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5171B -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5171B
CN101005171B CN2007100022617A CN200710002261A CN101005171B CN 101005171 B CN101005171 B CN 101005171B CN 2007100022617 A CN2007100022617 A CN 2007100022617A CN 200710002261 A CN200710002261 A CN 200710002261A CN 101005171 B CN101005171 B CN 101005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ed nipple
line
cavity
main part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22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5171A (zh
Inventor
前岨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05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5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0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5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5U-shaped sockets having inwardly bent legs, e.g. spade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较薄的线与之连接也可顺利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在固定到线(W)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将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11)中的端子接头(T)包括主体部分(20),该主体部分基本处于配合端子可至少部分插入的管的形式,还包括线连接部分(40),该线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20)后面,以与线(W)的末端部分连接,其中至少一个圆角或锥形部分(33)相对于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设置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并设置在线连接部分(40)的底侧。

Description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还涉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5-285371公开了端子接头的一个例子。该端子接头在向前和向后方向上整体窄长,其中其基本前半部是处于配合端子可插入到其中的矩形管形式的主体部分,并且其基本后半部是将压接成与线的末端连接的线压接部分。通过插入到形成在连接器外壳中的空腔中,使用该端子接头。
在上述连接器中,存在端子接头和连接器外壳共同使用,并且具有不同直径的线通过压接与端子接头有选择地连接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较薄的线通过压接与端子接头连接,则与较厚的线通过压接连接的情况相比,线压接部分的高度较短。另一方面,由于空腔将尺寸加工使得,即使较厚的线通过压接连接,端子接头(线压接部分)也可插入到其中,所以间隙限定在压接成与较薄的线连接的端子接头的线压接部分与例如空腔的底壁之间。
然后,在将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中之后,端子接头因上述间隙存在,尤其是如果受到来自用于锁定端子接头的锁定部分的按压力,而倾斜,从而主体部分的前端往往与相对侧处仿佛切入的空腔的顶壁碰撞,即端子接头的顺利插入往往因增大的插入阻力而受到妨碍。尤其是,在用手插入端子接头的情况下,通过用手指握住线推动端子接头。较薄的线不坚实,在受到像上面那样的较大插入阻力之后易于皱折,因此更加难以顺利插入端子接头。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进行了改进,并且其目的是提供即使端子接头压接成与较薄的线连接也可顺利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接头,它在固定到线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将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包括:
基本为管的形式的主体部分,配合端子可至少部分插入到其中,及
线连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后面,以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
其中至少一个圆角或锥形部分相对于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中的插入方向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和线连接部分的底侧。
因此,如果线连接部分朝与线连接部分的底侧基本相对的侧面略微移动,则线连接部分的底侧处或其附近的主体部分的前端的边缘部分最靠近空腔的内表面。因此,如果圆角或锥形部分像上面那样设置在该边缘部分处或其附近,则与边缘部分为斜角部分的情况相比,即使端子接头略微倾斜成使其前端与空腔的内表面接触,也更不可能捕获该边缘部分。因此,端子接头可以更加顺利地插入到空腔中。于是,提高了端子接头的整体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线连接部分包括缠绕型的至少一个线压接部分,该线压接部分包括至少一对压接件,这对压接件通过将其中一个至少部分放置在另一个上压接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端子接头,它在固定到线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包括:
处于矩形管形式的主体部分,配合端子可插入到其中,及
线压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后面,以与线的末端部分压接成连接,
其中相对于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中的插入方向,圆角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前端处,和线压接部分的底侧。
该线连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缠绕型的线压接部分,该线压接部分包括通过将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的至少一对压接件。
优选地,该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用于在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的情况下,基本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填满或桥接或跨过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和空腔之间的间隙。
由于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用于在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的情况下,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基本填满或桥接或跨过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和空腔之间的间隙,所以即使在连接较薄的线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基本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在空腔中移动,以倾斜端子接头。这使得主体部分的前端更不可能接触空腔的内表面,因此端子接头可以顺利插入到空腔中。而且,通过使用夹具推动突出部分也可以插入端子接头,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抓取线。于是,可以安全地避免线的皱折,因此可以更加安全地插入端子接头。于是,提高了本发明的整体操作性。
而且,由于根据如上所述,最好提供缠绕型的线压接部分,以通过将这对压接件中的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与线的末端部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连接,所以通过将两个压接件中的外面一个弯曲成向外或径向突出,可以形成突出部分。于是,可以较容易地形成至少一个突出件。
优选地,至少一个突舌导向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处,用于对配合端子的突舌插入到主体部分中进行导向。
更为优选地,通过在沿着板部分的板表面的方向从板部分的前边缘延伸较短距离之后,基本向内弯曲,该突舌导向部分形成在主体部分的板部分处。
更优选地,突舌导向部分的导引端具有与将接触突舌的弹性接触件的前端基本相同的径向位置。
更为优选地,通过斜切或压花主体部分的板部分处的斜角,最好是除了突舌导向部分延伸的部分之外的板部分的前端的外边缘,形成圆角或锥形部分。
更优选地,可与设置在空腔中的锁定部分接合的锁定突起设置在主体部分处。
最为优选地,相对于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中其基本与圆角或锥形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的插入方向,至少一个辅助圆角或锥形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前端处或其附近。根据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至少一个空腔形成在该连接器外壳中,其中在已经固定到线的末端部分上之后,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至少部分插入到所述空腔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端子接头,它在固定到线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将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中,包括:
主体部分,它基本为管的形式,最好处于基本矩形管的形式,配合端子可至少部分插入到其中,及
线连接部分(最好包括线压接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后面,以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最好是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连接),
其中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用于在线压接部分压接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的情况下,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或者,与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中的方向和/或端子接头的纵向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与之垂直的方向)填满或桥接或跨过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和空腔之间的间隙或缝隙。
由于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用于在线压接部分压接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的情况下,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填满或桥接或跨过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和空腔之间的间隙或缝隙,所以即使连接较薄的线,也可以防止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基本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在空腔中移动,以倾斜端子接头。这使得主体部分的前端更不可能接触空腔的内表面,因此端子接头可以顺利地插入到空腔中。而且,也可以通过使用夹具推动突出部分插入端子接头,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抓取线。于是可以安全地避免线的皱折,因此可以更加顺利地插入端子接头。于是,提高了本发明的整体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该线压接部分属于缠绕型,它包括一对压接件,这对压接件通过将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压接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
由于线压接部分属于通过将这对压接件中的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与线的末端部分压接成连接的缠绕型,所以通过将两个压接件的外面一个弯曲成向外突出,可以形成突出部分。于是,可以更容易形成该突出件。
优选地,该线压接部分包括突出部分,用于在压接部分压接成与线的末端部分连接的情况下,沿着高度方向填满线压接部分和空腔之间的间隙。
因此,如果线连接部分略微朝基本与线连接部分的底侧相对的侧面移动,则线连接部分的底侧处或其附近的主体部分的前端的边缘部分最靠近空腔的内表面。因此,如果圆角或锥形部分像上面那样设置在该边缘部分处或其附近,则与边缘部分是斜角部分的情况相比,即使端子接头略微倾斜成使其前端接触空腔的内表面,也更不可能捕获该边缘部分。因此,端子接头可以更加顺利地插入到空腔中。于是,提高了端子接头的整体操作性。
优选地,至少一个突舌导向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处,用于对配合端子的突舌插入到主体部分中进行导向。
更为优选地,通过在沿着板部分的板表面的方向从板部分的前边缘延伸较短距离之后,基本向内弯曲,该突舌导向部分形成在主体部分的板部分处。
更优选地,突舌导向部分的导引端具有将接触突舌的弹性接触件的前端基本相同的径向位置。
更为优选地,通过斜切或压花主体部分的板部分处的斜角,最好是除了突舌导向部分延伸的部分之外的板部分的前端的外边缘,形成圆角或锥形部分。
更优选地,可与设置在空腔中的锁定部分接合的锁定突起设置在主体部分处。
最为优选地,相对于端子接头插入到空腔中其基本与圆角或锥形部分相对的位置处的插入方向,至少一个辅助圆角或锥形部分设置在主体部分的前端处或其附近。根据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至少一个空腔形成在该连接器外壳中,其中在已经固定到线的末端部分上之后,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至少部分插入到所述空腔中。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连接器外壳的连接器,至少一个空腔形成在该连接器外壳中,其中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至少一个端子接头在已经固定到线的末端上之后,至少部分插入到所述空腔中。
在读过下面对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之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应当注意的是,尽管各实施例是分开描述的,但是其单个特征也可以组合到其他实施例中。
附图1是一个实施例所述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附图2是该端子接头的正视图,
附图3是该端子接头的部分放大透视图,
附图4是与线压接成连接的绝缘套管的剖视图,
附图5和6是剖视侧视图,示出了该端子结构插入到空腔中的状态。
下文中,参照附图1至5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端子接头T最好是阴性端子接头,并通过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10的空腔11中使用。下面,在组成部分中,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称为向前方向(附图1中向右)。
端子接头T最好通过用导电(最好是金属的)板材冲压或切割或压印,然后将该冲压出的材料弯曲、折叠和/或压花形成。该端子接头T包括配合端子的突舌(未示出)可至少部分插入其中的主体部分20,和将与线W的末端部分连接(最好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连接)的线连接部分(最好包括线压接部分40)。
主体部分20基本为如附图1中所示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窄长的管(最好是基本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并最好具有如附图2中所示在垂直方向上略长的基本矩形截面形状。更为特别的是,主体部分20包括顶板21,从该顶板21的相对横向边缘或边缘部分向下延伸的侧板22A、22B,从相对的侧板22A、22B中的至少一个22A的远端或底端基本朝另一个侧板22B延伸的底板或基板23,还最好包括外板24,该外板从另一侧板22B延伸,以至少部分放置在底板23下面或外侧。配合端子的突舌将从前面(附图1中的右侧)至少部分插入到该主体部分20中。
锁定突起25设置在底板23的和/或外板24的前部位置处或其附近,该锁定突起可与设置在将在后面描述的连接器外壳10的空腔11中的锁定部分13接合。该锁定突起25最好压花成向外突出,更为优选的是压花成基本整体处于金字塔形式,或者处于尖锐或收敛形状,并从后端朝前端逐渐变细,以逐渐减小宽度和/或高度(垂直尺寸)。
如附图5中所示,槽口26基本形成在底板23的和/或外板24的锁定突起25后面。当端子接头T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11中时,锁定部分13至少部分进入该槽口26。
如附图1和2中所示,通过弯曲底板23的和/或外板24的后端部分,以从基本对应于一个侧板22A的横向边缘或其附近向外延伸,形成至少一个稳定器27。该稳定器27将至少部分安装到凹槽(未示出)中,从而防止端子接头T的错误插入(尤其是以如上下颠倒插入之类的错误定向或姿势),和/或稳定端子接头T的插入姿势,该凹槽在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时形成在空腔11中特定(预设的或可预设的)位置处。
而且,如附图5中所示,(最好基本悬臂梁形的)弹性接触件30设置在顶板21下面,该弹性接触件基本向前或者基本在插入方向ID(附图5中向左)延伸。该弹性接触件30在主体部分20中或主体部分20处可基本向外和向内或者向上和向下弹性变形。弹性接触件30的前部最好具有倒置的山形,该倒置的山形具有一平缓斜度,使得与底板23最近的尖端30A位于前端略后面的位置。
如附图2和5中所示,从底板23或在底板23处向内凸出的容纳部分31形成在底板23的前部处或其附近。该容纳部分31最好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较长,并且弹性接触件30的尖端30A相对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面对容纳部分31的中间位置(最好基本中央位置)。
当至少部分插入到主体部分20中时,配合端子接头的突舌最好在弹性接触件30的尖端30A和容纳部分31之间受到挤压,以建立电连接。
如附图2和3中所示,突舌导向部分32设置在顶板21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在沿着顶板21的板表面的方向从顶板21的前边缘延伸较短距离之后,突舌导向部分32基本向下或向内(基本朝底板23)弯曲。突舌导向部分32的导引端位置最好到达与弹性接触件30的前端基本相同的垂直位置,如附图5中所示,即突舌导向部分32从前面至少部分,最好基本完全覆盖弹性接触件30的前端和顶板21之间的间隙,以免配合端子接头的突舌插入到弹性接触件30和顶板21之间。
如附图3中所示,顶板21的前端处的突舌导向部分31的相对侧进行倒圆角,以形成圆角或锥形部分33。最好通过在顶板21的前端的上边缘处除了突舌导向部分32延伸的部分之外斜切或压花一斜角形成这些圆角或锥形部分33(圆角部分33的厚度或径向延伸部最好是板厚度的大约40%至大约60%)。这些圆角部分33从突舌导向部分32的相对侧基本连续地延伸到突舌导向部分32的基本相对横向边缘,延伸到相对侧板22A、22B的前端,延伸到外板24的末端24A。因此,圆角或锥形部分33设置在管状主体部分20的插入末端处或其附近,尤其是线连接部分40的底部,尤其是一个或多个线压接部分所设置的侧面处,如下面所述。
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40)最好基本与主体部分20的顶板21的后侧(附图1中的左侧)连续,并包括一个或多个线连接部分,最好是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线W的芯部连接的至少一个线筒管41,和/或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线W的绝缘覆盖层Wa连接的至少一个绝缘筒管42(最好设置在线筒管41后面)。绝缘筒管42和线筒管41中的每一个都最好具有一对压接件,这对压接件以与插入方向ID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与之垂直延伸,和/或从基本与主体部分20的顶板21连续的基板43的相对横向边缘或边缘部分(线压接部分40的底侧)基本朝底板23(附图1中向下)延伸。
绝缘筒管42最好属于缠绕(wrap)型,以通过将这对压接件44A、44B中的一个至少部分放置在另一个上与线W的绝缘覆盖层Wa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连接。在两个压接件44A、44B中,一个压接件44A位于外侧的一部分最好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弯曲,以基本向外突出,或者以与另一压接件44B的相应表面部分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与之垂直突出,和/或相对于插入方向ID(在附图4中向下)突出,如附图4中所示。一个压接件44A的这个或这些向外突出部分对应于优选的突出部分45。如附图5中所示,该突出部分45最好具有一高度或突出距离,使得在绝缘筒管42压接成与线W的绝缘覆盖层Wa连接的情况下,包括突出部分45在内的绝缘筒管42的高度(垂直或径向尺寸)基本等于包括锁定突起25在内的主体部分20的高度。
端子接头T至少部分插入其中的连接器外壳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形成有一个或多个,最好是数个空腔11,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端子接头T。这数个空腔11设置在一个或多个层上,最好设置在两个(上和下)层上,如附图5和6中所示。每个空腔11都基本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延伸,并且端子接头T可在插入方向ID上,最好基本从后面(附图5和6中的右边)至少部分插入到其中。
每个空腔11的截面形状都基本对应于端子接头T的主体部分20的截面形状(并最好基本是在垂直方向上略长的矩形),从而端子接头T的主体20可至少部分插入到其中,并且其高度最好在向前和向后方向FBD上基本恒定。最好通过切割每个空腔11的底壁或基壁12形成锁定部分13。该锁定部分13最好基本处于在其前后端都受到支承的梁的形式,并可以使前后两端处的其联接部分向上和向下(或在与插入方向ID交叉的方向上)弹性变形。突出到空腔11中的锁定区域13A形成在锁定部分13的上表面或内表面上,从而最好从后端位置相对于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延伸到中间位置(最好是基本中央位置),即延伸到基本对应于端子接头T的锁定突起25的后端的位置。锁定区域13A的前表面形成与端子接头T的插入方向ID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与之垂直的锁定表面14,从而可与锁定突起25接合。锁定区域13A的上表面或内表面的前部(最好是基本前半部)形成基本水平的表面15,该水平表面是基本水平的(或者基本平行于插入方向ID),并且后部(最好基本是后半部或者从水平表面15延伸向或延伸至锁定部分13的后边缘的部分)形成具有朝后的平缓向下斜度(最好是大约2°至大约30°之间的斜度,更为优选地是在大约3°和大约20°之间)的倾斜表面16。
一个或多个突舌插入开口17形成在连接器外壳10的前壁中基本对应于一个或多个相应空腔11的位置处,一个或多个相应配合端子接头的一个或多个突舌至少部分或可至少部分插过该突舌插入开口。而且,端子接头T的稳定器27可至少部分安装到其中的凹槽(未示出)基本沿着锁定部分13后面的每个空腔11的底壁12的一个横向边缘形成或形成在其附近。
接下来,描述如此构造的本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
在将固定到线W的末端上的端子接头T安装到空腔11中时,端子接头T在插入方向ID上最好基本从后面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11中,使锁定突起25基本面向空腔11的锁定部分13。然后,端子接头T的主体部分20逐渐插入到空腔11中,并相对顺利地通过空腔11的后部,尤其是基本后半部(附图5中的右侧)。然后,线压接部分40的前侧与主体部分20一起基本插入到空腔11中。当主体部分20的前端到达锁定部分13的倾斜表面16的后端时,线连接部分(最好是线压接部分40)的后端,即其(最好是绝缘筒管42的)突出部分45进入空腔11。此时,绝缘筒管42的突出部分45的突出末端(底端)靠近空腔11的底壁或基壁12,并且基板43的上表面靠近空腔11的上壁,在它们之间几乎不具有间隙。换句话说,端子接头T的后侧(绝缘筒管42所设置的侧面)和空腔11之间沿着高度方向(附图5中的垂直方向)的间隙由突出部分45填满或桥接。
随后,通过将夹具18放置在已经至少部分进入空腔11的突出部分45的后端上进一步推动端子接头T。然后,主体部分20的前端逐渐移动到锁定部分13的倾斜表面16上,以基本向外或向下按压锁定部分13,从而使锁定部分13基本向外或向下弹性变形。最好基本同时,主体部分20受到锁定部分13的弹性恢复力,以压向空腔11的基本相对的(上)壁。此处,如果绝缘筒管42不具有突出部分45,则由于线W较薄,所以在线压接部分40下面限定较大间隙。因此,如果主体部分20受到锁定部分13的弹性恢复力,则存在通过向下(朝间隙)移动线压接部分40,并将主体部分20移向上壁使端子接头T倾斜的可能性。然后,主体部分20的前端的上边缘部分(线压接部分的底侧处的边缘部分)可能与空腔11的上壁接触,同时移动到锁定部分13的倾斜表面16上,从而增大插入阻力,以使得插入操作困难。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构造,由于突出部分45填满或桥接端子接头T的后端下面的间隙,所以基本防止了线压接部分40的移动。结果,即使受到来自锁定部分13的弹性恢复力,主体部分20也无法朝上壁移动,因此端子接头T可以保持基本水平的姿势。
当端子接头T进一步插入(尤其是当夹具18进一步受到推动时),主体部分20基本向外或向下按压锁定部分13的水平表面15,并且在锁定部分13基本向外或向下弹性变形,同时保持在基本水平姿势或者沿着向前和向后方向FBD弹性变形的情况下,端子接头T前进。在端子接头T的锁定突起25的后端到达锁定部分13的锁定表面14的位置的同时,锁定部分13至少部分恢复,以将锁定表面14与锁定突起25的后端接合,从而保持并锁定端子接头T。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线压接部分40的绝缘筒管42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45,在绝缘筒管42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线W的绝缘覆盖层Wa连接的情况下,用于沿着高度方向或径向(或者,与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成不等于0°或180°的角度,最好基本与之垂直的方向,和/或端子接头的纵向)填满或桥接或跨过间隙到空腔。于是,即使薄线W连接,端子接头T也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11中,同时最好基本保持在基本水平的姿势。这能够防止线压接部分40在空腔11中向外或向下移动,以倾斜端子接头T,从而主体部分20的前端的上边缘部分接触空腔11的上壁的情况发生。
而且,由于该一个或多个圆角或倾斜或斜面部分33形成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的(最好基本是上)边缘部分处,也就是形成在如果线压接部分40向下(朝突出部分45所设置的侧面)即使是略微移动,则最靠近空腔11的上壁的部分处,所以与该上边缘部分具有倾斜拐角的情况相比,即使端子接头T略微倾斜,使得上边缘部分接触空腔11的上壁,也更不可能捕获该上边缘部分。因此,即使连接的是较薄的线W,也可以避免由于端子接头T前端与空腔11上壁的接触而增大插入阻力,使得端子接头T可以顺利插入到空腔11中。
另外,由于最好通过用夹具18推动突出部分45将端子接头T至少部分插入,所以不需要推动端子接头T,同时抓住线W,因此可以安全地避免线W的皱折。尤其是在本实施例中,线W较薄,并具有比较厚的线更小的强度,因此在以这种方式顺利插入端子接头T,以防止线W皱折的方面非常有效。
最好通过将绝缘筒管42的两个压接件44A、44B的至少一个44A弯曲成基本向外或径向突出,形成至少一个突出部分45。这种突出部分45可以较容易形成。
因此,为了提供即使较薄的线与之连接也可顺利插入到空腔中的端子接头,线压接部分40的绝缘筒管42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分45,用于在绝缘筒管42与线W的绝缘覆盖层Wa压接成连接的情况下,沿着高度方向填满与空腔的间隙。于是,即使连接的线W较薄,端子接头T也至少部分插入到空腔中,同时保持基本水平的姿势。这能够防止线压接部分40在空腔11中基本向外或向下移动,以倾斜端子接头T,从而主体部分20的前端的上边缘部分与空腔11的上壁接触的情况发生。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面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述实施例也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除了下述实施例之外,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也可以作出各种改变。
(1)在前述实施例中,形成有突出部分45的绝缘筒管42属于缠绕型,以通过将这对压接件44A、44B中的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压接成与线W的绝缘覆盖层Wa连接。形成有突出部分的该线压接部分可以不属于这种类型。例如,它可以属于心形类型,或者属于一对压接件相继偏置,从而在压接之后不会一个放置在另一个上的类型。
(2)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圆角部分33设置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的上边缘部分处,以能够使端子接头T顺利插入,但是上边缘部分也可以不必须倒圆角。
(3)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端子接头是阴性端子接头,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阳性端子接头。
(4)尽管在前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筒管42的两个压接件44A、44B的一个44A弯曲成向外突出,形成突出部分45,但是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切割压接件的一部分并将该切割部分弯曲,形成突出部分。
附图标记列表
T         端子接头
W         线
10        连接器外壳
11        空腔
20        主体部分
33        圆角部分
40        线压接部分
44A,44B  一对压接件
45        突出部分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接头(T),该端子接头在固定到线(W)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其至少部分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空腔(11)中,所述端子接头包括:
基本为管的形式的主体部分(20),配合端子可至少部分插入到该主体部分(20)中,及
线连接部分(40),该线连接部分(40)设置在主体部分(20)后面以与线(W)的末端部分连接,
其中,相对于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并且在线连接部分(40)的底侧,设有至少一个圆角或锥形部分(33),
其特征在于,该线连接部分(40)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45),用于在线连接部分(40)与线(W)的末端部分连接的情况下沿着高度方向基本填满线连接部分(40)和空腔(11)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线连接部分(40)包括缠绕型的至少一个线压接部分(40),该线压接部分(40)包括至少一对压接件(44A;44B),通过将其中一个压接件至少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压接件上,这对压接件(44A;44B)将与线(W)的末端部分压接成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突舌导向部分(32)设置在主体部分(20)处,用于对配合端子的突舌插入到主体部分(20)中进行导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沿着主体部分(20)的板部分(21)的板表面的方向从该板部分(21)的前边缘延伸较短距离之后基本向内弯曲,突舌导向部分(32)形成在主体部分(20)的板部分(21)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突舌导向部分(32)的导引端具有与将与突舌接触的弹性接触件(30)的前端基本相同的径向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通过对主体部分(20)的板部分(21)处的斜角进行斜切或压花,而形成所述圆角或锥形部分(3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突舌导向部分(32)设置在主体部分(20)处,用于对配合端子的突舌插入到主体部分(20)中进行导向,并且所述斜切或压花作用于除了突舌导向部分(32)延伸的部分之外的板部分(21)的前端的外边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可与设置在空腔(11)中的锁定部分(13)接合的锁定突起(25)设置在主体部分(20)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端子接头(T)插入到空腔(11)中的插入方向(ID),在主体部分(20)的前端处或其附近基本与圆角或锥形部分(3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一个辅助圆角或锥形部分(24A)。
10.具有连接器外壳(10)的连接器,至少一个空腔(11)形成在该连接器外壳(10)中,其特征在于,在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个的端子接头(T)已经固定到线(W)的末端部分上之后,其至少部分插入到所述空腔(11)中。
CN2007100022617A 2006-01-18 2007-01-17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Active CN101005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0437 2006-01-18
JP2006010437A JP2007194047A (ja) 2006-01-18 2006-01-18 端子金具
JP2006-010437 2006-01-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5171A CN101005171A (zh) 2007-07-25
CN101005171B true CN101005171B (zh) 2011-04-06

Family

ID=37909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2617A Active CN101005171B (zh) 2006-01-18 2007-01-17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47748B2 (zh)
EP (1) EP1811608B1 (zh)
JP (1) JP2007194047A (zh)
KR (1) KR20070076550A (zh)
CN (1) CN101005171B (zh)
DE (1) DE602007012604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67432A (ja) * 2008-09-10 2010-03-2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233962B2 (ja) * 2009-11-10 2013-07-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4160545A (ja) * 2013-02-19 2014-09-0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雌端子金具
CN107257044B (zh) * 2017-06-14 2019-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端子防脱功能的汽车线束插件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308A (zh) * 2004-04-13 2005-10-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阴性终端接头及配设有该接头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9904D0 (en) 1988-08-22 1988-09-21 Amp Great Britain Crimping ferrule to insulation of insulated cable
JP2000048901A (ja) * 1998-07-27 2000-02-18 Yazaki Corp 防水コネクタ
JP3480693B2 (ja) * 1999-03-16 2003-12-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側端子金具
JP2000348803A (ja) * 1999-06-07 2000-12-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3801889B2 (ja) * 2001-09-07 2006-07-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3976024B2 (ja) * 2004-03-26 2007-09-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4066978B2 (ja) 2004-05-24 2008-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ファストン端子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84308A (zh) * 2004-04-13 2005-10-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阴性终端接头及配设有该接头的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11608A3 (en) 2008-11-05
JP2007194047A (ja) 2007-08-02
EP1811608A2 (en) 2007-07-25
US7347748B2 (en) 2008-03-25
CN101005171A (zh) 2007-07-25
US20070167090A1 (en) 2007-07-19
KR20070076550A (ko) 2007-07-24
EP1811608B1 (en) 2011-02-23
DE602007012604D1 (de)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68886B1 (ko) 단자 피팅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1643599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using such a terminal fitting
EP1801922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EP1890363B1 (en) A female terminal fitting
US7204728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EP2485334B1 (en) Multi-contact terminal fitting
US78285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retainer pressing the wire connecting portion of a wire terminal
EP2852004B1 (en) Terminal fitting
US7789722B2 (en) Terminals and a terminal connecting structure
US8523619B2 (en) Terminal fitting
EP2107645A1 (en) A terminal fitting
CN101645542A (zh) 端子接头及其连接方法
CN101005171B (zh) 端子接头及设置有该端子接头的连接器
EP1689035A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it
JP6807024B2 (ja) 雌端子
EP2056408B1 (en) An electrical terminal fitting and forming method therefor
US6585544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6629864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for plug-in connector
CN1881700B (zh) 阴端子以及使用阴端子的电连接器
EP2575215B1 (en) Terminal fitting
US20020048988A1 (en) Press-connecting terminal
JP2015099676A (ja) 端子金具
US6413115B2 (en) Insulation-displacement terminal fitting
JP2008218331A (ja) コネクタ
JP2004335458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の電気接触子及びハウジ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