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71764C - 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71764C
CN100471764C CNB038228130A CN03822813A CN100471764C CN 100471764 C CN100471764 C CN 100471764C CN B038228130 A CNB038228130 A CN B038228130A CN 03822813 A CN03822813 A CN 03822813A CN 100471764 C CN100471764 C CN 1004717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packaging bag
rough surface
sealing
open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8228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4876A (zh
Inventor
大岛重行
茂木芳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jinomoto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Ajinomoto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jinomoto Co Inc filed Critical Ajinomoto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684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4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17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17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5/00Packages compri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artially or wholly enclosed in strips, sheets, blanks, tubes, or webs of flexible sheet material, e.g. in folded wrappers
    • B65D75/52Details
    • B65D75/58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 B65D75/5805Opening or contents-removing devices added or incorporated during package manufacture for tearing a side strip parallel and next to the edge, e.g. by means of a line of wea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包装袋,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层压薄膜,使前述层压薄膜的端部彼此对接,然后把对接的前述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分别设置有对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上部密封部以及下部密封部;前述层压薄膜的被弯折的前述2个位置(15、16)分别构成为侧缘部,所述侧缘部成为包装袋的前面部(2)与背面部(3)的分界,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包含一方的前述侧缘部的方式设置在前述上部密封部(5)中的前述前面部及/或前述背面部上,前述凹部形成在构成前述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形成的,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而且,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比前述上部密封部(5)的下端缘更靠上侧的方式设置在前述上部密封部(5)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开封粗糙表面部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把粉末或者液体收容在其内部的包装袋中,为了容易地开封,使用在包装袋的侧缘上设置切口等方法。但是,形成有切口,则影响包装袋的外观。又,因误操作而开封包装袋的危险性也变高。
为了克服这样的不良情况,本申请发明的发明者已经公开了在成为开封的起点的位置上设置有粗糙表面部的包装袋(特愿2001-140543)。在此,粗糙表面部是指多个微细的凹部及贯通孔的聚集体,所述多个微细的凹部形成在层压薄膜的外层,所述多个微细的贯通孔贯通该外层。在包装容器的侧缘等上设置有这样的粗糙表面部,以此降低该粗糙表面部的强度,从而可以从该粗糙表面部容易地开封包装袋。
类似这样的在包装袋上形成有粗糙表面部的发明,除了上述的专利申请,也已经在其它几个专利申请中公开过(例如,参照特开2002-211584号公报)。
但是,在包装袋上设置该粗糙表面部,则粗糙表面部的屏蔽性可能比其它部分低一些。特别是,在自动包装机的储存箱等中,包装袋一边被绞入、一边被拉拽时,其局部受力过大,所以进行粗糙表面加工的部分或者构成为层压薄膜的铝箔或者其它薄膜材料等被拉伸,从而导致粗糙表面部的屏蔽性降低。
又,收容在包装袋内部的物质,除了液体,也可能是颗粒状的物质。在收容颗粒状的物质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颗粒状的物质堵塞在排出部,不能从排出部顺利地排出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上述的问题而作出的,涉及具有粗糙表面部的包装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袋,其经过进一步的改良可以容易地开封,而且具有良好的屏蔽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层压薄膜,使前述层压薄膜的端部彼此对接,然后把对接的前述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分别设置有对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上部密封部以及下部密封部;前述层压薄膜的被弯折的前述2个位置分别构成为侧缘部,所述侧缘部成为包装袋的前面部与背面部的分界,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包含一方的前述侧缘部的方式设置在前述前面部及/或前述背面部中的前述上部密封部上,前述凹部形成在构成前述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而且,前述开封部以比前述上部密封部的下端缘更靠上侧的方式设置在前述上部密封部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中,在由弯折而形成的包装袋的侧缘部分设置有粗糙表面开封部,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包装袋的开封。而且,由在构成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形成的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贯通该外层的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形成在上部密封部的下端缘的上侧,从而与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隔离,所以不会对收容空间产生不好的影响,包装袋的屏蔽性可以非常高。
而且,对上述包装袋而言,对接的前述端部是在包装袋的前述背面部一侧将各自端部彼此粘合一定宽度所得的背密封部,前述上部密封部由第1密封部与第2密封部构成,所述第1密封部,在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到该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距离上端相对较深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所述第2密封部,在该第1密封部与、前述弯折部所对置的相反一侧的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与前述第1密封部的深度相比,距离上端较浅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被设置在前述第1密封部的范围内,另一方面,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被设置在前述背面部上的、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相反一侧的另一方侧缘部对置的前述背密封部的底部部分上,前述凹部形成在前述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
根据备有这样构成的包装袋,中间粗糙表面部就可以发挥开封的中转功能。因此,在背密封部的位置上,不会妨碍开封,可以顺利地从该位置上继续开封。又,该中间粗糙表面部被设置在第1密封部的范围内,所以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与中间粗糙表面部完全独立。因此,包装袋可以具有非常高的屏蔽性。
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包装袋,对折层压薄膜而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作成为将包装袋的前面部与背面部分界的单侧的侧缘部,并且在前述层压薄膜中的前述弯折部以外的其它3边的位置上,设置有粘合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的密封部;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包含成为前述侧缘部的前述弯折部的方式,被设置在前述前面部及/或前述背面部中、成为该包装袋的上部的上部密封部上,前述凹部形成在构成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而且,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以比前述上部密封部的下端缘更靠上侧的方式设置在前述上部密封部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在由弯折而形成的包装袋的侧缘部分设置有粗糙表面开封部,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包装袋的开封。而且,由多个微细的凹部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形成为比上部密封部的下端缘更靠上侧,从而与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隔离,所以不会对收容空间产生不好的影响,包装袋的屏蔽性可以非常高。
又,就上述包装袋而言,在本发明中,前述上部密封部由第1密封部与第2密封部构成,所述第1密封部,在从前述弯折部到该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距离上端相对较深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所述第2密封部,在该第1密封部和、与前述弯折部对置的相反一侧的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与前述第1密封部的深度相比,距离上端较浅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设置在前述第1密封部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第一,可以容易地进行开封。又,粗糙表面开封部被设置在第1密封部的范围内,所以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与该粗糙表面开封部完全地独立。因此,包装袋可以具有非常高的屏蔽性。
第二,开封包装袋时,第2密封部的下侧部分可以作为排出部而发挥其功能,所述排出部连通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与包装袋的外部。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包装袋,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层压薄膜,使前述层压薄膜的端部彼此对接,然后把对接的前述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分别设置有对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上部密封部以及下部密封部;前述层压薄膜的被弯折的前述2个位置分别构成为侧缘部,所述侧缘部成为包装袋的前面部与背面部的分界,对接的前述端部构成为在包装袋的前述背面部一侧将各自端部相互粘合一定宽度所得的背密封部,前述上部密封部由第1密封部与第2密封部构成,所述第1密封部,在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到前述背密封部附近的、该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距离上端相对较深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所述第2密封部,在该第1密封部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的相反一侧的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与前述第1密封部的深度相比,距离上端较浅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包含一方的前述侧缘部的方式被设置在前述前面部及/或前述背面部中的前述第1密封部上,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被设置在前述背面部中与前述另外一方的侧缘部对置的前述背密封部的底部部分上,前述凹部形成在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
因为这样地制成包装袋,所以可以制成排出部大的包装袋。
又,本发明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包装袋,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层压薄膜,使前述层压薄膜的端部对接,然后把对接的前述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分别设置有对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上部密封部以及下部密封部;前述层压薄膜的被弯折的前述2个位置分别构成为侧缘部,所述侧缘部成为包装袋的前面部与背面部的分界,对接的前述端部构成为在包装袋的前述背面部一侧将各自端部相互粘合一定宽度所得的背密封部,前述上部密封部由第1密封部与第2密封部构成,所述第1密封部,在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到前述背密封部附近的、该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距离上端相对较深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所述第2密封部,在该第1密封部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的相反一侧的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与前述第1密封部的深度相比,距离上端较浅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包含前述另外一方的侧缘部的方式设置在前述第1密封部的下端缘与前述第2密封部的下端缘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前述前面部及/或前述第1密封部的下端缘与前述第2密封部的下端缘之间的、上下方向上的前述背面部上,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被设置在前述背面部的、与前述另外一方的侧缘部对置的前述背密封部的底部部分上,前述凹部形成在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
另外,就上述包装袋而言,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从其上端以及下端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形成。
又,本发明的包装袋的特征在于,在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上,设置有前述凹部的密度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稀疏地形成的部分、前述凹部的深度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浅地形成的部分、或者前述凹部的大小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小地形成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枕式包装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如图1所示的包装袋的背面部上形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的附近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地表示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的薄膜材料的示意说明图。
图4是表示如图1所示包装袋被开封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与如图1所示的包装袋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立体图。
图6是设置有、以前述凹部的密度沿着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稀疏地形成方式形成的部分、的粗糙表面开封部的俯视图。
图7是设置有、以前述凹部的深度沿着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浅地形成的方式形成的部分的粗糙表面开封部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图7的VIII-V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9是设置有前述凹部的大小沿着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小地形成的部分的粗糙表面开封部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X-X剖面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从粗糙表面开封部的上端以及下端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形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12是表示与如图1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图。
图13是形成有使排出部较大地形成的上部密封部的包装袋的立体图。
图14是对包装袋被开封的状态进行比较的图。
图15是又一实施方式的包装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该包装袋1,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一张薄膜材料,使其端部彼此对接。而且,对接的前述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被密闭地构成。
包装袋1具有前面部2以及与前面部2对置的背面部3,并且在包装袋1的上端缘与下端缘上,沿着各端缘地分别形成有热封前面部2与背面部3而成的上部密封部5以及下部密封部9。又,该包装袋1的两侧缘构成为,薄膜材料的2个弯折部15、16位于该包装袋1的两侧缘部分上。包装袋1以该弯折部15、16为界而划分为前面部2与背面部3。
而且,在背面部3上设置有通过将薄膜材料的侧缘彼此对掌地粘接而形成的背密封部4,且背密封部4在包装袋1的上下方向上延伸。该背密封部4被设置在包装袋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且向包装袋1的外方伸出。
密闭该包装袋1的下部的下部密封部9如下地构成:沿着包装袋1的下端缘而经过整个宽度方向地,从下端缘热封一定宽度的前面部2与背面部3。另一方面,密闭该包装袋1的上部的上部密封部5,在包装袋1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为2段: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相对深的部分与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相对浅的部分。从包装袋1的一个侧缘部到宽度方向的大致70%之间的区间形成有第1密封部6,所述第1密封部6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深。另一方面,该第1密封部6与包装袋1的另外一个侧缘之间的区间形成有第2密封部7,所述第2密封部7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浅。
该包装袋1把在包装袋1的上部形成的上部密封部5与下端形成的下部密封部9之间的空间部作为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另外,在形成有该第2密封部7的区间上,收容空间向上方突出的部分是将要在后面详细说明的、排出内封物的排出部8。
而且,在包含有密封深度深的第1密封部6的、一方的侧缘的弯折部15上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0。粗糙表面开封部10是成为开封该包装袋1之际的起点的部分,包含有一方的侧缘的弯折部15,形成在该第1密封部6的范围内,前述弯折部15形成有密封深度深的第1密封部6。在如该图1所示的包装袋1中,以弯折部15为中心,在前面部2以及前面部3上都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0。不过,粗糙表面开封部10包含有弯折部15的话,则粗糙表面开封部10不必形成在前面部2以及背面部3这两面上,只形成在前面部2以及背面部3的其中之一上也可以。
进而,在该包装袋1中,在位于形成有第1密封部6的范围内,在背密封部4的底部部分上形成有中间粗糙表面部11。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1,在背密封部4的位置上,防止从粗糙表面开封部10开始的开封不能顺利地进行。中间粗糙表面部11,如图2所示,形成在与弯折部16对置的背密封部4的底部部分上,所述弯折部16是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0的包装袋1的一方的弯折部15的相反一侧的、另外一方的侧缘的弯折部。这样,在背密封部4的、与另外一方的侧缘的弯折部16对置的面的底部部分上形成有中间粗糙表面部11,以此,在背密封部4的位置上,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1再次作为开封的起点而发挥其功能,进行开封的中转。
另外,在包装袋1的一方的侧缘的弯折部15上形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在背密封部4的底部上形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11,与在具有第2密封部7的区间上形成的排出部8,在包装袋1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大约一致的高度。
图3涉及构成该包装袋1的薄膜材料,是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的层构造的一例的放大表示图。如该图3所示,薄膜材料使用由多个层构成的层压薄膜。在薄膜材料中,在薄膜材料的基材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20的内层一侧配置PE(聚乙烯)薄膜24,它们由粘接剂23粘接而层叠。在成为外层的PET薄膜20的内面上,涂布PVDC(聚二氯乙烯)的涂层21,并使薄膜材料具有氧化屏蔽性。又,在PVDC涂层21的内侧,设置有印刷油墨层22,所述印刷油墨层22描绘有该包装袋1的文字与图案。粘接PET薄膜20与PE薄膜24的粘接剂23被设置在印刷油墨层22与PE薄膜24之间。
成为外层的PET薄膜20使用膜厚为12μm的2轴延伸的PET,约3μm的膜厚的PVDC被涂布在PET薄膜20的内面上。另一方面,成为内层的PE薄膜24使用膜厚为70μm的PE.而且,粘接外层与内层的粘接剂23使用干层压(dry laminate)粘接剂23或者无溶剂的粘接剂23。又,替代干层压加工,而采用PE的挤压层压加工也可以。
另外,在图3中,表示的是在PET薄膜20的内层侧上涂布PVDC涂层21,但是,替代PVDC涂层21,把Al2O3、SiO2等金属蒸镀在PET薄膜20的内面上,从而设置蒸镀层,也可以得到高屏蔽性。又,为了得到非常高的屏蔽性,在各种基材薄膜上设置铝箔层或者EVOH(次乙基-乙烯醇共聚合体)层从而构成薄膜材料也可以。
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由多个微细凹部以及只贯通外层的贯通孔(凹部以及贯通孔用符号12表示)构成,是这样的凹部以及贯通孔12...12的聚集体,前述多个微细凹部形成在由这样的层压薄膜构成的薄膜材料的外层上。如该图3所示,构成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的每个凹部以及贯通孔12...12,从薄膜材料的外层的PET薄膜20一侧贯通,但是至少不贯通构成为最内层的PE薄膜24。另外,这些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是向薄膜材料的外层一侧按压#80~#180的金刚砂纸而形成的。不过,在外层形成针眼,从而形成中间粗糙表面部也可以。
在备有以上构成的包装袋1中,内封物被收容在形成于上部的上部密封部5与下部的下部密封部9之间的收容空间里。而且,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形成在距离上部的密封深度深的第1密封部6的范围内,所以这些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与收容空间完全地隔离。因此,收容空间完全不会受到粗糙表面开封部10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11的影响,可以确保具有非常高的屏蔽性。
该包装袋1,如图4所示,以粗糙表面开封部10为开封的起点,而开封包装袋1的上部。首先,用手撕开粗糙表面开封部10而开始开封包装袋1(图4(a))。接着进行开封,撕开的顶端到达背密封部4(图4(b))。在该背密封部4的底部上设置有中间粗糙表面部11。中间粗糙表面部11被设置在与粗糙表面开封部10的相反一侧的侧缘的弯折部16对置的、背密封部4的底部部分上,所以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1可以再次起到作为开封起点的作用。因此,在背密封部4处可以继续顺利地开封。之后,进而开封继续进行,撕开的顶端通过密封深度深的第1密封部6,到达形成在第2密封部7的区间上的、收容空间向上方突出的排出部8(图4(c))。而且,开封进行到另外一方的侧缘,则收容空间通过排出部8而与外部连通,从而可以自由地排出内封物(图4(d))。
另外,被收容在该包装袋1的内装物不论是液体还是粉体等形态都可以。就液体的内封物而言,除了可以收容酱油等粘性比较低的调味料,还可以收容辣椒酱、蛋黄酱、番茄酱等粘性比较高的调味料。又,把液体的药品收容在该包装袋1中也可以。就粉体的内封物而言,除了收容粉末汤、胡椒等粉体调味料,还可以收容粉末状与颗粒状的药品。即该包装袋1适合于收容对屏蔽性敏感的内封物。
以上,说明了把薄膜材料的弯折部设置在包装袋的两侧缘、并在背面部备有背密封部的枕式包装袋,但是本发明的包装袋并不限定于此。
图5表示只在包装袋30的一方的侧缘备有薄膜材料的弯折部32的、三方密封式的包装袋30。该包装袋30如下地构成:对折一张薄膜材料,形成一对平面部31、31。在包装袋30的一方的侧缘备有弯折部32,包装袋30的另外一方的侧缘设置有密封部34,所述密封部34如下地构成:沿着包装袋30的另外一方的侧缘的端缘地密封一定宽度的一对平面部31、31。
又,在包装袋30的下端形成有密封部33,所述密封部33如下地构成:沿着包装袋30的下端的端缘地密封一定宽度的一对平面部31、31。对应于此,在包装袋30的上端,在包装袋30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密封部35,所述密封部35形成为2段: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相对深的部分与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相对浅的部分。就包装袋30而言,也在从被设置在一方的侧缘的弯折部32到包装袋30的宽度方向大致70%的区间上形成有第1密封部36,所述第1密封部36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深。又,在该第1密封部36与包装袋30的另外一方的侧缘之间的区间上形成有第2密封部37,所述第2密封部37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浅。
分别密封包装袋30三方的各密封部33、34、35、以及弯折部32所围成的空间部分是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另外,在形成有第2密封部37的区间上,收容空间向上方突出的部分是排出内封物的排出部38。
而且,在包含有密封深度深的第1密封部36的弯折部32上,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39。该粗糙表面开封部39,也是通过向适当的薄膜材料的外层一侧按压#80~#180的金刚砂纸等、形成多个微细的凹部的聚集体而形成的。就该包装袋30而言,在包装袋30的一方的侧缘上形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39,与在具有第2密封部37的区间上形成的排出部38,在包装袋30的高度方向上,具有大约一致的高度。
在开封该包装袋30的情况下,把粗糙表面开封部39作为开封的起点,通过把包装袋的上部向宽度方向撕开,而开封具有第2密封部37的区间上的排出部38,从而可以排出内封物。
另外,如图6~图10所示来设置以上说明的、在包装袋1以及包装袋30上形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也可以。
如图6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50构成为2部分,分别是微细的凹部以及贯通孔的密度密集的部分51与密度稀疏的部分52,所述凹部在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形成,所述贯通孔只贯通该外层。密度密集的部分51形成为把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54作为一条边的长方形状。另一方面,密度稀疏的部分52沿着粗糙表面开封部50的周缘而形成,以便包围住密度密集的部分51。
这样,通过把密度密集的部分51置于粗糙表面开封部50内侧、并用密度稀疏的部分52包围住密度密集的部分51的周围而形成粗糙表面开封部50,就可以用手撕开密度密集的部分51,从而容易地开封包装袋。另一方面,通过在周围设置密度稀疏的部分52,即使在包装袋的制造时或者搬运时、突出物碰撞到粗糙表面开封部50的情况下,容易破裂的密度密集的部分51的面积相对于粗糙表面开封部50整体的面积也小,所以可以降低因误操作而撕开包装袋的概率。
另外,该粗糙表面开封部50也被设置为:在形成有上部密封部53的范围内,比上部密封部53的下端缘53a更靠上侧。以此,粗糙表面开封部50与收容内封物的收容空间55隔离,可以确保高的屏蔽性。又,就粗糙表面开封部50而言,把其设置在前面部或者背面部的其中任意之一上也可以,把其设置在两面上也可以。
图7以及图8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粗糙表面开封部60。该粗糙表面开封部60由两部分构成:微细凹部的深度深的部分61与微细凹部的深度浅的部分62。如图7所示,深度深的部分61形成为把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64作为一条边的长方形状。而且,深度浅的部分62沿着粗糙表面开封部60的周缘而形成,并包围住深度深的部分61的周围。图8是模型化地表示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60的薄膜材料的剖面的剖视图。如该图8所示,深度深的部分61的各凹部61a...61a的深度形成为D1,以使各凹部61a...61a的底部到达外层68与内层69的边界附近。又,在深度深的部分61中,混杂有只贯通外层68的贯通孔。另一方面,深度浅的部分62的各凹部62a...62a的深度D2形成为凹部61a...61a深度的大约一半。另外,深度深的部分61的各凹部61a...61a以及贯通孔61b...61b并不到达内层69,而只是形成在外层68中。
这样,在粗糙表面开封部60上形成的凹部构成为2部分,即深度深的部分61与深度浅的部分62,以此,相对地降低深度深的部分61的强度,从而可以用手容易地撕开包装袋。另一方面,设置深度浅的部分62,使之包围住深度深的部分61的周围,以此,即使在包装袋制造时或者搬送时、突起物碰撞到粗糙表面开封部60的情况下,容易破裂的深度深的部分61的面积相对于粗糙表面开封部60整体的面积也小,所以可以降低因误操作而撕开包装袋的概率。
另外,该粗糙表面开封部60也被设置为:在形成有上部密封部63的范围内,比上部密封部63的下端缘63a更靠上侧。又,就粗糙表面开封部60而言,把其设置在前面部或者背面部的其中任意之一上也可以,把其设置在两面上也可以。
图9以及图10进而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粗糙表面开封部70。该开封粗糙表面部70由凹部及贯通孔(凹部以及贯通孔一并用符号71a表示)的聚集体部分71、以及凹部72a的聚集体部分72构成,前述贯通孔贯通外层76,前述凹部形成在外层76上且具有相对大地形成的径d1,前述凹部72a具有相对小地形成的径d2。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大的凹部以及贯通孔71a的聚集体部分71形成为把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74作为一条边的长方形状。而且,小的凹部72a的聚集体部分72沿着粗糙表面开封部70的周缘而形成,并包围住大的凹部以及贯通孔71a的聚集体部分71的周围。另外,就该粗糙表面开封部70而言,凹部与贯通孔71a、以及72a也并不到达内层77,而是只形成在外层76中(参照图10)。
这样,以相对大的凹部以及贯通孔71a的聚集体部分71、与相对小的凹部72a的聚集体72,来构成粗糙表面开封部70,以此,可以使大的凹部以及贯通孔71a的聚集体部分71的强度相对低,而小的凹部72a的聚集体72的强度相对高。以此,就可以用手容易地撕开大的凹部的聚集体部分71。另一方面,就小的凹部的聚集体部分72而言,即使在包装袋的制造时或者搬送时、突出物碰撞到粗糙表面开封部70的情况下,也可以降低因误操作而撕开包装袋的概率。
另外,该粗糙表面开封部70也被设置为:在形成有上部密封部73的范围内,比上部密封部73的下端缘73a更靠上侧。又,就粗糙表面开封部70而言,把其设置在前面部或者背面部的其中任意之一上也可以,把其设置在两面上也可以。
以上,说明了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形状为长方形的实施方式,但是,如图11或者12所示,粗糙表面开封部也可以从其上端以及下端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形成。
图11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80形成为三角形状,成为三角形的底边的部分81与包装袋的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82一致。粗糙表面开封部80的上端80a以及下端80b位于弯折部82上。粗糙表面开封部80从上端80a以及下端80b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且,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80c成为三角形的顶点。
另外,如该图11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80,形成在上部密封部83的范围内,设置在比上部密封部83的下端缘83a更靠上侧的位置。
如图12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85形成为半圆状,该直径部分86与成为包装袋的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87一致。粗糙表面开封部85如下地形成:其上端85a以及下端85b位于弯折部87上,其周缘从上端85a以及下端85b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呈圆弧状地突出。另外,在该图12所示的例子中,表示的是半圆状的例子,但是形成为椭圆状也可以。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从上端以及下端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形成,以此,可以减小粗糙表面开封部所占有的面积,而不会有损开封的容易性。通过减小粗糙表面开封部所占有的面积,而减少了外部的某些物体对粗糙表面开封部作用的概率,从而可以减少因误操作而撕开包装袋的机会。
如该图12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85,也形成在上部密封部88的范围内,设置在比上部密封部88的下端缘88a更靠上侧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13以及图14说明其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
该包装袋100自身的基本构造与如图1所示的包装袋1一样,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一张薄膜材料,使其端部彼此对接。而且,把对接的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被密闭地构成。
而且,包装袋100具有位于图13的背面一侧的前面部102和与其对置的背面部103,在包装袋100的的上端缘与下端缘上,沿着各端缘地分别形成有热封前面部102与背面部103而成的上部密封部105以及下部密封部109。又,该包装袋1的两侧缘是薄膜材料的2个弯折部115、116,进而,相互对掌地粘合层压薄膜材料的侧缘而形成的背密封部104被设置为在包装袋100的上下方向上延伸。
下部密封部109如下地构成:从下端缘热封一定宽度的前面部102与背面部103。另一方面,上部密封部105在包装袋100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为2段: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相对深的部分与相对浅的部分。
在包装袋100的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15与比位于中央的背密封部104稍微靠近弯折部115侧的部分之间的区间上,形成有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深的第1密封部106。另一方面,在该第1密封部106与包装袋100的另外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16之间的区间上,形成有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浅的第2密封部107。如该图13所示,在该上部密封部105上,第2密封部107的区间比第1密封部106的区间宽地形成。
而且,在构成、形成了第1密封部106的一方的侧缘部的弯折部115上、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10。该粗糙表面开封部110形成为包含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15。又,粗糙表面开封部110,在该第1密封部106的范围内,形成为比第1密封部106的下端缘更靠上侧。另外,就该粗糙表面开封部110而言,以弯折部115为中心,在前面部102以及背面部103上都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10,但是,若该粗糙表面开封部110包含有弯折部115,则其只在前面部102或者背面部103的其中任意之一上形成也可以。
另一方面,在背密封部104的底部部分上形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111设置为并不包含于第2密封部107。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11,位于包装袋100的上下方向上的、第2密封部107的下端缘的下侧与第1密封部106的下端缘的上侧之间的范围内,并形成在与粗糙表面开封部110大致同样高度的位置上。另外,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11也形成在背密封部104中、与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10的弯折部115的相反一侧的另外一个侧缘部即弯折部116对置的部分上。
如该图13所示的包装袋,第2密封部的区间设置为比第1密封部的区间大,以此,如图14所示,可以使排出口大。图14(a)是在开封如图13所示的包装袋100之际而形成的排出口108,图14(b)是开封已经说明的、如图1所示的包装袋之际而形成的排出口8。如该图14所示,排出口108显然形成为比排出口8大。
在被收容在包装袋的内封物是液体的情况下,即使排出口如图14(b)所示比较小,也可以顺利地排出内封物。但是,在内封物是颗粒状的物质的情况下,如图14(b)所示,排出口8小,则内封物堵塞在排出口,不能被顺利地排出。因此,在收容颗粒状的物质的情况下,如图14(a)所示,采用如图13所示的、具有大的排出口108的包装袋100为宜。
图15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包装袋120。
该包装袋120,也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一张薄膜材料,使其端部彼此对接。而且,把对接的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被密闭地构成。而且,包装袋120设置有位于图15的背面一侧的前面部122、与前面部122对置的背面部123、密闭上部的上部密封部125以及密闭下部的下部密封部129、以及背密封部124,所述背密封部124通过对掌地粘合薄膜材料的侧缘而形成。该包装袋1的两侧缘是薄膜材料的2个弯折部135、136。
下部密封部129如下地构成:从下端缘热封一定宽度的前面部122与背面部123。另一方面,上部密封部125,在包装袋120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为并列的2段: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深的第1密封部126与距离上端的密封深度浅的第2密封部127。
在该包装袋120中,在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35与比位于中央的背密封部124稍微靠近弯折部135侧的部分之间的区间上,形成有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浅的第2密封部127。另一方面,在该第2密封部127与包装袋120的另外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36之间的区间上,形成有距离上端缘的密封深度相对深的第1密封部126,并使之包含有背密封部124。
而且,在构成、形成了第2密封部127的一方的侧缘部、的弯折部135上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30。该粗糙表面开封部130形成为包含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35。又,粗糙表面开封部130形成在第2密封部127的下端缘的下侧。另外,就该粗糙表面开封部130而言,以弯折部135为中心,在前面部122以及背面部123上都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30。不过,若粗糙表面开封部130包含有弯折部135,则其只在前面部122或者背面部123的其中任意之一上形成也可以。
另一方面,在背密封部124的底部部分上形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131被设置在第1密封部126的范围内。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31也形成在包装袋120的上下方向上,与粗面粗糙表面开封部130大致同样高度的位置上。又,该中间粗糙表面部131,也形成在背密封部104中、与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130的弯折部135的相反一侧的、另外一方的侧缘部即弯折部136对置的部分上。
另外,就如图13~图15所示的包装袋的粗糙表面开封部而言,适当地选择并应用如图6~图12所示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也可以。
以上,不论是枕式包装袋还是三方密封包装袋,都陈述了开封包装袋上部的实施方式,但是,例如,在收容有包含粘液纸的内封物的包装袋中,在因内封物而膨胀的包装袋的中央部上设置粗糙表面开封部也可以。
以上,根据本发明,在包装袋上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以此,可以非常容易地开封包装袋。成为开封的起点的部分是通过粗糙表面加工而得到的,所以包装袋的外观可以非常好。而且,与切口不同,因误操作而开封包装袋的危险性也非常低。
又,就形成有背密封部的枕式包装袋而言,设置有中间粗糙表面部。因此,在背密封部位置上,也可以顺利地继续开封。
而且,在与收容空间独立的密封部的范围内形成有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及中间粗糙表面部的情况下,收容空间不会受到粗糙表面加工的影响,从而包装袋具有非常高的屏蔽性。
又,在设置有距离包装袋的上端密封深度相对深的第1密封部与距离包装袋的上端密封深度相对浅的第2密封部的情况下,在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上,设置为使第2密封部的范围比第1密封部的范围大,以此,可以使开封时的排出口较大地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粗糙表面开封部上,设置凹部的密度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而相对稀疏地形成的部分,设置凹部的深度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而相对浅地形成的部分,或者设置凹部的大小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而相对小地形成的部分.这样,通过相对地提高周围的强度,来维持撕开的容易性,同时减小容易破裂部分的面积,从而可以降低突起物碰撞到包装袋时、包装袋破裂的概率。
又,粗糙表面开封部,从其上端以及下端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形成,所以可以容易地开封包装袋。

Claims (5)

1.一种包装袋,在2个位置上平行地弯折层压薄膜,使前述层压薄膜的端部彼此对接,然后把对接的前述端部相互粘合而形成筒体,并且分别设置有对该筒体的上部的开口部以及下部的开口部进行密闭的上部密封部以及下部密封部,其特征在于,
前述层压薄膜的被弯折的前述2个位置分别构成为侧缘部,所述侧缘部成为包装袋的前面部与背面部的分界,对接的前述端部构成为在包装袋的前述背面部一侧将各自端部相互粘合一定宽度所得的背密封部
前述上部密封部由第1密封部与第2密封部构成,所述第1密封部,在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越过前述背密封部的、包装袋的宽度方向的规定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距离上端相对较深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所述第2密封部,在该第1密封部、与前述一方的侧缘部的相反一侧的侧缘部之间的范围内,在上下方向上、与前述第1密封部的深度相比,距离上端较浅地密封前述前面部与前述背面部,
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粗糙表面开封部,以包含一方的前述侧缘部的方式被设置在前述前面部及/或前述背面部中的前述第1密封部上,
由多个微细的凹部以及多个微细的贯通孔的聚集体构成的中间粗糙表面部被设置在、前述背面部中与前述另外一方的侧缘部对置的前述背密封部的面的底部部分上,前述凹部形成在构成前述层压薄膜的外层上,前述贯通孔贯通该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从其上端以及下端随着靠近上下方向的中央、向包装袋的宽度方向中心逐渐突出而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上,设置有前述凹部的密度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稀疏地形成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上,设置有前述凹部的深度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浅地形成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粗糙表面开封部上,设置有前述凹部的大小沿着该粗糙表面开封部的周缘相对小地形成的部分。
CNB038228130A 2002-09-25 2003-09-25 包装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7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9782/2002 2002-09-25
JP2002279782 2002-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4876A CN1684876A (zh) 2005-10-19
CN100471764C true CN100471764C (zh) 2009-03-25

Family

ID=3204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82281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1764C (zh) 2002-09-25 2003-09-25 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81581B2 (zh)
EP (1) EP1547933A4 (zh)
JP (1) JPWO2004028913A1 (zh)
CN (1) CN100471764C (zh)
AU (1) AU2003272889B2 (zh)
HK (1) HK1081500A1 (zh)
WO (1) WO2004028913A1 (zh)
ZA (1) ZA2005020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28913A1 (ja) 2002-09-25 2004-04-08 Hosokawa Yoko Co., Ltd. 包装袋
EP1757533A1 (en) * 2005-08-26 2007-02-28 Amcor Flexibles A/S Easy-to-open packaging comprising a lamina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said laminate
WO2009103296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Beanstalk Aps Easy to open package
JP5245097B2 (ja) * 2008-03-27 2013-07-24 大成ラミック株式会社 液体包装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150371A1 (en) * 2008-07-28 2011-06-23 Sonoco Development, Inc. Flexible Pouch With Easy-Opening Features
US20100166924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Flexible package having multiple opening feature
US20120000968A1 (en) * 2010-07-01 2012-01-05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ackage with an easy open feature
US9238538B2 (en) * 2011-04-11 2016-01-19 Frito-Lay North America, Inc. Easy open package for snack bars
KR20140025399A (ko) * 2011-05-27 2014-03-04 오츠카 세이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포장 백 및 포장 백의 제조 방법
DE202011051309U1 (de) * 2011-09-15 2012-12-17 Cofresco Frischhalteprodukte Gmbh & Co. Kg Beutel für die Aufbewahrung und Zubereitung von Lebensmitteln
US20140353336A1 (en) * 2011-10-28 2014-12-04 General Mills, Inc. Dispenser
EP2607261A1 (en) * 2011-12-23 2013-06-26 Nestec S.A. Flexible sachet having a triangular shape
US10071833B2 (en) 2013-01-18 2018-09-11 Bemis Company, Inc. Tear-open pouch for fragile thin materials
US9427710B2 (en) 2013-03-15 2016-08-30 Bemis Company, Inc. Radial filtration vent and medical device packaging
JP2015006895A (ja) * 2013-06-25 2015-01-15 大和グラビヤ株式会社 収納袋、収納袋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3763894B (zh) * 2014-01-20 2017-05-17 昆山瑞坦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机信号屏蔽的容器
US20150225151A1 (en) 2014-02-11 2015-08-13 Christopher L. Osborn Anti-Scalping Transdermal Patch Packaging Film
US20190002656A1 (en) 2015-08-26 2019-01-03 Bemis Company, Inc. Anti-Scalping Pharmaceutical Packaging Film
CN110877476A (zh) * 2018-09-06 2020-03-13 王喜全 油墨包装袋及其覆膜工艺
US11780660B2 (en) * 2019-08-05 2023-10-10 Nazir Mir Packaging for cooking fo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8815A (en) * 1969-07-03 1971-09-28 Dixie Wax Paper Co Opening aid for packages
US4139643A (en) * 1977-12-06 1979-02-1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nack food package
JPH0647783Y2 (ja) * 1987-09-08 1994-12-07 株式会社細川洋行 包装袋用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
US4778058A (en) * 1987-03-19 1988-10-18 Kabushiki Kaisha Hosokawa Yoko Pouch or sack for packing and laminate film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pouch
IT1219788B (it) * 1987-03-19 1990-05-24 Hosokawa Yoko Kk Sacchetto o busta da imballaggio e relativa pellicola laminata nonche' metodo per produrre il sacchetto
JPH0618899Y2 (ja) * 1988-09-29 1994-05-18 株式会社細川洋行 レトルト食品用包装袋
AU649754B2 (en) * 1991-01-09 1994-06-02 Sig Schweizerische Industrie-Gesellschaft A pouch package with a tear open facility
US5984088A (en) * 1993-06-11 1999-1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Easy open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H07165243A (ja) * 1993-12-09 1995-06-27 Shinyou:Kk 密封袋
JP2000103437A (ja) * 1998-09-30 2000-04-11 Hosokawa Yoko Co Ltd 包装袋
CH692980A5 (de) * 1999-01-21 2003-01-15 Alcan Tech & Man Ag Verpackung.
DE29907206U1 (de) * 1999-04-26 1999-07-15 Hassia Verpackungsmaschinen Gmbh, 63691 Ranstadt Schlauchbeutelpackung, insbesondere sogenannte Stickpackung
JP2003026192A (ja) * 2001-05-10 2003-01-29 Hosokawa Yoko Co Ltd 液体収容袋
WO2004028913A1 (ja) 2002-09-25 2004-04-08 Hosokawa Yoko Co., Ltd. 包装袋
EP1464587A1 (en) * 2003-03-28 2004-10-06 Alcan Packaging Italia S.r.l. Packaging of the stickpack type with improved open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47933A4 (en) 2009-04-29
HK1081500A1 (en) 2006-05-19
JPWO2004028913A1 (ja) 2006-01-19
ZA200502044B (en) 2005-12-28
US7481581B2 (en) 2009-01-27
CN1684876A (zh) 2005-10-19
WO2004028913A1 (ja) 2004-04-08
AU2003272889B2 (en) 2010-01-07
US20060072861A1 (en) 2006-04-06
EP1547933A1 (en) 2005-06-29
AU2003272889A1 (en) 200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1764C (zh) 包装袋
KR100544984B1 (ko) 용이하게 절개되는 백 및 포장재
JP7109373B2 (ja) 包装スリーブ、包装体、および包装体の製作方法
CN102083702B (zh) 包装容器及使用该包装容器的包装
CN101238040B (zh) 带有注出口部的袋子
JP7005510B2 (ja) 包装スリーブ、包装体、および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CN106458415B (zh) 包装袋
US20060157544A1 (en) Cone sleeve
CN110475728A (zh) 具有双隔室的破开式单剂量密封封装及其制造方法
AU677837B2 (en) A bag or pouch for containing a fluid
US20040118859A1 (en) Fluid container pouch
JPH11236027A (ja) 変形ゲーベルトップカートン
CN1860066B (zh) 容器
US20040052437A1 (en) Pouch
JP2011073771A (ja) 注出容器
US4219149A (en) Container construction
JP3990493B2 (ja) 分配包装体
JP2008168921A (ja) 注ぎ口付きパウチ
JPS6013640A (ja) 密封型組立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06273338A (ja) 詰め替え用パウチ
JP7311340B2 (ja) スパウト付きパウチおよびエアゾール容器
CN208233751U (zh) 一种用于制造液体包装容器的胚料及包装容器
CN101306740B (zh) 袋状吹塑成型容器
JP3096659U (ja) 携帯用飲料パック容器
JP2024037414A (ja) パウ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5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15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