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7867A -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7867A
CN102727867A CN2012102002619A CN201210200261A CN102727867A CN 102727867 A CN102727867 A CN 102727867A CN 2012102002619 A CN2012102002619 A CN 2012102002619A CN 201210200261 A CN201210200261 A CN 201210200261A CN 102727867 A CN102727867 A CN 102727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hydroarteannuin
mannatide
unit
test kit
daily d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02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7867B (zh
Inventor
张芝庭
张涛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Shenqi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02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27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27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7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7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7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所述药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包装件含有作为联合制剂供同时、分开或顺序使用的治疗有效量的甘露聚糖肽和治疗有效量的双氢青蒿素。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包装件用于治疗肿瘤时,能够获得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各毒副作用小。

Description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肿瘤都被视为是“不治之症”,尤其晚期肿瘤,人们更是谈其色变。形成此观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晚期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在消耗大量营养后,会加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速度,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患者出现高热、乏力、厌食、进行性消瘦等多种症状,以至卧床不起。
近年来,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妇科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给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诸多不变。1996年以来,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肿瘤病人都在1000万以上,死亡700多万,到1999年底全球肿瘤病人总数已逾4000万。到2000年,依据卫生部信息中心数据,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较大幅度上升,比十年前增幅为30.24%。从年龄上来看,目前肿瘤病人的总体增加趋势和肿瘤发病者呈年轻化趋势。但由于治疗肿瘤的费用非常昂贵,且病死率很高,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患者会放弃治疗,故全球肿瘤患者的实际数量要大于以上数字。
抗肿瘤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冷冻治疗、放疗、药物等方法。手术治疗,通过完整的清除肿瘤组织,达到治愈的目的,但存在高风险、高复发的危险,并且有的肿瘤不能进行手术治疗,例如中晚期肺癌、淋巴细胞癌症等。手术治疗有一定局限性。虽然放化疗初期有效率高,但大部分病人副反应严重、容易出现复发,同时需要药物治疗,因此,采用药物治疗为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抗肿瘤药物市场近年来呈逐年增长的势头,临床上对于新型肿瘤治疗药的需求量急剧上升。抗肿瘤药的平均增长率高于12%,大大高于其他大类药物年平均8%的增长率,由于肿瘤病人逐年增加,加之癌症不是一种疾病,且多数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在临床上须联用多种药物综合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甘露聚糖肽,别名多抗甲素、A型链球菌甘露聚糖、多康甲、α-甘露聚糖肽,属免疫增强剂,对人的淋巴细胞有直接激活作用,能促进胸腺淋巴细胞分化与增殖,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能激活吞噬细胞,使白细胞生成增加,促进补体生成,促进白细胞介素-1的生成,能提高骨髓造血功能。
双氢青蒿素(Dihydro Artemisinin),为青蒿素的重要衍生物之一,其分子式为C15H24O5,分子量为284.35,具有抗疟疾、抗癌、抗炎、镇痛作用。本品苦寒,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分伏热,故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感受暑邪,发热头痛口渴;疟疾寒热,还有截疟与解除疟疾寒热之功效。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作为联合制剂供同时、分开或顺序使用的治疗有效量的甘露聚糖肽和治疗有效量的双氢青蒿素。
其中,所述组合物在给药于患者时,甘露聚糖肽日剂量为5-20mg,双氢青蒿素日剂量为10-20mg,优选将甘露聚糖肽及双氢青蒿素在用药周期每天均给药于患者,所述用药周期为14天。另外,年龄>65岁化疗药物用上述剂量的2/3。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含有5-20份甘露聚糖肽和0.2-0.8份双氢青蒿素,优选含有5-10份甘露聚糖肽和10-15份双氢青蒿素,更优选含有10份甘露聚糖肽和15份双氢青蒿素。
(3)一种抗肿瘤用试剂盒,包括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和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
(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试剂盒,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所述日剂量为活性成分的质量。
(5)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试剂盒,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其中甘露聚糖肽单元数和双氢青蒿素单元数比例为1:1。
其中,上述试剂盒中每两个甘露聚糖肽单元和每一个双氢青蒿素单元联合作为用于肿瘤患者的一个周期药物。另外,年龄>65岁化疗药物用上述剂量的2/3。因此,在制作试剂盒时,每个甘露聚糖肽单元中可以包含若干独立包装的小甘露聚糖肽单元,各小甘露聚糖肽单元中的甘露聚糖肽总量满足上述日剂量范围要求;每个双氢青蒿素单元中可以包含若干独立包装的小双氢青蒿素单元,各小双氢青蒿素单元中双氢青蒿素总量满足上述日剂量的范围要求。
(6)一种包装抗肿瘤用药物的包装件,包括包装空间彼此独立的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包装单元和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包装单元。
(7)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包装件,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所述日剂量为活性成分的质量。
(8)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包装件,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其中甘露聚糖肽单元数和双氢青蒿素单元数比例为1:1。
其中,上述试剂盒中每两个甘露聚糖肽单元和每一个双氢青蒿素单元联合作为用于肿瘤患者的一个周期药物。另外,年龄>65岁化疗药物用上述剂量的2/3。因此,在制作试剂盒时,每个甘露聚糖肽单元中可以包含若干独立包装的小甘露聚糖肽单元,各小甘露聚糖肽单元中的甘露聚糖肽总量满足上述日剂量范围要求;每个双氢青蒿素单元中可以包含若干独立包装的小双氢青蒿素单元,各小双氢青蒿素单元中双氢青蒿素总量满足上述日剂量的范围要求。
(9)根据技术方案(3)-(5)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或技术方案6-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件,还包含说明书,该说明书中规定,所述甘露聚糖肽单元中的甘露聚糖肽及双氢青蒿素在用药周期每天均给药于患者,所述用药周期为14天。另外,年龄>65岁化疗药物用上述剂量的2/3。
(10)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试剂盒或包装件,所述甘露聚糖肽和所述双氢青蒿素为注射制剂;片剂。
(11)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的组合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应用,所述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用量以重量计为(5-20)/(10-20),优选(5-10)/(10-15)。
在本发明中,所述甘露聚糖肽和所述双氢青蒿素在组合用于抗肿瘤治疗时,可以是任意已知剂型的组合,优选,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各自以独立的注射制剂相组合用于抗肿瘤。本发明中的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可以为市面上出售的各种剂型。
上述试剂盒或包装件的制备方法是:采用试剂盒常用的包装试剂的材料或容器,将市购或本发明实施例中制备的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药物制剂,按照本发明规定的上述日剂量进行分装。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包装件用于抗肿瘤时,能够获得优异的治疗效果,并且各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甘露聚糖肽系具有免疫活性的甘露聚糖肽类物质,在体外对人和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生物大分子合成有直接抑制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证明,糖肽化学结构与肿瘤、病毒分子表面受体及配体有独特的亲和力,通过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肿瘤、病毒的DNA、RNA及蛋白质生物合成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提升外周血的白细胞,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活化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由于甘露聚糖肽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较轻,未见肾及神经毒性,毒性低,能与多种抗癌药物联合用药,提高疗效。
双氢青蒿素作为源自本草青蒿的天然产物,在青蒿素一系列的化合物中活性较强,大量的药理实验结果显示,双氢青蒿素的抗肿瘤活性强,但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很低,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逆转肿瘤细胞耐药,与转铁蛋白结合提高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对传统化疗药物具有增敏作用。
由于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在癌症的治疗上起着相互补充的作用,协同治疗癌症。本发明经过长期反复的大量实验,惊奇的发现,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抗肿瘤作用优于双氢青蒿素单品,对卵巢癌、肺癌、胃癌、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安全性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并能有效改善化疗期间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说明如何实施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内容。
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验对比观察了甘露聚糖肽联合双氢青蒿素对实验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22的抑制作用
一、材料
1、动物: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20-30g,雌雄各半。
2、药物:甘露聚糖肽注射剂、双氢青蒿素注射剂、甘露聚糖肽口服片剂、双氢青蒿素口服片剂,均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双氢青蒿素片剂,市售。
3、试剂与阳性对照药:注射用环磷酰胺;氟脲嘧啶注射液;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国产分析纯。
4、瘤株: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H22引自山西省肿瘤研究所,每7日无菌条件下传代一次保种。
二、方法与结果
1、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影响:
取传代后生长良好的S180小鼠,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按1∶3稀释,显微镜下计数,调瘤细胞数为1.0×107个/ml(置冰浴中)。然后取正常小鼠50只,于每只小鼠腋部皮下接种0.2ml,24小时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组、本发明注射剂组(甘露聚糖肽注射剂及双氢青蒿素注射剂)、本发明片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及双氢青蒿素片剂)及阳性药环磷酰胺组。给药剂量及给药方式为:对照组:生理盐水20ml/kg,皮下注射给药;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20.0g/kg,灌胃给药;本发明注射剂组:20.0g/kg,皮下注射给药;本发明片剂组:20.0g/kg,灌胃给药;阳性药环磷酰胺组:500mg/g,皮下注射给药。甘露聚糖肽连续给药二十八天,双氢青蒿素连续给药十四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取小鼠按常规方法处死解剖肿瘤,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抑制率,比较用药组同对照组差异。
抑制率(%)=(对照组平均瘤重-用药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结果见下表。
本发明制剂对小鼠实体瘤的S180影响(x±SD)
Figure BDA00001778667000071
由上表可以看出,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可明显抑制小鼠抑制性肿瘤S180的生长,降低瘤重,且本发明两种剂型组与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比较抑制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影响:
取传代后生长良好的H22小鼠,无菌条件下抽取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按1∶3稀释,显微镜下计数,调瘤细胞数为1.0×107个/ml(置冰浴中)。然后取正常小鼠50只,于每只小鼠腋部皮下接种0.2ml,24小时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组、本发明注射剂组(甘露聚糖肽注射剂及双氢青蒿素注射剂)、本发明片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及双氢青蒿素片剂)及阳性药氟脲嘧啶组。给药剂量及给药方式同前。阳性药氟脲嘧啶为:100mg/kg ip,隔两日一次,共4次;甘露聚糖肽连续给药二十八天,双氢青蒿素连续给药十四天,末次给药后逐日记录各组小鼠死亡情况,计算各组小鼠平均生存天数,按下列公式计算生命延长率。比较用药组同对照组差异。
生命延长率(%)=(用药组平均生存天数-对照组平均生存天数)/对照组平均生存天数。结果见下表。
本发明胶囊剂对小鼠H22腹水瘤的影响(x±SD)
Figure BDA00001778667000081
由上表可以看出,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组对小鼠接种H22腹水瘤后的生存期有一定的延长作用,本发明两种剂型组与市售双氢青蒿素片剂比较抑制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
实施例2
本实验对比观察了甘露聚糖肽联合双氢青蒿素与双氢青蒿素单品抗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所用药品:
1、甘露聚糖肽注射剂、双氢青蒿素注射剂、甘露聚糖肽口服片剂、双氢青蒿素口服片剂,均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
2、双氢青蒿素片剂,市售。
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评价方案:
一、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58岁,其中食管癌30例(鳞癌11例,腺癌19例)、胃癌30例、肺癌30例、卵巢癌30例,均属晚期。52例为化疗或放疗或手术后复发转移,不宜再用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68例为不愿化疗或放疗或手术者,Karnofsky评分50~70分,预期生存期8周以上。有可测量病灶,便于客观评价疗效。
二、治疗方法
食管癌、胃癌、肺癌、卵巢癌各设三组,每组10人,四种癌症患者组中均分成本发明组合物注射剂组、片剂组、对照组,给药方式:注射剂,均用0.9%氯化钠和5%~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甘露聚糖肽注射剂一日3次,双氢青蒿素注射剂一日1次,两药均连续给药14天。片剂,口服给药,甘露聚糖肽一日3次,双氢青蒿素一日1次,两药均连续给药14天。对照组仅采用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口服给药,双氢青蒿素一日1次,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15mg。
治疗组给药剂量为:食管癌注射剂组,甘露聚糖肽注射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5mg)、双氢青蒿素注射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10mg),食管癌片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5mg)、双氢青蒿素片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10mg);胃癌注射剂组,甘露聚糖肽注射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10mg)、双氢青蒿素注射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15mg);胃癌片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10mg)、双氢青蒿素片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15mg);肺癌注射剂组,甘露聚糖肽注射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20mg)、双氢青蒿素注射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20mg);肺癌片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20mg)、双氢青蒿素片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20mg);卵巢癌注射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10mg)、双氢青蒿素片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10mg);卵巢癌片剂组,甘露聚糖肽片剂(以甘露聚糖肽计,日剂量20mg)、双氢青蒿素片剂(以双氢青蒿素计,日剂量20mg)。
如果因为受试者的毒性恢复未满足下一周期治疗标准,可适当推迟后续周期的开始时间,但推迟时间最长不能超过14天。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三、疗效评定标准: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
CR:肿块完全消失,维持1个月以上;
PR:肿块缩小>50%,维持<1个月;
NC:肿块缩小<50%或增大<25%;
PD:肿块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
有效率为CR+PR,化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疾病控制率(CR+PR+SD)指病灶缩小或持续稳定超过2个月。
四、安全性评价(毒副反应):
在患者接受1个周期治疗时,进行安全性分析。毒性反应根据WHO抗癌药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判断,分为0-4级。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率的比较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果:
一、疗效观察结果,见表1。
表1 各组疗效比较例(%)
Figure BDA00001778667000111
上表说明:癌症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组中,甘露聚糖肽10mg、双氢青蒿素15mg的剂量配比效果最优。
二、毒副反应(安全性评价结果)
12组共同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Ⅲ-Ⅳ度骨髓抑制:癌症的治疗组平均值1例,对照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异议(P<0.05);Ⅱ-Ⅲ度胃肠道反应:癌症的治疗组平均值1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异议(P>0.05)。详见表2。
表2 各组化疗后毒副反应比较例
治疗过程中1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肾及神经毒性反应。癌症的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与单用双氢青蒿素药物相比,甘露聚糖肽联合双氢青蒿素能显著减轻患者化疗期间的骨髓抑制。在治疗组中,甘露聚糖肽10mg、双氢青蒿素15mg的剂量配比安全性较高。
实施例3
将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制成试剂盒的实验(注:下述的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的各剂型制备方法均是采用本领域常规仪器和常规辅料、载体等制成的,除了水以外,其余试剂和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各种剂型的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的制备
各剂型制备如下进行: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取甘露聚糖肽原料,加入配制药液总量80%的注射用水,使其溶解,加入配制药液总量0.06%的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用0.45μm滤膜过滤,再加注射用水至全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冷却后,垂熔滤球过滤,灌封,115℃再热压灭菌30分钟,制备成不同规格的小容量注射制剂;
甘露聚糖肽片剂:取甘露聚糖肽原料及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50%的淀粉和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50%的微晶纤维素,过100目筛,将甘露聚糖肽、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混合制成软材,用18目筛(泰勒标准筛)制成颗粒;颗粒在60℃干燥4小时,烘干后加入软材总重0.02%二氧化硅和软材总重0.02%硬脂酸镁混合,20目筛整粒;压制成不同规格的片剂;
甘露聚糖肽分散片:取甘露聚糖肽原料及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30%淀粉和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30%微晶纤维素,过100目筛,将甘露聚糖肽、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5%的甘露醇、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5%的淀粉和甘露聚糖肽原料重量5%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粘合剂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制成软材,用18目筛制成颗粒;颗粒在50℃干燥5小时,烘干后加入二氧化硅、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混合,20目筛整粒;压片得不同规格的分散片。
注射用双氢青蒿素:取双氢青蒿素原料,加入一定量注射用水使其溶解,调pH值4.5-8.0,用0.45μm滤膜过滤,滤液中加入总药液重量10%的甘露醇,混匀后用注射用水定容,然后用占制剂总量0.06%的活性炭吸附,用0.22μm滤膜过滤,滤液灌装到西林瓶中,冷冻干燥,得不同规格的冻干粉针剂;
双氢青蒿素片:取双氢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原料重量50%淀粉和双氢青蒿素原料重量50%微晶纤维素,过100目筛,将双氢青蒿素、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10%淀粉浆混合制成软材,用18目筛制成颗粒;颗粒在60℃干燥4小时,烘干后加入二氧化硅和硬脂酸镁混合,20目筛整粒;压制成不同规格的片剂;
双氢青蒿素分散片:取双氢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原料重量30%的淀粉和双氢青蒿素原料重量30%的微晶纤维素,过100目筛,将双氢青蒿素、甘露醇、淀粉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粘合剂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水溶液(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85g溶解于85ml水中)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制成软材,用18目筛制成颗粒;颗粒在60℃干燥4小时,烘干后加入二氧化硅、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硬脂酸镁混合,20目筛整粒;压片得不同规格的分散片。
试剂盒的制备
上述试剂盒中的各试剂用量是按照一个治疗周期确定的。
将治疗肝癌用的2种药物独立包装于试剂盒中,制成试剂盒,便于保存,性能稳定,重复性好,避免了人工配制试剂的烦琐,便于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个体间的差异,调整两种活性成分的用量。

Claims (12)

1.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其含有作为联合制剂供同时、分开或顺序使用的治疗有效量的甘露聚糖肽和治疗有效量的双氢青蒿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含有5-20份甘露聚糖肽和10-20份双氢青蒿素,优选含有5-10份甘露聚糖肽和10-15份双氢青蒿素,更优选含有10份甘露聚糖肽和15份双氢青蒿素。
3.一种抗肿瘤用试剂盒,包括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和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所述日剂量为活性成分的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试剂盒,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其中甘露聚糖肽单元数和双氢青蒿素单元数比例为1:1。
6.一种包装抗肿瘤用药物的包装件,包括包装空间彼此独立的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包装单元和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包装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件,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所述日剂量为活性成分的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件,所述含有甘露聚糖肽的第一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5-20mg、优选5-10mg、更优选10mg日剂量/单元的甘露聚糖肽单元,所述含有双氢青蒿素的第二试剂盒单元包括1-3个10-20mg、优选10-15mg、更优选15mg日剂量/单元的双氢青蒿素单元,其中甘露聚糖肽单元数和双氢青蒿素单元数比例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试剂盒或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件,还包含说明书,该说明书中规定,所述甘露聚糖肽单元中的甘露聚糖肽及双氢青蒿素在用药周期每天均给药于患者,所述用药周期为14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试剂盒或包装件,所述甘露聚糖肽和所述双氢青蒿素为注射制剂;片剂。
11.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的组合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应用,所述甘露聚糖肽和双氢青蒿素用量以重量计为(5-20)/(10-20),优选(5-10)/(10-15)。
CN201210200261.9A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Active CN102727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0261.9A CN102727867B (zh)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0261.9A CN102727867B (zh)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7867A true CN102727867A (zh) 2012-10-17
CN102727867B CN102727867B (zh) 2015-03-18

Family

ID=46984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0261.9A Active CN102727867B (zh) 2012-06-18 2012-06-18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278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075A (zh) * 2015-11-10 2016-03-23 徐家科 双氢青蒿素在制备防治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CN112933113A (zh) * 2021-02-24 2021-06-11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免疫增强型外泌体水凝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智刚等: "双氢青蒿素对肿瘤细胞及肿瘤动物模型的抑制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 *
王红雁: "甘露聚糖肽的临床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2075A (zh) * 2015-11-10 2016-03-23 徐家科 双氢青蒿素在制备防治骨质疏松药物中的应用
CN112933113A (zh) * 2021-02-24 2021-06-11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免疫增强型外泌体水凝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7867B (zh) 2015-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4311B (zh) 一种天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癌症放、化疗中减毒增效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1502579B (zh) 一种用于治疗消化系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6996A (zh) 姜黄素与阿法替尼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途
CN108813610A (zh) 一种用于提高免疫力的雪莲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727867B (zh)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TWI646964B (zh) 用於降低癌症治療藥物副作用之醫藥組合物、製備方法及其用途
CN109662968A (zh) 含A-失碳-5α雄甾烷化合物的升白制剂及其应用
CN102727868A (zh)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CN104688722B (zh) 淫羊藿苷元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骨髓抑制药物中的用途
CN102698255B (zh) 一种抗肿瘤用药物组合物及应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CN102178676B (zh)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组合物
CN101549032B (zh) 具有抗肺癌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02018690B (zh) 抗肿瘤药物及其应用
CN103142909B (zh) 一种治疗肺癌的口服中药组合物
CN102172349B (zh) 治疗小细胞肺癌用试剂盒及包装件
CN102716465B (zh) 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39037A (zh) 重楼总皂苷在制备抗癌药辅助药物的应用
CN102920702B (zh) 一种双氢青蒿斑蝥组合物、肠溶制剂及其应用和制法
CN102100767B (zh) 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0836B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98252B (zh) 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56083C (zh) 一种益气补血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406921B (zh) Ghgkhknk八肽对5-氟尿嘧啶抗肿瘤增效作用的医药用途
CN1970034B (zh) 一种中药制剂
CN109453195A (zh) 一种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药物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4

Address after: 550000 Beijing Road,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after: Guizhou Shenqi Drug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No. 1 Beijing Road, Guiyang, Guizhou

Patentee before: Guizhou Maojka Group Holding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