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9517C - 喷墨记录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9517C
CN100569517C CNB2006101435097A CN200610143509A CN100569517C CN 100569517 C CN100569517 C CN 100569517C CN B2006101435097 A CNB2006101435097 A CN B2006101435097A CN 200610143509 A CN200610143509 A CN 200610143509A CN 100569517 C CN100569517 C CN 1005695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recording medium
ink
retaining member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435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62265A (zh
Inventor
中岛笃久
葛谷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962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62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95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951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41J11/425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for a variable printing material feed amou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8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 B41J2/5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 B41J2/5056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of building-up characters or image elements applicable to two or more kinds of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es from an assembly of identical printing elements using dot arrays providing selective dot disposition modes, e.g. different dot densities for high speed and high-quality printing, array line selections for multi-pass printing, or dot shifts for character incl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它包括:保持表面;喷墨头,它包括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沿着预定方向与预定分辨率相应地布置;第一运动机构,它进行使喷墨头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与该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第二运动机构,它进行使保持构件沿着该预定方向运动的第二运动;以及第一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一运动机构以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一运动。在第二次中,喷墨头和保持构件沿着与第一次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二运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在第一次第一运动之后进行第二运动,运动距离为与所述预定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一半。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了2005年11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5-323311的优先权,其全部主题在这里被引用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喷墨记录设备,在该喷墨记录设备中将墨水喷射到记录介质上以进行打印。
背景技术
JP-A-2003-311953披露了一种喷墨打印机,其中从沿着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行式头型喷墨头将墨水喷射到沿着副扫描方向输送的纸张上,由此在该纸张上打印图像。在该喷墨打印机中,用于向墨水施加压力的多个压力腔室形成在喷墨头中,同时按照非常密集的方式呈矩阵图案相邻布置。与这些应力腔室分别对应的喷嘴按照非常密集的方式形成在喷墨表面中。因此,打印机能够在纸张上打印高分辨率图像。
发明内容
在JP-A-2003-311953所披露的喷墨打印机中,喷墨头自身构成为能够打印高分辨率图像的类型。为了打印更高分辨率的图像,压力腔室、喷嘴、以及用来使这些压力腔室与喷嘴连接的微小墨流动通道必须设置更多。增加这些部件的数量非常麻烦且困难。此外,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它能够打印具有比与喷墨头中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高的分辨率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它包括:保持构件,它包括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表面;喷墨头,它包括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沿着预定方向与预定分辨率相应地布置在与该保持表面对置的喷墨表面上;第一运动机构,它进行使喷墨头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与该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第二运动机构,它进行使保持构件沿着该预定方向运动的第二运动;第一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一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进行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两次第一运动,在第二次中喷墨头和保持构件沿着与第一次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二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和在第一次第一运动之后进行第二运动,运动距离为与所述预定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一半;以及打印控制单元,它在第一运动期间控制喷墨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
根据该结构,打印控制单元控制喷墨头,从而在第一次第一运动期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中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图像。在通过第二运动机构进行第二运动之后,打印控制单元控制喷墨头,从而在第二次第一运动期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因此,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中的喷嘴间隔的一半对应的分辨率(该分辨率为与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两倍)的图像。术语“在第一运动期间”并不总是表示喷墨头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状态,而是也包括例如在间歇运动中喷墨头暂时停止的情况。与喷墨头中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由如下距离确定,该距离为在沿着所述预定方向延伸的虚拟线段和按照与该虚拟线段垂直的方式从多个喷嘴的中心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多条直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它包括:保持构件,它包括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表面;喷墨头,它包括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沿着预定方向与预定分辨率相应地布置在与该保持表面对置的喷墨表面上;第一运动机构,它进行使喷墨头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与该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第二运动机构,它进行使保持构件沿着该预定方向运动的第二运动;第一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一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进行n次第一运动(其中n为2或更大的任意自然数),其中喷墨头和保持构件沿着与前面进行的第一运动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第二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和在第一至第(n-1)次第一运动的每一次之后进行第二运动,其中在初始位置和保持构件之间的距离为(n-1)个数值中的一个,并且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使得在这些第二运动之后初始位置和保持构件之间的那些距离相互不同,所述(n-1)个数值是通过从与所述预定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1/n到该距离的(n-1)/n递增该距离的1/n而获得的;以及打印控制单元,它在第一运动期间控制喷墨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
根据该结构,打印控制单元控制喷墨头,从而在第一次第一运动期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从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中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图像。在通过第二运动机构进行第二运动之后,打印控制单元控制喷墨头,从而在第二次第一运动期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该操作进行n次,结果能够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中的喷嘴间隔的1/n对应的分辨率(该分辨率为与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n倍)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喷墨打印机;
图2为在图1中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的局部平面图;
图3A和3B为显示出供纸机构和去除机构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4A和4B为显示出止动器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5为局部平面图,显示出喷墨打印机的压盘及其周围;
图6A和6B为显示出压盘的操作状态的视图;
图7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部分的功能方框图;
图8为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9A至9C为显示出在喷墨打印机的打印中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并且
图10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在第一次相对运动中被进行打印的纸张的局部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方面
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进行说明。
图1为结构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喷墨打印机,并且图2为在图1中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的局部平面图。如图1和2所示,喷墨打印机1为行式彩色喷墨打印机,它具有两个横向延伸的长喷墨头2。参照图1,在打印机1中,在下侧设置收容有多张纸张P的纸张收容部分14,在上侧设置排纸盘15,并且在中央侧设置用来保持纸张P的压盘(保持构件)21。而且,在打印机1中设有:使喷墨头2和压盘21沿着与纸张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运动机构(第一运动机构)11、用来从纸张收容部分14将纸张P输送到压盘21上的输送机构12、用来将压盘21上的纸张P排出到排纸盘15上的排出机构13、以及控制这些机构11至13的操作的控制部分100。在该方面中,运动机构11由以下机构构成:喷墨头运动机构10,它使喷墨头2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及压盘运动机构70,它使压盘21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输送机构12包括:拾取辊(送纸单元)16,用来一张接一张地将堆叠在纸张收容部分14中的多张纸张P的最上面一张纸张P送出;引导机构17,用来引导由拾取辊16供给的纸张P直到该纸张P到达压盘21;以及供纸机构(输送单元)18,用来将由引导机构17输送给压盘21的纸张P提供给压盘21的平坦上表面(保持表面)21a。
引导机构17包括:引导构件35,它按照弯曲的方式从拾取辊16延伸至压盘21;一对送纸辊31、32,它们设置在引导构件35的中间部分中;以及一对送纸辊33、34,它们设置在引导构件35的位于压盘21侧的端部附近。那对送纸辊31、32在夹着由拾取辊16送入到引导构件35中的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朝着那对送纸辊33、34输送。那对送纸辊33、34在夹着由那对送纸辊31、32输送的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朝着压盘21输送。
如图1和2所示,供纸机构18包括:供纸辊(输送辊)36,它将由引导机构17输送的纸张P提供到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支撑构件37,它可转动地支撑供纸辊36;驱动轴38,它可摆动地支撑着支撑构件37;以及凸轮(移动单元)39,它在使用驱动轴38作为支点的同时使支撑构件37摆动。在图2中,供纸辊36设置在从压盘21的中间向下偏移的位置处。供纸辊36的这种向下偏移设置使得能够输送具有在能够被保持在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的多种纸张规格中的最小一种规格的纸张。在该方面中,要输送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如下输送,从而在图2中压盘21的下端和纸张P的下端必定相互重叠。与凸轮39的外周侧面接触的接触部分37a形成在支撑构件37的位于驱动轴38侧的端部中。凸轮39固定到旋转轴39a上,该旋转轴39a设置在凸轮39的外周侧面附近。在旋转轴39a转动时,凸轮39也转动。支撑构件37结合有支撑在驱动轴38上的齿轮(未示出)和用来传递该齿轮的旋转力的两个齿轮(未示出)。这些齿轮将驱动轴38的旋转力传递给供纸辊36。也就是说,给输送辊36提供用来输送纸张P的旋转力的驱动机构由驱动轴38和所述两个齿轮构成。在该方面中,驱动轴38沿着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供纸辊36沿着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时,在供纸辊36与纸张P接触并且与上表面21a合作以夹着纸张时,通过供纸辊36的转动输送纸张P,从而纸张P在沿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的端部(下面,将这样的端部称为“下游端部”)指向上表面21a的下游端部。输送方向为在图1和2中从左侧到右侧的方向。
排出机构13包括:去除机构(介质去除机构)51,它从上表面21a去除保持在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以及引导机构57,用来在输送纸张的同时把由去除机构51去除的纸张P引导至排纸盘。如图1和2所示,去除机构51包括:排纸辊52,用来将保持在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朝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支撑构件53,它可转动地支撑排纸辊52;驱动轴54,它可摆动地支撑着支撑构件53;以及凸轮55,它在使用驱动轴54作为支点的同时使支撑构件53摆动。排纸辊52以与供纸辊36的位置关系相同的位置关系设置。与凸轮55的外周侧面接触的接触部分53a形成在支撑构件53的位于驱动轴54侧的端部中。凸轮55固定到旋转轴55a上,该旋转轴55a设置在凸轮55的外周侧面附近。按照与凸轮39相同的方式,在旋转轴55a转动时,凸轮55也转动。按照与支撑构件37相同的方式,支撑构件53结合有支撑在驱动轴54上的齿轮(未示出)和用来传递该齿轮的旋转力的两个齿轮(未示出)。这些齿轮将驱动轴54的旋转力传递给排纸辊52。如从图1和2还可以看出,去除机构51按照与构成供纸机构18的构件大致相同的方式构成,并且沿着输送方向与供纸机构18并置。去除机构在从上表面21a将纸张去除的同时在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中把保持在压盘21上的纸张P排出。相反,供纸机构18将纸张P提供给压盘21。
引导机构57包括:引导构件58,它按照弯曲的方式从压盘21的下游端部附近延伸至排纸盘15;一对送纸辊61、62,它们设置在引导构件58的位于压盘21侧的端部附近;以及一对送纸辊63、64,它们设置在引导构件58的位于排纸盘15侧的端部附近。那对送纸辊61、62在夹着由去除机构51从压盘21供给的纸张P的同时将纸张输送进引导构件58中。相反,那对送纸辊63、64在夹着纸张的同时把由那对送纸辊61、62输送的纸张P朝着排纸盘15排出。
图3A和3B为显示出供纸机构18和去除机构51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在供纸机构18和去除机构51中,如图3A和3B中所示,在通过控制部分100控制两个凸轮39、55的转动时,接触部分37a、53a在使用驱动轴38、54作为支点的同时在它们接近旋转轴39a、55a或与旋转轴39a、55a分离所沿着的方向上摆动。在两个接触部分37a、53a最靠近旋转轴39a、55a时,设置在支撑构件37、53中的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位于如下位置(即,图3A中所示的位置)处,在这些位置处,这些辊与在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接触。相反,当两个接触部分37a、53a最远离旋转轴39a、55a时,设置在支撑构件37、53中的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位于如下位置(即,图3B中所示的位置)处,在这些位置中这些辊与纸张P分离,或者这些位置位于喷墨头2上方。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位于喷墨头2上方的这种设置防止辊干涉稍后将描述的喷墨头2的运动。换句话说,喷墨头2不干涉辊36、52。
压盘21结合有电极(未示出)。在向电极施加直流电压时,压盘自身被充电以吸引被提供给上表面21a的纸张P。要与由供纸机构18提供的纸张P的下游端部接触以使纸张定位的止动器(定位单元)41设置在压盘21的下游端部的侧面上。下面将对止动器41进行详细说明。图4A和4B为显示出止动器41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如图4A和4B所示,止动器41包括沿着压盘21的下游端部延伸的基部42和从基部42的上表面伸出的三个凸起43。这些凸起43分别设置在基部42的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处以及从中间向左侧偏移的位置处。基部42通过固定销44a和固定销44b支撑在压盘21上,该固定销44a设置在基部42的大致中部中,该固定销44b设置在从中间向右侧偏移的位置处。另外,基部42在两个固定销44a、44b的大致中部处固定到螺线管45的柱体45a的顶端上。根据该结构,在螺线管45的柱体45a收缩时,如图4A所示,采取使三个凸起43的顶端部从压盘21的上表面21a伸出的伸出位置,并且设定能够相对于纸张P定位的状态。相反,在螺线管45的柱体45a延伸时,如图4B所示,随着基部42的变形采取使三个凸起43不从压盘21的上表面21a伸出的缩回位置,并且设定取消纸张P的定位使能状态的状态。
如图2所示,用来检测纸张P的传感器(检测装置)46设置在压盘21的止动器41附近的位置处,设置在止动器41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上。传感器46沿着与图2中的纸平面垂直的方向设置在如下位置处,在该位置处,传感器与输送到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的条状区域重叠。该条状区域与供纸辊36接触,并且从供纸辊36延伸出。因此,能够检测甚至是具有能够被保持在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的多种纸张规格的最小一种规格的纸张。
图5为局部平面图,显示出喷墨打印机的压盘21及其周围,并且图6A和6B为显示出压盘21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如图5所示,压盘21具有矩形平面形状,其中纵向方向与输送方向垂直。压盘运动机构70包括:一对导轨71、72,它们在压盘21的两端附近与纵向方向平行地延伸;以及四个线性马达73,在导轨71、72的每个导轨中设置这些线性马达73中的两个线性马达73,并且这四个线性马达73在导轨71、72上运动。设置在导轨71上的那些线性马达73以及设置在导轨72上的那些线性马达73通过两个联接构件74联接在一起。将线性马达73联接在一起的那两个联接构件74设置成夹着压盘21并将压盘21支撑在那两个联接构件74的内侧面上,从而压盘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在设置于导轨71上的两个线性马达73和压盘21之间分别设置弹簧75。压盘21被这些弹簧75向图5中的左侧推压。在设置于导轨72上的两个线性马达73和压盘21之间分别设置凸轮76。凸轮76在使用形成在从凸轮76中心偏移的位置处的轴76a作为支点的同时转动,由此使由这两个弹簧75推压的压盘21沿着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运动。这些凸轮76构造成使得:当在压盘21的上游端表面和导轨72之间的距离如图6A所示为最小距离A时,压盘21处于初始位置处。压盘21的初始位置为如下位置,在该位置处,将纸张P输送到压盘21的上表面21a,并且从压盘21将纸张P去除。当凸轮76从图6A所示的状态转动180°时,在压盘21的上游端表面和导轨72之间的距离如图6B所示为最大距离B。在最大距离B和最小距离A之间的差值为要使压盘21运动的运动距离,并且等于喷墨头2中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喷嘴间隔的一半。在该方面中,使压盘21平行于输送方向微动的微调机构(第二运动机构)77由那两个凸轮76、那两个弹簧75和那些联接构件74构成。根据该结构,在通过控制部分100来控制凸轮76的转动时,压盘21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运动(第二运动),而且,当按照在导轨71、72上运动的方式控制线性马达73时,压盘21能够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第一运动)。
如图1和2所示,两个喷墨头2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并且固定到框架3上,由此构成一个喷墨头单元4。多个喷嘴5在喷墨头2的与压盘21对置的表面(即,喷墨表面)2a中沿着输送方向布置,从而在每个喷墨头中形成两个喷嘴排6。
如图2所示,构成每个喷嘴排6的所述多个喷嘴5以与预定分辨率对应的相等间隔沿着输送方向布置。分别位于每个喷嘴排6的两端处的喷嘴5设置在不与能够由压盘21保持的最大规格纸张P对置的外侧中,从而能够在由压盘21能够保持的多种规格的任一种规格的纸张P上进行无边打印。即使在压盘21如上所述沿着输送方向进一步运动喷嘴间隔的一半时,因为喷嘴5存在于与纸张P的沿着输送方向的外侧对置的位置处,所以也能够确实地在纸张P上进行无边打印。另外,纸张P在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定位能够在留有边距(余量)的同时进行,因为即使当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由于止动器41而相对于输送方向稍微偏离定位位置时,喷嘴5也存在于与纸张P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端对置的位置处。在该方面中,喷嘴5取决于喷嘴排6喷射不同颜色的墨水。也就是说,在从图2中位于最上面的喷嘴排6开始的向下顺序中,相应排的喷嘴喷射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墨水。
与喷墨头2中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由如下距离确定,该距离为在沿着输送方向延伸的虚拟线段和从多个喷嘴5的中心按照与该虚拟线段垂直的方式相互平行地延伸的多条直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没有显示出该线段和这些直线)。在该方面中,为每种颜色形成一个喷嘴排,并且每个喷嘴排6中的所述多个喷嘴5布置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直线上。因此,在喷嘴5之间相对于输送方向的距离(喷嘴间隔)与喷墨头2的分辨率一致。在每种颜色的多个喷嘴呈交错图案布置以构成多个喷嘴排的情况中,在虚拟线段和从这些喷嘴相互平行且与该虚拟线段垂直地延伸的多条直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等于沿着输送方向的运动距离。
喷墨头运动机构10包括:一对导轨7、8,它们在喷墨头单元4的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附近与该垂直方向平行地延伸;以及线性马达9,这些线性马达9分别设置在导轨7、8上,并且在导轨7、8上运动。这些线性马达9固定到喷墨头单元4的框架3上。根据该结构,通过控制部分100将线性马达9按照在导轨7、8上运动的方式来控制,由此能够使喷墨头单元4(两个喷墨头2)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第一运动)。
接下来,将对控制部分100进行说明。图7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部分100的功能方框图。控制部分100具有:CPU(中央处理单元),它为算术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它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和由这些程序使用的数据;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它在程序执行期间暂时存储数据;以及其它逻辑电路。这些部件整体用来构成将在下面描述的功能部分。
如图7所示,控制部分100包括打印控制部分(打印控制单元)101、运动控制部分(第一运动控制单元)102、微动控制部分(第二运动控制单元)103、输送控制部分(输送控制单元)104、定位控制部分(定位控制单元)105、压盘控制部分106、排出控制部分(介质去除控制机构)107和盖帽运动控制部分121。设置在压盘21上的传感器46与控制部分100连接,并且检测在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是否存在纸张P。打印控制部分101根据由控制部分10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控制喷墨头驱动电路109,以使得喷墨头2的多个喷嘴5喷射墨水。根据来自打印控制部分101的指令,喷墨头驱动电路109向设置在喷墨头2中的多个促动器(未示出)提供喷射信号。被提供喷射信号的促动器向喷墨头2中的墨水施加压力,从而墨水从喷嘴5喷射出。这样,从喷墨头2喷射出墨水。
运动控制部分102对喷墨头运动机构10的线性马达9和压盘运动机构70的线性马达73进行驱动控制,以使这些线性马达9、73在对应的导轨7、8、71、72上运动。微动控制部分103驱动控制用来使轴76a转动的马达110,以使得两个凸轮76同时转动,由此压盘21沿着输送方向从初始位置运动与喷墨头2的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一半,之后压盘21运动到初始位置。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控制用来驱动拾取辊16的马达111、用来驱动送纸辊31至34的马达112、用来使驱动轴38转动的马达113、和用来使旋转轴39a转动的马达114,以从纸张收容部分14将纸张P提供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定位控制部分105驱动控制螺线管45以使止动器41的凸起43运动到使这些凸起从压盘21的上表面21a伸出的伸出位置,或者使这些凸起43运动到使这些凸起不从上表面21a伸出的缩回位置。压盘控制部分106控制直流电压产生电路108,该电路向压盘21的内部电极施加直流电压,由此使得压盘21保持着提供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的纸张P,或者取消对纸张P的保持。排出控制部分107控制着用来驱动送纸辊61至64的马达116、用来使驱动轴54转动的马达117、以及用来使旋转轴55a转动的马达118,以将形成有图像且位于压盘21的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排出到排纸盘15上。盖帽运动控制部分121控制着用作盖帽运动机构的驱动源以便使将在后面描述的盖帽81运动的马达122,由此,通过盖帽运动机构(未示出)使盖帽81运动到使盖帽与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接触的位置、或使盖帽与喷射表面分离的位置。如图7所示,该方面的打印机1具有多个用来使凸轮76、拾取辊16等转动的马达110至114、116至118、122。可选的是,用来传递马达的旋转力的切换机构可以设置成使得马达110至114、116至118、122的数量减少。
接下来,将对在纸张P上打印图像的情况中喷墨打印机1的控制流程进行说明。图8为喷墨打印机的控制流程图,并且图9A至9C为显示出在喷墨打印机的打印中的操作状态的视图。如图8所示,在步骤1(S1)中,控制部分100接收一张纸P的图像数据。然后,在下一个步骤2(S2)中,定位控制部分105控制螺线管45,由此将止动器41的凸起43设置成采取伸出位置。
接下来,在步骤3(S3)中,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控制马达111、112,从而拾取辊16将纸张收容部分14中的纸张P送入到引导构件35中,并且送纸辊31至34将送给引导构件35的纸张P朝着压盘21输送。
接下来,在步骤4(S4)中,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马达114,并且排出控制部分107驱动马达118,由此将凸轮39、55设置在图3A所示的旋转位置处,从而输送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的纸张P与供纸辊36及排纸辊52接触,并且之后停止马达114、118的驱动。然后,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马达113,并且排出控制部分107驱动马达117,由此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转动以使得与供纸辊36及排纸辊52接触的纸张P被提供到上表面21a上,从而该纸张与止动器41接触。在该方面中,在将纸张P提供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时,供纸操作也使用去除机构51。可选的是,排出控制部分107可以不驱动控制马达117、118,并且供纸操作可以只是通过供纸机构18来进行。另外,由于输送控制部分104的控制使得供纸辊36与纸张P接触并转动,所以能够将纸张P输送到上表面21a上。
接下来,在步骤5(S5)中,在止动器41与纸张P的下游端部接触并且传感器46检测到纸张P的下游端部时,输送控制部分104和排出控制部分107停止马达111至113、117的驱动,以便暂停纸张P的输送(供应)。如上所述,传感器46设置在压盘21的止动器41的附近和上游侧,因此,能够将纸张P确实地设置在预定位置处。在步骤6(S6)中,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马达114,并且排出控制部分107驱动马达118,由此将凸轮39、55设置在图3B所示的旋转位置处,从而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摆动到高于喷墨头单元4的位置(例如如图3B所示的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的位置),之后停止马达114、118的驱动。
接下来,在步骤7(S7)中,压盘控制部分106控制直流电压产生电路108,从而给压盘21自身充电。这使得由止动器41定位在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在维持该状态的同时保持到压盘21上。
接下来,在步骤8(S8)中,定位控制部分105控制螺线管45使止动器41的那些凸起定位,从而这些凸起采取缩回位置。由于止动器41这样采取缩回位置,所以喷墨头2和止动器41在喷墨头2如后所述一样运动时不相互干涉。然后,盖帽运动控制部分121驱动控制马达122,以便如图9A所示通过盖帽运动机构(未示出)使覆盖着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的盖帽81向下运动。这时,如图9B所示,盖帽81运动到使它不干涉压盘21的运动的位置,之后在该位置处等待。盖帽81具有朝着喷墨表面2a打开的凹入形状。在没有在纸张P上打印图像时的等待期间中,将喷墨头2设定为封盖状态,其中喷墨表面2a由盖帽81覆盖,以便抑制喷嘴8中的墨水变干。
接下来,在步骤9(S9)中,运动控制部分102驱动线性马达9、73,以便如图9B所示使得喷墨头单元4和保持纸张P的压盘21沿着使它们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第一次相对运动(喷墨头单元4向右运动,并且压盘21向左运动)。这时,在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与纸张P对置时,打印控制部分101控制喷墨头驱动电路109,以便在纸张P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2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图像。如图9B所示,然后使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运动到使它们不彼此对置的相应位置,之后运动控制部分102停止线性马达9、73的驱动。
接下来,在步骤10(S10)中,微动控制部分103驱动马达110以使凸轮76转动180°。然后,使压盘21沿着输送方向从初始位置运动与喷墨头2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喷嘴间隔的一半相等的距离。
接下来,在步骤11(S11)中,运动控制部分102驱动线性马达9、73,以便如图9C所示使得喷墨头单元4和保持着纸张P的压盘21沿着使它们相互接近的方向进行第二次相对运动(喷墨头单元4向左运动,并且压盘21向右运动)。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中的运动方向分别与在第一次相对运动中的那些运动方向相反。这时,在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2a与纸张P对置时,打印控制部分101控制喷墨头驱动电路109,以便在纸张P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2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图像。因此,在纸张P上形成将步骤9中形成的图像与步骤11中形成的图像组合的一个图像,结果所得到的图像的分辨率由于以下原因是与喷墨头2的喷嘴间隔的一半对应的分辨率的两倍。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中形成的图像的每个墨点位于第一次相对运动中形成且沿着输送方向彼此相邻的墨点间隔的中间。如图9C所示,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运动到使它们不彼此对置的相应位置,之后运动控制部分102停止线性马达9、73的驱动。
接下来,在步骤12(S12)中,微动控制部分103驱动马达110以使凸轮76转动180°。然后,使压盘21沿着输送方向运动与和喷墨头2的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一半相等的距离,从而返回到初始位置。因此,在喷墨头2和压盘21之间相对于输送方向的位置关系返回到在将图像形成在纸张P上之前获得的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13(S13)中,压盘控制部分106控制直流电压产生电路108,以停止在压盘21自身上的充电操作。因此,取消了通过压盘21吸引和保持纸张P的操作。
接下来,在步骤14(S14)中,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马达114,并且排出控制部分107驱动马达118,由此将凸轮39、55设置在图3A所示的旋转位置处,使得形成有图像的纸张P与供纸辊36及排纸辊52接触,之后停止马达114、118的驱动。然后,输送控制部分104驱动马达113,并且排出控制部分107驱动马达117,由此供纸辊36和排纸辊52转动,以使得纸张P从压盘21的上表面21a去除并输送到引导构件58中。在该方面中,在要从压盘21的上表面21a去除纸张P时,纸张去除操作也使用供纸机构18。可选的是,输送控制部分104可以不驱动控制这些马达111至114,并且纸张去除操作可以只是由去除机构51进行。
接下来,在步骤15(S15)中,排出控制部分107驱动控制马达116,并且送纸辊61至64将送入到引导构件58中的纸张P朝着排纸盘15输送以排出该纸张。在步骤15中,如果控制部分100确定要将另一张纸张P提供给压盘21并且要进行连续打印过程,则该过程前进至步骤16(S16)。在纸张P的上游端部通过止动器41之后,定位控制部分105控制螺线管45,从而止动器41的凸起43按照采取伸出位置的方式设置。这时,控制部分100根据来自传感器46的表示检测到/未检测到纸张P的信号对纸张P的上游端部是否通过止动器41进行检测。也就是说,传感器46的这种设置使得能够确实地进行对纸张P的排出的检查。当没有进行该排出检查时,纸张P卡在压盘21附近的可能性增大。然后,该过程返回到步骤3,并且在进行连续打印过程时的期间内反复进行步骤3至16。如果控制部分100在步骤15中确定不进行连续打印过程并且要终止打印过程,则该过程前进至步骤17(S17)。
接下来,在步骤17中,盖帽运动控制部分121驱动控制马达122,从而如图9C所示使盖帽81从等待位置向上运动,并且通过盖帽81覆盖喷墨头2的喷射表面2a。然后,终止在纸张P上的打印过程。
如上所述,根据喷墨打印机1,在步骤9中,打印控制部分101使得喷墨头2向纸张P喷射墨水,并且在纸张P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2的相对于输送方向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图像。在步骤10中,然后使纸张P与使压盘21运动喷嘴间隔的一半的运动一起运动。因此,步骤11中在纸张P上的打印与步骤9中在纸张P上的打印组合,从而获得具有与喷墨头2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两倍的分辨率的图像。即使在喷墨头2没有构成为使喷嘴间隔为该喷墨头2的喷嘴间隔的一半的喷墨头时,结果也能够在纸张P上形成高分辨率图像。而且,能够防止喷墨头2的生产成本增加。
运动控制部分102控制着用来使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线性马达9、73,以使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运动。因此,与其中只是使喷墨头单元和压盘中的一个运动的情况相比,相对速度更高,因此能够在纸张P上进行高速打印。如图9B所示,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两者都运动以实现相对运动。因此,打印机1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能够减小。在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中的一个固定时,另一个或可动的一个进行以被固定的那一个为中心的运动,结果增加了打印机的尺寸。
在打印机1中,用于设置纸张P的装置具有包括止动器41的简单结构,该止动器能够相对于压盘21的上表面21a采取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将止动器41设置在打印机1中使得:在将纸张P提供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时,纸张P能够设置在上表面21a的预定位置处。因此,保持在上表面21a上的纸张P的位置大致恒定,因此改善了由喷墨头2进行的打印的精度。由于纸张P的输送方向与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打印机1的沿着该垂直方向的尺寸能够减小。传感器46设置在压盘21的止动器41附近的上游侧上。因此,能够确实地将纸张P设置在上表面21a的预定位置处。
打印机1设有输送机构12。因此,即使在打印机1的小型化结构例如压盘21存在于纸张收容部分14和喷墨头单元4之间的情况中,也能够将纸张P从纸张收容部分14确实地提供给压盘21的上表面21a。由于排出机构13形成在打印机1中,所以能够从上表面21a将保持在压盘21上的纸张P去除以排出。
在该方面中的微动控制部分103控制马达110的转动,从而用于使压盘21运动的凸轮76使得在压盘21的上游端表面和导轨72之间的距离为最小距离A和最大距离B中的一个。可选的是,在将喷嘴间隔设定为最大可动距离的同时,这些凸轮76可以从最小距离A变化地运动。在该变型中,如图10所示,微动控制部分控制马达110以使这些凸轮76按照以下方式转动。压盘21沿着输送方向在相同方向上运动距离Y,该距离Y是通过在喷墨头2和压盘21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各个相对运动之后将多个墨点D1之间的距离X四等分而获得的。在压盘21的初始位置处将这些墨点D1打印在纸张P上(即,在由凸轮76造成在压盘21的上游端表面和导轨72之间的距离为最小距离A)。即,在第一次相对运动中将所述多个墨点D1形成在纸张P上之后,使压盘21沿着图10中的向右方向运动距离Y,然后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中在纸张P上形成多个墨点D2。之后,使压盘21沿着图10中的向右方向运动距离Y,然后在第三次相对运动中在纸张P上形成多个墨点D3。之后,使压盘21沿着图10中的向右方向运动距离Y,然后在第四次相对运动中在纸张P上形成多个墨点D4。在上述方面中,在这些墨点D1之间的距离X对应于距离Y的四倍,因此,在第一次相对运动中在纸张P上形成所述多个墨点D1之后,使压盘21沿着图10中的向右方向运动距离Y的两倍,然后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中形成墨点D3,由此结束在纸张P上的打印过程。另一方面,在该变型中,使在纸张P上的打印操作次数增加两次(用于形成墨点D2、D4的两次打印操作),因此,延长了在一张纸张P上形成图像并将该纸张排出所需的时间段。但是,能够在纸张P上形成具有与喷墨头2的喷嘴间隔对应的分辨率的四倍的分辨率的图像。因此,形成在纸张P上的图像的分辨率比在上述方面中的分辨率改善更多。在该变型中,凸轮76使压盘21沿着输送方向在相同方向上以距离Y的步进顺序运动。可选的是,在喷墨头2和压盘21第一次相对运动之后,可以使压盘21沿着图10中的向右方向运动距离Y的三倍。在该可选方案中,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之后,使压盘21沿着图10中的向左方向运动距离Y或距离Y的两倍。在压盘21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之后沿着图10中的向左方向运动距离Y的情况中,使压盘21在第三次相对运动之后沿着图10中的向左方向运动距离Y。相反,在压盘21在第二次相对运动之后沿着图10中的向左方向运动距离Y的两倍的情况中,使压盘21在第三次相对运动之后沿着图10中的向右方向运动距离Y。这样,可以选择压盘21的微动使得只要运动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即可,并且压盘21的微动可以包括沿着相同或相反方向的运动。但是,在沿着相同方向顺序进行压盘21的微动的情况中,更有利于微动控制部分的控制。
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这些方面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方面,在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变型。例如,在上述方面中,分别设置在喷嘴排6的两端处的喷嘴5与纸张P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端的外侧对置。在不在纸张P上进行无边打印的打印机中,纸张P的沿着输送方向的两端的外侧可以不与喷嘴对置。在打印机1中设有运动机构11,运动机构11由以下机构构成:喷墨头运动机构10,用于使喷墨头单元4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及压盘运动机构70,用来使压盘21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可选的是,运动机构可以由喷墨头运动机构10和压盘运动机构70中的一个构成。运动控制部分102可以如下驱动控制线性马达9、73,从而喷墨头单元4和压盘21中的只有一个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输送机构可以具有任何结构,只要它能够将纸张P提供到压盘21上。也就是说,可以不设置例如供纸机构18中的凸轮39等。可以不设置止动器41。用于将纸张P设置在压盘21上的定位单元可以由除了止动器之外的结构形成。传感器46可以不设置在压盘21中。纸张P的输送方向可以与喷墨头单元4及压盘21的运动方向一致。在压盘21中,通过给压盘自身充电来保持纸张P。可选的是,在压盘中可以形成多个抽吸口,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抽吸口抽吸纸张来保持纸张P。也就是说,将纸张P保持在压盘21上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该方面中,通过供纸机构18将纸张P提供到压盘21上。可选的是,代替压盘21,纸张P可以由环绕在两个辊上的输送皮带保持和输送。在该可选方案中,不必设置供纸机构18。可以只将供纸机构18和去除机构51中的一个设置在打印机1中。在该情况中,简化了打印机的结构,并且通过供纸机构18和去除机构51中所设置的一个来进行将纸张P提供到压盘21上和从压盘21去除纸张P的两个操作。

Claims (12)

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它包括:
保持构件,它包括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表面;
喷墨头,它包括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沿着预定方向与预定分辨率相应地布置在与该保持表面对置的喷墨表面上;
第一运动机构,它进行使喷墨头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与该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
第二运动机构,它进行使保持构件沿着该预定方向运动的第二运动;
第一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一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进行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两次第一运动,在第二次中喷墨头和保持构件沿着与第一次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二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和在第一次第一运动之后进行第二运动,运动距离为与所述预定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一半;以及
打印控制单元,它在第一运动期间控制喷墨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
其中,所述喷墨表面具有矩形形状,在该矩形形状中纵向方向与所述预定方向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由所述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排的两端处的喷嘴相对于所述预定方向设置在由保持构件保持的记录介质外侧;
其中输送机构输送记录介质的方向和通过第一运动机构进行的喷墨头和保持构件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运动的方向在沿着与保持表面垂直的方向看的平面图中相互垂直;并且
其中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喷墨头运动机构,用来使喷墨头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及保持构件运动机构,用来使保持构件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并且第一运动控制单元控制喷墨头运动机构和保持构件运动机构,从而喷墨头和保持构件相对运动以相互接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还包括:
输送机构,用来将记录介质输送给保持表面;
定位单元,用来选择地采取定位使能状态和定位取消状态,在该定位使能状态中能够将记录介质定位在保持表面上;
检测单元,它在定位单元处于定位使能状态时检测记录介质是否被定位单元定位在预定位置处;
定位控制单元,用来控制定位单元以采取定位使能状态;以及
输送控制单元,用来控制输送机构以将记录介质输送给保持表面,并且在检测单元检测出定位了记录介质时停止记录介质的输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定位单元包括止动器,该止动器选择地采取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在该伸出位置处,止动器从保持表面伸出,在该缩回位置处,止动器不从保持表面伸出,并且在止动器处于伸出位置中时止动器抵靠在记录介质的端部上,由此使记录介质定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检测单元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检测位置处检测记录介质,该检测位置位于止动器的相对于记录介质在保持表面上的运动方向的上游侧,且位于止动器的附近,并且在传感器检测出记录介质的所述端部到达检测位置时,该传感器检测记录介质是否被定位单元定位在所述预定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送纸单元,用来从收容记录介质的收容部分输送记录介质,该收容部分设置在与保持构件的保持表面相反的表面对置的位置处;
引导机构,用来将从收容部分送出的记录介质引导给保持构件;以及
输送单元,用来将由引导机构引导的记录介质输送给保持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输送辊,它与记录介质接触以与保持表面合作夹着记录介质;
驱动机构,它为输送辊提供用于输送记录介质的旋转力;
支撑构件,用来可移动地支撑输送辊;以及
移动单元,用来使支撑构件移动以选择地将输送辊设置到使输送辊与记录介质接触的位置以及使输送辊与记录介质分离的位置,并且
输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以给输送辊提供旋转力,并控制移动单元以设置在使输送辊与记录介质接触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移动单元将输送辊设置在使输送辊与记录介质分离的位置处,以使得喷墨头能够在输送辊和记录介质之间通过。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定位控制单元控制定位单元,以在被输送控制单元停止输送的记录介质保持在保持表面上之后采取定位取消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第二运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在第二次第一运动之后进行使保持构件返回到初始位置的第二运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还包括:
介质去除机构,用来从保持表面去除记录介质;以及
介质去除控制单元,用来控制介质去除机构以在打印之后从保持表面去除记录介质。
11.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它包括:
保持构件,它包括保持记录介质的保持表面;
喷墨头,它包括多个喷嘴,这些喷嘴沿着预定方向与预定分辨率相应地布置在与该保持表面对置的喷墨表面上;
第一运动机构,它进行使喷墨头和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沿着与该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的第一运动;
第二运动机构,它进行使保持构件沿着该预定方向运动的第二运动;
第一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一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进行n次第一运动(其中n为2或更大的任意自然数),其中喷墨头和保持构件沿着与前面进行的第一运动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第二运动控制单元,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在一张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操作期间和在第一至第(n-1)次第一运动的每一次之后进行第二运动,其中在初始位置和保持构件之间的距离为(n-1)个数值中的一个,并且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使得在这些第二运动之后初始位置和保持构件之间的那些距离相互不同,所述(n-1)个数值是通过从与所述预定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1/n到该距离的(n-1)/n递增该距离的1/n而获得的;以及
打印控制单元,它在第一运动期间控制喷墨头将墨水朝着记录介质喷射,
其中,所述喷墨表面具有矩形形状,在该矩形形状中纵向方向与所述预定方向平行,并且分别设置在由所述多个喷嘴构成的喷嘴排的两端处的喷嘴相对于所述预定方向设置在由保持构件保持的记录介质外侧;
其中输送机构输送记录介质的方向和通过第一运动机构进行的喷墨头和保持构件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运动的方向在沿着与保持表面垂直的方向看的平面图中相互垂直;并且
其中第一运动机构包括:喷墨头运动机构,用来使喷墨头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以及保持构件运动机构,用来使保持构件沿着与所述预定方向垂直的方向运动,并且第一运动控制单元控制喷墨头运动机构和保持构件运动机构,从而喷墨头和保持构件相对运动以相互接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第二运动控制单元控制第二运动机构,以便在第一至第(n-1)次第一运动的每一次之后进行第二运动,在第二运动中,运动步进为与所述预定分辨率对应的距离的1/n,保持构件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
CNB2006101435097A 2005-11-08 2006-11-08 喷墨记录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23311A JP2007130777A (ja) 2005-11-08 2005-11-0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5323311 2005-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62265A CN1962265A (zh) 2007-05-16
CN100569517C true CN100569517C (zh) 2009-12-16

Family

ID=37696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435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9517C (zh) 2005-11-08 2006-11-08 喷墨记录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77719B2 (zh)
EP (1) EP1782958B1 (zh)
JP (1) JP2007130777A (zh)
CN (1) CN100569517C (zh)
DE (1) DE60200601715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46838A (ja) * 2008-08-20 2010-03-04 Brother Ind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0171570A (ja) * 2009-01-21 2010-08-05 Oki Data Corp 原稿載置機構、及び、その機構を利用する装置
JP5511500B2 (ja) * 2010-05-17 2014-06-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WO2013112140A1 (en) 2012-01-24 2013-08-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url control assemblies
CN114228340A (zh) * 2021-12-11 2022-03-25 杨程舒 一种印制电子喷墨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21287A (en) * 1979-07-30 1981-02-27 Xerox Corp Fluid dripping device
JPS62281665A (ja) * 1986-05-30 1987-12-0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EP0428658A4 (en) * 1989-05-31 1992-04-22 Spectra, Inc. Reduced banding in bidirectional ink jet printing
US5870114A (en) * 1992-02-12 1999-0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conveying system for recording medium
JPH07144455A (ja) * 1993-11-25 1995-06-06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8174810A (ja) * 1994-12-26 1996-07-09 Mita Ind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H08224911A (ja) * 1995-02-23 1996-09-03 Rohm Co Ltd シリアル型プリントヘッドを用いた印字方法および印字装置
JP3504020B2 (ja) 1995-05-16 2004-03-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IL117278A (en) * 1996-02-27 2000-02-17 Idanit Tech Lt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k jet printer
JPH10157087A (ja) * 1996-11-29 1998-06-16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6234605B1 (en) * 1998-01-08 2001-05-22 Xerox Corporation Multiple resolution pagewidth ink jet printer including a positionable pagewidth printbear
JP2002019094A (ja) * 2000-07-07 2002-01-22 Canon Apte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DE60326289D1 (de) * 2002-02-18 2009-04-09 Brother Ind Ltd Tintenstrahldruckkopf und damit versehene Druckvorrichtung
JP4206775B2 (ja) 2002-02-18 2009-0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US6938970B2 (en) 2002-07-19 2005-09-06 Agfa Gevaert Prin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ass printing
JP2004122743A (ja) * 2002-07-31 2004-04-22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駆動装置、製膜装置、液滴吐出ヘッドの駆動方法、製膜方法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189661B2 (ja) * 2002-08-14 2008-12-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206706B2 (ja) * 2002-08-23 2009-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テンを汚すことなく印刷用紙の端部まで行う印刷
JP2004109937A (ja) * 2002-09-20 2004-04-0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書込装置および記録表示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6017155D1 (de) 2010-11-11
US7677719B2 (en) 2010-03-16
EP1782958A2 (en) 2007-05-09
CN1962265A (zh) 2007-05-16
EP1782958A3 (en) 2008-01-02
JP2007130777A (ja) 2007-05-31
EP1782958B1 (en) 2010-09-29
US20070146455A1 (en) 2007-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2907B2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EP1698466B1 (e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JP49796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569517C (zh) 喷墨记录设备
JP2002120386A (ja) プリンタ
WO2009145777A1 (en) Printer including positionable printing units
JP51693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948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17850A (zh) 头基片、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记录装置
JP52287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061821B2 (en) Liquid-Droplet ejection head and ink jet printer
CN101244654B (zh) 打印头和包括该打印头的喷墨打印机
CN101125493B (zh) 喷墨记录设备
JP4487526B2 (ja) 記録装置
JP4557027B2 (ja) 記録装置
US7810923B2 (en) Ink jet printer
US8801172B2 (en) Web skew compensation in a printing system
JP200502230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07196443A (ja) 液滴吐出装置
US6942311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125495B (zh) 喷墨记录设备
JP4502000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5279647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140118433A1 (en) Web skew compensation in a printing system
JP202107498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