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7428C - 搅拌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搅拌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7428C
CN100507428C CNB031019110A CN03101911A CN100507428C CN 100507428 C CN100507428 C CN 100507428C CN B031019110 A CNB031019110 A CN B031019110A CN 03101911 A CN03101911 A CN 03101911A CN 100507428 C CN100507428 C CN 1005074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itating plate
hollow
hollow shaft
heat transfer
hollow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019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35668A (zh
Inventor
佐藤澄人
吉田明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ukishima Kik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56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56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4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4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5/00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not covered by group F26B21/00 or F26B23/00
    • F26B25/04Agitating, stirring, or scrap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5/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 F26B15/26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drying object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Machines or apparatu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for drying batches of material in compact form with movement in a helical pa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3/0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 F26B3/18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duction, i.e. the heat is conveyed from the heat source, e.g. gas flam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direct contact
    • F26B3/20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by conduction, i.e. the heat is conveyed from the heat source, e.g. gas flame, to the materials or objects to be dried by direct contact the heat source being a heated surface, e.g. a moving belt or convey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搅拌传热装置,设有:具有进料口和排料口的大致呈水平方向的壳体、在该壳体的轴向上平行隔置的能够自由旋转的多个空心轴、在一方空心轴及另一方空心轴上相互倾斜隔置的多个空心状搅拌板以及使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空心轴及空心状搅拌板内部的装置,相对于所述空心轴轴线轴向,使所述排料口附近的至少一个空心轴部分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该装置可以避免被处理物质或干燥品对壳体的后端部底部的按压,从而防止对该壳体底部的磨耗。

Description

搅拌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壳体内平行隔置多个能够旋转的空心轴,同时在各个空心轴中倾斜配置多个空心状的搅拌板,进而通过在排料口附近或在与排料口大致相同宽度的空心轴部分中呈大致垂直方向设置空心状搅拌板及设置比该空心状搅拌板大的搂耙叶片,从而边搅拌向所述壳体内供给的被处理物质,边进行热交换处理以及能够顺利排出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搅拌传热装置,已知的例如有,在外周作为水套构造的大致水平的壳体内平行隔置多个旋转轴以及在该旋转轴上设有隔置的搅拌板,将该旋转轴及搅拌板设置为空心,在其内部和所述水套内部通过热交换介质边对向该搅拌装置内供给的粉粒体或高粘附性的污泥等被处理物质进行搅拌边进行加热或冷却的装置。并且在该搅拌装置中,为了增大每单位容量的传热面积和提高搅拌效果,采用了以下构造,即设置2个至多个所述旋转轴,将轴的一方的各搅拌板隔开设置,以便使其部分进入到轴另一方上邻接的搅拌板之间。
所述搅拌板,如以往的技术所示,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轴线上使其相对于直角的平面倾斜,从该旋转轴的前端至末端设置一排搅拌板。该构成对于边对从该搅拌传热装置进料口供给的被处理物质进行有效地搅拌边进行加热或冷却是必要的。
另外,以往技术中的搅拌板,有的是在后端上设置小的搂耙叶片而构成。该构成,通过小的搂耙叶片将从该装置的进料口供给的被处理物质从搅拌板与搅拌板之间搂耙,从而增强该搅拌板对被处理物质的搅拌动作。
以往技术中的搅拌传热装置,由于是所述构成,所以就存在以下的问题。根据以往的技术,从该搅拌传热装置的进料口供给的被处理物质,是边搅拌边加热或冷却地移送入该装置内,然后从排料口取出处理完的成品或干燥品,由于所有该搅拌板是相对于在旋转轴的轴向轴线上呈直角的平面倾斜而构成,所以该成品或干燥品就会强烈的按压该搅拌传热装置壳体的底部,该处理完的干燥品等就很难从排料口排出,同时通过反复进行该干燥品等的强压行为,就会引起壳体底部的磨损而引起龟裂或开口等损坏,另外也会诱发向壳体导入的热交换介质例如蒸气、温水或冷水的漏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所以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进料口供给的粉粒体或污泥等被处理物质不按压壳体底部而避免该壳体底部的损坏,从而顺利从排料口取出的搅拌传热装置。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了以下的构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之一,该搅拌装置设有:具有进料口和排料口的大致呈水平方向的壳体、在该壳体的轴向上平行隔置的能够自由旋转的多个空心轴、在一方空心轴及另一方空心轴上相互倾斜隔置的多个空心状搅拌板以及使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空心轴及空心状搅拌板内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空心轴轴线轴向,使所述排料口附近的至少一个空心轴部分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因此,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由于将所述排料口附近的至少一个空心轴部分中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相对于所述空心轴轴线轴向大致垂直设置,所以,从进料口供给的被处理物质,被搅拌、加热或冷却后通过倾斜的该空心状的搅拌板,从壳体的前方输送到后方,在垂直设置的该空心状的搅拌板的垂直平面上一旦停止,就可以从排料口取出。所以,被处理物质就不会按压壳体的底部,由此该底部就不会受到龟裂或开口等损坏,从而起到延长壳体的寿命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二,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一所述搅拌传热装置中,相对于所述空心轴的长,使与所述排料口的水平宽度大致相同的空心轴轴长部分中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在上述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参照所述排料口的水平宽度即开口部,仅对空心轴轴长部分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方向设置,所以就不会损坏壳体的底部,在能够有效地将被处理物质从搅拌装置中取出的同时,可以将剩余的该搅拌传热装置的空心轴或空心状搅拌板的基本设计直接设计为仅变更的部分,这样实施起来不仅容易而且也很容易替换该变更部分中的空心状的搅拌板等部件。
根据本发明之三,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一或本发明之二所述搅拌传热装置中,在所述呈大致垂直配置的空心状搅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前端上设置搂耙叶片。在上述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通过设置于空心状搅拌板前端的搂耙叶片,可以将在排料口附近部分的壳体底部残留的被处理物质拨出,从而起到将其从排料口取出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四,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三所述搅拌传热装置中,所述搂耙叶片在空心状搅拌板的旋转方向上形成突出设置的叶片。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搂耙叶片具有在空心状的搅拌板的旋转方向上突出的叶片,从而具有能够将牢固的固化在壳体内壁和空心状搅拌板间或排料口附近部分中的壳体内残留的被处理物质完全拨出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五,其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三或之四所述搅拌传热装置中,所述搂耙叶片在邻接的空心状搅拌板之间形成宽叶。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搂耙叶片在空心状的搅拌之间形成比较大的幅宽,搂耙叶片的拨开面积变大,能够将残留于壳体底部的被处理物质完全拨开,不仅在转换被处理物质的种类等时不需要清洗壳体底部,而且还起到完全不会混合不同种被处理物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缺欠本发明搅拌传热装置的整体部分中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搅拌传热装置的壳体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搅拌装置的在前述图2中从D-D方向所观察到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搅拌传热装置的两端部分主要部位的剖视图,(a)是表示图2中空心轴另一端(后端)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b)是表示图2中空心轴的一端(前端)部分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配置于本发明搅拌传热装置中排料口附近的空心轴部分的搅拌板上设置的高台桨构造的放大斜视图。
图6是表示在配置于本发明装置的排料口附近的空心轴部分的搅拌板上设置的搂耙叶片的其它变形例的放大斜视图。
图中,A表示搅拌传热装置,B表示相当于排料口的开口部宽度的水平宽度,C表示与所述B大致相同的轴长,E表示空心轴的旋转方向,F表示邻接空心轴的相反旋转方向,P表示热交换介质,T1~T4表示空心轴的旋转方向,1表示壳体,1a表示壳体的一端面,1b表示壳体的另一端面,1c表示壳体的上部罩,2表示水套,3表示外壳,4a表示水套侧面的热交换介质入口,4b表示水套侧面的热交换介质出口,5表示进料口,6表示排料口的开口部,7表示排料口,7a表示闸板,7b表示自动升降装置,7c表示操纵杆,7d表示开闭门,8a~8d表示空心轴,9a、9b表示轴承部,10表示齿轮机构,11表示电动机,12表示旋转驱动装置,13表示空心状的搅拌板,13A、13B表示搅拌板的缺口部,13C表示设置于搅拌板上的小叶片,14表示空心轴上的热交换介质导入管,15表示空心轴上的热交换介质导出管,16、17表示导入导出管,18、19表示密封盒,20表示旋转连轴节,21a表示驱动轴,21b表示从动轴,22表示比较大的搂耙叶片,22a表示搂耙叶片的左侧伸出部,22b表示搂耙叶片的右侧伸出部,22c表示搂耙叶片的左侧外端部,22d表示搂耙叶片的右侧外端部,22e表示搂耙叶片的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搅拌传热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图4是表示本发明搅拌传热装置的实施例1的图,对此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A为搅拌传热装置,设有上部罩1c及壳体1,在该壳体1的外周,例如在多个轴向上设置凹痕平板水套等水套2。该水套2的外周构成外壳体3,在外壳体3上设置向水套侧面的该热交换介质入口4a,使如图1及图3所示的热交换介质P能够流通。并且热交换介质P在从水套侧面上的热交换介质出口4b排出。另外,如图3所示,壳体1、水套2及外壳体3的底面部形成波状,以便将后述4个搅拌板13包围。所述壳体1构成为外形大致呈长方体状的箱形,其轴向一端(前端)呈倾斜的大致水平方向配置,以便稍高于另一端(后端)。
另外,在水套2和外壳体3之间通过绝热材料等使该搅拌传热装置的放热控制在最小限度。
在该壳体1的一方的上部,如图1所示,设置进料口5,以便能够使粉粒体或污泥物质等被处理物质连续地供给。在该壳体1的另一方的下部或测部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排料口7,以便通过堰板及台式闸板(图未示)能够连续的排出被处理物质。
所述壳体1的一端(前端)若倾斜设置为稍高于另一端(后端)时,将所述进料口5设置于壳体1的一端上部中心,并且将所述排料口7设置于壳体1的另一端(后端)下部或后侧部附近,从对被处理物质进行搅拌、传热处理及输送等方面来看是优选的。
另外,排料口7,如图1及图3所示,在其开口部6上通过能够远距离控制的自动升降装置7b设置可动闸板7a,通过对其控制来调节被处理物质或成品的排出量。另外,闸板7a通过旋转操纵杆7c也可以进行手动升降。图中7d表示将被处理物质或成品排出外部的能够关闭和打开的开闭门。
在所述壳体1内,如图2所示,例如将同径同长的外形大致呈圆柱状的4个空心轴8a、8b、8c、8d沿着该壳体1的轴向平行隔开设置,使其能够自由旋转,即,在水平方向上并列横置。该空心轴8a~8d的两端部,突出设置于由壳体1的一端面1a及另一端1b组成的密封壳体上,通过轴承部9a、9b使能够自由旋转。所述空心轴8a~8d的一端(前端)部,设置相互咬合的齿轮机构10及电动机11,通过该齿轮机构10及电动机11等构成所述空心轴8a~8d的旋转驱动装置12。
通过该旋转驱动装置12,空心轴8a~8d以相同的转动次数转动,如图3所示,相互邻接的空心轴8a及8b以相反的方向T1、T2旋转,相互邻接的空心轴8c及8d也以相反的方向T3、T4旋转。
在所述空心轴8a~8d的外周,如图2及图3所示,设置外形呈大致圆盘状的一排空心状的搅拌板13。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如图2所示,相互倾斜而隔开设置,但是,在所述空心轴8a、8b之间,朝着轴向方向相互不同设置,使空心轴8b的空心状的搅拌板13位于空心轴8a的轴线方向邻接空心状搅拌板13、13的中心。另外,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除剖面形状形成如所示的矩形外,也可以是朝着外周侧其厚度依次变小的三角形至山字形或其它形状例如楔形、菱形、倒三角形等各种形状。
另外,所述搅拌板13的内部设为空心状,并其构成使,从空心轴8a~8d的空心部8e供给的热交换介质P遍布于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中。
另外,所述各搅拌板13、13如图3所示,在四周方向上分别形成例如以30°角度开口的一对缺口部13A、13B,使夹持轴向轴线相互反向对称,并且在各空心轴8a~8b的轴向上邻接的搅拌板13、13之间的相位为90°,在向该缺口部13A的旋转方向T1~T4侧的端面的外周部设置小的叶片13C。
本发明的搅拌传热装置A的两端侧,为如图4(a)、(b)所示的构造,图4(a)为表示所述空心轴8b的另一端(后端)侧的主要部分的扩大侧视图。另外,图4(b)表示所述空心轴8b的一端(前端)侧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所述空心轴8b的另一端(后端)侧通过轴承部9b分别与空心轴上的热交换介质导入管14和空心轴上的热交换介质导出管15相连接。并且由于所述搅拌板13为空心状,所以如图4(b)所示,在一个空心状搅拌板13和空心轴8b之间进行连接,以便能够通过设有喷嘴的导入导出管16、17而使热交换介质P流过。
另外,在所述空心轴8b内,从所述空心轴的热交换介质导入管14导入的蒸气、温水或冷水等热交换介质P被导入空心状的搅拌板13内,进而通过所述导入导出管16、17在空心轴8b中排出,同时通过空心轴的热交换介质导出管15排出。通过如此热交换作用,从进料口5供给的被处理物质就能够得到搅拌和进行传热处理。
图4中18、19是封闭壳体1内部的封闭箱,9a、9b是所述的轴承部。另外,20是旋转连轴节,从而在旋转的空心轴8b内部导入导出热交换介质而不会产生泄漏。21a为驱动轴,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12连接,与空心轴8b的一端(前端)连接,通过该旋转驱动装置的运作而旋转。另外,21b为从动轴,与空心轴8b的另一端(后端)连接。
另外,所述空心轴8b以及一端(前端)和另一端(后端)的构造,与其它3个空心轴8a、8c、8d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所述空心轴8a~8d的另一端(后端)中壳体1或水套2以及在外壳体3的下部或侧部等附近部位中设置适当个数的排料口7,在该排料口7附近的空心轴8a~8d的部分中,如图2及图4(a)所示,不使多个即2~3个所述空心状搅拌板13、13、13倾斜而是相对于空心轴轴向轴线大致呈垂直的方向配置。但是,该搅拌板13、13、13的内外面形成平面状。
以下根据图2对所述搅拌板13和排料口7的配置关系进行说明。
图2所示搅拌传热装置A的排料口7是处于该搅拌传热装置A的另一端部(后端)的左右侧部,在外壳体3等上配置2个排料口。并且,该排料口7在位置上与空心轴8a及8d邻接,对空心轴8d部分进行说明,与相当于该排料口7的开口部6的宽度的水平宽度B大致相同轴长C的空心轴8d的周长部分中的3个空心状搅拌板13、13、13相对于轴向轴线即空心轴长呈大致垂直的方向设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相同,示例的是在空心轴8b、8c中具有空心状搅拌板的13是相对于空心轴长呈大致垂直配置。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搅拌传热装置的实施例2,示例的是相对于所述实施例1所示的空心轴轴线呈大致垂直方向配置的搅拌板的前端设置比较大的搂耙叶片的技术。
该较大的搂耙叶片22,在图2中表示处于空心轴8a、8d上,在图4(a)中表示处于8b上。该较大的搂耙叶片22,如后述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长度都具有一定的宽度,以增大所述被处理物质或干燥物等的搂耙面积为特征,设置于所述排料口7附近的空心轴8a~8d的轴承部的轴线方向、即相对于空心轴长呈大致垂直方向上配置的空心状搅拌板13上,从而发挥其效果。即,将从进料口5供给的粉粒体或污泥等被处理物质进行搅拌、传热和移送到搅拌传热装置A的另一端(后端)后,通过配置于垂直方向的空心状的搅拌板13的平板形状的前面等而能够将残留于排料口7附近的被处理物质或块结、成品或干燥品一下子搂耙排出。
另外,该搂耙叶片22未必设置于所述排料口7附近的所有空心状搅拌板13、13、13上,也可以设置于这些空心状搅拌板13、13、13中至少一个上,另外,所述搂耙叶片22的宽度要使与在邻接搅拌板相互间方向上邻接的空心轴8c上的空心状搅拌板13、13不接触,即,在空心轴8a或8d的轴线方向上设置宽度,从而构成比较大的叶片22。
另外,所述搂耙叶片22,在所述空心状搅拌板13的旋转方向上突出设置,例如,如图6所示的叶片状体并使能够把很牢固地固化在壳体1内壁及搅拌板相互间或大致呈垂直方向配置的空心状搅拌板13的前面等的被处理物质耙出。
以下对本发明的搅拌传热装置的实施例1及2的操作进行说明。
从进料口5供给的粉粒体或污泥等被处理物质,例如通过接通另外设置的该搅拌传热装置A的控制盘等操作来驱动驱动装置12,例如使空心轴8a~8d以4~15(rpm)的转速进行转动。另外,从空心轴的热交换介质导入管14导入的蒸气、温水或冷水等热交换介质P,通过该空心轴8a~8d的空心部8e导入搅拌板13的空心状内部。
另外,在所述壳体1内供给的被处理物质,通过相对于所述空心轴8a~8d的轴向倾斜而连续配置的空心状搅拌板13、13……而被搅拌。
另一方面,所述热交换介质P从配置于外壳体3上的水套侧面的热交换介质入口4a流入套管2的贯通孔或凹部,通过壳体1与被导入所述空心轴8a~8d的空心部8e及所述搅拌板13的空心状内的热交换介质P的流动一起,对壳体内部的被处理物质进行加热或传热。
另外,该被处理物质通过一系列倾斜的空心状搅拌板13、13……而从壳体1的一端(前端)向另一端(后端)边进行热交换边进行移送。但是,在排料口7附近的多个所述空心状搅拌板13、13、13,由于是配置于空心轴8a、8d等的纵轴线方向即相对于空心轴长大致呈垂直的方向,所以其内外面的水平面具有作为将该被处理物质移送到壳体1的另一端(后端)时而停止的功能,该被处理物质,通过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13、13不是进一步压至后方而是作为处理完的被处理物质、成品、干燥品或块结从排料口7排出。
如所述,只要通过该搅拌传热装置A的例如另外设置的控制盘的接通操作,就可以将从进料口5供给的被处理物质能够自动的进行适当搅拌并且加热或传热以及移送。另外,从设置于壳体1的另一端(后端)的开口部6,通过开闭设置于排料口7的开闭门7d而能够将作为成品、干燥品或块结等自由取出。另外,被处理物质的排出量可以通过自动升降装置7b升降所述闸板7a和通过调整开口部6的开口大小来控制。另外,也可以通过手动升降所述闸板7a来控制。
以下参照图5及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在配置于搅拌传热装置A的排料口附近的空心轴纵轴线方向、即相对于空心轴长呈大致垂直方向设置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13的前端上设置比较大的搂耙叶片22的构造及原理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将搂耙叶片22焊接固定在该空心状搅拌板13的前端的实施例,其特征在于,在左右形成伸出部22a、22b,另外,沿着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的平板状表面或里面形成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外延部22c、22d。由于是该种构成,所以在空心轴8d沿着箭头E的方向旋转时,通过设置于沿着箭头E方向旋转的空心轴8d的空心状搅拌板13上的搂耙叶片22,该搂耙叶片22可以耙拢插入到邻接的以虚线表示的向相反旋转方向F方向的空心轴8c的空心状搅拌板13、13之间。于是搂耙叶片22就能够耙拢存在于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13之间的被处理物质、特别是很牢固地固化在空心轴8c上或该空心状搅拌板13、13之间或空心状搅拌板13与壳体1之间的被处理物质、成品或干燥品、块结等,从而将其搂耙到排料口7。而且,设有搂耙叶片22的该空心状搅拌板13、13、13位于排料口7的附近或排料口7的开口部6宽度中的适宜位置上,所以通过由空心轴8d的少许旋转能量就能够有效地使其向排料口7排出。
该搂耙叶片22如图6所示,可以在空心轴8d的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上形成突出的叶片22e,根据该搂耙叶片22的形状,叶片22e可以深入残留并且固化于虚线表示的空心轴8c的空心状搅拌板13、13之间的被处理物质或块结等中,从而迅速地使被处理物质或块结等从该空心状的搅拌板13、13或壳体1等上剥离,即使通过极少的旋转能就能够将残留的块结等完全地从壳体1内向排料口7排出。进而,该叶片22e的前端部如图6所示通过形成具有锐角的钩状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效果。其它构成如图5大致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的搅拌传热装置由于具有上述构成及动作,所以具有以下效果。
根据本发明之一提供的搅拌传热装置,其设有:具有进料口和排料口的大致呈水平方向的壳体、在该壳体的轴向上平行隔置的能够自由旋转的多个空心轴、在该空心轴上的一方及另一方空心轴上相互倾斜隔置的多个空心状搅拌板以及使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空心轴及空心状搅拌板内部的装置,其特在于,相对于所述空心轴长,使所述排料口附近的至少一个空心轴部分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所以,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由于将所述排料口附近的至少一个空心轴部分中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相对于所述空心轴长大致垂直设置,所以,从进料口供给的被处理物质,被搅拌、加热或冷却后通过倾斜的该空心状的搅拌板,从壳体的前方输送到后方,在垂直设置的该空心状的搅拌板的垂直平面上一旦停止,就可以从排料口取出。所以,被处理物质就不会按压壳体的底部,由此该底部就不会受到龟裂或开口等损坏,从而起到延长壳体的寿命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二提供的所述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空心轴的长,使与所述排料口的水平宽度大致相同的空心轴轴长部分中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参照所述排料口的水平宽度即开口部,仅对空心轴轴长部分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方向设置,所以就不会损坏壳体的底部,在能够有效地将被处理物质从搅拌装置中取出的同时,可以将剩余的该搅拌传热装置的空心轴或空心状搅拌板的基本设计直接设计为仅变更的部分,这样实施起来不仅容易而且也很容易替换该变更部分中的空心状的搅拌板等部件。
根据本发明之三提供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呈大致垂直配置的空心状搅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前端上设置搂耙叶片。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通过设置于空心状搅拌板前端的搂耙叶片,可以将在排料口附近部分的壳体底部残留的被处理物质耙出,从而起到将其从排料口取出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四提供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搂耙叶片在空心状搅拌板的旋转方向上形成突出设置的叶片。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搂耙叶片具有在空心状的搅拌板的旋转方向上突出的叶片,从而具有能够将牢固地固化在壳体内壁和空心状搅拌板间或排料口附近部分中的壳体内残留的被处理物质完全耙出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之五提供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搂耙叶片在邻接的空心状搅拌板之间形成宽叶。在该构成的搅拌传热装置中,搂耙叶片在空心状的搅拌之间形成比较大的幅宽,搂耙叶片的搂耙面积变大,能够将残留于壳体底部的被处理物质完全耙出,不仅在转换被处理物质的种类等时不需要清洗壳体底部,而且还起到完全不会混合不同种被处理物质的作用。

Claims (5)

1.一种搅拌传热装置,设有:具有进料口和排料口的大致呈水平方向的壳体、在该壳体的轴向上平行隔置的能够自由旋转的多个空心轴、在一方空心轴及另一方空心轴上相互倾斜隔置的多个空心状搅拌板以及使热交换介质通过所述空心轴及空心状搅拌板内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空心轴轴线轴向,使所述排料口附近的至少一个空心轴部分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空心轴轴线轴向,使与所述排料口的水平宽度大致相同的空心轴轴长部分中的所述空心状搅拌板呈大致垂直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呈大致垂直配置的空心状搅拌板中的至少一个的前端上设置搂耙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搂耙叶片在空心状搅拌板的旋转方向上形成突出设置的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搅拌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搂耙叶片在邻接的空心状搅拌板之间形成宽叶。
CNB031019110A 2002-01-29 2003-01-23 搅拌传热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074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0743A JP2003222471A (ja) 2002-01-29 2002-01-29 撹拌伝熱装置
JP2002020743 2002-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5668A CN1435668A (zh) 2003-08-13
CN100507428C true CN100507428C (zh) 2009-07-01

Family

ID=2765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19110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507428C (zh) 2002-01-29 2003-01-23 搅拌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222471A (zh)
KR (1) KR100605330B1 (zh)
CN (1) CN100507428C (zh)
TW (1) TW2003023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3269A (zh) * 2017-09-21 2019-04-02 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以及干燥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3145B (zh) * 2012-02-23 2013-06-19 浙江大学 用于污泥干化机的具有逆向倾斜交错互清式转盘的转轴
CN102730933A (zh) * 2012-07-03 2012-10-17 东南大学 利用高温烟气干燥污泥的耙式干燥方法
JP6121719B2 (ja) * 2013-01-07 2017-04-26 水ing株式会社 汚泥乾燥装置
CN103512338A (zh) * 2013-09-09 2014-01-15 武欣仪 高湿生物质渣料烘干机
CN103438739B (zh) * 2013-09-12 2015-06-17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化学制药厂 四通道旋转夹套
CN103791711A (zh) * 2014-01-23 2014-05-14 天紫环保装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专用于垃圾泥浆的输送干燥机
CN107345746B (zh) * 2016-05-04 2020-08-14 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
CN107617406A (zh) * 2017-10-30 2018-01-23 青岛量子金石膏科技有限公司 卧式自清洁承压固相反应釜
CN108571876B (zh) * 2018-07-02 2024-04-16 江苏新浪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横排轴式污泥干燥机
CN108662877A (zh) * 2018-07-02 2018-10-16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沙棘果渣烘干搅拌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3269A (zh) * 2017-09-21 2019-04-02 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以及干燥系统
CN109553269B (zh) * 2017-09-21 2021-10-01 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干燥装置以及干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22471A (ja) 2003-08-08
KR20030065357A (ko) 2003-08-06
CN1435668A (zh) 2003-08-13
TW200302337A (en) 2003-08-01
KR100605330B1 (ko) 2006-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7428C (zh) 搅拌传热装置
US6910801B2 (en) Agitating and mixing device
US20110243808A1 (en) Autoclave
JP4013211B2 (ja) 媒体分散装置
KR100895997B1 (ko) 화학약품용 필터드라이어
JP6139949B2 (ja) 間接加熱式乾燥装置
BR112017005513B1 (pt) Misturador de batelada e método de operação do misturador de batelada
CN103256799A (zh) 间接加热式干燥装置
US6129008A (en) Apparatus for mixing and refining a chocolate mass
TWI641790B (zh) 烘乾裝置
CN209222000U (zh) 一种用于盐酸伐昔洛韦生产中的搅拌装置
CN218803634U (zh) 一种注塑机用烘料桶
JP2013044451A (ja) 乾燥装置
JPH08206698A (ja) スクリュ−撹拌式汚泥乾燥機
JP5735929B2 (ja) 金属溶解炉及び金属溶解方法
JP2003222092A (ja) 撹拌伝熱装置
JP3732370B2 (ja) 連続混練機
JP3865568B2 (ja) 回転胴型焼却炉・乾燥炉の混合装置
JP7186441B2 (ja) ドラムドライヤ
JP3631920B2 (ja) 回転翼式撹拌装置
CN110470118A (zh) 干燥装置
JP2001153556A (ja) 真空乾燥装置
CN213314568U (zh) 一种印染助剂用加热装置
CN214088205U (zh) 一种高压热裂解出口污泥冷却设备
US20230068159A1 (en) Indirect asphalt heat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