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9744B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29744B CN103629744B CN201210311636.9A CN201210311636A CN103629744B CN 103629744 B CN103629744 B CN 103629744B CN 201210311636 A CN201210311636 A CN 201210311636A CN 103629744 B CN103629744 B CN 1036297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air
- housing
- air outlet
- indoor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限定有容纳腔室的壳体,容纳腔室的底部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在容纳腔室内的换热器和风扇;以及面板,所述面板设在壳体的底部,且构造成适于在同时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在打开位置时,面板至少部分地将进入进风口的空气与从出风口离开的空气分隔开。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面板,使得在不工作时进风口和出风口被遮蔽以美观且防止了灰尘的进入,另外,在工作时,可防止从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或热风回流和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送风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吊顶式的空调器室内机通常通过连接件吊装在房间的顶部,且出风口和进风口会设置在室内机的壳体底部,因此,该室内机通过进风口从其下面的房间回风,且通过出风口向其下面的房间送风。然而,由于室内机的尺寸有限,导致出风口12和出风口的间距会比较小,难免会存在部分出风被回风口吸入,从而形成送风短路的情况。特别地是,当在制热工况下,出风口送出的热空气比较轻,易于向上升,而不易被输送到接近地面。
为了将热空气送到地面附近,则需要加快送风速度和增大静压,使送风方向尽量垂直,然而这样,会使出风口排出的热空气更容易被回风口吸入,加重送风短路的情形。所以,既能提高送风范围和效果,特别是能提高制热工况下的送风效果,同时减少送风和回风短路的情况,成为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效果更好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容纳腔室内且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以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容纳腔室内的回风换热;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容纳腔室内;以及面板,所述面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构造成适于在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板至少部分地将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与从所述出风口离开的空气分隔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面板,使得在不工作时进风口和出风口被遮蔽以美观且防止了灰尘的进入,另外,在工作时,可防止从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或热风回流和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送风效果更好。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板的一端止抵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间隔部,且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其中所述面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5~150度。
由此,通过面板对气流的引导作用,使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的吹风效果不受影响,还可以防止新吹出的冷风或热风被相邻的进风口吸回,防止冷风或热风回流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另外,还可通过改变面板的角度,以改变出风口一侧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其中,所述空调在制热运行时,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壳体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40~140度。
其中,所述空调在小风量运行时,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壳体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5~75度。
可选地,所述面板构造成可在所述角度α的范围内摆动。由此可不断调整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
可选地,当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板停止在α为预定角度值的位置处。
所述空调室内机进一步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摆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导流从所述出风口离开的所述空气的方向。当面板位于打开位置时,导风板与面板配合以实现更多范围内的导风效果。
所述空调室内机进一步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面板平移至预定位置;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在所述面板上;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啮合而使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平移。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设在所述面板上;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啮合,以使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平移的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设在壳体上;和皮带,所述皮带与所述主动皮带轮配合以带动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平移。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和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在所述面板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平移的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第一和第二驱动组件,以有效且快速地实现面板的平移和展开角度,结构简单。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导板,所述导板连接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导板上具有弧形滑道;以及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可在所述弧形滑道内滑动以限定所述导板的运动轨迹并带动所述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导板的外侧边缘上形成有外齿圈;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以与所述外齿圈啮合;其中,所述面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的配合、以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圈的配合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内限定出两个对称的容纳腔室,每个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均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换热器,所述两个换热器分别设在所述两个容纳腔室内;两个风扇,所述两个风扇分别设在所述两个容纳腔室内;至少两个面板,所述至少两个面板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分别在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室的出风口为一个,且所述面板为一个,且所述面板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进风口一侧平移至间隔位置、并转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其中所述面板位于所述间隔位置时,所述面板的一端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间隔部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室的出风口为多个且分别分布在所述壳体底部的至少两端上,所述面板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设在相应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底部,且所述多个面板均位于关闭位置时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多个面板均位于打开位置时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驱动装置驱动面板,使得面板可以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间隔部处以一定角度展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过面板遮蔽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其在不使用时达到美观,减少灰尘进入室内机内部;第二,可防止冷风或热风回流和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第三,可配合导风板实现更有效的送风;第四,还可提高制热工况向下送风的速度和静压。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面板位于关闭位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面板位于打开位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位于打开位置时的角度范围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6-图10是根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面板位于打开位置;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其中面板位于打开位置且壳体内具有对称的容纳腔室。
附图标记:
1、壳体;10、容纳腔室;11、进风口;12、出风口;
2、换热器;3、风扇;4、面板;5、导风板;
6、第一驱动组件;61、第一齿条;62、第一齿轮;
7、第二驱动组件;71、弧形齿条;72、第二齿轮;
81、导板;811、弧形滑道;812、外齿圈;
82、滑块;83、驱动齿轮;
9、间隔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为吊顶式室内机,例如通过连接件吊装至房间顶部的空调室内机,可显露在天花板下方、嵌入天花板中,或半嵌入天花板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风扇3和面板4。壳体1内限定有容纳腔室10,容纳腔室10的底部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
换热器2设在容纳腔室10内且邻近进风口11设置以将从进风口11进入容纳腔室10内的回风换热。风扇3设在容纳腔室10内,风扇3带动气流从进风口11进入容纳腔室10内,气流11经过换热器2和风扇3后从出风口12送出。
面板4设在壳体1的底部,面板4构造成适于在同时关闭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在打开位置时,面板4至少部分地将进入进风口11的空气与从出风口12离开的空气分隔开。
由此,也就是说,当空调室内机不工作时,面板4位于关闭位置,此时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由面板4关闭,使得外观美观,且可防止灰尘进入容纳腔室内。而当空调室内机工作时,面板4移动到打开位置,此时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至少通过面板4隔开,换言之,出风口12送出的风将不会轻易地被进风口11直接吸入而造成送风短路的情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的面板,使得在不工作时进风口和出风口被遮蔽以美观且防止了灰尘的进入,另外,在工作时,可防止从出风口送出的冷风或热风回流和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送风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以上及以下描述中,均以壳体内具有一个容纳腔室为例对空调室内机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壳体内还可设有两个对称的容纳腔室、两个换热器、两个风扇及至少两个面板,如图11所示,其中每个容纳腔室的底部均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两个换热器分别设在两个容纳腔室内,两个风扇也分别设在两个容纳腔室内,至少两个面板对称地分布在壳体的底部,且分别在同时关闭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室10的出风口12为一个,且面板4为一个,且面板4从关闭位置向进风口11一侧平移至间隔位置、并转动至打开位置,其中面板4位于间隔位置时,面板4的一端止抵在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的间隔部9下表面上,如图1和图2、图6-图10中所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出风口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且对应的面板也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室10的出风口为多个且分别分布在壳体1底部的至少两端上,面板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设在相应的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的底部(图未示出),且多个面板4均位于关闭位置时同时关闭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多个面板均位于打开位置时同时打开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
下面的描述中均以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为一个、且对应的面板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面板4在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移动的过程,包括从关闭位置到间隔位置的平移、及从间隔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转动。其中面板4从关闭位置(如图1所示)向进风口11一侧平移至间隔位置(图未示出)、并转动至打开位置,其中面板4位于间隔位置时,面板4的一端位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的间隔部9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面板4的一端止抵位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的间隔部9,且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其中面板4所在平面与壳体1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5~150度。面板4从关闭位置平移到间隔位置的过程中,面板4沿出风口12到进风口11的方向移动,在移动到间隔位置后,即面板4的一端止抵间隔部9下表面后,远离间隔部9的一端向远离进风口11的方向转动。如图1-11所示的示例中,进风口11位于壳体1的底部右侧,而出风口12位于壳体1的底部左侧,此时,面板4的移动过程包括从左向右的平移、以及左端抵在间隔部9的底部且右端顺时针旋转。
由此,当面板4移动到打开位置时,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被面板4分隔,气流从面板4的展开角度抽入进风口11,吹风时,面板4顶靠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分隔处,挡住了从出风口12送出的空气直接回流到进风口11的气流,由于面板4挡住了送出空气的扩散,会沿着面板4形成流速较高的气流,有利于在面板4方向上送更远的距离。即使面板4另一侧处有送风进入进风口一侧,由于距离较远,且与周边空气的混合,所以并不会改变进风口11的空气温度,不影响吹风效果,还可以防止新吹出的冷风或热风被相邻的进风口11吸回,防止冷风或热风回流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如图3中的坐标系所示,X轴为水平方向,Y轴为竖直方向,两轴相交于O,则OΑ、OB和OC分别为三个面板4展开的方向,其中,坐标原点O为面板4与间隔部9下表面的相交点,且以X轴的方向为零度,顺时针转动为正值,则三者分别是α1角为∠XOΑ=15度;α2角为∠XOB=90度;α3角为∠XOC=140度。在面板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5度≤α≤150度。
另外,采用不同的α角除了上面提到的技术效果外,改变α角的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效果。如需要扩大送风范围,连带进风口11侧的空间也需要降温时,则通过改变α角,可把冷空气送到最大的范围,同时由于面板4阻隔,也会加大面板4侧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如需要为特定方向送风时,例如只有在出风口12一侧的远处有制冷需求,则α角可选地采用140度,这样可以集中所有的送风吹向出风口12一侧的远处,使得送风速度和送风距离非常远,有非常好的降温效果,同时不会对其他的地方送风,提高了空调的利用效果。
可选地,空调在制热运行时,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与壳体1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40~140度。可选地,空调在小风量运行时,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与壳体1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5~75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面板4构造成可在角度α的范围内摆动。也就是说,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面板4作为导风部件,其与壳体1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是变化的,且在上述角度α的范围内不停摆动,以不断调整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面板4停止在α为预定角度值的位置处。也就是说,空调器室内机开启时,面板2展开到一定的角度,并保持该角度。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进一步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风板5,导风板5可摆动地设在出风口12处,用于导流从出风口12离开的空气的方向。当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导风板5与面板4配合以实现更多范围内的导风效果。
具体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在面板4和壳体1之间,以驱动面板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下面参考图1-图11通过多个实施例对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以及面板的驱动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其中以进风口11位于壳体1的底部右侧而出风口12位于壳体1的底部左侧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内限定有容纳腔室10,容纳腔室10的底部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在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之间设有间隔部9。换热器2和风扇3设在容纳腔室10内。面板4设在壳体1的底部且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参考图2,当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面板4停止在α为预定角度值的位置处。具体地,面板4的左端抵近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之间的间隔部9,右端向右下方斜伸出并保持一定角度,其中水平方向与壳体1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15~150度。也就是说,面板2展开到一定的角度α,并保持该角度,该角度α的范围为15~150度。在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该角度α为60度。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6和第二驱动组件7,第一驱动组件6设在面板4和壳体1之间以驱动面板4平移至预定位置,即上述间隔位置。第二驱动组件7设在面板4和壳体1之间以驱动面板4顺时针转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条61和第一齿轮62,其中第一齿条61设在面板4上,第一齿轮62设在壳体1上、且通过第一齿条61与第一齿轮62的啮合而使面板4相对于壳体1平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和皮带(图未示出),主动皮带轮设在壳体1上,皮带与主动皮带轮配合以带动面板4相对于壳体1平移。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弧形齿条71和第二齿轮72,其中弧形齿条71设在面板4上,第二齿轮72设在壳体1上、且第二齿轮72与弧形齿条71啮合,以使面板4相对于壳体1转动,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和齿轮组(图未示出),其中主动齿轮设在壳体1上,齿轮组设在面板4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以带动面板4相对于壳体1转动。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个示例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可各自组合使用,并不拘泥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第一和第二驱动组件,以有效且快速地实现面板的平移和展开角度,结构简单。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驱动组件6先驱动面板4平移至所述间隔位置时,第二驱动组件7再驱动面板4转动至打开位置并摆动。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驱动组件6驱动面板4平移的同时,第二驱动组件7驱动面板4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二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在出风口12处设有可摆动的导风板5,导风板5与面板4配合以调整送风方向。第二,当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角度α的范围内摆动。具体地,参考图6和图7,当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面板4的左端抵近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之间的间隔部9,右端向右下方斜伸出并摆动,其中水平方向与壳体1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的范围为15~150度。也就是说,面板4在15~150度的角度范围内不停摆动,以不断调整送风角度和送风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导风板6向右侧送风,且面板4也向右侧展开且角度α为大约60度。导风板6指向送风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面板4的夹角a相同或者近似,有利于把出风口12排出的冷空气排向右侧。而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面板4的a角为大约120度,导风板6也向左侧送风且和面板4配合,以把出风口12排出的冷空气排向左侧。
在导风板6和面板4配合送风情况下,面板4采用的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40度≤a≤140度,在该范围内,导风板6和面板4配合可以实现大的送风范围,同时可以确保有面板4挡住了送出空气的扩散,会沿着面板4形成流速较高的气流,提高了送风和引流的效果,有利于在面板4方向上送出更远的距离。
用于驱动面板4的驱动装置与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三与上述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参考图8和图9,当面板4位于打开位置时,面板4停止在α为预定角度值的位置处。在图8和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该角度α为90度,即面板4引导出风口12送出的风垂直向下。
出风口12处设置的导风板5与面板4配合以调整送风方向。如图8所示,导风板5向下侧送风,面板4打开到固定角度90度。图9所示,导风板5向左侧送风,面板4打开到固定角度90度。
此种设置的实施例多用于制热工况中,由于需要把热空气送到房间的底处,提高人所在的地方的舒适性,所以,要更加依靠面板4的引流作用,能够取得较好的向下输送热空气的作用的面板4的角度α取值范围为75度≤a≤120度,在该范围内,配合风板5的摆动,可以实现热空气送到人所在的区域。
用于驱动面板4的驱动装置与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0所示,参考结合图11,本实施例四与上述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装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导板81和滑块82,其中导板81连接在面板4上,导板81上具有弧形滑道811,滑块82设在壳体1上且可在弧形滑道811内滑动以限定导板81的运动轨迹并带动面板4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地,参考图11所示,在导板81的外侧边缘上形成有外齿圈812,且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齿轮83,驱动齿轮83设在壳体1上以与外齿圈812啮合。其中,面板4通过滑块82与弧形滑道811的配合、以及驱动齿轮83与外齿圈812的配合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开启空调时,驱动齿轮83驱动导向板81向下展开,从而带动面板4向下展开。当关闭室内机时,驱动齿轮83反向转动,使导向板81收回,使面板4遮蔽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简单实用,动作可靠,可以实现面板打开到一定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室内机运行模式为小风量运行,在小风量运行模式下,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速均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送风噪音,同时满足较大的送风区域,所以在该模式情况下,面板角度a取值范围为75度<a≤15度。这样可以满足小风量,低噪音的用户需求。
实施例五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五与上述的实施例四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五为实施例五为实施例四在出风口一侧镜像对称组合后的空调器室内机,即左右两侧分别是轴对称的两个如实施例四中所示的空调室内机。
也就是说,在壳体内设有两个对称的容纳腔室10、两个换热器2、两个风扇3及两个面板4,如图11所示,其中每个容纳腔室10的底部均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两个换热器2分别设在两个容纳腔室10内,两个风扇3也分别设在两个容纳腔室10内,两个面板4对称地分布在壳体1的底部,且分别在同时关闭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其中,两个面板4分别通过两组实施例四中描述的驱动装置移动。
如图11所示,当开启空调时,两边的驱动齿轮83分别驱动相应的导向板81向下展开,同时滑块82在相应的弧形滑道811内滑动以使得对应的面板4转动,以使两个面板4分别开启到一定的角度α,且两个面板4的相对一端分别止抵到进风口11和出风口之间的间隔部9上。
与实施例四类似,在本实施例五中,空调器室内机运行模式为小风量运行,在小风量运行模式下,由于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速均较低,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送风噪音,同时满足较大的送风区域,所以在该模式情况下,面板角度a取值范围为75度<a≤15度。这样可以满足小风量,低噪音的用户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驱动装置驱动面板4,使得面板4可以在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之间的间隔部9处以一定角度展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过面板遮蔽进风口和出风口,使其在不使用时达到美观,减少灰尘进入室内机内部;第二,可防止冷风或热风回流和短路,保证制冷或制热量不会损失;第三,可配合导风板实现更有效的送风;第四,还可提高制热工况向下送风的速度和静压。
空调室内机各种运行模式,例如制冷模式、制热模式以及小风量运行模式,对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已熟知,在此不再详细描述。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其他构成例如换热器和风扇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也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容纳腔室,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容纳腔室内且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以将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容纳腔室内的回风换热;
风扇,所述风扇设在所述容纳腔室内;以及
面板,所述面板设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构造成适于在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且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板至少部分地将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与从所述出风口离开的空气分隔开,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板的一端止抵位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间隔部,且另一端向下倾斜延伸,其中所述面板所在平面与所述壳体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5~15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在制热运行时,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壳体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40~14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在小风量运行时,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壳体底面所在水平面之间的角度α的范围为:15~7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构造成可在所述角度α的范围内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板停止在α为预定角度值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摆动地设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导流从所述出风口离开的所述空气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面板平移至预定位置;以及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在所述面板和所述壳体之间以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在所述面板上;和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且通过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啮合而使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设在所述面板上;和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弧形齿条啮合,以使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平移的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
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设在壳体上;和
皮带,所述皮带与所述主动皮带轮配合以带动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平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和
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设在所述面板上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以带动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壳体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平移的同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面板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导板,所述导板连接在所述面板上,所述导板上具有弧形滑道;以及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壳体上且可在所述弧形滑道内滑动以限定所述导板的运动轨迹并带动所述面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的外侧边缘上形成有外齿圈;
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设在所述壳体上以与所述外齿圈啮合;
其中,所述面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道的配合、以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外齿圈的配合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限定出两个对称的容纳腔室,每个所述容纳腔室的底部均形成有间隔开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两个换热器,所述两个换热器分别设在所述两个容纳腔室内;
两个风扇,所述两个风扇分别设在所述两个容纳腔室内;
至少两个面板,所述至少两个面板对称地分布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分别在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关闭位置和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腔室的出风口为一个,且对应每个容纳腔室的所述面板为一个,且所述面板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进风口一侧平移至间隔位置、并转动至所述打开位置,其中所述面板位于所述间隔位置时,所述面板的一端止抵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间隔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1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腔室的出风口为多个且分别分布在所述壳体底部的至少两端上,
所述面板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地设在相应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的底部,且所述多个面板均位于关闭位置时同时关闭所述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多个面板均位于打开位置时同时打开所述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11636.9A CN103629744B (zh) | 2012-08-28 | 2012-08-28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11636.9A CN103629744B (zh) | 2012-08-28 | 2012-08-28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29744A CN103629744A (zh) | 2014-03-12 |
CN103629744B true CN103629744B (zh) | 2016-06-29 |
Family
ID=50211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11636.9A Active CN103629744B (zh) | 2012-08-28 | 2012-08-28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297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66264B (zh) * | 2014-10-16 | 2016-09-21 | 上海圣峰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集成吊顶空调及其安装结构 |
CN105241681A (zh) * | 2015-09-25 | 2016-01-13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检测方法 |
CN105485778B (zh) * | 2016-01-26 | 2018-09-1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SE541965C2 (en) * | 2016-07-12 | 2020-01-14 | Es Energy Save Holding Ab | Heat pump apparatus module |
CN106440026B (zh) * | 2016-08-01 | 2022-05-13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 |
CN106225062B (zh) * | 2016-08-01 | 2022-07-12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 |
CN106287947B (zh) * | 2016-08-01 | 2022-03-01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 |
CN108626783B (zh) * | 2017-03-17 | 2024-04-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07401775B (zh) * | 2017-07-28 | 2020-12-2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内导风板及具有其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N107504565A (zh) * | 2017-08-28 | 2017-1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天井机 |
CN109668288B (zh) * | 2018-12-20 | 2024-07-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09668289B (zh) * | 2018-12-20 | 2024-05-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防回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N111947293B (zh) * | 2019-05-17 | 2024-09-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壳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CN112178762A (zh) * | 2019-07-01 | 2021-01-0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056A (zh) * | 1995-11-30 | 1997-07-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用入口和出口的连动开闭装置 |
CN2415297Y (zh) * | 1999-05-14 | 2001-01-17 | 孙英军 | 美观防尘空调机的外壳 |
CN201589391U (zh) * | 2007-08-09 | 2010-09-22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CN201852252U (zh) * | 2010-10-21 | 2011-06-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所用壳体 |
CN202835569U (zh) * | 2012-08-28 | 2013-03-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23639B2 (ja) * | 2005-11-11 | 2012-04-25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パネル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
2012
- 2012-08-28 CN CN201210311636.9A patent/CN1036297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056A (zh) * | 1995-11-30 | 1997-07-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用入口和出口的连动开闭装置 |
CN2415297Y (zh) * | 1999-05-14 | 2001-01-17 | 孙英军 | 美观防尘空调机的外壳 |
CN201589391U (zh) * | 2007-08-09 | 2010-09-22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
CN201852252U (zh) * | 2010-10-21 | 2011-06-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及其所用壳体 |
CN202835569U (zh) * | 2012-08-28 | 2013-03-2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29744A (zh) | 2014-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29744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1097079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4697044B (zh) | 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EP2910862B1 (en) |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machine | |
CN104884872B (zh) | 空调设备 | |
CN203810563U (zh) | 空调器 | |
CN102472520B (zh) | 空气调节装置的风向变更装置 | |
CN20406328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US20120003917A1 (en) | Ceiling-mounted air conditioner | |
CN204629846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105736421B (zh) | 一种能够调节风向的负压风机 | |
CN20398046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4296264B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05987425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02980284A (zh) | 空气调节机 | |
KR20090043232A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05299748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5841243A (zh) |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4879846A (zh) | 空调器 | |
CN205747401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3459934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525143A (zh) | 空调器 | |
CN20283556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6531173U (zh) | 空调的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 | |
KR20150047371A (ko) | 공기조화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