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24591C - 包含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包含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24591C
CN100524591C CNB2004800144572A CN200480014457A CN100524591C CN 100524591 C CN100524591 C CN 100524591C CN B2004800144572 A CNB2004800144572 A CN B2004800144572A CN 200480014457 A CN200480014457 A CN 200480014457A CN 100524591 C CN100524591 C CN 1005245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lectrode
discharge
plasma display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144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95525A (zh
Inventor
劳伦特·特斯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Plasma SAS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Plasma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Plasma SAS filed Critical Thomson Plasma SAS
Publication of CN1795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5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45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45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01J2211/245Shape, e.g. cross section or patter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22Electrodes
    • H01J2211/32Disposition of the electrodes
    • H01J2211/326Disposition of electrodes with respect to cell parameters, e.g. electrodes within the ri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11/00Plasma display panels with alternate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C-PDPs
    • H01J22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2211/34Vessels, containers or parts thereof, e.g. substrates
    • H01J2211/36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 H01J2211/361Spacers, barriers, ribs, partitions or the like characterized by the shape
    • H01J2211/365Pattern of the spac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本发明的面板包括由气体填充的空间分开的两个板、共面维持电极(Y,Y′)和寻址(X)电极的网络,所述空间由形成阻挡网的分隔元件(15,19)所分区。根据本发明,每个单元(17)被细分成寻址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每个交叉点处的触发区(ZM、ZM′)。此外,至少一个共面放电扩展区(ZE;ZE1,ZE2)在上述触发区(ZM、ZM′)之间延伸。调整阻挡网使得在每个单元中,每个共面扩展区(ZE;ZE1,ZE2)的宽度小于所有触发区(ZM、ZM′)的宽度。借助矩阵触发通过对显示面板施用维持放电控制方法可显著提高面板的光输出。

Description

包含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参见图1A和1B)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所述板之间具有填充有放电气体的空间,特别地由阻挡肋(barrier rib)阵列将所述空间分区成以行和列设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7。
第一板11包括称作维持电极(sustain electrode)的共面电极Y、Y′的至少两个阵列,其沿着相互平行且与单元行平行的大致方向取向,并涂覆有电介质层13以及保护性和二次电子发射层14(图中示出的点线)。
第二板12包括称作地址电极(address electrode)的电极X的至少一个阵列,其沿着相互平行且与单元列平行的大致方向取向,并涂覆有电介质层16。
以每个放电单元被每个阵列的电极交叉的方式设置各个阵列的电极Y、Y′、X。
绝缘阻挡肋的阵列包括单元间分隔元件15,每个元件分隔两个相邻的单元列。
最后,第二板和阻挡肋的侧壁涂覆以荧光体层(phosphor layer)(未示出),该层在来自单元中的放电的激励下能够发射可见光。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该板电极及为其供电的装置,这些被设计得:
-产生寻址操作从而选择性地激活单元,以及产生维持操作以便仅在预先已经激活的单元中获得等离子体放电;及
-使得在维持阶段期间,矩阵放电触发共面维持放电。
为此目的,驱动和供电装置被设计得:
-在地址电极X与交叉每个单元17的维持电极Y和Y′中的一个之间施加适于将激活电荷(activating electric charge)存储在覆盖所述维持电极的电介质层上的地址电压信号;以及
-在交叉每个单元行的维持电极Y、Y′之间施加适于仅在该行的预先已经被激活的这些单元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的一连串维持电压信号,以及恰在每个维持信号之前或期间,在地址电极X与交叉该行的单元的一个或另一个维持电极Y或Y′之间产生适于触发所述放电的触发电压信号。
利用适当的发生器可自动产生或有意施加所述触发信号。这些信号在分隔所述板的气体空间厚度内引发矩阵放电,目的在于使共面电极之间开始维持放电更容易。
文献US 6,184,848披露了这种类型的图像显示器,其适于通过矩阵触发控制共面放电(coplanar discharge)。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高该类型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为此目的,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板之间具有填充有放电气体的空间,特别地由阻挡肋阵列将所述空间分区成以行和列排列的多个放电单元,
所述第一板包括称作维持电极的共面电极的至少两个阵列,所述电极沿着相互平行且与所述行平行的大致方向取向,
所述第二板包括称作地址电极的电极的至少一个阵列,其沿着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列平行的大致方向取向,
所述电极被设置为使得在每个单元中,地址电极与每个维持阵列的电极交叉,
所述阻挡肋阵列包括列间分隔元件,每个元件分隔两个相邻的单元列,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被细分成位于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每个交叉点处的触发区(trigger zone)、以及在触发区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共面放电扩展区(discharge expansion zone),所述阻挡肋的阵列被设计为使得在每个单元中,每个共面扩展区在沿着列对其限定的所述触发区之间的间隔内具有一定的宽度,当沿着行在对其限定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之间测量时,该宽度小于沿着所述行也限定触发区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之间所测量的所有触发区的宽度。
沿着行测量所有的宽度。
由于存在共面电极的至少两个阵列,并且在每个单元中地址电极与每个维持阵列的电极交叉,故在每个单元中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必然存在数个交叉点以及因此的数个触发区,更精确地为至少两个。因此,每个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触发区,每个位于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交叉点处。
每个扩展区形成用于包含共面等离子体放电的正伪列(positive pseudo-column)的通道(channel)。根据本发明,该通道具有用于限制该正伪列的至少一个较窄部分。该较窄部分对应触发区之间的间隔。扩展区对于整个通道长度而言是狭窄的,此时所述间隔对应触发区之间的距离。
应当指出,文献WO 03/060864(在本文献的优先权日未公开,但受益于更早优先权日的结果)中描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在每个单元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空腔(cavity)。如所述文献的图10C和10D所示,当这些空腔为弯曲形或是椭圆形时,这些空腔提供共面的扩展区,沿着行测量时,所述扩展区的宽度不恒定。可是,在该文献中没有建议在每个单元中一个板所承载的地址电极与另一板承载的共面电极之间的交叉点处存在至少两个触发区,更没有建议在这些触发区之间存在间隔,也没有建议沿着行所测量的该间隔中的扩展区宽度小于也沿着行所测量的扩展区的宽度。
应当指出,文献US 2003/0080683中披露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配有地址电极阵列以及共面电极的四个(或者只有三个)阵列。如本发明中,每个单元中地址电极与每个共面阵列的电极交叉。如所述文献中§30所表明(在下面予以详细说明),每个单元中心处的共面电极X′或Y′中的一个用于触发每个共面放电,而不是本发明中的地址电极。在每个单元的触发区中,在该情形为在所述单元中心,分隔列的阻挡肋仅延伸到中间高度使得单元在此点,至少在承载共面电极的板一侧看起来更宽(参见文献的图1)。可是:
-如果在每个单元中仅存在单个触发区,则与本发明相反,电极X和Y之间的共面扩展区将不具有触发区之间的间隔;
-如果如本发明一样在每个单元中存在两个触发区(X′和A之间的交叉点处,以及Y′和A之间的交叉点处),则在这些区域之间的间隔中,扩展区的宽度在该间隔中的任意点处不会小于一个或其他扩展区的宽度,而与本发明不同。这是因为在该间隔中,如在每个触发区中,分隔列的阻挡肋仅延伸到中间高度使得宽度在所有点处相同。
优选地,设计阻挡肋的阵列使得在每个单元中,在限定扩展区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之间沿着行方向所测量的每个共面扩展区的宽度比在限定触发区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之间沿着行方向所测量的所有触发区的宽度至少小15%。
优选地,不同于文献US 2003/0080683中披露的显示面板,第一板仅包括共面维持电极的两个阵列。根据一种变型,每个维持电极用于两个连续单元行的单元,从而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造。
优选地,所述列间分隔元件在板之间所述空间的大约整个高度上连续延伸,而不同于文献US 2003/0080683中所描述的阻挡肋。
优选地,第二板仅包括地址电极的单一阵列,使得每个单元仅被一个地址电极交叉,进而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造。
用于激发两个共面维持电极之间的维持放电的电压,显然取决于激发区(ignition zone)附近覆盖这些电极的电介质层上所预先存储的电荷。这些电荷可在之前的维持放电或地址操作期间已经预先存储。因此,在单元中维持放电之前,正电荷通常存储在将用作阳极(anode)的维持电极上,而负电荷存储在将用作阴极(cathode)的维持电极上。这些存储的电荷产生所谓的存储电压(memory voltage),并且激发电压对应施加在电极之间的维持信号的电压,在维持信号电压上增加所述存储电压。
在单元中维持放电激发时,与该单元交叉的电极之间的放电气体中产生的电子雪崩产生正空间电荷,其集中在阴极附近从而形成所谓的阴极套(cathode sheath)。位于放电的阴极套和阳极端之间的称作正伪列的等离子体区包含相同比例的正和负电荷。因此,该区域是电流传导的并且其中的电场低。正伪列区域中的电子具有相对低的能量,其有助于放电气体的激励以及具有高能量效率的紫外线光子的产生。
在此放电期间,沿着交叉所述单元的电极之间电场线的大部分电压降对应阴极套区域。在阴极套的强电场中加速并撞击覆盖电介质层和维持电极的保护性和二次电子发射层的离子的碰撞导致阴极附近显著的二次电子发射。在强烈的电子倍增的作用下,电极之间的导电等离子体密度在离子密度和电子密度方面都大大地增加,进而引起阴极套在阴极附近收缩并使得阴极套置于这样的点处,即在该点来自等离子体的离子存储在电介质表面的覆盖用作阴极的共面电极的那部分上。在阳极侧,等离子体中相比于离子更加可动的电子存储在电介质表面的覆盖用作阳极的共面电极的部分上,从而从前向后逐步中和预先存储的正“存储”电荷层。当该存储的正电荷已经全部被中和时,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势开始下降。阴极套中的电场进而达到最大,其对应阴极套的最大收缩,并且电极之间的电流也为最大。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通常较低,因为供应显示面板以及维持显示的大部分电能量消耗于加速离子和由于离子溅射效应(sputtering effect)而加热壁。文献US 6 184 848描述了驱动维持放电的装置,其能够在放电的发光效率方面进行第一改进。如图1A和1B所示,分隔维持电极Y、Y′的距离或“间隙”显著增加,使得只有借助低强度的触发放电才能在这两个电极之间进行放电。如图2A所示,在用作阴极的一个维持电极Y′与用作中间阳极的地址电极X之间自动产生或有意施加的触发信号之后,获得这样的触发放电DM。如图2B所示,由于电子比离子移动得更快,所以其沿着增加电势的线直到用作阳极的第二维持电极Y,并如图2C所示,在两个维持电极之间建立电流,产生长的正伪列DE,其中就通常UV的光发而言气体的激励是高效的。因此,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
已经发现,维持放电的效率受以下因素影响:
-触发或矩阵放电区域内触发放电的效率;和
-维持电极之间扩展区内正伪列的效率。
由于每个矩阵放电区域或触发区内维持电极和地址电极之间的短距离,使得如果其中电流密度过高,则矩阵放电缺乏有效性,因为在此情况下其中电场高。为了限制矩阵放电电流密度及阴极套在这些放电中的发展,优选地利用在触发区内交叉的电极之间的低电容进行工作,使得阳极扩展快速并且使得仅在放电已经转变成共面放电且在位于维持电极之间的共面放电扩展区完全延伸时(图2C),发生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不是在放电仍处于矩阵状态(图1A)以及正伪列还没有形成时(将引起短路的等同效果)发生电流密度的增加。可是,如果触发区中电极之间的电容减少,则显示面板的操作电压增加,而这也是一个问题。为了降低这些电压,必须增加雪崩增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必要特征,通过更加分开地移动触发区内的阻挡肋以便加宽这些区域和增加其横截面面积,可实现这点。
共面放电的正伪列的发光效率直接依赖于流过其的电流密度。如果电流密度降低,则效率增加。为了降低电流密度,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必要特征,建议通过适当的收缩装置降低用于扩展区内共面放电的正伪列的可获得的横截面,例如:
-通过在触发区之间的扩展区内将阻挡肋靠近;
-通过借助单元内分隔元件将位于触发区之间的区域细分成至少两个互相平行的更窄的扩展区。
因此,共面放电扩展阶段期间电子扩散增加并且电流密度降低。
因此,通过在放电被激发的点处即触发区使单元加宽,以及通过收缩单元或将其在扩展区细分,能够实现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的进一步改善。因此,根据本发明,对于每个单元,一个或其他触发区的截面具有大于每个扩展区的截面的面积。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优化显示面板的阻挡肋的剖面(profile),以便借助大的阴极面积以低阳极电容促进激发,同时仍保持非常有效的正伪列。
概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通过由形成阻挡肋阵列的分隔元件所分区的气体填充空间所分隔的两板、以及共面维持电极和地址电极的阵列;通过将每个单元细分成位于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每个交叉点处的触发区、以及细分成在触发区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共面放电扩展区,设计阻挡肋阵列使得在每个单元中,每个共面扩展区的宽度优选比所有触发区宽度小至少15%。
根据第一实施例,每个单元在两个相邻的触发区之间仅包括单扩展区。
在此情况中,限定触发区或扩展区的分隔元件也限定单元。这是形成部分阻挡肋阵列的单元间分隔元件,每个元件分隔两个相邻的单元列。根据本发明,每个单元因此仅在每个扩展区变窄以及在每个触发区加宽。通过调整阻挡肋的阵列可特别地实现这些变窄和加宽-列间分隔元件在变窄的位置处被加宽而在加宽的位置处变窄。
进而,调整阻挡肋的阵列整体上引起肋顶部的总面积的增加,进而有利地增加通常应用于肋顶部的对比增强黑矩阵的面积,并由此增加环境光中的图像显示对比度。
根据本发明的变型,显示面板的任意一列的单元相对于相邻列的单元沿着列的大致方向偏移,以便获得更好的单元迭盖(imbrication)。这有利地增加显示面板的单元的密度或面积。
根据第二实施例,每个单元在两个相邻触发区之间包括多个扩展区。
因此,在任意两个相同的扩展区之间任意一个单元的这些各种扩展区平行设置。宽度方向上仅在触发区之间而不在触发区本身内的这种单元细分,是收缩扩展区的另一有利的方法。这种扩展区数量的降低提供了显示面板发光效率的明显改善。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该第二实施例,每个单元由至少一个单元内分隔元件细分,所述元件在位于触发区之间的所述间隔内沿列的方向延伸并限定该单元的两个相邻扩展区。
这些单元内分隔元件也形成阻挡肋阵列的部分。设计其尺寸以便获得平行操作的多个区域。这些单元内分隔元件通常不是承载元件,也就是说其高度通常小于单元间分隔元件的高度,并且也小于板之间的距离。
未在单元整个长度上延伸而是在共面电极之间的间隔上延伸的单元内分隔元件对单元的细分,根据本发明其意味着在不必改变触发区宽度的情况下获得了较窄的扩展区
不同于文献US6376995中,尤其是该文献的图21中所述的单元内分隔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单元内阻挡肋元件在矩阵放电触发区内中断,也就是说,通常是在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的交叉点处中断,以便为触发矩阵放电留出更大的空间。
每个单元优选地仅由单一的地址电极交叉。优选地,单元内分隔元件于是相对于该地址电极定位,不同于US6376995的图21中示出的显示面板。
优选地,共面电极涂覆有电介质层及保护性和二次电子发射的层。因此,电介质层提供允许显示面板由一连串的寻址和维持操作来驱动的存储作用,同时保护性和二次电子发射层有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操作电压。
优选地,在每个单元中,分隔各个共面阵列中电极的距离大于分隔板的距离。当使用用于驱动电极和为其供电的适当装置使得每个共面放电由矩阵放电触发时,这样的面板结构特别地有利。
分隔两个维持电极的距离对应共面间隙,而板之间的距离对应板之间气体空间的厚度。因此,本发明优选应用于所谓的“宽间隙”显示面板,这些特别适于由矩阵触发所驱动。实际上,通常使用500μm左右的间隙。
本发明的主题也是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电极并为其供电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向这些电极施加信号,在每个单元中用于在交叉单元的各个共面电极之间产生共面放电,从而这些放电每个被交叉所述单元的地址电极和一个所述共面电极之间的矩阵放电所触发。
为了驱动面板,将显示的图像帧(frame)通常以公知的方式细分成能够根据其连续性产生显示所需灰度级的子帧。
为了驱动面板,子帧的显示通常包括公知方式的寻址步骤和维持步骤。通常包括单一电压脉冲的寻址步骤,具有仅产生触发下一步骤的第一共面维持放电所需的表面电荷的目的,且所述电荷选择性地在这些于所讨论的子帧期间将被激活的单元中产生。随后的维持步骤对于子帧中将产生的每个共面放电具有一个电压脉冲。在此步骤期间,不同于前述步骤,无论其预先是否已经被激励,都在许多单元的共面电极之间施加相同的电压脉冲。在此步骤期间,仅在预先激励的单元中发生共面放电。根据本发明,该维持步骤中的每个共面放电被一个板上的地址电极与另一板上的共面电极之间的矩阵放电所触发。
因此,每个共面放电,也就是说相同板上的两个电极之间的放电,被矩阵放电,即两个不同板上两个电极之间的放电所触发。因此,该触发放电不同于地址放电,其类似地发生在两个不同板上的两个电极之间,但仅在维持阶段的准备中。
应当指出,文献US2003/0080683中披露的显示装置描述了一种配有一个地址电极阵列和四个共面电极阵列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如文献的§30所表明的,共面电极的两第一阵列的电极X′、Y′接近地在一起(即其间具有小间隙)以便能较容易地产生共面放电。这些小间隙的共面放电用于触发分开较远的另外两个共面阵列的电极X、Y之间的“主要”宽间隙共面放电。
因此,不同于本发明,文献US2003/0080683中,不是地址电极和共面电极之间的矩阵放电触发每个主要共面放电,而是两个小间隙共面电极之间的小间隙共面放电来触发。从而,不同于本发明,文献US2003/0080683中触发电极X′或Y′没有交叉每个单元中每个维持阵列的电极。
通过阅读以下借助非限定实例并参照图给出的说明,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A和1B,之前已经给予说明,其分别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一个单元的顶视图和截面图;
图2A、2B和2C,之前已经给予说明,其仅以电极和覆盖其的电介质层的横截面示意性示出,显示了图1的单元中矩阵放电所触发的维持放电的进展的各个步骤;
图3和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族实施例,其中每个单元仅包含单一扩展区,并且以顶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组三个单元,其中任一行的相邻单元相对于彼此偏移(offset),并且其中对于每个单元,触发区的宽度大于单个扩展区的宽度:
图3:维持电极不是直的;其直接用于单元;并且其没有分支;
图4:维持电极是直的并具有用于单元的分支;
图5和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族实施例,其中每个电源包含平行的两个扩展区,并且以顶视图的形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的一组三个单元,其中每个单元由仅在维持电极之间延伸的单元内分隔元件所分开:
图5:每个共面电极仅用于单单元行;及
图6:每个共面电极用于两个相邻的单元行。
为了简化说明以及指出本发明提供的与现有技术的不同及相对于其的优势,全文中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根据第一族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以上参照图1A和1B描述的显示面板的区别主要在于列分隔元件15的宽度变化,如图3所示。因此,在矩阵放电触发区ZM、Z′M所测量的单元宽度LM,也就是说,在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Y、Y′中一个的交叉点处测量的单元宽度,大于或等于地址阵列的电极X之间的间隔p,而在扩展区ZE内所测量的单元宽度LE,也就是说在维持电极Y、Y′之间测量的单元宽度小于相同的间隔p。
因此,当通过矩阵触发驱动共面放电时,矩阵放电触发区内的雪崩增益增加并且正伪列的扩展区内放电的扩散和效率增加。
显示面板的单元以相对于彼此交错的方式排列,以便最佳地分配单元的较宽部分,也就是说矩阵放电区。因此,如图3所示,属于面板的非相邻列的单元的每个矩阵放电区或者位于相邻列单元的扩展区之间(图中Z″M的情况),或者位于分隔这些相邻列中不同行的两个单元的区域之间(ZM、Z′M的情况)。因此,显示面板的任意一列的单元相对于相邻列的单元沿列的大致方向偏移。
该族的实施例进一步增加例如放置在阻挡肋顶端上并用于增加图像显示对比度的黑矩阵的可能具有的面积。这允许使用低透射率的中性滤光器并进一步提高了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最终发光效率。
如图3所示,单元的这种交错设置使得维持电极具有曲折的、非直的轮廓。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显示面板的一种变型,其中也以交错的方式排列单元,但其中维持电极是直的。维持电极Y、Y′在此配有朝矩阵放电区域ZM、Z′M的中心延伸的分支18。这些分支可由透明的导电材料如ITO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族实施例,本发明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与以上参照图1A和1B描述的显示面板的区别主要在于如图5所示,每个单元配有仅在维持电极Y、Y′之间延伸的单元内分隔元件19,从而得到两个平行的扩展区ZE1、ZE2。因此,更进一步地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以公知的方式设计该分隔元件的尺寸和材料,以便获得正伪列的这种分成两个,使得等离子体非常接近单元的壁元件,即分隔元件15、19。实际上,单元内分隔元件19被集成在阻挡肋阵列中并以与单元间分隔元件15同时且以相同的材料制成。实际上,单元内分隔元件19的宽度等于或大于40μm。
通过仅在矩阵放电区外部的维持电极之间设置这些单元内分隔元件,即使单元间分隔元件15之间的距离在几乎单元全长上恒定,也能够实现扩展区中单元横截面的降低或收缩。因此,矩阵放电区ZM、Z′M中单元宽度LM大于每个扩展区ZE1、ZE2的宽度LE1、LE2
本发明的该第二族实施例相对于第一族也是有利的,因为其使得每个单元中特别是单元间或单元内分隔元件的侧壁上可用于荧光体的面积增加。应当注意到,在图中并没有示出荧光体层。荧光体可用面积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发光效率。
由于制造限制,单元列之间的间隔p可干扰两个扩展区ZE1、ZE2之间的荧光体沉积。因此,优选使用图6中所示的单元交错排列。在图5中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该变型中,每个维持电极同时用于两个连续单元行。
如果每个单元仅存在一个地址电极X,将该电极放置在单元内分隔元件19的下方是有利的,如图5和6所示,以便增加这些电极上的电介质厚度并由此极大地降低阳极电容,进而增加了电子扩散速度以及正列的形成。
在已经描述的两族实施例中,在分隔不同行的两个单元的区域中,限制这些单元的单元间分隔元件之间的距离降低,但不是零。该距离小于扩展区的宽度LE、LE1、LE2但不是零,以便有利地提供易于在列内沉积荧光体的凹部,进而降低在阻挡肋顶端沉积荧光体的风险。
已经描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可由公知方法制造,但此处将不描述。
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用于其他类型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这些等离子体显示面板有利地集成在包含供电和驱动装置的显示器中,所述装置尤其用于进行其中由矩阵放电触发每个维持放电的维持操作。所述供电和驱动装置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的并已经在上文简要予以说明,且在例如上述文献US 6 184 848中更详细地予以说明。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其间具有填充有放电气体的空间的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所述空间通过阻挡肋阵列分区成以行和列布置的多个放电单元(17),
所述第一板(11)包括称作维持电极的共面电极(Y,Y′)的至少两个阵列,其沿着相互平行且与所述行平行的方向取向,
所述第二板(12)包括称作地址电极的电极(X)的至少一个阵列,其沿着相互平行且与所述列平行的方向取向,
所述电极设置为使得在每个单元(17)中地址电极与维持电极的每个阵列的电极交叉,
所述阻挡肋阵列包括列间分隔元件(15),每个分隔两个相邻的单元列,
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17)被细分成至少两个触发区(ZM,Z′M)及至少一个放电扩展区(ZE;ZE1,ZE2),每个所述触发区位于地址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交叉点处,每个所述放电扩展区在触发区(ZM,Z′M)之间延伸,所述阻挡肋的阵列设计为使得在每个单元中,每个放电扩展区(ZE;ZE1,ZE2)在位于沿着列对其限定的触发区(ZM、Z′M)之间的间隔内具有宽度,当沿着行在对该扩展区限定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15;15,19)之间测量时,该宽度小于沿着行在也限定所述触发区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15)之间所测量的所有触发区(ZM、Z′M)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包括维持电极的仅两个阵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列间分隔元件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11,12)之间的所述空间的整个高度上连续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单元(17)中,分隔维持电极的各阵列的所述维持电极(Y,Y′)的距离大于分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11,12)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肋阵列设计为使得在每个单元(17)中,在限定所述扩展区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之间沿着行方向测量的每个放电扩展区的宽度比在限定所述触发区的两个相邻分隔元件之间沿着行方向测量的所有触发区的宽度小至少15%。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17)在两个相邻触发区(ZM,Z′M)之间包括仅单个放电扩展区(ZE)。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在两个相邻触发区(ZM,Z′M)之间包括多个放电扩展区(ZE1,ZE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元由至少一个单元内分隔元件(19)细分,所述单元内分隔元件在位于所述触发区之间的间隔中沿着所述列的方向延伸并限定该单元的两个相邻放电扩展区(ZE1,ZE2)。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面电极涂覆有电介质层(13)以及保护性的二次电子发射层(14)。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驱动和供电给该显示面板的电极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够向这些电极施加适合用于在每个单元中在交叉该单元的各共面电极之间产生共面放电的信号,并使得这些放电每个由交叉所述单元的所述地址电极和所述共面电极的一个之间的矩阵放电所触发。
CNB2004800144572A 2003-05-26 2004-05-26 包含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5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306305A FR2855646A1 (fr) 2003-05-26 2003-05-26 Panneau de visualisation a plasma a zone d'expansion de decharge de section reduite
FR0306305 2003-05-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5525A CN1795525A (zh) 2006-06-28
CN100524591C true CN100524591C (zh) 2009-08-05

Family

ID=33427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1445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4591C (zh) 2003-05-26 2004-05-26 包含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7768199B2 (zh)
EP (1) EP1627408B1 (zh)
JP (1) JP4898443B2 (zh)
KR (1) KR101067842B1 (zh)
CN (1) CN100524591C (zh)
DE (1) DE602004016319D1 (zh)
FR (1) FR2855646A1 (zh)
MX (1) MXPA05012333A (zh)
TW (1) TWI329332B (zh)
WO (1) WO2004107385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07173B (zh) * 2009-11-06 2011-11-30 山东大学 三维立体全息等离子体显示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1893B2 (ja) * 1995-08-03 1998-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駆動方法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3719743B2 (ja) * 1995-08-09 2005-1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479900B2 (ja) * 1997-11-13 2003-12-15 株式会社ティーティーティー Ac型pdpの駆動方法
DE19808268A1 (de) * 1998-02-27 1999-09-02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Plasmabildschirm
JP4096466B2 (ja) * 1999-08-03 2008-06-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Ac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US6853138B1 (en) * 1999-11-24 2005-02-08 Lg Electronics Inc.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grooves in the dielectric layer
JP4158874B2 (ja) * 2000-04-07 2008-10-01 株式会社日立プラズマパテントライセンシング 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1325891A (ja) * 2000-05-19 2001-11-22 Nippon Hoso Kyokai <Nhk> 直流放電型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3659913B2 (ja) 2001-10-30 2005-06-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897564B2 (en) * 2002-01-14 2005-05-24 Plasmion Displays, Llc. Plasma display panel having trench discharge cells with one or more electrodes formed therein and extended to outside of the trench
US6737804B2 (en) * 2002-03-21 2004-05-18 Chungwa Picture Tubes Barrier rib structure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FR2841378A1 (fr) * 2002-06-24 2003-12-26 Thomson Plasma Dalle de decharges coplanaires pour panneau de visualisation a plasma apportant une distribution de potentiel de surface adaptee
JP2004272199A (ja) * 2003-02-18 2004-09-30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表示媒体用リブ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媒体
TWI247325B (en) * 2003-06-27 2006-01-1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rrier rib structure for plasma display panel
TWI222657B (en) * 2003-08-27 2004-10-21 Au Optronics Corp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49613B1 (ko) * 2005-06-14 2007-08-1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67842B1 (ko) 2011-09-27
WO2004107385A3 (fr) 2005-01-27
JP4898443B2 (ja) 2012-03-14
EP1627408B1 (fr) 2008-09-03
FR2855646A1 (fr) 2004-12-03
MXPA05012333A (es) 2006-05-31
TWI329332B (en) 2010-08-21
US20070241996A1 (en) 2007-10-18
US7768199B2 (en) 2010-08-03
KR20060028764A (ko) 2006-04-03
TW200504781A (en) 2005-02-01
WO2004107385A2 (fr) 2004-12-09
DE602004016319D1 (de) 2008-10-16
CN1795525A (zh) 2006-06-28
JP2007500928A (ja) 2007-01-18
EP1627408A2 (fr) 2006-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44909A (en) Discharg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memory sheets and with a common display electrode
US7211953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having portion where electrical field is concentrated
US6184848B1 (en) Positive column AC plasma display
US6469452B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its driving method
JPH1032114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US6825606B2 (en) Flat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independent trigger and controlled sustaining electrodes
CN1179315C (zh) 带有可控保持电极的平板显示器
KR100767397B1 (ko) 제어되는 서스테인 전극을 갖는 평-패널 디스플레이
KR100854045B1 (ko) Ac 이미지-디스플레이 플라즈마 패널을 구동하는 방법 및 플라즈마 패널
US6603266B1 (en) Flat-panel display
CN100524591C (zh) 包含减少截面的放电扩展区的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US20050212428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EP1646065A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electrodes
KR100869240B1 (ko) 공면 타입의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 패널을 구동시키는 방법
US20040263435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4430542B2 (ja) プラズマ表示パネル
CN100593224C (zh) 等离子体显示板
EP1178512A2 (en) Flat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independent trigger and controlled sustaining electrodes
US20050162086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with microwave radiation discharge excitation
KR100232157B1 (ko) 칼라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전극구조
KR100326857B1 (ko) 고주파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제조방법
RU2225054C2 (ru) Плазменная индикаторная панель постоянного тока
JPH09106767A (ja) 放電表示装置
JPH04132142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4095336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