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5698C - 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5698C
CN100525698C CNB2005800252317A CN200580025231A CN100525698C CN 100525698 C CN100525698 C CN 100525698C CN B2005800252317 A CNB2005800252317 A CN B2005800252317A CN 200580025231 A CN200580025231 A CN 200580025231A CN 100525698 C CN100525698 C CN 10052569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entioned
face
frame
light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252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88842A (zh
Inventor
宫城正明
森山宏树
高濑精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88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88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569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569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1No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6Optic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23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for off-axis illum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7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ght-conductive means, e.g. optical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in-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其中,内窥镜具有如下结构:能够与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无损伤地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的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的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该照明用透镜进行更换。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照明用透镜(33a),其嵌入到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33d)内,并通过粘接剂(100)使其外周的粘接部(33ac)固定于该框(33d)内;以及光导(33b),其设置在框(33d)内,以使出射端面(33bs)与上述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抵接,在框(33d)内的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70)。

Description

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该内窥镜在插入部顶端具有用于照明被检部位时的照明用透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等得到广泛利用。内窥镜通过将细长的插入部插入体腔内来对体腔内的脏器进行观测,或者根据需要使用插入到处置具插入通道内的处置具进行各种处置。
在插入部顶端设有弯曲部和顶端部,操作内窥镜的操作部,使弯曲部弯曲,从而能够使顶端部内设置的观察光学系统的物镜的观察方向改变。
另外,在顶端部设有用于对被检部位(例如体腔内的观察部位)进行照明的照明用透镜。具体而言,照明用透镜固定于覆盖顶端部的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该照明用透镜的顶端面,从罩部件上形成的开口部露出。并且,照明用透镜也可以嵌入并固定于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上固定的框。另外,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与设置于内窥镜插入部的细长的光导(light guide)的顶端面抵接或靠近。
光导的后端部由光源装置供给照明光,因此照明用透镜使从光源装置供给光导,进而从光导射出的照明光向体腔内照射。
这里,上述照明用透镜在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上的固定,为容易固定,通常采用粘接剂。而并不仅限于粘接剂,也提出了如下结构:通过对照明用透镜和罩部件的形状进行研究,提进一步加强固定。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结构:照明用透镜通过使顶端部的直径比后端部的直径小而将透镜外周面形成为锥状,而该照明用透镜嵌入开口部直径比照明用透镜后端部直径小的罩部件的开口部,并且,照明用透镜后端部的外周使用粘接剂固定于顶端部主体,从而使照明用透镜固定于罩部件和顶端部主体。
根据该结构,照明用透镜的锥状的周面与开口部内周抵接,从而能够限制照明用透镜沿着插入方向的移动,因此与仅通过粘接剂进行固定相比,能够进一步加强照明用透镜与罩部件所设的开口部和顶端部主体的固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53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照明用透镜上发生缺口或损伤等透镜缺陷时,必须更换照明用透镜。此时,照明用透镜如上所述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开口部和顶端部主体,因此在更换时难以确保透镜形状。由此,公知有如下方法:在对使用粘接剂固定的照明用透镜进行更换时,使用钻头等切削刀具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从而除去照明用透镜的粘接部,将照明用透镜从顶端部取出。
并且如上所述,光导的顶端面与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抵接或靠近。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照明用透镜后端部的外周粘接固定于顶端部主体。
因此,为了将照明用透镜从顶端部取出,使用钻头除去粘接部时,使钻头进入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部,则可能导致光导的顶端面被钻头损伤。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如下结构的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该结构为:能够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照明用透镜,不使与该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受损地进行更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具有:照明用透镜,其设置为嵌入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内而使顶端面露出,并通过粘接剂使其外周的粘接部相对于上述框的内周固定;以及光导,其使顶端面朝向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而设置于上述框内,在上述框内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粘接部和上述光导的顶端面之间,形成有防止粘接剂附着的非粘接部,上述非粘接部由在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和上述框的内周之间设置的空间形成。
本发明的内窥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的内周上形成透镜嵌入周面;在上述框的内周即上述透镜嵌入周面的后方连续地形成直径比该透镜嵌入周面大的周槽,在该周槽和该透镜嵌入周面之间构成作为非粘接部的空间;在上述透镜嵌入周面上涂布临时固定用粘接剂;将照明透镜的后端面朝向设置在上述周槽上的光导的顶端面而使后端部卡合于上述周槽,从而在上述框的透镜嵌入周面上嵌入照明用透镜,以使射出照明光;以及在通过上述临时固定用粘接剂临时固定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和上述框的透镜嵌入周面之间,通过浸渍正式固定用粘接剂而将上述照明用透镜固定于上述框的内周。
此外,本发明的内窥镜的修理方法,该内窥镜具有框,在框的内周上形成有透镜嵌入周面和周槽,而该周槽在该透镜嵌入周面后方连续地形成,且该周槽直径比该透镜嵌入周面直径大,在该周槽和该透镜嵌入周面之间构成作为非粘接部的空间,在该框内的透镜嵌入周面上通过粘接剂固定有照明用透镜,该内窥镜的修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透镜嵌入周面的范围内切削上述照明用透镜,除去上述透镜嵌入周面和上述照明用透镜之间的粘接剂的工序。
本发明的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能够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照明用透镜,不使与该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受损地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的内窥镜概略结构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内窥镜的插入部顶端面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沿图2中III—III线的顶端部的结构概略的剖面图。
图4是对图3中光导单元的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5是对图4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图6是对图5中照明用透镜使用该透镜的外周与光导的出射端面抵接的照明用透镜时的该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图7是表示图4中光导单元的结构变形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9是对图8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图11是对图10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分解剖面图。
图13是对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标号说明
1内窥镜;3插入部;10顶端部;33a照明用透镜;
33ac光导;33ak曲率面;33b光导;33bs出射端面;
33d框;33dn透镜嵌入用周面;33dm周槽;70非粘接部;
100(正式固定用)粘接剂;133d框;
133dn透镜嵌入用周面;
133dp槽部;170非粘接部;201内窥镜;
270非粘接部;301内窥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下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的内窥镜为,在其观察光学系统配有视场角例如为140度以上的广角透镜。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的内窥镜结构概略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1具有进行弯曲操作和管路系统控制的操作部2、其后端侧与操作部2连接而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3、从操作部2延伸并且顶端具有连接部41的通用塞绳(universal cord)3a。连接部41经由规定的连接器与未图示的光源装置等连接。
在插入部3上设有具有挠性的管8、设置于该管8顶端侧的弯曲部9、设置于该弯曲部9顶端侧的顶端部10。顶端部10中内置有未图示的摄像元件,其用于对非检部位例如体腔内的部位进行拍摄。
在操作部2上设有未图示的弯曲操作把手,用于远程地使弯曲部9弯曲。通过对该操作把手进行操作,使插入部3内所插入的操作线(未图示)张紧或松弛,其结果,能够使弯曲部9朝四个方向弯曲。
图2是图1的内窥镜的插入部顶端面的主视图。
如图2所示,在内窥镜插入部3的顶端部10的顶端面10m上设有:物镜32a;例如作为照明光学系统的三个照明用透镜33a;处置具等开口部24;送气送水用喷嘴25,其在将顶端部10插入体腔内时进行送气和送水,从而对物镜32a或者三个照明用透镜33a的污迹进行清洗;以及,对体腔内患部的血液、粘液等进行清洗的前方送水口26。因此,在顶端部10的顶端面10m上设有用于配置物镜32a、三个照明用透镜33a、处置具等开口部24、送气送水用喷嘴25、前方送水口26的多个开口部。
三个照明用透镜33a,在物镜32a的周缘部附近,以预定角度间隔配置。并且,处置具等开口部24、送气送水用喷嘴25、前方送水口26,在各照明用透镜33a之间,配置于物镜32a的周缘部附近。
图3是表示沿图2中的III—III线的顶端部的结构概略的剖面图,图4是对图3中光导单元的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5是对图4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对图5中照明用透镜使用该透镜的外周与光导的出射端面抵接照明用透镜时的该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如图3所示,在内窥镜1的顶端部10上设有顶端硬质部31。在该顶端硬质部31上分别形成有用于配置摄像单元32、光导单元33以及送气送水用喷嘴25等的长孔31a、31b、31c。
配置摄像单元32和送气送水用喷嘴25的长孔31a、31c,形成为与内窥镜插入部3的插入方向Z平行。另外,配置光导单元33的长孔31b形成于轴33LA的方向,该轴33LA相对于顶端硬质部31的配置了后述的观察光学系统32b的轴32LA的方向倾斜。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长孔31b实际形成有三个。
此外,在顶端硬质部31的插入轴方向Z的顶端侧,以覆盖顶端硬质部31前表面和外周面的方式安装有盖40。在盖40上分别形成有用于配置摄像单元32、光导单元33以及送气送水用喷嘴25等的开口部40a、40b、40c。并且,形成于盖40的开口部40a、40b、40c,与上述形成于顶端部10的顶端面10m的开口相当。
配置摄像单元32和送气送水用喷嘴25的开口部40a、40c,形成为与上述插入方向Z平行。另外,配置光导单元33的开口部40b形成于轴33LA的方向,该轴33LA相对于盖40的上述轴32LA的方向倾斜。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开口部40b实际形成有三个,与长孔31b数量相同。
摄像单元32与上述插入方向平行地插入到在顶端硬质部31的图中大致中央形成的长孔31a和在盖40的图中大致中央形成的开口部40a,并通过填充材料等进行固定。
摄像单元32具有,由包含具有140度以上的广角的视场角的物镜32a在内的多个广角透镜构成的观察光学系统32b;以及设置于该观察光学系统32b后端侧的未图示的CCD等摄像元件。
光导单元33主要构成为包括:在后端面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的曲率面33ak上形成的一枚照明用透镜33a;以及在该照明用透镜33a后端侧设置的由多条光纤构成的光导33b,并且,围绕摄像单元32而在其周围配置有三个。
在光导33b的外周覆盖有硬质的管状部件即金属管33c,光导33b的外周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金属管33c内。另外,由于光导33b如上所述由多条光纤构成,对朝向照明用透镜33a后端面的出射端面33bs实施了研磨。另外,虽然是以光导33b为多条光纤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是在该出射端面33bs和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之间设置有玻璃棒或者透镜等(未图示)的情况。这里,也将玻璃棒或透镜称为光导33b,而将玻璃棒或透镜的出射端面称为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
光导33b的顶端侧和照明用透镜33a,嵌入顶端硬质部31的长孔31b和盖40的开口部40b所设的框33d内而固定。具体而言,框33d为在顶端外周具有锥度以使顶端开口直径较小的大致圆筒状。如图4、图5所示,框33d的内周构成为包括,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和周槽33dm,该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直径与照明用透镜33a的直径大致相同,该周槽33dm,直径比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直径大,并且在该周面33dn后方形成为沿着插入轴方向Z连续。
在周槽33dm中嵌入覆盖有金属管33c的光导33b的顶端侧,该顶端侧的外周例如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周槽33dm。
此外,如图5所示,在框33d内嵌入固定有照明用透镜33a。具体而言,照明用透镜33a外周的粘接部33ac,通过粘接剂100粘接于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从而使照明用透镜33a固定于框33d内。
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面33as通过盖40的开口部40b从插入部3的顶端部10露出于外侧。此外,顶端面33as与盖40的顶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此外,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并且,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只要不导致颜色不均等光学特性降低,也可以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靠近而不接触。
另外,在照明用透镜33a外周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70。非粘接部70是在照明用透镜33a后端部的外周和框33d的内周之间设置的空间,至少由以与照明用透镜33a后端部的外周隔开距离的状态在框33d的内周上设置的周槽33dm构成。该非粘接部70例如沿着上述插入方向Z,使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具有0.5mm以上的间隔。
这里,对照明用透镜33a向框33d上的嵌入、固定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临时固定用粘接剂涂布于框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多个位置。接着,使照明用透镜33a嵌入框33d内的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而使该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
另外,在光导33b未先嵌入固定于框33d内的情况下,将照明用透镜33a嵌入框33d内的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中,直至曲率面33ak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预定位置。
接下来,对照明用透镜33a顶端的外周和框33d的顶端的内周之间的空间33p(参照图5),以规定量的正式固定用粘接剂100进行涂布。然后,使所涂布的粘接剂100如图5所示,向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和框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之间渗透而使该粘接剂100介入。
一部分粘接剂100介入至框33d的周槽33dm。此时,介入于该周槽33dm的粘接剂100由于上述非粘接部70具有较大空间而在该非粘接部70上不会附着于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
最后,对粘接剂100进行干燥,从而使照明用透镜33a通过粘接剂100固定于框33d内。
返回图3,框33d相对于顶端硬质部31通过固定螺丝等进行固定。另外,光导33b从顶端硬质部31向后方延伸,而与未图示的照明装置连接。
金属管33c的一部分和光导33b被外皮管33e覆盖。外皮管33e相对于金属管33c的外周,通过缠线33g进行固定。
金属管33c通过如下方法形成:从相对于作为光轴的设置观察光学系统32b的轴32LA的方向倾斜的轴,即照明用透镜33a的轴33LA,将预定位置P折弯,以沿着观察光学系统32b的轴32LA的方向。其结果,使光导33b也沿着金属管33c的折弯形状而在预定位置P折弯。
因此,光导单元33设置于轴33LA,该轴33LA相对于设置观察光学系统32b的轴32LA的方向倾斜。这是因为观察光学系统32b由视场角为广角的透镜构成,所以对体腔内进行照明的光导单元33,需要在体腔内无阴影地进行大范围的均匀照射。
在顶端硬质部31的长孔31c和盖40的开口部40c中,嵌入固定有送气送水用喷嘴25。送气送水用喷嘴25例如由金属构成。在送气送水用喷嘴25的顶端侧设有开口部25a。
开口部25a设置为,使从送气送水用喷嘴25喷出的水或空气向与垂直于摄像单元32的光轴32LA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上、并且沿着通过物镜32a表面和照明用透镜33a表面的方向喷出。并且,送气送水用喷嘴25形成为,在不会进入物镜32a视场角的范围的位置上,从插入部3的顶端部10的顶端面10m突出。
送气送水用喷嘴25的后端侧为管状,经由连接管25b而与送气送水管25c连接。即,由连接管25b和送气送水管25c形成送水管路。送气送水管25c通过缠线25d固定于连接管25b。
顶端硬质部31的后端部固定于弯曲顶端挡块35的局部。顶端硬质部31的后端侧和弯曲顶端挡块35,被外皮管36覆盖。外皮管36通过缠线37固定于顶端硬质部31。
下面对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的作用即内窥镜的修理方法,具体而言是对照明用透镜33a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作为切削刀具的钻头从外侧沿着光轴,向固定于框33d内的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面33as靠近,直至周槽33dm顶端即推进到粘接部33ac后端,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其结果,使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的粘接剂100,通过上述切削而去除。由此使照明用透镜33a对框33d的固定解除。
最后,使内窥镜201的插入部3的顶端部10向下倾斜,从而解除固定并将局部被切削的照明用透镜从框33d中取出。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另外,新的照明用透镜33a在框33d中的嵌入固定也按照上述方法进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中,在嵌入并固定照明用透镜33a的框33d的内周上,形成有直径比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直径大的周槽33dm。
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更换照明用透镜33a时,使作为切削刀具的钻头从外侧沿着光轴,使照明用透镜33a向顶端面33as靠近以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此时,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在没有周槽33dm的情况下靠近,因此可能导致出射端面33bs被钻头顶端损伤。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框33d内周形成有直径大于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直径的周槽33dm,因此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例如沿着插入方向Z具有0.5mm以上的间隔,从而形成至少由周槽33dm构成的非粘接部70。因此,介入于周槽33dm的粘接剂100,由于上述非粘接部70具有较大空间而在该非粘接部70上不会附着于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
因此,在使钻头顶端进入并直至粘接部33ac后端时,钻头顶端不会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从而使出射端面33bs避免受损。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而不会使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受损。
另外,这种情况,并不限于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形成为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的曲率面33ak时,而如图6所示,当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将平坦的局部形成为凹状而没有曲率面33ak,并且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时,也能够适用。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框33d的内周上形成有直径大于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直径的周槽33dm,因此在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将平坦的局部形成为凹状,并且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时,也能够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例如沿着插入方向Z保持0.5mm以上的间隔,从而形成至少由周槽33dm构成的非粘接部70。
因此,介入于周槽33dm的粘接剂100,由于上述非粘接部70具有较大空间而在该非粘接部70上不会附着于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因此,在使钻头顶端进入并直至粘接部33ac后端时,钻头顶端不会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从而使出射端面33bs避免受损。由此,能够对外周后端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而不会使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受损。
下面表示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的内窥镜1如下:观察光学系统32b配有视场角例如为140度以上的广角透镜,但是不限于此,对于物镜32a和观察光学系统32b上设置具有通常视场角(140度以下)的透镜的内窥镜也适用,当然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因此,光导单元33也可以不必沿着相对于设置观察光学系统32b的轴32LA的方向倾斜的轴33LA设置,而是设置于与设置观察光学系统32b的轴32LA平行的轴的方向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照明用透镜33a在顶端部设置有三个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此时,光导单元33当然可以配置与照明用透镜相同的数量。
此外,用于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切削刀具例示了钻头,但是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使用铰刀,或者只要是能够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工具,则任何的工具均可。
在上述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与光导33b的顶端面即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情况。但是,在照明用透镜33a上始终作用有从光导33b向插入方向顶端推压的力F(参照图7),因此可能由于该力F而导致照明用透镜33a和框33d之间的粘接剂100实现的固定解除。
因此,如图7所示,可以将环形的较薄的板状部件90,固定并设置于框33d的周槽33dm的曲率面33ak与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位置。由此,使覆盖光导33b的金属管33c的顶端面与板状部件90抵接。
这样,抵接中的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和光导33b的顶端面即出射端面33bs,如图7所示配置为保持例如0.5mm的间隙量。并且,上述间隙由避免颜色不均等光学特性降低的范围内的间隙构成。
并且,由于板状部件90固定于周槽33dm,因此即使从光导33b始终朝向插入方向顶端推压的力F作用于板状部件90的情况下,仅会使覆盖光导33b的金属管33c的顶端面或者出射端面33bs抵接,从而避免出射端面33bs与曲率面33ak抵接。
因此,从光导33b持续朝插入方向顶端推压的力F不会作用于照明用透镜33a,因此能够避免由于上述力F而导致照明用透镜33a和框33d之间的粘接剂100所实现的固定解除。
另外,通过使用板状部件90,在周槽33dm上还形成有直径大于该周槽33dm的直径的周槽,与使曲率面33ak和出射端面33bs分离相比,更容易使曲率面33ak和出射端面33bs分离,并且,能够确保与金属管33c的顶端面抵接的接触面积很大。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9是对图8中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01的结构,与上述图1至图6所示内窥镜1相比,区别在于没有在框的内周上形成周槽。因此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8所示,光导33b的顶端侧和照明用透镜33a,嵌入顶端硬质部31的长孔31b和盖40的开口部40b所设的框133d内而固定。
具体而言,框133d为在顶端外周具有锥度以使顶端开口直径较小的大致圆筒状,如图8、图9所示,框133d的内周由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构成,该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的直径与照明用透镜33a的直径大致相同。
在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上,嵌入有被金属管33c覆盖的光导33b的顶端侧,该顶端侧的外周例如通过粘接剂100固定于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
此外,如图8所示,在框133d内嵌入固定有后端面形成为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的曲率面33ak的照明用透镜33a。具体而言,在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局部上形成的粘接部33ac,通过粘接剂100粘接于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从而使照明用透镜33a固定于框133d内。
此外,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并且,照明用透镜33a的曲率面33ak,只要不导致颜色不均等的光学特性降低,也可以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靠近而不接触。
另外,在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170。非粘接部170在使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而设置的曲率面33ak和框133d的内周(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之间的空间中形成。该非粘接部70例如沿着上述插入方向Z,使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具有0.5mm以上的间隔。这样,该非粘接部170由于在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上设置的曲率面33ak的曲率,而使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具有0.5mm以上的间隔。
下面对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01的作用即内窥镜的修理方法,具体而言是对照明用透镜33a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作为切削刀具的钻头从外侧沿着光轴,向固定于框133d内的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面33as靠近,直至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的后端,即推进到粘接部33ac后端,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其结果,使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的粘接剂100,通过上述切削而去除。由此使照明用透镜33a向框133d上的固定解除。
最后,使内窥镜1的插入部3的顶端部10向下倾斜,从而解除固定并将局部被切削的照明用透镜从框133d中取出。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01中,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面形成为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的曲率面33ak。由于该曲率面33ak的曲率而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例如沿着插入方向Z具有0.5mm以上间隔的非粘接部170。由此,在进行更换时,在使钻头顶端进入至粘接部33ac后端时,钻头顶端不会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
从而使出射端面33bs避免受损,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而不会使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受损。
下面表示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观察光学系统32b中设置具有通常视场角(140度以下)的透镜的内窥镜也适用,当然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表示了照明用透镜33a也在顶端部设置有三个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此时,光导单元133当然可以配置与照明用透镜的数量相同的数量。
另外,也可以在使框1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的曲率面33ak与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位置,固定设置如图7所示的环形的较薄的板状部件9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切削刀具也例示了钻头,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铰刀,或者只要能够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工具,则任何工具均可。
(第三实施方式)
图10是对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图11是对图10的光导单元的照明用透镜与框的固定进行表示的放大剖面图。
该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的结构,与上述图8、图9所示内窥镜201相比,区别在于,能够对介入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和框1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之间的粘接剂100的量进行调整。因此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0所示,外周的后端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照明用透镜33a,嵌入框133d内而固定。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上的粘接部33ac通过不介入到照明用透镜33a外周后端的量(以下称为非抵接量)的粘接剂100,固定于镜嵌入用周面133dn,从而使照明用透镜33a固定于框133d内。
另外,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270。非粘接部270在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部外周和与该外周相对的框133d的内周之间设置,形成为抑制粘接剂100介入的非粘接区。具体而言,作为非粘接区的非粘接部270,通过从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外周和框33d的顶端内周的空间33p(参照图5),向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和框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之间,介入上述非抵接量的粘接剂100而构成。即,在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和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之间形成空间。该非粘接部270例如沿着上述插入方向Z,使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具有0.5mm以上的间隔。这样,在照明用透镜33a上,在其外周的顶端面侧,形成有通过粘接剂100固定于框33d内的粘接部33ac,而在后端面侧形成由没有被粘接剂100固定于框33d的非粘接部270。
另外,在构成作为非粘接区的非粘接部270时,如图12所示,可以在将照明用透镜33a嵌入框133d内以前,预先对除了非粘接部270部位的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的部位涂布粘接剂100,然后将该照明用透镜33a嵌入框133d内。
另外,在构成作为非粘接区的非粘接部270时,也可以对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部外周和/或与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部外周相对的框133d的内周,施加由对粘接剂100进行剥离的剥离剂等构成的涂层(未图示),以抑制粘接剂100的介入。
下面对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的作用即内窥镜的修理方法,具体而言是对照明用透镜33a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作为切削刀具的钻头从外侧沿着光轴,向固定于框133d内的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面33as靠近,推进到照明用透镜33a外周的粘接部33ac后端,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其结果,使上述非抵接量的粘接剂100,通过上述切削而去除。由此使照明用透镜33a在框133d上的固定解除。
最后,使内窥镜1的插入部3的顶端部10向下倾斜,从而解除固定并将局部被切削的照明用透镜33a从框133d中取出。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中,照明用透镜33a外周上的粘接部33ac,通过上述非抵接量的粘接剂100,固定于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
因此,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例如沿着插入方向Z具有0.5mm以上间隔的非粘接部270,由此,在进行更换时,在使钻头顶端进入并直至粘接部33ac后端时,钻头顶端不会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
从而由于使出射端面33bs避免受损,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而不会使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受损。
下面表示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用透镜33a是外周后端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即使使用后端面形成为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的曲率面33ak的照明用透镜33a,当然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观察光学系统32b中设置具有通常视场角(140度以下)的透镜的内窥镜也适用,当然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表示了照明用透镜33a也在顶端部设置有三个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此时,光导单元133当然可以配置与照明用透镜数量相同的数量。
另外,也可以在框1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的后端面与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位置,固定设置如图7所示环形且较薄的板状部件9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切削刀具也例示了钻头,但是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使用铰刀,或者只要是能够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工具,则任何工具均可。
(第四实施方式)
图13是对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光导单元顶端侧进行放大表示的剖面图。
该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的结构,与上述图8、图9所示内窥镜201相比,区别在于设置有槽部。因此仅对该不同点进行说明,对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外周的后端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照明用透镜33a,嵌入框133d内而固定。具体而言,照明用透镜33a外周上的粘接部33ac,通过粘接剂100,粘接于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从而使照明用透镜33a固定于框133d内。
另外,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270。非粘接部270是在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部外周和框133d的内周之间设置的空间,由直径比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的直径大且以与照明用透镜33a的后端部外周隔开距离的状态设置于框133d内的槽部133dp构成。即,槽部133dp对从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外周和框33d的顶端内周之间的空间33p(参照图5)向照明用透镜33a的外周和框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33dn之间介入的粘接剂100进行存储,从而抑制粘接剂100向后侧的介入。其结果,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了非粘接部270。该非粘接部270例如沿着上述插入方向Z,使粘接部33ac(槽部133dp)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具有0.5mm以上的间隔。
下面对如此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的作用即内窥镜的修理方法,具体而言是对照明用透镜33a的更换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使作为切削刀具的钻头从外侧沿着光轴,向固定于框133d内的照明用透镜33a的顶端面33as靠近,推进到照明用透镜33a外周的粘接部33ac后端,对照明用透镜进行切削。其结果,使上述非抵接量的粘接剂100,通过上述切削而去除。由此使照明用透镜33a在框133d上的固定解除。
最后,使内窥镜301的插入部3的顶端部10向下倾斜,从而解除固定并将局部被切削的照明用透镜33a从框133d中取出。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301中,在嵌入并固定照明用透镜33a的框133d的内周上,形成有直径比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的直径大的槽部133dp。因此,通过该槽部133dp,在照明用透镜33a的粘接部33ac和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之间形成例如沿着插入方向Z具有0.5mm以上间隔的非粘接部270。由此,在进行更换时,在使钻头顶端进入并直至粘接部33ac后端时,钻头顶端不会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接触。
从而由于使出射端面33bs避免受损,由此,能够对照明用透镜33a进行更换,而不会使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受损。
下面表示变形例。在本实施方式中,照明用透镜33a是外周后端与光导33b的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即使使用后端面形成为朝光导33b的方向突出的曲率面33ak的照明用透镜33a,当然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观察光学系统32b中设置具有通常视场角(140度以下)的透镜的内窥镜也适用,当然也能够获得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表示了照明用透镜33a也在顶端部设置有三个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此时,光导单元133当然可以配置与照明用透镜数量相同的数量。
另外,也可以在框133d的透镜嵌入用周面133dn的后端面与出射端面33bs抵接的位置,固定设置如图7所示环形且较薄的板状部件9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切削刀具也例示了钻头,但是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使用铰刀,或者只要是能够切削照明用透镜33a的工具,则任何工具均可。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适用于在插入部顶端具有用于对被检部位进行照明时的照明用透镜的内窥镜,特别适合于对顶端面从插入部顶端开口露出而后端面与光导顶端面抵接或靠近的照明用透镜,不使与该照明用透镜抵接的光导受损地进行更换的结构。

Claims (7)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
照明用透镜,其设置为嵌入到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内而使顶端面露出,并通过粘接剂使其外周的粘接部相对于上述框的内周固定;
光导,其设置于上述框内,使得顶端面朝向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
该内窥镜在上述框内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粘接部和上述光导的顶端面之间形成有防止粘接剂附着的非粘接部,上述非粘接部由在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和上述框的内周之间设置的空间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空间由以与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部外周隔开距离的状态设置于上述框的内周、且设置上述光导的周槽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空间由以与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隔开距离的状态设置于上述框的内周、且贮存粘接剂而抑制粘接剂向上述光导的介入的槽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粘接部还由使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朝上述光导方向突出而设置的曲率面和上述框的内周之间的空间形成。
5.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
照明用透镜,其设置为嵌入到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内而使顶端面露出,并通过粘接剂使其外周相对于上述框的内周固定;
光导,其设置于上述框内,使得顶端面朝向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后端面,
在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的上述顶端面侧形成有通过上述粘接剂固定于上述框内的粘接部,并在上述后端面侧形成有未通过上述粘接剂固定于上述框的非粘接部,上述非粘接部由在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和上述框的内周之间设置的空间形成。
6.一种内窥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设置于插入部顶端的框内周上形成透镜嵌入周面;
在上述框的内周即上述透镜嵌入周面的后方连续地形成直径比该透镜嵌入周面直径大的周槽,在该周槽和该透镜嵌入周面之间构成作为非粘接部的空间;
在上述透镜嵌入周面上涂布临时固定用粘接剂;
将后端面朝向设置在上述周槽上以射出照明光的光导的顶端面而使后端部卡合于上述周槽,由此将照明用透镜嵌入到上述框的透镜嵌入周面;以及
在通过上述临时固定用粘接剂临时固定的上述照明用透镜的外周和上述框的透镜嵌入周面之间,通过浸渍正式固定用粘接剂而将上述照明用透镜固定于上述框的内周。
7.一种内窥镜的修理方法,该内窥镜具有框,在该框的内周上形成有透镜嵌入周面和周槽,该周槽在该透镜嵌入周面的后方连续地形成,且该周槽直径比该透镜嵌入周面直径大,在该周槽和该透镜嵌入周面之间构成作为非粘接部的空间,在该框内的透镜嵌入周面上通过粘接剂固定有照明用透镜,该内窥镜的修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该内窥镜的修理方法具有在上述透镜嵌入周面的范围内切削上述照明用透镜,除去上述透镜嵌入周面和上述照明用透镜之间的粘接剂的工序。
CNB2005800252317A 2004-07-26 2005-07-25 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 Active CN10052569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7880/2004 2004-07-26
JP2004217880A JP4402538B2 (ja) 2004-07-26 2004-07-26 内視鏡とその製造方法、修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88842A CN1988842A (zh) 2007-06-27
CN100525698C true CN100525698C (zh) 2009-08-12

Family

ID=35786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252317A Active CN100525698C (zh) 2004-07-26 2005-07-25 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18020A1 (zh)
EP (1) EP1790276B1 (zh)
JP (1) JP4402538B2 (zh)
KR (1) KR20070027739A (zh)
CN (1) CN100525698C (zh)
WO (1) WO2006011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26035A (ja) * 2008-03-24 2009-10-08 Fujinon Corp 内視鏡の照明レンズ
JP5053904B2 (ja) * 2008-03-31 2012-10-24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先端キャップ付き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用洗浄シース
KR100980247B1 (ko) * 2008-05-27 2010-09-06 (주)미래컴퍼니 복강경 및 이를 이용한 영상 처리 시스템
JP5203259B2 (ja) * 2009-03-09 2013-06-0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18960B4 (de) * 2009-04-25 2021-07-22 Schölly Fiberoptic GmbH Optisches Sicht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Wartung eines optischen Sichtgeräts
EP2380483B1 (en) * 2009-11-06 2013-03-27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e
JP2011215425A (ja) * 2010-03-31 2011-10-27 Fujifilm Corp 照明レンズ及び該照明レンズを備えた内視鏡
JP5329604B2 (ja) * 2011-06-08 2013-10-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流体噴射ノズルユニット及び内視鏡
DE102013202539B3 (de) * 2013-02-18 2014-04-24 Olympus Winter & Ibe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Endoskops und Endoskop
JP5769907B2 (ja) * 2013-06-25 2015-08-2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DE102014114845A1 (de) * 2014-10-14 2016-04-14 Deutsche Telekom Ag Verfahren zur Interpretation von automatischer Spracherkennung
JP5977911B1 (ja) * 2015-01-28 2016-08-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WO2017081956A1 (ja) * 2015-11-09 2017-05-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6326561B1 (ja) * 2016-06-27 2018-05-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内視鏡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31554B1 (zh) * 1968-12-24 1973-09-29
EP0100517B1 (en) * 1982-07-31 1990-12-27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imi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JPS5994317U (ja) * 1982-12-13 1984-06-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ンズ固定構造
US4841952A (en) * 1986-11-06 1989-06-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with an optical system
JPH04326318A (ja) 1991-04-26 1992-11-1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DE19743431B4 (de) * 1997-10-01 2011-02-17 Karl Storz Gmbh & Co. Kg Endoskop mit Verbundfenster
DE19755356A1 (de) * 1997-12-12 1999-06-17 Zeiss Carl Fa VUV-beständige Verbindungstechnik für Linsen und Fassungen
US6488619B1 (en) * 1998-09-08 2002-12-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Distal endoscope part having light emitting source such as light emitting diodes as illuminating means
JP2002085326A (ja) 2000-09-14 2002-03-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2005013708A (ja) * 2003-05-30 2005-01-20 Olympus Corp 内視鏡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790276A1 (en) 2007-05-30
EP1790276B1 (en) 2013-01-02
KR20070027739A (ko) 2007-03-09
EP1790276A4 (en) 2008-12-24
CN1988842A (zh) 2007-06-27
US20070118020A1 (en) 2007-05-24
JP4402538B2 (ja) 2010-01-20
WO2006011460A1 (ja) 2006-02-02
JP2006034542A (ja) 2006-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5698C (zh) 内窥镜及其制造方法、修理方法
CN100457019C (zh) 电子内窥镜
EP1779763B1 (en) Endoscope and tip cover
CN101637408B (zh) 内窥镜插入辅助器械和内窥镜装置
CN1988843A (zh) 内窥镜及内窥镜的修理方法
CN103549936B (zh) 内窥镜
US10080486B2 (en) Multi-camera endoscope having fluid channels
JP6118736B2 (ja) 内視鏡検査によって部品上の欠陥を探索するための装置
NL2013769B1 (en) Method for inspecting and/or repairing surface damage of a component in an interior of a device, using fluorescent penetrant inspection (FPI), as well as borescope system and borescope inspection kit.
US9398843B2 (en) Ultrasonic endoscope
JPH11114513A (ja) 配管用のカメラ付き高圧ジェット洗浄装置
JP6672479B2 (ja) レーザ砕石術の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JP4060293B2 (ja) 内視鏡検査法によって部品の欠陥を探索して検出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4107025B (zh) 带有刚性弯曲轴的内窥镜及生产该内窥镜的方法
JP2014018563A (ja) 内視鏡用ガイドチューブ
US20110202039A1 (en) Method for Removing Kidney Stones and Endoscope Suitable for Said Method
CN100581441C (zh) 内窥镜
US20200085283A1 (en) Multi-element cover for a multi-camera endoscope
CN106175652A (zh) 内窥镜和线引导固定装置
JP3688981B2 (ja) 管路の内壁加工装置
JP2010057728A (ja) 配管接続アダプタ
JP2008104727A (ja) 内視鏡用フード
JP2006223714A (ja) 内視鏡
JP4596137B2 (ja) 内視鏡
KR101872259B1 (ko) 비굴착 부분 및 본관과 분기관 접합부 관거 보수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