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4204C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4204C
CN100564204C CNB038234807A CN03823480A CN100564204C CN 100564204 C CN100564204 C CN 100564204C CN B038234807 A CNB038234807 A CN B038234807A CN 03823480 A CN03823480 A CN 03823480A CN 100564204 C CN100564204 C CN 1005642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handover portion
feedway
pedestal part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234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4888A (zh
Inventor
片野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I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
Tani Denki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I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I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I ELECTRONICS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84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42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42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061Tools for holding the circuit boards during processing; handling transport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设置在生产或加工物品的生产线的中途、从上游侧装置向下游侧装置输送印刷电路基板的输送装置(10),由以下部分构成:该输送装置的底座部(20),在该底座部上在前述上游侧装置和下游侧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移送部(30),设置在该移送部的上端部、将从前述上游侧装置接受的前述物品交付给前述下游侧装置的物品交接机构(40),以及使前述移送部(30)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该输送装置(10),根据前述移动部(30)的位置、在前述上游侧装置与该移送部(30)之间或者在前述下游侧装置与该移送部(30)之间形成操作者可以来往的空间。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生产或加工物品的生产线的中途、从上游侧装置向下游侧装置输送该物品的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设置在向印刷电路基板上安装电子零部件的表面安装生产线的中途、从上游侧装置向下游侧装置输送该印刷电路基板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向印刷电路基板上安装电子零部件的表面安装生产线,由以下部分构成:基板供应装置,膏状钎焊料印刷机,钎焊料印刷外观检测装置,高速安装机,异形零部件安装机,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软熔炉,软熔后外观检查装置,基板容纳装置等构成,这些装置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连接排列配置。
因此,表面安装生产线的长度,最低也要超过10米,在为了进行上述各个装置的保养检查、电子零部件的补充等作业,操作者从装置的一侧绕到其相反侧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操作者W有必要绕过表面安装生产线P的一端走到该装置的相反侧,存在着很不方便、作业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作为消除上述问题的装置的现有技术例,例如,有特开平10-337358号公报公开的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在上游侧装置160的输送体160A与下游侧装置180的输送体180A之间,设置中间部输送体170A,将该中间部输送体170A形成可相对于下游侧输送体180A开闭的掀起式的,借助它的掀起,确保横穿两个输送体之间用的空间。
此外,作为这种装置的另外的现有技术例,例如,有实开平5-65932号公报公开的装置。如图10所示,这是一种从上游侧装置向下游侧装置输送印刷电路基板的传送装置270,可以使传送机270A旋转或者上下移动,借助其旋转或向上移动,确保横穿该传送机与下游侧装置的传送机之间用的空间。
但是,在前述第一种类型的公知装置中,操作者在绕到装置的相反侧进行作业时,必须确认在中间部输送体170A上不存在加工对象物M,只有在不存在加工对象物M的情况下,才能够用手动或自动地掀起中间部输送体170A。此外,必须确认在上游侧输送体160A与中间输送体170A之间、或者在该中间部输送体170A与下游侧输送体180A中间没有正在输送加工对象物M,只有在没有加工对象物M正在输送的情况下,才可以用手动或自动地掀起中间部输送体170A。
此外,在前述第二种类型的公知装置中,也必须确认在上游侧装置的传送机和传送装置270之间、或者在该传送装置与下游侧装置的传送机之间没有印刷电路基板正在输送当中,只有在没有印刷电路基板正在输送当中的情况下,才能够通过手动或自动地使传送机270A旋转或上下移动。
从而,在前述各个公知的装置中,操作者每次绕到装置的相反侧进行作业时,必须确保操作者本身能够来往的空间,特别是,在用手动进行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确保空间的动作和复原的动作,存在极其麻烦的缺点。
此外,在前述装置中,在上游侧输送体160A与中间部输送体170A之间或者在该中间部输送体与下游侧输送体180A之间正在输送加工对象物的情况下,以及在上游侧装置的传送机与传送装置270的传送机270A之间或者在该传送机与下游侧装置的传送机之间正在输送印刷电路基板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确保操作者能够来往的空间的操作、处理,依然存在着作业效率差的问题。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鉴于这种现有装置所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确保操作者横穿生产线的空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设置在印刷电路基板的表面安装生产线的中途,从其上游侧装置向其下游侧装置输送印刷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底座部;在该底座部上于前述上游侧装置和前述下游侧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移送部;基板交接机构,其设置在该移送部的上端部,作为从前述上游侧设置接受印刷电路基板、并将其交付给前述下游侧装置的基板交接机构,包含能够与从该上游侧装置接受的印刷电路基板的宽度一致地调整与前述移送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间隔的左右一对带式转送装置;及包含使前述移送部往复移动的驱动马达在内的驱动机构;在由以上部分构成的输送装置中,前述底座部,在其上面铺设踏板部,同时,在其下面侧配备多个支承脚,用于将该底座部支承在离开输送装置的设置台面规定距离的高度位置上,以及,在面对前述上游侧装置的一侧的该底座部的端部上,沿该底座部的横断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有使前述移送部的返回移动停止用的第一停止框体,在面对前述下游侧装置的一侧的该底座部的端部上,沿该底座部的横断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有使前述移送部的离开移动停止用的第二停止框体,根据前述移送部的位置、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之间或者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二停止框体之间的前述踏板部上,形成操作者等可以来往的空间。
并且,根据本发明输送装置,在上述装置中,前述移送部,具有:左右一对侧框,固定在该侧框的下端部上的底板,分别横向设置在该侧框之间的前部框构件及后部框构件,前述两个侧框以从两侧抱住前述底座部的方式分别配置在该底座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前述底板,以位于该底座部的下面侧的状态,经由固定在前述底板上的左右一对滑动件、可往复滑动地安装在沿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延伸固定设置在该底座部的下面侧的左右一对平行的导杆上。
前述驱动机构,可以这样构成,包括:在前述踏板部的两端之间、拉紧设置在沿前述移送部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条形槽部内的钢丝,固定在该移送部的下部的驱动马达,以传递该驱动马达的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的、卷绕有前述钢丝的滑轮,前述移送部与和该滑轮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往复移动。
并且,前述驱动机构可以这样构成,包括:在前述踏板部的两端之间、拉紧设置在沿前述移送部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条形槽部内的链条,固定在该移送部的下部的驱动马达,以传递该驱动马达的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的、与前述链条啮合的链轮,前述移送部与该链轮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往复移动。
进而,前述驱动机构,可以这样构成,包括:固定在前述移送部的下部的驱动马达,以利用该驱动马达绕水平轴线旋转驱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在轴承部上、与在前述踏板部的两端之间沿着前述移送部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条形槽部的底面接触、并且被该条形槽部导向并转动的驱动辊,前述移送部与该驱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往复移动。
在前述移送部的前述后部框构件上,突出地设置通过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接触将前述驱动马达的电路断开的第一限位开关,同时,在前述移送部的前述前部框构件上,突出地设置通过与前述第二停止框体接触将前述驱动马达的电路断开的第二限位开关。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优选地,前述第一及第二限位开关,经由控制输送装置的各个部分的动作的程序控制装置,分别电连接到前述驱动马达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一个例子的输送装置的总体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剖面透视图。
图3是从输送装置的斜下方观察时看到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移送部的下部结构的部分放大透视图。
图5是表示将输送装置配置在安装生产线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备有驱动机构的改变例的输送装置的部分剖面透视图。
图7是备有驱动机构的另一种改变例的输送装置的部分剖面透视图。
图8是不能横穿的普通的安装生产线的平面简图。
图9是公知例的侧视简图。
图10是另外的公知例的平面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4中,10是印刷电路基板的输送装置,20是该输送装置的底座部,30是在底座部20上沿着表面安装生产线往复移动的移送部,40是设置在移送部30的上端部、从输送装置10的上游侧装置接受印刷电路基板并将其交付给下游侧装置的基板交接机构,50是使移送部30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21是形成在底座部20上面的踏板部,22是形成在踏板部21上、沿着移送部30的移动方向延伸到该踏板部21的两端的条形槽部,23是其两端部固定到底座部20的下面侧的左右一对平行的导杆,该导杆23也沿着移送部30的移动方向延伸。
51是拉紧设置在条形槽部22内的作为索状体的钢丝,该钢丝的两个端部,在条形槽部22的两个端部附近分别固定到底座部20上。52是安装在移送部30的下部的驱动马达,53是以利用该驱动马达52绕水平轴线旋转驱动的方式轴支承在轴承部上、卷绕着钢丝51的滑轮。并且,在图1至图4图示的例子中,这些钢丝51、驱动马达52及滑轮53构成驱动机构50。
基板交接机构40,包括固定侧带式转送装置41和可动侧带式转送装置42。在调整该可动侧带式转送装置42的位置、使两个带式转送装置41、42之间的间隔与印刷电路基板(图中省略)的宽度一致之后,通过驱动转送马达43,利用两个带式转送装置41、42将印刷电路基板从后面将要描述的上游侧装置向后面将要描述的下游侧装置转送。24是设置在底座部20的下面侧的四个拐角部的支承脚,将底座部20支承在离开输送装置10的设置台面规定距离的高度位置上。
25是第一停止框体,其沿着底座部的横截面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在底座部20的后端部、即面对上游侧装置的该底座部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具有用于限制移送部30的后退、即返回运动停止的轮廓;26是第二停止框体,其沿着底座的横截面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在底座部20的前端部、即面对下游侧装置的该底座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上,具有用于限制移送部30的前进、即离开运动停止的轮廓。此外,27是向后方突出地设置在横设于移送部30的左右一对侧框30A、30B之间的后部框构件上的第一限位开关,28是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在横设于该侧框30A、30B之间的前部框构件上的第二限位开关。
前述第一及第二限位开关27、28,经由控制输送装置10的各部分的动作的程序控制装置(图中省略),分别电连接到前述驱动马达52上,第一限位开关27在由于移送部30的后退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25接触的瞬间动作,将该驱动马达52的电路断开,使该移送部停止,第二限位开关28在由于移送部30的前进与前述第二停止框体26接触的瞬间动作,将该驱动马达52的电路断开,使该移送部停止。
31是固定到移送部的左右一对的侧框30A、30B的下端的底板,该移送部30,以两个侧框30A、30B分别位于前述底座部20的左右两侧、且以该底板31位于该底座部20的下面侧的形式、经由后面将要描述的滑动件33可往复滑动地安装在前述导杆23上。在图4中,32是在移送部30的侧框30A上向内方突出地设置的支承臂,轴支承驱动马达52和滑轮53的轴承部53A支承在该支承臂32上。33是固定在底板31上的左右一对块状滑动件,分别具有贯通前后方向的贯通孔33A,前述导杆23穿过该贯通孔33A。借此,移送部30被支承在一对导杆23上,可以在底座20上沿前后方向往复移动。
这里,为了使移送部30在底座部20上在前述两个停止框体25。26之间往复移动,首先,起动驱动马达52,使动作连接到该驱动马达52上的滑轮53旋转,牵引卷绕到该滑轮53上的钢丝51的一端。不过,钢丝51,如前面所述,由于其两端固定到底座部20上,所以,作为反作用,滑轮53向钢丝51的卷绕方向位移。结果是,由于经由滑轮53,驱动马达52、支承臂32依次将要进行位移的力传递给移送部30,所以,该移送部30随着该马达52的正、反旋转,被穿过前述滑动件33的贯通孔33A的导杆23导向,在底座部20上往复运动。
图5是表示将输送装置10配置在安装生产线内的状态的图示。
在该图中,60是作为上游侧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异形零部件安装机,70是作为下游侧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图5(A)表示从作为上游侧装置的异形零部件安装机60侧的传送机60A将图中未示出的印刷电路基板供应给输送装置10的移送部30的基板交接机构40的状态,或者等待供应的状态。这时,由于移送部30与邻接该安装机60的前述第一停止框体25接触并停止,所以,在该移送部30和与作为下游侧装置的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70邻接的前述第二停止框体26之间的前述踏板部21上,可以确保允许操作者横穿的广阔的空间80,因此,操作者可以不进行任何操作,利用该空间80自由地来往。图5(B)表示从输送装置10的移送部30的基板交接机构40将图中未示出的印刷电路基板搬出到前述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70的传送机70A上的状态,或者表示等待搬出的状态。这时,由于移送部30与邻接该检查装置70的前述第二停止框体26接触并停止,所以,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25之间的前述踏板部21上可以确保允许操作者横穿的广阔的空间90,从而,和前述情况同样,操作者不必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利用该空间90自由来往。从而,如果操作者根据移送部30的位置利用空间80或空间90的话,可以在任何时候自由来往。
此外,当移动部30移动时,从预防事故的观点出发,禁止操作者的来往,可以用灯或者蜂鸣器向操作者发出警报,或者当操作者过分接近输送装置10时,利用传感器使移送部30紧急停止。但是,如果在移送部30处于作为上游侧装置的异形零部件安装机60与作为下游侧装置的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70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空间80及空间90具有足够的余量的话,也并不一定必须禁止操作者来往。此外,在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70由于保养检查的原因长时间停止的情况下,由于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可以将印刷电路基板原封不动地载置于基板交接机构40上等待软熔前外观检查装置70再次开始运转,所以,也可以作为缓冲装置使用。
图6表示上述驱动机构50的一个改变例50′,该改变的驱动机构50′,将上述钢丝51′置换成链条54,将上述滑轮置换成链轮55,其它部分的结构和上述驱动机构相同,其动作也和上述情况一样。此外,作为链条54,可以使用钩环链、滚子链等,作为链轮55可以使用链齿轮等。
图7表示上述驱动机构50的另外一个改变例50″,该改变的驱动机构50″,不具备如上面所述的钢丝机链条等,而是由前述驱动马达52,以及用硬质氨基甲酸乙酯等合成树脂或者硬质橡胶等制作的、以由该驱动马达绕水平轴线旋转驱动的方式轴支承在前述轴承部53A上的驱动辊56构成,驱动辊56,其周面与前述条形槽部22的底面接触,为了使移送部30往复移动被该条形槽部22导向并转动。
上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形式,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加以实施。
工业上的利用性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以上述方式构成,所以,不存在像现有装置那样的不能进行确保操作者来往的空间用的操作和处理的情况,操作者通过在任何时候、不进行任何操作就能够横穿自动地形成的空间,可以在安装生产线的中途,在其两侧之间自由地来往,所以极其便利,与现有装置相比,可以大幅度增加流水作业的作业效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装置中,由于没有像现有装置那样的手动操作,所以,可以减轻操作者的体力劳动。
进而,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具有可以作为缓冲装置的功能的优点。

Claims (7)

1.一种输送装置,设置在印刷电路基板的表面安装生产线的中途,从其上游侧装置(60)向其下游侧装置(70)输送印刷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底座部(20);在该底座部上于前述上游侧装置和前述下游侧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移送部(30);基板交接机构(40),其设置在该移送部的上端部,作为从前述上游侧设置接受印刷电路基板、并将其交付给前述下游侧装置的基板交接机构,包含能够与从该上游侧装置接受的印刷电路基板的宽度一致地调整与前述移送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间隔的左右一对带式转送装置(41、42);及包含使前述移送部往复移动的驱动马达(52)在内的驱动机构;在由以上部分构成的输送装置中,前述底座部,在其上面铺设踏板部(21),同时,在其下面侧配备多个支承脚(24),用于将该底座部支承在离开输送装置(10)的设置台面规定距离的高度位置上,以及,在面对前述上游侧装置的一侧的该底座部(20)的端部上,沿该底座部(20)的横断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有使前述移送部(30)的返回移动停止用的第一停止框体(25),在面对前述下游侧装置的一侧的该底座部(20)的端部上,沿该底座部(20)的横断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有使前述移送部的离开移动停止用的第二停止框体(26),根据前述移送部(30)的位置、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25)之间或者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二停止框体(26)之间的前述踏板部(21)上,形成操作者等可以来往的空间。
2.一种输送装置,设置在印刷电路基板的表面安装生产线的中途,从其上游侧装置(60)向其下游侧装置(70)输送印刷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底座部(20);在该底座部上于前述上游侧装置和前述下游侧装置之间往复移动的移送部(30);基板交接机构(40),其设置在该移送部的上端部,作为从前述上游侧装置接受印刷电路基板、并将其交付给前述下游侧装置的基板交接机构,包含能够与从该上游侧装置接受的印刷电路基板的宽度一致地调整与前述移送部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间隔的左右一对带式转送装置(41、42);及包含使前述移送部往复移动的驱动马达(52)在内的驱动机构;在由以上部分构成的输送装置中,前述底座部,在其上面铺设踏板部(21),同时,在其下面侧配备多个支承脚(24),用于将该底座部支承在离开输送装置(10)的设置台面规定距离的高度位置上,前述移送部(30)具有:左右一对侧框(30A、30B),固定在该侧框的下端部上的底板(31),分别横向设置在该侧框之间的前部框构件及后部框构件,其中,前述两个侧框(30A、30B)以从两侧抱住前述底座部(20)的方式分别配置在该底座部(20)的左右两侧,并且,前述底板(31),以位于该底座部(20)的下面侧的状态,经由固定在前述底板(31)上的左右一对滑动件(33)、可往复滑动地安装在沿移动部(30)的移动方向延伸固定设置在该底座部的下面侧的左右一对平行的导杆(23)上,以及,使前述移送部(30)的返回移动停止用的轮廓的第一停止框体(25),沿着该底座部的横断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在面对前述上游侧装置的一侧的该底座部(20)的端部上,使前述移送部(30)的离开移动停止用的轮廓的第二停止框体(26),沿着该底座部的横断方向垂直地竖立设置固定在面对前述下游侧装置的一侧的底座部(20)的端部上,根据前述移送部(30)的位置,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25)之间或者在该移送部与前述第二停止框体(26)之间的前述踏板部(21)上,形成操作者等可以来往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在前述踏板部(21)的两端之间、拉紧设置在沿前述移送部(30)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条形槽部(22)内的钢丝(51),固定在该移送部的下部的驱动马达(52),以传递该驱动马达的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的、卷绕有前述钢丝的滑轮(53),前述移送部与该滑轮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往复移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在前述踏板部(21)的两端之间、拉紧设置在沿前述移送部(30)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条形槽部(22)内的链条(54),固定在该移送部的下部的驱动马达(52),以传递该驱动马达的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的、与前述链条啮合的链轮(55),前述移送部与该链轮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往复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驱动机构由以下部分构成:固定在前述移送部(30)的下部的驱动马达(52),以利用该驱动马达绕水平轴线旋转驱动的方式被轴支承在轴承部(53A)上、与在前述踏板部(21)的两端之间沿着前述移送部(30)的移动方向形成的条形槽部(22)的底面接触、并且被该条形槽部导向并转动的驱动辊(56),前述移送部与该驱动辊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往复移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移送部(30)的前述后部框构件上,突出地设置通过与前述第一停止框体(25)接触将前述驱动马达(52)的电路断开的第一限位开关(27),同时,在前述移送部的前述前部框构件上,突出地设置通过与前述第二停止框体(26)接触将前述驱动马达(52)的电路断开的第二限位开关(2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及第二限位开关(27、28),经由控制输送装置的各个部分的动作的程序控制装置,分别电连接到前述驱动马达(52)上。
CNB038234807A 2002-09-02 2003-08-29 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2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57110 2002-09-02
JP257110/2002 2002-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888A CN1684888A (zh) 2005-10-19
CN100564204C true CN100564204C (zh) 2009-12-02

Family

ID=3202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34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4204C (zh) 2002-09-02 2003-08-29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639377B2 (zh)
CN (1) CN100564204C (zh)
TW (1) TW200404726A (zh)
WO (1) WO20040267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71087B1 (ko) * 2008-05-09 2008-11-28 이준서 경작지용 운반기계 및 그를 구비한 운반 시스템
JP5792936B2 (ja) * 2010-08-27 2015-10-1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板状部材移載設備
CN104859289A (zh) * 2015-04-30 2015-08-26 句容市鼎盛纸箱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箱三色开槽防伪印刷机
CN106335736A (zh) * 2016-09-29 2017-01-18 江苏省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 一种管阀件生产输送装置用滚轮机构
CN113511474B (zh) * 2021-04-01 2022-04-29 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托盘传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45984B2 (zh) * 1972-10-31 1977-11-19
JPS62127741U (zh) * 1986-02-01 1987-08-13
JPH05145297A (ja) * 1991-11-20 1993-06-11 Tokico Ltd 部品取付装置
JP3101664B2 (ja) * 1992-01-20 2000-10-23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装置
JP2866069B2 (ja) * 1996-12-25 1999-03-08 谷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橋渡搬送装置
JP3809061B2 (ja) * 2000-10-31 2006-08-16 株式会社アイディエス 自走車を使用した検体搬送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39377B2 (ja) 2011-02-23
WO2004026738A1 (ja) 2004-04-01
JPWO2004026738A1 (ja) 2006-01-12
CN1684888A (zh) 2005-10-19
TW200404726A (en) 2004-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7697B (zh) 一种零件高度差检测设备
CN208231242U (zh) 定日镜自动化装配线
JPH032769B2 (zh)
CN100564204C (zh) 输送装置
CN109692782A (zh) 一种贴合设备
CN107931632A (zh) 一种十字轴端面全自动研磨机床
CN107824722A (zh) 一种自动切脚机
CN211280144U (zh) 一种全自动片料丝网印刷机
CN211109447U (zh) 传输装置
CN111584698B (zh) 固晶设备
CN212171722U (zh) 打码机打码辅助定位装置
JP2564053Y2 (ja) 搬入機
CN112571984A (zh) 一种活塞销打标生产线
CN106032210A (zh) 用于摆放机的高灵敏度驱动机构
KR100494941B1 (ko) 차량의 크래쉬 패드용 그리퍼
CN217375980U (zh) 机械加工用自动送料装置
CN107956047B (zh) 一种缝纫机
CN110217978A (zh) 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分切机
US8052371B2 (en) Bag supply apparatus
JPH06143083A (ja) ローラ状ワークの受け渡し装置
JPH03221228A (ja) トランスファープレス
US768930A (en) Machine for feeding off newspapers, &c.
CN215942891U (zh) 划线装置
CN115179089B (zh) 托举装置以及型材转运线
CN213410856U (zh) 一种具有自动输送功能的led焊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