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6320C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6320C
CN100486320C CNB2005100884802A CN200510088480A CN100486320C CN 100486320 C CN100486320 C CN 100486320C CN B2005100884802 A CNB2005100884802 A CN B2005100884802A CN 200510088480 A CN200510088480 A CN 200510088480A CN 100486320 C CN100486320 C CN 1004863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regulated
predicted
regulated valu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84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35180A (zh
Inventor
藤井建行
近藤哲二郎
安藤一隆
小林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35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35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63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632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14Picture signal circuitry for video frequency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8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by altering the content in the rendering process, e.g. blanking, blurring or masking an imag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13Monitoring of end-user related data
    • H04N21/44222Analytics of user selections, e.g. selection of programs or purchase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508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 H04N21/4532Management of client data or end-user data involving end-user characteristics, e.g. viewer profile, p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client for facilitating the reception of or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content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end-user or to the client device itself,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resolving scheduling conflicts
    • H04N21/466Learning process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e.g.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4667Processing of monitored end-user data, e.g. tre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log file of viewer sel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85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 H04N21/4854End-user interface for client configuration for modifying image parameters, e.g. image brightness, contr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4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60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the sound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icture Signal Circuit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Circuit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的而设定的调节值;以及预测装置,用于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包含与于2004年8月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序列号为JP 2004-225720的日本专利申请有关的主题,这里将其全部内容引用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记录介质以及程序,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户能够改变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的设定的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一种记录介质以及一种程序。
背景技术
最近,已经提出了具有缩放功能的电视接收机。这种电视接收机能够显示被放大或被缩小到用户希望的放大倍数的图像。
当图像被放大或者被缩小时,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function,MTF)同时改变。因此,例如,在序列号为2789560的日本专利中,提出了用于按照根据放大因数或缩小因数准备的校正系数对MTF进行调节的程序。
但是,由于在序列号为2789560的日本专利中描述的程序按照直接并且仅仅根据放大倍数确定的校正系数来调节图像品质,因此难以提供具有适合用户偏好的图像品质的图像。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以及预测装置,用于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设定装置。存储装置可以存储用户先前为缩放因数和图像的图像品质中的每一个设定的调节值。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预测装置可以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与指定的缩放因数(zoom factor)对应的图像品质的预测值进行预测。设定装置可以设定指定的缩放因数和预测值。
预测装置可以通过根据日期对先前设定的调节值加权来对预测值进行预测。
预测装置可以根据主近似线对预测值进行预测,在主近似线中,使相对于用户先前设定的调节值的平方误差总和最小。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用于图像品质的可调范围,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存储装置可以将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存储为图像品质的调节值。预测装置可以对与指定的缩放因数对应的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进行预测。调节装置可以调节用于图像品质的可调范围,使得第一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并且使得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可以分别是用于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程度。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用于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存储装置可以存储由用户设定的第一调节值、第二调节值和第三调节值。当第一调节值被设定时,预测装置可以对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和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进行预测。调节装置可以对用于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并且使得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信息可以包括图像。第一调节值可以包括图像的缩放因数。第二调节值可以包括用于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图像分辨率。第三调节值可以包括用于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图像噪声抑制程度。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并且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设定指定缩放因数和预测值的步骤。可以由存储步骤存储用户先前为缩放因数和图像的图像品质中的每一个设定的调节值。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可以由预测步骤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与指定的缩放因数对应的图像品质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对用于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的步骤。
可以由存储步骤存储由用户设定的第一调节值、第二调节值和第三调节值。当设定了第一调节值时,可以由预测步骤对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和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进行预测。可以由调节步骤对用于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并且使得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包括如下步骤: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并且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处理: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并且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以及预测单元,用于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设定单元。存储单元可以存储用户先前为缩放因数和图像的图像品质中的每一个设定的调节值。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预测单元可以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与指定的缩放因数对应的图像品质的预测值进行预测。设定单元可以设定指定的缩放因数和预测值。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调节单元,用于对用于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2为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图像处理设备的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3为示出了图2中示出的调节部分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4为由图3中示出的信息获取单元执行的信息获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5为由图3中示出的积累单元执行的积累处理的流程图;
图6为由图3中示出的最优化单元执行的最优化处理的流程图;
图7A示出了在图6的步骤S86中使用的积累数据的例子;
图7B示出了在图6的步骤S86中被挑选出的积累数据的例子;
图8为示出了图3中示出的预测部分的功能结构的例子的框图;
图9为在图6的步骤S87中进行的最佳值预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在图9的步骤S115中进行的预测程序1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1用于说明主近似线;
图12用于说明在图10的步骤S232中,利用主近似线计算最佳值的处理;
图13为在图9的步骤S119进行的预测程序2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用于说明偏好空间;
图15用于说明在图13的步骤S261中计算最佳值的处理;
图16用于说明在图13的步骤S262中的偏好空间的可调节范围;
图17用于说明在图13的步骤S265中,对可调节范围进行的调节;
图18为在图13的步骤S117中的预测程序3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用于说明主近似线;
图20示出了输入图像例子;
图21A示出了具有缩放因数1×的输出图像的例子;
图21B示出了具有缩放因数2×的输出图像的例子;
图21C示出了具有缩放因数3×的输出图像的例子;
图22A示出了具有相对低分辨率的输出图像的例子;并且
图22B示出了具有较高分辨率的输出图像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的主要结构的例子的框图。图像处理设备1包括输入装置11、修改部分12、输出装置13和调节部分14。
例如,输入装置11,如电视调谐器,将预定频道中的图像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输入到修改部分12。修改部分12对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作为输出信号输出到输出装置13,并且使输出装置13显示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
修改部分12包括图像品质修改单元21和放大倍数修改单元31。图像品质修改单元21包括旋钮22和24。用户通过转动旋钮22,将用于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分辨率调整到预定值。通过调节旋钮22设定的分辨率被显示在显示器23上。相似地,用户通过转动旋钮24,将用于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噪声抑制程度(以下简称为噪声抑制(noiserejection))调整到预定值,并且通过调节旋钮24设定的噪声抑制被显示在显示器25上。
放大倍数修改单元31包括旋钮32。用户通过旋转旋钮32将缩放因数调整到预定值。通过调节旋钮32设定的缩放因数被显示在显示器33上。
调节部分14包括积累单元41和最优化单元42。积累单元41将通过修改部分12修改的缩放因数、分辨率以及噪声抑制的调节值积累为记录。最优化单元42按照在积累单元41中积累的记录,预测对于由用户设定的缩放因数来说为最佳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预测值,并且,将预测值输出到修改部分12。
下面对按照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1的操作进行描述。从输入装置11输入的图像信号通过修改部分12提供给输出装置13,并且在输出装置13上显示相应的图像。用户观看图像,如果需要放大或缩小图像,则操作旋钮32。通过操作旋钮32来设定缩放因数,并且将设定的缩放因数显示在显示器33上。放大倍数修改单元31根据用户指定的缩放因数,放大或缩小对于从输入装置11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尺寸,并且将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输出装置13。于是,在输出装置13上显示具有由用户设定的缩放因数的图像。
相似地,用户操作旋钮22以指定预定分辨率,并且操作旋钮24以指定希望的噪声抑制。被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被分别显示在显示器23和25上。图像品质修改单元21根据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对从输入装置11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将图像信号变为由放大倍数修改单元31指定的缩放因数,并且将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提供给输出装置13。于是,按照用户指定的缩放因数,将根据用户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对其进行了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图像显示在输出装置13上。
在积累单元41中,将用户指定的缩放因数、分辨率以及噪声抑制的调节值积累为记录。因此,在积累之后,当用户通过操作放大倍数修改单元31的旋钮32来指定预定缩放因数时,最优化单元42将以前由用户为指定的缩放因数而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预测为最佳值(预测值),并且将预测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提供给图像品质修改单元21。图像品质修改单元21根据从最优化单元42提供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对从输入装置11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并且输出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
如上所述,一旦用户通过操作旋钮22、24和32指定了偏好的状态,则仅通过指定缩放因数来自动预测适合于用户偏好的图像品质(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并且显示具有这样的图像品质的图像。
图2为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起图像处理设备作用的电视接收机的结构的例子。图像处理设备51包括电视调谐器61、输入开关62、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图像品质设定单元64、声音品质设定单元65、监视器66、光接收器67、控制器68、可移动介质69和调节部分70等。调节部分70包括积累单元81、最优化单元82和信息获取单元83。这些部件单元通过总线60相互连接,因而可以给每个单元提供需要的控制指令。
电视调谐器61对通过天线(没有示出)接收的,来自地波或卫星等的无线电波信号RS进行解调,并且将得到的图像信号IS1和音频信号AS1输出到输入开关62。输入开关62还接收从数字多用盘(DVD)、录像机(VCR)或类似设备(没有示出)输出的图像信号IS2和音频信号AS2。输入开关62根据来自控制器68的指令,从输入的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当中选择来自预定信号源的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输入开关62将选择的图像信号提供给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将选择的音频信号输出到声音品质设定单元65。
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根据来自控制器68的控制指令,修改输入图像信号的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并且将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品质设定单元64。换句话说,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具有与图1中示出的修改部分12的功能对应的功能。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从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品质中,修改对于缩放因数的设定以及用于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图像品质设定单元64对未被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修改的其它图像品质如亮度和色调等进行设定。将色调和亮度被图像品质设定单元64调节过的图像信号提供给监视器66。声音品质设定单元65按照来自控制器68的控制指令,调节输入音频信号的声音品质,并且将经过处理的音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66。监视器66显示对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并且通过包含在监视器66中的扬声器,输出对应于输入音频信号的声音。
控制器68包括,例如,微型计算机。光接收器67接收来自遥控器(没有示出)的红外辐射信号,并且向控制器68输出与接收的红外辐射信号对应的信号。控制器68根据从光接收器67提供的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并且通过总线60将控制指令输出到每个单元。
调节部分70的信息获取单元83包括,例如,微型计算机。信息获取单元83根据通过总线60接收的控制指令,对积累单元81和最优化单元82进行控制。与图1中的积累单元41对应的积累单元81将通过信息获取单元83获取的控制指令积累为记录。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与图1中的最优化单元42对应的最优化单元82根据,例如,在积累单元81中积累的缩放因数、分辨率、噪声抑制和频道等,将对于指定的缩放因数来说为最佳的分辨率和噪声因数预测为预测值,并且将预测值输出到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
当需要时安装可移动介质69,并且可移动介质69向控制器68提供其上记录的程序等。
图3为示出了调节部分70的积累单元81、最优化单元82以及信息获取单元83的详细结构的例子。
积累单元81包括接收部分101、存储部分102、发送部分103和接收部分104等。接收部分101接收来自信息获取单元83的发送部分165的控制指令,并且将接收的控制指令提供给存储部分102,从而将控制指令存储在存储部分102中。接收部分104接收来自最优化单元82的发送部分132的读出指令,并且将接收的读出指令输出到存储部分102。发送部分103将从存储部分102读出的控制指令输出到最优化单元82的接收部分131。
最优化单元82包括接收部分131、发送部分132、接收部分133、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预测部分135和发送部分136等。
当接收到从信息获取单元83的发送部分164输出的最优化指令时,为了进行与最优化指令对应的最优化处理,接收部分133生成用于读取存储在积累单元81中的控制指令的读出指令,并且将生成的读出指令输出到发送部分132。发送部分132将从接收部分133接收的读出指令输出到积累单元81的接收部分104。接收部分131接收从积累单元81的发送部分103提供的控制指令,并且将接收的控制指令输出到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和预测部分135。
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提取包含在从存储部分102读出的并且从接收部分131提供的控制指令中的条件信息,并且,将提取的结果输出到预测部分135。预测部分135将与由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从从接收部分131输入的控制指令中提取的条件对应的最佳值预测为预测值,并且将预测值输出到发送部分136。发送部分136将从预测部分135提供的预测值输出到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
信息获取单元83包括比较部分161、存储部分162、比较部分163、发送部分164和发送部分165。
比较部分161判断通过总线60提供的控制指令是否与上次获取的并且被存储在存储部分162中的控制指令相同。为了将控制指令与下一个控制指令进行比较,存储部分162暂时存储通过总线60从比较部分161获取的控制指令。
比较部分163判断从比较部分161提供的控制指令是否是放大倍数修改指令。如果该控制指令为放大倍数修改指令,则比较部分163生成最优化指令,并且将生成的最优化指令输出到发送部分164。发送部分164将从比较部分163提供的最优化指令输出到最优化单元82的接收部分133。
发送部分165将被比较部分161判断为与上次的控制指令不同的控制指令输出到积累单元81的接收部分101。
下面对图2中示出的图像处理设备51的操作进行描述。
当用户操作遥控器并且命令,例如,接收预定频道中的电视广播时,与命令对应的红外辐射信号被光接收器67接收,并且,相应的信号被提供给控制器68。控制器68根据接收的信号,通过总线60向电视调谐器61输出控制指令,以命令接收预定频道中的广播。当接收到控制指令时,电视调谐器61为指定频道接收电视广播信号,将电视广播信号解调为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并且将经过解调的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输出到输入开关62。由于命令接收电视广播,控制器68通过总线60向输入开关62输出控制指令,以选择电视调谐器61的输出。输入开关62根据控制指令选择从电视调谐器61提供的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将图像信号提供给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并且将音频信号输出到声音品质设定单元65。
如果没有给出改变输入图像信号的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的命令,则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将输入的图像信号输出到图像品质设定单元64。图像品质设定单元64根据通过总线60从控制器68提供的控制指令,将从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提供的图像信号的亮度和色调调节到指定值,并且将经过处理的图像信号输出到监视器66。声音品质设定单元65根据从控制器68提供的控制指令,对从输入开关62提供的音频信号的声音品质进行调节,并且将经过处理的音频信号输出到监视器66。
如上所述,将指定频道中的电视广播的图像和声音输出到监视器66。
当用户控制遥控器以指定缩放因数和分辨率建立处理时,控制器68通过总线60对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进行控制。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按照控制生成按照指定的缩放因数被放大或缩小的图像的图像信号,并且进行满足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这样,按照用户指定的缩放因数,将根据用户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对其进行了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66上。
当用户指定为手动模式时,进行上述处理。换句话说,根据由使用遥控器的用户操作所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进行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由对总线60进行监控的信息获取单元83获得用于缩放因数、分辨率、噪声抑制以及频道的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提供给积累单元81,并且控制指令作为记录被存储在积累单元81的存储部分102中。
相反,在用户指定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对用户为指定的缩放因数而预先指定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最佳值进行预测,并且自动将该分辨率和该噪声抑制设定为预测值。以下将对用户指定为自动模式的情况进行描述。
图4示出了由信息获取单元83执行的信息获取处理。在步骤S11中,比较部分161设定待机模式。在步骤S12中,比较部分161判断是否通过总线60接收到控制指令。如果没有接收到控制指令,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11后面的处理。如果在步骤S12中判断通过总线60接收到控制指令,则在步骤S13中,比较部分161判断接收的控制指令是否与上次获得的控制指令相同。更具体地说,比较部分161对总线60进行监控,如果接收到新的控制指令,则比较部分161将新的控制指令提供给存储部分162,以便将新的控制指令存储在其中(这个处理与下述的步骤S15中的处理对应)。由此,将上次获得的控制指令存储在存储部分162中。比较部分161将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与上次获得并存储在存储部分162中的控制指令进行比较,并且判断这两个控制指令是否彼此相同。如果这两个控制指令彼此相同,则不需要存储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因此,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11后面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13中判断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与上次获得的控制指令不同,由于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是新的控制指令,因此在步骤S14中,发送部分165将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发送到积累单元81。换句话说,如果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与上次获得的控制指令不同,则比较部分161将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这是一个新的控制指令,输出到发送部分165。然后,发送部分165将从比较部分161提供的该新的控制指令发送到积累单元81的接收部分101。通过执行图5的步骤S54中的处理,将控制指令作为记录存储在积累单元81的存储部分102中,步骤S54中的处理将在以后描述。
在步骤S15中,比较部分161将这一次接收的控制指令提供给存储部分162,以便将控制指令存储在其中。在步骤S16中,比较部分163判断控制指令是不是放大倍数修改指令。换句话说,由于比较部分161将获得的控制指令输出到比较部分163,因此,比较部分163判断该控制指令是不是放大倍数修改指令。如果控制指令不是放大倍数修改指令(如果控制指令不是用于修改缩放因数的控制指令),则不需要进行最优化处理。因此,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11后面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16中判断控制指令是放大倍数修改指令,则在步骤S17中,发送部分164向最优化单元82发送最优化指令。换句话说,如果控制指令是放大倍数修改指令,则比较部分163生成用于进行最优化的指令,并且将最优化指令输出到发送部分164。发送部分164将最优化指令输出到最优化单元82的接收部分133。通过以下将描述的图6的步骤S82中的处理由最优化单元82的接收部分133接收最优化指令并且按照最优化指令进行最优化处理。
在进行了步骤S17中的处理之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1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11后面的处理。
积累单元81进行图5中的流程图所示的积累处理,以便与图4中的流程图所示的,由信息获取单元83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对应。
换句话说,在步骤S51中,存储部分102设定待机模式。在步骤S52中,存储部分102判断是否从信息获取单元83接收到控制指令。换句话说,当信息获取单元83的发送部分165在图4的步骤S14中向积累单元81发送控制指令时,积累单元81的接收部分101接收控制指令,并且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存储部分102。存储部分102判断是否通过接收部分101从信息获取单元83接收到控制指令。如果从信息获取单元83接收到控制指令,则在步骤S54中,存储部分102对控制指令进行积累。由此,将控制指令积累为存储部分102中的记录。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51。
如果在步骤S52中判断没有从信息获取单元83接收到控制指令,则在步骤S53中,存储部分102判断是否从最优化单元82接收到积累数据请求。换句话说,如以下参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进行描述的,当接收到来自信息获取单元83的最优化指令时,最优化单元82发送读取被作为记录存储在存储部分102中的控制指令(这个处理与图6的步骤S83中的处理对应)的请求。如果没有接收到请求,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5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51后面的处理。
如果在步骤S53中判断接收到来自最优化单元82的积累数据请求,则存储部分102在步骤S55中向最优化单元82发送积累数据。更具体地说,当从最优化单元82的发送部分132发送积累数据请求时,发送的请求被接收部分104接收,并且被提供给存储部分102。当接收到该请求时,存储部分102读取作为记录存储的控制指令(积累数据),并且将积累数据输出到发送部分103。发送部分103将积累数据输出到最优化单元82的接收部分131。
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5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51后面的处理。
如上所述,当接收到来自信息获取单元83的新的控制指令时,积累单元81将新的控制指令存储在存储部分102中。此外,当从最优化单元82给出读取控制指令的命令时,积累单元81读取控制指令并且将读取的控制指令输出到最优化单元82。
最优化单元82进行图6中的流程图所示的最优化处理,以便与由信息获取单元83和积累单元81进行的处理相对应。
换句话说,在步骤S81中,预测部分135设定待机模式。在步骤S82中,接收部分133接收来自信息获取单元83的最优化指令。(如果接收部分133没有接收到最优化指令,则接收部分133等待,直到接收到最优化指令为止。)换句话说,如上所述,当信息获取单元83的发送部分164在图4的步骤S17中发送最优化指令时,接收部分133接收最优化指令。在步骤S83中,发送部分132要求积累单元81发送积累数据。换句话说,当接收到最优化指令时,接收部分133按照接收的最优化指令,生成用于要求读取积累数据(作为记录积累的控制指令)的命令,并且使发送部分132将该命令输出到积累单元81的接收部分104。如上所述,当接收到积累数据请求时,积累单元81的存储部分102读取存储的积累数据,并且在图5的步骤S55中通过发送部分103发送读取的积累数据。在步骤S84中,接收部分131接收从积累单元81发送的积累数据。接收部分131将接收的积累数据输出到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和预测部分135。
在步骤S85中,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从从接收部分131提供的积累数据(控制指令)中提取条件信息。例如,将用户正在观看的频道用作条件信息。如果用户正在观看“频道8”上的电视广播,则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判断“频道8”是否包括在积累数据中。如果“频道8”包括在积累数据中,则将“频道8”提取为条件信息。将提取的条件信息提供给预测部分135。如果在积累数据中不包括“频道8”,则条件信息提取部分134选择另一种类型的条件信息。
在步骤S86中,预测部分135根据条件信息挑选出积累数据。换句话说,预测部分135在从积累单元81读取并且从接收部分131提供的积累数据(控制指令)当中选择与条件信息对应的积累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只选择与“频道8”有关的积累数据。
图7A和7B示出了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例子。预测部分135在从存储部分102中读取的,在图7A中示出的积累数据(控制指令)当中,选择被图7B中的横向矩形包围的,用于“频道8”的控制指令。在本例中,选择了用于“频道8”的缩放因数、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等。
在步骤S87中,预测部分135根据由步骤S86中的处理选择的积累数据,预测最佳值。后面将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最佳值预测处理的细节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处理,将以前为用户正在利用其观看的缩放因数指定了最多次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或者最接近以前为用户正在利用其观看的缩放因数指定了最多次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预测为最佳值(预测值)。
在步骤S88中,预测部分135将由步骤S87中的处理预测的最佳值发送到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当接收到作为最佳值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时,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根据接收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进行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因此,进行基于对由用户指定的缩放因数来说为最佳的值(用户以前为该缩放因数指定了最多次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换句话说,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自动设定对于该指定的缩放因数来说为最佳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
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81,并且重复进行步骤S81后面的处理。
下面对在图6的步骤S87中进行的最佳值预测处理进行描述。
为了进行预测处理,预测部分135包括获取部分201、加权部分202、近似线计算部分203、最佳值计算部分204、可调范围计算部分205、判断部分206、校正部分207和调节部分208。
获取部分201从由图6的步骤S86中的处理挑选出的数据当中获得用于每个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为分辨率和噪声抑制)。术语“偏好数据”表示代表用户为输入信号设定的处理程度的数据。加权部分202根据日期对由获取部分201获得的偏好数据加权。近似线计算部分203计算主近似线,其中,使相对于被加权部分202加权的偏好数据的平方误差总和为最小值。最佳值计算部分204计算用于由用户指定的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的最佳值。
可调范围计算部分205计算偏好空间的可调范围,在偏好空间中,由最佳值计算部分204计算的最佳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判断部分206对用户意图进行判断,判断由可调范围计算部分205计算的偏好空间是否在预先准备的最大偏好空间中,并且判断由近似线计算部分203计算的平方误差总和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校正部分207对可调范围进行校正,使得由可调范围计算部分205计算的偏好空间能够被容纳在预先准备的最大偏好空间中。调节部分208对偏好空间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
以下将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对在图6的步骤S87中进行的最佳值预测过程进行描述。
在步骤S111中,获取部分201根据条件信息,从在图6的步骤S86中选择的积累数据当中得到用于每个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在步骤S112中,加权部分202根据日期对偏好数据加权。将较大的权重分配给较新的数据。例如,将1.0倍的权重作用在日期在当前日期之前一个月以内生成的偏好数据上,将0.8倍的权重作用在日期在当前日期之前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的范围内生成的偏好数据上,将0.6倍的权重作用在日期在当前日期之前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的范围内生成的偏好数据上,将0.4倍的权重作用在日期在当前日期之前六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内的范围内生成的偏好数据上,将0.2倍的权重作用在当前日期之前大于或等于十二个月的日期生成的偏好数据上。用户的偏好随时间改变。因此,这样进行加权,从而优先考虑最近的用户偏好。在步骤S113中,近似线计算部分203计算主近似线和主近似线与经过加权的偏好数据之间的平方误差总和,在主近似线中,相对于经过加权的偏好数据的平方误差总和为最小值。
在步骤S114中,判断部分206根据用户此时的输入判断用户的意图。换句话说,判断部分206对用户希望自动预测偏好数据,或者用户希望定制偏好空间(定制用户输入的可能范围),或者用户没有任何希望进行判断。如果用户希望自动预测偏好数据,则在步骤S115中执行预测程序1。后面将参照图10中示出的流程图,给出对预测程序1的详细描述。如果用户希望定制偏好空间,则判断部分206在步骤S116中判断在步骤S113中计算的平方误差总和(以后将其简称为平方误差,直到参照图18进行描述为止)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TH。可以根据积累的偏好数据的数量修改预先设定的阈值TH。如果平方误差小于阈值TH,则在步骤S117中执行预测程序3。以下将参照图18中示出的流程图,给出对预测程序3的详细描述。
如果在步骤S116中判断平方误差不小于阈值TH(如果在步骤S116中判断平方误差大于或等于阈值TH),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19,以执行预测程序2。以下将参照图13中示出的流程图,给出对预测程序2的详细描述。
如果在步骤S114中判断用户不希望自动预测偏好数据或者定制偏好空间,即,如果在步骤S114中判断用户没有任何希望,则判断部分206在步骤S118中判断平方误差是否小于阈值TH。如果判断平方误差小于阈值TH,则在步骤S115中执行预测程序1。相反,如果判断平方误差大于或等于阈值TH,则在步骤S119中执行预测程序2。
换句话说,在平方误差小于阈值TH的情况下,预测程序3比预测程序2有利,预测程序1比预测程序2有利。这样,执行了上述处理。
以下将参照图10中的流程图,对预测程序1的处理进行描述。
在步骤S231中,近似线计算部分203计算具有最小平方误差的主近似线。换句话说,例如,如图11所示,当缩放因数ZR为1.0时,获得由用户预先设定的n1个数据,每个数据都包括噪声抑制和分辨率。相似地,当缩放因数ZR为1.5时,获得n2个数据,当缩放因数ZR为2.0时,获得n3个数据,当缩放因数ZR为2.5时,获得n4个数据,当缩放因数ZR为3.0时,获得n5个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总共获得n1+n2+n3+n4+n5个数据。
这里,与在图9的步骤S112中的处理相同,按照日期对偏好数据加权。然后,与在图9的步骤S113中的处理相同,计算其中关于经过加权的数据的平方误差为最小值的线L11。作为计算的结果,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线L11通过下列点:当缩放因数ZR为1.0时,噪声抑制为N1,分辨率为V1的点;当缩放因数ZR为1.5时,噪声抑制为N2,分辨率为V2的点;当缩放因数ZR为2.0时,噪声抑制为N3,分辨率为V3的点;当缩放因数ZR为2.5时,噪声抑制为N4,分辨率为V4的点;当缩放因数ZR为3.0时,噪声抑制为N5,分辨率为V5的点。
由于在图10的步骤S231中的处理与在图9的步骤S111到S113中的处理相同,因此可以省略步骤S231中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232中,最佳值计算部分204计算用于当前的缩放因数ZR的偏好数据最佳值。换句话说,根据在步骤S231中计算的主近似线,计算用于当前缩放因数ZR的偏好数据最佳值。图12示出了用于计算最佳值的原理。当获得如图11所示的主近似线L11时,如图12所示,通过根据线L11和缩放因数Z11建立并且求解线性方程,可以计算当前缩放因数ZR为Z11时的噪声抑制和分辨率。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由于线L11与由噪声抑制N11和分辨率V11定义的坐标点相交,因此将噪声抑制N11和分辨率V11预测为最佳值。
对于预测程序1,将作为预测值获得的噪声抑制N11和分辨率V11发送到放大倍数和图像品质修改单元63,并且根据预测值进行时间分辨率建立处理。
下面将参照图13所示的流程图,对预测程序2的处理进行描述。
在步骤S261中,最佳值计算部分204计算用于当前的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最佳值。例如,如图14所示,获得缩放因数ZR为1.0、1.5、2.0、2.5和3.0时由用户预先设定的噪声抑制和分辨率数据(偏好数据)。图14中由“+”表示的坐标示出了用户实际设定的噪声抑制和分辨率。从用于缩放因数的数据当中选择用于用户当前设定的缩放因数的数据。例如,当用户当前设定的缩放因数ZR为1.5时,在步骤S261中选择用于缩放因数1.5的数据(分辨率和噪声抑制)。图15中示出了选择的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日期对每个数据加权。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用较深颜色表示的数据为较新的数据,用较浅颜色表示的数据为较旧的数据。换句话说,用较大的系数对以较深颜色表示的数据加权。最佳值计算部分204计算数据重心。在重心处的分辨率的坐标点被认为是分辨率的预测值(最佳值),而在重心处的噪声抑制的坐标点被认为是噪声抑制的预测值(最佳值)。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分辨率的预测值为V21,噪声抑制的预测值为N21。
如上所述,尽管用于预测程序1的处理使用用于计算最佳值的主近似线,但由于在预测程序2中对用于用户当前设定的缩放因数的最佳值进行计算,因此,用于预测程序2的处理不使用用于预测程序1的主近似线。因此,如果主近似线与用于每个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之间的平方误差大于或等于阈值TH,则可以通过预测程序2计算更准确的最佳值。
在步骤S263中,可调范围计算部分205计算中心位于最佳值的偏好空间的可调范围(用户输入的可能范围)。
换句话说,如图16所示,通常,噪声抑制和分辨率的可调范围是固定的。即,当缩放因数ZR为1.0、1.5、2.0、2.5、3.0时,噪声抑制的可调范围在N31与N32之间,分辨率的可调范围在V31与V32之间。这意味着偏好空间被固定在其中的噪声抑制在N31与N32之间,分辨率在V31与V32的偏好空间SP1。
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根据缩放因数ZR的增加,噪声抑制可能增加,而分辨率可能减小。因此,用于用户设定的可调范围实际上减小了。换句话说,用户不能设定超过噪声抑制N32的噪声抑制,并且,用户不能设定低于分辨率V31的分辨率。对于较大的缩放因数ZR,不可能减小噪声抑制或增加分辨率。因此,对噪声抑制设定较小的可调范围或者对分辨率设定较大的可调范围仅仅减小了利用效率,而实际上,设定这样的可调范围没有太大意义。换句话说,对于较大的缩放因数ZR,用户只能设定极窄的可调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对于较大的缩放因数,用户也能够设定相当宽的可调范围。
可调范围计算部分205获得作为可调范围的范围,其中,在步骤S261中为每个缩放因数计算的最佳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在图16中,点线表示固定偏好空间SP1,虚线表示由计算的可调范围定义的,使得用于每个缩放因数的最佳值位于可调范围中心的偏好空间SP2。
在步骤S263中,判断部分206判断计算的偏好空间是否在预先准备的最大偏好空间以内。最大偏好空间由图16中的偏好空间SP0表示。在图像处理设备51中,偏好空间SP0是作为可调范围准备的最大范围。更具体地说,偏好空间SP0是噪声抑制可以在最小噪声抑制Nmin与最大噪声抑制Nmax之间的范围内调节并且分辨率可以在最小分辨率Vmin与最大分辨率Vmax之间调节的空间。如果至少一部分在步骤S262中计算的可调范围位于最大可调偏好空间之外,则实际上不能对最大偏好空间之外的部分进行调节。因此,如果判断在步骤S262中计算的偏好空间位于预先准备的最大偏好空间之外,则校正部分207在步骤S264中对可调范围进行校正,使之包含在最大偏好空间以内。换句话说,噪声抑制的可调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被限制到最大噪声抑制Nmax和最小噪声抑制Nmin,分辨率的可调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被限制到最大分辨率Vmax和最小分辨率Vmin。
在步骤S265中,调节部分208对偏好空间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更具体地说,如果在步骤S264中对可调范围进行了校正,则将经过校正的范围设定为可调范围。相反,如果在步骤S263中判断计算的偏好空间在准备的最大偏好空间以内,则将在步骤S262中计算的可调范围设定为可调范围。
例如,如图17所示,坐标轴A0表示噪声抑制可以在最小噪声范围Nmin与最大噪声范围Nmax之间的范围内调节,并且分辨率可以在最小分辨率范围Vmin与最大分辨率范围Vmax之间的范围内调节的最大偏好空间SP0的可调范围。坐标轴A1表示噪声抑制可以在70与120之间的范围内调节,分辨率可以在40与150之间的范围内调节的偏好空间。当用户在坐标轴A0以内,对由坐标轴A1表示的偏好空间内的噪声抑制和分辨率进行调节时,如果被调节的值的重心离开坐标轴A1的中心,则将由中心位于重心的新的坐标轴A2表示的偏好空间SP2设定为可调范围。对于坐标轴A2,噪声抑制可以在80到130之间的范围内调节,分辨率可以在20到130之间的范围内调节。
因此,与坐标轴A1的情况相比,可以对更大的噪声抑制进行调节,并且,可以对更低的分辨率进行调节。因此,用户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设定适合于用户的偏好的噪声抑制和分辨率。
一般情况下,将可调范围初始设定为最大偏好空间SP0。在这种情况下,噪声抑制的可调范围设定在最小噪声抑制Nmin与最大噪声抑制Nmax之间,分辨率的可调范围设定在最小分辨率Vmin与最大分辨率Vmax之间。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可调范围过宽,因而难以迅速设定用户希望的调节值。因此,将最大可调范围的一部分设定为此时的可调范围,使用户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对用户希望的调节值进行设定。
每当用户对调节值进行设定时,可调范围都可能从坐标轴A1变到坐标轴A2。或者,可以在每当进行了预定数量的设定操作时,改变可调范围。
这样的调节方法不一定应用于图像调节。这样的调节方法可以应用于对其他类型的信息,如声音的输出状态进行调节。
图18详细示出了预测程序3的处理。预测程序3的基本处理与图13中的预测程序2的步骤S261到S265的处理相似。但是,在图13的步骤S261中,如图15所示,根据用于当前缩放因数的重心的值,计算用于当前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最佳值。相反,在图18的预测程序3的处理中,在步骤S291中,由近似线计算部分203计算具有最小平方误差的主近似线。然后,在步骤S292中,最佳值计算部分204根据在步骤S291中计算的主近似线,计算用于当前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最佳值。换句话说,在步骤S291和S292中进行与图10的步骤S231和S232中的处理相似的处理。
然后,在步骤S293到S296中进行与图13的步骤S262到S265中的处理相似的处理。
换句话说,在预测程序3的处理中,根据基本近似线计算最佳值,并且,设定以最佳值为中心的可调范围。
在以上对预定部分之后的描述中,已经将平方误差总和称为平方误差。
在上述处理中,尽管将两个数据,即噪声抑制和分辨率,用作对应于预定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但是,也可以存在仅有一个偏好数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图19所示,在由缩放因数和一个偏好数据定义的坐标空间中,可以根据具有最小平方误差总和的主近似线L31,得到与当前缩放因数Z61对应的,作为最佳值D61的偏好数据。
此外,尽管在上述处理中将平方误差总和与阈值TH进行比较,但不一定将平方误差总和用于比较。可以使用基于平方误差总和的值,如通过将总和除以预定数得到的值(例如,通过将总和除以偏好数据的个数得到的值),或者使用考虑到偏好数据的个数,为了使其包含在预定范围以内而被归一化的值。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为了与阈值TH进行比较而读取基于平方误差总和(从预定部分直到参照图18进行的描述,简称为平方误差)的值,而不是读取平方误差总和以外,进行与上述处理相似的处理。换句话说,从预定部分直到参照图18进行的描述,用于与阈值TH进行比较的平方误差总和或者基于平方误差总和的值被简称为平方误差。
此外,在使用基于平方误差总和的值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积累的偏好数据的个数来修改阈值TH。
作为上述处理的结果,举例来说,当通过图像处理设备51中的电视调谐器61接收图20所示的图像时,如果用户设定缩放因数1×、缩放因数2×、或缩放因数3×,则在监视器66上显示图21A、图21B或图21C所示的图像。换句话说,当用户将缩放因数设定为2×时,如图21B所示,放大和显示具有图21A中的视场角F2的2×变焦的图像。当用户将缩放因数设定为3×时,如图21C所示,放大和显示具有图21A中的视场角F3的3×变焦的图像。
例如,根据用户的调节记录,预测当用户指定缩放因数为1×时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最佳值。例如,如图22A或图22B所示,显示基于使用最佳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的时间分辨率处理的图像。图22A示出了设定相对低的分辨率时的图像,而图22B示出了当设定较高分辨率时的图像。
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如果利用软件执行上述一系列处理,则构成软件的程序被从网络或记录介质安装到安装在专用硬件中的计算机上,或者,例如,安装到能够通过安装各种程序来执行各种功能的通用个人计算机上。
记录介质不仅包括如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DVD)、磁光盘(包括迷你光盘(MD))或半导体存储器等用于记录程序并且为了将程序提供给独立于设备主机的用户而被分发的可移动介质69,而且包括记录程序并且安装在设备主机中,以提供给用户的ROM或硬盘,如图2所示。
在本说明书中,不必以按照写入的顺序的年月日顺序执行用于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的步骤。可以在不按照年月日顺序执行的情况下,并行或独立地执行这些步骤。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表示由多个设备构成的整个设备。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具有适合于用户偏好的图像品质的图像。具体来说,按照本发明,可以在用户指定缩放因数的情况下,提供具有用户希望的图像品质的图像。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对信息的输出状态进行调节。具体来说,按照本发明,能够方便、准确、快速地调节用户希望的输出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以内的设计要求或其它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次组合或改变。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
预测装置,用于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以及
设定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用户先前为缩放因数和图像的图像品质中的每一个而设定的调节值;
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所述预测装置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与指定的缩放因数对应的图像品质的预测值进行预测;并且
所述设定装置设定指定的缩放因数和预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测装置通过根据日期对先前设定的调节值加权来对预测值进行预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预测装置根据主近似线对预测值进行预测,在主近似线中,相对于用户先前设定的调节值的平方误差总和为最小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调节装置,用于对图像品质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将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存储为图像品质的调节值,所述第一调节值和所述第二调节值包括对应于所述指定的缩放因数的偏好数据;
所述预测装置对与指定的缩放因数对应的第一调节值的预测值和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进行预测;并且
所述调节装置对图像品质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第一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并且使得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第一调节值和第二调节值分别为用于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分辨率和噪声抑制程度。
7.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
预测装置,用于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以及
调节装置,用于对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由用户设定的第一调节值、第二调节值和第三调节值;
当第一调节值被设定时,所述预测装置对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和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进行预测,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值和所述第三调节值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调节值偏好数据;并且
所述调节装置对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并且使得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信息包括图像;
所述第一调节值包括图像缩放因数;
所述第二调节值包括用于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图像分辨率;并且
所述第三调节值包括用于分辨率建立处理的图像噪声抑制程度。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
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以及
设定指定的缩放因数和预测值,其中:
由所述存储步骤存储用户先前为缩放因数和图像的图像品质中的每一个而设定的调节值;
当用户指定了缩放因数时,由所述预测步骤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与指定的缩放因数对应的图像品质的预测值进行预测。
1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存储用户先前为信息的输出状态而设定的调节值;
根据存储的调节值,对用于调节输出状态的预测值进行预测;以及
对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由所述存储步骤存储由用户设定的第一调节值、第二调节值和第三调节值;
当设定了第一调节值时,由所述预测步骤对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和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进行预测;并且
由所述调节步骤对输出状态的可调范围进行调节,使得第二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并且使得第三调节值的预测值大致位于可调范围的中心,
其中所述调节值包括偏好数据。
CNB2005100884802A 2004-08-02 2005-08-02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63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25720A JP4655533B2 (ja) 2004-08-02 2004-08-02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4225720 2004-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35180A CN1735180A (zh) 2006-02-15
CN100486320C true CN100486320C (zh) 2009-05-06

Family

ID=35731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848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6320C (zh) 2004-08-02 2005-08-02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561207B2 (zh)
JP (1) JP4655533B2 (zh)
KR (1) KR101235067B1 (zh)
CN (1) CN1004863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5533B2 (ja) * 2004-08-02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085283B2 (ja) * 2005-02-14 2008-05-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ジェクタ、プログラム、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080092172A1 (en) * 2006-09-29 2008-04-17 Guo Katherine 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zooming feature for mobile video service
JP4862668B2 (ja) * 2007-01-24 2012-0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2158076B1 (en) * 2007-06-15 2013-03-06 UPM-Kymmene Corporation A release product
JP2010238094A (ja) * 2009-03-31 2010-10-21 Sony Corp 操作入力装置および操作入力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WO2011132235A1 (ja) * 2010-04-23 2013-07-18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129312B2 (en) * 2014-09-11 2018-11-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ynamic video streaming based on viewer activity
US9928696B2 (en) * 2015-12-30 2018-03-27 Immersion Corporation Externally-activated haptic devices and system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9A (zh) * 1995-11-02 1997-07-09 索尼公司 可调整屏上显示参数的视频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324181A (zh) * 2000-05-16 2001-11-2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
CN1406438A (zh) * 2000-11-15 2003-03-26 索尼公司 信息信号处理装置、信息信号处理方法、图像信号处理装置及使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使用的系数种类数据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系数数据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以及信息提供媒体
CN1507745A (zh) * 2002-01-30 2004-06-23 ���ṫ˾ 生成在图像显示设备中使用的系数类型数据或系数数据的装置、方法、程序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89560B2 (ja) * 1986-05-01 1998-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データの変倍処理装置
US4996642A (en) * 1987-10-01 1991-02-26 Ne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items
KR100290856B1 (ko) * 1999-03-03 2001-05-15 구자홍 디지털 티브이의 영상 확대 장치
US7236637B2 (en) * 1999-11-24 2007-06-26 Ge Medical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display of a compressed digitized image
US6643416B1 (en) * 1999-11-30 2003-11-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ecessary resolution for zoom and crop images
US6603489B1 (en) * 2000-02-09 2003-08-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alendaring system that automatically predicts calendar entries based upon previous activities
US7107491B2 (en) * 2001-05-16 2006-09-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for performing automated predictive reliability
US7058708B2 (en) * 2001-06-12 2006-06-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redicted future user accounts assigned to a computer
CA2450439A1 (en) * 2001-06-15 2002-12-27 Salary.Com Compensation data prediction
JP3885594B2 (ja) * 2002-01-30 2007-02-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の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を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媒体、並びに係数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係数データ生成方法
JP4026491B2 (ja) * 2002-12-13 2007-12-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信号処理装置、画像信号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TWI289291B (en) * 2003-04-29 2007-11-0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Sub-screen image decoder
JP4655533B2 (ja) * 2004-08-02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39A (zh) * 1995-11-02 1997-07-09 索尼公司 可调整屏上显示参数的视频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324181A (zh) * 2000-05-16 2001-11-2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
CN1406438A (zh) * 2000-11-15 2003-03-26 索尼公司 信息信号处理装置、信息信号处理方法、图像信号处理装置及使用它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使用的系数种类数据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系数数据生成装置及生成方法,以及信息提供媒体
CN1507745A (zh) * 2002-01-30 2004-06-23 ���ṫ˾ 生成在图像显示设备中使用的系数类型数据或系数数据的装置、方法、程序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49040A (ko) 2006-05-18
US20090009663A1 (en) 2009-01-08
US20060023122A1 (en) 2006-02-02
CN1735180A (zh) 2006-02-15
JP2006050088A (ja) 2006-02-16
JP4655533B2 (ja) 2011-03-23
KR101235067B1 (ko) 2013-02-22
US7944505B2 (en) 2011-05-17
US7561207B2 (en) 2009-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320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CN100505853C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EP1549055B1 (en) Data processing device,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S20050264705A1 (en) Broadcast rece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having volume control
US784012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CN102845076B (zh) 显示装置、控制装置、电视接收机、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US20140040969A1 (en) Resource sharing system of set-top boxes
US2004012868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channel set up in a television signal receiver
US2007018374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control recording of a digital program
JP438996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RU222507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цветной аудиовизуальной программы
KR100248003B1 (ko) 채널별 시청환경을 자동 변환하는 영상 재생장치 및 그에 따른채널별 시청환경 설정/변환방법
US70096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V settings
CN100574455C (zh) 显示系统、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KR20050031453A (ko)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기록 매체,및 프로그램
CN100473127C (zh) 电视广播接收器以及控制其外部装置的方法
US20050128351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890962B (zh) 用于执行可选择频道搜索的方法及装置
KR20030004444A (ko) 텔레비전 신호 수신기에서의 채널 설정을 가능하게 하기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030227569A1 (en) Automatic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optimizing television viewing conditions
EP3544307A1 (en) Content distribution device
JP5003048B2 (ja) 映像出力システム
KR100258186B1 (ko) 인터넷 티브이의 특정 화면 저장 장치
JPH11234645A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端末装置
JP2830400B2 (ja) 選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06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