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2972C - 唤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唤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2972C
CN100582972C CN200680019967A CN200680019967A CN100582972C CN 100582972 C CN100582972 C CN 100582972C CN 200680019967 A CN200680019967 A CN 200680019967A CN 200680019967 A CN200680019967 A CN 200680019967A CN 100582972 C CN100582972 C CN 10058297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lamp
sound
light
wake
ro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9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9559A (zh
Inventor
井上学
吉田和雄
藤本幸司
佐伯浩司
野口公喜
户田直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9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29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297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1/00Producing optical signals at preselected ti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唤醒装置,其可以仅使用通用放电灯来构成光源,并能够抑制装置整体成本的提高。唤醒装置具备:存储部,其存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以及唤醒时刻;放电灯,其作为光源;调光控制部,其实施调光控制,从存储部中存储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直至唤醒时刻为止,阶段性增加来自上述放电灯的光输出,调光控制部将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内的放电灯的电灯电流设为大致5毫安以上,并使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上的照度在唤醒动作开始时间内大于0勒克斯而且小于或等于23勒克斯。

Description

唤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唤醒装置,其为了让就寝者舒服的睡醒,而在唤醒就寝者时进行调光控制,使得阶段性的增加光输出。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的唤醒装置,已知其具备:存储就寝者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和唤醒时刻的存储部;作为光源的放电灯;实施调光控制的调光控制部,其从所存储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直至唤醒时刻为止,阶段性增加来自放电灯的光输出(例如,参照JP特开平07-318670号公报)。
该装置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得作为生理节律之一的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与生活周期协调,使就寝者的唤醒过程变得舒适,其在唤醒动作开始时,使作为光源的白炽灯的照度从0勒克斯缓缓增加到200~1000勒克斯的中照度,然后,使照度迅速的变化到1000勒克斯以上的高照度。
发明内容
在此种唤醒装置中,如果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处的照度在唤醒动作开始时为0勒克斯,就能够给就寝者提供接近于自然界中破晓时的唤醒环境。不过,由于必须使用可以从0勒克斯开始调光的光源,该唤醒装置一般是由承担0勒克斯到十几个勒克斯范围照度的白炽灯以及承担更高照度的放电灯所组合而成的吊灯(ceiling light),或者是用白炽灯承担全照度范围而在就寝者脸部附近处设置立灯(stand light)。
因此,对于前者,由于无法仅使用通用放电灯来构成光源,而存在装置整体的成本升高且大型化的问题。而对于后者而言,由于无法对应因就寝者在睡觉时翻转等情况所导致的位置移动,因此无法实现让就寝者的唤醒过程舒适化的目的。
另外,在现有的装置中,如果要只用通用放电灯来构成光源,则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光源输出大致为0,即,在唤醒动作开始时放电灯的电灯电流必须5毫安以下,此时,用于实现稳定点亮的点亮电路变得很复杂,或必须叠加脉冲电流,因此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这里,叠加脉冲电流的理由为:在利用不足5毫安的电灯电流来实施点亮操作时,难以维持稳定的弧光放电,而且有时候还会转移到电灯灯光熄灭的状态(辉光放电),因此要避免这种情况,并维持弧光放电。然而,尤其在叠加脉冲电流的情况下,会存在电灯电极消耗加快的问题,而且所产生的噪音还可能会影响就寝者被舒适地唤醒。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唤醒装置,其进行调光控制,使得从所存储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到唤醒时刻为止,阶段性增加放电灯的光输出,此时能够仅使用通用放电灯而构成光源,还能够抑制装置整体成本的提高以及大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唤醒就寝者的唤醒装置,其具有:存储部,其存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以及唤醒时刻;作为光源的通用的放电灯;调光控制部,其实施调光控制,使得上述放电灯的光输出从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阶段性地增加,直到到达唤醒时刻为止;而且上述调光控制部,具有调光控制程序,根据该调光控制程序,控制使得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上述放电灯的电灯电流大致为5毫安以上。
由此,无须为了稳定点亮放电灯而采用具有复杂结构的点亮电路,而且也无需使脉冲电流叠加,从而能够抑制成本提高。尤其是,由于避免了脉冲电流的叠加,因此抑制了电灯电极的消耗,并且也不会因所产生的噪音而影响就寝者被舒适地唤醒。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具有安装有放电灯的照明设备,优选在该照明设备中具备存储部。由此,可以将照明设备内的控制部兼用作存储部,从而,能够减少部件数量,抑制制造成本。此外,如果以IC来构成控制部,则能够活用其中的存储器和定时器,还可以根据存储器中存储的唤醒程序而简易的进行调光控制。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中,优选调光控制部将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放电灯的闪烁时间设定为20毫秒以下。由此,不会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就苏醒。这里,放电灯的闪烁时间是指这段时间:从放电灯点亮开始,到放电灯点亮开始时刻产生的闪光消失而以所设定的调光级别稳定点亮为止。该闪光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例如可能是为了预热放电灯而在点亮前向预热用电容施加的电压等所导致产生。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中,优选调光控制部对放电灯进行调光,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的照度,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大于0勒克斯且小于或等于23勒克斯。由此,可以仅使用通用放电灯来构成光源,能够抑制成本提高以及大型化,此外,也不会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就使人苏醒。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中,优选调光控制部进行调光,使得在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到唤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出现使放电灯的光输出的增加速度变化的变化点,而且,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的照度,在上述变化点处成为40勒克斯以下,而在唤醒时刻成为100勒克斯以上。由此,只要将变化点以及唤醒时刻的照度设定得比白炽灯的情况(250~1000勒克斯等)更低,则在唤醒时不会感到不舒适。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中,优选具有音源输出部,该音源输出部产生与唤醒动作连动的非刺激声音,而且,使该非刺激声音的听感高度接近自然声音的听感高度。由此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使得用于唤醒动作的光明暗控制与和自然声音接近的非刺激声音连动,从而能够使人心理舒适的从一种生理状态转变到其他生理状态(就寝、放松、起床、唤醒)。此外,还可以对利用声音实现照明控制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易懂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的框图。
图2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信息曲线的图。
图3是具备该装置的卧室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控制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的基本结构图。
图6是该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图。
图7是该装置的遥控信息发送器的结构图。
图8是该装置的音源输出部的结构图。
图9是该装置的遥控信息发送器的输出时序说明图。
图10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控制与声音的连动方法的图。
图11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控制与声音的连动方法的图。
图12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控制与声音的连动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控制与声音的连动方法的图。
图14是表示该装置的调光控制与声音的连动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1具备:存储部2,其存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以及唤醒时刻;放电灯4(荧光灯),其作为光源;调光控制部3,其实施调光控制,从所存储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到唤醒时刻为止,使来自放电灯4的光输出阶段性增加。该调光控制按照如下方式进行,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处的照度,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比0勒克斯大并且在23勒克斯以下。
另外,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直至唤醒时刻为止的期间有一个变化点A,在该变化点A处,放电灯4的光输出的增加速度发生变化,而且,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处的照度在变化点A处为40勒克斯以下,在唤醒时为100勒克斯以上。此外,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放电灯4的电灯电流为5毫安以上。而且,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放电灯4的闪烁时间在20毫秒以下。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1进行更为具体的说明。存储部2具有箱状的外轮廓,其由输入终端21和存储电路22构成,该输入终端21从其外轮廓的一部分暴露于室内,该存储电路22收纳于外轮廓内部。输入终端21是触摸板式的设备,能够根据所显示的菜单的指示,输入作为唤醒时刻的起床时刻。其还可以具备除了输入作为唤醒时刻的起床时刻的功能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还可以兼用于放电灯4的点亮、熄灭的操作功能。
存储电路22是通用的存储器,其是存储所输入的作为唤醒时刻的起床时刻的设备。将存储电路22中存储的作为唤醒时刻的起床时刻转换成数字信息,然后经由通信线路,将信息发送至后述的调光控制部3中的调光信号发生电路32。
调光控制部3具有箱状的外轮廓,其由收纳于外轮廓内部的定时器电路31、调光信号发生电路32以及振荡电路33构成。定时器电路31是对现在时刻进行计时的设备,其将显示的现在时刻转换成数字信息,然后经由通信线路,将信息发送至后述的调光信号发生电路32。调光信号发生电路32具有微计算机,其根据发送来的唤醒时刻即起床时刻、现在时刻以及所存储的调光控制程序(后面进行详细叙述),产生对放电灯4进行调光控制的调光信号。
调光信号是一种根据矩形波形式的输出电压的占空比来对放电灯4进行调光控制的信号,即,已知所谓的PWM方式的信号,如图2所示,在占空比为0~5%时100%点亮,在85%~100%时10%点亮,在5~85%之间按照在100%点亮到10%点亮之间成比例变化的方式点亮。
振荡电路32是半桥(half bridge)型变频器(inverter),其接收来自未图示的电源部的直流电流,将与调光信号对应的高频电流供给至放电灯4。如JP特开2001-284091号公报所记载的内容所示,该振荡电路32具备:电压检测电路(未图示),其用于检测连接在用于限制放电灯4电灯电流的镇流器扼流圈(ballast choke)(未图示)和预热电极(未图示)之间的耦合电容(未图示)两端的电压;调光开始控制电路(未图示),其控制放电灯4开始调光;反馈电路(未图示),其检测放电灯4的电流,并以使其保持一定的方式,对振荡电路32实施所谓反馈控制,而且,根据放电灯4的预热期间和放电开始后从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差,一方面利用调光开始控制电路在预热期间阻断反馈电路使其不工作,另一方面在放电灯4开始工作时解除阻断而开始调光,由此将闪烁时间抑制在20毫秒以下。
放电灯4是通用的荧光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实施了100小时老化的灯FHD85EL(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制造)。除了荧光灯之外也可以使用高亮度放电灯、无电极放电灯等的通用放电灯。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1设置在卧室内,该卧室具备让就寝者安睡的床6,存储部2设置在墙面上,调光控制部3设置在天花板上,放电灯4以被安装在照明设备内的状态而设置在天花板面的大致中央处。在照明设备中还可以设置通用的反射板或者反射罩(shade)。该卧室中,床面积是2.7m×3.6m的矩形,床6按照使其长轴边沿卧室长轴方向的方式设置在角落部。天花板高2.4m、床6的高度为0.4m,放电灯4与床之间的距离大致为2m。
接着,基于附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唤醒装置1根据存储在调光控制部3中的调光控制程序对放电灯4进行调光点亮,由此唤醒就寝者。调光控制程序,将作为唤醒时刻的起床时刻的30分钟之前设定为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在该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对放电灯4进行调光点亮,使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处的照度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大于0勒克斯并且在23勒克斯以下。
然后,这样对放电灯4进行调光点亮:维持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光输出或者逐渐增加光输出,直至作为唤醒时刻的起床时刻之前10分钟为止,在唤醒时刻即起床时刻的10分钟前,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处的照度在变化点A处为40勒克斯以下。在唤醒时刻即起床时刻的10分钟前左右,使放电灯4的光输出增加速度变化,将该时间点表示为变化点A。
只要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直至唤醒时刻为止阶段性增加来自放电灯4的光输出,则在其中一部分区间内光输出恒定也没有关系。例如,如上所述,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直至变化点为止的期间内,使得照度保持恒定也没关系。此外,阶段性增加不是仅仅表示呈阶段状的增加,也可以是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直至唤醒时刻为止,使放电灯4的光输出逐渐增加。而且,以这样的方式点亮放电灯4:使得光输出增加至唤醒时刻即起床时刻为止,在唤醒时刻即起床时刻,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处的照度为100勒克斯以上。
下面,用表1所示的调光控制程序唤醒就寝者的结果,对本发明实施例1~10、比较例1~10进行说明。表1是如下评价的代表数据,其包括设定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照度对就寝者的影响的评价、设定的变化点的照度对就寝者的影响的评价;设定的唤醒时刻的照度对就寝者的影响的评价、设定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电灯电流对稳定点亮放电灯的影响的评价、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闪烁时间对就寝者的影响的评价。
表1
  设定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照度(lx)   设定的变化点的照度(lx)   设定的唤醒时刻的照度(lx)   设定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灯的电流(mA)   设定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闪烁时间(msec)  稳定点亮放电灯(是否需要叠加脉冲电流)   就寝者的唤醒时间(起床设定时刻前的时间)(分)   就寝者的唤醒感觉   判定
  实施例1   23   40   100   12   20   否   5   稍微舒适   ○
  实施例2   20   40   100   11   18   否   5   稍微舒适   ○
  实施例3   15   40   100   9   19   否   0   稍微舒适   ○
  实施例4   10   40   100   7   20   否   0   稍微舒适   ○
  实施例5   5   40   100   5   19   否   0   稍微舒适   ○
  实施例6   23   25   200   12   18   否   5   非常舒适   ◎
  实施例7   20   25   200   11   20   否   5   非常舒适   ◎
  实施例8   15   25   200   9   19   否   0   非常舒适   ◎
  实施例9   10   25   200   7   18   否   0   非常舒适   ◎
  实施例10   5   25   200   5   20   否   0   非常舒适   ◎
  比较例1   0   40   80   0   20   要   0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2   10   40   80   7   18   否   0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3   30   25   80   15   19   否   25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4   40   25   80   17   20   否   30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5   0   60   100   0   19   要   25   稍微不舒适   ×
  比较例6   10   80   100   7   18   否   25   稍微不舒适   ×
  比较例7   30   60   100   15   20   否   25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8   40   80   100   17   19   否   30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9   23   40   100   12   25   否   30   非常不舒适   ×
比较例10 20 40 100 11 24 30 非常不舒适 ×
这里,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照度对就寝者的影响的评价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即,从起床设定时刻的30分钟前开始,以预定条件的调光级别来点亮放电灯,并在各个条件下让就寝者报告其是在起床设定时刻的几分钟之前起床的。此外,照度是通过照度计来测定脸部照度的,该照度计以使其受光部相对于脸部平行的方式设置在就寝者两眼之间的中心位置。若起床时的脸的状态向上,则使受光部朝上方向,而若向右则使受光部朝右方向,并进行测定。
此外,变化点A或者唤醒时刻的照度对就寝者唤醒感觉的影响的评价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即,从起床设定时刻的30分钟前直至起床设定时刻,以表1所示的条件使唤醒装置动作,然后使就寝者自己报告在起床设定时刻之后起来时的感觉。此外,设定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电灯电流对稳定点亮放电灯4的影响的评价,是根据为了实现稳定点亮而是否需要叠加脉冲电流来判断的。
电灯电流是用JIS C 7618-2附属书B中规定的电特性试验方法来测定的。放电灯4采用了上述实施100小时老化的灯FHD85EL(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制造)。作为测定条件,将稳定时间设定为15分钟以上以使处于足够稳定的状态,而且将环境温度设定为25±1℃的无风状态。作为测定设备,使用型号为LC334AL(LeCroy公司制造)的数字示波器以及型号为AP015(LeCroy公司制造)的电流探测器,用该示波器和电流探测器观测电灯电流的波形,测定电灯电流来作为其实效值电流。脉冲电流是在以低输出点亮放电灯4的时候所通常采用的电流,即如JP专利第3400472号公报或者JP特开2003-21788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明暗周期在600赫兹以上的电流。
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闪烁时间对就寝者的影响的评价是通过如下方式得到的,即,从起床设定时刻的30分钟前到起床设定时刻的期间,按照表1所示的条件使唤醒装置1动作,并让就寝者报告其是在起床设定时刻的几分钟前起床的以及起来时候的感觉。
这里,闪烁时间是通过JIS C 7618-2附属书B中规定的电特性的试验方法来测定的。放电灯4采用了上述实施100小时老化的灯FHD85EL(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制造)。
作为测定条件,设定为没有稳定时间(为了观测刚点亮电灯之后的闪烁时间),环境温度处于25±1℃的无风状态。
测定器采用型号为LC334AL(LeCroy公司制造)的数字示波器、以及型号为70311(+70703)(Thermo Oriel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光接受器(+放大器),而且,利用该光接受器以及放大器,将放电灯4的光输出转换成电压,然后通过示波器观测其波形。
所观测到的光输出在刚点亮电灯之后超过所设定的调光级别,并缓缓向所设定的调光级别减少,但在此,将从刚点亮电灯之后起到达所设定的调光级别为止的期间规定为闪烁时间。
如上所示,根据实施方式1~10以及比较例1、5的结果可以明显得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唤醒动作开始时照度大于0勒克斯,所以可以仅使用通用放电灯4来构成光源,由此抑制了成本提高以及大型化。另外,由于照度在20勒克斯以下,也不会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就使就寝者苏醒。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10和比较例5~8的结果以及实施方式1~10和比较例1~4的结果可以明显得出,由于将变化点A和唤醒时刻的照度设定得比白炽灯的情况(250~1000勒克斯等)低,所以在唤醒时不会感到不舒适的感觉。
此外,,根据实施方式1~10和比较例1、5的结果可以明显得出,由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放电灯的电灯电流在5毫安以上,所以能够避免使用复杂的用于实现稳定点亮的点亮电路,也能避免使脉冲电流叠加,而且还能够抑制成本提高。
尤其是,由于能够避免叠加脉冲电流,所以可抑制电灯电极的消耗,而且,也不会因产生的噪音而妨碍就寝者舒适的被唤醒。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10和比较例9~10的结果可以明显得出,由于闪烁时间在20毫秒以下,因此不会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苏醒。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存储部2和调光控制部3分别都是单独部件,但是也可以将它们设置成为一体的部件。另外,在存储部2中还可以使输入终端21和存储电路22分别为单独部件,而且,也可以将存储电路22和调光控制部3设置成一体。此外,存储部2和调光控制部3之间也可以不用通信线路而采用无线方式通信,同样地,输入终端21和存储电路22之间也可以使用无线方式通信。
接下来,针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唤醒装置,参照附图5至附图14来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图5示出了唤醒装置1的设备结构。唤醒装置1具备:放电灯4;调光控制部3,其对放电灯4进行调光控制;音源输出部60,其输出音源;遥控信息发送器110,其发送使任意调光控制程序进行工作的信息;遥控光接受部120,其接收来自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信息,然后将信息传输至调光控制部3。而且,在该唤醒装置1中,将放电灯4、调光控制部3、音源输出部60以及遥控光接受部120构成为一个整体,由此构成照明设备100。通过在照明设备100中设置音源输出部60,使得结构简单而且设置也没有限制。
图6示出了唤醒装置1的调光控制部3。调光控制部3与调光控制程序连动,从音源输出部60输出所希望的音源。这里,通过将照明设备100内的调光控制部3兼用作存储部,减少了部件数量,抑制了制造成本。此外,通过用IC构成调光控制部3,用其中的存储器存储唤醒程序,灵活利用IC内的定时器,从而可以根据唤醒程序简易地进行调光控制。
图7示出了遥控信息发送部110的结构。该遥控信息发送部110中,唤醒动作开始时刻设定部111设定在任意的开始时刻执行任意的调光控制程序,而程序设定部112设定所起动的调光控制程序。如果定时器部113所计时的时刻到达调光控制程序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则经由数据发送部114将唤醒动作开始时刻设定部111和程序设定部112所设定的数据发送至照明设备100的遥控光接受部120,同时该数据被发送至存储电路22。根据发送至存储电路22的信息,将存储在存储电路22中的音源通过音源输出部115进行输出。数据发送部114将照明设备100的点亮状态(点亮、调光、熄灭指令等)作为信息发送的信号而发送至遥控光接受部120,由此控制放电灯4的点亮状态。此外,瞌睡(snooze)设定部170中设置有瞌睡设定开关,通过将该瞌睡设定开关置为ON来执行瞌睡动作。
图8示出了照明设备100内的音源输出部60或者遥控信息发送器110内的音源输出部115的结构。当音源数据输入至音源输出部60(115)时,经由放大器61而由扬声器62输出音源数据。
图9示出了声音输出的时序图。下面对声音输出时序进行说明。将照明控制开始的一定时间之前的时刻设定为t1,将唤醒动作开始时刻设定为t2。由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设定部111来设定t2。当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定时器部113的计时到达时刻t1时,向数据发送部114和存储电路22发送指令代码。传达到数据发送部114的指令代码例如通过红外线或者无线方式被照明设备100的遥控光接受部120接收,然后被发送至照明设备100的存储电路22,并且通过照明设备100的音源输出部60来输出存储在存储电路22中的音源数据。此外,根据发送至遥控信息发送器100的存储电路22的指令代码,通过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音源输出部115来输出存储在存储电路22中的音源数据。此外,在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定时器部113的计时达到时刻t2以后时,也通过程序进行控制,按照与上述相同的流程输出声音。
接着,对音源、音质、种类、音量进行说明。照明设备100的音源输出部60所输出的音源,其音质可向使用者提供舒适心情(下面,记为舒适音)。就音源输出部60输出的声音的种类而言,其声音均接近于使用者的生活环境中可自然听到的音源的高度位置(下面,记为听感高度)。例如,将照明设备100设置在天花板上时的音源,其为小鸟的叫声、风声、树叶摇晃的声音等等。舒适音的音量优选至少在就寝者耳朵位置附近为50dB以下。
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音源输出部115所输出的音源,其音质可向使用者提供舒适心情。另外,其也作为控制程序的使用说明声音。例如,通过声音来说明如何使用以上述放松心情为目的的调光控制程序。而且,也可以用照明设备100内的音源输出部60来产生调光控制程序的使用说明声音。对于从遥控信息发送器110输出的声音的种类,其声音接近于使用者生活环境中可自然听到的听感高度。例如作为设置在床边的桌子上的音源,遥控信息发送器110可发出河水流动的声音、波浪声、风吹草动的声音等等。从遥控信息发送器110输出的舒适声音、说明声音的音量,优选至少在就寝者耳朵的位置处为50dB以下。
接着,参考图10对促使舒适起床的调光控制程序和声音输出连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0(a)示出了光亮度变化情况,即,如本申请申请人所提出的JP特开平7-318670号文献所公开的方案那样,基于唤醒改善照明控制程序(下面,记为ASSA程序)进行调光的一种照明设备的光的亮度变化情况,其中,该唤醒改善照明控制程序是促使舒适起床的程序;图10(b)示出了与光的亮度变化连动而产生的声音(活动声音)。在该例中,从急速变亮的变化点t3开始到起床设定时刻t4为止,照明设备100输出活动声音以提高人的唤醒级别。而且,到起床设定时刻t4之后也可以仍然输出活动声音。
另外,如图11所示,活动声音的音量还可以随着照明设备的亮度逐渐增而增加。此时,通过控制活动声音初始输出时的音量,降低就寝者在早于起床设定时刻t4的时候就起床的可能性,并且音量随着光的逐渐增加而增加,由此可以将就寝者的唤醒级别充分向苏醒方向引导。
图12中示出了瞌睡时的ASSA程序和声音的连动方法。图12中,(a)示出了光的变化,(b)示出了活动声音的变化,(c)示出了通知起床时刻的唤醒声音的变化。按照与逐渐增加的光连动的方式,在时刻t3输出活动声音,在时刻t4的起床设定时刻之后的瞌睡时间,使光按照间歇方式逐渐增加光输出,并且持续输出活动声音,直到就寝者停止程序为止。另外,在光间歇地点亮了100%时,唤醒声音与之连动而被输出一定期间。
接着,参考图13对促进放松心情的照明控制方法和声音输出连动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3(a)示出了光的变化情况,即,如本申请申请人所提出的JP特开2002-237391号文献所公开的方案那样,基于照明控制程序(下面,记为调息调光程序)而使得光发生明暗变化,其中,该照明控制程序是调息而使人放松的程序;图13(b)示出了与光变化连动的放松声音的变化。照明设备在通过调息调光程序进行控制时,光闪烁的中心亮度慢慢降低。随着该中心亮度的降低,用于使人放松的放送声音的音量也随之降低。如此,可以慢慢将人向睡眠方向引导。
图14(a)(b)(c)(d)示出了利用调息调光程序实现的光输出和音源输出(照明设备和遥控信息发送器)的输出时序以及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在由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设定部111设定的时刻t2开始照明控制。在时刻t2的一定时间之前的时刻t1,用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音源输出部115输出说明音,该说明音说明调息调光程序的使用方法。当达到时刻t2时,从照明设备100的音源输出部60和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音源输出部115输出放松声音。从照明设备100的音源输出部60例如传出树叶摇动的声音,从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音源输出部115例如传出河水流动的声音。另外,也可以从t1时刻开始就输出放松声音。与时刻t2之后的照明控制相配合,通过来自遥控信息发送器110的音源输出部115的引导音来进行呼吸时间调整。而且,也可以从照明设备100的音源输出部60来输出说明音和引导音。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还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图10、图11、图12虽然是用于对起床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适用为唤醒时刻的控制方法。另外,图13中虽然示出的是促进放松的控制,图14中虽然示出的是通过调息调光程序来进行的控制,但是它们也均可以适用为就寝时的控制方法。
另外,本申请是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05-187450号文献提出的,该专利申请的内容也可作为参照而引入本申请。

Claims (6)

1.一种唤醒装置,用于唤醒就寝者,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部,其存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以及唤醒时刻;
作为光源的通用的放电灯;
调光控制部,其实施调光控制,使得上述放电灯的光输出从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开始阶段性地增加,直到到达唤醒时刻为止;而且
上述调光控制部,具有调光控制程序,根据该调光控制程序,控制使得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上述放电灯的电灯电流为5毫安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放电灯的照明设备,存储部设置于该照明设备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光控制部将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的放电灯的闪烁时间设定为20毫秒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光控制部对放电灯进行调光,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的照度,在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大于0勒克斯且小于或等于23勒克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调光控制部进行调光,使得在从唤醒动作开始时刻到唤醒时刻为止的期间出现使放电灯的光输出的增加速度变化的变化点,而且,使得作为唤醒对象的就寝者脸部的照度,在上述变化点处成为40勒克斯以下,而在唤醒时刻成为100勒克斯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唤醒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音源输出部,该音源输出部产生与唤醒动作连动的非刺激声音,而且,使该非刺激声音的听感高度接近自然声音的听感高度。
CN200680019967A 2005-06-27 2006-06-26 唤醒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29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87450A JP5124913B2 (ja) 2005-06-27 2005-06-27 覚醒装置
JP187450/2005 2005-06-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559A CN101189559A (zh) 2008-05-28
CN100582972C true CN100582972C (zh) 2010-01-20

Family

ID=37595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99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2972C (zh) 2005-06-27 2006-06-26 唤醒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124913B2 (zh)
CN (1) CN100582972C (zh)
WO (1) WO20070009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8105384A1 (ja) * 2007-02-26 2010-06-03 協和発酵バイオ株式会社 シトルリン含有錠剤
JP2008280779A (ja) * 2007-05-11 2008-11-20 Sekisui Chem Co Ltd 光量調節機能付居室
WO2010123031A1 (ja) 2009-04-23 2010-10-28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覚醒システム
US9007877B2 (en) * 2009-10-29 2015-04-1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llumination device with wake-up function
CN101950154B (zh) * 2010-09-08 2011-12-14 周大庆 一种多功能环境模拟装置
JP5738088B2 (ja) * 2011-06-23 2015-06-1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972511A (zh) * 2015-11-04 2016-09-28 中山市华企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叫醒系统
CN109270828A (zh) * 2018-08-24 2019-01-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21014709A1 (ja) * 2019-07-25 2021-0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方法、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766329B (zh) * 2020-08-04 2022-06-01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接收電路及其資料接收方法
CN115933349A (zh) * 2021-08-05 2023-04-07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唤醒方法、智能唤醒装置、智能唤醒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8595U (ja) * 1991-10-28 1993-05-25 立山アルミニウム工業株式会社 目覚し装置
JPH0678895U (ja) * 1992-04-30 1994-11-04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快適起床環境装置
JPH07130486A (ja) * 1993-11-01 1995-05-1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3550784B2 (ja) * 1994-03-28 2004-08-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目覚まし装置
JP3477250B2 (ja) * 1994-09-07 2003-12-10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照明操作機能付きアラーム時計システム
JP3509234B2 (ja) * 1994-11-22 2004-03-2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目覚まし装置
JP2000058282A (ja) * 1998-08-12 2000-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2000348875A (ja) * 1999-05-31 2000-12-1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装置
JP2004125784A (ja) * 2002-09-10 2004-04-22 Masanobu Kujirada 低照度光などを利用した深夜時間帯告知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066885B2 (ja) * 2003-05-27 2008-03-26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005093264A (ja) * 2003-09-18 2005-04-07 Asahi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照明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559A (zh) 2008-05-28
JP5124913B2 (ja) 2013-01-23
WO2007000958A1 (ja) 2007-01-04
JP2007003499A (ja) 200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2972C (zh) 唤醒装置
EP2122420B1 (en) Wake up stimulus control system
CN102553054B (zh) 呼吸睡眠辅助装置及其方法
US9137867B2 (en) Lighting device
KR101877621B1 (ko) 기상 및 수면 유도 기능이 구비된 조명장치
JP3550784B2 (ja) 目覚まし装置
CN104121515A (zh) 调节睡眠的灯具及方法
CN205227013U (zh) 一种智能灯光唤醒台灯
KR20080101259A (ko) 조명 제어장치
CN103105770A (zh) 一种智能唤醒灯具
CN102413620A (zh) 声光互动情绪调节led智能光源
KR100983171B1 (ko) 주거공간의 건강조명시스템
CN201037610Y (zh) 一种变光唤醒台灯
JP2008157774A (ja) 目覚まし照明装置
CN203504809U (zh) 催眠与醒睡灯
CN112218400B (zh) 一种智能音乐灯
JP7009068B2 (ja) 照明装置、照明器具及び電子機器
CN109275224A (zh) 一种唤醒装置及方法
WO2009077941A1 (en) A wake-up system and a method of awaking a person by means of light
KR101334776B1 (ko) 조명 제어방법
CN206975420U (zh) 一种光唤醒闹钟
CN204442797U (zh) 一种睡眠照明系统
CN208337968U (zh) 智能照明系统
CN216243830U (zh) 一种具有定时发光的唤醒灯具
KR200362532Y1 (ko) 수면유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