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6586C -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6586C
CN100546586C CNB2006100538039A CN200610053803A CN100546586C CN 100546586 C CN100546586 C CN 100546586C CN B2006100538039 A CNB2006100538039 A CN B2006100538039A CN 200610053803 A CN200610053803 A CN 200610053803A CN 100546586 C CN100546586 C CN 1005465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ew amylose
group
yew
amylose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538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57944A (zh
Inventor
孔繁智
朱婉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TAXUS CHINENSI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CITY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TAXUS CHINENSI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TAXUS CHINENSI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CITY filed Critical TAIKANG TAXUS CHINENSIS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NINGBO CITY
Priority to CNB2006100538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46586C/zh
Publication of CN1957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57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65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658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豆杉多糖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具体涉及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还涉及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抗肿瘤复方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红豆杉多糖在制备增强机体的耐受力的药物中的应用;红豆杉多糖具有优异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的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耐受力;用红豆杉多糖为活性成份的治疗有效量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红豆杉多糖具有缓解和稳定晚期肺、胃、大肠、乳腺、前列腺癌的疗效,具有保护了人体的T细胞功能,使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的状态。

Description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多糖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具体涉及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人在CN0129421.9已经公开了红豆杉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式为:
氢原子         化学位移(峰强度)           氢原子个数
H1             4.73725(0.9411)            1
H2             3.03529(1.000)             1
H5             3.51608(1.2129)            1
H3,4,6,6    3.66585-3.76325(3.7320)    4
HA             1.19985-1.29622(3.5409)    3
HB             4.14336-4.16975(1.2697)    1。
红豆杉多糖主要由D-葡萄糖及少量D-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以β-1,3糖苷键组成的杂多糖,在其β-1,3葡聚糖主链上存有少量β-1,6糖苷键支链,分子量为160000-220000,溶于水和醇。
红豆杉多糖由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南方红豆杉(Taxus)植物的枝叶采用溶剂极性梯度工艺精制得到,该提取物的纯度为86.68%。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许多植物的多糖如黄芪多糖、人参多糖、香菇多糖、云芝多糖、枸杞多糖、茯苓多糖和银耳多糖等都具有抗肿瘤活性(刘卫军,顾振纶,植物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1-4,1997),多糖的抗肿瘤机理主要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某些多糖还具有直接抑制肿瘤作用,许多研究者还报道了多糖和一些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如牛膝多糖与环磷酰胺(余上才,章育正,中华肿瘤杂志,牛膝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制实验研究,17(4):275-8,1995)、人参多糖与氨甲蝶呤合用(顾学裘,江春等,人参多糖多相脂质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癌作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4(4):250-3,1997)都能增强这些化疗药物的抑制肿瘤作用。
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的紫杉醇早就证明具有抗肿瘤活性,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紫杉醇作为抗肿瘤药物应用受到以下限制:一是生物资源有限,要获得1kg紫杉醇需要4000棵红豆杉剥下的10吨树皮,二是其水溶性差,三是长期使用紫杉醇后机体具有明显的耐药性,四是该药对机体具有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从红豆杉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份红豆杉多糖,实现其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增强机体耐受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胃癌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结肠癌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在制备抗肿瘤的复方药物中的应用。
红豆杉多糖作为活性成份在制备药物中,其载体为药学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例如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等;其可以制成口服和其他给药方式的各种剂型,如口服液、混悬液、胶囊、片剂、丸剂、颗粒剂、及红豆杉多糖再处理后的粉针注射液等;按药学领域的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其选用含有重量比为0.1%-99.5%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使用量可根据用药途径,患者的年龄、体重、所治疗的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等变化,其服用量可以是0.001-10g/kg体重,可以一次或多次给药。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红豆杉多糖为活性成份的治疗有效量的药物在动物试验中,显示出红豆杉多糖优异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的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耐受力;用红豆杉多糖为活性成份的治疗有效量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表现红豆杉多糖在肿瘤病人化疗和放疗过程中具有增效和减毒作用,它具有保护人体T细胞的功能,使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的状态,红豆杉多糖也对人体的骨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增强机体的耐受力。
红豆杉多糖和其它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CTX)或阿霉素(ADM)等合用时具有协同促进疗效作用,并能降低与其配伍的化疗药物的毒性;而红豆杉多糖本身几无毒性。
红豆杉多糖可以从本公司种植的植物园中平时修剪红豆杉的枝、叶的下脚料中提取,解决从红豆杉的根中提取紫杉醇破坏红豆杉生物资源的问题;并避免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应用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扩大了植物多糖应用队伍。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通过以红豆杉多糖为活性成份的治疗有效量对动物的药理试验及结果,以红豆杉多糖为活性成份的治疗有效量对临床病理试验及结果,来说明其对机体的有益效果。
红豆杉多糖为活性成份的治疗有效量的样品制备
采用南方红豆杉植物枝叶1000kg,用溶剂极性梯度工艺得到红豆杉多糖提取物1406g,然后把红豆杉多糖1406g溶于120kg水中制成1%浓度的水溶液,加热溶解,混合均匀后,装入药瓶中密封,消毒制成口服液备用。
把红豆杉多糖口服液分装成:
A组:相当于生药高(1.33g/kg)、中(0.67g/kg)、低(0.33g/kg)三个剂量的样品,在药瓶中备用。
B组:相当于生药高:(2.9g/kg)、中:(1.45g/kg)、低:(0.29g/kg)三个剂量的样品,在药瓶中备用。
C组:相当于生药高:(2.9g/kg)+环磷酰胺CTX(5mg/kg)、中:(1.45g/kg)+CTX(5mg/kg)、低:(0.29g/kg)+CTX(5mg/kg)三个剂量的样品,在药瓶中备用。
D组:相当于生药高:(2.9g/kg)+阿霉素ADM(1.00mg/kg)、中:(1.45g/kg)+ADM(1.00mg/kg)、低:(0.29g/kg)+ADM(1.00mg/kg)三个剂量的样品,在药瓶中备用。
荷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1).小鼠Lewis肺癌模型的建立
选择接种Lewis肺癌细胞后10-14天,一般情况良好的荷瘤鼠,脱颈处死,无菌取肿瘤组织,剪碎,用匀浆器匀浆(1g瘤组织加生理盐水3ml),120目网过滤,洗后计数校正细胞浓度至1*107/ml,取0.2ml肿瘤细胞悬液接种C57/BL小鼠右腋皮下。
(2).小鼠HepA肝癌模型的建立
取生长良好的荷瘤ICR小鼠,无菌条件下抽取HepA肝癌腹水,加生理盐水,按1∶3稀释至细胞数为106/ml。取ICR雄性小鼠50只,无菌操作,于左下腹刺入腹腔,推注HepA肝癌细胞悬液0.2ml/只。
(3).小鼠S180模型的建立
接种瘤株7-10天的S180荷瘤小鼠,在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3的瘤细胞悬液,计数并调整细胞浓度至1*107/ml,取ICR小鼠,右前肢腋部皮下注射S180细胞悬液0.2ml/只。
动物实验例1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A组的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对S180肉瘤的小鼠、对荷同量HepA肝癌的小鼠、对荷同量Lewis肺癌的小鼠的肿瘤生长的影响,分别用药,每天一次,连续分别各灌胃10天,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剥离实体瘤,称重,计算抑瘤率:
Figure C20061005380300061
分别得到表1、表2、表3的实验结果,从表1、表2、表3的实验结果分别说明红豆杉多糖口服液有抑制S180肉瘤的生长的作用、抑制HepA肝癌细胞的生长的作用、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生长的作用,共同说明红豆杉多糖口服液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表1为红豆杉多糖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组别   瘤重(G)   抑瘤率(%)
  A高剂量组   1.54±0.68   35.83
  A中剂量组   1.7±1.08   25.42
  A低剂量组   2.22±0.89   18.00
  空白对照组   2.4±0.66
表2为红豆杉多糖对HepA肝癌的抑制作用
  组别   瘤重   抑瘤率(%)
  A高剂量组   1.99±0.57   31.14
  A中剂量组   2.03±0.48   24.42
  A低剂量组   2.05±0.68   17.34
  空白对照组   2.89±0.49
表3为红豆杉多糖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
  组别   瘤重   抑瘤率(%)
  A高剂量组   0.77±0.32   29.36
  A中剂量组   0.98±0.30   28.44
  A低剂量组   0.78±0.34   10.09
  空白对照组   1.09±0.31
动物实验例2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A组的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对荷同量的Lewis肺癌的小鼠的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每天用药一次,连续分别灌胃14天,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剥离实体瘤,称重,计算抑瘤率,计算方法同实验例1,得到表4的实验结果,从表4的实验结果说明服用红豆杉多糖口服液比空白对照对肺癌细胞的自发转移灶数明显减小,说明红豆杉多糖具有抑制肿瘤自发转移的作用。
表4为红豆杉多糖对Lewis肺癌细胞转移的作用(X±S)
  组别   例数(只)   平均肺转移灶数(个)
  A高剂量组   10   6.17±4.36
  A中剂量组   10   6.44±6.50
  A低剂量组   10   7.50±4.54
  空白对照组   10   13.27±6.77
与空白对照组比P<0.05
动物实验例3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A组的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对荷同量的S180肉瘤的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每天用药一次,连续分别灌胃10天,术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小鼠,取血,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CD3、CD4、CD8、CD19、NK等细胞,得到表5的实验结果,从表5的试验结果说明红豆杉多糖口服液可以提高荷S180肉瘤的小鼠的免疫细胞的数量。
表5为红豆杉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组别   CD3   CD4   CD8   NK   CD19
  A高剂量组   81.60±8.09   39.11±10.54   13.00±3.35   8.11±4.17   39.15±14.46
  A中剂量组   72.16±26.60   35.53±12.00   11.68±4.78   7.23±2.00   32.23±8.84
  A低剂量组   56.33±7.81   24.65±1.23   9.64±2.42   17.24±11.83   31.68±23.96
  空白对照组   64.38±16.70   33.78±10.25   11.02±4.61   6.08±2.96   30.08±13.31
动物实验例4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A组的三个剂量组和等量冷开水组,每组10只,分别观察对已连续注射4天CTX(每天100mg/kg)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和B淋巴细胞转化及巨噬细胞(MΦ)活性的影响,每天用药一次,连续分别各灌胃10天,用药10天后进行T淋巴转化和B淋巴转化及巨噬细胞活性测定,同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得到表6和表7的实验结果,从表6中可见CTX有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转化和B淋巴转化的功能(i),而红豆杉多糖口服明显提高小鼠T淋巴转化和B淋巴转化的功能,从表7可见CTX有明显抑制小鼠的MΦ吞噬功能(ii),而红豆杉多糖口服液可明显提高小鼠的MΦ吞噬功能,说明红豆杉多糖能够明显提高服用CTX所减低的小鼠T淋巴转化和B淋巴转化的功能和MΦ吞噬功能,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注i:T淋巴转化和B淋巴转化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
注ii:巨噬细胞活性采用鸡红细胞半体内法测定,
注iii:
Figure C20061005380300091
表6为红豆杉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B淋转的影响(X±S)
  组别  例数(N)   T淋转   P值   B淋转  P值
  A高剂量组+CTX   10   11100±4279   <0.05   4592±373  <0.01
  A中剂量组+CTX   10   13920±5584   <0.01   4895±320  <0.01
  A低剂量组+CTX   10   8669±6579   >0.05   4423±282  <0.05
  水+CTX   10   7215±2120   3396±454
  正常对照组   10   13401±6622   <0.01   5340±541  <0.001
P值均为各组与水+CTX比较
表7为红豆杉多糖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MΦ吞噬百分率的影响(X±S)
  组别  例数(n)   吞噬百分率%   P值
  A高剂量组+CTX   10   34±7.0   <0.01
  A中剂量组+CTX   10   35±6.8   <0.01
  A低剂量组+CTX   10   33±6.0   <0.05
  水+CTX   10   20±5.6
  正常对照组   10   44±6.0   <0.01
P值均为各组与水+CTX比值
动物实验例5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C组的三个剂量组与CTX对照组及服用量为D组的三个剂量组与ADM对照组分别对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上述实验例1的方法进行比较实验,计算抑瘤率,从表8中的试验结果说明红豆杉多糖的高、中剂量和CTX合用,红豆杉多糖的高、中、低剂量和ADM合用,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有增强作用,说明红豆杉多糖分别和CTX及ADM组成复方药制剂都有协同促进作用。
表8为红豆杉多糖和CTX、ADM合用后对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组别   抑瘤率(%)
  C高剂量组   62.4
  C中剂量组   53.14
  C低剂量组   52.40
  CTX(5mg/kg)   45.19
  D高剂量组   48.11
  D中剂量组   30.12
  D低剂量组ADM(5mg/kg)   30.5424.26
C高剂量联合用药组与单用组p<0.01,其余联合用药组与单用组p<0.05。
动物实验例6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C组的三个剂量组与CTX对照组及服用量为D组的三个剂量组与ADM对照组分别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用上述实验例1的方法同样试验,只是从第7天后,对C组的三个剂量组与CTX对照组腹腔注射CTX100mg/kg/日,连续二天,对D组的三个剂量组与ADM对照组腹腔注射ADM15mg/kg/日,连续二天,同时设正常小鼠组,只是除测抑瘤率外,还测定白细胞(WBC)和(GPT),得到表9的的结果,从表9中可以看出服用有红豆杉多糖口服液组的WRC明显比单服CTX要高,GPT值低,服用有红豆杉多糖口服液组的WBC明显比单服ADM要高,GPT值低,说明红豆杉多糖和CTX联合用药比单服CTX对小鼠肝功能影响小,红豆杉多糖和ADM联合用药比单服ADM对小鼠肝功能影响,从而说明红豆杉多糖有降低CTX和ADM的肝毒性的作用,即红豆杉多糖有减毒作用和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表9为红豆杉多糖对CTX,ADM致小鼠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组别   瘤重   抑瘤率   W BC(10<sup>3</sup>个/MM)   GPT(U/L)
  C高剂量组   1.60±0.69   38.52   5.77±2.17   39.33±7.94
  C中剂量组   1.63±0.77   36.19   5.64±2.05   41.60±1307
  C低剂量组   1.80±0.76   29.96   4.28±1.69   41.11±10.65
  D高剂量组   1.41±0.79   45.13   7.48±1.37   40.00±9.23
  D中剂量组   1.79±0.91   30.35   7.07±2.07   40.96±5.61
  D低剂量组   1.41±0.85   45.13   6.00±1.88   42.00±5.77
  CTXADM   1.69±0.781.46±0.76   34.2443.19   3.36±1.566.81±1.17   63.30±11.4447.75±9.04
  正常小鼠组   2.57±1.61   6.43±0.69   34.33±4.92
CTX联合用药组与ADM联合用药组的WBC、GPT与单用药组比较均为p<0.05。
动物实验例7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量为B组的三个剂量组对小鼠整体耐受力的影响,每天一次,连续分别各灌胃10天,10天后分别放入加有25g钠石灰的200ml广口瓶中,每瓶一鼠,加盖密封,观察小鼠存活时间差异,从表10中可见红豆杉多糖能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缺氧状态下的存活时间。
表10为红豆杉多糖对小鼠常压缺氧下存活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例数(n)   存活时间(分)
  B高剂量组   10   43.81±5.09
  B中剂量组   10   42.00±7.22
  B低剂量组   10   38.45±6.30
  空白对照组   10   35.34±7.41
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动物实验例8
用常规动物药理试验观察服用B组的三个剂量组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和上述实验例七同样试验,只是10天后分别将小鼠放入90×45cm的水箱中,室温28度,水温22度,观察小鼠游泳到死亡时间,从表11中表明红豆杉多糖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存活时间。
表11为红豆杉多糖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X+S)
  组别  例数(n)   存活时间(分)
  B高剂量组   10   194.7±65.4
  B中剂量组   10   190.5±59.1
  B低剂量组   10   186.6±42.6
  空白对照组   10   111.9±43.1
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临床试验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属中晚期恶性肿瘤,不适应手术或拒绝手术以及术后复发和转移病例,有临床可观察指标,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2岁,kamofsky积分(kps)≥40分。肿瘤种类:肺癌32例(腺癌23例、鳞癌9例),男26例,女6例;结肠癌6例(均为腺癌),男4例,女2例;胃癌12例(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4例),男8例,女4例;乳腺癌6例为女性;前列腺癌4例为男性。
1.2、治疗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进行联合化疗。化疗药物为:顺铂、阿霉素、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长春地辛、环磷酰胺、甲氨喋呤、足叶乙甙、环己亚硝脲类等。实验组在联合化疗中和化疗后口服红豆杉多糖0.45mg/粒,每次一粒,一日3次,连服30天为一周期,共用2~11个周期,平均4.3周期。对照组只进行联合化疗。两组基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胸透或胸片、CT等。治疗过程中每周查血常规1次,详细记录KPS、体重、症状及体征变化和各系统毒副反应。治疗有效率采用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指标评价,毒副反应采用WHO毒性分级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及τ检测
2、治疗结果
2.1、红豆杉多糖对化疗疗效的影响
治后疗效分析提示,红豆杉多糖组治疗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2。
表12
Figure C20061005380300131
2.2、红豆杉多糖对化疗后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2.2.1、对血非特异性A2酯酶染色T淋巴细胞计数(ANA E)的影响
化疗后ANA E计数观察发现,红豆杉多糖ANA E计数值与化疗前相比呈上升趋势(P<0.05),而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见表13
表13红豆杉多糖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ANA E计数比较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红豆杉多糖组   30   48.48±6.08   52.87±8.22
  对照组   30   49.14±7.26   44.37±8.12
注:x±SD P<0.05
2.2.2、红豆杉多糖对化疗后T细胞亚群的影响
与ANA E计数相比,红豆杉多糖组T细胞计数(CD1)变化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受到了明显影响,治后CD1计数显著下降(P<0.05),见表14;CD4/CD8比值治疗前后分析表明,红豆杉多糖组呈上升趋势(P<0.05),而对照组则降低(P<0.05),见表15。
表14红豆杉多糖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CD1计数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红豆杉多糖组   30   63.26±6.72   63.26±6.72
  对照组   30   67.02±4.93   62.28±6.71
注:P>0.05
表15红豆杉多糖组与对照组化疗前后CD4/CD8比值变化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红豆杉多糖组   30   1.30±0.21   1.46±0.26
  对照组   30   1.39±0.27   1.20±0.28
2.3、红豆杉多糖对骨髓功能的影响
2.3.1、对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
根据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分析表明,红豆杉多糖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6。
表16红豆杉多糖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比较
Figure C20061005380300141
2.4、红豆杉多糖对化疗中各种临床症状及全身体力状况的影响
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和kamofsky分级标准,比较了两组治后临床症状。治后红豆杉多糖组呕吐出现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脏节律异常也较少(P<0.05),腹泻、口腔溃疡和心功能状况两组则无差异(P>0.05),两组全身体力状况比较发现,化疗后红豆杉多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7。
表17
Figure C20061005380300151
2.5、红豆杉多糖药物副作用观察
药物口服给药过程中未见明显的副反应。
3、讨论
3.1、红豆杉多糖在化疗增效中的价值
临床组30例晚期病例试用结果提示,红豆杉多糖组有效率(CR+PR)63.8%,而对照组为44.6%,两组差异显著(P<0.01),说明红豆杉多糖在药物化疗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扩大了化疗的临床适应症,更具有一定的增效增敏作用,红豆杉多糖对晚期肺、胃、大肠、乳腺、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促进作用,是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良好的辅助用药。
3.2、红豆杉多糖对化疗后免疫功能的保护价值
临床组30例晚期病例试用结果显示,红豆杉多糖组淋巴细胞总数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降低(P<0.01),两组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T细胞亚群分析,红豆杉多糖组CD4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则显著减少(P<0.05);CD4/CD8比值化疗后红豆杉多糖组呈上升趋势(P<0.05),对照组呈下降趋势(P<0.05);两组治后差异显著,本组病例发现,化疗时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主要发生在T细胞系统,红豆杉多糖的作用主要是保护了T细胞功能,使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的状态,从而有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3.3、红豆杉多糖对骨髓功能的保护价值
临床组30例晚期病例试用结果显示,红豆杉多糖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红豆杉多糖对骨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4、红豆杉多糖液对其余各系统的保护作用和全身体力状况的改善
临床组30例晚期病例试用结果显示,化疗中各种症状出现率,红豆杉多糖组恶心呕吐反应较对照组为轻(P<0.05),心脏节律异常发生也较对照组低(P<0.05),提示红豆杉多糖液对心血管和胃肠系统化疗毒副反应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未见到毒副反应的增强作用。采用kamofsky评分分级观察,化疗后红豆杉多糖组全身体力状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红豆杉多糖液对全身功能均具一定保护作用,使化疗计划更易于完成。
结论
综上所述的实验结果和临床试验证明红豆杉多糖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尤其能抑制肝癌和肺癌的生长和扩散,红豆杉多糖具有缓解和稳定晚期肺、胃、大肠、乳腺、前列腺癌的疗效;红豆杉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可提高由CTX所降低的T、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MΦ吞噬作用,具有保护人体的T细胞功能,使癌症患者免疫功能保持在较正常的状态,红豆杉多糖对人体的骨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强机体的耐受力,红豆杉多糖和抗肿瘤化效药如CTX或ADM组成复方制剂可以增强药效和降低化效药的毒性,提高机体的白细胞数和保护肝功能;本发明的红豆杉多糖毒副作用少,药理作用强,是癌症患者临床化疗的辅助用药,其能减少化疗药物的用量,降低化疗药物的毒付作用,同时避免了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应用所存在的的问题,又扩大了植物多糖的应用队伍,预示着很好的药用前景;本发明的物质原料来源丰富,从自种的红豆杉种植园中修剪下的枝叶得到,本发明与制药领域常用的辅料配合可制成口服液、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和注射液等各种剂型的药物,也可和其他抗肿瘤药组成复方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药物制备例1
取红豆杉植物干枝叶500g,粉碎至40目以下,过筛,用乙酸乙酯溶液浸泡过夜,晾干,依次通过0.9Nacl溶液、85%乙醇溶液、95度热水、1%草酸铵溶液、5%NaoH溶液、20%NaoH溶液,依次提取得到粗多糖提取液、冷冻干燥、脱蛋白、再冷冻干燥、超滤色谱提纯得到初纯多糖,再真空干燥,用分子色谱法纯化得到高纯度多糖0.7037g,溶于61g蒸溜水中,加入药品领域认可的必要载体,常规消毒灭菌,制成浓度为1%的红豆杉多糖口服液。
药物制备例2
取红豆杉植物干枝叶500g,粉碎至40目以下,过筛,用乙酸乙酯溶液浸泡过夜,晾干,依次通过0.9Nacl溶液、85%乙醇溶液-95度热水、1%草酸铵溶液、5%NaoH溶液、20%NaoH溶液,依次提取得到粗多糖提取液、冷冻干燥、脱蛋白、再冷冻干燥、超滤色谱提纯得到初纯多糖,再真空干燥,用分子色谱法纯化得到高纯度多糖0.6853g,溶于11g蒸溜水中,加入药品领域认可的必要载体,常规消毒灭菌,制成浓度为5%的红豆杉多糖口服液。
药物制备例3
取红豆杉植物干枝叶500g,粉碎至40目以下,过筛,用乙酸乙酯溶液浸泡过夜,晾干,依次通过0.9Nacl溶液、85%乙醇溶液-95度热水、1%草酸铵溶液、5%NaoH溶液、20%NaoH溶液,依次提取得到粗多糖提取液、冷冻干燥、脱蛋白、再冷冻干燥、超滤色谱提纯得到初纯多糖,再真空干燥,用分子色谱法纯化得到高纯度多糖0.6626g,然后分装成每粒含药品领域认可的必要载体淀粉1mg、硬脂酸镁0.05mg,红豆杉多糖活性成份含量为0.45mg的硬胶囊。
药物制备例4
用上述药物制备例三所示方法制备,只是各组分含量不同:淀粉1.9mg、硬脂酸镁0.1mg、红豆杉多糖活性成份含量为1mg的硬胶囊。
药物制备例5
用下述成份的配比,用药学上认可常规制备软胶囊方法制备红豆杉多糖软胶囊:
红豆杉多糖3kg  明胶50kg  甘油17.5kg 纯水45kg  羟苯乙酯50kg
得到红豆杉多糖软胶囊每粒重量0.607g,其中皮重为0.201g,内容物为0.406g。
药物制备例6
以红豆杉多糖和CTX为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的制备
用上述药物制备例1的方法制备红豆杉多糖,用制药领域认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成
以下组分的红豆杉多糖和CTX的复方片剂:
红豆杉多糖1mg    CTX   50mg
硬脂酸镁2mg      淀粉  67mg。
药物制备例7
以红豆杉多糖和5-氟脲嘧啶为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的制备
用上述药物制备例一的方法制备红豆杉多糖,用制药领域认可的常规制备方法制成
以下组分的红豆杉多糖和5-氟脲嘧啶的复方制剂:
红豆杉多糖0.5mg    5-氟脲嘧啶100mg
硬脂酸镁3.5mg      淀粉70mg。

Claims (1)

1、红豆杉多糖在制备增强机体的耐受力的药物中的应用。
CNB2006100538039A 2006-10-12 2006-10-12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586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38039A CN100546586C (zh) 2006-10-12 2006-10-12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0538039A CN100546586C (zh) 2006-10-12 2006-10-12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944A CN1957944A (zh) 2007-05-09
CN100546586C true CN100546586C (zh) 2009-10-07

Family

ID=38069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5380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586C (zh) 2006-10-12 2006-10-12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65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1769B (zh) * 2007-07-20 2010-06-02 李文良 一种治疗和预防食道癌、胃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4276B (zh) * 2015-03-18 2017-09-26 浙江大学 一种红豆杉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李循等.浙江中医杂志,第41卷第2期. 2006
中药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李循等.浙江中医杂志,第41卷第2期. 20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7944A (zh)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0346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作方法
EP1707209A1 (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for treatment of tumour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4013636A (zh) 瓦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抗肿瘤的药物用途
CN100546586C (zh) 红豆杉多糖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05796861A (zh) 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895337B (zh) 党参黄芪组合物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制药用途
CN1320896C (zh) 一种调节免疫的参芪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6787B (zh) 连翘苷、连翘苷衍生物、连翘苷与连翘脂素组合物在制备抗癌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及药物
CN101391004B (zh) 一种用于晚期食管癌的药物组合物
CN102755600A (zh) 一种抗乳腺癌转移复发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00624A (zh) 人参皂苷联合pd-1阻断剂在制备抗头颈鳞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4189782A (zh) 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
CN101422534B (zh) 放疗增敏复合制剂
CN102028924A (zh) 一种用于晚期胃癌的药物组合物
CN1513497A (zh) 一种调节免疫的组合物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02926C (zh) 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中药混合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614238A (zh) 灵芝人参药性菌质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TW202206090A (zh) 黃耆醫藥組合物用於增強癌症治療之用途
CN107260768B (zh) 一种香菇复合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78409B (zh) 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制剂
CN101091736A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485B (zh) 一种抗癌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099769B (zh) 连翘在制备抗肿瘤化疗增敏减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2727867A (zh)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CN102100836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07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