所述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所述杠杆的一端部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棒状的弹簧导向件对所述弹簧的伸缩进行导向,所述杠杆的一端部可滑动地卡合在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至少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至少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至少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设置在驱动所述控制轴的驱动轴的两侧。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控制轴的轴向观察,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重叠,并且所述从动齿轮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所述一对棒状的弹簧导向件之间。
CNA2007100070485A 2006-02-22 2007-02-07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 Pending CN1010251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45199 2006-02-22
JP2006045199A JP4226607B2 (ja) 2006-02-22 2006-02-22 可変動弁機構用アクチュエータのデフォル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5100A true CN101025100A (zh) 2007-08-29

Family

ID=3818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70485A Pending CN101025100A (zh) 2006-02-22 2007-02-07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610882B2 (zh)
EP (1) EP1826367B1 (zh)
JP (1) JP4226607B2 (zh)
CN (1) CN101025100A (zh)
CA (1) CA2578777C (zh)
DE (1) DE602007007377D1 (zh)
MX (1) MX200700213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1844A (zh) * 2011-10-18 2013-04-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发动机
WO2014101853A1 (zh) * 2012-12-31 2014-07-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及具有该摆臂的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28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及具有该摆臂的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33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3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25033A (zh) * 2013-01-15 2014-07-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摆臂调节架
CN113530632A (zh) * 2021-03-31 2021-10-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滑移套筒式可变进气升程驱动级故障的响应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8468B2 (ja) 2006-07-19 2011-0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4830999B2 (ja) * 2006-10-02 2011-12-0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US8279794B2 (en) * 2008-09-24 2012-10-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data forwarding and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5410389B2 (ja) * 2010-09-03 2014-02-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動弁装置
DE102011009417A1 (de) * 2011-01-25 2012-07-26 Kolbenschmidt Pierburg Innovations Gmbh Mechanisch steuerbare Ventiltriebanordnung
US8915220B2 (en) * 2011-03-02 2014-12-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overhead-cam engines with an oscillating/sliding follower
CN102678219A (zh) * 2011-03-08 2012-09-19 朱譞晟 可变平面支撑体全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机构
US8584631B2 (en) 2011-11-02 2013-11-1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lift system with default mechanism
DE102016101655A1 (de) * 2016-01-29 2017-08-03 Uwe Eisenbeis Variabler Ventiltrieb mit Verstellschnecke mit axialem Spi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8717A (en) 1981-05-18 1982-11-19 Nissan Motor Co Ltd Intake and exhaust valve drive device i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5941649U (ja) 1982-09-09 1984-03-17 愛三工業株式会社 気化器
JPS6274108U (zh) 1985-10-29 1987-05-12
US5003939A (en) 1990-02-26 1991-04-02 King Brian T Valve duration and lift variato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US5680837A (en) * 1996-09-17 1997-10-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lanetary cam phaser with worm electric actuator
JPH11324625A (ja) * 1998-05-19 1999-11-26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JP3604289B2 (ja) 1998-09-17 2004-12-22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
JP3917772B2 (ja) 1999-02-04 2007-05-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3968184B2 (ja) 1999-02-15 2007-08-2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2002227010A (ja) 2001-01-30 2002-08-14 Isao Minamii 入浴用前掛け
US6532924B1 (en) * 2002-04-10 2003-03-1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Variable valve actuating mechanism having automatic lash adjustment means
US6868811B2 (en) * 2002-06-13 2005-03-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rameless variable valve actuation mechanism
WO2005075798A1 (ja) 2004-02-06 2005-08-18 Mikuni Corp. エンジンの可変動弁装置
JP4169716B2 (ja) 2004-03-24 2008-10-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可変動弁装置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US7418933B2 (en) 2005-04-27 2008-09-02 Honda Motor Co., Ltd. Variable lift valve oper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A2555638C (en) 2005-08-15 2009-09-15 Honda Motor Co., Ltd. Lift-variable valve-oper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259512B2 (ja) 2005-11-14 2009-04-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1844A (zh) * 2011-10-18 2013-04-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发动机
CN103061844B (zh) * 2011-10-18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发动机
WO2014101853A1 (zh) * 2012-12-31 2014-07-0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及具有该摆臂的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28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及具有该摆臂的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33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34A (zh) * 2012-12-31 2014-07-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33B (zh) * 2012-12-31 2018-02-1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34B (zh) * 2012-12-31 2018-02-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12328B (zh) * 2012-12-31 2018-02-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摆臂及具有该摆臂的可变气门升程驱动装置
CN103925033A (zh) * 2013-01-15 2014-07-1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摆臂调节架
CN113530632A (zh) * 2021-03-31 2021-10-22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滑移套筒式可变进气升程驱动级故障的响应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99530A1 (en) 2007-08-30
EP1826367B1 (en) 2010-06-30
US7610882B2 (en) 2009-11-03
MX2007002139A (es) 2008-11-19
JP4226607B2 (ja) 2009-02-18
DE602007007377D1 (de) 2010-08-12
CA2578777C (en) 2009-12-22
CA2578777A1 (en) 2007-08-22
JP2007224777A (ja) 2007-09-06
EP1826367A1 (en) 200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5100A (zh) 可变气门传动机构用致动器的默认装置
JP4480669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機構
WO2004011782A1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4697011B2 (ja) 可変動弁機構
US7685979B2 (en) Variable valve timing mechanis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051817B2 (en) Variable valve mechanism
WO2005068794A1 (ja) 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JP4103871B2 (ja) 可変動弁装置
JP2005264841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TW200533822A (en) Variable valve lift devic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0436760C (zh) 内燃机的可变气门传动装置
TW200535324A (en) Engine valve operating system
JP4265573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2009091943A (ja) 開弁特性可変型内燃機関
JP2007239470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4555803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2008255873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4031973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2006348823A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JPS606564Y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機構
JP4225294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KR101080793B1 (ko) 내연 기관의 밸브 어셈블리의 밸브 개폐 및 밸브 행정 조절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내연 기관
JP4253007B2 (ja) 可変動弁機構のカムプロファイル
CN100487231C (zh) 发动机的气门传动装置
JP4180014B2 (ja) 内燃機関の可変動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