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0496C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500496C CN100500496C CNB2005101343118A CN200510134311A CN100500496C CN 100500496 C CN100500496 C CN 100500496C CN B2005101343118 A CNB2005101343118 A CN B2005101343118A CN 200510134311 A CN200510134311 A CN 200510134311A CN 100500496 C CN100500496 C CN 10050049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frame
- wall
- wheel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能进一步简单确保车轮退让部的刚性,并能调整接合部的强度,使其充分吸收冲击载荷。车身前部结构的右前侧车架的外壁上形成有右车轮退让部。右车轮退让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凹部。凹部的下部沿车身前后方向形成有向内壁隆起的下外壁凸条,内壁上形成有向外壁凸条隆起的下外壁凸条,在下内壁凸条与下外壁凸条抵接的状态下,将结合部位以点焊的方式固定。车身前部结构的右前侧车架为右前车架部件及右后车架部件一体化的部件,其通过将右前车架部件的后边缘与右后车架部件的前边缘对接起来,并将对接部位激光焊接接合成接合部。横跨该接合部配置有用于安装制动流路的安装托架,接合部的前、后部位分别接合在安装托架的前、后部位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车轮退让部的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轮退让部能够防止向左旋转或向右旋转的车轮与前侧车架相干涉。
本发明还涉及如下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将构成车身的侧车架的数个车架部件接合在一起,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各对接部位接合成为一个整体。
背景技术
在特开平8-108863(专利文献1)中公布了一种汽车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左右的前侧车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在左前侧车架的外侧设置左前轮,并在右前侧车架的外侧设置右前轮。
下面基于下图对专利文献1进行说明。
图9为以往基本构成的说明图。
车身前部结构200的结构为,左、右的前侧车架201、201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上侧凸条202、202及下侧凸条203、203在前侧车架201、201的大致中央部位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发动机变速箱装置205设置在左、右前侧车架201、201之间,左侧前轮206设置在左前侧车架201的外侧,并且,右前轮206设置在右前侧车架201的外侧。
车身前部结构200,通过设置在左、右前侧车架201、201上的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凸条202...、203...,可以调整左、右前侧车架201、201的纵弯曲强度。
当对左、右侧的前轮206、206进行转向操作时,为了使左、右侧的前轮206、206不分别与左、右的前侧车架201、201发生干涉,在车身前部结构200的左、右的前侧车架201、201上形成前轮206、206的车轮退让部(即凹部)。
为了确保该车轮退让部的刚性,在车轮退让部上形成凸条202...、203...。
人们希望能得到一种既可以进一步确保该车轮退让部的刚性,又可以简单地提高其刚性的技术。
在特开平9-221060(专利文献2)中公布了一种技术,其中,在构成车身的车架中,将数个处于对接状态下的车架部件通过激光焊接成一体。
专利文献2中的车架构成包括:前车架部件、中央车架部件及后车架部件,中央车架的前、后端分别与前、后车架部件相接合,将前车架部件激光焊接在中央车架部件的前端,并且,将后车架部件激光焊接在中央车架部件的后端,从而成为一体。
但是,当该车架受到冲击作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激光焊接后的接合部的应力集中问题。
由于接合部上应力集中,需要在使车架更好地吸收冲击载荷上下功夫。
因此,希望将能够简单地调整接合部的强度,有效地吸收冲击载荷的技术实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能够简单地进一步确保车轮退让部的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可以简单地调整接合部的强度及有效地吸收冲击载荷。
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车轮设置在封闭剖面结构的前侧车架的外壁侧,在该车轮向左旋转或向右旋转时,为了避免其与前侧车架发生干涉,在上述外壁处形成退让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轮退让部与车轮形状相对应地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处形成的向内壁隆起的外壁凸条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在上述前侧车架的内壁上形成有向上述外壁凸条方向隆起的内壁凸条;外壁凸条以与该内壁凸条抵接的状态固定。
这里,由于在前侧车架上形成作为车轮退让部的凹部,故在前侧车架中,形成车轮退让部的封闭剖面与其他的封闭剖面结构相比其宽度较窄。
在技术方案1中,在车轮退让部上形成外壁凸条,在前侧车架的内壁上形成内壁凸条,外壁凸条以与内壁凸条抵接的状态固定。
因此,由于外壁凸条抵接接合在内壁凸条上,可以使车轮退让部在内壁处简单地一体化,这样就能进一步确保车轮退让部的刚性。
所以,在前侧车架中,能够使宽度较窄的封闭剖面结构的刚性与其他宽度较宽的剖面结构的刚性相同。
此外,凸条指的是例如用于加强板材等部件而在板材上形成的隆起部。
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将构成车身的侧车架的数个车架部件接合在一起,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各对接部位接合成为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将用于支承搭载于上述车身上的部件的安装托架以横跨上述接合后的接合部的方式配置在上述接合部上;将安装托架的前后部位分别接合在该接合部的前后部位上。
这样,就能够通过安装托架加固接合部,简单地对接合部的强度进行调整。
此外,由于通过安装托架加固接合部,就能够变更侧车架的板厚,从而能使侧车架轻量化。
另外,由于安装托架兼用作接合部的加固部件,因此就没有必要另设新的接合部的加固部件。
因此,能够限制部件的数量,减低成本。
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上述安装托架为上述安装托架为用于支承制动流路的托架;该安装托架设置在上述侧车架中的用于避让车轮而设的凹陷处。
这里,当车轮转向时,为了使车轮不与侧车架发生干涉,在侧车架上设置作为车轮退让部的凹部。
另一方面,由于制动装置设置在车轮的附近,向制动装置供给油压的制动流路被车轮附近的侧车架支承。
这样,制动流路就被安装托架支承。因此,安装托架就能够设置在侧车架的凹陷处。
由于安装托架设置在了侧车架的凹陷处,安装托架距离车轮的距离适当,因此,可以对车轮进行简单的调整使其的转向角度达到理想的状态。
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将车轮退让部在内壁处一体化,并能简单地进一步确保车轮退让部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2中,由于通过安装托架加固接合部,所以具有可以对接合部的强度进行简单地调整,并且能够充分地吸收冲击能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与前侧车轮间关系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前侧车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的右前侧车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沿图4中6-6线切剖的剖面图。
图7为沿图4中7-7线切剖的剖面图。
图8为在本发明的车身前部结构上施加冲击载荷时载荷传递情况的说明图。
图9为现有技术基本构成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前”、“后”、“左”、“右”均根据驾驶者所视方向,Fr为前侧,Rr为后侧,L为左侧,R为右侧。
图1为本发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图。
车身前部结构10的结构如下,构成前车架10A的左右前侧车架11、12间隔规定的距离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左底架13从左前侧车架(侧车架)11的后端11a向车身后方延伸,右底架14从右前侧车架(侧车架)12的后端12a向车身后方延伸,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横向设置在左、右前侧车架11、12中间,前副车架16安装在左、右前侧车架11、12的下部,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搭载在前副车架16上,并且,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安装在左、右前侧车架11、12上。
在左前侧车架11中,左前车架部件21沿车身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左后车架部件22从左前车架部件21的后端21a朝向车身后方徐徐向靠近车身中心23的位置水平延伸。
左前侧车架11通过上、下表面51、52,外壁53及内壁54形成为一个封闭的剖面。
在左前侧车架12中,右前车架部件(车架部件)25沿车身前后方向水平延伸,右后车架部件(车架部件)26从右前车架部件25的后端25a朝向车身后方徐徐向靠近车身中心23的位置水平延伸。
右前侧车架12通过上、下表面56、57,外壁58及内壁59形成为一个封闭的剖面。
在左前车架部件21的下部设置有左前安装托架28,在右前车架部件25的下部设置有右前安装托架29。
前副车架16的左前端部16a被螺钉卡止在左前安装托架28上,前副车架16的右前端部16b被螺钉卡止在右前安装托架29上。
左前车架部件21,其主要部位的宽度为W1,其后端21a的宽度为W2。W1与W2的关系是:W1>W2。
左后车架部件22,其前端22a的宽度为W2。
左前车架部件21的后端21a及左后车架部件22的前端22a的宽度W2较小,所以,在左侧前轮(车轮)20a向右转向的时候,由于确保了车轮退让部(车轮退让部)24,故左侧前轮20a的前端部不会与后车架部件22的前端22a发生干涉。
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的变速部31通过变速固定件33安装在该前端22a上。
此外,左侧前轮20a设置在左前侧车架11的外壁53侧。
右前车架部件25,其主要部位的宽度为W1,后端25a的宽度为W2。W1与W2的关系是:W1>W2。
右后车架部件26,其前端26a的宽度为W2。
右前车架部件25的后端25a及右后车架部件26的前端26a的宽度W2较小,所以,在右侧前轮(车轮)20b向左转向的时候,由于确保了车轮退让部(车轮退让部)27,故右侧前轮20b的前端部不会与后车架部件26的前端26a发生干涉。
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的变速部32通过变速固定件34安装在该前端26a上。
此外,右侧前轮20b设置在右前侧车架12的外壁58侧。
如上所述,左后车架部件22朝向车身后方徐徐向靠近车身中心23的位置延伸,而且,右后车架部件26朝向车身后方徐徐向靠近车身中心23的位置延伸。
因此,在左、右的后车架部件22、26中,通过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的后方的部位(以下称“后方部位”)22b、26b形成了大致呈“八”字状的冲击吸收部35。
在构成冲击吸收部件35的左侧的后方部位22b上设置有向车身中心23突出的左中央安装托架37。
而且,在构成冲击吸收部件35的左侧的后方部位26b上设置有向车身中心23突出的左中央安装托架38。
在前副车架16中,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的后方的左安装部位16e以可切离的方式经由左连接部件43a及左安装基部43b连接在左中央安装托架37上。
在前副车架16中,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的后方的右安装部位16f以可切离的方式经由右连接部件45a及右安装基部45b连接在右中央安装托架38上。
左底架13从左后车架部件22的后端11a到其中部位置向车身后下方倾斜延伸,从中部位置开始向车身后方水平延伸。
右底架14从右后车架部件26的后端12a到中部位置向车身后下方倾斜延伸,从中部位置开始向车身后方水平延伸。
在左底架13的车身中心23侧设有左后安装托架41,在右底架14的车身中心23侧设有右后安装托架42。
缓冲低车架横梁44横跨在左、右底架13、14上。左、右后安装托架41、42的后部以与该缓冲低车架横梁44一体的方式设置于其上。
这里,上述前车架10A主要由左、右前侧车架11、12,左、右的底架13、14及缓冲低车架横梁44构成。
前副车架16的左后端部16c被螺钉卡止在左后安装托架41上。而且,左托架17被螺钉卡止在缓冲低车架横梁44的左端部44a上。左托架17安装在左后端部16c上。
另外,前副车架16的右后端部16d被螺钉卡止在右后安装托架42上。而且,右托架18被螺钉卡止在缓冲低车架横梁44的右端部44b上。右托架18安装在右后端部16d上。
因此,前副车架16安装在前车架10A的下部。
前侧车架16为大致成矩形的框体,其中,其左、右副车架46、47分别沿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延伸,左、右副车架部46、47的前端部通过前副车架横梁48连接成一体,左、右副车架部46、47的后端部通过后副车架横梁49连接成一体。
这里,左、右的前侧车架11、12为左、右对称的部件,下面,对右前侧车架12进行说明,兼对左前侧车架11进行说明。
图3为本发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与前侧车轮之间关系的立体图,表示右侧前轮20b向左转向的状态。
右前侧车架12是通过如下方式使右前支架部件25和右后车架部件26一体化而成的结构,即,对接右前车架部件25的后缘25b和右后车架部件26的前缘26c,并通过激光焊接使该对接部位接合而形成接合部94。
右前侧车架12的外壁58一侧形成有车轮退让部27。
右车轮退让部27,在外壁58处形成有凹部61。
因此,在右前车架部件25中,与右侧前轮20b的前侧上部相对的部位,即,右前车架部件25的后端25a的宽度W2较小。
由于右前车架部件25的后端25a的宽度W2较小,当右侧前轮20b向左转向时,右侧前轮20b的前侧上部不会与外壁58发生干涉。
此外,右后车架部件26的前端26a的宽度也为W2。
下面通过图4、图5对右车轮退让部27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发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的右前侧车架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的右前侧车架的分解立体图。
右前车架部件25为封闭剖面结构的部件,由前外侧部件63与前内侧部件64例如通过点焊接合而形成。
前外侧部件63在其前外壁58a上形成有右车轮退让部27的凹部61,在凹部61上形成的向内壁59a隆起的上、下外壁凸条(外壁凸条)65、66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前外侧部件63包括:沿凹部61的前侧的外壁上边缘63a向外侧弯曲的焊接条68;沿凹部61的后侧的外壁上边缘63b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69;从该弯曲部69向上方延伸的焊接条71。
而且,前外侧部件63具有沿外壁下缘63c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72,及从该弯曲部72向下方延伸的焊接条73。
前内侧部件64,在前内壁59a上形成有向上、下外壁凸条65、66方向隆起的内壁凸条(内壁凸条)75、76。
此外,前内侧部件64具有在前内壁59a的上边缘64a向外侧弯曲的上表面56a,及在前内壁59a的下边缘64b向外侧弯曲的前下表面57a。
前上表面56a与前外壁58a的凹部61相对应,形成了上表面凹部77,并具有从上表面凹部77的边缘向上方延伸的焊接条78。
前下表面57a与前外壁58a的凹部61相对应,形成了下表面弯曲凹部79,并具有从下表面弯曲凹部79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焊接条81。
焊接条68与上表面56的焊接条74通过点焊接合,焊接条71与焊接条78通过点焊接合。
而且,焊接条73与焊接条81通过点焊接合。
这样,就形成了封闭剖面结构的右前车架部件25。
右后车架部件26为封闭剖面结构的部件,由后外侧部件83与后内侧部件84例如通过点焊接合而形成。
后外侧部件83包括:沿后外壁58b的上边缘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86;从该弯曲部86向上方延伸的焊接条87;沿后外壁58b的下边缘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88;从该弯曲部88向下方延伸的焊接条89。
后内侧部件84包括:从后内壁59b的上边缘向内侧弯曲的后上表面56b;从后上表面56b的边缘向上方延伸的焊接条91;从后内壁59b的下边缘向外侧弯曲的后下表面57b;从后下表面57b的边缘向下方延伸的焊接条92。
焊接条86与焊接条91点焊接合,而且,焊接条89与焊接条92点焊接合。
这样,就形成了封闭剖面结构的右后车架部件26。
右后车架部件26的前边缘26c与右前车架部件25的后端边缘25b对接,将对接部位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接合形成接合部94进而得到右前侧车架12。
此外,上述的前后上表面56a、56b为上表面56的构成部件,前后的下表面为下平面57的构成部件。
而且,上述前后的外壁58a、58b为外壁58的构成部件,前后的内壁59a、59b为内壁59的构成部件。
安装托架95以横跨接合部94的方式配置在右前侧车架12的外壁58上。
安装托架95的前部位95a接合在接合部94的前部位96上。而且,安装托架95的后部位95b接合在接合部94的后部位97上。
安装托架95为用于支承作为搭载于车身上的零件的制动管件98的部件。
在右前侧车架12中,为了防止安装托架95与右侧车轮20b(参照图3)发生干涉而将安装托架95设置在凹部61上。
安装托架95为用于支承制动管件98的部件,因此可以将安装托架95设置在凹部61上。
这样,由于将安装托架95设置在了凹部61上,安装托架能与右侧车轮20b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就能够对右侧车轮20b进行简单地调整使其转过合适的角度。
该安装托架95包括:焊接在外壁58上的基部101;从基部101的下端向外侧水平延伸的伸出部102;连接在伸出部102的前片与基部101的前片上的加固片103。
基部101大致呈矩形,在其上边中央处形成有凹部。基部101的前部位95a例如通过点焊接合在右前车架部件25中的接合部94附近的部位(接合部的前部位)96上。
另外,基部101的后部位95a例如通过点焊接合在右后车架部件26中的接合部94附近的部位(接合部的后部位)97上。
伸出部102大致呈三角形,在其中央处形成有安装孔102a。
将制动管件98的外螺纹(无图示)插入到安装孔102a中,然后将螺母104螺合在从伸出部102突出的螺纹部上。
螺母104与外螺纹的头部(无图示)将伸出部102夹持,这样,制动管件98就安装在了伸出部102上。
如图4所示,制动管件98为沿箭头方向传递油压的部件。通过该油压操作制动气缸(无图示),并通过该制动气缸压出制动蹄片,通过制动蹄片对制动盘进行制动。
在右车轮退让部27的前上表面56a上形成上表面凹部77,在前下表面57a上形成下表面弯曲凹部79,将前外壁58a的一部分仿照上表面凹部77及下表面弯曲凹部79的形状形成凹部61,将该凹部61的下部61a对应右侧车轮20b(参照图3)的形状而凹陷。
而且,右车轮退让部27,在其凹部61的下部61a上以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形成有向内壁59隆起的下外壁凸条(外壁凸条)66,在内壁59上形成有向下外壁66隆起的下内壁凸条(内壁凸条)76,下内壁凸条76与下外壁凸条向66抵接,接合部位106例如通过点焊固定。
而且,在其凹部61中,在右车轮退让部27的下外壁凸条66的上方设有上外壁凸条65。
图6为沿本发明所述图4中线6-6切剖的剖面图。
安装托架95以横跨接合部94的方式配置在其上。在该状态下,将基部101的前部位95a点焊接合在接合部94的前部位96,即,右前车架部件25的接合部94附近。
并且,将基部101的后部位95b点焊接合在接合部94的后部位97,即,右后车架部件26的接合部94附近。
这样,就能够通过安装托架95对接合部94进行加固,能够对接合部94的强度进行简单地进行调整。
而且,由于通过安装托架95对接合部94进行加固,就能变更右前侧车架12的板厚,可以使右前侧车架12轻量化。
另外,由于将安装托架95兼用作接合部94的加固部件,这样就没有必要设置用于加固接合部94的新的加固部件。
图7为沿本发明所述图4中线7-7切剖的剖面图。
右车轮退让部27的凹部61,其上部61b大致呈铅直状,从上部61b的下端下降到焊接条73,并且徐徐向车身中心23(参照图2)靠近。
然后,将凹部61的下部61a贴近前内壁59a。这样下部61a的下外壁凸条66就能够抵接在前内壁59a的下内壁凸条76上。
下外壁凸条66与下内壁凸条76例如通过点焊固定。
因此,只要进行将下外壁凸条66抵接接合在下内壁凸条76上这样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右车轮退让部27与前内壁59a一体化。
这样,就能够进一步确保右车轮退让部27的刚性。
另外,凹部61从其上部61b的下端下降到焊接条73,并徐徐向车身中心23(参照图2)接近,这样,将凹部61的中央部61c及下部61a形成为与右侧前轮20b的前侧上部相仿的形状。
这样,可以仅将凹部61必要的部位缩小,充分地确保右前侧车架12的刚性。
下面,基于附图8说明车身前部结构10的作用。
图8(a)、(b)为在本发明所述车身前部结构上施加冲击载荷时载荷的传递说明图。
在(a)中,冲击载荷F沿箭头向车身后方向作用在左、右前侧车架11、12(左前侧车架11参照图(b))的前端11b、12b上。
在(b)中,下外壁凸条66接合在下内壁凸条76(参照图7)上,如图7所示,右车轮退让部27与前内壁59a一体化,进一步确保了右车轮退让部27的刚性。
因此,在右前侧车架12中,就能够使具有右车轮退让部27的宽度较窄的封闭剖面结构的刚性与其他宽度较宽的封闭剖面结构的刚性相同。
而且,通过安装托架95对接合部94进行加固,能够调整接合部94的强度。
这样,由于可以进一步确保右车轮退让部27的刚性,而且,可以调整接合部94的强度,就能够使冲击载荷F经由右前侧车架12高效率地传递给主车架(无图示)。
同样,也能够使冲击载荷F经由左前侧车架11(参照(a))高效率地传递给主车架(无图示)。
这样,主车架就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载荷。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将下外壁凸条66接合在下内壁凸条76上,使右车轮退让部27与前内壁59a一体化,且,通过安装托架95加固接合部94对接合部94的强度进行调整,但是,也可以仅将下外壁凸条66接合在下内壁凸条76上,通过主车架充分地吸收冲击载荷F。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将凹部61的下部61a接近前内壁59a,将下部61a的下外壁凸条66接合在前内壁59a的下内壁凸条76上,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将上、下外壁凸条65、66接合在上、下内壁凸条75、76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身搭载部件虽然以制动管件98为例,对通过该制动管件98用的安装托架95加固接合部94的内容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用安装其他部件的安装托架作为加固部件也可以。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侧车架虽然对左、右前侧车架11、12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是侧车架并不仅限于此,后侧车架或中心侧车架也适用。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能够防止转向车轮与前侧车架发生干涉的车轮退让部的车身前部结构,以及通过数个车架部件相对接,再将对接的部位分别焊接接合使其成为一体的车身前部结构。
Claims (3)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在具有闭合剖面结构的前侧车架的外壁侧配置有车轮,为了防止该车轮在向左旋转或向右旋转的时候与前侧车架发生干涉,在上述外壁处形成车轮退让部,上述车轮退让部与车轮形状相对应地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处形成的向内壁隆起的外壁凸条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在上述前侧车架的内壁上形成有向上述外壁凸条方向隆起的内壁凸条;外壁凸条以与该内壁凸条抵接的状态固定,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由从上述前侧车架的前端向后方延伸的前侧面、与上述前侧面的后端连续并向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延伸的斜面和与上述斜面的后端连续并向后方延伸的后侧面形成,上述外壁凸条以从上述斜面到上述后侧面连续的方式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对搭载在车身上的零件进行支承的托架,上述前侧车架由具有上述凹部及凸条的前车架部件和接合在上述前车架部件的后端并向后方延伸的后车架部件构成,上述托架以横跨上述前车架部件和上述后车架部件的接合部的方式配置,并且,其前后的部位接合在上述接合部的前后的部位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架为用于支承制动流路的托架;该安装托架设置在上述侧车架中的用于避让车轮而设的上述凹部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28120/2005 | 2005-02-03 | ||
JP2005028120A JP4594123B2 (ja) | 2005-02-03 | 2005-02-03 | 車体前部構造 |
JP028638/2005 | 2005-02-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14490A CN1814490A (zh) | 2006-08-09 |
CN100500496C true CN100500496C (zh) | 2009-06-17 |
Family
ID=36906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3431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0496C (zh) | 2005-02-03 | 2005-12-14 | 车身前部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94123B2 (zh) |
CN (1) | CN10050049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53914B2 (ja) * | 2006-10-03 | 2012-01-11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JP2009227104A (ja) * | 2008-03-24 | 2009-10-08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5630613B2 (ja) * | 2010-12-28 | 2014-11-26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電動車両のモータマウント構造 |
JP7497674B2 (ja) * | 2020-11-17 | 2024-06-11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9176U (zh) * | 1990-07-31 | 1992-04-02 | ||
JPH0450581U (zh) * | 1990-09-05 | 1992-04-28 | ||
JPH04293680A (ja) * | 1991-03-25 | 1992-10-19 | Mazda Motor Corp |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
JP2890937B2 (ja) * | 1991-12-17 | 1999-05-1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2005
- 2005-02-03 JP JP2005028120A patent/JP45941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14 CN CNB2005101343118A patent/CN1005004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6213187A (ja) | 2006-08-17 |
CN1814490A (zh) | 2006-08-09 |
JP4594123B2 (ja) | 2010-12-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380830B2 (en) |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 |
US7883113B2 (en) | Front vehicle body structure | |
JP5207130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EP1642810B1 (en) |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 |
KR101108451B1 (ko) | 차량 전방 구조 | |
US7213873B2 (en) | Vehicle front-part structure | |
CA2386494C (en) | Automobile body structure | |
US9487239B2 (en) | Vehicle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 |
US7270369B2 (en) | Automobile underbody structure | |
WO2018092549A1 (ja) |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 |
CN100500496C (zh) | 车身前部结构 | |
JP3591507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05138652A (ja) |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メンバの補強構造 | |
JP2009061818A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4442987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 |
JP4012131B2 (ja) | 車体の後部構造 | |
JP4494997B2 (ja) | 車体前部構造 | |
JP2008230359A (ja) |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 |
JP2694538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 | |
US20020180243A1 (en) |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 |
JPH05124542A (ja) | 自動車車体の前部構造 | |
CN105946973B (zh) | 一种多功能车底盘副车架 | |
KR102375749B1 (ko) | 차량용 전방 구조물 | |
JP4259095B2 (ja) | 車両下部構造 | |
JP7368730B2 (ja) | リアサブフレー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1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