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0376A -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0376A
CN101000376A CN 200710063297 CN200710063297A CN101000376A CN 101000376 A CN101000376 A CN 101000376A CN 200710063297 CN200710063297 CN 200710063297 CN 200710063297 A CN200710063297 A CN 200710063297A CN 101000376 A CN101000376 A CN 101000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pi
sigma
target
mark
ran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6329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7601C (zh
Inventor
李刚
彭应宁
许稼
王秀坛
戴喜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7100632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07601C/zh
Publication of CN101000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0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6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6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1)对每个脉冲采样完成距离压缩;2)把方位时间分割成多个相干处理间隔(CPI);3)在每个CPI内做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进入方位频域;4)把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的数据幅度和第一门限比较做判决并输出点迹;5)点迹凝聚;6)在点迹域做Hough变换并做第二门限判决。本发明在每个CPI内实现了同一个距离单元内目标信号相干积累,在各CPI间实现了跨越距离单元的目标信号非相干积累,从而可以显著抑制虚警,同时提高了系统对微弱目标的检测能力。

Description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穿透性等优良特性,在导航、遥感、测绘、侦察、警戒、火控等民用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多,从SAR回波信号中检测运动目标,已经成为国内外新体制多模态SAR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双基地SAR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单基地雷达相比,双基地SAR具有更好的“四抗”性能,ONERA/DLR和FGAN分别在2003年2月和10月成功完成了同速并轨机载双基地SAR对静止场景成像实验,效果良好。根据以上的研究基础,有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双基地SAR运动目标检测,他们把用于单基地SAR的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和相位中心偏置(DPCA)推广到双基地SAR。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基于长相干处理时间内方位信号的相位分析,因此要求在处理时间内运动目标不能跨越多个距离单元,这导致这些方法对快速运动目标失效。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降低距离分辨率,即合并相邻的距离单元,而这将导致信噪比下降,检测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以成功检测跨越多个距离单元的快速运动目标。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针对并轨等速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该方法依次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雷达接收机接收每一个发射脉冲对应的回波数据,并让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完成距离向的脉冲压缩,其中匹配滤波器频域响应函数的幅度为1、相位与雷达发射机所发射的线性调频信号共轭;
步骤(2)把检测时间T分割成N个相干处理间隔CPI,每个CPI包括的脉冲数为M=fPRF·Tc,其中fPRF为脉冲重复频率,为设定值,Tc为每个CPI占用的相干积累时间,为设定值,T=NTc,T内的脉冲数为NM;
步骤(3)在每个CPI内,对每个距离单元内的M个数据做快速傅立叶变换,进入方位频域,完成每个距离单元内信号的相干积累,积累增益为M,其中M如步骤(2)中所述,所述距离单元的大小定位为ρr=c/2B,c为光速,B为雷达带宽,所述距离单元即为距离向的分辨率;
步骤(4)在每个CPI内、在每个距离单元内,求出方位频域主杂波区外频率通道的数据幅度,经设定的第一门限E作判决并输出点迹:超过E则在相应距离单元输出点迹、记为1,否则不输出点迹、记为0,所述步骤(4)依次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4.1)在每个CPI内、在每个距离单元内,取比杂波功率峰值低3dB所对应的频带以外的频率区间,得到主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
步骤(4.2)根据设定的初步虚警概率Pf1,按下式计算判决信号幅度的第一门限E
P f 1 = ∫ E ∞ p 0 ( x ) dx ,
其中p0(x)为目标不存在时的幅度分布密度函数,为
p 0 ( x ) = 1 2 &sigma; 2 exp { - x 2 &sigma; 2 } x &GreaterEqual; 0 0 x < 0 ,
σ2是主杂波区外全部频率通道的信号能量的平均值,Pf1可设定为10-3
步骤(4.3)在每个CPI内、在每个距离单元内,把主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数据的幅度与第一门限E相比,若大于E则在相应的距离单元输出点迹、记为1,否则不输出点迹、记为0;
步骤(4.4)按下式计算检测概率Pd1
P d 1 = &Integral; E &infin; p 1 ( x ) dx ,
其中p1(x)为目标存在时的幅度分布密度函数,为
p 1 ( x ) = x &sigma; 2 exp { - x 2 + &mu; 2 &sigma; 2 } I 0 ( x &mu; &sigma; 2 ) x &GreaterEqual; 0 0 x < 0 ,
其中μ为超过第一门限E的检测到的信号幅度,从主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测量得到,I0(·)是0阶贝塞尔函数,按下式计算
I 0 ( x &mu; &sigma; 2 ) = 1 + &Sigma; n = 1 &infin; [ ( x &mu; 2 &sigma; 2 ) n / n ! ] 2 ;
步骤(5)点迹凝聚,即在每个CPI内,由点迹占据的所有距离单元的平均值来确定目标在该CPI中的距离ri,也即
r i = &Sigma; j = 1 J i r i ( J ) / J i ,
其中Ji是第i个CPI中一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个数,ri (j)表示第i个CPI中点迹占据的第j个距离单元序号;
步骤(6)通过步骤(5)得到一个点迹图,横轴是CPI序号,纵轴是距离单元序号,再在该点迹图上做Hough变换,经第二门限K作判决,超过K则认为目标存在,否则认为目标不存在,所述步骤(6)依次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6.1)根据设定的最终虚警概率PF,PF=10-6或10-7,按下式设定第二门限K,
P F = &Sigma; i = K N C N i P f 1 i ( 1 - P f 1 ) N - i ,
其中N=T/Tc是检测时间内的CPI个数, C N i = N ! i ! ( N - i ) ! 是组合计算公式,得到K后,按下式计算最终检测概率PD
P D = &Sigma; i = K N C N i P d 1 i ( 1 - P d 1 ) N - i ;
步骤(6.2)按下式所用Hough变换判定目标是否存在
HT ( f ) = &Sigma; i = 1 N f ( CP I i , r i ) ,
若HT(f)≥K判定为目标存在,否则判定为目标不存在,其中f(CPIi,ri)是点迹图中任意一条直线函数,HT(f)表示在得到的点迹图上搜索任意的直线,若某直线上的点迹个数大于K,则认为目标存在,且该直线反映了目标的运动轨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比传统的基于短相干积累方法(如MTD)多出了 倍的积累增益,可检测更微弱的目标;
2)能够对非合作目标徙动轨迹自动搜索和匹配,实现了跨越多个距离单元的积累,这是传统的方法无法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同速并轨双基地SAR的几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是第i个CPI内在方位FFT后数据格式示意图;
图4针对下面实施方式给出的仿真例子,给出在每个CPI内经第一门限E判决后得到的点迹图;
图5针对下面实施方式给出的仿真例子,给出在点迹域做Hough变换后经第二门限K判决得到的点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给出问题的模型。图1给出了一部正侧视同速并轨双基地SAR的示意图。X轴表示方位方向,Y轴表示距离方向,Z轴表示垂直方向。雷达发射机Tr和接收机Re同的速度v沿X轴方向运动。X-Y平面内有一目标P在检测时间间隔[-T/2,T/2]内以恒定速度(vx,vy)运动。当方位时间t=0时,发射机位于(0,yTr,Ht),接收机位于(0,0,Hr),P位于(x0,y0)。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目标P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瞬时距离函数分别为
R T ( t ) = [ x 0 + ( v x - v ) t ] 2 + ( y 0 - y T + v y t ) 2 + H T 2
R R ( t ) = [ x 0 + ( v x - v ) t ] 2 + ( y 0 + v y t ) 2 + H R 2 ,
在t=0处对上两式做泰勒展开得到
R T ( t ) &ap; R T 0 + 1 R T 0 [ x 0 ( v x - v ) + ( y 0 - y T ) v y ] t + [ ( v - v x ) 2 + v y 2 ] 2 R T 0 t 2
R R ( t ) &ap; R R 0 + 1 R R 0 [ x 0 ( v x - v ) + y 0 v y ] t + [ ( v - v x ) 2 + v y 2 ] 2 R R 0 t 2 ,
其中 R T 0 = x 0 2 + ( y 0 - y T ) 2 + H T 2 , R R 0 = x 0 2 + ( y 0 - y T ) 2 + H R 2 。因此目标P的双基地瞬时距离函数为
R ( t ) = R T ( t ) + R R ( t )
&ap; R T 0 + R R 0 + { 1 R T 0 [ x 0 ( v x - v ) + ( y 0 - y T ) v y ] + 1 R R 0 [ x 0 ( v x - v ) + y 0 v y ] } t .
+ [ ( v - v x ) 2 + v y 2 ] 2 ( 1 R T 0 + 1 R R 0 ) t 2
上式中t的常数项和线性项为距离走动ΔRW,t的高次项为距离弯曲ΔRC,其中三次及更高次项往往可忽略,二次项是ΔRC的主要成分。当检测时间间隔[-T/2,T/2]内最大程度的ΔRC小于距离向分辨率ρr时,即
[ ( v - v x ) 2 + v y 2 ] 2 ( 1 R T 0 + 1 R R 0 ) ( T 2 ) 2 &le; &rho; r ,
瞬时距离函数可近似为一条直线,
R ( t ) &ap; R T 0 + R R 0 + { 1 R T 0 [ x 0 ( v x - v ) + ( y 0 - y T ) v y ] + 1 R R 0 [ x 0 ( v x - v ) + y 0 v y ] } t ,
其中ρr=c/(2B),B为发射信号带宽,c为光速。
需要指出:(1)检测时间T一般小于合成孔径时间Ts。设θ为方位向天线波束开角,则Ts≈RR0θ/v。容易计算,[-Ts/2,Ts/2]内最大距离弯曲程度为 R R 0 ( 1 + &theta; 2 / 4 - 1 ) &ap; R R 0 &theta; 2 / 8 ,一 般要大于ρr,因此T<Ts。(2)检测时间T一般大于传统的运动目标检测(MTD)采用的短相干积累时间Tc。传统的短相干积累方法要求在CPI占用的时间Tc内ΔR=ΔRW+ΔRC<ρr,而本文方法只限制检测时间T内ΔRC<ρr,因此T可远大于Tc。(3)上述距离弯曲ΔRC相对距离分辨率ρr可忽略,但相对载波波长不可忽略。因此,在检测时间T内,方位向目标回波仍是线性调频信号,与常用的SAR回波信号模型是一致的。
根据上述问题模型,给出用于一种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对逐个脉冲采样,完成距离压缩。雷达接收机接收每一个发射脉冲对应的回波数据,完成距离向的脉冲压缩。其中脉冲压缩是雷达常用的信号处理方式,让接收到的回波通过与雷达所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相位共轭的匹配滤波器,从而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
2)把整个检测时间间隔划分为N个CPI,并设在每个CPI占用的时间Tc内ΔR<ρr。若脉冲重复频率为fPRF,则每个CPI包含M=fPRF·Tc个脉冲。
3)在每个CPI内做快速傅立叶变换(FFT)进入方位频域。在每个CPI内,目标信号是检测时间内线性调频信号的一段,严格的说也是线性调频信号。但由于Tc较小,CPI内信号带宽小于频率分辨率1/M,因此CPI内目标信号可近似为单频。这一步完成CPI内同一距离单元内对信号的相干积累,积累增益为M。
4)此时第i个CPI内数据格式如图3所示。在每个距离单元,求出CPI方位频域主杂波区外频率通道的数据幅度,经第一门限E做判决并输出点迹:过门限则在相应距离单元输出1,否则输出0。初步的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分别为 P f 1 = &Integral; E &infin; p 0 ( x ) dx P d 1 = &Integral; E &infin; p 1 ( x ) dx ,其中p0(x))和p1(x)分别为目标存在和不存在情况下幅度分布密度函数。一般在主杂波区外频率通道外可认为目标不存在时幅度服从瑞利分布,目标存在时幅度服从莱斯分布,即
p 0 ( x ) = 1 2 &sigma; 2 exp { - x 2 &sigma; 2 } x &GreaterEqual; 0 0 x < 0
p 1 ( x ) = x &sigma; 2 exp { - x 2 + &mu; 2 &sigma; 2 } I 0 ( x &mu; &sigma; 2 ) x &GreaterEqual; 0 0 x < 0
其中σ2是主杂波区外频率通道杂波的平均能量,μ是目标信号的幅度,I0(·)是0阶贝塞尔函数,计算公式为 I 0 ( x &mu; &sigma; 2 ) = 1 + &Sigma; n = 1 &infin; [ ( x &mu; 2 &sigma; 2 ) n / n ! ] 2 .
5)点迹凝聚。在每个CPI内,由点迹占据的所有距离单元的平均值来确定目标在该CPI中的距离ri;即
r i = &Sigma; j = 1 J i r i ( J ) / J i ,
其中Ji是第i个CPI中一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个数,ri (j)表示第j个距离单元。
6)通过步骤5)得到点迹图,它的横轴是CPI序号,纵轴是距离单元序号。在点迹图上做Hough变换,并经第二门限K做判决:过门限则判定为目标存在,否则判定为目标不存在。即
其中N=T/Tc是检测时间内的CPI数;f(CPI,r)是点迹图中的任意一条直线函数,对步骤5)中输出的点迹而言,f(CPIi,ri)=1,否则对点迹图上其他点而言,f(CPI,r)=0;HT(f)表示对f(CPI,R)做Hough变换。可见Hough变换实际上是在步骤5)得到的点迹图上搜索任意的直线,如果某直线上的点迹个数大于K,则认为目标存在,否则认为目标不存在。显然,Hough变换实现了跨越多个距离单元的点迹二元积累,这是目标信号非相干积累的一种实现方法,获得积累增益 。因此步骤3)的CPI内相干积累、和本步骤的CPI间非相干积累,共获得积累增益为
Figure A20071006329700105
。按下式,根据所需的最终虚警概率PF得到第二门限K,
P F = &Sigma; i = K N C N i P f 1 j ( 1 - P f 1 ) N - i ,
其中Pf1和Pd1如步骤4)所述,得到K之后,按照下式计算最终的检测概率
P D = &Sigma; i = K N C N i P d 1 j ( 1 - P d 1 ) N - i .
关于门限E和K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系统的虚警概率需求来设定。例如,对常见的雷达应用可令Pf1=10-3来设定第一门限E,令PF=10-6来设定第二门限K。
下面结合一个仿真例子给出本发明提出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设RT=100km,RT=10km,雷达载频15.5GHz,带宽200MHz,分辨率1m×1m,脉冲重复频率fPRF=1kHz,发射机和接收机运动速度v=100m/s,天线实孔径0.44m。目标P速度为vx=2m/s,vy=8m/s,信噪比为-5dB。根据
[ ( v - v x ) 2 + v y 2 ] 2 ( 1 R T 0 + 1 R R 0 ) ( T 2 ) 2 &ap; v 2 2 ( 1 R T 0 + 1 R R 0 ) ( T 2 ) 2 &le; &rho; r
可知T≤2.697s。取T=2.048s,即方位向采取部分孔径处理,处理点数为2048点。令每个CPI内包含M=64个脉冲,则共有N=2048/64=32个CPI。经过距离向脉冲压缩和方位向FFT之后,计算方位频域杂波区外通道的数据幅度,根据Pf1=10-3设定第一门限E,各CPI内做判决后做点迹凝聚,得到点迹图如图4所示,可见除了目标的运动轨迹之外,还存在很多虚警。为了降低虚警率,传统的方法提高门限E,而这将导致微弱的目标被漏检。而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允许经第一门限判决后存在一定的虚警,通过后续的Hough变化来保证最终检测的低虚警率。在图4中做Hough变化,根据PF=10-6设定第二门限K=16,得到的最终检测结果如图5所示,可见虚警被去除,目标运动轨迹被清晰保留。

Claims (1)

1.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并轨等速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该方法依次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雷达接收机接收每一个发射脉冲对应的回波数据,并让接收到的回波信号通过匹配滤波器,完成距离向的脉冲压缩,其中匹配滤波器频域响应函数的幅度为1、相位与雷达发射机所发射的线性调频信号共轭;
步骤(2)把检测时间T分割成N个相干处理间隔CPI,每个CPI包括的脉冲数为M=fPRF·Tc,其中fPRF为脉冲重复频率,为设定值,Tc为每个CPI占用的相干积累时间,为设定值,T=NTc,T内的脉冲数为NM;
步骤(3)在每个CPI内,对每个距离单元内的M个数据做快速傅立叶变换,进入方位频域,完成每个距离单元内信号的相干积累,积累增益为M,其中M如步骤(2)中所述,所述距离单元的大小定位为pr=c/2B,c为光速,B为雷达带宽,所述距离单元即为距离向的分辨率;
步骤(4)在每个CPI内、在每个距离单元内,求出方位频域主杂波区外频率通道的数据幅度,经设定的第一门限E作判决并输出点迹:超过E则在相应距离单元输出点迹、记为1,否则不输出点迹、记为0,所述步骤(4)依次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4.1)在每个CPI内、在每个距离单元内,取比杂波功率峰值低3dB所对应的频带以外的频率区间,得到主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
步骤(4.2)根据设定的初步虚警概率Pf1,按下式计算判决信号幅度的第一门限E
P f 1 = &Integral; E &infin; p 0 ( x ) dx ,
其中P0(x)为目标不存在时的幅度分布密度函数,为
p 0 ( x ) = 1 2 &sigma; 2 exp { - x 2 &sigma; 2 } x &GreaterEqual; 0 0 x < 0 ,
σ2是主杂波区外全部频率通道的信号能量的平均值,Pf1可设定为10-3
步骤(4.3)在每个CPI内、在每个距离单元内,把主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数据的幅度与第一门限E相比,若大于E则在相应的距离单元输出点迹、记为1,否则不输出点迹、记为0;
步骤(4.4)按下式计算检测概率Pd1
P d 1 = &Integral; E &infin; p 1 ( x ) dx ,
其中p1(x)为目标存在时的幅度分布密度函数,为
p 1 ( x ) = { x &sigma; 2 exp { - x 2 + &mu; 2 &sigma; 2 } I 0 ( x &mu; &sigma; 2 ) x &GreaterEqual; 0 0 x < 0 ,
其中μ为超过第一门限E的检测到的信号幅度,从主杂波区外的频率通道测量得到,I0(·)是0阶贝塞尔函数,按下式计算
I 0 ( x &mu; &sigma; 2 ) = 1 + &Sigma; n = 1 &infin; [ ( x &mu; 2 &sigma; 2 ) n / n ! ] 2 ;
步骤(5)点迹凝聚,即在每个CPI内,由点迹占据的所有距离单元的平均值来确定目标在该CPI中的距离ri,也即
r i = &Sigma; j = 1 J i r i ( j ) / J i ,
其中Ji是第i个CPI中一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个数,ri (j)表示第i个CPI中点迹占据的第j个距离单元序号;
步骤(6)通过步骤(5)得到一个点迹图,横轴是CPI序号,纵轴是距离单元序号,再在该点迹图上做Hough变换,经第二门限K作判决,超过K则认为目标存在,否则认为目标不存在,所述步骤(6)依次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6.1)根据设定的最终虚警概率PF,PF=10-6或10-7,按下式设定第二门限K,
P F = &Sigma; i = K N C N i P f 1 i ( 1 - P f 1 ) N - i ,
其中N=T/Tc是检测时间内的CPI个数, C N i = N ! i ! ( N - i ) ! 是组合计算公式,得到K后,按下式计算最终检测概率PD
P D = &Sigma; i = K N C N i P d 1 i ( 1 - P d 1 ) N - i ;
步骤(6.2)按下式所用Hough变换判定目标是否存在
HT ( f ) = &Sigma; i = 1 N f ( CPI i , r i ) ,
若HT(f)≥K判定为目标存在,否则判定为目标不存在,其中f(CPIi,ri)是点迹图中任意一条直线函数,HT(f)表示在得到的点迹图上搜索任意的直线,若某直线上的点迹个数大于K,则认为目标存在,且该直线反映了目标的运动轨迹。
CNB2007100632976A 2007-01-08 2007-01-08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60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632976A CN100507601C (zh) 2007-01-08 2007-01-08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7100632976A CN100507601C (zh) 2007-01-08 2007-01-08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0376A true CN101000376A (zh) 2007-07-18
CN100507601C CN100507601C (zh) 2009-07-01

Family

ID=38692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6329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601C (zh) 2007-01-08 2007-01-08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07601C (zh)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3960A (zh) * 2009-10-27 2010-08-04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啁啾特性的高精度动态门限目标监测方法
CN101887116A (zh) * 2010-04-14 2010-11-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微弱目标的改进型随机Hough变换检测方法
CN101216554B (zh) * 2008-01-10 2011-05-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01452075B (zh) * 2008-12-30 2011-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平均周期的海上小目标检测方法
CN101666880B (zh) * 2008-09-03 2011-11-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构建双站线阵三维成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方法
CN101738606B (zh) * 2008-11-21 2011-12-28 清华大学 基于广义多普勒滤波器组的雷达目标相参积累检测方法
CN102298142A (zh) * 2011-05-16 2011-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雷达测距模糊条件下多微弱目标ht-stc-tbd检测方法
CN102323577A (zh) * 2011-09-08 2012-01-18 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量积累的高分辨雷达双门限检测器
CN103376447A (zh) * 2012-04-24 2013-1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一种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方法
CN103412310A (zh) * 2013-08-26 2013-11-27 电子科技大学 双基地前视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方法与成像方法
CN103941253A (zh) * 2014-05-12 2014-07-23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搜索雷达数据的滑窗检测录取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66135A (zh) * 2014-09-05 2014-11-26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雷达目标的原始点迹凝聚处理方法
CN104330780A (zh) * 2014-09-25 2015-02-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自适应频域非相干积累的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749570A (zh) * 2015-04-01 2015-07-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不变机载双基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定位方法
CN105403875A (zh) * 2015-12-31 2016-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双极化接收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CN105425222A (zh) * 2015-11-03 2016-03-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数据传输率约束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05445731A (zh) * 2015-11-18 2016-03-30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精度测速的雷达全自动跟踪方法
CN105676170A (zh) * 2016-01-06 2016-06-15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目标无源定位与跟踪的虚假点去除方法
CN106383339A (zh) * 2016-08-30 2017-02-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站点雷达信号级联合检测的镜像目标抑制方法
CN107390196A (zh) * 2017-07-28 2017-11-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基地雷达的快起伏目标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7861107A (zh) * 2017-10-23 2018-03-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连续波雷达的双门限cfar与点迹凝聚方法
CN108020836A (zh) * 2018-01-10 2018-05-11 电子科技大学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CN108037493A (zh) * 2017-11-27 2018-05-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基地雷达的杂波子空间下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8717198A (zh) * 2018-05-04 2018-10-30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导航系统误差补偿修正滤波方法
CN109143184A (zh) * 2018-10-29 2019-01-0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
CN109541579A (zh) * 2018-12-28 2019-03-29 中南大学 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
CN109541581A (zh) * 2018-11-27 2019-03-29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监视雷达的杂波抑制目标机动跟踪方法
CN109581377A (zh) * 2018-12-28 2019-04-05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一种点回波成像质量的分辨率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39621A (zh) * 2017-11-24 2019-06-04 西安艾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tbd算法
CN110133652A (zh) * 2019-05-28 2019-08-16 长沙学院 一种提高gnss-sar距离向压缩信号分辨率的方法
CN110703240A (zh) * 2019-10-10 2020-01-17 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雷达区域点迹密度计算方法
CN111157987A (zh) * 2020-01-03 2020-05-15 中南大学 基于扩展贝塞尔模型的人体目标微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CN111273249A (zh) * 2020-03-04 2020-06-12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雷达虚警预处理时间的智能杂波分区方法
CN111413693A (zh) * 2020-04-10 2020-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Mimo雷达中基于双门限分流处理的tbd与常规跟踪的结合方法
CN112130126A (zh) * 2020-07-24 2020-12-25 南京鹰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毫米波雷达的并行信号处理方法
CN112526501A (zh) * 2019-09-19 2021-03-19 苏州豪米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命气息探测用雷达系统
CN113093121A (zh) * 2021-04-12 2021-07-09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基于点迹密度反馈的自适应门限检测方法

Cited By (5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6554B (zh) * 2008-01-10 2011-05-1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Hough变换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01666880B (zh) * 2008-09-03 2011-11-1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构建双站线阵三维成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方法
CN101738606B (zh) * 2008-11-21 2011-12-28 清华大学 基于广义多普勒滤波器组的雷达目标相参积累检测方法
CN101452075B (zh) * 2008-12-30 2011-08-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平均周期的海上小目标检测方法
CN101793960B (zh) * 2009-10-27 2013-12-11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啁啾特性的高精度动态门限目标监测方法
CN101793960A (zh) * 2009-10-27 2010-08-04 北京邮电大学 具有啁啾特性的高精度动态门限目标监测方法
CN101887116A (zh) * 2010-04-14 2010-11-1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微弱目标的改进型随机Hough变换检测方法
CN102298142A (zh) * 2011-05-16 2011-12-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雷达测距模糊条件下多微弱目标ht-stc-tbd检测方法
CN102323577A (zh) * 2011-09-08 2012-01-18 北京理工雷科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量积累的高分辨雷达双门限检测器
CN103376447B (zh) * 2012-04-24 2016-01-2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一种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方法
CN103376447A (zh) * 2012-04-24 2013-10-3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一种实现非合作双多基地雷达目标三维定位的方法
CN103412310A (zh) * 2013-08-26 2013-11-27 电子科技大学 双基地前视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方法与成像方法
CN103941253B (zh) * 2014-05-12 2016-06-22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搜索雷达数据的滑窗检测录取方法及其系统
CN103941253A (zh) * 2014-05-12 2014-07-23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一种搜索雷达数据的滑窗检测录取方法及其系统
CN104166135A (zh) * 2014-09-05 2014-11-26 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雷达目标的原始点迹凝聚处理方法
CN104330780A (zh) * 2014-09-25 2015-02-0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自适应频域非相干积累的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330780B (zh) * 2014-09-25 2016-06-2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基于自适应频域非相干积累的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749570B (zh) * 2015-04-01 2018-06-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不变机载双基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定位方法
CN104749570A (zh) * 2015-04-01 2015-07-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移不变机载双基合成孔径雷达目标定位方法
CN105425222A (zh) * 2015-11-03 2016-03-2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数据传输率约束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05425222B (zh) * 2015-11-03 2017-09-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数据传输率约束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CN105445731A (zh) * 2015-11-18 2016-03-30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精度测速的雷达全自动跟踪方法
CN105445731B (zh) * 2015-11-18 2017-11-28 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精度测速的雷达全自动跟踪方法
CN105403875A (zh) * 2015-12-31 2016-03-1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双极化接收雷达的目标检测方法
CN105676170B (zh) * 2016-01-06 2018-01-16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目标无源定位与跟踪的虚假点去除方法
CN105676170A (zh) * 2016-01-06 2016-06-15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一种用于多目标无源定位与跟踪的虚假点去除方法
CN106383339A (zh) * 2016-08-30 2017-02-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站点雷达信号级联合检测的镜像目标抑制方法
CN106383339B (zh) * 2016-08-30 2018-12-1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多站点雷达信号级联合检测的镜像目标抑制方法
CN107390196A (zh) * 2017-07-28 2017-11-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基地雷达的快起伏目标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7390196B (zh) * 2017-07-28 2020-04-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基地雷达的快起伏目标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7861107A (zh) * 2017-10-23 2018-03-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连续波雷达的双门限cfar与点迹凝聚方法
CN107861107B (zh) * 2017-10-23 2021-02-0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适用于连续波雷达的双门限cfar与点迹凝聚方法
CN109839621A (zh) * 2017-11-24 2019-06-04 西安艾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tbd算法
CN108037493A (zh) * 2017-11-27 2018-05-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基地雷达的杂波子空间下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8037493B (zh) * 2017-11-27 2021-11-0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多基地雷达的杂波子空间下双门限恒虚警检测方法
CN108020836B (zh) * 2018-01-10 2020-04-07 电子科技大学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CN108020836A (zh) * 2018-01-10 2018-05-11 电子科技大学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运动目标定位方法
CN108717198B (zh) * 2018-05-04 2019-08-0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导航系统误差补偿修正滤波方法
CN108717198A (zh) * 2018-05-04 2018-10-30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相对导航系统误差补偿修正滤波方法
CN109143184A (zh) * 2018-10-29 2019-01-0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扫描雷达的双门限检测方法
CN109541581A (zh) * 2018-11-27 2019-03-29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监视雷达的杂波抑制目标机动跟踪方法
CN109581377A (zh) * 2018-12-28 2019-04-05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 一种点回波成像质量的分辨率评估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41579A (zh) * 2018-12-28 2019-03-29 中南大学 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
CN109541579B (zh) * 2018-12-28 2022-12-27 中南大学 基于Bezier模型的霍夫变换的多普勒穿墙雷达定位方法
CN110133652A (zh) * 2019-05-28 2019-08-16 长沙学院 一种提高gnss-sar距离向压缩信号分辨率的方法
CN112526501A (zh) * 2019-09-19 2021-03-19 苏州豪米波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命气息探测用雷达系统
CN110703240A (zh) * 2019-10-10 2020-01-17 南京莱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fpga的雷达区域点迹密度计算方法
CN111157987A (zh) * 2020-01-03 2020-05-15 中南大学 基于扩展贝塞尔模型的人体目标微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CN111157987B (zh) * 2020-01-03 2021-11-02 中南大学 基于扩展贝塞尔模型的人体目标微多普勒频率估计方法
CN111273249A (zh) * 2020-03-04 2020-06-12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雷达虚警预处理时间的智能杂波分区方法
CN111273249B (zh) * 2020-03-04 2022-07-08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雷达虚警预处理时间的智能杂波分区方法
CN111413693A (zh) * 2020-04-10 2020-07-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Mimo雷达中基于双门限分流处理的tbd与常规跟踪的结合方法
CN112130126B (zh) * 2020-07-24 2021-06-04 南京鹰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毫米波雷达的并行信号处理方法
CN112130126A (zh) * 2020-07-24 2020-12-25 南京鹰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星载毫米波雷达的并行信号处理方法
CN113093121A (zh) * 2021-04-12 2021-07-09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基于点迹密度反馈的自适应门限检测方法
CN113093121B (zh) * 2021-04-12 2022-08-02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基于点迹密度反馈的自适应门限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07601C (zh)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7601C (zh) 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的双门限恒虚警运动目标检测方法
Chen et al. Radon-fractional ambiguity function-based detection method of low-observable maneuvering target
CN103176178B (zh) 雷达动目标Radon-分数阶傅里叶变换长时间相参积累检测方法
CN110456343B (zh) 一种基于fmcw毫米波雷达的即时定位方法及系统
EP0557945B1 (en) Ranging, detection and resolving in a multislope frequency modulated waveform radar system
Björklund et al. Millimeter-wave radar micro-Doppler signatures of human motion
CN109324317A (zh) 毫米波雷达系统及其定位测速方法
CN106597411B (zh) 雷达信号处理方法
Blyakhman et al. Forward scattering radiolocation bistatic RCS and target detection
CN110531336A (zh) 一种物体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3323829A (zh) 基于Radon-分数阶模糊函数的雷达动目标长时间相参积累检测方法
CN105158748A (zh) 一种高速目标多通道补偿聚焦与tbd混合积累检测方法
CN102914773B (zh) 一种多航过圆周sar三维成像方法
CN105487060A (zh) 一种双通道四斜率调制的多目标提取方法
Tavanti et al. A short-range FMCW radar-based approach for multi-target human-vehicle detection
CN203012135U (zh) 一种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
CN103176187A (zh) 一种机载预警雷达地面高速公路目标过滤方法
CN111983602A (zh) 一种微小目标探测雷达装置
CN106468772A (zh) 一种基于距离‑多普勒量测的多站雷达人体跟踪方法
CN104215952A (zh) 基于微动特性的车载目标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US20210326581A1 (en) DNN-Based Human Face Classification
CN113406639A (zh) 基于车载移动式雷达的fod检测方法、系统及介质
Duan et al. A novel FMCW waveform for multi-target dete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algorithm
Chen et al.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for low-observable marine target-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Long et al. Wideband Radar System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3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