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6665C -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6665C
CN100506665C CNB2004800354388A CN200480035438A CN100506665C CN 100506665 C CN100506665 C CN 100506665C CN B2004800354388 A CNB2004800354388 A CN B2004800354388A CN 200480035438 A CN200480035438 A CN 200480035438A CN 100506665 C CN100506665 C CN 10050666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ember
bead
slide
bar
damp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354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6311A (zh
Inventor
后石原聪
长谷川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86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6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66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666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用部件包装体,其在对电极用部件进行运输或保管时,能够保护电极用部件免受外部冲击等造成的损伤,并且能使电极用部件保持低湿度状态,从而能够延长电极用部件的质量保证期。电极用部件包装体(20)具有卷绕在卷绕芯(2)上的电极用部件(1)、经由一对缓冲件(22)对电极用部件(1)的两侧进行夹持并具有比电极用部件(1)的外形大的侧面(21a)的一对突缘(21)、以及由包装膜(10)制成的袋体(19)。袋体(19)的包装膜(10)具有由铝箔形成的防潮层(12)、以及由延伸尼龙形成的中间层(13)。相对于防潮层(12),中间层(13)设置在面向电极用部件(1)的一侧即内侧。

Description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包装电池等中使用的电极用部件的包装膜、以及对电极用部件进行运输和保管时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背景技术
按照近来在最佳生产地进行生产的潮流,一般来说,制造电池时,是在国内制造出电极用部件后,运送到制造成本低廉的外国进行切断和卷绕加工,再收纳到电池外壳内的。
这种电极用部件,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涂敷和压延等加工,因此,通常是在卷绕于由铝等制成的卷绕芯上的状态下进行制造,以切成任意宽度的状态进行包装。
此外,电极用部件怕受潮,因此,运输和保管时要用具有防潮性的包装膜进行包装。这种具有防潮性的包装膜,不仅限于电极用部件,在多种领域中都有需求,因而已经开发出几种包装膜(例如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5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336926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包装膜主要以面向一般消费者的糕点等食品和饮料为对象,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包装膜则主要以注射液等重量较轻的制品为对象。
因此,专利文献1和2所公开的包装膜,虽然在防止从包装膜的外侧形成小孔方面非常出色,但并没有采取防止从包装膜的内侧形成小孔的措施。
另一方面,作为工业产品的电极用部件,是由操作熟练人员进行处理的,因此,从包装膜的外侧形成小孔的情况较少发生。但是,电极用部件不仅要进行远距离运输而且重量重,因此,应当考虑到由于电极用部件与包装膜的内侧面磨擦等原因而会从内侧形成小孔。
此外,电极用部件与包装膜的磨擦除了会形成小孔之外,还会导致卷绕好的电极用部件的退绕或卷绕层的侧向滑移,因此,还需要对以包装膜进行包装之前的电极用部件的包装形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以上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用部件包装体,其能够保护电极用部件免受因外部冲击等造成的损伤,而且能够使电极用部件保持低湿度状态,因而能够延长电极用部件的质量保证期。
本发明是一种电极用部件包装体,其特征是,具有:多个电极用部件,卷绕在卷绕芯上;缓冲件,设置在各电极用部件之间;滑轴,贯通卷绕有各电极用部件的卷绕芯和各缓冲件而对它们进行保持;壳体,将电极用部件和缓冲件包住,并且具有防潮性,能够相对于滑轴拆装;一对突缘,对电极用部件和缓冲件进行夹持并具有比电极用部件的外形大的侧面;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固定在滑轴上的盖体,盖体作为一对突缘之中的一个突缘而起作用。
本发明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特征在于,滑轴的一个端部容纳于壳体内,另一个端部从壳体突出,在容纳于壳体内的滑轴的端部上卡合止动环,在从壳体突出的滑轴的端部上设置轴突缘部,将电极用部件固定在滑轴的轴突缘部与止动环之间。
本发明是一种包装体,具有:保持轴,插通于一个或两个卷绕体的芯体中,对该卷绕体进行保持,所述卷绕体包括中空圆筒形芯体和卷绕在该芯体周围的长条片卷绕层;底板,从保持轴以卷绕体的半径以上的尺寸延伸,经由缓冲件对长条片卷绕层的整个侧面进行支承;端板,从保持轴以卷绕体的半径以上的尺寸延伸,经由缓冲件对长条片卷绕层的整个侧面向所述底板按压而进行支承;缓冲件,在被保持的卷绕体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设置,在相邻的各卷绕体的长条片卷绕层之间,将该长条片卷绕层的整个侧面覆盖并被压接;罩,对保持在所述保持轴上的卷绕体进行覆盖,其特征是,所述缓冲件在保持轴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设定成,在下述各处中的至少一处形成间隙:所述卷绕体的芯体与底板之间、所述卷绕体的芯体与端板之间、以及被保持的卷绕体为两个以上时相邻各卷绕体的芯体之间。
本发明的包装体的特征是,所述缓冲件具有用于从外部目视确认所述间隙的存在的缺口。
本发明的包装体的特征是,所述罩是连结于所述底板的周缘、将保持在保持轴上的卷绕体密闭的透明罩。
本发明的包装体的特征是,具有对所述透明罩及底板的周缘进行紧固而进行所述连结的环形的连结环,该连结环具有能够通过单触进行紧固动作的操作杆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因与所包装的电极用部件发生磨擦或冲击等而从内侧形成小孔,因而能够使所包装的电极用部件保持低湿度。
此外,根据本发明,不仅能够保护电极用部件免受外部冲击等造成的损伤,而且还能够使电极用部件保持低湿度状态,因而能够延长电极用部件的质量保证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对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膜的层结构进行展示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由包装膜制成的袋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的立体图。
图4是对缓冲件和突缘向电极用部件上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主视图。
图5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缓冲件和突缘向电极用部件上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主视图。
图6是对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缓冲件和突缘向电极用部件上安装的方法进行展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对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进行展示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的主视图。
图8是对第2实施方式的应用例进行展示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电极用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防止卷绕层侧向滑移的原理的图。
图11是对容纳在图10的包装体中的一个卷绕体进行说明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对图10的包装体中所使用的缓冲件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对第3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连结环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对电极用部件进行包装的包装膜以及电极用部件包装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电极用部件]
首先,结合图9对根据本发明进行包装的电极用部件1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电极用部件1的立体图。
电极用部件1是二次电池特别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双层电容器、燃料电池中所使用的部件,是经过切断和卷绕加工后装入电池外壳中的。这种电极用部件1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涂敷和压延加工,因此,通常是在卷绕于由铝等制成的卷绕芯2上的状态下制造,以切成任意宽度的状态包装的。每一卷的重量在20千克左右。
此外,电极用部件1怕受潮,若放在高湿度气氛下,最终将导致电池性能显著降低。
[包装膜]
下面,就对上述电极用部件1进行包装的包装膜10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对本发明的包装膜10的层结构进行展示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1所示,包装膜10具有面向所包装的电极用部件1的最内层14、经粘接层17层叠在最内层14的外侧的中间层13、经粘接层16层叠在中间层13的外侧的防潮层12、以及经粘接层15层叠在防潮层12的外侧并距电极用部件1最远的最外层11。
其中,作为最内层14,为了能够将包装膜10加工成袋体19,由能够在热的作用下熔融并熔接的材料制成。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粘接力和制造成本等方面考虑,使用的是LLD-PEF(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为了保证在包装作为重物的电极用部件1时具有足够的粘接力,最内层14的厚度以20~200μm为宜,本实施方式中为80μm。
其次,对中间层13进行说明。中间层13,是用于防止对作为重物且具有厚度的电极用部件1进行包装后,因包装膜10与电极用部件1相互接触或碰撞而从包装膜的内侧对防潮层12造成损伤的层。因此,中间层13由具有柔软性和延伸性而能够吸收电极用部件1对防潮层12的冲击的延伸尼龙制成。为了能够充分吸收电极用部件1对防潮层12的冲击,中间层13的厚度以10~100μm为宜,本实施方式中为30μm。
其次,对防潮层12进行说明。防潮层12是用于使包装膜10具有湿气阻挡性能的层,由铝箔制成。为了保证具有足够的湿气阻挡性能,铝箔的厚度以3~25μm为宜,本实施方式中为9μm
其次,对最外层11进行说明。最外层11,是为了防止防潮层12受到来自外部的磨擦和碰撞等影响而设置的层,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萘酚树脂等。但是,与由非特定的一般消费者处理的糕点袋不同,电极用部件1是由熟练的特定人员进行处理的,因而不必过份考虑来自外部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大限度地考虑制造成本和生产率等,优选以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最外层11。
同样,优先考虑制造成本和生产率等,最外层11的厚度以5~100μm为宜,本实施方式中为12μm。
在上述各层之间设置有粘接层15、16、17。粘接层15、16、17是用于将各层11、12、13、14粘接在一起的层,作为形成粘接层15、16、17的粘接剂,只要能够将各层11、12、13、14粘接在一起即可,并无特殊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以作为重物的电极用部件1为包装对象,因而需要具有足够的粘接力,从这一点考虑,优选地粘接剂由聚氨酯-异氰酸酯类树脂构成。
下面,就以上述最外层11、防潮层12、中间层13以及最内层14制作包装膜10的方法进行说明。作为对这些层进行粘接而制作包装膜10的方法,可以采用通常的对层叠材料进行层压的方法,例如湿式层压、干式层压、挤出层压等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以作为重物的电极用部件1为包装对象,因而需要足够大的粘接力,考虑到这一点,是采用干式层压法制作包装膜10的。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下面,就使用由包装膜10形成的袋体19对电极用部件1进行包装而成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20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电极用部件包装体20具有:卷绕在卷绕芯2上的电极用部件1、经由一对缓冲件22对电极用部件1进行夹持的一对突缘21、以及对电极用部件1进行包装并且由包装膜10制成的袋体19。
本实施方式中的包装膜10,与包装膜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明的图1、图2所示包装膜10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凡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将详细说明省略。
图4是对缓冲件22和突缘21向电极用部件1上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主视图。如图4所示,卷绕电极用部件1的卷绕芯2具有比电极用部件1的宽度更向两外侧突出、且呈圆柱形的一对突出部分2c。
在电极用部件1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缓冲件22,各缓冲件22呈外径比所卷绕的电极用部件1的外径大的圆板形状。此外,在各缓冲件22的中心,设置有内径与卷绕芯2的突出部分2c的外径大致相同的通孔22b,卷绕芯2贯通该圆形的通孔22b。各缓冲件22例如由发泡聚乙烯制成,对所卷绕的电极用部件1的侧面进行保护。
此外,一对突缘21如上所述经由缓冲件22设置在电极用部件1的两侧,对电极用部件1进行夹持。突缘21呈四个角为圆角的四边形的平板形状,突缘21具有比所卷绕的电极用部件1的侧面1a的外形大的侧面21a,当设置在电极用部件1的两侧时,电极用部件1的整个侧面1a被突缘21覆盖。这样的突缘21例如由铝板或聚丙烯板制成。
在各突缘21的中心附近设置有4个孔21c,螺纹件31从各突缘21的外侧侧面21a穿过孔21c固定到卷绕芯2的相对应的突出部分2c上设置的螺纹孔(未图示)中,而将突缘21固定在卷绕芯2上。由此,一对突缘21能经由一对缓冲件22对电极用部件1牢固地进行夹持。
为了防止螺纹件31的头从突缘21的侧面21a突出出来,优选地在突缘21的孔21c的周围设置凹部21b(图3,图4)。
对如上所述被突缘21夹持的电极用部件1用由包装膜10制成的袋体19进行包装,便得到包装体20(图3)。
这里,就以袋体19进行包装的方案进行说明。该袋体19如下所述地制作。首先,准备两片按照所包装的电极用部件1的大小切断成适当大小的四边形包装膜10。使这两片包装膜10以彼此的最内层14对置的状态重叠在一起。其次,对重叠在一起的包装膜10的3个边的缘部进行热封,形成密封部19a、19b、19c。由此,可从包装膜10得到图2所示的袋体19。
之后将电极用部件1放入袋体19中,将袋体19内的空气置换成干燥空气后,对袋体19的剩下的一条边进行热封,形成密封部19d。四周被如上所述密封起来的袋体19,能够借助包装膜10的防潮层12防止由于湿气进入容纳有电极用部件1的内部而导致湿度增大的问题。因此能够对怕潮的电极用部件1在保持其性能的状态下进行保管。
下面,就对如上构成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20运输和保管时的作用进行说明。
包装体20的电极用部件1被一对突缘22夹持,突缘22的侧面22a具有比所卷绕的电极用部件1的侧面形状大的形状。因此,电极用部件1不会有卷变松、或卷绕层侧向滑移成研钵状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保护电极用部件1免受外部冲击。
此外,由于突缘21和电极用部件1之间设置有缓冲件22,因此,不会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而导致突缘21伤及电极用部件1。
此外,包装电极用部件1的包装膜10具有防潮层12,并且周围由LLD-PEF形成的最内层14密封。因此,湿气不会进入由包装膜10形成的袋体19的内部,能够使容纳有怕受潮的电极用部件1的袋体19的内部保持低湿度。
此外,在运输容纳有电极用部件1的袋体19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电极用部件1在袋体19内部移动的情况。此时,由于电极用部件1具有厚度,形成袋体19的包装膜10会受到电极用部件1的磨擦或冲击。然而,防潮层12的内侧设置有由具有柔软性和延伸性的延伸尼龙形成的中间层13,该中间层13会随着电极用部件1的移动而变形并将冲击吸收。因此,不容易从包装膜10的内侧在防潮层12上形成小孔,能够使由包装膜10制成的袋体19内保持低湿度状态。
再有,构成熔接层的最内层14,具有可得到足够大的粘接力的厚度。因此,即便是对作为重物的电极用部件1进行包装,也不容易在袋体19的密封部19a、19b、19c、19d处形成小孔。
此外,在突缘21的面向包装膜10的侧面上设置有凹部21b,将突缘21固定在卷绕芯2上的螺纹件31的头部位于该凹部21b内。因此,能够将突缘21牢固地固定在卷绕芯2上,并且能够避免螺纹件的头部从突缘21突出而对包装膜10造成损伤。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能够保护电极用部件1免受外部冲击的损伤,而且还能够防止因电极用部件1与袋体19之间发生磨擦或碰撞等而从包装膜10的内侧形成小孔,从而使电极用部件1保持低湿度状态,因而能够延长电极用部件1的质量保证期。
此外,包装膜10使用的是通常的层叠件所用的材料和制造方法,因而成本不会增加。
再有,电极用部件1的包装所使用的缓冲件22、突缘21以及包装膜10的制造成本不高,因而若使它们的材料为一次性使用材料,还能够降低管理成本。
第1变形例
下面,结合图5对本发明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图5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其与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仅在于突缘21向卷绕芯2上固定的方法,其它基本相同。
在图5中,凡与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图5是对缓冲件22和突缘21向电极用部件1上安装的状态进行展示的主视图。
如图5所示,在一对突缘21之中的一个突缘例如右侧的突缘21的中央,设置有内径与卷绕芯2的突出部分2c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圆形的孔21d。卷绕有电极用部件1的卷绕芯2的突出部分2c穿过突缘21的孔21d而从突缘21突出出来,并且在卷绕芯2的突出部分2c上设置有外螺纹2a。另一方面,在设置于突缘21外侧的止动环35上,设置有与卷绕芯2的外螺纹2a卡合的内螺纹35a。通过使该止动环35的内螺纹35a与卷绕芯2的突出部分2c的外螺纹2a螺纹结合,便可将止动环35同突缘21和缓冲件22一起固定在卷绕芯2上。由此,一对突缘21能够经由一对缓冲件22对电极用部件1进行夹持。
为了防止止动环35和卷绕芯2从突缘21的侧面21a突出出来,优选地,在突缘21的侧面21a的孔21d的周围设置容纳止动环35的凹部21b,并使卷绕芯2具有不会从突缘21的侧面突出出来的长度(图5)。
此外,图5中的左侧突缘21,是以与右侧相同的安装结构或者与图4相同的安装结构安装在卷绕芯2上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突缘21牢靠地固定在卷绕芯2上。
第2变形例
下面结合图6对本发明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其与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突缘21向卷绕芯2上固定的方法,其它基本相同。
在图6中,凡与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图6是对缓冲件22和突缘21向电极用部件1上安装的方法进行展示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6和图9所示,卷绕有电极用部件1的卷绕芯2呈圆筒状,其长度与电极用部件1的宽度相同。在一对突缘21的中央设置有孔21d。
在各突缘21的外侧设置有芯帽37,该芯帽37具有圆筒形部分37a、以及设置在圆筒形部分37a的外侧端面上的圆板状的帽缘37b。圆筒形部分37a的外径比突缘21的孔21d和缓冲件22的通孔22b小,而与卷绕芯2的中心轴孔2b的大小相对应。另一方面,帽缘37b的直径比突缘21的孔21d的内径大。
通过将该芯帽37经由突缘21和缓冲件22嵌入卷绕芯2的中心轴孔2b中,可将芯帽37同突缘21和缓冲件22一起固定在卷绕芯2上。由此,一对突缘21能够经由一对缓冲件22对电极用部件1进行夹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将突缘21固定到卷绕芯2上。
第2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7和图8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40的图,图8是表示其应用例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凡与图1至图4以及图9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将其详细说明省略。
如图7所示,电极用部件包装体40具有卷绕在卷绕芯2上的多个电极用部件1、设置在各电极用部件1之间的缓冲件22、贯通电极用部件1和缓冲件22而对它们进行保持的滑轴41、以及能相对于滑轴41拆装的壳体45。
这里,卷绕有电极用部件1的卷绕芯2呈具有中心轴孔2b的圆筒形,长度与电极用部件1的宽度相同(参照图9)。
下面对贯通电极用部件1和缓冲件22的滑轴41进行说明。滑轴41由外径与卷绕芯2的中心轴孔2b的内径以及缓冲件22的通孔22a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筒状体构成。该滑轴41的材料例如是不锈钢。
在滑轴41的一个端部(图7中的右端)附近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未图示),具有与滑轴41的外螺纹卡合的内螺纹35a的止动环35螺纹结合在该部分上。该止动环35经由突缘49对最右侧的缓冲件22进行保持。此外,在滑轴41的另一个端部(图7中的左端)上,设置有具有较大外径的轴突缘部43。该轴突缘部43既可以与滑轴41一体设置,也可以作为分体设置并固定在滑轴41上。
此外,作为其它例子,也可以在滑轴的端部(图7中的右端)上设置螺纹孔,并替代止动环35而使用直径比设置在突缘49上的滑轴贯通用孔大的板材(未图示),在该板材的中央部位设置供紧固螺纹件穿过的孔,通过紧固螺纹件将滑轴41和板材紧固在一起,从而经由突缘49对最右侧的缓冲件22进行保持。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滑轴41的一个端部(图7中的右端)附近的外周面上设置外螺纹。
如上所述,止动环35经由突缘49对设置在滑轴41上的最右端的缓冲件22进行保持,突缘49呈外径比所卷绕的电极用部件1以及缓冲件22的外径大的圆板形。在突缘49的中央设置有内径与滑轴41的外径大致相同、供滑轴41穿过的孔(未图示),这样的突缘49例如由铝板制成。
接着对具有防潮性的壳体45进行说明。壳体45呈四棱柱形,包括壳体主体47和盖体46。壳体主体47和盖体46由具有防潮性的材料例如铝板制成。此外,壳体主体47和盖体46拆装自如,当将盖体46安装在壳体主体47上时,它们的接合部被可靠地密封,可阻断湿气使其无法进入壳体45内。
盖体46呈四边形的平板状,在中央设置有内径与滑轴41的外径大致相同的通孔(未图示),滑轴41贯通该盖体46的通孔。如图7所示,轴突缘部43经由盖体46对滑轴41上的最左侧的缓冲件22进行保持,电极用部件1和缓冲件22被牢固地夹持在盖体46与突缘49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盖体46起到与突缘49对应的突缘的作用。此外,壳体主体47和盖体46之间的接合部被可靠密封,可阻断湿气使其无法进入壳体45内。
此外,在盖体46与轴突缘部43之间也夹设有垫圈,实现了可靠的密封。盖体46也可以预先与轴突缘部43和垫圈粘接。
壳体45不限于四棱柱形状,无论是其它多棱柱形还是圆柱形均可,相应地,盖体46也可以做成其它多边形或圆形的板状。
下面对如上构成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40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将多个缓冲件22与多个电极用部件1交替地贯通配置在滑轴41上之后,将突缘49安装在滑轴41上,将止动环35螺纹结合在滑轴41的右侧部分上。其次,使滑轴41的左端部贯通盖体46,将轴突缘部43嵌入在该滑轴41的左侧部分上。由此,电极用部件1和缓冲件22在滑轴41上被夹在盖体46与突缘49之间。之后,将上述滑轴41上的电极用部件1和缓冲件22插入壳体45主体内,将壳体主体47固定在盖体46上,便可得到电极用部件包装体40。在将壳体主体47固定到盖体46上时,将壳体45内的空气置换为干燥空气。
下面,就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在进行运输或保管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电极用部件1和缓冲件22在滑轴41上被夹持在盖体46与突缘49之间。此时,突缘49和盖体46具有比电极用部件1的侧面1a的形状大的形状。因此,电极用部件1不会产生卷变松或是卷绕层侧向滑移成研钵状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保护电极用部件1免受外部冲击。
此外,由于在电极用部件1的两侧设置有缓冲件22,因此,不会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等原因导致突缘49和盖体46伤及电极用部件1,并且还能够防止电极用部件1之间的磨擦所造成的损伤。
此外,由于固定在滑轴41上的电极用部件1被具有防潮性的壳体45密封起来,因此,湿气不会进入壳体45内,通过预先将壳体内气氛置换成干燥空气,能够在低湿度氛围下对怕受潮的电极用部件1进行保管。此外,能够切实防止电极用部件1与外部的接触或碰撞,能够安全保管电极用部件1。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切实保护电极用部件1免受外部冲击等造成的损伤,并且还能够将电极用部件1保持在低湿度状态下,因而能够延长电极用部件1的质量保证期。
此外,由于能够一次包装多个电极用部件1,因此,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减少废品的产生量。
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即、以滑轴41水平的状态设置两个本实施方式的图7所示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40,而且通过连结部56将彼此的滑轴41连结起来,再以支承部件57对该连结部56进行支承(图8)。按照图8的方案,电极用部件1向滑轴41上的固定以及壳体主体47向盖体46上的安装变得容易。
第3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0~图13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重点在于,防止卷绕在芯体周围的电极用部件的卷绕层侧向滑移。
“防止卷绕层侧向滑移的原理”
图10是对第3实施方式中的防止卷绕层侧向滑移原理进行说明的、局部剖开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对应于图7的壳体内部的图。图10中,为了将原理阐述清楚,将缓冲件120部分用剖面表示。在图示的例子中,有3个卷绕体110保持在保持轴(滑轴)104上。但是,卷绕体11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11所示,各卷绕体110包括中空圆筒形的芯体111、以及卷绕在芯体111周围的长条片的卷绕层112。芯体111比卷绕层112更向侧方突出。
在图10中,作为整体,各卷绕体110以在彼此之间夹入缓冲件120并且从两侧受到底板130和端板140压缩的状态得到保持。此外,在底板130与卷绕体110之间、以及端板140与卷绕体110之间也设置有缓冲件120。
此外,紧固螺纹件141螺纹结合在保持轴104的末端,通过对其进行紧固,端板140对各缓冲件120以及卷绕体110在朝向底板130的方向上进行压缩。
由图10可知,底板130和端板140从保持轴4以卷绕体110的半径以上的尺寸延伸。此外,缓冲件120不存在于与卷绕体110的芯体111相对应的部分上,而仅配置于与卷绕层112相对应的部分上。
再有,缓冲件120在保持轴104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设定成,在卷绕体的各芯体111之间、底板130与芯体111之间、以及端板140与芯体111之间形成间隙150(空间)。
如上构成的结果,来自底板130和端板140的压缩力可通过缓冲件120并避开卷绕体110的芯体111部分有效地作用在卷绕层112的整个侧面上。也就是说,压缩力作用在卷绕层112的整个侧面上但不作用于芯体111。
若压缩力也作用在芯体111上,则芯体111受到的压缩力与卷绕层112受到的压缩力不相等,其结果,容易在芯体111与卷绕层112二者的连结部位附近(即芯体111的外周面附近)发生卷绕层的侧向滑移。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上构成的结果,压缩力不作用于芯体111因而能够有效防止卷绕层的侧向滑移。
从这种目的出发,作为缓冲件120、底板130以及端板114,只要至少与卷绕体110的外径相同地、或者超过其外径地延伸即可。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卷绕体的各芯体111之间、底板130与芯体111之间、以及端板140与芯体111之间的所有部位形成有间隙150(空间)。即使不是在所有这些部位都存在间隙150,只要至少在一个部位存在间隙150便具有防止卷绕层侧向滑移的效果,但优选地,在所有部位都具有间隙150。
“缓冲件的形式”
缓冲件120,只要能够将卷绕体110的卷绕层112的整个侧面覆盖从而防止卷绕层侧向滑移,则对其形状和材质并无特殊限制。例如,也可以如图12(a)所示,是用发泡聚乙烯制成的环形薄板。当采用这种缓冲件时,可以重叠适当片数而设置在规定位置上,而且还能够根据其片数来调整厚度。
此外,第3实施方式中存在有上述间隙150,所以,为了能够从外侧目视确认该间隙,优选地,使用图12(b)所示那样的具有缺口121的缓冲件120’。透过该缺口121,能够目视检查是否确保了适当的间隙150。
“透明罩”
在构成卷绕体110的卷绕层112的长条片是怕受潮的材料(例如电池的电极材料)时,优选地用密闭罩将各卷绕体110覆盖起来。在第3实施方式中,是将透明罩160连结在底板130上而实现密闭的(参照图13)。透明罩160的形状既可以与图7所示的壳体主体47相同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若采用透明罩160,则可从外部看到罩的内部,因而如果将湿度指示器配置在罩的内部,便能够从外部通过目视确认罩内部是否维持在适合于所容纳材料的湿度上。湿度指示器本身采用的是公知的形式,因而不做详细说明,但其是对其周围的湿度以能够通过目视进行确认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湿度指示器。
此外,在所容纳的材料对周围温度有一定要求的情况下,将温度计放在罩内,便能够从透明罩160的外部通过目视进行确认。
再有,在设置有间隙150并且使用具有缺口121的缓冲件120’的情况下,能够从透明罩160的外部通过目视确认是否确保了适当的间隙150。
“连结环”
透明罩160,通过将其周缘部连结在底板130的周缘部上而固定在底板130上,由此形成密闭空间。为便于进行该连结作业,优选地如图13所示,利用连结环180。图13是从底板130的背面侧对透明罩160与底板130的连结部进行展示的局部立体图。
在首先使透明罩160的周缘部与底板130的周缘部接触之后,以覆盖该接触部分整周的方式配置连结环180。然后,向下方侧转动操作杆181而将连结环180紧固,连结作业结束。
优选地,在透明罩160的周缘部与底板130的周缘部的接触面或者连结环180的内周面上,预先设置合适的密封件。
若构成将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包装体的保持轴104例如如图8所示那样保持水平的包装体用支架,则非常便于进行保持/运送。

Claims (2)

1.一种电极用部件包装体,其特征是,
具有:
多个电极用部件,卷绕在卷绕芯上;
缓冲件,设置在各电极用部件之间;
滑轴,贯通卷绕有各电极用部件的卷绕芯和各缓冲件而对它们进行保持;
壳体,将电极用部件和缓冲件包住,并且具有防潮性,能够相对于滑轴拆装;
一对突缘,对电极用部件和缓冲件进行夹持并具有比电极用部件的外形大的侧面;
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固定在滑轴上的盖体,
盖体作为一对突缘之中的一个突缘而起作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用部件包装体,其特征是,
滑轴的一个端部容纳于壳体内,另一个端部从壳体突出,在容纳于壳体内的滑轴的端部上卡合止动环,在从壳体突出的滑轴的端部上设置轴突缘部,
将电极用部件固定在滑轴的轴突缘部与止动环之间。
CNB2004800354388A 2003-09-30 2004-09-29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66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1449/2003 2003-09-30
JP2003341449 2003-09-30
JP174105/2004 2004-06-1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3674A Division CN101332929B (zh) 2003-09-30 2004-09-29 包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6311A CN1886311A (zh) 2006-12-27
CN100506665C true CN100506665C (zh) 2009-07-01

Family

ID=375840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3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2929B (zh) 2003-09-30 2004-09-29 包装体
CNB20048003543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6665C (zh) 2003-09-30 2004-09-29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73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2929B (zh) 2003-09-30 2004-09-29 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13329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286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组装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0155B2 (ja) * 2013-01-23 2018-12-19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梱包体、フィルム梱包方法
PL3922572T3 (pl) * 2020-06-10 2022-09-19 Guido Valentini Zespół opakowaniowy obejmujący opakowanie i okrągłe płytopodobne akcesorium do narzędzi z napędem zawarte w tym opakowaniu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2424A (en) * 1970-03-27 1971-10-12 Visual Graphics Corp Storage and dispensing magazine for rolled strips of light sensitized material
GB2265349B (en) * 1992-03-25 1995-11-08 Skm Ltd Carrying package for tape reels and method of recovering the package after use
CN2468951Y (zh) * 2001-03-29 2002-01-02 灿诚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卷带轮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286A (zh) * 2016-01-29 2017-08-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组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2929A (zh) 2008-12-31
CN101332929B (zh) 2011-06-08
CN1886311A (zh) 2006-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97473B2 (ja) 真空断熱材
US20030019776A1 (en) Welding wire container
US3737028A (en) Packaged adhesive laminat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H06278775A (ja) フイルム巻層体の包装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により包装されたフイルム巻層体
CN100506665C (zh) 电极用部件包装体
US6082571A (en) Sheath-structur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2012183659A (ja) 紫外線遮断性を有する透明包装袋
US9493294B2 (en) Vapor barrier for electrode packaging
JP6930673B2 (ja) 蓄電デバイス、電動自動車及び蓄電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765270B2 (ja) 電極用部材の包装体および包装体用架台
JP4242592B2 (ja) 家庭紙用薄葉紙パック集合体の梱包方法
JP6226557B2 (ja) フィルムロール包装体
JP2016196322A (ja) 電池用包材のフィルムロール梱包体
JP5742148B2 (ja) 感光性接着フィルム梱包体
JP2010285194A (ja) 多孔質炭素シート巻体の包装体、その横置型梱包物及びその梱包方法
JP2020083471A (ja) 放熱基板を収容するパッケージおよび梱包箱
JP5029790B1 (ja) フレキシブル太陽電池セルの梱包方法及びフレキシブル太陽電池セル梱包物
JP2007022564A (ja) ファイバードラム
JP2022108015A (ja) チューブ状容器
CN216033021U (zh) 一种防潮复合膜及防潮包装袋
WO2021124555A1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断熱箱
WO2020100686A1 (ja) 放熱基板を収容するパッケージおよび梱包箱
JP3169015U (ja) 最内層がバリア層である紙袋
JP6304918B2 (ja) 被覆アーク溶接棒用包装材及び包装品
JP2007001594A (ja) 組立式梱包用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