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5754C -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衬底的材料转移方法与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衬底的材料转移方法与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5754C
CN100565754C CNB2005100017677A CN200510001767A CN100565754C CN 100565754 C CN100565754 C CN 100565754C CN B2005100017677 A CNB2005100017677 A CN B2005100017677A CN 200510001767 A CN200510001767 A CN 200510001767A CN 100565754 C CN100565754 C CN 10056575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ubstrate
notch board
atmosphere
o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017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8318A (zh
Inventor
丰田治
井上和则
渡海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Advanced PDP Development Cent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Advanced PDP Development Cent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Advanced PDP Development Center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8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83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575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575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44Optical arrangements or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filters, black matrices, light reflecting means o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0Manufacture of screens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Applying coatings to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带突起的衬底的高度可靠的技术。在将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之后,在该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暴露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条件下,通过照射UV射线来固化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同时在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的暴露在该气氛中的区域中形成固化受抑部分,并且在将该固化受抑部分粘附到衬底上的同时,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转移到衬底上以形成突起。

Description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衬底的材料转移方法与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诸如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的显示器领域中需要突起的衬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利用使用凹板(intaglio plate)来进行转移的转移方法来制造衬底的技术。
背景技术
PDP将会作为其中需要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突起的衬底的情况的一个示例而被描述。PDP是自发光显示平板,其中一对衬底(通常是玻璃衬底)被彼此面对地进行布置,其间有小的空间,通过密封这对衬底的外围在内部构建了放电空间。
通常在PDP中,在衬底上以重复的方式形成高100至250μm的凸肋(突起)来分隔放电空间。例如,对于适用于彩色显示器的表面放电式PDP来说,在衬底上形成具有图案的凸肋,沿着地址电极线在这些凸肋之间具有相等的间隔,其中当直接观察PDP时,所述图案可以被看作条纹。这些凸肋防止了放电干扰和色彩的串扰。
作为制造具有上述结构的PDP衬底的一般工艺,在衬底上形成地址电极图案,并且形成凸肋以对齐电极图案。已经提出并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形成凸肋,但是典型的方法是多层印刷方法、喷砂法、添加(additive)法、光刻法和转移方法,其中可能实现最低成本的转移方法被给予厚望。
转移方法是通过使用具有用于形成凸肋的凹槽的转移用凹板而在衬底上形成凸肋的方法,或者在衬底上同时形成凸肋和电介质层的方法。作为程序,模制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表面中,然后,固化或硬化的已填充模制材料被转移到衬底以形成凸肋和电介质层(例如,日本专利No.3321129(权利要求书),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H8-273537(权利要求书),以及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1-191345(权利要求书))。
转移方法包括粘附转移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H10-326560(权利要求书))和紫外线(UV)固化转移方法(见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No.2001-191345(权利要求书)),其中在粘附转移方法中,通过去除填充在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的转移材料的溶剂,来固化转移材料,并且利用转移材料的粘附力来将转移材料转移到衬底;而在紫外线固化转移方法中,可紫外线固化的转移材料被插入到转移用凹板和衬底之间,在将转移用凹板和衬底相对于彼此进行按压的情况下,由辊子等延展转移材料,从而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入部分,然后通过照射UV射线将转移材料粘附到衬底。
在粘附转移方法中,转移材料糊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然后去除溶剂以固化转移材料,因而可以使用具有低硬度的转移用凹板材料,并且当脱除(脱模)转移用凹板时几乎不产生损坏,即使凸肋的形状很复杂的。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由粘合用树脂、溶剂、低熔点玻璃材料等组成的转移材料糊,过分烘干不仅会蒸发掉溶剂,而且也会分解并蒸发掉部分粘合用树脂,或者使部分粘合用树脂变质,所以随着目标衬底尺寸增加,越来越难于控制烘干条件以实现决定转移概率的均匀的粘附力。如果粘附力不均匀,就会产生问题,例如,某些部分具有足够的粘附力来进行转移,而其它部分粘附力不足,或者转移材料被烘干到使粘附力消失。
对于UV固化转移方法,被夹持在转移用凹板和衬底之间的转移材料通过固化粘附到衬底上,因而,对衬底的粘附的稳定性良好,但是转移用凹板必须坚硬以保护突起的形状不被扰乱,因为当转移材料被夹在转移用凹板和衬底之间时,转移用凹板和衬底必须被相对于彼此进行按压,从而突起不能应用复杂的形状(例如,尖锐曲线)。对于在将转移用凹板和衬底相对于彼此按压的情况下使用辊子等来延展转移材料,以使得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入部分的方法,限制转移区域是困难的,并且如果突起与平面部分相连,例如对于在PDP中凸肋和电介质层相连的情况,则很难设置凸肋之间的电介质层的膜厚度。
考虑到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粘附转移方法和UV固化转移方法的上述问题,并且提供用于制造带有突起的衬底的高度可靠的技术。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说明来进行阐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带有突起的衬底的方法,包括:将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然后,在该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暴露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条件下,照射UV射线,以对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进行固化并且在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暴露在该气氛中的区域中形成固化受抑部分;以及利用粘附到衬底的固化受抑部分将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转移到衬底,来形成突起。
优选地,该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粘附之后穿过衬底或转移用凹板照射UV射线;衬底和转移用凹板中的至少一个透射UV射线;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是空气气氛,或者是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氛或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氛或空气、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氛,然后通过将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流供应到转移用凹板的表面,来建立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含有低熔点玻璃材料、可光聚合的化合物和光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光聚合反应的引发剂是游离基聚合引发剂;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还包括粘合剂;突起具有条纹图案、重复的曲折图案或网格图案;突起与一平面部分相连;突起的高度在100至250μm的范围内,突起的宽度在35至90μm的范围内;平面部分的厚度在10至30μm的范围内,以及转移用凹板透射UV射线并由金属框架包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可以克服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可以实现用于制造带有突起的衬底的高度可靠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提供了一种由上述衬底制造方法制造的衬底、一种使用该衬底作为带凸肋的衬底的气体放电平板、以及使用该衬底作为带凸肋的衬底的气体放电平板显示器件。
利用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可以实现具有优异显示质量的气体放电平板显示器件和气体放电平板。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带突起的衬底的高度可靠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PDP示例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2是用于描述PDP示例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3是用于描述在PDP衬底上形成凸肋的步骤序列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描述突起的条纹图案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描述突起的曲折图案的示意图;
图6是用于描述突起的网格图案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描述转移材料仅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的状态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8是用于描述仅有突起的形状被转移到衬底上的状态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9是用于描述转移材料不仅覆盖在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上还覆盖在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之外的表面上的状态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10是用于描述与平面部分相连的突起的形状被转移到衬底上的状态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11是用于描述在由UV射线固化转移材料的同时形成固化受抑部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用于描述转移材料从转移用凹板转移到衬底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描述在由UV射线固化转移材料的同时形成固化受抑部分的状态的另一侧视图;
图14A是描述用于从其背面照射UV射线的转移用凹板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4B是描述用于从其背面照射UV射线的转移用凹板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15是用于描述向图14A-14B中的转移用凹板施加张力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描述转移材料仅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的状态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
图17是用于描述转移材料被转移到衬底上的状态的示意性侧横截面视图;和
图18是用于描述转移材料被转移到衬底上的状态的衬底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使用附图、示例等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附图、示例等以及描述被用于举例说明本示例,而不应当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很显然,只要其它实施例符合本发明的本质特征,它们就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在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或标记来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是传统PDP的示例的分解图,图2是该PDP示例的侧横截面视图。在图1和图2中,从沿着箭头标记示出的方向可以看到平板。PDP 1具有正面衬底2和背面衬底3彼此面对的结构。在本示例中,在正面衬底2(面向背面衬底3的一侧)内部,顺序分层布置着显示电极4、电介质层5和用于保护该电介质层的保护层6,而在背面衬底3(面向正面衬底2的一侧)内部,顺序分层布置着地址电极7和电介质层8,并且其上形成了凸肋9和荧光体层10。在如图1所示的三电极、表面放电结构中,对于其中通过在两个显示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引起用于显示的持续放电的系统来说,电介质层8可以不是必需的。
在由电介质层5、凸肋9和荧光体层10包围的放电空间11中,用于UV发射的例如氖气或氙气之类的气体被密封于其中。PDP 1通过在两个显示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来引起放电,激发用于UV发射的气体,并且使用在激发态返回到初始状态时产生的UV射线来照射荧光体层10的荧光体,从而实现可见光的显示。在PDP中,通常安装彩色过滤器、电磁波屏蔽壳、抗反射膜等。通过将与电源单元的接口以及调谐单元安装到该PDP,可以实现诸如大TV(等离子体TV)装置的气体放电平板显示器件。
对于PDP的衬底,例如使用钠钙玻璃和高应变点玻璃。对于地址电极,可以使用具有导电性的任何金属。铜、银等常被用作主要材料。对于电介质层,使用低熔点玻璃等。凸肋9由低熔点玻璃制成。
在背面衬底3的内部,例如根据下述顺序来形成地址电极7、电介质层8、凸肋9和荧光体层10。首先参考图3,如步骤S31所示,在背面衬底3上形成均匀的金属层。然后如步骤S32所示,去除不必要的部分进而形成具有预定图案的地址电极7。然后如步骤S33所示,形成电介质层8。然后如步骤S34所示,通过从转移用凹板转移含有低熔点玻璃的转移材料糊来形成凸肋的形状,并且如步骤S35所示,该转移材料被烧制变为凸肋,然后如步骤S36所示,涂覆荧光体。步骤S33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省略步骤S33并且在步骤S34中一起形成凸肋和平面部分,从而在步骤S35中同时获得电介质层和凸肋。
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在由PDP的衬底为代表的气体放电平板和气体放电平板显示器件的衬底上形成作为突起的凸肋。但是,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在衬底上形成突起的其它领域,而不限于上述领域。突起的三维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只要它未违背本发明的本质特征。为了使到衬底的转移更容易,其可以具有某种程度上呈锥形的角(拔模角)。例如对于如图1所示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的情况,横截面可以被做成梯形。
在本发明中,“衬底”不限于用于诸如PDP的电子设备的衬底,而是可以是任何衬底。衬底的材料可以是任意材料,除非其违背本发明的本质特征。
在本发明中,突起形成图案可以是任意图案。示例是如图4所示的重复的条纹图案、如图5所示的重复的曲折图案、以及如图6所示的重复的网格图案。在图4至图6中,参考标号41指示突起图案,参考标号42是突起之外的基础部分(目标面)。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带突起的衬底的方法以及用于转移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的转移方法。在本发明中,“固化”指的是通过交联反应进行的固化,但是根据本发明,由去除溶剂同时引起“凝固”的情况也属于“固化”的范畴。
根据本发明的衬底制造方法,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然后在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暴露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条件下照射UV射线,来固化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并且还在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的暴露到该气氛中的区域内形成固化受抑部分,然后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转移到衬底上,同时固化受抑部分被粘附到衬底上,并且形成突起。
当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时,填充材料的表面被暴露在外。因此,当转移用凹板所处的环境是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时,填充材料的表面就暴露在该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并且在照射UV射线之后,在填充材料表面之上或周围形成固化受抑部分。以下,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被简称为“转移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转移材料可以根据要在衬底上形成的突起的实际需求而从可由UV射线进行固化的已知材料中自由选择。为了在PDP的衬底上形成凸肋,原始的转移材料优选含有低熔点玻璃粉、粘结剂等。可以添加耐热氧化物等作为填料。就便于操纵而言,原始的转移材料的粘度在室温下优选为50至100P(泊)。粘结剂包括利用UV射线固化的有机树脂。利用UV射线固化的有机树脂的示例为丙烯酸类树脂和乙烯基树脂。就可燃性而言,丙烯酸类树脂更佳,而对于乙烯基树脂,可以使用例如其中重氮盐被添加到聚乙烯醇中的可UV固化的树脂。因此,优选可利用UV射线进行交联反应并固化的可光聚合化合物。可光聚合化合物可以是单体、低聚物或预聚物。此时,可以一起使用光聚合反应的引发剂。对于由光游离基(photo-radical)反应来固化有机树脂的情况,光聚合反应引发剂的示例为感光剂(sensitizer)、游离基聚合引发剂和光游离基聚合引发剂。
如果模制材料在其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之后被固化,则在向衬底上转移时,从转移用凹板的凹槽脱除(被称为脱模)转移材料变得更容易,并且形状的完整性得到改进,从而可以防止转移材料被损坏以及部分残留在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之类的问题。固化最初可以是不完全、不充分或者欠固化的,而在转移材料转移到衬底上之后再完全固化。
粘结剂可以包括溶剂。溶剂的示例为松油醇和BCA(丁基卡必醇乙酸酯)。溶剂可以调节原始转移材料的粘度。
对于转移用凹板的材料,优选使用可被容易地脱除的软质材料,从而在转移时不损坏模制材料的形状。一个示例是硅橡胶。
在转移材料被暴露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条件下照射UV射线的原因在于,暴露在该气氛中的转移材料表面区域上的固化反应被氧气和臭氧抑制,并且在暴露的表面区域上形成了固化受抑部分。固化反应被抑制的事实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下述情况来判断,即固化受抑部分保持粘性,即使转移材料总体上被固化,并且固化受抑部分能够从转移用凹板上被转移。实际上可以认为,当在转移材料被暴露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条件下UV射线照射被施加到了转移材料上之时,已经形成了固化受抑部分。可以根据实际制造条件来自由选择UV照射的时间。一个示例是约10秒至约3分钟。还可以根据实际制造条件来自由选择所使用的UV射线的波长范围。一个示例是300nm至400nm的范围。
根据实际转移条件,通过反复试验可以容易地确定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氧气或臭氧的含量。用于建立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的基础气体可以是不抑制转移材料的固化的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而且可以就是空气。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可以是不抑制转移材料的固化的气体(例如氮气或氩气)与氧气、臭氧或空气的混合物,但也可以是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氛、或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氛、或空气、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氛。还可以使用空气气氛本身。空气气氛、或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氛、或空气与臭氧的混合气氛、或空气、氧气与臭氧的混合气氛是优选的,因为其并没有使制造环境复杂化。
可以通过选择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以及选择可以表现出适当固化抑制性质的转移材料,来确定固化受抑部分的固化受抑的程度。可以通过实验容易地完成这些选择。
通过将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体供应至转移用凹板,可以容易地产生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
只要是在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中之后,转移材料就可以在UV照射之前被放置于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但是通常与UV射线照射同时来进行放置就足够了。
当完成了上述步骤后,随着固化受抑部分粘附到衬底,转移材料被转移到衬底上以形成突起。固化受抑部分表现出粘附性,其使转移材料到衬底的粘附强度更高,并且提供了到衬底的具有极好一致性的粘附。为了进一步增强固化受抑部分的粘附,转移材料可以含有粘合剂。对于该粘合剂,可以优选地使用具有低玻璃化温度(约-150至60℃)的粘合用树脂。
根据本发明,即使固化过程状态依位置而不同,但是可以容易地为固化慢的位置和固化快的位置确定固化受抑部分可以维持粘附的范围,这使制造大衬底变得容易。
此外,由于转移材料总体上被固化,所以即使在粘附时施加压力,转移材料变形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即使突起具有复杂的形状,也可以在不使该形状变形的条件下进行转移。并且,即使转移材料固化的程度低并且当施加大压力时可能产生变形,也可以使在转移用凹板和衬底之间提供的用于将固化受抑部分粘附到衬底的压力最小化,因为固化受抑部分具有粘附性,这也使维持形状更容易。可以根据实际制造情形来确定所要施加的压力的程度。
就现象而言,抑制固化指的是固化目标的受抑制部分是未被固化的,并且表现出粘附性,而非受抑部分通过交联等被固化到一定程度,就化学反应而言,该现象被认为是在由UV照射引起的聚合反应中,氧与产生出的游离基反应并消耗了游离基,从而失去了聚合活性或固化活性。例如,如果产生的光聚合活性游离基的浓度在转移材料的表面层中(即,在上述填充材料的表面上和附近)降低,进而降低了聚合速度,那么即使是在非受抑部分变为固化到一定程度的阶段,未反应的可光聚合化合物仍保留在固化目标的受抑制部分中,从而,受抑制部分因为未固化而表现出粘附性。
固化被抑制的层仅为表面层,并且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的转移材料的所有其它部分都可以被固化。转移材料的表面可以形成粘附层,其具有极高的可重复性。并且,固化受抑部分之后也不会引起任何问题,因为树脂成分在粘附和转移之后的烧制(firing)步骤中被烧除。
并且,即使在固化受抑部分中,如果例如稍后产生适当量的游离基,则在光游离基聚合中可以再固化。因此如果UV射线穿过衬底或转移用凹板照射到转移材料之上,则固化受抑部分固化,因为一旦固化受抑部分已经粘附到衬底上,转移材料就不接触氧气或臭氧,从而膜强度增加,进而可以进一步有利地提高转移可靠性和成品率。
如果UV射线穿过衬底或转移用凹板照射到转移用凹板中的转移材料上,则UV射线进一步照射到在固化受抑部分的相对侧的部分上。因此即使对于具有相对尖锐的角的部分的情况,例如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情况,也可以实现充分固化,并且可以实现形状可传递性的改进以及转移用凹板中的残留物的减少。
由于固化受抑部分中的转移材料通过这种方式固化,所以可以进一步改进转移的可靠性和成品率。为了使UV射线穿过衬底或转移用凹板而到达固化受抑部分,衬底和转移用凹板必须透射UV射线。具体地说,UV透射率优选为60%或更高。为此,可以使用玻璃衬底作为衬底,或者可以使用透明硅橡胶作为转移用凹板。
当照射这些UV射线时,现在不需要抑制固化。因此,如果首次UV照射是在含有氧气和臭氧的气氛中执行的,则穿过衬底或转移用凹板的UV照射,即后续UV照射,可以优选地在不含有氧气和臭氧的气氛中执行。在某些情形下,这可以容易地实现,例如通过将混有由臭氧发生器制备的臭氧的空气用于首次UV照射,然后为后续UV照射停止臭氧发生器的操作。应当注意,曾暴露在所述气氛中的转移材料区域对于后续UV照射来说不再存在。因此,还可以在含有氧气和臭氧的气氛中照射UV射线。例如,如果首次UV照射在普通的空气气氛中执行,则后续UV照射也可以在相同的空气气氛中执行。在混有由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的空气被用于首次UV照射且对于后续UV照射停止了臭氧发生器的操作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等到气氛中的臭氧消失。
突起可以是任意形状和结构。对于PDP而言,作为示例可以使用条纹型、曲折型和网格型。条纹和网格的高度可以是均一的高度,但也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高度。例如,在互相垂直的网格线之间,高度可以不同。这些形状是由转移用凹板的凹槽形状来确定的。
当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中时,如果如图7所示,转移材料72仅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71的凹槽中,则如图8所示,在衬底81上仅形成突起82的形状,但是,如果如图9所示,除了凹槽之外转移材料72还涂覆在转移用凹板的表面上,则如图10所示,可以在衬底81上形成与平面部分83相连的突起82。这意味着在PDP中凸肋和电介质层被同时形成。图7中的参考标号73和图9中的参考标号91是根据本发明的填充材料的表面。
举例来说,通过在将转移材料填充到转移用凹板之后利用辊涂法来形成预定厚度的膜,可以容易地将转移材料涂覆到转移用凹板的除凹槽之外的表面上。这样,平面部分的厚度的调整更容易。根据本发明的“填充”包括这种涂覆。
当突起形状的高度大于宽度时,本发明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突起的高度优选在100至250μm的范围内,突起的宽度优选在35至90μm的范围内。突起的间隔不是很关键,但优选在50至330μm的范围内。平面部分的厚度优选在10至30μm的范围内。这些尺寸是在衬底上形成突起和平面部分时测得的。
这样,可以利用高度可靠的方法来制造其上形成各种突起的衬底。根据本方法,当脱除转移用凹板时减少了损坏,即使突起具有复杂的形状,并且,即使目标衬底很大,也可以容易地实现一致的粘附,其中一致的粘附是影响转移概率的主要因素。由于在粘附时按压转移用凹板和衬底的压力可以很小,并且转移材料的主要部分可以充分固化,所以突起的形状可以更容易维持。因此,可以容易地处理复杂的形状。也可以容易地限制转移区域。由于转移可以在充分固化后进行,所以转移用凹板中的残留物可望会减少。
并且,很容易为固化部分提供充分的硬度,从而粘附和转移时的尺寸变化很小,因而,即使对于突起与平面部分相连的情况,例如和电介质层相连的PDP凸肋的情况,也可以很容易地设置膜的厚度。
即使经过长期使用,由本发明制造的衬底在突起形状的可重复性方面是优异的,其中对于该衬底来说,较少发生突起的损坏并且转移用凹板的凹槽中的污染较少,并且对于使用这些衬底作为带凸肋的衬底的气体放电平板和气体放电平板显示器件来说,优异的显示质量是可以预期的。
在上述说明中,UV射线被用作用于固化的射线,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使用其它活性能射线而非UV射线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形下,举例来说,“可UV固化的转移材料”可以被替换为“可活性能射线固化的转移材料”。
【示例】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示例。
【示例1】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和原理。对于转移材料,使用通过混合低熔点玻璃粉和转移材料形成的糊,其中转移材料由可光聚合的预聚物或单体和光聚合反应引发剂组成。在该转移材料中,由UV照射产生的游离基聚合预聚物或单体。游离基在化学上非常活泼,所以如果气氛中存在氧气或臭氧,游离基就与氧气或臭氧反应,从而对聚合有贡献的游离基减少,结果预聚物或单体不能聚合,形成未固化的状态(固化受抑状态)。
在该示例中,在将转移材料填充到转移用凹板中之后,通过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将UV射线照射到转移材料上,在转移材料的表面上有目的地建立固化受抑部分。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下述状况,其中通过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照射来自UV照射设备111的UV射线,来固化被填充到置于基底112上的转移用凹板71的凹槽中的转移材料72,并且在固化期间有目的地在表面上建立固化受抑部分。通过在该气氛中设置臭氧发生器113并将UV照射的气氛改变为含有臭氧的气氛,可以促进固化抑制。通过使用风扇,含臭氧的气氛变得更有效。UV照射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如果转移用凹板透射UV射线,则UV射线可以在转移用凹板后面穿过转移用凹板进行照射,如图13所示。UV射线肯定可以从图13中的底部一侧进行照射。
这样,在转移用凹板的转移材料中产生固化受抑部分,并且使该转移用凹板的固化受抑部分一侧面向衬底,以将转移材料转移到衬底。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下述状况,其中转移用凹板71被设置成面向置于基底121上的衬底81,并且由辊子122施压,该辊子122位于转移用凹板71的后侧,从而转移材料的固化受抑部分粘附到衬底81,并且转移材料被从转移用凹板71转移到衬底81上。
由于转移材料的表面因固化抑制而呈粘性,所以表面自身具有粘附性,这使得可以通过接触来进行粘附转移。为了增加粘附强度,添加玻璃转化点很低(约-150至约60℃)的粘合用树脂作为粘合剂是有效的。
【示例2】
这是在示例1中的转移过程中,UV射线还从衬底的后面穿过衬底照射以促进固化的示例。为此目的,衬底透射UV射线是必需的。图12中的设备可以用于此目的。换句话说,如图12中的箭头标记所示,UV射线从衬底的后面穿过衬底进行照射以促进固化。在这种情况下,接触衬底后面的基底也必须透射UV射线。如果转移用凹板透射UV射线,则作为上述情形的替代方式,UV射线可以从转移用凹板的背面穿过转移用凹板进行照射。
【示例3】
该示例具体解释用于从转移用凹板的后面照射UV射线的方法。图14A和图14B是该示例的平面示意图和侧横截面示意图。在图14A和图14B中,由透明硅橡胶建立转移用凹板的转移区域(凹槽形成区域)141,并且层叠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142(由图14A中的虚线指示),用于抑制平面方向上的拉伸并补偿尺寸精度,从而形成转移用凹板。并且,当该转移用凹板被设置在转移用设备上时,不锈钢片143被部分叠加在PET膜142上,围绕转移用凹板的转移区域141,用于增强,从而平面尺寸不会因重力或拉力之类的外力而改变。该不锈钢板形成围绕转移用凹板141的框架,其中在转移区域中开有孔144,从而UV射线可以从转移用凹板的后侧照射。很显然,在当前构造中,UV射线还可以从填充转移材料的一侧照射。
如果利用两侧的用于施加拉力的框架151上的拉力来延展以这种方式构造的转移用凹板,如图15所示,则可以在不使转移区域变形的条件下实现转移用平面凹板。通过适当选择此时的拉力水平,由图12中示出的用辊子来施压变得可能,从而可以在保持期望形状的条件下来转移转移材料,并且UV射线可以穿过转移用凹板进行照射。对于要使用的材料,只要材料不违背本发明的目的,任何材料都是可接受的,并且材料不限于上述的硅橡胶、PET膜和不锈钢。对于框架,可以使用任何金属代替不锈钢。
示例1到示例3是通过将转移材料转移到用于PDP的衬底来形成隔离物(突起)的示例,但是很明显,不管在从凹板的顶部或底部观察时的转移用凹板的凹入部分的形状如何,都可以使用本发明。例如,图16是描述下述状况的视图,其中转移材料被填充到转移用凹板中,但凹入部分没有被形成用于多个突起的形状,而是从凹板的顶部(图16中的方向A)或从凹板的底部(图16中的方向B)观察到的宽正方形。图17和图18是用于描述图16中的转移材料被转移到衬底的状况的视图。图18是从图17中的方向C所看到的图17的视图,即,图17是图18中的视图的D-D′横截面图。从凹板顶部观察到的凹入部分的形状不限于正方形,而也可以是三角形或圆形,因而很清楚,本发明不依赖于从凹板顶部观察到的凹入部分的形状。凹入部分的深度可以部分不同。对于凹入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很明显正方形、梯形、三角形或半圆形为用于转移所优选的。
本申请基于2004年7月29日递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4-221032,并且要求其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包含于此。

Claims (5)

1.一种材料转移方法,用于将填充在转移用凹板的凹入部分中的转移材料转移到衬底上,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可紫外线固化的转移材料,该转移材料在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即使照射了紫外线也不固化,并且该转移材料在未固化状态下表现出粘附性;
将所述转移材料填充到所述转移用凹板的所述凹入部分中,并且在所述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转移材料上,以固化除从所述凹板暴露到所述含有氧气和臭氧中的至少一种的气氛中的部分之外的部分;以及
将所述转移材料的未固化区域粘附到所述衬底上,并且将所述转移材料转移到所述衬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转移方法,其中所述衬底和所述转移用凹板中的至少一个透射紫外线,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在所述转移材料的所述未固化区域粘附到所述衬底的状况下,将紫外线照射到所述衬底上或所述转移用凹板上,来固化所述未固化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转移方法,其中所述转移材料含有低熔点玻璃材料,可光聚合的化合物和光聚合反应引发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材料转移方法,其中所述转移材料中包含的所述光聚合反应引发剂是游离基聚合引发剂。
5.一种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平板的衬底的制造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转移方法,其中所述转移材料被形成在衬底上,作为用于分隔放电空间的凸肋。
CNB2005100017677A 2004-07-29 2005-01-19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衬底的材料转移方法与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75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1032A JP4541061B2 (ja) 2004-07-29 2004-07-29 材料転写方法、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21032/2004 2004-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318A CN1728318A (zh) 2006-02-01
CN100565754C true CN100565754C (zh) 2009-12-02

Family

ID=35732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17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5754C (zh) 2004-07-29 2005-01-19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衬底的材料转移方法与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18771B2 (zh)
JP (1) JP4541061B2 (zh)
KR (1) KR100653812B1 (zh)
CN (1) CN100565754C (zh)
TW (1) TWI258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29852A1 (de) 2006-06-27 2008-01-03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zum Aufbringen einer Mikrostruktur, Werkzeugform und Gegenstand mit Mikrostruktur
EP2206361A1 (en) * 2007-10-16 2010-07-14 Phonak AG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hearing assistance
KR101093075B1 (ko) * 2011-04-04 2011-12-13 한국기계연구원 패턴 인쇄 장치
BR112015015557A2 (pt) * 2012-12-31 2017-07-1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impressão por microcontato com estampas em alto relevo em um processo rolo a rolo
CN104317109A (zh) * 2014-11-17 2015-01-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向版
KR102553373B1 (ko) * 2018-11-06 2023-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장치용 광학접착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KR102621128B1 (ko) * 2018-11-08 2024-0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장치용 광학 접착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더블 표시장치
CN114709242A (zh) * 2022-03-24 2022-07-05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封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1317A (en) * 1967-08-03 1970-09-29 Bayer Ag Process for hardening polyester moulding and coating masses by electron irradiation
JPH0899476A (ja) * 1994-09-29 1996-04-16 Toyo Shigyo Kk 微細パターンの印刷法
JP3589500B2 (ja) 1995-03-30 2004-1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パネルのセル障壁製造方法
EP0802170A3 (en) 1996-04-16 1997-11-05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glass rib structures
US5853446A (en) * 1996-04-16 1998-12-29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forming glass rib structures
TW353762B (en) * 1996-10-21 1999-03-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Transfer sheet, and pattern-forming method
JPH10315653A (ja) * 1997-05-22 1998-12-02 Toyo Shigyo Kk 印刷用ブランケットとそれを用いる微細画像印刷法
WO2000048218A1 (fr) * 1999-02-12 2000-08-17 Toppan Printing Co., Ltd. Ecran a plasm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production correspondants
JP3321129B2 (ja) * 1999-11-17 2002-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立体構造物転写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6761607B2 (en) * 2000-01-11 2004-07-1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pparatus, mol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ubstrate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8318A (zh) 2006-02-01
KR100653812B1 (ko) 2006-12-05
US7018771B2 (en) 2006-03-28
JP4541061B2 (ja) 2010-09-08
US20060024608A1 (en) 2006-02-02
TW200605139A (en) 2006-02-01
KR20060011778A (ko) 2006-02-03
JP2006035714A (ja) 2006-02-09
TWI258793B (en) 200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5754C (zh)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衬底的材料转移方法与制造方法
US7033534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microstructures on a substrate using a mold
US728801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microstructures on a substrate and a microstructured assembly used for same
US6482575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barrier rib master pattern for barrier rib transf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barrier ribs
KR20010099913A (ko) 신장가능한 몰드를 사용한 기판에 정밀 몰딩 및 구조체를정렬하기 위한 방법
US20060021529A1 (en) Molding material transfer method and substrate structure
KR20020063565A (ko) 세라믹 미세구조 제조용 이형 촉매를 함유하는 성형 조성물
WO2017016165A1 (en) Screen-printing mask, related packag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3589500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パネルのセル障壁製造方法
KR2005009239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pdp)의 배면판을 위한 가요성몰드와, 몰드 및 배면판의 보호 방법
KR20060111506A (ko) 화상 표시 패널용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03123640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隔壁形成用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及び隔壁の形成方法
US7563146B2 (en) Unbaked laminate for producing front plate of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front plate of plasma display device
KR100295112B1 (ko) 플라즈마표시장치용하부기판
US20020008481A1 (en) Electro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gas discharge panel having electrode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3921555B (zh) 发光基板的制作方法及发光基板
JP4271048B2 (ja) 感光性無機ペースト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前面板製造用シート状未焼成体、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前面板の製造方法
JP2008159360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073290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유전체용 조성물, 유전체용적층체 및 유전체의 형성 방법
KR20070109585A (ko) 유전체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US6406832B1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ribs of a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48691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격벽 제조방법
KR20060058430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격벽 형성 방법
US20110140600A1 (en) Plasma display rear pane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0293512B1 (ko) 플라즈마표시장치용격벽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XT GENERATION CO., LTD. PDP YANFA CENTER; APPLI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LIMITED;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7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7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Advanced Pdp Dev Ct Corp.

Co-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Ltd.

Co-applicant before: Advanced Pdp Dev Ct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