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10552C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10552C
CN100510552C CNB2004100751115A CN200410075111A CN100510552C CN 100510552 C CN100510552 C CN 100510552C CN B2004100751115 A CNB2004100751115 A CN B2004100751115A CN 200410075111 A CN200410075111 A CN 200410075111A CN 100510552 C CN100510552 C CN 1005105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filter
rack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51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4888A (zh
Inventor
禹亨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082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9131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400082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59131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654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4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105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105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更快速和更有效地净化室内空气的空调器,包括形成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的机柜,设置在机柜下部并在其前表面具有用于吸入空气的下吸气口的底座,以多层设置在底座顶部、用于去除空气中外来物质的过滤器,以及过滤器插装并固定其上的过滤器框。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空调器功能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一种用来通过控制室内空气提供清新室内环境的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的空调器利用制冷剂相变过程中,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向周围环境排放热量而冷却或加热室内空气。上述空调器还通过其内设置的过滤器执行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空调器分为整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整体式空调器包括位于一外壳中并且通常设置在窗户上的室外机和室内机。同时,分体式空调器则具有分开设置的室外机和室内机,上述室外机和室内机与制冷剂阀相连。
图1至图4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分体式空调器。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包括底座101、机柜102、风扇120和热交换器130。
这种情况下,机柜102形成空调器的外观,且在机柜102的前侧设置有前面板104。在前面板104上部的前侧和两侧设置有排气口104a、104b和104c,而在其下部两侧设置有吸气口104d和104e。
参看图2,热交换器103和风扇120设置在机柜102内,而底座101设置在机柜102的下部。
参看图3和图4,设置在前面板110前侧的排气口104a通过可升降的驱动板110选择性地开/闭。当该驱动板110上升时,排气口104a关闭,而当驱动板110下降时打开。为了消除在驱动板110上升时所产生的端部间隙(end difference),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移动板112。在排气口104b和104c一侧可旋转地设置有排气板114和116,用以控制风的方向。同时,在侧面吸气口104d和104e内设置有空气过滤器109。在风扇120前部的两侧设置有电集尘器121和122,用于电离和收集空气中的外来物质,上述外来物质通过空气过滤器109。
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器的操作描述如下。当风扇120运转时,室内空气通过吸气口104d和104e流进空调器内部。此时,空气过滤器109和电集尘器121和122去除空气中的外来物质。随后,空气流进热交换器130,并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冷/加热的空气经过排气口104a、104b和104c流出进入到室内。
上述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器存在下列问题。由于经过吸气口两侧吸入的空气量小,所以需要很长时间来制冷或者加热室内。经过吸气口两侧吸入的空气不仅用于制冷或者加热室内空气,而且还用于净化室内空气。因此,不能实现良好的净化功能,而且净化需要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所产生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形成空调器室内机外观的机柜;
设置在机柜下部并具有吸入空气的下吸气口的底座;
在底座顶部上以多层设置的多个过滤器,用于去除空气中外来物质;以及
所述多个过滤器装设其上的过滤器框,所述过滤器框作为独立部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多个过滤器插装于所述过滤器框上并由所述过滤器框夹紧定位。
优选地,过滤器框包括用于盖住两侧和后侧的盖;以及在所述盖内以预定的上下间隔以多层形成的多个支承导向件。
优选地,每个支承导向件包括:与所述盖的前面两侧相连的第一元件;以及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元件和盖的后表面的第二元件。
优选地,上述盖两侧的前上部形成为水平元件和垂直元件重复设置的台阶形式,且第一元件设置在上述水平元件上。
优选地,在上述盖的两侧设置有具有第一孔的突出部,第二孔在对应于上述第一孔的位置上设置在上述底座上,且连接件经由所述孔与上述底座连接。
优选地,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对齐突出部,用于对齐所述突出部的位置。
优选地,一第一导向件呈L形状从底座顶面的两侧伸出,并具有滑动并插入其内的第一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框包括:第二支承导向件,设置在过滤器框的下部使得第二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其顶面上;以及第三支承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导向件的顶部并且第三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在其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以L形状从第三支承导向件的顶部伸出的第四支承导向件,用于防止插入的第三过滤器从其顶部分离。
优选地,第三过滤器包括纳铜过滤器和纳银过滤器。
优选地,一HEPA过滤器设置在第二过滤器的下部。
优选地,一纳碳过滤器设置在第二过滤器的顶部。
优选地,圆弧形吸气导向部设置在上述吸气口的前表面,用于将吸入的空气导向其顶部。
优选地,一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设置在上述过滤器框的顶部。
优选地,上述机柜包括:一对相对于前表面以预定角度向后侧倾斜的侧面;设置在机柜上部的上排气口;设置在侧面上部的侧排气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侧面下部的侧吸气口。
优选地,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气路控制件设置用于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吸气口和排气口。
优选地,在空调器用于制冷/加热室内空气时,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全部打开。
优选地,在空调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时,设置在下吸气口和上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打开,而设置在侧吸气口和侧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关闭。
优选地,当空调器处于停止状态时,设置在各吸气口和各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都关闭。
优选地,机柜的前表面是一前面板。
优选地,机柜包括一对以预定角度向前倾斜的后侧面。
优选地,过滤器设置在侧吸气口处用于净化空气。
优选地,所述前面板通过枢转打开/关闭所述机柜的前表面。
优选地,所述下吸气口包括:形成为圆弧形式、用于将从前表面吸入的空气导向其上部的吸气导向部。
优选地,所述下吸气口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用于将从机柜的前表面吸入的空气导向其上部的铅直部。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位于机柜前表面的上部、以罩盖热交换器前表面的内面板。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空调器室内机的机柜,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设置在机柜下部且在其前表面设置有下吸气口的底座;
以多层设置在下吸气口顶部的各过滤器;以及
用于根据空调器进行制冷/加热操作还是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操作而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开/闭装置。
优选地,各吸气口和各排气口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时都打开,而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所述下吸气口打开而部分排气口以及/或者部分排气口关闭。
优选地,上述开/闭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与各气路控制件相连的电机;以及用于控制电机操作的微型计算机。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说明中阐明,并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审阅了下面的描述后将部分地显而易见,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中认识到。通过在书面的说明书和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正如这里具体体现和广泛描述的那样,一种空调器包括形成空调器室内机外观的机柜,设置在机柜下部并具有吸入空气的下吸气口的底座,多个在底座顶部以多层设置的用于去除空气中外来物质的过滤器,以及各过滤器嵌入并且固定其上的过滤器框。
在这种情况下,该过滤器框包括用于盖住两侧和后侧的盖;以及在所述盖内以预定的上下间隔以多层形成的多个支承导向件。上述支承导向件包括与所述盖的前面两侧相连的第一元件;以及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元件和盖的后表面的第二元件。
上述盖两侧的前上部形成为水平元件和垂直元件重复设置的台阶形式,且第一元件设置在上述水平元件上。
在上述盖的两侧设置有具有第一孔的突出部,第二孔设置在对应于上述第一孔的位置上,且连接件经由所述孔与上述底座连接。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对齐突出部,用于对齐所述突出部的位置。一第一导向件呈L形状从底座顶面的两侧伸出,并具有滑动并插入其内的第一过滤器。
同时,所述过滤器框包括第二支承导向件,设置在过滤器框的下部使得第二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其顶面上;以及第三支承导向件,设置在第一导向件的顶部并且第三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在顶面上。
以L形状从第三支承导向件的顶部伸出的第四支承导向件,用于防止插入的第三过滤器从其顶部分离。
在这种情况下,第三过滤器包括纳铜过滤器(nano-copper filter)和纳银过滤器(nano silver filter)。HEPA过滤器设置在第二过滤器的下部。纳碳过滤器(nano-carbon filter)设置在第二过滤器的顶部。圆弧形吸气导向部设置在上述吸气口的前表面,用于将吸入的空气导向其顶部。一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设置在上述过滤器框的顶部。
上述机柜包括一对相对于前表面以预定角度向后侧倾斜的侧面;设置在机柜上部的上排气口;设置在侧面上部的侧排气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侧面下部的侧吸气口。
在这种情况下,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气路控制件设置用于选择性地开闭所述吸气口和排气口。
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在空调器用于制冷/加热室内空气时全部打开。
在空调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时,设置在下吸气口和上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打开而设置在侧吸气口和侧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关闭。
当空调器处于停止状态时,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都关闭。
机柜的前表面包括一前面板。
机柜包括一对以预定角度向前倾斜的后侧面。
过滤器设置在侧吸气口处,用以净化空气。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的机柜,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设置在机柜下部且在其前表面设置有下吸气口的底座;以多层设置在下吸气口顶部的各过滤器;以及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开/闭装置。
在室内空气被制冷或加热时,吸气口和排气口都打开,而下吸气口打开以及侧排气口关闭。
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与各气路控制件相连的电机、以及用于控制该电机操作的微型计算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前面的概述和以下的具体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包括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纳入本申请中而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连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具有打开的排气口的室内机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室内机的分解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关闭的排气口的室内机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具有打开的排气口的室内机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透视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前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打开的前面板的室内机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设置在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下吸气口处的过滤器的透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过滤器和过滤器框的透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发明的室内机的过滤器和过滤器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实例图示在附图中。在可能的情况下,贯穿所有附图,相同的附图标用以指明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下面,参考图5至图10对本发明每个实施例的空调器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透视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机柜30、底座2、过滤器6、7和8以及过滤器框10。
这样,所述机柜30形成室内机的外观。底座2设置在机柜30的下部,而下吸气口3设置在其前表面上,用于吸入空气。在底座2的顶面,设置有多层过滤器6、7和8,用于去除吸入空气中的外来物质。各过滤器设置在布置于底座2上部的过滤器框10上。
参考图5和图6和图8,机柜30包括具有前表面40a的内面板40、朝向机柜前部的后侧倾斜的侧表面40b和40c。内面板40罩盖热交换器的前表面。在上述侧表面40b和40c的上部设置有侧排气口41、42,用于排气,而在其下部设置有侧吸气口50a、56a,用于吸气。
在这种情况下,气路控制件(vein)43、44、51和57可旋转地设置在侧吸气口50a、56a和侧排气口41、42处。各气路控制件控制吸入或排出空气的方向,或者打开或关闭侧吸气口50a、56b或侧排气口41、42。气路控制件43、44、51和57与电机(未示出)耦联,并通过电机的操作而转动。
与每一气路控制件耦联的电机利用由微型计算机所产生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操作。因此,侧吸气口50a和56a或侧排气口41和42选择性地地打开或关闭。
同时如图所示,在机柜30的后面设置有一对侧面30a,这些侧面以预定的角度朝向机柜30的前面倾斜。当室内机安装在室内角落处时,这些侧面30a紧贴两侧。因此,提高了室内机安装时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机柜30的顶部设置有上排气口45,而在底座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下吸气口3。气路控制件4和46设置在下吸气口3和上排气口45处,用以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下吸气口3和上排气口45。如图所示,所希望的是在机柜30的顶面上设置上排气口45。
如图7所示,在侧吸气口50a和56a的内侧还设置有过滤器52,用于去除空气中的外来物质。过滤器52插入到过滤器导向架53内。予以打开和关闭的前面板60盖住机柜30的前表面。因此,当空调器的内部零件出现故障时,在打开前面板60之后,空调器能很容易地进行维修。为此,前面板60的上部与设置在机柜30上表面上的上托座62a以及设置在底座2上表面上的下托座(图96中2b)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板60通过使用铰链可旋转地与托座62a和62b相连。因此,前面板60可绕该铰链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同时,在前面板上设置的锁定机构82可与形成在机柜上的耦合件80相连或者分开。
同时,在具有下吸气口3的底座2的上部设置有多层过滤器6、7和8。经过这些多层过滤器6、7和8的空气就被净化得非常干净。在多层过滤器的上部设置有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70。
所述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70包括高压发生器、电离剂(ionizer)、集尘件(piling member)和光催化剂过滤器。在这种情况下,高压发生器向电离剂施加高电压以便引发放电。电离剂借助于放电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电离空气中的灰尘并发出光能。集尘件收集电离的灰尘。光催化剂过滤器收集由电离剂发出的光能而分解的气味微粒(odor particles)。
在上述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70的顶部,设置有具有控制与气路控制件43、44、51和57相连的电机的微型计算机的控制器84。在上述空气净化器的顶部设置有通气风扇和热交换器。同时,下面将描述多层过滤器的结构。
图8是示出过滤器的分解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过滤器和过滤器框的透视图,以及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室内机的过滤器和过滤器框的剖视图。
如图8和图9所示,多个过滤器6、7和8层叠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底座2在其前表面上具有下吸气口3。圆弧形的吸气导向部3a设置在下吸气口3处,用于朝向其上部导引从前表面吸入的空气。所述下吸气口包括位于其相对两侧、用于将从机柜的前表面吸入的空气导向其上部的铅直部3b。
这样,上述过滤器6、7和8设置在过滤器框10内。过滤器框10包括盖,和支承导向件11和12。所述盖是用于罩盖其两侧面10b和后表面10a的框架。上述支承导向件11和12在盖10a和10b内以预定的上下间隔层叠为多层。换句话说,支承导向件11和12以多层层叠,以便形成容纳过滤器的空间。
支承导向件11和12包括第一元件11a和12a,以及将上述第一元件和盖的后表面10a相连的第二元件11b和12b,从而空气在各元件之间穿过。因此,空气穿过每个元件之间的空间,且各过滤器插装在支承导向件11、12和13之间并固定其上。
如图9所示,上述盖两侧10b的前上部分形成为台阶式,其中重复设置有水平元件19a和垂直元件19b。每个第一元件11a和12a设置在每个水平元件19a上。因而,设置在过滤器框10前部的第一元件11a和12a不会互相干涉。
同时,在上述盖的两侧形成有具有第一孔14a的突出部14。在底座2顶面对应于上述第一孔14a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二孔2e,而螺栓15经由孔14a和2e连接底座2,从而将过滤器框10固定在底座2的上部。
同时,在底座2的顶面两侧,第一支承导向件2a以L形状突出,使得第一过滤器6滑动并嵌入其中。换句话说,通过上述支承导向件2a形成用于将第一过滤器6插装在底座2顶面和过滤器框10底面之间的空间。
参看图9,以下对过滤器框10做出详细的说明。如图9所述,过滤器框10包括第二支承导向件11和第三支承导向件12。此时,第二支承导向件11设置在过滤器框10的下部,从而第二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其顶面。上述第三支承导向件12设置在第二支承导向件的顶部,以便通过滑动将第三过滤器8插入到第二支承导向件11的顶面。
同时,成形为L形状的第四支承导向件13设置在第三支承导向件12的顶部,用于防止第三过滤器8朝向其顶部的分离,第三过滤器8插入到第三支承导向件12的顶面。因此,第三过滤器8可被插入并被固定在第三支承导向件12的顶表面和第四支承导向件13之间。
如图10所示,以多层形成的过滤器6、7和8设置在底座2的顶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过滤器6的内部设置预过滤器6a,用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支承框6b设置在该预过滤器6a的边缘处。
在第二过滤器7的边缘处也设置有支承框7a。在第二过滤器7内,相互叠置有HEPA过滤器7b、纳碳过滤器7c和7d以及非织造织物7e。此时,在HEPA过滤器7b的顶部,纳碳过滤器7c和基体纳碳过滤器7d顺序设置。同时,非织造织物7e防止碳被吹走。在第三过滤器8b的支承框8a内设置有纳铜过滤器和纳银过滤器8c。
下面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的运作。
如图8和图9所示,过滤器7、8和9通过滑动可装设于支承导向件2b、11、12和13之间/从支承导向件2b、11、12和13之间拉出。换句话说,通过过滤器框10的敞开前部所述过滤器易于被插装。
在这种情况下,各支承导向件引导过滤器7、8和9的插入。每个过滤器的支承框6a、7a和8a都被夹紧并牢固地固定在支承导向件2b、11、12和13之间。
空调器有选择地进行制冷/加热操作,或者空气调节操作。首先,当将空调器执行制冷/加热操作时,所有的气路控制件4、51、57、43、44和46设置在所有吸气口3、50a和60a以及排气口41、42和45处。如上所述,上述气路控制件与受控于微型计算机的电机相连。因此,当风扇运转时,室内空气经由下吸气口3和侧吸气口50a和56a被吸入机柜30内。吸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器6、7、8和52以及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70之后和热交换器换热。
随后,经过热交换的空气通过顶部排气口45和侧排气口41和42排放到室内。因此室内空气通过由三侧被吸入并被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多个吸气口和排气口被打开,所以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量增加。与此相反,由于空气经由相对较弱结构的侧吸气口50a和56a流入,因此不会获得优良的空气净化功能。
同时,当空调器运转来净化室内空气时,设置在下吸气口3和上排气口45处的气路控制件4和46打开,设置在侧吸气口50a、56a和侧排气口41、42处的气路控制件51和57关闭。
因而,室内空气经由下吸气口3流入。此时,由于吸入的空气通过在下吸气口3顶部以多层设置的高性能过滤器6、7和8,所以空气可更有效地被净化。
换句话说,尽管打开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数量少,但是吸入的空气以被净化得更干净。随后,净化的空气经顶部排气口45流回室内。
下面描述具有多层的过滤器的空气净化过程。第一过滤器6过滤空气中较大的灰尘。第二过滤器7的HEPA过滤器7b过滤细微的灰尘,而纳碳过滤器7c和7d过滤气味微粒和细微的灰尘。锁后,空气经由第三过滤器8和纳铜过滤器8b进行灭菌和除臭。
通过上述过滤器的空气经过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70,并流到设置在机柜30顶部的顶部排气口45。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70电离并收集空气中的灰尘和气味颗粒。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室内机通过按照操作目的来控制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开闭更有效地净化空气。
同时,当空气净化器完毕时,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气路控制件都关闭。因此,室内的灰尘被防止被吹进机柜。前面板打开而过滤器被拉出到前部,这样就易于更换这些过滤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的室内机具有下列优点:
第一,由于在下吸气口的顶部设置有高性能过滤器,所以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净化性能。换句话说,当室内空气被净化时,侧吸气口和侧排气口关闭,以便可以更加快速而又干净地净化通过下吸气口的空气。
第二,通过上述过滤器框的敞开的前部,过滤器通过在支承导向件之间滑动能够很容易地插入,并且前面板可以被打开,从而易于更换过滤器。
第三,过滤器框前表面的侧面设置成台阶形式,且各过滤器导向件设置在一种结构中,使得过滤器导向件被防止与台阶式侧面干涉。因此,该过滤器框以最小尺寸设置成多层,从而防止多个过滤器干涉。
第四,设置在过滤器框侧部的突出部通过与对齐突出部接触更加容易地装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第五,当室内被制冷/加热时,由于所有的排气口都被打开以及空气量的增加,所以空气能更快地被调节。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的不同修改和改变。因此,本发明旨在包括落入到附加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对本发明的修改或改变。

Claims (29)

1、一种空调器,包括:
形成空调器室内机外观的机柜;
设置在机柜下部并具有吸入空气的下吸气口的底座;
在底座顶部上以多层设置的多个过滤器,用于去除空气中外来物质;以及
所述多个过滤器装设其上的过滤器框,所述过滤器框作为独立部件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所述多个过滤器插装于所述过滤器框上并由所述过滤器框夹紧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框包括用于盖住两侧和后侧的盖;以及
在所述盖内以预定的上下间隔以多层形成的多个支承导向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承导向件包括:
与所述盖的前面两侧相连的第一元件;以及
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元件和盖的后表面的第二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两侧的前上部形成为水平元件和垂直元件重复设置的台阶形式,且第一元件设置在上述水平元件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盖的两侧设置有具有第一孔的突出部,第二孔在对应于上述第一孔的位置上设置在上述底座上,且连接件经由所述孔与上述底座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一对齐突出部,用于对齐所述突出部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导向件呈L形状从底座顶面的两侧伸出,并具有滑动并插入其内的第一过滤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框包括:
第二支承导向件,设置在过滤器框的下部使得第二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其顶面上;以及
第三支承导向件,设置在第二导向件的顶部并且第三过滤器滑动并插入在其顶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L形状从第三支承导向件的顶部伸出的第四支承导向件,用于防止插入的第三过滤器从其顶部分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第三过滤器包括纳铜过滤器和纳银过滤器。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一HEPA过滤器设置在第二过滤器的下部。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一纳碳过滤器设置在第二过滤器的顶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圆弧形吸气导向部设置在上述吸气口的前表面,用于将吸入的空气导向其顶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一光催化剂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设置在上述过滤器框的顶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柜包括:
一对相对于前表面以预定角度向后侧倾斜的侧面;
设置在机柜上部的上排气口;
设置在侧面上部的侧排气口;以及
设置在所述侧面下部的侧吸气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由微型计算机控制的气路控制件设置用于选择性地开闭上述吸气口和排气口。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器用于制冷/加热室内空气时,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全部打开。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器用于净化室内空气时,设置在下吸气口和上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打开,而设置在侧吸气口和侧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关闭。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当空调器处于停止状态时,设置在各吸气口和各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都关闭。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机柜的前表面是一前面板。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机柜包括一对以预定角度向前倾斜的后侧面。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设置在侧吸气口处用于净化空气。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通过枢转打开/关闭所述机柜的前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气口包括:
形成为圆弧形式、用于将从前表面吸入的空气导向其上部的吸气导向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吸气口包括:
位于其相对两侧、用于将从机柜的前表面吸入的空气导向其上部的铅直部。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机柜前表面的上部、以罩盖热交换器前表面的内面板。
27、一种空调器,包括:
空调器室内机的机柜,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设置在机柜下部且在其前表面设置有下吸气口的底座;
以多层设置在下吸气口顶部的各过滤器;以及
用于根据空调器进行制冷/加热操作还是进行室内空气净化操作而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开/闭装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吸气口和各排气口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时都打开,而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时所述下吸气口打开而部分排气口以及/或者部分排气口关闭。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开/闭装置包括:
可旋转地设置在吸气口和排气口处的气路控制件;
与各气路控制件相连的电机;以及
用于控制电机操作的微型计算机。
CNB2004100751115A 2004-02-09 2004-08-31 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05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8299/2004 2004-02-09
KR8298/04 2004-02-09
KR1020040008299A KR100591318B1 (ko) 2004-02-09 2004-02-09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8298/2004 2004-02-09
KR8299/04 2004-02-09
KR1020040008298A KR100591317B1 (ko) 2004-02-09 2004-02-09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4888A CN1654888A (zh) 2005-08-17
CN100510552C true CN100510552C (zh) 2009-07-08

Family

ID=34914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511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0552C (zh) 2004-02-09 2004-08-3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98650B2 (zh)
CN (1) CN100510552C (zh)
TW (1) TWI2723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5637A (ja) * 2006-02-01 2007-08-16 Kyoritsu Air Tech Inc 換気装置
KR101336717B1 (ko) * 2007-10-31 2013-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409898B1 (ko) 2008-03-07 2014-06-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1174032B1 (ko) 2008-12-29 2012-08-16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에어컨의 전기집진기
JP2012052776A (ja) * 2010-09-03 2012-03-15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6049470A (ja) * 2014-08-28 2016-04-11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集塵ユニット
JP6956714B2 (ja) * 2015-10-30 2021-11-0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Lg Electronics Inc. 空気清浄装置
CN106152420B (zh) * 2016-08-19 2019-04-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
KR20190124633A (ko) * 2018-04-23 2019-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TW202218730A (zh) * 2020-11-12 2022-05-16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空氣清淨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6906A (en) 2005-08-16
JP4198650B2 (ja) 2008-12-17
JP2005221220A (ja) 2005-08-18
TWI272359B (en) 2007-02-01
CN1654888A (zh) 2005-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8409C (zh) 空调机
CN100510552C (zh) 空调器
CN101377326B (zh) 空调
CN100587343C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204956008U (zh) 带有离子发生器的汽车空调
CN1920433A (zh) 柜式空调器空气净化器
CN102345926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06765579A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KR10074445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20060020708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59131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807096Y (zh) 空调器
CN100455910C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KR10125980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0470154C (zh) 换气系统
CN100455919C (zh) 空气调节系统
CN207094772U (zh) 空调器的净化装置及柜机
CN100412451C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JP2998332B2 (ja) 天井設置型車両用クーリングユニット
KR101123314B1 (ko) 분리형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5490054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系统
KR100654726B1 (ko) 일체화된 복합 필터를 갖는 패키지 에어컨
KR10059131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100732043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9510903U (zh) 新风调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