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6074C -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6074C
CN100546074C CNB2006101119028A CN200610111902A CN100546074C CN 100546074 C CN100546074 C CN 100546074C CN B2006101119028 A CNB2006101119028 A CN B2006101119028A CN 200610111902 A CN200610111902 A CN 200610111902A CN 100546074 C CN100546074 C CN 10054607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agent
active material
electrode
preparation
electrode 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119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2062A (zh
Inventor
吴声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119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46074C/zh
Publication of CN101132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2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60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60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粘结剂、导电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其中,所述导电剂以导电剂分散体的形式与粘结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混合,所述导电剂分散体含有导电剂和导电剂分散介质,导电剂分散体中导电剂的D50粒径为200-3000纳米。由该方法制备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制备的电池具有电极活性物质电容量发挥好、容量衰减速度慢、放电平台稳定、内阻稳定等优异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各类电子设备的能源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人们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具有较高容量的圆形锂离子二次电池,还是适宜各类电子产品的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出于对使用寿命的考虑,都要求具有较高的容量,并且还要求这些电池在反复的充放电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对于提高电池容量,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二是提高电极活性物质在电极材料中的比例,即降低其它物质如粘结剂、导电剂等的含量。电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是电极活性物质本身的特性,需要通过对电极活性物质进行改进才能实现电极活性物质比容量的提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降低导电剂在电极材料中的含量、同时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含量来提高电池的容量。对于常规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来说,导电剂的含量通常为电极材料含量的0.5-5重量%。通常情况下,导电剂的比表面越高,导电性能也越好。因此,为了在降低导电剂含量的同时保证电池所需的导电性,通常采用比表面大的导电剂制备电极材料。
目前常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电极活性物质、粘结剂或粘结剂溶液、导电剂以及选择性含有的其它各种添加剂直接与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所需的电极浆料。
例如,CN1505185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填料或含有碳或石墨填料和其他组分的电极活性物质,在聚合剂存在下将其分散于溶剂中,制成一种粘合浆料,其中,粘合浆料所用的聚合物是水溶性聚合物,所用的溶剂是水,在制作过程中,对正极或负极电极所用的粘合浆料,按照各组分规定配比,采用分步混合、控时搅拌及筛选等步骤精制而成。该方法中将电极活性物质碳黑加入粘结剂溶液中搅拌,由于溶液黏度大且导电剂因比表面大造成表面能很高,在搅拌混合过程中,使得导电剂不易得到有效分散,从而不能均匀稳定地分散在电极浆料和电极材料中,因此使得使用该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池具有电容量发挥差、容量衰减速度快、放电平台及循环内阻不稳定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制备的电极浆料使得电池比容量发挥差、容量衰减速度快、放电平台及循环内阻不稳定的缺点,提供一种使得到的电极浆料能使电池比容量发挥好、容量衰减速度慢、放电平台及循环内阻稳定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粘结剂、导电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其中,所述导电剂以导电剂分散体的形式与粘结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混合,所述导电剂分散体含有导电剂和导电剂分散介质,导电剂分散体中导电剂的D50粒径为200-3000纳米。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将比表面高达1500-2500平方米/克的导电剂均匀稳定地分散到电极浆料中使电极活性物质充分发挥作用,在保证优异导电性的前提下使导电剂的含量可降低为0.3-2重量%,从而使得电极浆料中的电极活性物质含量可以提高2-3重量%、使由该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制备的电池的比容量提高5-7%,而且还具有容量衰减速度慢、放电平台及循环内阻稳定等优异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制备均匀的导电剂分散体。例如,可以通过将导电剂与导电剂分散介质混合,然后将所得混合物搅拌均匀,得到均匀的导电剂分散体。所述搅拌优选包括一级搅拌和二级搅拌。所述一级搅拌的速度例如可以是100-500转/分钟;搅拌的时间可以是5-30分钟。所述二级搅拌的速度例如可以大于等于2000转/分钟;搅拌的时间可以是10-300分钟。优选在二级搅拌过程中取样检测分散程度,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优选情况下,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的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所述导电剂的D50粒径是指该导电剂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该粒径的颗粒占50%,小于该粒径的颗粒也占50%,也称为中位径或中值粒径。
本发明中导电剂的粒径的获得可以使用常规的测试方法,如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测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导电剂可以是各种导电剂,如乙炔黑、炭黑、活性碳碳纤维、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特别适合含有比表面大于1500平方米/克,如1500-2500平方米/克的高比表面的导电剂的电极浆料的制备。
导电剂的含量根据导电剂种类和导电剂的比表面大小不同而变化。例如,对于比表面大于1500平方米/克,如1500-2500平方米/克的高比表面的导电剂乙炔黑、炭黑、活性碳来说,以电极浆料的干重计,所述导电剂的含量可以为0.1-10重量%,优选为0.3-2重量%。
所述导电剂分散介质可以为与形成电极浆料的溶剂互溶的相同或不同的溶剂,只要混合后可以得到均匀的电极浆料即可。例如可以是水、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水、N-甲基-2-吡咯烷酮。
所述粘结剂优选以粘结剂溶液形式与导电剂分散体、电极活性物质及溶剂混合,所述粘结剂溶液含有粘结剂和粘结剂溶剂,该粘结剂溶剂可以为水、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水、N-甲基-2-吡咯烷酮。所述粘结剂溶液中,粘结剂与粘结剂溶剂的重量比优选为1∶5-10。所述粘结剂溶剂可以与上述导电剂分散介质以及形成电极浆料的溶剂相同或不同,只要彼此可以互溶即可。所述粘结剂优选为由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酰胺、乙烯-丙烯共聚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氟橡胶、聚环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为聚偏氟乙烯和/或聚丙烯酰胺。
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可以是各种用于电池正极的各种正极活性物质和/或用于电池负极的负极活性物质。对于不同的电池,电极活性物质也不相同,例如,当所述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时,所述电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以是LiCoO2、LiMn2O4、LiNiO2中的一种或几种,负极活性物质可以是天然石墨、人造石墨、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电池为镍镉二次电池时,所述电极的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Ni(OH)2,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Cd(OH)2
本发明对于电极浆料中粘结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的加入量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量,例如,以电极浆料的干重计,粘结剂的加入量可以为1-5重量%,电极活性物质的加入量可以为94.7-97.5重量%,溶剂及导电剂分散介质及粘结剂溶剂的加入总量可以为40-70重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将比表面很高的导电剂均匀的分散到电极浆料中,在降低导电剂含量的同时可以提高电极活性物质的含量,因此,电极浆料中电极活性物质的加入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例如,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电极浆料,以电极浆料的干重计,当电极活性物质的含量高达97.5%时,电极活性材料的导电性能依然非常优异。
按照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导电剂与导电剂分散介质混合,然后先经过一级搅拌将导电剂润湿,再经过二级搅拌将导电剂分散均匀,其中还优选包括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得到导电剂分散体;
(2)将粘结剂与粘结剂溶剂混合,并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电极活性物质与上述步骤(1)得到的导电剂分散体和步骤(2)得到的粘结剂溶液以及适量的溶剂混合搅拌,得到均匀的电极浆料。
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分散体以及粘结剂溶液的混合方式可以是先将粘结剂溶液与导电剂分散体混合均匀,然后再与电极活性物质混合;也可以是将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分散体和粘结剂溶液同时混合;还可以是先将电极活性物质与粘结剂溶液混合,然后再与导电剂分散体混合。优选情况下,采用先将粘结剂溶液与导电剂分散体混合均匀,然后再与电极活性物质混合的方式混合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分散体以及粘结剂溶液,这样使导电剂不至于在分散开后重新团聚,也使得该浆料中的导电剂在与电极活性物质的混合搅拌过程中有一定的粘结能力。
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电极浆料后,只需将该浆料负载到电极集流体上,烘干、压延或不压延后裁切即得电池的电极。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各种电池浆料的制备,如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浆料或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
下面将通过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浆料的制备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其它电池的电极浆料,为了便于比较,实施例中选用了相同的导电剂碳黑,选用其它导电剂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1、取1.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与0.3重量份的炭黑导电剂(比表面积2200m2/g)混合,先以3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一级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5分钟;然后再以22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级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次样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以去离子水为进样介质进行测量,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2、取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与1重量份的聚丙烯酰胺(VC509,上海宝瑞化工有限公司)混合,以25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机械分散2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步骤1得到的导电剂分散体与步骤2得到的粘结剂溶液混合,并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3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再加入97.5重量份的正极活性物质LiCoO2,真空搅拌2.5小时,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正极浆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1、取8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1重量份的炭黑导电剂(比表面积1800m2/g)混合,先以2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一级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0分钟;然后再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级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次样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以去离子水为进样介质进行测量,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2、取21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3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1100#,日本吴羽化工)混合,以250转/分钟的速率机械分散2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1中的已分散的导电极分散体与2中已分散的粘结剂溶液混合,并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8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然后再加入96重量份的正极活性物质LiCoO2,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正极浆料。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用来说明现有技术制备电极浆料的方法。
将1重量份的炭黑导电剂(比表面积1800m2/g)加入29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3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1100#,日本吴羽化工)的混合溶液,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8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然后再加入96重量份的正极活性物质LiCoO2,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参比正极浆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1、取15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1.5重量份的炭黑导电剂(比表面积1500m2/g,)混合,先以4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一级搅拌,搅拌的时间为20分钟;然后再以25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级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次样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以去离子水为进样介质进行测量,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2、取40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4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1100#,日本吴羽化工)混合,以25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机械分散2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1中的已分散的导电极分散体与2中已分散的粘结剂溶液混合,并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5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然后再加入95重量份的正极活性物质LiCoO2,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正极浆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1、取1.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与0.3重量份的碳纤维导电剂(比表面积2200m2/g)混合,先以3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一级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5分钟;然后再以22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级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次样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以去离子水为进样介质进行测量,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2、取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与1重量份的聚丙烯酰胺(VC509,上海宝瑞化工有限公司)混合,以25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机械分散2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1中的已分散的导电极分散体与2中已分散的粘结剂溶液混合,并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边搅拌边缓慢加入3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然后再加入97.5重量份的负极活性物质石墨(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负极浆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1、取8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1重量份的碳纤维导电剂(比表面积1800m2/g)混合,先以2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一级搅拌,搅拌的时间为10分钟;然后再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级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次样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以去离子水为进样介质进行测量,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2、取21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3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1100#,日本吴羽化工)混合,以25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机械分散2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1中的已分散的导电极分散体与2中已分散的粘结剂溶液混合,并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8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然后再加入96重量份的负极活性物质石墨(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负极浆料。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用来说明现有技术制备电极浆料的方法。
将1重量份的碳纤维导电剂(比表面积1800m2/g)加入29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3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1100#,日本吴羽化工)的混合溶液,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8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然后再加入96重量份的负极活性物质石墨(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参比负极浆料。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1、取15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1.5重量份的碳纤维导电剂(比表面积1500m2/g)混合,先以4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一级搅拌,搅拌的时间为25分钟;然后再以250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二级搅拌,搅拌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次样品,使用粒度分析仪(X100激光粒度仪,美国Microtrac公司)以去离子水为进样介质进行测量,直至导电剂颗粒的D50粒径在3000纳米以下时,停止搅拌,将导电剂分散体过3000目尼龙筛,除去粒径超过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2、取40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与4重量份的聚偏氟乙烯(1100#,日本吴羽化工)混合,以250转/分钟的速率进行机械分散20分钟,得到粘结剂溶液;
3、将1中的已分散的导电极分散体与2中已分散的粘结剂溶液混合,并以2000转/分钟的速率搅拌,边搅拌边缓慢加入15重量份的N-甲基-2-吡咯烷酮,然后再加入95重量份的负极活性物质石墨(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真空搅拌2.5小时即得到本发明的负极浆料。
实施例7-15
下面的实施例说明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正极的制备
分别将上述实施例1-3制备的电极浆料负载在铝箔集流体上,150℃烘干、压延后裁切成长485毫米、宽44毫米、厚200毫米的正极片Z1、Z2、Z3;其中,正极片Z1、Z2、Z3中均含有8.0克正极活性物质LiCoO2
负极的制备
分别将上述实施例4-6制备的电极浆料负载在铜箔集流体上,120℃烘干、压延后裁切成长477毫米、宽45毫米、厚200毫米的负极片F1、F2、F3;其中,负极片F1、F2、F3中均含有3.5克负极活性物质石墨。
电解液的制备
在以体积比为1∶1∶1混合的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的混合溶剂中溶解LiPF6,使LiPF6的浓度为1.0摩尔/升,制备成非水电解液。
电池的制备
分别在正极片Z1和负极片F1之间、正极片Z1与负极片F2之间、正极片Z1与负极片F3之间、正极片Z2与负极片F1之间、正极片Z2与负极片F2之间、正极片Z2与负极片F3之间、正极片Z3与负极片F1之间、正极片Z3与负极片F2之间以及正极片Z3与负极片F3之间插入20微米厚的微孔性聚乙烯薄膜构成的隔板,然后卷绕成螺旋状,制成卷绕结构的电极体。将电极体插入铝制的方形外壳内,将引线体焊接在盖上,将外壳和盖进行缝焊后,从注入口注入4g电解液,然后密封,室温放置3小时,使电极片、负极片和隔板充分地含浸电解液,制得下表1所示的方形二次电池1-9。
对比例3
本对比例说明采用现有技术制备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7-15的方法制备参比正极片C1,不同的是,所用浆料为对比例1制备的参比正极浆料,其中,参比正极片C1中含有8.0克正极活性物质LiCoO2
按照实施例7-15的方法制备参比负极片C2,不同的是,所用浆料为对比例2制备的参比负极浆料,其中,参比负极片C2中含有3.5克负极活性物质石墨。
按照实施例7-15的方法,制备成非水电解液。
按照实施例7-15所示的方法,将正极片C1与负极片C2制备成下表1所示的方形二次电池10。
实施例16-24
下面的实施例说明由由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池的性能。
分别以1C的电流对电池1-9进行连续的充放电测试,记录当电池的容量下降到其初始容量的80%时所经过的充放电循环次数、内阻变化及平台电压的变化,其中,充放电的方法为以1C电流将电池由3.0V充至4.2V,搁置10分钟后由4.2V放电至3.0V。以1C电流将电池由3.0V充至4.2V,搁置10分钟后由4.2V放电至3.0V为一次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示于表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用来说明由现有技术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制备的电池的性能。
按照实施例16-24所示的方法对电池10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示于表1。
表1
Figure C20061011190200161
上表1中,各个电池由电极片制备成电池的工艺完全相同,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也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所用的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不同,从中可看出,与以现有技术的方法制备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制备的电池10相比,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9的电极活性物质容量发挥可提高5-7%、容量衰减为初始容量80%时的循环次数增加了0.99-1.3倍、循环200次后平台电压少降低71-83%、循环200次后内阻少增加74-82%,其中,电池5所用的电极浆料与电池10所用的电极浆料在制备时所用的原料及用料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制备方法的区别。因而,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电极浆料具有使含有该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容量发挥好、容量衰减速度慢、循环过程中的电压降低速度慢、内阻保持稳定等优异的性能。

Claims (11)

1、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粘结剂、导电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剂以导电剂分散体的形式与粘结剂、电极活性物质和溶剂混合,所述导电剂分散体含有导电剂和导电剂分散介质,导电剂分散体中导电剂的D50粒径为200-300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导电剂与导电剂分散介质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导电剂和导电剂分散介质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导电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去除导电剂和导电剂分散介质的混合物中粒子直径大于5000纳米的导电剂粒子或粒子聚集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导电剂与导电剂分散介质的重量比为1∶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剂的比表面为1500-2500平方米/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剂为乙炔黑、炭黑、活性碳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剂和导电剂分散介质为相同或不同的互相混溶的液体溶剂,选自水、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以粘结剂溶液的形式与导电剂分散体、电极活性物质及溶剂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溶液的溶剂选自水、N-甲基-2-吡咯烷酮、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酰胺、乙烯-丙烯共聚树脂、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聚丁二烯、氟橡胶、聚环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电极活性物质选自LiCoO2、LiMn2O4、LiNiO2、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及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极浆料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浆料或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浆料。
CNB2006101119028A 2006-08-24 2006-08-24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07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119028A CN100546074C (zh) 2006-08-24 2006-08-24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119028A CN100546074C (zh) 2006-08-24 2006-08-24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2062A CN101132062A (zh) 2008-02-27
CN100546074C true CN100546074C (zh) 2009-09-30

Family

ID=39129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1190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6074C (zh) 2006-08-24 2006-08-24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4607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4884A (zh) * 2010-04-01 2010-08-04 安徽工业大学 用于组成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粘结剂
CN101894676B (zh) * 2010-06-23 2012-03-14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超级电容器电极片用膜片及其制造系统及工艺
DE102010039416A1 (de) * 2010-08-17 2012-02-23 Varta Micro Innovation Gmbh Flexible Batterieelektroden und ihre Herstellung
CN103329335A (zh) * 2010-12-08 2013-09-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极体的制造方法
CN102195032B (zh) * 2010-12-16 2016-05-04 东莞新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
CN102185126B (zh) * 2011-03-23 2016-06-01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微米纳米级电极材料的分散方法
CN103022420B (zh) * 2011-09-27 2015-06-10 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匀浆方法
JP5561559B2 (ja) * 2011-10-06 2014-07-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2983306A (zh) * 2012-12-24 2013-03-20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US10224538B2 (en) * 2013-01-16 2019-03-05 Samsung Sdi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346318A (zh) * 2013-07-01 2013-10-09 彩虹集团公司 一种锂离子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08626A1 (ja) * 2013-07-18 2015-01-22 Jsr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用バインダー組成物、蓄電デバイス用スラリー、蓄電デバイス電極、セパレーターおよ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03508522A (zh) * 2013-09-30 2014-01-15 天津大学 离子交换树脂改性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47938A (zh) * 2015-07-16 2015-11-11 湖北允升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浆料的制作方法
CN106207190B (zh) * 2016-09-27 2019-10-25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A3037214C (en) * 2016-10-11 2022-01-04 Grst International Limited Cathode slurry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CN107785577B (zh) * 2017-09-25 2020-06-30 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负极片配方的制备工艺
CN108063214B (zh) * 2017-11-10 2020-12-15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005983B (zh) * 2021-10-14 2023-04-07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无添加剂的五氧化二钒/碳电极浆料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13964324B (zh) * 2021-10-27 2023-10-24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膏体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2062A (zh) 200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6074C (zh)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1207193B (zh) 一种电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55351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
US10211458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slurry, and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slurry prepared by method
CN107534153B (zh) 用于改善分散性和降低电阻的二次电池用负极浆料、和包含它的负极
CN100438146C (zh) 锂离子电池和该电池的正极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KR102267599B1 (ko) 전극 슬러리의 공정성 예측 및 전극 바인더 선정 방법
CN107112524A (zh) 制备用于形成锂二次电池正极的组合物的方法、及使用所述组合物制造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
CN101515640A (zh) 一种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3378357A (zh) 负电极组合物、负电极和可再充电锂电池
CN110431697A (zh) 制备二次电池正极用浆料组合物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制备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该正极的锂二次电池
CN111430716B (zh) 一种水性大豆蛋白基超分子硫正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207190A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及包括该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958997B (zh) 正极浆料、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2270762B (zh) 锂离子电池电极浆料及应用该电极浆料制备的电极片
CN110492066B (zh) 一种快速充电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44998A (zh) 二次电池正极用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6356503A (zh)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和电极片
CN101161592A (zh) 一种球形锰酸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289975A (zh) 一种低温锂离子电池
CN115020678A (zh)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020696A (zh) 正极活性材料、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EP3035421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arbon-coated nano-ferroferric oxide for battery
CN102637876B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及提高电池循环性能的方法
JP2020514208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他の用途のための電気活性物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8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