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9227C -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9227C
CN100479227C CNB2006101057731A CN200610105773A CN100479227C CN 100479227 C CN100479227 C CN 100479227C CN B2006101057731 A CNB2006101057731 A CN B2006101057731A CN 200610105773 A CN200610105773 A CN 200610105773A CN 100479227 C CN100479227 C CN 1004792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electrode
medial surface
form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1057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05240A (zh
Inventor
丰田直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05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05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92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922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40Thermal treatment, e.g. anneal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vent vapo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场致发光装置,其具备:具有透光性的管状的第一电极;设置于该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场致发光层;和设置于该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该装置经以下工序而制造:在第一电极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场致发光层形成液,在第一电极的内侧面上形成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通过将形成于第一电极的内侧面上的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场致发光层的工序。该情况下,容易变更场致发光装置的尺寸或形状,从而提高场致发光装置的生产率。

Description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棒状的发光装置中已知有:利用密封于玻璃管内的稀有气体等的放电现象的荧光灯或霓虹灯等。但是,这些利用放电现象的发光装置存在其小型化或低耗电化困难的问题。因此,近年,作为可解决小型化与低耗电化二者的棒状的发光装置,在棒状构件的外周面具有场致发光(以下简称“EL”)元件的棒状的场致发光装置(以下简称“EL装置”)受到关注。
在这种EL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已知有:在挠性的薄片基板上依次层叠第一电极(阳极)、有机层、第二电极(阴极),将该薄片基板卷绕到支撑棒上的卷绕法;或在棒状的阴极上依次蒸镀有机层、阴极、密封层的蒸镀法(例如,特开平11-265785号公报及特开2005-108643号公报)。
但是,在特开平11-265785号公报所记载的卷绕法中,弯曲形成于薄片基板上的EL元件卷绕到支撑棒的外周面上。因此,支撑棒被小型化,剩余的压缩应力或拉伸应力将施加到卷绕的EL元件的各层中。其结果,导致各层的电特性的劣化,进而存在损害EL装置的生产率的问题。
另外,在特开2005-108643号公报所记载的蒸镀法中,通过指向性强的蒸镀依次层叠各层。因此,对于EL装置的尺寸的大型化或形状的复杂化的要求,难以形成均匀膜厚的有机层或阴极,存在明显降低其生产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变更尺寸或形状,从而提高了生产率的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提供制造场致发光装置的方法。场致发光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其为具有透光性,且呈管状;场致发光层,其设置于该第一电极的内侧面;和第二电极,其设置于该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上。该方法包括:将场致发光层形成液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第一电极的内侧面上形成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通过将形成于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场致发光层的工序;将第二电极形成液在所述场致发光层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形成第二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通过将形成于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第二电极的工序;将第一电极形成液在具有透光性的管状构件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管状构件的内侧面形成第一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通过将形成于管状构件的内侧面的第一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第一电极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体化本发明的场致发光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相同的场致发光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3~图6是说明相同的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6说明具体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场致发光装置(以下简称“EL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如图1所示,EL装置10具有作为管状构件的管11。管11是由透光性的绝缘材料构成的截面圆形状的管,例如由各种玻璃材料等无机材料、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树脂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管11形成为,内径约5mm、长度约200mm,但并非限定于此,只要是其内周面11b上可形成后述的各种液态膜的尺寸即可。
管11的外周面11a上,如图1及图2的以双点划线所示,形成有覆盖管11的整体的密封层12。密封层12是具有阻气性的透光性的无机或有机高分子膜,可阻隔包含水分或氧等的空气进入到管11内。
管11的内侧面(内周面11b)上形成有作为第一电极的阳极层13。阳极层13是在管11的整个内周面11b内以均匀的膜厚形成的透光性的阳极。阳极层13由功函数大的导电性材料(阳极层形成材料:例如,ITO(Indium-Tin-Oxide)、SnO2、含Sb的SnO2、含Al的ZnO等无机氧化物,或者聚噻吩或聚吡咯等透明导电树脂等)形成。并且,阳极层13电连接于供给用于驱动EL装置10的驱动电源的电源装置G的一端,向后述的空穴输送层14注入空穴。
阳极层13的内侧面(内周面13a)上形成有构成场致发光层(以下简称“EL层”)的空穴输送层14。空穴输送层14是在所述阳极层13的整个内周面13a内以均匀的膜厚形成的有机层。本实施方式的空穴输送层14未特别限定其膜厚,但若空穴输送层14的厚度过薄,则可能产生小孔(pinhole),另一方面,若空穴输送层14过厚,则空穴输送层14的透射率劣化,后述的发光层15的发光色的色度(色调)有可能变化。因此,优选为10~150nm左右,更优选为50~100nm左右。构成空穴输送层14的空穴输送层材料由共轭类的有机化合物形成,在根据其电子云扩散的性质上,具有将从阳极层13注入的空穴输送到后述的发光层15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空穴输送层材料是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以下简称“PEDOT”),但并非限定于此,可利用如以下所示的各种低分子的空穴输送层材料或各种高分子的空穴输送层材料,还可组合这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利用。
作为低分子的空穴输送层材料,例如可利用例如对二氨基联苯(benzidine)衍生物、三苯基甲烷衍生物、苯二胺(phenylenediamine)衍生物、苯乙烯基胺(styrylamine)衍生物、腙(hydrazone)衍生物、吡唑啉(pyrazoline)衍生物、咔唑(carbazole)衍生物、卟啉(porphyrin)化合物等。
作为高分子的空穴输送层材料,例如可利用一部分中包括上述低分子构造的(作为主链或侧链)的高分子化合物、或聚苯胺(polyaniline)、聚噻吩亚乙基(polythiophenevinylene)、聚噻吩、α-萘基苯基二胺(α-naphtylphenyldiamine)、“PEDOT”与聚苯乙烯磺酸的混合物(Baytron P,バィェル公司商标)、以三苯胺或乙二胺为分子核的各种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等。
使用上述的低分子的空穴输送材料时,在空穴输送层材料中,根据需要,可添加粘合剂(高分子粘合剂)。作为粘合剂,优选使用不极度阻碍电荷输送且可见光的吸收率低的粘合剂,具体为,可组合聚环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聚偏二乙烯(polyvinylidene)、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硅氧烷(polysiloxane)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使用。另外,也可在该粘合剂中使用上述的高分子类的空穴输送材料。
在空穴输送层14的内侧面(内周面14a)上形成有构成EL层的发光层15。发光层15是在所述空穴输送层14的整个内周面14a内以均匀的膜厚形成的有机层。发光层15的膜厚并未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0~150nm左右,更优选为50~100nm左右。通过使发光层15的厚度在所述范围内,可改善空穴与电子的再结合的效率,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光层15的发光效率。构成发光层15的发光层材料是在所述阳极层13与后述的阴极层16之间施加电压时,能够注入来自阳极层13侧的空穴与来自后述的阴极层16的电子的材料。并且,发光层15通过在空穴与电子再结合时释放的能量而生成激子(exciton),并通过该激子返回基底状态的能量释放而发出荧光或磷光(发光)。
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层材料是芴-二噻吩共聚物(以下简称“F8T2”),但并非限定于此,可利用如以下所示的公知的各种低分子的发光层材料或各种高分子的发光层材料,还可组合这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利用。
作为低分子的发光层材料,例如可利用例如环戊二烯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三苯胺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二苯乙烯苯、噻吩环化合物、吡啶环化合物、吡啶环衍生物、紫环酮(perynone)衍生物、二萘嵌苯衍生物、香豆素(coumarin)衍生物、铝喹啉配位化合物、苯喹啉铍配位化合物、苯并噁唑锌配位化合物、苯并噻唑锌配位化合物、偶氮甲基锌配位化合物、卟啉锌配位化合物、铕配位化合物等金属配位化合物等。
作为高分子的发光层材料,例如可利用对苯撑乙烯衍生物、聚对苯衍生物、聚硅烷衍生物、聚乙炔衍生物、聚噻吩衍生物、聚乙烯基咔唑、聚芴酮(polyfluorenone)衍生物、聚喹喔啉(polyquinoxaline)衍生物、聚亚乙烯基苯乙烯(polyvinylene styrene)衍生物、及它们的共聚物、以三苯胺或乙二胺等为分子核的各种树枝状聚合物等。
发光层15的内侧面(内周面15a)上形成有作为第二电极的阴极层16。阴极层16是在所述发光层15的整个内周面15a内以均匀的膜厚形成的阴极。阴极层16由功函数低的导电性材料(例如,Li、Mg、Ca、Sr、La、Ce、Er、Eu、Sc、Y、Yb、Ag、Cu、Al、Cs、Rb的金属元素单体等)形成,电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G的另一端,并向发光层15注入电子。
还有,阴极层材料,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可使用包含这些的两种成分、三种成分的合金类。特别是,使用合金时,优选使用包含Ag、Al、Cu等稳定的金属元素的合金,具体为,优选使用MgAg、AlLi、CuLi等合金。通过使用这种合金,能够实现提高阴极层16的电子注入效率及稳定性。
并且,若驱动电源装置G在阳极层13与阴极层16之间施加电压,则来自阳极层13的空穴经由空穴输送层14移动到发光层15,来自阴极层16的电子移动到发光层15,在发光层15中,空穴与电子再结合。若空穴与电子再结合,则发光层15通过在再结合时释放的能量而生成激子(exciton),并通过激子向基底状态的迁移而发光。
下面,根据图3~图6,对上述的EL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沿箭头方向向管11内导入作为第一电极形成液的阳极层形成液21。本实施方式的阳极层形成液21是将上述的阳极层形成材料“ITO”的纳米微粒分散到有机类分散剂中的液态体,为了易于形成后述的阳极层液态膜21L,优选为相对于内周面11b的后退接触角θ1在45°以下的液态体。
若导入阳极层形成液21,则如图3所示,将导入的阳极层形成液21的一部分从管11导出,并在管11的整个内周面11b上形成由阳极层形成液21构成的阳极层液态膜21L。此时,由于阳极层液态膜21L的膜厚由所述后退接触角θ1控制,因此,以均匀的膜厚形成在大致整个内周面11b上。
若形成阳极层液态膜21L,则将管11搬入干燥及烧成炉中,依次升温至对应于阳极层形成液21的规定的干燥温度及烧成温度,干燥及烧成阳极层液态膜21L。由此,能够应对管11的内径或长度、形状的变更,并能够在整个内周面11b上形成均匀膜厚的阳极层13。
还有,在通过上述的阳极层形成液21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及烧成而形成的阳极层13的膜厚小于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再次重复上述的阳极层形成液21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及烧成,从而对阳极层13进行厚膜化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阳极层形成液21的溶剂或分散剂,降低所述后退接触角θ1,从而对阳极层液态膜21L厚膜化的结构。反之,在通过上述的阳极层形成液21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及烧成而形成的阳极层13的膜厚超过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在导出阳极层形成液21时,对管11内压送加压空气,增大阳极层形成液21的导出量,从而减小阳极层液态膜21L的膜厚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阳极层形成液21的溶剂或分散剂,增加所述后退接触角θ1,从而对阳极层液态膜21L进行薄膜化的结构。
若在管11中形成阳极层13,则进行形成空穴输送层14的空穴输送层形成工序。即,如图4所示,在具有阳极层13的管11内,以充满该管11内的方式沿箭头方向导入构成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本实施方式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是将上述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材料的“PEDOT”溶解到水系溶剂(例如,水、甲醇等低级醇、乙氧基乙醇等纤维素溶剂等)中的液态体,为了易于形成后述的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优选为相对于内周面13a的后退接触角θ2在45°以下的液态体。还有,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由上述的低分子类的空穴输送层材料、和对应于该空穴输送层材料的有机类或无机类的溶剂或者分散剂构成的液态体。
若导入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则如图4所示,将导入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一部分从管11导出,并在所述阳极层13的整个内周面13a上形成由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构成的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此时,由于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的膜厚由所述后退接触角θ2控制,因此,以均匀的膜厚形成在大致整个内周面13a上。
若形成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则将管11搬入干燥炉中,升温至对应于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规定的干燥温度,干燥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由此,能够应对管11的内径或长度、形状的变更,并能够在阳极层13的整个内周面13a上形成均匀膜厚的空穴输送层14。
还有,在通过上述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而形成的空穴输送层14的膜厚小于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再次重复上述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从而对空穴输送层14进行厚膜化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溶剂或分散剂,降低所述后退接触角θ2,从而对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进行厚膜化的结构。反之,在通过上述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而形成的空穴输送层14的膜厚超过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在导出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时,对管11内压送加压空气,增大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导出量,从而减小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的膜厚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的溶剂或分散剂,增加所述后退接触角θ2,从而对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薄膜化的结构。
若在管11中形成空穴输送层14,则进行形成发光层15的发光层形成工序。即,如图5所示,在具有空穴输送层14的管11内,以充满该管11内的方式沿箭头方向导入发光层形成液23。本实施方式的发光层形成液23是将上述的发光层形成材料的“F8T2”溶解到无机性有机溶剂(例如,苯、甲苯、二甲苯、环己基苯、二氢苯并呋喃、三甲基苯、四甲基苯等)中的液态体,为了易于形成后述的发光层液态膜23L,优选为相对于内周面14a的后退接触角θ3在45°以下的液态体。还有,发光层形成液23并非限定于此,还可以是由上述的低分子类的发光层材料、和对应于该发光层材料的有机类或无机类的溶剂或者分散剂构成的液态体。
若导入发光层形成液23,则如图5所示,将导入的发光层形成液23的一部分从管11导出,并在所述空穴输送层14的整个内周面14a上形成由发光层形成液23构成的发光层液态膜23L。此时,由于发光层液态膜23L的膜厚由所述后退接触角θ3控制,因此,以均匀的膜厚形成在大致整个内周面14a上。
若形成发光层液态膜23L,则将管11送入干燥炉中,升温至对应于发光层形成液23的规定的干燥温度,使发光层液态膜23L干燥。由此,能够应对管11的内径或长度、形状的变更,并能够在空穴输送层14的整个内周面14a上形成均匀膜厚的发光层15。
还有,在通过上述的发光层形成液23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而形成的发光层15的膜厚小于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再次重复上述的发光层形成液23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从而对发光层15厚膜化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发光层形成液23的溶剂或分散剂,降低所述后退接触角θ3,从而对发光层液态膜23L厚膜化的结构。反之,在通过上述的发光层形成液23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而形成的发光层15的膜厚超过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在导出发光层形成液23时,对管11内压送加压空气,增大发光层形成液23的导出量,从而减小发光层液态膜23L的膜厚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发光层形成液23的溶剂或分散剂,增加所述后退接触角θ3,从而对发光层液态膜23L薄膜化的结构。
若在管11中形成发光层15,则如图6所示,在具有发光层15的管11内,以充满该管11内的方式沿箭头方向导入作为第二电极形成液的阴极层形成液24。本实施方式的阴极层形成液24是将上述的阴极层形成材料的银的纳米微粒分散到有机类分散剂中的液态体,为了易于形成后述的阴极层液态膜24L,优选为相对于内周面15a的后退接触角θ4在45°以下的液态体。
若导入阴极层形成液24,则如图6所示,将导入的阴极层形成液24的一部分从管11导出,并在所述发光层15的整个内周面15a上形成由阴极层形成液24构成的阴极层液态膜24L。此时,由于阴极层液态膜24L的膜厚由所述后退接触角θ4控制,因此,以均匀的膜厚形成在大致整个内周面15a上。
若形成阴极层液态膜24L,则将管11送入干燥炉中,升温至对应于阴极层形成液24的规定的干燥温度,使阴极层液态膜24L干燥。由此,能够应对管11的内径或长度、形状的变更,并能够在发光层15的整个内周面15a上形成均匀膜厚的阴极层16。
还有,在通过上述的阴极层形成液24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而形成的阴极层16的膜厚小于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再次重复上述的阴极层形成液24的导入·导出以及干燥,从而对阴极层16厚膜化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阴极层形成液24的溶剂或分散剂,降低所述后退接触角θ4,从而对阴极层液态膜24L厚膜化的结构。反之,在通过上述的阴极层形成液24的导入及导出以及干燥而形成的阴极层16的膜厚超过规定的膜厚时,可采用:在导出阴极层形成液24时,对管11内压送加压空气,增多阴极层形成液24的导出量,从而减小阴极层液态膜24L的膜厚的结构。另外,还可采用:变更所述阴极层形成液24的溶剂或分散剂,增加所述后退接触角θ4,从而对阴极层液态膜24L薄膜化的结构。
若在管11中形成阴极层16,则在管11的整体上涂敷形成由具有阻气性的高分子膜构成的密封层12。还有,此时,对所述阳极层13及所述阴极层16的一部分实施掩模,在所述阳极层13及所述阴极层16上分别形成用于与电源装置G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区域。
由此,能够在管11的整个内周面11b上,形成应对管11的内径或长度、形状的变更的均匀膜厚的阳极层13、空穴输送层14、发光层15、阴极层16。
接着,在以下记述如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1)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具有阳极层13的管11内,导入·导出包含空穴输送层材料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从而在内周面11b上的阳极层13的整个内周面13a上形成均匀膜厚的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并且,将空穴输送层液态膜22L干燥,在阳极层13的整个内周面13a上,形成空穴输送层14。另外,在具有空穴输送层14的管11内,导入·导出包含发光层材料的发光层形成液23,从而在空穴输送层14的整个内周面14a上,形成均匀膜厚的发光层液态膜23L。并且,将发光层液态膜23L干燥,在空穴输送层14的整个内周面14a上形成均匀膜厚的发光层15。
其结果,通过导入·导出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及发光层形成液23,可形成符合管11的直径或长度的均匀膜厚的空穴输送层14及发光层15。进而,能够使空穴输送层14及发光层15应对管11的尺寸或形状的变更,并能够提高EL装置10的生产率。
(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导入·导出阳极层形成液21及阴极层形成液24,分别形成阳极层液态膜21L及阴极层液态膜24L,并通过这些阳极层液态膜21L及阴极层液态膜24L的干燥或干燥·烧成,从而形成阳极层13及阴极层16。
其结果,通过导入·导出阳极层形成液21及阴极层形成液24,能够形成符合管11的直径或长度的均匀膜厚的阳极层13及阴极层16。进而,能够应对管11的尺寸或形状的变更,并能够提高EL装置10的生产率。
(3)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管11的外周面11a上形成密封层12。其结果,能够避免包含水或氧等的空气进入到空穴输送层14及发光层15中,从而能够抑制这些空穴输送层14及发光层15的经时的劣化。
还有,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如下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管11的截面及外形分别具体化为截面是圆形状、外形是棒状。并非限定于此,截面也可以是椭圆形状或矩形状,外形也可以是弯曲成螺旋形的形状。换而言之,管11只要是其内侧可导入空穴输送层形成液22或发光层形成液23等各种液态体的管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透光性的绝缘材料构成管11,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由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即阳极层形成材料构成管11。据此,不必在管11的内周面11b上另外形成阳极层13,可省略阳极层13的形成工序,从而能够提高EL装置10的生产率。
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通过由ITO的纳米微粒构成的阳极层形成液21形成阳极层13的结构,但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导入·导出将正丁基卡必醇溶解于溶剂中的硝酸铟与无水氯化锡的混合液,从而形成由ITO构成的阳极层13,还可在内周面11b上涂敷·干燥氧化锡、氧化铟等糊(paste),从而形成由氧化锡或氧化铟构成的阳极层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管11的内周面11b上形成透光性的阳极层13,然后依次形成空穴输送层14、发光层15及阴极层16的结构。并非限定于此,也可采用在管11的内周面11b上形成透光性的阴极层16,然后依次形成发光层15、空穴输送层14及阳极层13的结构。此时,阳极层13可使用金、铂、钯、镍等金属、或硅、镓磷、无定形碳化硅等功函数的值大的半导体。或也可组合这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而使用,进而还可使用聚噻吩、聚吡咯等导电性树脂材料。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管11内分别导入·导出阳极层形成液21及阴极层形成液24,从而形成阳极层13及阴极层16的结构。并非限定于此,例如,还可采用在管11内导入阳极层形成材料及阴极层形成材料的气体,分别蒸镀形成阳极层13及阴极层16的结构,只要是可在大致整个内周面11b、15a上形成阳极层13及阴极层16的方法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有机类高分子或有机类低分子构成发光层材料。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由ZnS/CuCl、ZnS/CuBr、ZnCdS/CuBr等无机分子构成发光层材料。此时,优选将该发光层材料分散于有机粘合剂中形成发光层形成液23的结构。还有,有机粘合剂可例举氰乙基纤维素、氰乙基淀粉、氰乙基普鲁兰(Pullulan)等多糖类的氰乙基化物、氰乙基羟乙基纤维素、氰乙基丙三醇基普鲁兰等多糖类衍生物的氰乙基化物、氰乙基聚乙烯醇等多羟基化合物类的氰乙基化物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管11的内周面11b上仅形成一层发光层15的结构。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在阳极层13与阴极层16之间层叠有多层由发光层15与电荷产生层构成的单元的、所谓的多光子的构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阳极层13的内周面13a上形成空穴输送层14的结构。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省略空穴输送层14的结构,或还可采用在阳极层13与空穴输送层14之间,形成用于提高空穴对发光层15的注入效率的空穴注入层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空穴输送层14的内周面14a上形成发光层15的结构。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在空穴输送层14与发光层15之间形成抑制电子的移动的电子阻挡层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发光层15的内周面15a上形成阴极层16的结构。并非限定于此,例如,也可采用在发光层15与阴极层16之间形成将从阴极层16注入的电子输送到发光层15的电子输送层的结构。或者,还可采用在发光层15与电子输送层之间形成抑制空穴的移动的空穴阻挡层的结构。

Claims (4)

1.一种制造场致发光装置的方法,所述场致发光装置具备:第一电极,其为具有透光性,且呈管状;场致发光层,其设置于该第一电极的内侧面;和第二电极,其设置于该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上,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将场致发光层形成液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第一电极的内侧面上形成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场致发光层的工序;
将第二电极形成液在所述场致发光层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形成第二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场致发光层的内侧面的第二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第二电极的工序;
将第一电极形成液在具有透光性的管状构件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管状构件的内侧面形成第一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管状构件的内侧面的第一电极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第一电极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场致发光层形成液相对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后退接触角小于等于4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场致发光层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空穴输送层、和设置于该空穴输送层的内侧面的发光层,
形成所述场致发光层的工序包括:
将空穴输送层形成液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第一电极的内侧面形成空穴输送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空穴输送层的工序;
将发光层形成液导入及导出在制得的空穴输送层的内侧,在空穴输送层的内侧面上形成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空穴输送层的内侧面的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发光层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场致发光层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发光层、和设置于该发光层的内侧面的空穴输送层,
形成所述场致发光层的工序包括:
将发光层形成液在所述第一电极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第一电极的内侧面上形成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第一电极的内侧面的发光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发光层的工序;
将空穴输送层形成液在制得的发光层的内侧导入及导出,在发光层的内侧面形成空穴输送层形成液的液态膜的工序;
通过将形成于发光层的内侧面的空穴输送层形成液的液态膜干燥,形成空穴输送层的工序。
CNB2006101057731A 2005-07-26 2006-07-26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2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16342A JP4404026B2 (ja) 2005-07-26 2005-07-26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5216342 2005-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05240A CN1905240A (zh) 2007-01-31
CN100479227C true CN100479227C (zh) 2009-04-15

Family

ID=3767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057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9227C (zh) 2005-07-26 2006-07-26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40898B2 (zh)
JP (1) JP4404026B2 (zh)
KR (1) KR20070014041A (zh)
CN (1) CN100479227C (zh)
TW (1) TWI3309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14471U (zh) * 1976-07-19 1978-02-06
JPH03205185A (ja) 1989-10-16 1991-09-06 Ricoh Co Ltd 記録装置
JPH07155663A (ja) 1993-12-03 1995-06-20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浸漬塗布装置
WO1996008047A2 (en) * 1994-09-06 1996-03-14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a transparent structured electrode layer made from a conductive polymer
JPH09306356A (ja) 1996-05-13 1997-11-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蛍光体塗布液の塗布装置
JPH11265785A (ja) 1998-03-17 1999-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光ユニット
JP2000357671A (ja) * 1999-04-13 2000-12-26 Sharp Corp 金属配線の製造方法
JP2001052654A (ja) * 1999-08-06 2001-02-23 Hitachi Ltd 発光管
US6593690B1 (en) * 1999-09-03 2003-07-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arge area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conducting polymer buffer lay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6538375B1 (en) * 2000-08-17 2003-03-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led fiber light source
KR100480882B1 (ko) 2000-12-08 2005-04-07 마쯔시다덴기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형광 램프와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정보표시장치
GB2371910A (en) * 2001-01-31 2002-08-07 Seiko Epson Corp Display devices
JP2003142252A (ja) 2001-11-01 2003-05-16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管状発光装置
JP2004237240A (ja) 2003-02-07 2004-08-26 Tokyo Electron Ltd 成膜方法及び成膜装置
JP2004303569A (ja) 2003-03-31 2004-10-28 Okay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装置
JP2005108643A (ja) 2003-09-30 2005-04-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el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68485B2 (en) * 2003-10-07 2007-09-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emitting microcavity OLED device
JP2007059098A (ja) * 2005-08-22 2007-03-08 Seiko Epson Corp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35421A (ja) 2007-02-08
CN1905240A (zh) 2007-01-31
KR20070014041A (ko) 2007-01-31
TW200711524A (en) 2007-03-16
US7740898B2 (en) 2010-06-22
JP4404026B2 (ja) 2010-01-27
TWI330999B (en) 2010-09-21
US20070026138A1 (en) 200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27693A (en)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blue light and red light emitting polymers
US869813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a polymer obtained by polymerizing a polymerizable compound capable of exhibiting charge transportabilit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638176B2 (ja) 有機電子デバイス用の金属化合物−金属多層電極
US8895961B2 (en) Polyme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JP2002184580A (ja) Oled繊維光源
JP2009181856A (ja) 透明導電膜付き透明板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00544066C (zh)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130034287A (ko) 최소 적층 구조의 청색 인광 유기 발광소자
CN101114698B (zh) 基于芴-咔唑共聚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5330429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7331783A (zh) 一种自由基双重态敏化荧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0479227C (zh)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JPWO2017056814A1 (ja) 透明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10774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KR100581634B1 (ko) 고분자 나노 절연막을 함유한 고효율 고분자 전기발광 소자
CN110718642A (zh) 一种基于共混发光层的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5216623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70985B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2010192118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12137400A1 (ja) 有機薄膜及びこれを発光層に含む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CN1905242A (zh) 场致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3387972A (zh) 一种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