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12850A - 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12850A
CN101012850A CN 200710008375 CN200710008375A CN101012850A CN 101012850 A CN101012850 A CN 101012850A CN 200710008375 CN200710008375 CN 200710008375 CN 200710008375 A CN200710008375 A CN 200710008375A CN 101012850 A CN101012850 A CN 101012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y
drum apparatus
cylinder overcoat
reco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0837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野上英雄
铃木节夫
藤井基之
谷本光史
饭岛秀昌
信本俊行
森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met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12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2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滚筒装置用的油回收装置,其能以适当的回收率回收滚筒外套内的油。因此,该装置是回收滚筒外套(4A)内的油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在比制动蹄(5A)的滚筒外套(4A)的滑接部更靠近滚筒外套(4A)旋转方向的上游侧,设置导向部件(11),其引导从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通过导向部件(11)将油分流,回收分流后的一方的油,而使另一方的油返回到油收容空间。

Description

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 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滚筒外套内的油的滚筒装置用的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用于抄纸机的冲压装置和压光装置等的装置,正在开发配设绕静止的支承体周围旋转的滚筒外套,通过被上述支承体支承的制动蹄,从内圆周侧向圆周外方向挤压上述滚筒外套的滚筒装置。
在这样的滚筒装置中,在滚筒外套的内周面和制动蹄的挤压面的滑动部分供给润滑油(简单地称作油)。该油用于润滑,由于温度上升等造成性状恶化,因此,滚筒装置中具有油循环装置,将用于润滑后的油回收并排向滚筒装置的外部,进行冷却等适宜的处理后,再次供给到滚筒外套内。
在这里,重要的是,回收滚筒外套内油的装置,关于这个问题,已提案各种各样的技术(参考特许文献1:特开平10-82416号公报,特许文献2:特开平2005-221027号公报)。特别是,近年来,抄纸机运转的高速化进程,滚筒外套的旋转速度也比现有的加快很多,因为如果加快滚筒外套的旋转速度,在滚筒外套内,油的移动就变得激烈,在特许文献1的技术中,从不能充分进行油的回收的难点出发,本发明者已提案的技术为,即使在外套高速旋转时,也能提高油的回收效率(特许文献2)。
该技术,在滚筒外套内具备油回收箱,所述油回收箱在比滚筒外套内周面和制动蹄挤压面滑动部分更靠近滚筒外套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回收在滚筒外套内连通滚筒外套的油。在不与在该外套内连通的油膜(称作边缘油)发生干涉的范围内,将该油回收箱的外缘的上端部,延伸设置到接近滚筒外套内周面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装备于用制动蹄挤压滚筒外套的型的滚筒装置上的油回收装置中,进行用于提高油回收率的技术开发,提高油的回收率而促进油的循环后,能够将对温度等进行了适当管理的油供给到滚筒外套内周面和制动蹄挤压面的滑动部分,另一方面,使大量的油进行循环,要求用于油循环的机器类的高输出化,从而会导致装置的大型化、重量增加和成本提高,还会导致增加用于油循环的能量消耗。
从这样的观点考虑油回收装置时,不能单纯提高油的回收率,还要通过设定适宜水平的油回收率,抑制装置大型化、重量增加,并且,对于上述滑动部分的润滑,必须能够得到必要且充分的性能。
因此,必须实现监测油的回收率达到什么程度的方法和能够以设定的回收率完成油的回收率的油回收装置的构成和回收率的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问题进行了创意,以提供能够以适宜的回收率回收滚筒外套内的油的滚筒装置用的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为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的油回收装置,其装备在滚筒装置上,该滚筒装置具备静止的支承体、配设于上述支承体的周围并旋转的滚筒外套、支承在上述支承体上从内圆周侧向圆周外方向挤压上述滚筒外套的制动蹄,上述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回收上述滚筒随外套内的油,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比向上述滚筒外套内制动蹄的上述滚筒外套滑接部更靠近上述滚筒外套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并引导从上述滑接部飞溅到上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的导向部件,通过上述导向部件使油分流,回收分流后一方的油,将另一方的油返回到油收容空间。另外,所谓滚筒外套内的油收容空间,通常是指积存滚筒外套内下部油的空间。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在滚筒外套内,从制动蹄和滚筒外套内周的滑接部分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一边通过导向部件导向而流动,一边进行分流,回收分流后一方的油,将另一方的油返回油收容空间。因此,将从滑接部分飞溅的油的一部分回收到油回收箱等中,其他的油,返回到滚筒外套内下部空间等的油收容空间。通过适宜设定分流的比例,即返回滚筒外套内油收容空间的量和回收到油回收箱等的量的比例,就能够将油的回收率设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从而能够抑制装置大型化、重量增加,并且,对于滑动部的润滑,能够得到必要且充分的性能。
上述导向部件,是具有使上述飞溅的油流下的导向面的导向板,作为分流上述油的分流结构,设置有形成于上述导向板上、且将从上述导向面流下的油从上述导向面导入其里面侧的导向孔,不导入上述导向孔而从上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和经过上述导向孔导入上述里面侧的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当中,优选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与上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从制动蹄和滚筒外套内周的滑接部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由导向板引导从导向面上流下,通过在导向板上部分形成的导向孔,一部分油从导向面导入其里面侧,剩余的油从导向面上沿原路流下,从而分流成二个方向。而且,分流后的油的一方流入油回收箱,而另一方流入滚筒外套内的油收容空间。该分流的比例,可以按在导向板上形成的导向孔的开口率调整,如果预先设定适宜大小的导向孔的开口率,就能将油的回收率设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从而可以得到上述效果。
此时,优选具备调整上述导向孔的开口面积的开口调整机构。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可以调整导向孔的开口率,因此可以更自由地将油的回收率设定为所希望的水平。
另外,上述导向部件是具有使上述飞溅的油流下的导向面的导向板,优选作为使上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设有在上述导向板上沿与油的流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且将从上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从上述导向面上导入其里面侧的槽,不导入上述槽而从上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和经过上述槽导入上述里面侧的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当中,优选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与上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从制动蹄和滚筒外套的内周滑接部分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通过导向板导向从导向面上流下,该油的一部分,通过在导向板上与油的流下方向交叉方向形成的槽,从导向面上导入其里面侧,剩余的油从导向面上沿原路流下,从而分流成二个方向。并且,分流后油的一方,流入油回收箱,另一方流入滚筒外套内的油收容空间。该分流的比例,可以按在导向板上形成的导向孔的开口率调整,如果预先设定大小适宜的导向孔的开口率,就能将油的回收率设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从而可以得到上述效果。
或者,上述导向部件,是接近上述制动蹄具备上游端、且引导上述飞溅油的导向面的导向板,作为分流上述油的分流结构,设置有作为上述导向面的上游端和上述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而构成的槽,不导入上述槽而从导向面上流下的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和经过上述槽导入上述导向面里面侧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当中,优选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与上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从制动蹄和滚筒外套的内周滑接部分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油的一部分,通过作为导向板的导向面的上游端和制动蹄之间的间隙构成的槽,导入导向面的里面侧,飞溅油的剩余部分,被引导至导向板的导向面而流动。由此,油分流成二个方向,分流后油的一方流入油回收箱,另一方流入滚筒外套内的油收容空间。该分流的比例,可以按槽的开口率调整,该开口率如果预先设定适宜的大小,就可以将油的回收率设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从而可以得到上述效果。
或者,上述导向部件,由第1导向板、第2导向板构成,其中,第1导向板,具有使上述飞溅的油流下的第1导向面;第2导向板,具有使从配置在上述第1导向板的下游侧的上述第1导向面流下的油继续流下的第2导向面。作为使上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优选在上述第1导向板和上述第2导向板之间,设置有沿与油的流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且将从上述第1导向面上流下的油,从上述第1导向面导入其里面侧的槽,不导入上述槽而从上述第1导向面流下到第2导向面上油的流路的下游侧和经过上述槽导入上述里面侧的油的流路的下游侧之中,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与上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从制动蹄和滚筒外套的内周滑接部分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由第1导向板引导从第1导向面上流下,该油的一部分,在第1导向板和第2导向板之间,通过沿与油的流下方向交差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槽,从第1导向面导入其里面侧,剩余的油,通过从第1导向板的第2导向面上流下,分流成二个方向。而且,分流后油的一方,流入油回收箱,另一方流入滚筒外套内的油收容空间。该分流的比例,可以按形成于导向板上的导向孔的开口率调整,如果预先设定大小适宜的导向孔开口率,就能将油的回收率设定在所希望的水平,从而可以得到上述效果。
此时,优选具备调整所述槽开口宽度的开口调整机构。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因为能够调整槽的开口率,所以能更自由地将油的回收率设定在所希望的水平。
另外,使上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优选以预先设定的比率将从上述滑接部飞溅的油导入上述滚筒外套内的垂直下方,使之在上述滚筒外套内再循环,同时将剩余的油导入油回收箱的构成。
从上述滑接部飞溅的油中,在上述滚筒外套内再循环的所述比率,优选50~95%。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能够以所希望的水平设定油的回收率,能够得到上述效果。
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具备本发明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和将通过上述油回收装置回收的油进行再利用处理、而后再供给到上述滚筒外套内的滚筒装置用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述油供给装置向上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每单位时间的量),设定为相当于由上述油回收装置从上述滚筒外套内回收的油回收量(每单位时间的量)。
由上述油供给装置向上述滚筒外套内的油供给量,优选设定为上述滚筒外套内下部油面高度达到预先设定的范围内。
由上述油供给装置向上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优选设定为沿上述滚筒外套内周连通的油膜的厚度达到预先设定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控制装置,自动控制本发明第十~第十二方面中记载的任一项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推定由上述油回收装置从上述滚筒外套内回收的油回收量(每单位时间的量)的油回收量推定装置、和通过上述油回收量推定装置调整上述油供给量,以使向上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每单位时间的量)与被推定的上述油回收量一致或接近的油供给量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控制具有本发明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和将通过上述油回收装置回收的油进行再利用处理之后再供给的上述滚筒外套内的滚筒装置用油供给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油回收量推定步骤、油供给量调整步骤,其中,油回收量推定步骤,推定从上述油回收装置的上述滚筒外套内的油回收量(每单位时间的量);在油供给量调整步骤中,调整上述油供给装置的上述油供给量,以使向上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每单位时间的量),与通过上述油回收量推定步骤推定的上述油回收量一致或接近。
本发明的另一种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控制具有本发明第八方面或第九方面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和将通过上述油回收装置回收的油进行再利用处理、而后供给到上述滚筒外套内的滚筒装置用油供给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检测或推定取得上述滚筒外套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取得步骤、和根据上述滚筒外套的旋转速度调整控制上述油供给装置的上述油供给量的油供给量的调整步骤。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控制装置、本发明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因为能够平衡向滚筒外套内的油供给量(每单位时间的量)和由滚筒外套内的油回收量(每单位时间的量),所以,将滚筒外套内的油量保持一定,同时能够以所希望的回收率或所希望的再循环率使油循环。因此,能够使滚筒外套内的油量或沿滚筒外套内周面连通的油(边缘油)的厚度保持适宜大小,能够一边将润滑所必需的量的油供给到滑动部,一边抑制随着滚筒外套的旋转而产生的油连通负荷。
特别是,通过上述分流结构而分流油的比例,即油的回收率或再循环率,随滚筒外套的旋转速度而变化,如本发明第十五方面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滚筒外套的旋转速度调整油供给量来平衡油供给量和油回收量,可以得到上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剖面图(在与滚筒轴方向垂直的面切断滚筒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的正面图(图1的A向视图);
图3(a)、图3(b)均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的图,图3(a)是导向板模式正面图,图3(b)是导向板模式剖面图(图1的A向视图部分的放大图);
图4(a)、图4(b)均是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制动蹄模式立体图,图4(a)表示分开式制动蹄,图4(b)表示单一式制动蹄;
图5是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模式图;
图6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剖面图(在与滚筒轴方向垂直的面切断滚筒装置的剖面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的正面图(图6的B向视图);
图8(a)、图8(b)均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的图,图8(a)是导向板模式正面图,图8(b)是导向板模式剖面图(图6的B向视图部分的放大图);
图9(a)、图9(b)均是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的图,图9(a)是在与滚筒轴方向垂直的面切断滚筒装置的剖面图,图9(b)是图9(a)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10(a)、图10(b)均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导向板的图,图10(a)是导向板的模式正面图,图10(b)是导向板的模式剖面图(图1的A向视图部分的放大图);
图11(a)、图11(b)均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导向板的图,图11(a)是导向板的模式正面图,图11(b)是导向板的模式剖面图;
图12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一、二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变形例的模式立体图;
图13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四、五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变形例的模式立体图(对应图10(b)的图);
图14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第四、五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导向板的另一个变形例的模式剖面图(对应图10(b)的图)
符号说明:
1、1A、1B、1C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
2、2A、2B、2C滚筒装置
3、3A、3B、3C中心轴(支承体)
4、4A、4B、4C滚筒外套
5、5A、5B、5C制动蹄
50整体式制动蹄
51分开式制动蹄
52增压气缸
6对向滚筒
7滑接部
88a、8b油
9A油供给装置
9B油回收装置
91油箱
92供给管
93泵
94a阀
96排出管
97泵
20 20A、20B、20C回收箱
11、12、13b、14a、14b、15a、15b导向板(导向部件)
11A、12A、14aa、14bb、15aa、15bb导向面
11a、12a导向孔
13c、14c、15c间隙(槽)
41油收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A)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图3(b),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关本实施例中特有形状的部分,在符号1~5、20后附加A,通常表示对应部件的时候,不附加该符号A。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A,其构成为:例如,装备在设置于抄纸机的印刷装置和压光装置等的滚筒装置2上。滚筒装置2A,具有中心轴(支承体)3A、圆筒状滚筒外套4A、制动蹄5A,其中,中心轴(支承体)3A,设置在滚筒轴方向(装置的宽度方向)且保持静止;圆筒状滚筒外套4A,配设在中心轴3A的轴周围,用于覆盖中心轴3A,通过设于轴端部的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制动蹄5A支承于中心轴3A的上部并从内周侧向圆周外部挤压滚筒外套4A。
关于制动蹄5A,其构成也可以如图4(a)所示,在滚筒轴方向将制动蹄分成多部分制动蹄51,且能够单独调整由其各部分制动蹄51产生的挤压力,如图4(b)所示,也可以为在滚筒轴方向不分开的单一制动蹄50。另外,滚筒外套4,除了为自然而然地接受旋转驱动力旋转的旋转驱动式之外,也可以为从动式。
另外,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作为适用于本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A的滚筒装置2A之一例,表示有具有用4个平面剖切圆筒状外周面而形成大致八角形的断面形状的构成的中心轴3A,但中心轴不限定于该形状,也可以是任意的形状。在此,在中心轴3A的4个平面的外周部分的同一直径上的2个部位装备制动蹄5A。而且,滚筒装置2A配置在对向滚筒6的垂直下方,但关于该配置也不限于此,对向滚筒6,其也可以相对滚筒外套4A,在以正上方为中心的±90°范围内配置,即,相对滚筒外套4A,在从正左侧到正右侧之间的范围内配置。
在这样的滚筒装置2A中,为了减小滚筒外套4A的内周面与制动蹄5A挤压面的滑接部7的摩擦系数,以使滚筒外套4A圆滑旋转,向滚筒外套4A内供给油(润滑油),用以在滑动部7处形成油膜。即,如图5所示,在滚筒外套4内,为了减小滚筒外套4的内周面与制动蹄5挤压面的滑接部7的摩擦系数,以使滚筒外套4A圆滑旋转,向滚筒外套4A内供给油,在滑动部7处形成油膜。
也就是说,如图5所示,装备有油循环装置9,油循环装置9具有将油供给到滚筒外套4内的油供给装置9A和将滚筒外套4内的油回收的油回收装置9B。
油供给装置9A,具备用于将储存在滚筒装置外部的油箱91内的油供给到滚筒外套4内的供给管92以及泵93。在这里,供给管92分成配管92a和配管92b,其中,配管92a将油供给到用于给制动蹄增压的增压汽缸52;配管92b,将油作为润滑油供给到滚筒外套4内的油收容空间(滚筒外套4内的下部空间)41。润滑油供给量(每单位时间的量),能够通过阀94a的开度进行调整。
油回收装置9B,具备回收箱20、排出管96、泵97,其中,回收箱20,装备在滚筒外套4内;排出管96,从回收箱20配设到油箱91;泵97,将回收到安装在排出管96上油回收箱20的油强制吸引到油箱91。由此,回收到油回收箱20内的油不会溢出到油回收箱20之外,而是圆滑地导入油箱91。
因此,通过油供给装置9A供给到滚筒外套4内下部的油收容空间41的油,随着滚筒外套4的旋转,沿滚筒外套4的内周面连通,该连通的油(rimming油)8a在滑接部7激烈碰撞,一部分供给到滑接部7内,剩余的飞溅到旋转方向的上游侧。油回收装置9B,将该飞溅的油8b回收到回收箱20,然后将其返回到油箱91。
图中未显示,在油箱91中,装备温度管理装置和油净化装置等(例如,滤清器),用以净化返回来的油,另外,进行降低油温等的温度管理,在保持适宜性状的基础上,进行由油供给装置9A实施的供给。
本发明的油回收装置9B,不是把上述飞溅的油8b全部回收到回收箱20中,而是将飞溅的油8b的一部分(参照实线箭头F1)回收到回收箱20中,剩余的油,返回到滚筒外套4内的油收容空间41(参照虚线箭头F1’),使之在滚筒外套4内进行再循环。
这样,本发明的油回收装置9B,具备分流结构,该结构将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分流到回收箱20侧和油收容空间41侧。
本实施例的分流结构,如图1~图3(b)所示,通过形成于设置在回收箱20A入口部分的导向板(导向构件)11上的导向孔11a构成。即,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沿中心轴3A的周面流向下方,假使没有导向板11就进入回收箱20A,但是,在此,因为装备有导向板11,其与中心轴3A的周面连接,同时覆盖回收箱20A的上部入口,所以,油就沿导向板11的表面(导向面)11A流下。
但是,因为在该导向板11上部分地形成有导向孔11a,所以,流入导向孔11a的油,从导向面11A上导入其里面侧即回收箱20A中,从回收箱20A经由回收流路21a、21b,从排出管96(参照图5)回收到油箱91中。
再者,如图2、图3(a)所示,导向孔11a在导向板11上空开间隔沿横向排列设置,流过导向板11的导向面11A上的油的一部分,如虚线所示,由于不通过导向孔11a的上方,所以,不进入回收箱20A而返回油收容空间41。
通过该导向孔11a的上方返回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在导向孔11a部分的再循环),依据导向孔11a的大小和进入导向孔11a的油量(图3(b)中的油的高度)及油的速度不同而不同,导向孔11a越大,在导向孔11a部分的再循环率就越低,进入导向孔11a的油量越多,在导向孔11a部分的再循环率就越低,进入导向孔11a的油的流速越高,在导向孔11a部分的再循环率就越高,进入导向孔11a的油的粘度越高,在导向孔11a部分的再循环率就越低。
因此,如果进入导向孔11a的油的量、速度、粘度一定,则根据导向孔11a的横向间隔以及导向孔11a宽度的大小(即,在导向孔11a的横方向的开口比例)和导向孔11a的长度的设定,换言之,根据导向孔11a的开口设定,决定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的回收率或再循环率。
有关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如所述构成,因此,在滚筒外套4内连通且与滑接部7激烈碰撞而飞溅到滚筒外套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一带的油,通过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A,一部分回收到回收箱20A,剩余部分返回到滚筒外套4内的油收容空间41。
在该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的回收率或再循环率,能够通过设定导向孔11a的开口而操作,因此,通过根据想定的油量、速度、粘度,设定适宜的导向孔11a的开口,就能使油的回收率或再循环率达到所希望的大小。另外,从滑接部7飞溅的油中,在滚筒外套4内再循环的比率(再循环率)优选50~95%。
由此,关于滑动部的润滑,能够在得到必要且充分性能的范围内将油回收,而且,能够适当抑制油的回收率。因此,能够抑制油的循环量(每单位时间的量),能够抑制用于油循环的泵和配管等的机器类的高输出化和大型化,抑制装置的大型化以及重量的增加,从而,能够实现设备方面的成本抑制和用于油循环的能量消耗的抑制。
还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油循环装置9,必须使由供给装置9A的供给量(每单位时间的量)与由回收装置9B的回收量(每单位时间的量)一致或接近,并保证滚筒外套4内的油量不能过于不足,从而优选取得(检测或推定)油回收装置9B的回收量,然后调整油供给装置9A的供给量。
油回收装置9B的回收量,取决于飞溅的油量(每单位时间的量)和回收率,此时,如果油的粘性一定,油量对应滚筒外套4的旋转速度,另外,由于支配回收率的油量和速度也对应滚筒外套4的旋转速度,所以,可以从滚筒外套4的旋转速度推定由回收装置9B的回收量,检测滚筒外套4的旋转速度,据此,也能够调整油供给装置9A的供给量。
由回收装置9B的油回收,只在高速运转区域进行,在低速运转区域,也可以更换回收方法,即使用公知的装置,通过从成为油收容空间41的滚筒外套4的下部的管回收排油。
(B)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6~图8(b),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本实施例中特有形状部分,在符号1~5、20后附加B,但通常表示对应部件的时候,不在这些符号后附加B。还有,在这里,以和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装备有本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B的滚筒装置2B,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不同断面形状的中心轴(支承体)3B,在滚筒外套4B内从内周侧向圆周外部方向挤压的制动蹄5B,也成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断面形状。另外,对向滚筒6相对滚筒外套4B不是在正上方,而是配置在侧方稍微倾斜的方向(在这里,向右倾斜约30°)。这些与第一实施例相对的差异,表示这些变化的内容,而不作为本发明的特征。
本发明的油回收装置9B,不是将图5所示的飞溅的油8b全部回收到回收箱20,而是将飞溅的油8b的一部分(参照实线箭头)返回到滚筒外套4内的油收容空间41(参照虚线箭头),使之在滚筒外套4内再循环,将剩余的油回收到油回收箱20。
本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B,如图6所示,在滑接部7的滚筒外套4B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油回收箱20B,在滑接部7和油回收箱20B之间,安装导向板12(导向部件),将从滑接部7飞溅到滚筒外套4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补足后,导向油回收箱20B。
并且,本实施例的分流结构,如图6~图8(b)所示,由形成于导向板12上的导向孔12a构成。即,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沿导向板12的表面(导向面)12A,向下方流下,进入油回收箱20B,而在此,因为导向孔12a部分地形成于导向板12上,所以,流入导向孔12a的油,不进入油回收箱20B,而是回到导向面12A的里面侧,然后返回到油收容空间41,没有流入导向孔12a的油沿导向面12A导入油回收箱20B,从油回收箱20B经由回收流路21c、21d、21e,由排出管96(参照图5)回收到油箱91。
因此,在该构成中,流过该导向孔12a侧方的油,回收到油回收箱20B,只有向导向孔12a下方流下的油返回到油收容空间41。
即,返回到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在导向孔12a部分的再循环率)和第一实施例相反,导向孔12a的大小越大该比例越高,进入导向孔12a上的油量越多该比例越高,进入导向孔12a上的油的流速越高该比例越低,进入导向孔12a上的油的粘度越高该比例越高。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因为与上述构成一样,在滚筒外套4内连通、与滑接部7激烈碰撞飞溅到滚筒外套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一带的油,通过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B,一部分回收到油回收箱20B(参照实线箭头F2),剩余部分返回到滚筒外套4内的油收容空间41(参照虚线箭头F2),相对导向孔12a的大小的设定的再循环率或回收率,虽然与第一实施例相反,却能得到与第一实施例几乎相同的效果。
(C)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9(a)、9(b),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本实施例特有形状的部件,在符号1~5、20后附加C,通常表示对应部件时,不附加这些符号。另外,在此,以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9(a)、9(b)所示,装备有本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C的滚筒装置2C,具有和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的断面形状的中心轴(支承体)3C,而从内周侧向圆周外部方向挤压滚筒外套4C的制动蹄5C,成为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断面形状。另外,对向滚筒6相对滚筒外套4C配置在正上方。对这些与第一、二实施例的差异,表示这些变化的内容,而不作为本发明的特征。
在本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C中,如图9(a)、9(b)所示,在滑接部7的滚筒外套4C的旋转方向上游侧,配置有油回收箱20C,在滑接部7和油回收箱20C之间,安装导向板(导向部件)13b,将从滑接部7飞溅到滚筒外套4C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补足后,引导到油回收箱20C。
并且,本实施例的分流结构,由在导向板13b与制动蹄5C的壁面(滚筒外套4C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壁面)之间,形成间隙(槽)13C而构成,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油的一部分,从该间隙13C流下到下方的油收容空间41,剩余的油沿导向板13b的表面(导向面)向下方流下,进入油回收箱20C,然后经由回收流路21c’、21d’、21e’,由排出管96(参照图5)回收到油箱91。
即,返回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再循环率)为,间隙13C的大小越大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3C的油量越多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13C上部油的流速越高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3C上部油的粘度越高该比例越低。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因为与上述的构成一样,在滚筒外套4内连通、与滑接部7激烈碰撞而飞溅到滚筒外套4旋转方向上游侧一带的油,通过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C,一部分回收到油回收箱20C(参照实线箭头F3),剩余部分返回到滚筒外套4的油收容空间41(参照虚线箭头F3’),能够使相对间隙13C的大小的设定的再循环率或回收率达到所希望的大小,从而能得到与第一、二实施例几乎相同的效果。
(D)第四实施例
根据图10(a)、10(b),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
如图10(a)、10(b)所示,本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D中,引导油的导向板(导向部件),具备第1导向板14a和第2导向板14b,其中,第1导向板14a,具有第1导向面14aa;该第2导向板14b配置在该第1导向板14a的垂直下方,并使其上端与第1导向面14aa上面空开间隔(槽)14c而重合,分流结构由间隙(槽)14c形成。
因此,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油的一部分,从该间隙14c向下方流下,剩余的油从导向板14a的导向面14aa上流入导向板14b的上面(导向面)14bb上,并沿导向面14bb向下方流下。
再者,未图示的回收箱20配置在离开间隙14c的下方,油收容空间41配置于沿导向面14bb向下方流下的下方时,返回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再循环率)为,间隙143C的大小越大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13C上的油量越多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4C上油的流速越高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14C上油的粘度越高该比例越高。
或着相反,油收容空间41配置在离开间隙14C的下方,未图示的回收箱20配置在沿导向面14bb向下方流下的下方时,返回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再循环率)为,间隙14C的大小越大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4C上的油量越多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14C上油的流速越高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4C上油的粘度越高该比例越低。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因为如上述的构成,在滚筒外套4内连通、与滑接部7激烈碰撞而飞溅到滚筒外套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一带的油,通过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C,一部分回收到油回收箱20C,剩余部分返回到滚筒外套4的油收容空间41,从而能得到与第一~三实施例几乎相同的效果。
(E)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11(a)、11(b),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
如图11(a)、11(b)所示,本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E,引导油的导向板(导向部件),具备第1导向板15a和第2导向板15b,其中,第1导向板15a具有第1导向面15aa;第2导向板15b延伸到该第1导向板15a的垂直下方,并使其上端与第1导向面15aa空开间隙(槽)15c而配置在同一面上。分流结构由间隙(槽)15c形成。
因此,在滑接部7飞溅到旋转方向上游侧油的一部分,从该间隙15c流下到下方,剩余的油,从导向板15a的导向面15aa上流入导向板15b的上面(导向面)15bb,并沿导向面15bb向下方流下。
另外,未图示的回收箱20配置在离开间隙15c的下方,油收容空间41配置在沿导向面15bb向下方流下的下方时,返回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再循环率)为,间隙15C的大小越大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15C上的油量越多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5C上的油的流速越高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5C上油的粘度越高该比例越高。
或着相反,油收容空间41配置在离开间隙15C的下方,未图示的回收箱20配置在沿导向面15bb向下方流下的下方时,返回油收容空间41的比例为,间隙15C的大小越大该比例越高,进入间隙15C上的油量越多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15C上油的流速越高该比例越低,进入间隙45C上油的粘性率越高该比例越低。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因为如上述的构成,在滚筒外套4内连通、与滑接部7激烈碰撞而飞溅到滚筒外套4旋转方向上游侧一带的油,通过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1C,一部分回收到油回收箱20C,剩余部分返回到滚筒外套4的油收容空间41,从而能得到与第一~四实施例几乎相同的效果。
(F)第一、二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二实施例中,导向孔的开口被固定,但也可以可变构成为,如图12所示,使2个导向板(导向部件)16a、16b重合,使形成于任何一方导向板16a或16b上的导向孔16C,能够通过另一方的导向板16b或16a部分堵塞,同时,通过滑动任一方的导向板能够进行相对移动,从而,导向孔16C的开口度成为可变的形式。据此,能够将进入导向板16aa、16bb的油与流向下方的油的分流状态调整为适宜的比例。另外,滑动方向除图示的流动方向外,也可以是与此垂直的宽度方向。
(G)上述第四、五实施例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四、五实施例中,槽14C、15C的开口宽度被固定,但如图13、14所示,也可以通过使2个导向板(导向部件)14a、14b、15a、15b的一方可动(滑动或旋回),从而使槽14C、15C的开口宽度的开口度可变而构成。据此,能够将分流状态调整为适宜的比例。
(H)其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
例如,在各实施例的滚筒装置中,除各实施例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之外,其构成也可以是还装备其他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的构成。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没有说明,但各导向板(导向部件)及油回收箱为沿滚筒宽度方向延伸,因为滚筒端部使支承结构等结构造变得很复杂,因此优选避开该部分而设置。
另外,分开式制动蹄,其不从制动蹄相互之间流入油回收箱返回再循环的油量的比例,比单一制动蹄的大,所以,设定所述再循环率等时,希望考虑这些特性。

Claims (15)

1、一种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装备在滚筒装置上,所述滚筒装置具有:静止的支承体、配设在所述支承体的周围旋转的滚筒外套、支承在所述支承体上从内周侧向圆周外方向按压所述滚筒外套的制动蹄,所述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回收所述滚筒外套内的油,其特征在于,
具备导向部件,该导向部件设置于比所述滚筒外套内的所述制动蹄到所述滚筒外套的滑接部靠近所述滚筒外套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并引导从所述滑接部飞溅到所述旋转方向上游侧的油,
通过所述导向部件使油分流,回收分流一方的油,而将另一方的油返回油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是具有使所述飞溅的油流下的导向面的导向板,
作为使所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设有导向孔,该导向孔在所述导向板上部分地形成,将从所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从所述导向面上导入其里面侧,
不导入所述导向孔而从所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的流路下游侧和经过所述导向孔导入所述里面侧的油的流路下游侧中,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与所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调整所述导向孔的开口面积的开口调整机构。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是具有使所述飞溅的油流下的导向面的导向板,
作为使所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在所述导向板上沿与油的流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并设有将从所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从所述导向面上导入其里面侧的槽,
不导入所述槽而从所述导向面上流下的油的流路下游侧和经过所述槽导入所述里面侧的油的流路下游侧中,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与所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是具有使其上游端与所述制动蹄接近而引导所述飞溅油的导向面的导向板,
作为使所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设有作为所述导向面的上游端与所述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而构成的槽,
不导入所述槽而从导向面上流下的油的流路下游侧和经过所述槽导入所述导向面里面侧的油的流路下游侧中,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就与所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由第1导向板、第2导向板构成,其中第1导向板具有使所述飞溅的油流下的第1导向面;所述第2导向板具有使从配置在所述第1导向板的下游侧的第1导向面流下的油继续流下的第2导向面,
作为使所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其在所述第1导向板和所述第2导向板之间,沿与油的流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并设置有将从所述第1导向面上流下的油从所述第1导向面上导入其里面侧的槽,
不导入所述槽而从第1导向面上流下到第2导向面的油的流路下游侧与经过所述槽导入所述里面侧的油的流路下游侧中,任一方与油回收箱连接,另一方则与所述油收容空间连接。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调整所述槽的开口宽度的开口调整机构。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油分流的分流结构构成为,以预先设定的比率将从所述滑接部飞溅的油,导入所述滚筒外套内的垂直下方,并使其在所述滚筒外套内再循环,同时,将剩余的油导入油回收箱。
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滑接部飞溅的油中,在滚筒外套内再循环的所述比率是50~95%。
10、一种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具备权利要求8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和将通过所述油回收装置回收的油进行再利用处理、再供给到所述滚筒外套内的滚筒装置用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油供给装置向所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设定为相当于由所述油回收装置从所述滚筒外套内回收的油回收量。
11、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油供给装置向所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设定为所述滚筒外套内的下部的油面高度达到预先设定的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油供给装置向所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设定为沿所述滚筒外套的内圆周连续的油膜厚度达到预先设定的范围内。
13、一种滚筒装置用油循环控制装置,其是自动控制权利要求项10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滚筒装置用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油回收量推定装置、油供给量调整装置,其中,所述油回收量推定装置推定由所述油回收装置从所述滚筒外套内回收的油回收量;所述油供给量调整装置调整由所述油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油供给量,以使向所述滚筒外套内的油供给量与通过所述油回收量推定装置推定的所述油回收量一致或接近。
14、一种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控制具备权利要求8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和将通过所述油回收装置回收的油进行再利用处理之后再供给到所述滚筒外套内的滚筒装置用油供给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推定由所述油回收装置从所述滚筒外套内回收的油回收量的油回收量推定步骤;
调整由所述油供给装置的所述油供给量,以使向所述滚筒外套内供给的油供给量与通过所述油回收量推定装置推定的所述油回收量一致或接近的油供给量调整步骤。
15、一种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是控制具备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和将通过所述油回收装置回收的油进行再利用处理后供给到所述滚筒外套内的滚筒装置用油供给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通过检测或推定取得所述滚筒外套旋转速度的旋转速度取得步骤;
根据所述滚筒外套的旋转速度调整控制由所述油供给装置供给的所述油供给量的油供给量的调整步骤。
CN 200710008375 2006-01-31 2007-01-29 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10128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3136A JP2007205421A (ja) 2006-01-31 2006-01-31 ロール装置用油回収装置,油循環装置,及び油循環制御装置,並びにロール装置用油循環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023136 2006-01-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2850A true CN101012850A (zh) 2007-08-08

Family

ID=38485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08375 Pending CN101012850A (zh) 2006-01-31 2007-01-29 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7205421A (zh)
CN (1) CN1010128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9111A (zh) * 2021-04-02 2021-07-09 济宁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纺织纺丝高效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1186B (zh) * 2020-11-04 2021-09-24 盐城乔胜机动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储油挡油罩
CN114704758A (zh) * 2022-04-28 2022-07-05 丽睿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多点出油润滑泵送系统
CN117469571B (zh) * 2023-12-28 2024-04-26 常州知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式接油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9111A (zh) * 2021-04-02 2021-07-09 济宁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纺织纺丝高效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CN113089111B (zh) * 2021-04-02 2022-07-15 济宁市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纺织纺丝高效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205421A (ja) 200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3578B (zh) 组合润滑齿轮箱
CN101012850A (zh) 滚筒装置用油回收装置、油循环装置、以及油循环控制装置、及滚筒装置用油循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0443202C (zh) 轴承的润滑冷却方法及装置
CN101517274B (zh) 变速器及用于调节变速器的一个油底壳部分的液面的方法
JP4811125B2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
CN107387735A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DE60211272T2 (de) Fahrzeugklimaanlage
CN2822814Y (zh) 轧机轴承的润滑冷却装置
CN104100655B (zh) 用于摩托车的离合器装置的润滑结构
CN202240457U (zh) 一种带新型卸荷装置的导轨
CN102392889B (zh) 一种飞溅润滑增速箱的集油和离心甩油的组合结构
US20230046366A1 (en) Main bearing housing of a wind turbine
CN201291421Y (zh) 可实现精密超精密磨削的磨床静压头架
CN207278842U (zh) 具有润滑油自动集油分配功能的轻量化齿轮箱体
CN203035918U (zh) 一种齿轮箱
CN207005271U (zh) 一种变速箱油路
CN108533934A (zh) 曲轴自动涂油装置
CN107504356A (zh) 跑步机自动加油结构
CN101082191B (zh) 带有油回收装置的压辊装置
CN101811078B (zh) 圆锥式制砂机专用底盖式平面轴承
CN2703787Y (zh) 振动压路机振动轴承润滑装置
JPH0721961Y2 (ja) ギヤケースの潤滑装置
CN207095658U (zh) 一种水轮机筒式轴承停机油位的测量装置
CN207229723U (zh) 一种轴承远程润滑装置
CN208311920U (zh) 一种全自动稀油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ETSO PAPER MACHINERY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Y CORP.

Effective date: 200810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1017

Address after: Helsinki

Applicant after: Metso Paper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