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2861A -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2861A
CN101012861A CN 200710006988 CN200710006988A CN101012861A CN 101012861 A CN101012861 A CN 101012861A CN 200710006988 CN200710006988 CN 200710006988 CN 200710006988 A CN200710006988 A CN 200710006988A CN 101012861 A CN101012861 A CN 101012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er
assembling set
fluid
caulking gum
cover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069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6237C (zh
Inventor
南泽忠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2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2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623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623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包括连接第一和第二安装件(14,16)的弹性体(18)、由弹性体(18)限定的受压室(42)和由柔性橡胶膜(36)限定的平衡室(44)。第二安装件(16)压配合进管状保持件(20),该管状保持件具有在其下端一体形成的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保持部分(56)。在保持件(20)内设有其外径比该保持件(20)的内径小的盖板件(62),该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被固定地夹持在第二安装件(16)和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设有密封橡胶(70)以用于流体密封地封闭形成在夹持部分之间的间隙,从而在柔性橡胶膜(36)的背侧形成由盖板件(62)限定的密闭空气室(80)。

Description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交叉参考
2006年1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023658和2006年9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267400的说明书、附图和摘要的全部公开内容结合在此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基于密封的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动作用呈现减振效果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以及该装置的制造方法,该非压缩性流体流过连接在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的孔口通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用于安装在构成振动传送系统的部件之间的、能够基于共振或其它流动作用或密封在其内的非压缩性流体的特性的呈现减振效果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例如减振支承件或减振联结器。JP-A-06-341483公开了一个这种减振装置的例子,其中第一安装件紧邻管状的第二安装件的一个开口定位,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通过主橡胶弹性体弹性地连接。例如,该装置用作汽车发动机支座。
在这种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中,管状的第二安装件的另一开口由柔性橡胶膜流体密封地封闭,由此在主橡胶弹性体和柔性橡胶膜的对置面之间形成流体密封区域。通常,流体密封区域被一由第二安装件支承的分隔件分隔,因此形成一其壁部分地由主橡胶弹性体限定的受压室和一其壁部分地由柔性橡胶膜限定的平衡室,同时一孔口通路使得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能够流体连通。在这种装置下,当在第一和第二安装件之间输入振动负荷时,在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的相对的流体压力波动将减少。根据这种流体压力波动,流体被强制流过这两个室之间的孔口通路,因此呈现出基于共振或流体的流动作用的减振效果。
近年来,为增强这种结构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减振能力,已经提出提供一个用于覆盖柔性橡胶膜的外表面的盖金属件,因此在柔性橡胶膜的与平衡室相对的一侧形成密闭空气室。更具体地,已经尝试利用如此形成的密闭空气室借助于由密闭空气室生成的空气弹簧的作用来控制减振装置的静态弹簧常数和动态弹簧常数的比值。
前面提及的文献JP-A-06-341483公开了一种特定结构,其中盖金属件(例如气密板)的外周缘相对第二安装件(支承管)与柔性橡胶膜(膜片)的外周缘一起被固定地铆接。
然而,所提出的通过与柔性橡胶膜一起铆接加工的组装结构使得难以在大量非压缩性流体中组装柔性橡胶膜,从而对流体进入流体密封区域产生横断作用。更特别地来说,如果打算通过铆接来固定柔性橡胶膜和盖金属件,则难以阻止流体进入密闭空气室。这个缺点需要附加的特殊操作,例如在铆接固定之后经由排放口排出进入到密闭空气室的流体,并通过铆固等方法密封排水口,如JP-A-2003-206976所教导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受让人已经在其已公开的优先US专利申请No.5,628498中提出一种技术,其中在受压室和平衡室已填充非压缩性流体之后,在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上压配合一具有底部的杯状金属架,以使该金属架的底部部分依靠柔性橡胶膜密封,因而形成密闭空气室。
然而,所提出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结构需要具有底部的金属架,这在涂装加工或类似的加工中对制造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需要对金属架进行涂装以便防锈或防腐蚀。可通过浸湿或喷射来涂装具有底部的金属架。这容易在金属架的底部产生不期望的涂料残留,从而不可避免地需要麻烦的清除涂料的处理。
此外,由于金属架因外形和强度而不适于拉伸加工,因此可通过压配合而将该金属加固定到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上。然而,依靠压配合的固定构造容易例如在压入时引起密封橡胶的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流体封入(填充)式减振(防振)装置,其中在柔性橡胶膜的背侧有效地形成密闭空气室,而不会对向流体封入区域填充流体的步骤和/或用于托架等的涂装步骤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本发明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新颖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下述方面可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和/或可选目的。下述方面和/或本发明的每个示例中所用的元件可以任何可能的可选组合被采用。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原理不限于这些发明方面和技术特征的组合,而是根据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全文和附图中公开的教导来确认,或者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公开的全部内容可想到的方案来确定。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包括:第一安装件;管状的第二安装件,其设置成使得第一安装件位于该第二安装件的第一开口端部一侧;弹性地连接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且流体密封地封闭第二安装件的第一开口端部的主橡胶弹性体;流体密封地封闭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的柔性橡胶膜;设置在主橡胶弹性体和柔性橡胶膜的对置面之间并由第二安装件支承的分隔件;形成在分隔件的一侧并且其中密封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受压室,该受压室部分地由主橡胶弹性体限定并承受震动输入;形成在分隔件的另一侧并且其中密封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平衡室,该平衡室部分地由柔性橡胶膜限定并允许具有可变的体积;连接受压室和平衡室并通过利用分隔件而形成的孔口通路;管状保持件,第二安装件压配合入其中以使该第二安装件适于通过保持件安装在需要减振的目标件上,该保持件包括一体形成在其一个开口端部处以便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保持部分;盖板件,该盖板件具有比保持件的内径小的外径、以其外周缘部分被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支承的方式设置在该保持件中并且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和环形保持部分之间被固定地夹持,其中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具有直径朝向顶端逐渐减少的锥形外周面,并设有密封橡胶以用于流体密封地封闭形成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的间隙,从而在与平衡室相对的一侧形成由盖板件部分限定的密闭空气室,其中该柔性橡胶膜插在该平衡室和该密闭空气室之间。
在这种结构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中,设有管状保持件并且该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被独立形成的盖板件封闭。通过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的另一开口端部,该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在形成于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处的环形保持部分和第二安装件之间被沿轴向固定地夹紧。另外,密封橡胶为在环形保持部分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固定夹持部处提供流体密封式密封。
因此,已经将流体填充到受压室和平衡室之后,可在大气中将该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与独立制备的保持件和盖板件装配,从而可在柔性橡胶膜的背侧形成期望的密闭空气室。在这种设置下,密闭空气室的形成不会对向受压室和平衡室填充非压缩性流体的操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可容易并确切地防止非压缩性流体进入密闭空气室,因而有利于密闭空气室的形成。
另外,由于保持件中采用了底端具有开口的管状件,本发明的装置不会出现在保持件的底部残留预处理中所用的涂料或处理液的问题。
也可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可形成密封橡胶。然而,通过在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或在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上形成密封橡胶,可防止因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到保持件上而对密封橡胶造成的损坏。这种设置可通过盖板件的由保持件和第二安装件夹持的部分处的密封橡胶形成高度可靠的密封结构和密闭空气室的高度可靠的流体密封式密封。
优选地,密封橡胶通过硫化接合到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以朝保持件的内侧沿轴向突出。
这种设置可整体处理盖板件和密封橡胶,并可精确且稳定地将密封橡胶定位于期望的位置,而不需要专门定位操作。在密封橡胶有方向-例如向上和向下或向内和向外的情况下,可通过盖板件确定密封橡胶的装配方向,因此利于密封橡胶的装配,同时消除了装配密封橡胶时的方向故障。结果,可更容易并高度稳定地获得密闭空气室的期望的流体密封性。
更优选地,密封橡胶具有从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轴向延伸的管状外周面和其直径从其顶端向其底端逐渐减小的锥形内周面,其中该密封橡胶设置在形成于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的间隙中并在轴向方向和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被压缩。
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密封橡胶结构,密封橡胶的内周面和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的外周面都同样地倾斜,使得这两个倾斜的表面能以较大的接触面积相互重叠。另外,密封橡胶的外周面呈管状,由此密封橡胶能以足够的接触面积重叠在保持件的内周面。结果,作用于第二安装件、保持件和盖板件的轴向压力可有效地传送到密封橡胶,从而在保持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盖板件夹持位置处沿轴向方向和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有效地产生密封橡胶的弹性特性。因此,密封橡胶可以以较大的力变形以填充夹持位置中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增强密闭空气室中的流体密封性。
优选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开口端部通过硫化接合到主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上,在柔性橡胶膜的外周缘上通过硫化接合有环形橡胶膜固定件,同时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设置在橡胶膜固定件上,并经受缩径操作以使橡胶膜固定件固定在第二安装件上。
在这种设置下,在大量非压缩性流体中,橡胶膜固定件压配合到已经通过硫化接合到主橡胶弹性体的外周面上的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该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进行缩径加工。这样,可高制造效率地形成受压室和平衡室,并填充非压缩性流体。另外,通过抵靠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执行缩径操作,可同时形成具有在轴向向外的方向上逐渐减少的直径的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的锥形外周面,而不需要其它特别处理。因此,所期望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能更容易地被制造。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形式中,保持件包括在位于第二安装件的压配合方向前方的部位处的贯穿该保持件的壁的排气孔。
通过形成排气孔,如果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被略带流体密封性的盖板件封闭,它可有效地阻止由于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中而造成的在密闭空气室中多余的空气压力的增加。优选地,排气孔形成在沿轴向位于密封橡胶与之接触的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之上的密封橡胶。
应当注意,在第二安装件到达它的压配合端位置以产生密封橡胶的压缩变形从而提供流体密封式密封之前,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不必被流体密封地封闭。因此,通过形成在保持件的一个轴向端部和盖板件之间的间隙的空气泄漏可被积极地利用以消除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期间该保持件的内部压力的增长或使该增长最小化。
优选地,密封橡胶通过硫化接合在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以朝向保持件内侧轴向突出,该密封橡胶具有在装配前的初始状态的下外径,该外径比保持件的内径小,并且只要第二安装件被压配合进保持件,密封橡胶就通过压配合进保持件中的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进行直径扩张变形,从而密封橡胶与保持件的内周面保持紧密接触以便对形成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的间隙提供流体密封式封闭。
根据这种设置,在第二安装件被压配合进保持件之前,在密封橡胶的外周面和保持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给定的间隙。因此,当第二安装件被压配合进保持件中时,保持件内部空气可通过该间隙排出到外部区域。另外,当第二安装件被压配合进保持件之后,密封橡胶通过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被压缩,因此进行直径扩张变形。在这种状态下,形成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的间隙被变形的密封橡胶流体密封地封闭,因此确保密闭空气室中的流体密封式密封。从而,这种设置可容易地形成能够根据所需要的振动特性生成合适的空气弹簧特性的密闭空气室。
即,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形式中,在初始或未装配状态的密封橡胶的外周面和保持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被用作排气孔,由此不需要在保持件等形成排气孔。这有利于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制造,还消除了因排气孔的穿透而对保持件等的强度造成的可能的损害。
在本发明的优选形式中,在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上形成有第二密封橡胶,该第二密封橡胶设置在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和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之间并在整个圆周上被沿轴向压缩。
该第二密封橡胶与所述密封橡胶配合以进一步增强形成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的间隙处的流体密封式密封。在第二密封橡胶在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和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之间被沿轴向压缩-即第二密封橡胶正好重叠在环形保持部分上一之前,因为由橡胶材料构成的第二密封橡胶具有粗糙的表面,所以在第二密封橡胶和环状保持件的重叠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因此,在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期间,容纳在形成于第二安装件和保持件之间的区域中的空气可从这些微小的间隙中漏出。此外,在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之后,第二密封橡胶在环形保持部分和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之间被沿轴向压缩,由此确保该位置的充分的流体密封。这种设置可进一步增强密闭空气室的流体密封性能,同时限制在将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期间内部压力的增加。
优选地,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和压缩第二密封橡胶的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的表面都为在轴向垂直方向上以给定的宽度在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平坦面。
在这种设置下,随着第二安装件被沿轴向压配合进保持件中,压力被有效地传送到在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和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之间的第二密封橡胶。因此,有效地表现出第二密封橡胶的弹性特性,从而增强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和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之间的流体密封式密封。
优选地,密封橡胶的与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相接触的内周面包括在整个圆周上延伸的环状突起。
在这种设置下,当密封橡胶压缩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时,环状突起进行弹性变形并与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保持紧密接触。由于环状突起的设置,所以可使足够量的密封橡胶进行压缩变形,由此还增强了密闭空气室的流体密封式密封。应当指出,只要能提供足够量的密封橡胶,环状突起可具有各种形状。优选地,环状突起通过使密封橡胶的内周面在径向向内的方向上突出给定的量而形成。
优选地,盖板件的中央部分从保持件的轴向端部沿轴向向外突出。
这种结构的盖板件的使用使得密闭空气室的柔性橡胶膜的可在向外的方向上进行较大程度的扩张变形。特别地,柔性橡胶膜和盖板件之间的距离能在该柔性橡胶膜的扩张变形量最大的部位的中央部分达到最大,从而有效地阻止了由于紧靠盖板件在其中的干涉产生的对柔性橡胶膜的损害。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根据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方法,方法包括:与保持件和盖板件分开地制备其内形成有受压室和平衡室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其中第一和第二安装件通过主橡胶弹性体连接;与保持件相对地设置盖板件,其中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重叠在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上并由该环形保持部分支承就位;将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的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中以使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被固定地夹持在该第二安装件和该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之间,同时形成在第二安装件与保持件以及盖板件之间的间隙被密封橡胶流体密封地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结构能显示极好的技术优势、能被有效地以良好的加工效率生产。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制备一体硫化成形制品,其中密封橡胶通过硫化接合到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上以便从带有柱形外周面的盖板件上沿轴向突出;相对于保持件设置该一体硫化成形制品,其中与密封橡胶所突出的一侧相对的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重叠并定位在保持件的环形保持部分上;将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的第二安装件压配合进保持件中,从而在第二安装件和保持件之间的空间中的空气通过形成在一体硫化成形制品的外周面和保持件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从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释放到外部;然后通过压配合进保持件中的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使密封橡胶产生直径扩张变形,从而密封橡胶与保持件的内周面保持紧密接触以便流体密封地封闭形成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以及保持件之间的间隙。
该优选方法即可消除密闭空气室中的内部压力的增大,也可增强密闭空气室中的流体密封式密封。此外,使密封件通过硫化接合到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以提供一体硫化成形制品,盖板件的外周缘部分的与密封橡胶所接合的一侧相对的底面被环状保持件定位和支承。从而密封橡胶的装配更容易,更有利于本发明的减振装置的制造。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更清楚本发明的前述和/或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形式为汽车发动机支座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轴向或垂直截面正视图;
图2是图1中发动机支座的主橡胶弹性体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的垂直截面视图;
图3是图1中发动机支座的膜片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的垂直截面视图;
图4是图1中发动机支座的托架的垂直截面视图;
图5是带有底壁件的密封橡胶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的垂直截面视图,它是图1中发动机支座的一个组件;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支座的一个制造步骤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形式为汽车发动机支座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轴向或垂直截面正视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11是说明图9的汽车发动机支座的一个制造步骤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12是图11的局部放大视图;以及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支座的一个制造步骤的放大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见图1,所示为属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的汽车发动机支座10。这个发动机支座10由金属的第一安装件14和金属的第二安装件16构成,所述安装件通过主橡胶弹性体18弹性连接。尽管图中未示出,该第一安装件14附装在动力装置总成侧,而第二安装件16通过作为保持元件的托架20附装在汽车的车体侧,从而动力装置总成在车体上以减振的方式被支承。在下面的说明中,垂直方向原则上指图1中的垂直方向,其表示已安装的安装件的基本垂直的方向,也就是主要振动负荷的输入方向。
更具体地,第一安装件14是具有圆管状外周面的垂直延伸的块状件。该第一安装件14包括在其轴向上端部一体形成以便从外周面沿径向向外成凸缘状延伸的环形突出部24。第一安装件14还形成有沿其中心轴延伸并在其轴向上端面中开口的固定用螺纹孔22。第一安装件14通过旋拧在该固定用螺纹孔22中的固定用螺栓(未示出)固定在动力装置总成上。
第二安装件16具有大致为中空柱形的整体形状。该第二安装件16在其轴向的上开口端部处具有凸缘部分26,该凸缘部分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的上侧,第一安装件14以同轴的方式设置,同时在第一安装件14和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上开口端部之间具有轴向间隔。第一安装件14和第二安装件16通过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安装件14、16之间的轴向间隔中的主橡胶弹性体18弹性地连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主橡胶弹性体18具有大致为截头圆锥的整体形状。第一安装件14通过硫化接合在主橡胶弹性体18上,从而该第一安装件14从小直径的端面轴向地插入主橡胶弹性体18中。第二安装件16通过硫化接合在主橡胶弹性体18上,从而该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的上开口端部叠置并接合在主橡胶弹性体18的大直径端部的外周面上。主橡胶弹性体18的外周缘部延伸到并接合到第二安装件16的凸缘部分26上。即,主橡胶弹性体18形成为带有第一安装件14和第二安装件16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
随着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上开口端部通过硫化接合到主橡胶弹性体18的外周面上,该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上开口端部被主橡胶弹性体18液密地封闭。主橡胶弹性体18具有整体为钵形的大直径凹部28,以减少或缓和负荷输入时的应力集中。
第二安装件16的内周面上接合有密封橡胶层30。该密封橡胶层30与主橡胶弹性体18一体形成,从而第二安装件16的内周面基本在整个表面区域上被主橡胶弹性体18和密封橡胶层30涂覆。
密封橡胶层30的壁厚围绕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开口端部在给定的轴向长度上逐渐变薄。在这种设置下,密封橡胶层30的内表面形成锥形,其直径朝向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开口端部逐渐增加。另外,大直径凹部28的外周缘部分和密封橡胶层30通过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中间部的环形阶梯部分32相连。环形阶梯部分32在第二安装件16的整个圆周上以给定的径向宽度延伸。
如图1所示,作为前述一体硫化成形制品的一个组件的第二安装件16容纳有分隔件34和起柔性橡胶膜作用的膜片36,它们以这样的次序插入,即通过该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开口端部并被压配合进该第二安装件16中。分隔件34整体呈厚壁盘形,并且由刚性材料诸如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分隔件34在其外周缘部分形成有圆周凹槽37,该圆周凹槽37在分隔件的外周面中开口并沿圆周方向以略小于其圆周的长度延伸。
如图3所示,膜片36由薄橡胶膜形成,并整体呈带有松弛波形的薄盘形状。因而,膜片36易于变形。在膜片36的外周面上通过硫化接合有作为橡胶层固定件的环形橡胶层固定环38。在分隔件34和橡胶层固定环38被轴向插入第二安装件16的情况下,第二安装件16受到诸如在全方位拉深的缩径加工,由此分隔件34和橡胶层固定环38紧密地装配进入第二安装件16中。更具体地,拉深操作中的缩经率在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端部处和与橡胶层固定环38配合的相邻部分处较大,因此在轴向向下的方向上形成直径逐渐减少的锥形形状。在这种设置下,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开口端部与橡胶层固定环38的下端部相接合,从而防止橡胶层固定环38从第二安装件16上脱落。从上面的说明可理解,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部(即图1中所见的下部)在轴向方向上具有其直径随着向轴向端部侧(即图1中所见的下部)延伸而逐渐减少的倾斜的外周面。此外,另一轴向开口端部-即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开口端部-由膜片36流体密封地封闭。
通过这种装配,分隔件34和橡胶层固定环38彼此重叠,并被环形阶梯部分32和形成于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上的下端填嵌部分(caulking portion)40沿轴向夹在其间,并沿轴向定位。另外,密封橡胶层30在第二安装件16与分隔件34和橡胶层固定环38的外周面之间在它们的整个装配面上被压缩,从而提供流体密封式密封。
因此,在分隔件34的轴向上侧形成有其壁部分地由主橡胶弹性体18构成的受压室42,而在分隔件34的轴向下侧形成有其壁部分地由膜片36构成的平衡室44。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从外部区域流体密封地封闭,并填充有选自水、亚烷基二醇、聚亚烷基二醇、硅油等的非压缩性流体。
当在第一安装件14和第二安装件16之间输入振动负荷时,受压室42由于主橡胶弹性体18的弹性变形而生成压力波动,同时平衡室44基于膜片36的迅速的弹性变形而容易承受体积上的变化。例如,可通过与第二安装件16相关地组装分隔件34和膜片36以及在大量非压缩性流体中执行对第二安装件16的拉深操作而有效地将非压缩性流体填充入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
形成在分隔件34的外周面中的圆周凹槽37的开口由密封橡胶层30涂覆并由第二安装件16流体密封地覆盖。圆周凹槽37的周向两端分别通过贯穿分隔件34形成的切欠形连通孔46、48在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之间保持流体连通。因此,形成以给定长度在分隔件34的外周缘部分沿周向延伸的孔口通路50,以用于将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相互连接。
例如,将孔口通路50调节至可有效阻止发动机等的振动的频率,以便由于在输入振动时生成的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之间的压力差而产生穿过孔口通路50的流体流。结果,流过孔口通路50的流体的共振相对目标输入振动产生有效的减振作用。
因此,提供了一种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即支座体12,其中第一安装件14和第二安装件16通过主橡胶弹性体18弹性地连接,并且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在其内部形成。
如图1中所示,由此形成的支座体12与用作保持件的托架20固定地装配。托架20由诸如铁和铝合金的刚性材料形成。具体地如图4中所示,托架20包括圆管状托架体52和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一体装配在托架体52上的固定腿53。
托架体52具有等于或略小于支座体12中第二安装件16的外径的内径。在托架体52的轴向上开口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分54。另一方面,在托架体52的轴向下开口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保持部分56。从图4中将理解,环形保持部分56在邻接托架体52的轴向下开口端部的部分处被挤压,从而在轴向截面中形成在整个圆周上保持不变的向内的弓形形状。在这个实施例中,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由托架体52的一个与环形保持部分56一体形成的轴向开口端部(即图1所示的轴向下开口端部)形成。
换句话说,固定腿53大致为杯形,其直径从其轴向中间部分到其轴向上部分逐渐增加。在固定腿53的底壁的中央部分穿有螺栓通孔58。另外,在固定腿53的上开口端部一体形成有以圆柱形沿轴向向上延伸的固定颈口部分60。固定腿53的固定颈口部分60从轴向下侧与托架体52的外周面重叠,并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固定在托架体52上。
即,在由托架体52和固定腿53组合形成的托架20中,除托架体52的轴向上开口端部以外,托架体52的轴向下开口端部也通过穿透固定腿53的底壁的螺栓通孔58对外部区域保持开放。托架20通过固定螺栓(未示出)固定在车体上,固定螺栓插入贯穿固定腿53的外圆面形成的切欠部(未示出),并通过固定腿53的螺栓通孔58延伸。
应当指出,固定腿53用于将托架体52固定到车体上。只要能起到这种作用,固定腿53可具有各种可能的形状,而不限于图示的形状。例如,固定腿53可由多个通过焊接固定在托架体52的外周面上以向外突出的腿部组成。
支座体12相对托架20的装配可通过将支座体12的第二安装件16从轴向上侧压配合进托架体52中来完成。
在支座体12与托架20装配之前,在托架20中安装用作盖板部件的底壁件62。如图5所示,底壁件62整体上大致为盘形,该底壁件62的中心部分向下膨胀,由此整体形成浅底碟形。底壁件62由诸如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的刚性材料构成。
通过将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沿略向上的方向弯曲而形成截面为曲线或弧形的受支承部分64。该受支承部分64的外径大于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的内径并且略小于托架体52的内径。受支承部分64从托架体52的轴向上开口端部插入托架体52中,并且以其重叠在环形保持部分56的上表面上的外周缘部分被支承。在这种装配状态下,底壁件62安装就位以在托架体52的轴向下开口端部处沿轴线垂直方向延伸,同时封闭托架体52的轴向下开口端部。
如图6所示,受支承部分64的内周部分形成在直径方向上伸展的环形平坦部66,同时以很小的横向长度在整个圆周上延伸。底壁件62还具有位于环形平坦部66的径向内侧的环状阶梯部68,并适于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的内周部分向内径向定位。由于环状阶梯部68的存在,底壁件62的中央部分大部分沿轴向向外(图1中向下)突出超过带有环形保持部分56的托架体52的轴向下端部。
另外,在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通过硫化接合有密封橡胶70。也就是说,密封橡胶70形成配备有底壁件62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密封橡胶70整体上大致为环形,并从底壁件62的外周缘向上突起。在图示实施例中,密封橡胶70在横截面上具有锥形形状,其中在它的顶端部分的厚壁尺寸比它的底端部分的尺寸小。更具体地,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是沿轴向向上延伸的柱状表面,该表面具有基本与底壁件62的外径相同的恒定外径。另一方面,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是具有锥形形状的倾斜的内周面,该面的内径从半圆形截面形状的尖端部分沿轴向向下逐渐减小。邻近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的下端形成有以给定的横向尺寸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台肩面76。在这种设置下,在密封橡胶70的下端部处-即在底壁件62的环形平坦部66上-一体硫化形成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阶梯形部分78。
优选地,从其变得最大的顶端测得的密封橡胶70的内径大于支座体12的第二安装件16中下端填嵌部分40的最小外径。另外,优选地,从其变得最小的下端(即阶梯形部分78)处测得的密封橡胶70的内径小于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的最小内径。在本实施例中,在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的锥形部分和台肩面76之间设有边界,以具有基本与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的最小内径相同的直径尺寸。
在将底壁件62安装到托架体52的下开口端部上后,从托架体52的上开口端部将支座体12的第二安装件16压配合到托架体52中,由此相对于托架20固定地装配支座体12。在支座体12和托架20这样装配的情况下,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在轴向方向上被夹持并固定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与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端部(下端填嵌部分40)之间。
在这种状态下,底壁件62的固定部分以在被托架20支承的底壁件62与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端部(下端填嵌部分40)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设置在密封橡胶70间。如图7中所示,由于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形成锥形外周面,因此密封橡胶70也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下端填嵌部分40与托架体52之间被压缩,同时在轴向方向上在下端填嵌部分40与底壁件62之间被压缩。在这种设置下,密封橡胶70填充形成在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的夹持固定部位处的部件之间的间隙-该底壁件62夹持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与第二安装件16的轴向下端部(下端填嵌部分40)之间,从而确保该位置的流体密封式密封结构。
在这种装配情况下,在支座体12的膜片36与底壁件62之间,在平衡室44的相对侧形成密闭空气室80,并且膜片36插在这两个室之间。由于密闭空气室80的存在,平衡室44基于膜片36朝向密闭空气室80的膨胀变形而允许体积变化,伴随着膜片36朝向密闭空气室80的膨胀变形,由密闭空气室80产生的空气弹簧作用在该膜片36上。即,通过适当地调节作用于膜片36上的空气弹簧,例如通过适当调节静态弹性与动态弹性的比值,就能调节或调整膜片36的弹簧特性。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支座10的制造方法的一个示例。应当指出,制造方法不限于图示的这种。
首先,分别制备支座体12、托架20和配备有底壁件62的密封橡胶70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更具体地,可通过在大量非压缩性流体中将配有第一和第二安装件14、16的主橡胶弹性体18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与分隔件34和膜片36装配在一起来得到支座体12。已经对托架20进行了用于涂装涂料或处理液的适当预处理。
随后,在大气中,在与密封橡胶70相对的一侧沿轴向方向将受支承部分64和底壁件62的环形平坦部66重叠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并将底壁件62的中央部分和环状阶梯部68定位于环形保持部分56的径向向内处,以使底壁件62的中央部分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处从下开口端部在轴向向外的方向上(图1中向下的方向)突出。在上述状态下,底壁件62被托架20支承就位。
然后,从托架体52的轴向上开口端部将支座体12沿轴向方向压配合进该托架体52中,直至第二安装件16的凸缘部分26搭接托架体52的凸缘部分54。
在这种状态下,密封橡胶70的倾斜的内周面74和下端填嵌部分40的倾斜的外周面彼此保持紧密接触,同时下端填嵌部分40的顶端部分(面)压靠密封橡胶70的台肩面76。从而,密封橡胶70在下端填嵌部分40与底壁件62的受支承部分64以及环形平坦部66之间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压缩变形。基于密封橡胶70在轴向方向上的压缩变形,该密封橡胶70在轴向方向上进行膨胀变形,由此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与托架体52的内周面保持紧密接触。
即,通过将支座体12压配合进托架20,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被强制夹持并固定在第二安装件16和托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同时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托架20和底壁件62之间的间隙被密封橡胶70流体密封地封闭。因此,被底壁件62密封的密闭空气室80形成在平衡室44的相对侧,并且二者之间插有膜片36。
在上述汽车发动机支座10的结构中,事先通过将非压缩性流体封入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中来形成支座体12,然后在大气中将如此制备的支座体12与托架20装配。此时,可形成密闭空气室80。这种设置使得能够容易地在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中填充非压缩性流体,同时完全防止非压缩性流体进入密闭空气室80。从而,可容易地制造期望的发动机支座1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支座10,管状托架体52的轴向下开口端部由底壁件62流体密封地封闭,从而消除了将托架体52的底部制成封闭结构的要求。这防止在托架20的底部残留该托架20的预处理中所用的涂料或处理液,因而能以极好的加工效率进行托架20的涂装等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密封橡胶70通过硫化接合在底壁件62上,因此避免处理数目较多的元件的麻烦。另外,能以高的位置精度将密封橡胶70设置在期望的位置,从而以高的可靠性实现高的密封性能和密闭空气室80的流体密封性。
下面参照图8,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支座结构的一种制造方法。在下面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同样结构和对应功能的元件,并且不再重复说明这些元件。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托架体52的柱状壁部形成有穿透的排气孔86。排气孔86没有特别限制,根据所需要的排气量或制造效率其可具有多种形状、大小、数量、位置等。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在底壁件62的外周部分重叠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的状态下在沿轴向位于密封橡胶70之上的位置-即在密封橡胶70与之紧密接触的托架体52的一个开口端部在轴向中心侧的位置(换句话说,在压配合方向上第二安装件16的上端)设有形式为小直径圆孔的至少一个排气孔86。
在这种布置下,在将支座体12压配合进托架体52时,存在于底壁件62和托架体52中的支座体12之间的多余空气可通过排气孔86排出。由于排气孔86位于被密封橡胶70在托架体52的轴向方向上密封的区域上方,排气孔86的形成不会对密闭空气室80的流体密封性产生不利影响。
这种排气孔86的设置可避免密闭空气室80中的不必要的压力增加。因此,可稳定地实行基于密闭空气室80中空气压力的空气弹簧作用,从而可使密闭空气室80的弹簧特性稳定。
应当注意,也可建立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发动机支座10的结构而不设上述排气孔86。例如,可采用特殊结构的密封橡胶70将密闭空气室80中的内压设定比大气高的水平,该特殊结构的密封橡胶70能在向托架体52上安装支座体12时尽可能地防止多余的空气漏出。例如,这种正压型的密闭空气室80可有效地调节发动机支座10中的静态弹性与动态弹性的比值。
相反地,代替排气孔86或除排气孔86之外,可将密封橡胶70的初始构型形成为可在密封橡胶70和托架体5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一直保持到密封橡胶70进入压接触,从而允许空气从托架体52和底壁件62之间的间隙中漏出。这种设置能获得与排气孔86相同的优点。
下面参照图9,其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形式为汽车发动机支座90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该汽车发动机支座90在密闭空气室80的密封结构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
更具体地,在由受支承部分64和环形平坦部66限定的底部面上,在与密封橡胶70相对的一侧通过硫化接合有第二密封橡胶92。如图10中放大地示出的,第二密封橡胶92是以基本恒定的壁厚从受支承部分64延伸到环形平坦部66的大致扁平的盘形。在底壁件62的外周部分被强制固定地夹持在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和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的情况下,第二密封橡胶92以沿轴向压缩的状态在整个圆周上设置在包括受支承部分64和环形平坦部66的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与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
另外,密封橡胶70的外周缘部分跨越底壁件62的外周缘延伸到第二密封橡胶92,从而密封橡胶70和第二密封橡胶92一体形成。因此,密封橡胶70和第二密封橡胶92形成带有底壁件62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第二密封橡胶92的外周面平滑地接合到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从而,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的外径与密封橡胶70(或第二密封橡胶92)的外径相同。另外,第二密封橡胶92的内周边缘在横向方向(即图9和10的横向方向)上大致位于底壁件62的环形平坦部66的中央部。为简单地理解本发明,第二密封件92的表面在图中示出为平面。然而,由于第二密封件92由橡胶弹性材料构成,因此它实际在表面上包括很小的突起或凹坑。
在本实施例中,底壁件62的受支承部分64具有轴向向上延伸的上端部,使得底壁件62的最外周缘部分呈圆环形。另外,如第一实施例中那样,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的上表面和底壁件62的环形平坦部66的底部面都形成平面,并且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图9和10中的横向方向)上在它们的整个圆周上以给定的宽度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环形保持部分56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尺寸,同时环形平坦部66比第一实施例中大。
从图11和12中将明白,与图6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密封橡胶70相比,该密封橡胶70包括一体形成的环状突起96,该环状突起向内径向突出以使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以给定值整体径向向内突出。这种方式可有效地获得足够的密封橡胶70的橡胶量,由此增强密封橡胶70的流体密封式密封能力。另外,环状突起96的存在可集中地利用密封橡胶70作用在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上的搭接或挤压力,由此进一步确保稳定地增强密封橡胶70的密封性能。此外,在内周面74中形成径向向内开口的环形凹部94。该环形凹部94位于密封橡胶70的底部侧,以便以给定的径向距离径向地定位于底壁件62的外部的最外周缘的内侧。环形凹部94以大致为径向向内开口的弧形的恒定截面形状在整个圆周上延伸。
在由底壁件62构成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之前的状态下,将密封橡胶70和第二密封橡胶92装配在汽车发动机支座90上,如图11和12所示,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具有比托架体52的内径小一定值的外径。
在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与托架20同轴设置并且该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的第二密封橡胶92在轴向方向上叠置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的情况下,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和托架体52的内周面以给定宽度“d”的间隙98在与轴向垂直方向或插入其中(图11和12的横向方向)的径向方向上互相面对。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和托架体52的内周面都呈圆管状,从而间隙98的宽度尺寸“d”在它的整个圆周上都不变。由于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的外径基本等于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的外径,因此较容易使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和托架20定心。
为制造这种结构的汽车发动机支座90,如例如第一实施例那样,预先制备支座体12、托架20、具有底壁件62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密封橡胶70和第二密封橡胶92。
随后,将在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中接合到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的底表面上的第二密封件92重叠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同时将底壁件62的中央部分和环状阶梯部68压配合进环形保持部分56内。在这种状态下,底壁件62的中央部分从设有环形保持部分56的托架体52的一个开口端部(图9中的低端)沿轴向向外(图9中向下的方向)突出,从而抵靠托架20定位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如上所述,在第二密封件92重叠在环形保持部分56上的情况下,在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和托架体52的内周面之间在整个圆周上形成间隙98。
然后,沿轴向方向将支座体12从托架体52的另一开口端(图9中的轴向上端)压配合进该托架体52中。
在这种压配合操作期间,由于在密封橡胶70的外周面72和托架体5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98,因此可通过该间隙98释放残留在限定于第二安装件16和托架体52之间的空间中的多余空气。在这方面,由于在压配合操作期间的多余空气的空气压力,在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中在它的底端部分开口的环形凹部94的存在可引起密封橡胶70的上端部径向向内倾斜。即,密封橡胶70的横截面面积在形成环形凹部94的部分局部减少。在这种设置下,当空气压力作用在密封橡胶70上时,密封橡胶70的上端部易于基于环形凹部94而径向向内变形,从而有效地提供间隙98的开口。因此,空气容易通过因密封橡胶70的上端部径向向内变形而产生的放大的开口被引导进入间隙98中。
此外,为抵靠托架20将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保持就位,仅将第二密封橡胶92重叠在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在第二密封橡胶92和金属的环形保持部分56的重叠面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
因此,残留在间隙98中的多余空气可通过形成在第二密封橡胶92和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在环形保持部分56一侧的托架体52的开口和贯穿固定腿53形成的螺栓通孔58释放到外侧。
通过抵靠托架体52的凸缘部分54重叠第二安装件16的凸缘部分26,密封橡胶70的倾斜的内周面74和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的倾斜的外周面沿轴向方向互相紧密接触。另外,下端填嵌部分40的末端部分(面)被强制压靠在其中形成环形凹部94的密封橡胶70的底端部,由此密封橡胶70在下端填嵌部分40和受支承部分64以及环形平坦部66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出现压缩变形。
根据密封橡胶70的轴向压缩变形,密封橡胶70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直径扩张变形,由此密封橡胶70的管状外周面72与托架体52的内周面保持紧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环状突起96一体形成在密封橡胶70的径向内侧和末端部分,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大部分径向向内突出。这确保密封橡胶70的足够的量,从而保证增强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和下端填嵌部分40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由于在密封橡胶70的底端部分一侧设有环状突起96,因此可防止在密封橡胶70的直径扩张变形期间在该密封橡胶70的底端部分上的应力集中,从而稳定地确保密封橡胶70的足够的耐用性和预期的弹性。
另外,由于第二安装件16被强制压配合进托架20,底壁件62的环形平坦部66沿轴向方向移向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结果,第二密封橡胶92被轴向压缩并设置在环形平坦部66和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由此消除形成在第二密封橡胶92和环形保持部分56重叠面之间的细小间隙。
在支座体12压配合进托架20的情况下,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被强制固定地夹持在第二安装件16和托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托架20和底壁件62之间的间隙被密封橡胶70和第二密封橡胶92流体密封地封闭。因此,在与平衡室44相对的一侧形成由底壁件62覆盖的密闭空气室80,其中膜片36插在该平衡室44和该密闭空气室80之间。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汽车发动机支座90的结构中,在将支座体12压配合进托架20之前,在具有密封橡胶70和底壁件62的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的外周面和托架体5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98。从而,在支座体12压配合到托架20期间生成的多余空气可通过间隙98释放。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必在托架体52中形成排气孔86,从而消除了因贯穿其中的排气孔86的变形而引起的损害托架体52的强度的风险,另外还有利于制造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橡胶92设在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上,并且该第二密封橡胶92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底壁件62的外周缘部分和托架体52的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并被压缩。这种设置可通过压配合进一步增强密闭空气室80中的流体密封式密封,同时允许空气在将支座体12压配合到托架20上时通过第二密封橡胶92和环形保持部分56的重叠的表面之间的间隙漏出。另外,第二密封橡胶92与密封橡胶70一体形成。因此,即使密封橡胶70的外径小于托架体52的内径,也可有效地获得将在第二安装件16、托架20以及底壁件62之间被压缩的橡胶的体积,从而稳定地确保密闭空气室80的预期流体密封式密封。
尽管已经在仅作为示例的当前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限于图示实施例的细节,而是可以以其它方式实施。
例如,保持件不限于在前述实施例中示出的托架20的结构,而是可以实现为其它方式。可在非压缩性流体密封区域中采用各种结构。更具体地,可在将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相互分隔的分隔件34中以各种结构设置一个或两个或多个在长度和截面区域上不同的孔口通路。除这些孔口通路外,可采用已知的活动板或膜以吸收在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的微小的压力差。
虽然在图示实施例中采用了密闭空气室80,但也可使底壁件62形成有用于连接外导管的通孔。这样,可通过外部操作调节或控制空气室中的空气压力。
在第三实施例中,环形凹部94形成为在底端侧在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中开口,环形突起96形成为位于用于叠靠第二安装件16的下端填嵌部分40的环形凹部94之上。即,环形突起96通过整体沿径向向内突出到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而形成。或者,可在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上形成环形座部以突出到外面。图13示出环形座部的一个示例,其中在底端侧在密封橡胶70的内周面74上形成环形突起100,以便在整个圆周上以基本恒定的半圆截面形状向外突出并沿周向延伸。在这种设置下,当密封橡胶70在下端填嵌部分40、底壁件62以及托架体52之间被压缩时,环形突起100在下端填嵌部分40和底壁件62以及托架体52之间压缩变形,由此进一步增强密闭空气室80的流体密封式封闭。
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多种改变、变化和改进的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包括:
第一安装件(14);
管状的第二安装件(16),该第二安装件设置成使得第一安装件(14)位于该第二安装件(16)的第一开口端部侧;
弹性地连接第一安装件(14)和第二安装件(16)并将该第二安装件(16)的第一开口端部流体密封地封闭的主橡胶弹性体(18);
将该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流体密封地封闭的柔性橡胶膜(36);
分隔件(34),该分隔件设置在主橡胶弹性体(18)和柔性橡胶膜(36)的对置面之间并由第二安装件(16)支承;
形成在分隔件(34)的一侧并且其中密封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受压室(42),该受压室(42)部分地由主橡胶弹性体(18)限定并可承受振动输入;
形成在分隔件(34)的另一侧并且其中密封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平衡室(44),该平衡室(44)部分地由柔性橡胶膜(36)限定并允许具有可变的体积;
连接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并通过利用分隔件(34)而形成的孔口通路(50);
管状保持件(20),第二安装件(16)压配合进该保持件中以使该第二安装件(16)适于通过该保持件(20)安装在需要减振的目标件上,该保持件(20)包括一体形成在其一个开口端部处以便沿径向向内突出的环形保持部分(56);
盖板件(62),该盖板件具有比保持件(20)的内径小的外径、以其外周缘部分被保持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支承的方式设置在该保持件(20)中并且在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和该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被固定地夹持;
其中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具有直径朝向顶端逐渐减少的锥形外周面,以及
设有密封橡胶(70)以用于流体密封地封闭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62)以及保持件(20)之间的间隙,从而在与平衡室(44)相对的一侧形成由盖板件(62)部分地限定的密闭空气室(80),其中该柔性橡胶膜(36)夹在该平衡室(44)和该密闭空气室(8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橡胶(70)通过硫化接合到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以朝保持件(20)的内侧沿轴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密封橡胶(70)具有从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沿轴向延伸的管状外周面(72)和其直径从其顶端向其底端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内周面(74),该密封橡胶(70)设置在形成于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62)以及保持件(20)之间的间隙中并在轴向方向和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被压缩。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第二安装件(16)的第一开口端部通过硫化接合到主橡胶弹性体(18)的外周面上,在柔性橡胶膜(36)的外周缘处通过硫化接合有环状橡胶膜固定件(38),同时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设置在橡胶膜固定件(38)上并经受缩径操作以使该橡胶膜固定件(38)固定在该第二安装件(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保持件(20)包括穿透其壁的排气孔(86),该排气孔处在位于第二安装件(16)的压配合方向前方的部位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该密封橡胶(70)通过硫化接合在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以朝保持件(20)的内侧沿轴向突出,该密封橡胶(70)具有装配前的初始状态下的外径,该外径比保持件(20)的内径小,当第二安装件(16)已被压配合进保持件(20)后,密封橡胶(70)通过压配合进保持件(20)中的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进行直径扩张变形,从而密封橡胶(70)与保持件(20)的内周面保持紧密接触以便对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62)以及保持件(20)之间的间隙提供流体密封式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90),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形成在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上的第二密封橡胶(92),该第二密封橡胶(92)设置在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和保持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并在整个圆周上被沿轴向压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90),其特征在于,该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和该压缩第二密封橡胶(92)的保持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的表面为沿垂直于轴向的方向以给定的宽度在整个圆周上延伸的平坦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密封橡胶(70)的与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相接触的内周面包括在整个圆周上延伸的环状突起(96,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其特征在于,盖板件(62)的中央部分从保持件(20)的轴向端部沿轴向向外突出。
11.一种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3和8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与保持件(20)和盖板件(62)分开地制备其内形成有受压室(42)和平衡室(44)的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12),其中第一和第二安装件(14,16)通过主橡胶弹性体(18)连接;
与保持件(20)相对地设置盖板件(62),其中该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重叠在保持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并由该环形保持部分支承就位;
将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12)的第二安装件(16)压配合进保持件(20)中,以使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被固定地夹持在该第二安装件(16)和该保持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之间,同时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与保持件(20)以及盖板件(62)之间的间隙被密封橡胶(70)流体密封地封闭。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10,9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其中密封橡胶(70)通过硫化接合在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上以便从带有柱形外周面的盖板件(62)上沿轴向突出;
相对于保持件(20)设置该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其中与从密封橡胶(70)所突出的一侧相对的该盖板件(62)的外周缘部分的底面重叠并定位在该保持件(20)的环形保持部分(56)上;
将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体(12)的第二安装件(16)压配合进保持件(20)中,从而在第二安装件(16)和保持件(20)之间的空间中的空气通过形成在一体硫化成形制品(93)的外周面和保持件(20)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而从保持件的一个开口端部释放到外部;以及
通过压配合进保持件(20)的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使密封橡胶(70)产生直径扩张变形,从而该密封橡胶与该保持件(20)的内周面保持紧密接触以便流体密封地封闭形成在第二安装件(16)的第二开口端部与盖板件(62)以及保持件(20)之间的间隙。
CNB2007100069882A 2006-01-31 2007-01-31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23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3658 2006-01-31
JP023658/2006 2006-01-31
JP267400/2006 2006-09-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2861A true CN101012861A (zh) 2007-08-08
CN100476237C CN100476237C (zh) 2009-04-08

Family

ID=3870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698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237C (zh) 2006-01-31 2007-01-31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76237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49998A (zh) * 2010-12-17 2011-05-11 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液压减震垫装置制备方法
CN102481498A (zh) * 2009-08-25 2012-05-30 Smc株式会社 过滤器
CN101809313B (zh) * 2007-08-13 2012-08-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CN102725558A (zh) * 2010-01-21 2012-10-1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2893051A (zh) * 2010-05-19 2013-01-23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液封隔振装置
CN104364554A (zh) * 2012-06-12 2015-02-18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1999050B (zh) * 2008-02-21 2016-02-10 库博标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多级可切换惯性轨道组件
CN105782330A (zh) * 2015-01-13 2016-07-20 特瑞堡威巴克公司 用于液压减振支承的平衡膜
CN107143595A (zh) * 2017-06-01 2017-09-08 西安华泰博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带微滤膜的具有多重吸能效应的缓冲吸能结构
CN107165977A (zh) * 2017-05-19 2017-09-15 江苏优纳优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阻流式纳米流体二级缓冲吸能装置
CN112771285A (zh) * 2019-03-26 2021-05-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带托架的防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4548B2 (ja) * 1997-03-14 2003-05-12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236074A (zh) * 1998-05-19 1999-11-24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液压支承
JP3645244B2 (ja) * 2001-03-15 2005-05-11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GB0217058D0 (en) * 2002-07-23 2002-08-28 Avon Vibration Man Syst Ltd Hydraulically damped mounting device
JP4087217B2 (ja) * 2002-10-25 2008-05-21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用オリフィス部材とそのオリフィス部材を備えた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N1705832A (zh) * 2002-11-29 2005-12-0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120510B2 (ja) * 2003-08-12 2008-07-16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313B (zh) * 2007-08-13 2012-08-29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CN101999050B (zh) * 2008-02-21 2016-02-10 库博标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多级可切换惯性轨道组件
US8978898B2 (en) 2009-08-25 2015-03-17 Smc Kabushiki Kaisha Filter
CN102481498A (zh) * 2009-08-25 2012-05-30 Smc株式会社 过滤器
CN102481498B (zh) * 2009-08-25 2014-11-05 Smc株式会社 过滤器
CN102725558A (zh) * 2010-01-21 2012-10-1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2725558B (zh) * 2010-01-21 2015-08-26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液封式防振装置
CN102893051A (zh) * 2010-05-19 2013-01-23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液封隔振装置
CN102893051B (zh) * 2010-05-19 2015-09-30 山下橡胶株式会社 液封隔振装置
CN102049998A (zh) * 2010-12-17 2011-05-11 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液压减震垫装置制备方法
CN104364554A (zh) * 2012-06-12 2015-02-18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4364554B (zh) * 2012-06-12 2016-05-1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CN105782330A (zh) * 2015-01-13 2016-07-20 特瑞堡威巴克公司 用于液压减振支承的平衡膜
CN107165977A (zh) * 2017-05-19 2017-09-15 江苏优纳优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孔阻流式纳米流体二级缓冲吸能装置
CN107143595A (zh) * 2017-06-01 2017-09-08 西安华泰博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带微滤膜的具有多重吸能效应的缓冲吸能结构
CN107143595B (zh) * 2017-06-01 2019-05-17 西安华泰博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带微滤膜的具有多重吸能效应的缓冲吸能结构
CN112771285A (zh) * 2019-03-26 2021-05-07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带托架的防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6237C (zh) 2009-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6237C (zh)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43339C (zh) 流体封入式减振装置
US10203016B2 (en) Shock absorber
CN1782460A (zh) 流体填充式减振装置
JP2009052675A (ja) 液封防振装置
CN102884338A (zh)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H04357344A (ja) 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15080056A1 (ja) 緩衝器
WO2006057030A1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及び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ユニット
JP4842078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063024A1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02431431A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US20090224445A1 (en) Liquid Filled Type Vibration Isolator
CN103363013A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US11181220B2 (en) Metal diaphragm damp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3146874A1 (ja) 倒立型液封マウント
JP5654843B2 (ja) 防振装置
CN102808892A (zh) 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US10253840B2 (en) Cylinder apparatus
US10967723B2 (en)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JPH10252828A (ja) 防振支持装置
JP4986292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US6450486B1 (en) Liquid sealed type cylindrical anti-vibration apparatus
JP2009085252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H1096442A (ja) 液体封入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1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