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45533C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45533C
CN100545533C CNB2005800390105A CN200580039010A CN100545533C CN 100545533 C CN100545533 C CN 100545533C CN B2005800390105 A CNB2005800390105 A CN B2005800390105A CN 200580039010 A CN200580039010 A CN 200580039010A CN 100545533 C CN100545533 C CN 10054553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panel
indoor set
mentioned
air condition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90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57109A (zh
Inventor
中村顺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57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57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553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553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其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空调机(1)的室内机(2a)具有壳体主体(23)和正面面板(50)。壳体主体(23)具有向室内吹出的空气所通过的吹出口(26);和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所通过的第一吸入口(27)。正面面板(50)开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中的至少一个。正面面板(50)的中部(52)在两个以上的静止状态之间变化,其在第一状态下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室内的空气调和的空调机被广为利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配置在室内,因此大多会进入居住者等的视野中。因此,室内机不损害室内的美观是很重要的。但是,通常在室内机的壳体上设有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所通过的吸入口和向室内吹出的空气所通过的吹出口。室内机通过从吸入口取入室内的空气,并从吹出口向室内吹出调和空气,来进行室内的空气调和。该吸入口和吹出口大多设在室内机的壳体的正面,因而容易为室内的居住者等的眼睛所触及。
另一方面,在上述这样的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大多设有开闭吹出口的水平挡板(参照专利文献1)。该水平挡板在室内机运转时打开吹出口,并引导从吹出口吹出的空气。另外,在室内机停止运转时,水平挡板关闭吹出口。由此,防止了在室内机停止运转时吹出口进入居住者等的视野中,降低了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还存在设置开闭吸入口的面板、以便在空调机停止运转时关闭吸入口的室内机。在该室内机的情况下,防止了在室内机停止运转时吸入口进入居住者等的视野中,降低了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334688号说明书
但是,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依然存在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即,如图34所示的室内机200那样,即使在通过水平挡板201关闭吹出口202的情况下,在从正面观察时,水平挡板201和吹出口202之间的接缝表现出来的情况也很多。另外,即使在通过设置开闭吸入口的面板来关闭空调机的吸入口的情况下,在从正面观察时,吸入口和面板之间的接缝也会经常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美观的可能性的空调机的室内机。
第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具有壳体和正面面板。壳体具有向室内吹出的空气所通过的吹出口、和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所通过的吸入口。正面面板开闭吹出口和吸入口中的至少一个。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两个以上的静止状态之间变化,其在第一状态下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两个以上的静止状态之间变化,并且其在第一状态下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即,正面面板通过在第一部分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的静止状态之间变化,来开闭吹出口和吸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降低接缝出现在室内机的表面上的可能性。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另外,在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下,第一部分的弯曲程度为0、即,第一部分完全不弯曲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在第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正面面板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接缝出现在室内机的表面上的可能性。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能够进一步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三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或者第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状态为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美观。
在第四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状态为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弯曲成U字形。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弯曲成U字形。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美观。
在第五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的挠性大于正面面板中的除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的挠性。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的挠性大于正面面板中的除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的挠性。因此,通过利用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挠性的差异,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仅使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弯曲成所希望的形状。
在第六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五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薄。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比正面面板的第二部分薄。即,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部分的挠性高于第二部分的挠性。
在第七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五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材质不同。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与正面面板的第二部分材质不同。即,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部分的挠性高于第二部分的挠性。
在第八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至第七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因此,能够提供由温暖感、柔软感等弹性体所具有的质感而产生的设计价值。
在第九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至第七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由布状部件形成。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由布状部件形成。因此,能够提供由温暖感、柔软感等布状部件所具有的质感而产生的设计价值。
在第十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至第九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即,正面面板在打开时从侧面看是弯曲的。
在第十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至第九发明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即,正面面板在打开时从上面看是弯曲的。
在第十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正面面板具有开口部。壳体具有与开口部对应的凸部。在第二状态下,壳体的凸部插入在开口部中。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具有开口部,壳体具有与该开口部对应的凸部,在第二状态下,壳体的凸部插入在正面面板的开口部中。即,在第一状态下,通过正面面板的开口部能够充分确保从室内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路径,并且在第二状态下,由于壳体的凸部插入在开口部中,并且从正面看形成大致连续的面,因此,能够将开口部损害室内美观的可能性降为最小。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十三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十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在第一状态下,开口部从正面看被隐藏。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状态下,正面面板的开口部从正面看被隐藏。即,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状态下,开口部在从正面观察时并不会表现出来。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一状态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十四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十二发明或者第十三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基础上,第一状态为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开口部形成在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
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开口部形成于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该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美观。
在第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通过在第一部分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的静止状态之间变化,来开闭吹出口和吸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降低接缝出现在室内机的表面上的可能性。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接缝出现在室内机的表面上的可能性。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能够进一步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三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美观。
在第四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弯曲成U字形。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美观。
在第五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的挠性大于正面面板中的除第一部分之外的第二部分的挠性。通过利用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挠性的差异,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构仅使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弯曲成所希望的形状。
在第六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比正面面板的第二部分薄。即,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部分的挠性高于第二部分的挠性。
在第七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与正面面板的第二部分材质不同。即,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第一部分的挠性高于第二部分的挠性。
在第八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由弹性体形成。因此,能够提供由温暖感、柔软感等弹性体所具有的质感而产生的设计价值。
在第九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由布状部件形成。因此,能够提供由温暖感、柔软感等布状部件所具有的质感而产生的设计价值。
在第十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因此,能够适应适合从侧面看弯曲的正面面板的环境。
在第十一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第一状态下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因此,能够适应适合从上面看弯曲的正面面板的环境。
在第十二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开闭吹出口和吸入口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降低接缝出现在室内机的表面上的可能性。而且,在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状态下,通过正面面板的开口部,能够充分确保从室内吸入的空气通过的路径,并且在第二状态下,壳体的凸部插入在开口部中,从正面看形成大致连续的面。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十三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在第一状态下,正面面板的开口部从正面看被隐藏,因此开口部从正面看时不会表现出来。由此,通过该空调机的室内机,在第一状态下能够进一步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
在第十四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机中,正面面板的开口部形成于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该正面面板的第一部分在正面面板打开的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由此,能够提高室内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和冷媒回路的结构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停止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变形例的停止运转时的纵剖面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变形例的运转时的纵剖面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9是沿图8中的IX-IX线的剖面图。
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的XI-XI线的剖面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正面面板的停止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13是沿图12中的XIII-XIII线的剖面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正面面板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15是沿图14中的XV-XV线的剖面图。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17是沿图16中的XVII-XVII线的剖面图。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19是沿图18中的XIX-XIX线的剖面图。
图2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21是沿图20中的XXI-XXI线的剖面图。
图2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23是沿图22中的XXIII-XXIII线的剖面图。
图24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正面面板的停止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25是沿图24中的XXV-XXV线的剖面图。
图26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正面面板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27是沿图26中的XXVII-XXVII线的剖面图。
图2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纵剖面图。
图2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纵剖面图。
图30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正面面板的停止运转时的横剖面图。
图31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纵剖面图。
图3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运转时的纵剖面图。
图3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正面面板的停止运转时的横剖面图。
图34是现有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2a、2b、2c、2d、2e、2f:空调机的室内机;23:壳体;26:吹出口;27:第一吸入口;50、60、90、150、160、190:正面面板;51、151:上部(第二部分);52、152:中部(第一部分);53、153:下部(第二部分);71、171:上部(第二部分);72、172:中部(第一部分);73、173:下部(第二部分);91、191:最左部(第二部分);92、192:左部(第一部分);93、193:中部(第二部分);94、194:右部(第一部分);95、195:最右部(第二部分);500、700、900、902:开口部;501、701、901、903: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空调机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结构和冷媒回路的概况进行说明。
该空调机1具有安装在室内的壁面等上的室内机2a和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3。
该空调机1的冷媒回路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20、蓄能器31、压缩机32、四通换向阀33、室外热交换器30和电动膨胀阀34。
设于室内机2a的室内热交换器20在与所接触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另外,在室内机2a中设有室内风扇21,该室内风扇21用于吸入室内空气,并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室内。室内风扇21由设置于室内机2a内的室内风扇电动机22驱动旋转。室内机2a的详细结构和动作将在以后叙述。
在室外机3中设有压缩机32、与压缩机32的排出侧连接的四通换向阀33、与压缩机32的吸入侧连接的蓄能器31、与四通换向阀33连接的室外热交换器30、以及与室外热交换器30连接的电动膨胀阀34。电动膨胀阀34通过过滤器35和液体节流阀36与配管41连接,并通过该配管41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一端连接。另外,四通换向阀33通过气体节流阀37与配管42连接,并通过该配管42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另一端连接。另外,在室外机3中设有用于将在室外热交换器30进行了热交换后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室外风扇38。该室外风扇38由室外风扇电动机39驱动旋转。
[室内机的结构]
参照图2至图5对室内机2a的结构进行说明。
室内机2a是设置于室内的侧壁的壁挂式室内机,其具有壳体主体23和正面面板50。
(壳体主体)
壳体主体23从正面看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从侧面看具有在高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壳体主体23具有宽度W、高度H和进深D。在壳体主体23内具有上述的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未图示的室内风扇电动机22等。如图3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室内风扇21配置在壳体主体23的中央,具有倒V字形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20配置成包围室内风扇21的上半部分和前方。另外,在壳体主体23上设有吸入口25和吹出口26。
吸入口25是通过室内风扇21从室内取入到壳体主体23内的空气所通过的开口,其由第一吸入口27和第二吸入口28构成。第一吸入口27从正面看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其长度比壳体主体23的宽度W略小。如图3所示,第一吸入口27设在壳体主体23的正面,并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正面侧的面对置。第二吸入口28设置为在壳体主体23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多个狭缝,其设于壳体主体23的顶面。
吹出口26是借助于室内风扇21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吹向室内的空气所通过的开口。如图4所示,吹出口26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其长度比壳体主体23的宽度W略小。另外,吹出口26在壳体主体23的下部附近设于壳体主体23的正面。
另外,在吹出口26附近设有水平挡板29。水平挡板29是具有在室内机2a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其引导从吹出口26吹出的空气。水平挡板29具有与室内机2a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R1,该水平挡板29通过以旋转轴R1为中心从图3所示的状态向图5所示的状态旋转,来改变空气的引导方向。
(正面面板)
正面面板5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其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和与壳体主体23的高度H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正面面板50在停止运转时形成大致平坦的面,从正面看其覆盖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另外,正面面板50由移动机构100支承,在运转时该正面面板50打开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
正面面板50具有从上方到下方依次排列的上部51、中部52和下部53。上部51和中部52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54表示,中部52和下部53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55表示。中部52是在正面面板5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上部51和下部53是在正面面板50打开的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正面面板50由弹性体形成,能够表现出温暖感和柔软感这样的质感。另外,上部51、下部53分别具有厚度t1、厚度t3,中部52具有比厚度t1和厚度t3都薄的厚度t2。因此中部52的挠性高于上部51和下部53两者的挠性。另外,在图2~图5中,上部51、中部52和下部53通过分界线54和55来区别着图示,但是上部51、中部52和下部53由相同材料形成为一体,从正面观察时,无法区分它们的分界。即,在上部51和中部52之间以及在中部52和下部53之间不会出现接缝。
移动机构100具有:固定于正面面板50的上部51的杆101;固定于正面面板50的下部53的未图示的部件;以及未图示的电动机和齿轮等。移动机构100在图2和图4中用虚线表示,但是实际上在从正面观察时,其被正面面板50所隐藏,因此看不见。该移动机构100使正面面板50的上部51前后移动,并且使正面面板50的下部53与该移动联动地上下移动。
[室内机的动作]
下面对空调机1的室内机2a进行空调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2a停止时,如图2和图3所示,正面面板50为关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的状态。此时,中部52处于不弯曲的静止状态。
在室内机2a进行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50移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由此,确保了取入到室内机2a内的空气的风量,并且进行空气的吹出。在该情况下,如图5所示,正面面板50中的下部53通过移动机构100向上方移动。由此,吹出口26打开。另外,正面面板50中的上部51通过移动机构100与该下部53的移动联动地向前方平行推出距离d1。由此,第一吸入口27打开。此时,由于中部52的挠性高于上部51和下部53的挠性,因此,中部52从侧面看弯曲成S字形。即,在室内机2a进行运转时,中部52变成弯曲成S字状的静止状态。
在正面面板50移动从而使得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后,水平挡板29旋转移动至与所设定的运转模式对应的吹出角度。
在运转时,室内机2a的正面面板50如上所述地打开。
在室内机2a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50移动,室内机2a返回至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正面面板50中的上部51通过移动机构100向后方被平行推回距离d1。由此,吹出口26关闭。另外,正面面板50中的下部53通过移动机构100与该上部51的移动联动地向下方移动。由此,吹出口26关闭。此时,在运转时弯曲成S字形的中部52恢复成大致平坦的面。
在停止运转时,室内机2a的正面面板50如上所述地关闭。
[特征]
(1)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中,在停止运转时,正面面板50覆盖室内机2a的整个正面。并且,正面面板50形成大致平坦的面。因此,在室内机2a停止运转时,在从正面观察时,居住者等的视野中仅出现大致平坦的正面面板50。而且,正面面板5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在从正面观察时,不会出现接缝。因此,通过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能够确保室内机2a单体的从正面观察时的高度美观,并且,从正面观察时室内机2a的停止运转时的外观和室内的壁面谐调,室内的美观得到了提高。
(2)
另外,在现有的室内机中存在这样的室内机:在运转时,正面面板50分割成多块面板,由于分割成多块的面板独立移动,因此产生接缝。与此相对,在空调机1的室内机2a中,在运转时,正面面板50弯曲,并开闭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即,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中,在运转时不会出现接缝。因此,在居住者等的视野中,取代多余的接缝出现的是因弯曲而平滑的阴影。因此,通过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在运转时提高了美感。
(3)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中,正面面板50使用弹性体。因此,在从正面观察该室内机2a时,能够提供由温暖感、柔软感等弹性体所具有的质感而产生的设计价值。
(4)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中,正面面板50的中部52的挠性高于上部51和下部53的挠性。因此,在运转时,仅通过使下部53向上方移动,使上部51向前方移动,中部52就自然弯曲。即,在运转时为了使正面面板50弯曲,仅进行上部51和下部53的如平行移动那样的简单移动即可。由此,可将使正面面板50弯曲的移动机构100设计得比较简单。
(5)
一般壁挂式的室内机配置在室内的壁面上,因此,正面部分容易进入居住者等的视野中。另外,室内机的正面部分的面积大多比较大。因此,本发明对提高停止运转时和运转时从正面观察时的室内的美观特别有效。
(6)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中,在运转时,通过正面面板50的上部51和下部53的移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因此,能够充分进行空气向室内机2a内的吸入和空气从室内机2a的吹出。
另外,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时,正面面板50的下部53向上方稍稍移动,上部51向前方稍稍移动即可。因此,运转时的室内机2a的厚度(参照图5)的增加尺寸(距离d1)很小。因此,通过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a,能够使运转时的室内机2a构成得紧凑。
[变形例]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正面面板50也可以构成为在运转时中部52的弯曲的形状为U字形。在该情况下,正面面板50如图6和图7所示地弯曲。
另外,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正面面板50可以由多块面板构成。但是,由于构成正面面板50的面板的数量越少,出现在正面面板50上的接缝越少,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50的面板的数量少。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50的多块面板在高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在从正面观察时,不会出现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缝,一般会提高室内的美观。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8至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b进行说明。
正面面板60由第一面板70和第二面板80构成。第一面板70开闭第一吸入口27,第二面板80开闭吹出口26。第一面板70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第二面板80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而且,第一面板70的高度H1和第二面板80的高度H2的和与壳体主体23的高度H大致相同。
第一面板70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支承,并开闭第一吸入口27。第一面板7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在停止运转时,其形成大致平坦的面。第一面板70具有从上方到下方依次排列的上部71、中部72和下部73。上部71和中部72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74表示,中部72和下部73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75表示。中部72是在第一面板7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上部71和下部73是在第一面板70打开的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第一面板70由弹性体形成,能够表现出温暖感和柔软感这样的质感。另外,上部71、下部73分别具有厚度t1、厚度t3,中部72具有比厚度t1和厚度t3都薄的厚度t2。因此,中部72的挠性高于上部71和下部73两者的挠性。
第二面板80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支承,其开闭吹出口26。第二面板8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第二面板80与第一面板70同样由弹性体形成。因此,在从正面观察时,室内机2b的印象被统一,因此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下面,对运转时的室内机2b进行空调运转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2b停止时,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面板70和第二面板80为关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的状态。此时,中部72处于不弯曲的静止状态。
在室内机2b进行运转的情况下,第一面板70和第二面板80移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由此,确保了取入到室内机2b内的空气的风量,并且进行空气的吹出。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第一面板70中的下部73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向上方移动,第一面板70中的上部71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与该下部73的移动联动地向前方平行推出距离d1。由此,第一吸入口27打开。此时,由于中部72的挠性高于上部71和下部73的挠性,因此中部72从侧面看弯曲成S字形。即,在室内机2b进行运转时,中部72变成弯曲成S字形的静止状态。第二面板80与该第一面板70的移动联动地旋转移动至与所设定的运转模式对应的吹出角度。由此,吹出口26打开。
在室内机2b停止运转的情况下,第一面板70和第二面板80移动,室内机2b返回至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面板70中的上部71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向后方被推回距离d1。另外,第一面板70中的下部73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与该上部71的移动联动地向下方移动。此时,在运转时弯曲成S字形的中部72恢复成大致平坦的面。由此,第一吸入口27关闭。另外,第二面板80与该第一面板70的移动联动地旋转移动,从而吹出口26关闭。
其它的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2a相同。
[特征]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b中,使第一吸入口27开闭的第一面板70和使吹出口26开闭的第二面板80独立地移动。因此,能够使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开闭状态独立。
[变形例]
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正面面板6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除第一面板70和第二面板80之外的其它面板。但是,由于构成正面面板60的面板的数量越少出现在正面面板60上的接缝就越少,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60的面板的数量少。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60的多块面板在高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在从正面观察时不会出现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缝,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另外,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第二面板80也可以由与第一面板70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2~图15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c进行说明。
正面面板9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其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和与壳体主体23的高度H大致相同的高度。设于壳体主体23的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在图12中用虚线表示,但是实际上,从正面观察时由于它们被正面面板90所隐藏,因而看不见。另外,设于壳体主体23的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W1。另外,正面面板90在停止运转时形成大致平坦的面,并在从正面观察时覆盖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另外,正面面板90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支承,在运转时,该正面面板90打开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
正面面板90具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最左部91、左部92、中部93、右部94和最右部95。最左部91和左部92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96表示,左部92和中部93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97表示,中部93和右部94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98表示,右部94和最右部95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99表示。中部93具有与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宽度W1大致相同的宽度,在停止运转时中部93覆盖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参照图15,左部92和右部94是在正面面板9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最左部91、中部93和最右部95是在正面面板90打开的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正面面板90由弹性体形成,其能够表现出温暖感和柔软感这样的质感。另外,最左部91、中部93、最右部95分别具有厚度t1、厚度t3、厚度t5,左部92和右部94分别具有比厚度t1、厚度t3和厚度t5都薄的厚度t2和厚度t4。因此,左部92和右部94的挠性高于最左部91、中部93、和最右部95三者的挠性。
下面对空调机1的室内机2c进行空调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2c停止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正面面板90为关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的状态。此时,左部92和右部94处于不弯曲的静止状态。
在室内机2c进行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90移动,使得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由此,确保了取入到室内机2c内的空气的风量,并且进行空气的吹出。在该情况下,最左部91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90的最左部91和左部92的分界线96向第一吸入口27或者吹出口26的左边的分界线靠近。另一方面,最右部95向左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90的右部94和最右部95的分界线99向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右边的分界线靠近。随着该最左部91和最右部95的移动,中部93向前方平行移动距离d1。由此,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打开。此时,由于左部92和右部94的挠性高于最左部91、中部93、和最右部95的挠性,因此,左部92和右部94从上面看弯曲成S字形。即,在室内机2c进行运转时,左部92和右部94变成弯曲成S字形的静止状态。
如上所述地进行室内机2c的运转。
在室内机2c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90移动,如图12和图13所示,返回至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最左部91向左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90的最左部91和左部92的分界线96远离第一吸入口27或者吹出口26的左边的分界线。并且,最右部95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90的右部94和最右部95的分界线99远离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右边的分界线。随着该最左部91和最右部93的移动,中部93向后方平行移动距离d1。由此,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
其它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2a相同。
[特征]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c中,正面面板90在运转时从上面看弯曲。即,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c中,正面面板90能够适应适合从上面看弯曲的正面面板的环境。
[变形例]
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正面面板90也可以由多块面板构成。但是,由于构成正面面板90的面板的数量越少出现在正面面板90上的接缝就越少,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90的面板数量少。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90的多块面板在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在从正面观察时,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缝减少,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6~图19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d进行说明。
室内机2d是设于室内的侧壁的壁挂式室内机,其具有壳体主体23和正面面板150。
(壳体主体)
壳体主体23从正面看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从侧面看具有在高度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形状。壳体主体23具有宽度W、高度H和进深D。在壳体主体23内具有上述的室内热交换器20、室内风扇21、未图示的室内风扇电动机22等。如图17所示,在从侧面观察时,室内风扇21配置在壳体主体23的中央,具有倒V字形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20配置成包围室内风扇21的上半部分和前方。另外,在壳体主体23上设有吸入口25和吹出口26。
吸入口25是通过室内风扇21从室内取入到壳体主体23内的空气所通过的开口,其由第一吸入口27和第二吸入口28构成。第一吸入口27从正面看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其长度比壳体主体23的宽度W略小。如图17所示,第一吸入口27设于壳体主体23的正面,并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正面侧的面对置。第二吸入口28设置为在壳体主体23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多个狭缝,其设于壳体主体23的顶面。
吹出口26是借助于室内风扇21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0吹向室内的空气所通过的开口。如图18所示,吹出口26具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其长度比壳体主体23的宽度W略小。吹出口26在壳体主体23的下部附近设于壳体主体23的正面。
在壳体主体23的正面,在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之间设有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凸部501。
另外,在吹出口26附近设有水平挡板29。水平挡板29是具有在室内机2d的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板状部件,其引导从吹出口26吹出的空气。水平挡板29具有与室内机2d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旋转轴R1,该水平挡板29通过以旋转轴R1为中心从图17所示的状态向图19所示的状态旋转,来改变空气的引导方向。
(正面面板)
正面面板15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其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和与壳体主体23的高度H大致相同的高度。另外,正面面板150在停止运转时形成大致平坦的面,在从正面观察时该正面面板150覆盖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另外,正面面板150由移动机构100支承,在运转时正面面板150打开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
正面面板150具有从上方到下方依次排列的上部151、中部152和下部153。上部151和中部152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54表示,中部152和下部153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55表示。中部152是在正面面板15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上部151和下部153是在正面面板150打开的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正面面板150由弹性体形成,能够表现出温暖感和柔软感这样的质感。另外,上部151、下部153分别具有厚度t1、厚度t3,中部152具有比厚度t1和厚度t3都薄的厚度t2。因此中部152的挠性高于上部151和下部153两者的挠性。另外,在图16~图19中,上部151、中部152和下部153通过分界线154和155区别着图示,但是上部151、中部152和下部153由相同材料形成为一体,在从正面观察时,无法区分它们的分界。即,在上部151和中部152之间以及在中部152和下部153之间不会出现接缝。
另外,在中部152设有比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501大一圈的、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开口部500。该开口部500成为在正面面板150运转时从室内吸入的空气所通过的路径的一部分。在正面面板150关闭的状态下,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501嵌入在该开口部500中,正面面板150和凸部501形成连续的面。另外,在正面面板150打开的状态下,该开口部500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2d时被隐藏。
移动机构100具有:固定于正面面板150的上部151的杆101;固定于正面面板150的下部153的未图示的部件;以及未图示的电动机和齿轮等。移动机构100在图16和图18中用虚线表示,但是实际上,在从正面观察时其被正面面板150所隐藏,因此看不见。该移动机构100使正面面板150的上部151前后移动,并且使正面面板150的下部153与该移动联动地上下移动。另外,该移动机构100也能够使正面面板150整体前后移动。
(室内机的动作)
下面对空调机1的室内机2d进行空调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2d停止时,如图16和图17所示,正面面板150为关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的状态。即,中部152处于不弯曲的静止状态。此时,在设于正面面板150的开口部500中嵌入有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501,正面面板150和凸部501形成连续的面。
在室内机2d进行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150移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由此,确保了取入到室内机2d内的空气的风量,并且进行空气的吹出。在该情况下,正面面板150整体向前方稍稍移动,壳体主体23的凸部501从开口部500脱离。接着,正面面板150中的下部153通过移动机构100向上方移动。由此,吹出口26打开。另外,正面面板150中的上部151通过移动机构100与该下部153的移动联动地向前方进一步平行推出距离d1。由此,第一吸入口27打开。此时,由于中部152的挠性高于上部151和下部153的挠性,因此,中部152从侧面看弯曲成S字形。即,在室内机2d进行运转时,中部152变成弯曲成S字状的静止状态。另外,设于中部152的开口部500移动至从正面看被隐藏起来的位置。吸入到室内的空气,如图19的箭头A1所示从形成于正面面板150上端与壳体主体23上端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吸入口27取入到室内机2d内,或者如箭头A2所示通过壳体主体23顶面的第二吸入口28取入到室内机2d内,或者如箭头A3所示从正面面板150的开口部500通过第一吸入口27取入到室内机2d内。
在正面面板150移动从而使得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后,水平挡板29旋转移动至与所设定的运转模式对应的吹出角度。
在运转时,室内机2d的正面面板150如上所述地打开。
在室内机2d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150移动,室内机2d返回至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在该情况下,正面面板150中的上部151通过移动机构100向后方被平行推回距离d1。正面面板150中的下部153通过移动机构100与该上部151的移动联动地向下方移动。此时,在运转时弯曲成S字形的中部152恢复成大致平坦的面。接着,正面面板150整体被向后方推回,由此,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关闭。此时,在正面面板150的开口部500中嵌入有壳体主体23的凸部501,正面面板150和凸部501形成连续的面。
在运转停止时,室内机2d的正面面板150如上所述地关闭。
其它结构和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2a相同。
[特征]
(1)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中,在运转时,正面面板150的开口部500成为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所通过的路径的一部分。因此,能够确保充分的风量。另外,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中,通过在正面面板150上设置开口部500,能够从多个角度吸入空气,因此,能够降低空气流相对于热交换器的偏流。而且,该开口部500在运转时从正面看被隐藏,因此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被降到最小。
(2)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中,在停止运转时,正面面板150覆盖室内机2d的整个正面,并且形成大致平坦的面。而且,在停止运转时,壳体主体23的凸部501嵌入在正面面板150的开口部500中,正面面板150和凸部501形成连续的面。另一方面,由于正面面板15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因此在从正面观察正面面板150时,不会出现除开口部500与凸部501之间的接缝以外的接缝。因此,通过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能够确保室内机2d单体的从正面观察时的高度美观,并且,从正面观察时室内机2d的停止运转时的外观和室内的壁面谐调,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3)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中,正面面板150的中部152的挠性高于上部151和下部153的挠性。因此,在运转时,在使正面面板150整体向前方移动后,仅通过使下部153向上方移动,并使上部151进一步向前方移动,中部152就自然弯曲。即,在运转时为了使正面面板150弯曲,仅进行上部151和下部153的如平行移动那样的简单移动即可。由此,可将使正面面板150弯曲的移动机构100设计得比较简单。
(4)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中,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时,正面面板150整体向前方稍稍移动后,正面面板150的下部153向上方稍稍移动,上部151进一步向前方稍稍移动即可。因此,运转时的室内机2d的厚度(参照图19)的增加尺寸(距离d1)很小。因此,通过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d,能够使运转时的室内机2d构成得紧凑。
[变形例]
作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正面面板150也可以由多块面板构成。但是,由于构成正面面板150的面板的数量越少出现在正面面板150上的接缝就越少,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150的面板的数量少。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150的多块面板在高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在从正面观察时,不会出现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缝,一般会提高室内的美观。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20至图24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e进行说明。
正面面板160由第一面板170和第二面板180构成。第一面板170开闭第一吸入口27,第二面板180开闭吹出口26。第一面板170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第二面板180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而且,第一面板170的高度H1和第二面板180的高度H2的和与壳体主体23的高度H大致相同。
第一面板170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支承,其开闭第一吸入口27。第一面板17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在停止运转时,其形成大致平坦的面。第一面板170具有从上方到下方依次排列的上部171、中部172和下部173。上部171和中部172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74表示,中部172和下部173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75表示。中部172是在第一面板17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上部171和下部173是在第一面板170打开的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第一面板170由弹性体形成,能够表现出温暖感和柔软感这样的质感。
另外,在中部172上设有比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701大一圈的、在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开口部700。该开口部700成为在第一面板170运转时从室内吸入的空气所通过的路径的一部分。在第一面板170关闭的状态下,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701嵌入在该开口部700中,第一面板170和凸部701形成连续的面。另外,在第一面板170打开的状态下,该开口部700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2e时被隐藏。
另外,上部171、下部173分别具有厚度t1、厚度t3,中部172具有比厚度t1和厚度t3都薄的厚度t2。因此,中部172的挠性高于上部171和下部173的挠性。
第二面板180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支承,其开闭吹出口26。第二面板18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第二面板180与第一面板170同样由弹性体构成。因此,在从正面观察时,室内机2e的印象被统一,因此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下面,对运转时的室内机2e进行空调运转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2e停止时,如图20和图21所示,第一面板170和第二面板180为关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的状态。即,中部172处于不弯曲的静止状态。此时,在设于第一面板170的开口部700中嵌入有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701,第一面板170和凸部701形成连续的面。
在室内机2e进行运转的情况下,第一面板170和第二面板180移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由此,确保了取入到室内机2e内的空气的风量,并且进行空气的吹出。在该情况下,第一面板170整体向前方稍稍移动,壳体主体23的凸部701从开口部700脱离。接着,第一面板170中的下部173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向上方移动,第一面板170中的上部171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与该下部173的移动联动地向前方平行推出距离d1。由此,第一吸入口27打开。此时,由于中部172的挠性高于上部171和下部173的挠性,因此中部172从侧面看弯曲成S字形。即,在室内机2e进行运转时,中部172变成弯曲成S字形的静止状态。另外,设于中部172的开口部700移动至从正面观察被隐藏起来的位置。吸入到室内的空气,如图23中的箭头A1所示从形成于第一面板170上端与壳体主体23上端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吸入口27取入到室内机2e内,或者如箭头A2所示通过壳体主体23顶面的第二吸入口28取入到室内机2e内,或者如箭头A3所示从第一面板170的开口部700通过第一吸入口27取入到室内机2e内。第二面板180与该第一面板170的移动联动地旋转移动至与所设定的运转模式对应的吹出角度。由此,吹出口26打开。
在室内机2e停止运转的情况下,第一面板170和第二面板180移动,室内机2e返回至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面板170中的上部171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向后方被推回距离d1。第一面板170中的下部173通过移动机构100与该上部171的移动联动地向下方移动。此时,在运转时弯曲成S字形的中部172恢复成大致平坦的面。接着,第一面板170整体被向后方推回,由此,第一吸入口27关闭。此时,在第一面板170的开口部700中嵌入有壳体主体23的凸部701,第一面板170和凸部701形成连续的面。第二面板180与该第一面板170的移动联动地旋转移动,从而使得吹出口26关闭。
其它结构和动作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室内机2d相同。
[特征]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e中,使第一吸入口27开闭的第一面板170和使吹出口26开闭的第二面板180独立地移动。因此,可使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开闭状态独立。
[变形例]
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正面面板16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除第一面板170和第二面板180之外的其它面板。但是,由于构成正面面板160的面板的数量越少出现在正面面板160上的接缝就越少,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160的面板的数量少。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160的多块面板在高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在从正面观察时不会出现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缝,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另外,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第二面板180也可以由与第一面板170不同的材料形成。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24~图27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的室内机2f进行说明。
正面面板19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其具有与壳体主体23的从正面看的宽度W大致相同的宽度,和与壳体主体23的高度H大致相同的高度。设于壳体主体23的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在图24中用虚线表示,但是实际上,在从正面观察时由于它们被正面面板190所隐藏,因而看不见。另外,设于壳体主体23的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具有大致相同的宽度W1。另外,正面面板190在停止运转时形成大致平坦的面,在从正面观察时其覆盖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另外,正面面板190由未图示的移动机构100支承,在运转时,正面面板190打开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
正面面板190具有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最左部191、左部192、中部193、右部194和最右部195。最左部191和左部192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96表示,左部192和中部193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97表示,中部193和右部194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98表示,右部194和最右部195的分界用分界线(双点划线)199表示。中部193具有与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宽度W1大致相同的宽度,在停止运转时中部193覆盖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参照图27,左部192和右部194是在正面面板19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最左部191、中部193和最右部195是在正面面板190打开的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正面面板190由弹性体形成,其能够表现出温暖感和柔软感这样的质感。
另外,在壳体主体23的正面设有在高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凸部901、903。在正面面板190的左部192设有比凸部901大一圈的、在高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开口部900,在正面面板190的右部194设有比凸部903大一圈的、在高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开口部902。这些开口部900、902成为在正面面板190运转时从室内吸入的空气所通过的路径。在正面面板190关闭的状态下,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901、903分别嵌入在这些开口部900、902中,正面面板190和凸部901、903形成连续的面。另外,在正面面板190打开的状态下,这些开口部900、902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2f时被隐藏。
另外,最左部191、中部193、最右部195分别具有厚度t1、厚度t3、厚度t5,左部192和右部194分别具有比厚度t1、厚度t3和厚度t5都薄的厚度t2和厚度t4。因此,左部192和右部194的挠性高于最左部191、中部193、和最右部195的挠性。
下面对空调机1的室内机2f进行空调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室内机2f停止时,如图24和图25所示,正面面板190为关闭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的状态。即,左部192和右部194处于不弯曲的静止状态。此时,在设于正面面板190的开口部900、902中分别嵌入有设于壳体主体23的凸部901、903,正面面板190和凸部901、903形成连续的面。
在室内机2f进行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190移动,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打开。由此,确保了取入到室内机2f内的空气的风量,并且进行空气的吹出。在该情况下,正面面板190整体向前方稍稍移动,壳体主体23的凸部901从正面面板190的开口部900脱离,壳体主体23的凸部903从正面面板190的开口部902脱离。接着,最左部191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190的最左部191和左部192的分界线196向第一吸入口27或者吹出口26的左边的分界线靠近。另一方面,最右部195向左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190的右部194和最右部195的分界线199向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右边的分界线靠近。随着该最左部191和最右部195的移动,中部193向前方平行移动距离d1。由此,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打开。此时,由于左部192和右部194的挠性高于最左部191、中部193、和最右部195的挠性,因此,左部192和右部194从上面看弯曲成S字形。即,在室内机2f进行运转时,左部192和右部194变成弯曲成S字形的静止状态。另外,设于左部192的开口部900和设于右部194的开口部902移动至从正面观察被隐藏起来的位置。吸入到室内的空气,从形成于正面面板190上端和壳体主体23上端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吸入口27取入到室内机2f内,或者通过壳体主体23顶面的第二吸入口28取入到室内机2f内,或者如图27中的箭头A3所示从正面面板190的开口部900、902通过第一吸入口27取入到室内机2f内。
如上所述地进行室内机2f的运转。
在室内机2f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正面面板190移动,如图24和图25所示,返回至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的状态。该情况下,最左部191向左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190的最左部191和左部192的分界线196远离第一吸入口27或者吹出口26的左边的分界线。并且,最右部195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面面板190的右部194和最右部195的分界线199远离第一吸入口27和吹出口26的右边的分界线。随着该最左部191和最右部195的移动,中部193向后方平行移动距离d1。接着,正面面板190整体向后方稍稍移动,壳体主体23的凸部901嵌入到正面面板190的开口部900中,壳体主体23的凸部903嵌入到正面面板190的开口部902中。由此,吹出口26和第一吸入口27关闭。
其它结构和动作与第四实施方式的室内机2d相同。
[特征]
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f中,正面面板190在运转时从上面看弯曲。即,在该空调机1的室内机2f中,正面面板190能够适应适合从上面看弯曲的正面面板的环境。
[变形例]
作为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正面面板190也可以由多块面板构成。但是,由于构成正面面板190的面板的数量越少出现在正面面板190上的接缝就越少,因此,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190的面板的数量少。另外,优选的是构成正面面板190的多块面板在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在从正面观察时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接缝减少,提高了室内的美观。
<其它实施方式>
(A)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使用了弹性体,但是,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也可以通过使用布状部件来表现出温暖感、柔软感这样的质感。另外,在想要赋予很酷的印象的情况下,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也可以使用金属。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可由使在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能够适当弯曲的任意材料形成。
(B)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使在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打开的状态下弯曲的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和在打开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51、53、71、73、91、93、95、151、153、171、173、191、193、195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在打开状态下弯曲的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和在打开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51、53、71、73、91、93、95、151、153、171、173、191、193、195之间设置挠性的差别。
(C)
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停止运转时,壳体主体23的正面和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也可以不形成大致平坦的面,而是如图28~图33所示,形成平缓地弯曲的形状。
(D)
在第四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正面面板150、160、190上还可以设置其它开口部。此时,开口部的位置不仅可以设置于在打开状态下弯曲的部分152、172、192、194,也可以设置于在打开状态下几乎不弯曲的部分151、153、171、173、191、193、195。
本发明具有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损害室内的美观的可能性的效果,其作为空调机的室内机是非常有实用性的。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2d、2e、2f),其具有:
壳体(23),其具有向室内吹出的空气所通过的吹出口(26)、和从室内取入的空气所通过的吸入口(27);以及
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其开闭上述吹出口(26)和上述吸入口(27)中的至少一个;
上述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的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在两个以上的静止状态间变化,并且其在第一状态下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的挠性高于上述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中的除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以外的第二部分(51、53、71、73、91、93、95、151、153、171、173、191、193、195)的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c、2d、2f),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面面板(50、90、150、190)由一块面板部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状态为上述正面面板(50、60、90、150、160、190)打开的状态,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状态为上述正面面板(50、60、90)打开的状态,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弯曲成U字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比上述第二部分(51、53、71、73、91、93、95、151、153、171、173、191、193、195)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与上述第二部分(51、53、71、73、91、93、95、151、153、171、173、191、193、195)材质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由弹性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c、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52、72、92、94、152、172、192、194)由布状部件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a、2b、2d、2e、),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52、72、152、172)在上述第一状态下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纵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c、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部分(92、94、192、194)在上述第一状态下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与第二状态的横剖面形状的弯曲程度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面面板(150、160、190)具有开口部(500、700、900、902),上述开口部(500、700、900、902)形成于上述第一部分(152、172、192、194),
上述壳体(23)具有与上述开口部(500、700、900、902)对应的凸部(501、701、901、903),
在上述第二状态下,上述壳体(23)的凸部(501、701、901、903)插入在上述开口部(500、700、900、902)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d、2e、2f),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状态下,上述开口部(500、700、900、902)在从正面观察时被隐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机(2d、2e、2f),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状态为上述正面面板(150、160、190)打开的状态,
上述第一部分(152、172、192、194)在上述第一状态下弯曲成S字形。
CNB2005800390105A 2004-11-19 2005-10-25 空调机的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53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5366/2004 2004-11-19
JP335367/2004 2004-11-19
JP2004335366A JP3815492B2 (ja) 2004-11-19 2004-11-19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57109A CN101057109A (zh) 2007-10-17
CN100545533C true CN100545533C (zh) 2009-09-30

Family

ID=3662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901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5533C (zh) 2004-11-19 2005-10-25 空调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815492B2 (zh)
CN (1) CN10054553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49338A (ja) * 2009-04-13 2010-11-0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01858641B (zh) * 2010-06-18 2012-05-30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出风结构
JP5817815B2 (ja) * 2013-11-26 2015-11-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内機
AU2014355402B2 (en) * 2013-11-26 2017-07-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Indoor unit
CN104697056B (zh) * 2015-02-13 2017-06-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JP6575599B2 (ja) * 2015-08-24 2019-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6619224B2 (ja) * 2015-12-15 2019-12-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WO2017138065A1 (ja) * 2016-02-08 2017-08-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JP7193714B2 (ja) * 2018-10-31 2022-12-2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KR20240048747A (ko) * 2022-10-07 2024-04-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815492B2 (ja) 2006-08-30
CN101057109A (zh) 2007-10-17
JP2006145105A (ja) 200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5533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2124278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3629744B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341397U (zh) 壁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US20100132393A1 (en) Air conditioner
EP1152193A4 (en) AIR CONDITIONING BUILT IN THE CEILING
CN106545984A (zh) 空调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
CN105829808A (zh) 空调
CN207880958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的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102607111B (zh) 空调机
JP3837778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0549539C (zh) 空调的室内组件
KR100856056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D496896S1 (en) Cover panels for meter panels and air conditioner blow-off mouths of automobiles
JP3609002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875225B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206410216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1281436Y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组导风门结构
CN100529576C (zh) 空调机
CN114234281B (zh) 空调器
CN205066093U (zh) 空调器
CN207962909U (zh) 空调室内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962910U (zh) 空调室内挂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146599U (zh) 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807648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