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4784C -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54784C CN100454784C CNB2005100090916A CN200510009091A CN100454784C CN 100454784 C CN100454784 C CN 100454784C CN B2005100090916 A CNB2005100090916 A CN B2005100090916A CN 200510009091 A CN200510009091 A CN 200510009091A CN 100454784 C CN100454784 C CN 1004547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route
- mobile radio
- request
- base station
- radio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04W76/45—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for Push-to-Talk [PTT] or Push-to-Talk over cellular [PoC]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基站、和可通过单工方式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移动站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各移动站具有接收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操作者的指示的按压按钮、和控制部。电气或机械地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移动站的控制部与由按压按钮接收指示的情况进行,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并在通过该请求获得发送权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由此能够使移动站的用户的按压按钮的按下动作等发送权获得操作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站通过单工方式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例如使移动站的使用者(用户)的按压按钮的压下动作(按压动作)等发送权获得操作变得简化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采用按压通话(press-to-talk)方式等单工方式(simplexsyste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当移动站处于单工方式的可通话状态时,用户按下按压按钮(press button)来执行获得发送权的动作(发送权获得动作)。在移动站中,在执行发送权获得动作的情况下,当能正常执行与上一级装置的消息收发时,发出用于通知获得发送权的声音(发送权获得音),变为可发送声音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不能正常执行与上一级装置的消息收发时或发送权的获得被拒绝时,移动站发出用于通知发送权获得失败的声音(发送权获得失败音),变为不能发送声音的状态。这里,使用基站等作为上一级装置。
另外,在无线系统中,空气界面(air interface)的状态由于电场的强弱或错误率的高低等的影响而不断变化,造成消息的收发不能正常进行。另外,由于由上一级装置执行发送权的控制,所以会由于某种理由而对来自移动站的发送权获得请求发出拒绝。
例如在社团法人电波产业会发行的《窄频带数字通信方式(SCPC/FDMA)》、ARIB STD-T61、1999年5月、3、5、14、16、35、36、37、40页中,说明了基于采用按压通话方式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方式的窄频带数字无线通信系统。
图7、图8、图9中说明了按压通话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现有的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
图7、图8、图9中表示移动站中的按压按钮的操作一例及移动站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的消息收发的过程的一例。
具体而言,表示了移动站No.1的用户操作按压按钮、该移动站No.1通过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获得发送权、并将从该“移动站No.1”发送的声音通过“基站”发送给“其它移动站”时的处理流程。
在图7中,表示“移动站No.1”由于例如该移动站位于电波不敏感地带等理由,在产生1次未正常执行与上一级装置的消息收发、同步脉冲收发不成立之后,再次请求获得发送权,并获得发送权的情况。
在图8中,表示“移动站No.1”在产生1次由于无线信息信道(channel)(M=空闲)而从上一级装置拒绝发送权获得之后,再次请求获得发送权,并获得发送权的情况。
在图9中,表示“移动站No.1”在产生1次由于发送停止请求而从上一级装置拒绝维持发送权之后,再次请求获得发送权,并获得发送权的情况。
如图7、图8、图9所示,“移动站No.1”在未正常执行与上一级装置的消息收发时、或被拒绝时、或发送被停止时,通过用户暂时松开按压按钮后再次按下按压按钮,移动到下一处理。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站中,在未正常执行与上一级装置的消息收发时、或被拒绝时、或发送被停止时,存在若用户暂时释放按压按钮后未再次按下按压按钮、则不能执行下面的发送权获得动作的问题,用户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该现有问题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移动站的用户的按压按钮的按下动作等发送权获得操作简化的无线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组成部分的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基站和可通过单工方式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移动站;
各移动站具有接收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操作者的指示的指示接收部和控制部,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与由所述指示接收部接收了指示的情况进行响应,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并在通过该请求获得发送权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因此,移动站在被指示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并执行了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情况下,当获得发送权失败时,再次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所以例如能够使移动站的用户的按压按钮的按下操作等发送权获得操作简化,可提高用户的操作方便性。
这里,作为发送权获得请求执行指示的接收部,可使用各种构成,例如可使用按钮、键、或鼠标等。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优选为,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执行用于获得所述发送权的请求包含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信号(SB2),所述基站若接收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所述请求信号,则向移动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赋予信号(SB3)(adapted,匹配),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若接收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发送权赋予信号,则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赋予响应信号(SB4)(adapted,匹配),所述基站若接收所述发送权赋予响应信号,则在物理无线信道上设定无线信息信道(RICH),所述移动站的状况信息输出部向操作者提供发送权获得状况的信息。
因此,移动站由于输出例如对发送权获得请求表示已获得发送权或发送权获得失败的信息、或表示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次数或此后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次数的信息等、涉及发送权获得请求执行结果的信息,所以可向用户等报告有效的信息。
这里,作为发送权获得请求信号,也可使用各种信号。
另外,作为发送权获得请求响应信号,也可使用各种信号,例如可使用允许移动站获得发送权的信号、或拒绝移动站获得发送权的信号、或虽暂时允许移动站获得发送权、但使该发送权的维持停止(即取消发送权许可)的信号等。
另外,作为涉及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执行结果的信息,也可使用各种信息。
另外,作为输出关于对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执行的结果的信息的方式,也可使用各种方式,例如可使用在画面显示输出文本或图像的信息的方式、或从扬声器输出声音的信息的方式、或向其它装置输出信息的方式等。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优选为,移动站的控制部向基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获得请求信号来作为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当在规定时间内未从基站接收到允许获得发送权的信号(即未接收到)的情况下,再次向基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获得请求信号。
因此,移动站能够在未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每经过规定时间就重复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
这里,作为规定时间,也可使用各种时间。
另外,优选为,移动站的控制部对于由发送权获得请求执行的指示接收部接收到的1次指示,进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再执行(再次执行)最多至规定次数。另外,移动站的控制部虽未达到该规定次数,但在中途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也中止例如以后的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执行。
因此,移动站通过例如对于基于用户操作的1次指示,进行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再执行最多至规定次数,可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这里,作为规定次数,也可使用各种次数。
本发明的移动站优选为,指示接收部接收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执行指示,控制部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并在通过该请求获得发送权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因此,在被指示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并执行了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情况下,当发送权获得失败时,由于再次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所以能够使例如移动站的用户的按压按钮的按下操作等发送权获得操作简化,可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本发明的移动站优选为,发送权获得请求执行的指示接收部具有第1指示接收部和第2指示接收部。第1指示接收部接收执行1次请求的指示,来作为来自操作者的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执行指示。第2指示接收部接收执行继续请求的指示,来作为来自操作者的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执行指示。
另外,控制部在由第1指示接收部接收了指示的情况下,仅执行1次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在由第2指示接收部接收了指示的情况下,除了通过仅执行1次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就获得发送权的情况外,执行两次以上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因此,根据例如来自用户的指示种类,执行仅执行1次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或在仅通过执行1次发送权获得请求不能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再次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用户可任意选择来指示这些处理,对用户很方便。
这里,作为第1指示接收部、第2指示接收部,也可分别使用各种机构,例如,既可以将它们构成为一体,也可以单独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图。
图6A~6D分别是表示画面显示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基于按压通话方式的通信步骤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基于按压通话方式的通信步骤的另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基于按压通话方式的通信步骤的再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基于ARIB STD-T61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窄频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RICH(无线信息信道)构成的图。
图11是表示基于ARIB STD-T61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窄频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信道的信号格式的图。
图12是表示基于ARIB STD-T61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窄频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脉冲的信号格式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处理步骤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站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图14的移动站的操作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对相同的部件附加相同的标号。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表示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ARIBSTD-T61”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窄频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情况。
图1中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配备指令台21、有线连接于指令台21上的基站(No.1)10、和基站10属下的多个移动站(移动站No.1~移动站No.8)P1~P8。
在图1的示例中,存在于基站10的通信区域(基站区)Z1内的移动站(移动站No.1~移动站No.6)P1~P6为该基站10的通信对象,存在于基站10的通信区域Z1之外的移动站(移动站No.7、No.8)P7、P8不是该基站10的通信对象。
另外,本实施例的无线系统也可包含多个指令台与基站。例如,如图1所示,也可以具有之外的指令台22至指令台23、和连接于其上的基站No.2至基站No.n,这些基站形成基站区Z2至基站区Zn。另外,各指令台是各基站的上一级装置,各指令台与各基站彼此有线连接。
以下的说明以基站(No.1)10为例来进行说明。基站10具备无线发送信号的发送天线11、无线接收信号的接收天线12、用来进行无线通信(发送或接收)的处理的无线部13、执行各种控制的控制部14、和人机界面(man-machine interface)部(下面称为MMIF)15,连接于可由指令者执行各种指令的指令台21上。MMIF15如后所述,具备麦克风/扬声器部与操作/显示部。
在基站10中,例如执行中继两个以上移动站P1~P6之间进行的通信、或将指令台21~23接收到的指令等发送到移动站P1~P6、或将来自移动站P1~P6的响应等发送到指令台21~23、或对两个以上的移动站P1~P6执行基于按压通话方式的组通信等。图1中,作为示例,表示了移动站P1、P2、P3经基站10进行组通信的情况、和移动站P4经基站10与指令台21进行通信的情况。在移动站P1、P2、P3之间的通信中,将频率F3的载波用作下行波,将频率F4的载波用作上行波。另外,在移动站P4与指令台21之间的通信中,将频率F1的载波用作下行波,将频率F2的载波用作上行波。上行的无线载波与下行的无线载波的各对是从规定的上行频带(例如150MHz频带)与下行频带(例如400MHz)中选择具有偏移频率Δf的关系的频率的载波。
另外,作为移动站P1~P8,构成为可由人(用户)携带的便携型装置、或设置在出租车、配送车或运输车等汽车中的装置等。
另外,移动站P7与移动站P5使用直接通信用的载波F5,在不经基站地在移动站-移动站之间通过按压通话来进行通信的模式下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以执行基于使用按压通话方式的单工方式的组通信(单工组通信)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通过按下移动站(移动站No.1)P1的按压按钮来进行单工组通信的呼叫时,在移动站(移动站No.2)P2和移动站(移动站No.3)P3在按压按钮的释放状态下加入通话中的情况下,当通过按下移动站P1的按压按钮,正常执行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的消息收发时,移动站P1变为可发送的状态(发送状态),其它移动站P2、P3变为接收状态。之后,若释放移动站P1的按压按钮,则在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收发消息之后,全部三个移动站P1、P2、P3的按压按钮都变为释放状态。
另一方面,在按下了移动站P1的按压按钮的情况下,当不能正常进行或拒绝进行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收发消息时,移动站P1变为不能发送的状态。此时,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如下功能,即通过移动站P1的按压按钮维持例如机械或电气按下的状态不变,移动站P1再次尝试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收发消息,由此,在正常执行消息收发的情况下,移动站P1变为可发送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就配备连接指令台21~23与控制部14的至少一个基站10、和与该基站10执行无线通信的多个移动站P1~P8,通过按压通话方式执行数字无线通信的结构而言,具备如下功能:对于任意移动站P1~P8,例如由用户按下按压按钮,发送请求获得发送权的信号的功能;及对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移动站P1~P8,在规定时间内未获得该发送权的情况下,再次发送请求获得发送权的信号的功能。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备如下功能:对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移动站P1~P8,在规定时间内未获得该发送权的情况下,执行规定次数的再次发送请求获得发送权的信号的动作,直到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接收获得发送权的信号。
另外,本实施例的移动站P1~P8具有如下功能,即对应于请求获得发送权,在从基站10接收到获得发送权的信号的情况下,向例如用户报告该意思。
另外,本实施例的移动站P1~P8具有如下功能,即虽请求获得发送权,但例如在由于未正常执行或由基站10拒绝与基站10的通信等,而不能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向例如用户报告该意思。
另外,本实施例的移动站P1~P8具有如下功能,即例如在基站10继续拒绝发送权获得时、定期发送不能获得发送权的信号的情况下,对应于接收不能获得该发送权的信号,向例如用户报告该意思。
另外,移动站P1~P8在获得发送权的情况、和不能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使用其它的报告内容。
因此,在本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P1~P8例如可按下按压按钮不动、继续执行下一发送权获得动作,用户方便使用。由此,例如就数字无线系统而言,当移动站P1~P8是单工方式的通话状态时,可省略关于移动站P1~P8的按压按钮的按下动作(按压动作)的操作。
这里,就对于移动站P1~P8的按压按钮的一次按下,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不变、重复执行发送权获得动作的次数,或将发送权获得动作与下一发送权获得动作之间的期间设定成多大程度(时间)而言,例如最好对应于系统的使用状况来调整为适当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了由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执行发送权的控制的情况,但作为执行发送权控制的上一级装置,不仅可使用基站,也可使用指令台等各种装置。
另外,作为移动站P1~P8,也可使用各种装置,例如,例如便携机、车载机、可移动机、固定机、半固定机等。
另外,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可适用于出租车无线系统、配送无线系统、远地监视无线系统、站内无线系统、列车无线系统等中。作为一例,也可适用于如下的系统:由指令台21~23构成列车无线的车站指令台,在列车车辆内的座席上设置移动站P1~P8的功能,进行指令台21~23与移动站P1~P8的通信。
参照图2来说明另一实施例。
图2表示移动站(移动站No.1)P1中的按压按钮的操作一例、和移动站P1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0的消息收发的过程的一例。
在本例中,表示移动站No.1的用户操作按压按钮,该移动站No.1通过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获得发送权,通过基站将从该移动站No.1发送的声音发送给其它移动站时的处理流程。
另外,在本例中,表示移动站No.1在产生1次不能正常地执行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的消息收发、同步脉冲收发不成立之后,再次请求获得发送权后获得发送权的情况。
另外,将n设为1以上的数值,“SBn”表示建立同步用的脉冲信号(同步脉冲信号)。另外,“RICH”表示无线信息信道的信号,“F”表示例如称为“通信”的无线信道构造识别,“M”表示例如称为“空闲”或“声音”的通信模式识别。另外,“发送权释放”表示无线管理消息(第3层信号)的信号。
下面,简单说明ARIB STD-T61。
在ARIB STD-T61的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窄频带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将无线载波上的最小通信单位称为帧,由帧的集合来构成无线信道。无线信道分别由帧格式不同的通信用信道和同步脉冲构成,表1中表示其概要。
表1无线信道的定义
无线信道名称 | 无线信道的定义 |
通信用信道(SC:Service Channel) | (1)见下面对SC的定义 |
同步脉冲(SBO:Synchronous BurstO) | (2)见下面对SBO的定义 |
(1)SC是用户为了通信而使用的双向信道,由业务(traffic)信道(TCH)和无线信息信道(RICH)构成。
(2)SBO是在分配的无线信道中的通信时被交换到TCH之前的脉冲数据。
各无线信道由表2所示的各种功能信道构成。
表2物理无线信道的构成
物理无线信道 | 功能信道 |
通信用信道(SC) | 业务信道(TCH)无线信息信道(RICH) |
同步脉冲(SBO) | 参数信息信道(PICH)无线信息信道(RICH) |
·所谓无线信息信道(RICH:Radio Information Channel),被配置在所有的物理无线信道上,用于传送无线信道构造、动作模式、通信模式等信道信息。另外,根据需要也用于传送用户信息。
·所谓业务信道(TCH:Traffic Channel),利用传送用户信息的点到点、或多点的双向信道来传送声音信息等。
·所谓参数信息信道(PICH:Parameter Information Channel),是点对点、或多点的双向信道,是指附随于同步脉冲、传送用户固有的信息等的功能信道。
可在RICH中配置无线信道构造识别(F)、通信模式识别(M)和动作模式识别(D),如图10所示。另外,表3~5中表示各信息识别的内容。
表3无线信道构造识别
F | 无线信道构造识别 |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 未定义未定义未定义通信用信道未定义未定义未定义同步脉冲 |
表4通信模式识别
M | 通信模式识别 |
000001010011 | 未定义TCH:声音信号未定义未定义 |
100101110111 | 未定义空线信号BUSY(表示正在占用基站-移动站之间的无线线路)未定义 |
表5动作模式识别
M | 通信模式识别 |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 经由基站通信未定义未定义直接通信未定义未定义未定义未定义 |
信号格式:构成为使位排列与帧同步的发送位置一致。
通信用信道(SC):通信用信道(384位)中的信号格式(位排列)如图11所示。
同步脉冲(SBO):同步脉冲(384位)是为了在通信用信道上行/下行中建立同步而发送的信号。信号格式(位排列)如图12所示。
接着,返回图2的说明,具体说明图2所示的通信处理的步骤。
首先,当处于未按下“移动站No.1”的按压按钮的断开(OFF)状态时,通过可在“基站”与参加到单工组通信中的全部移动站(“移动站No.1”和“其它移动站”)之间通信的“RICH(F=通信、M=空闲)”而成为允许访问状态,不赋予任一移动站发送权。
此时,若用户按下“移动站No.1”的按压按钮而变为接通(ON)状态,则“移动站No.1”向“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2”。对此,在本例中,设“移动站No.1”不能从“基站”正常接收赋予发送权意思的同步脉冲信号“SB3”。
于是,“移动站No.1”发出用来让用户知道获得发送权失败的声音(发送权获得失败音),例如机械或电气地维持上述被按下的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
之后,“移动站No.1”对应于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的时刻,再次向“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2”。对此,若“移动站No.1”从“基站”正常接收赋予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3”,则向“基站”无线发送作为其响应的同步脉冲信号“SB4”。由此,“基站”向各移动站(“移动站No.1”和“其它移动站”)无线发送“RICH(F=通信、M=声音)“,设为声音通信状态。
于是,“移动站No.1”发出用来让用户知道已获得发送权的声音(发送权获得音),成为可由用户发送声音的状态。“移动站No.1”将通过麦克风等从例如用户输入的声音无线发送到“基站”,将该声音从“基站”无线发送到参加到单工组通信中的“其它移动站”。
之后,当例如通过用户或自动使“移动站No.1”的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停止并释放该按压按钮、变为断开(OFF)状态时,“移动站No.1”向“基站”无线发送释放发送权意思的信号(“发送权释放”)。由此,“基站”向各移动站(“移动站No.1”和“其它移动站”)无线发送“RICH(F=通信、M=空闲)”,变为允许访问状态。
这样,本例的移动站P1~P8即便在未正常执行与上一级装置的消息收发时,也能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不变,移动到下一发送权获得动作。
参照图3来说明又一实施例。
图3表示移动站(移动站No.1)P1中的按压按钮的操作一例和移动站P1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的消息收发的过程的一例。
这里,在本例中,仅详细说明与图2所示的过程不同的部分,对同样的部分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本例中,表示“移动站No.1”在发生一次通过无线信息信道(M=空闲)拒绝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获得发送权之后,再次请求获得发送权后获得发送权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本例中,“移动站No.1”的按压按钮由用户按下后变为接通(ON)状态,在“移动站No.1”向“基站”无线发送了用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2”的情况下,从“基站”无线发送赋予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3”,从“移动站No.1”无线发送作为其响应的同步脉冲信号“SB4”,但之后,从“基站”无线发送“RICH(F=通信、M=空闲)”,拒绝赋予发送权。此时,“移动站No.1”发出用来让用户知道获得发送权失败的声音(发送权获得失败音音),例如机械或电气地维持上述被按下的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
这样,本例的移动站P1~P8即便在上一级装置拒绝发送权获得的请求时,也可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不变,移动到下一发送权获得动作。
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4表示移动站(移动站No.1)P1中的按压按钮的操作一例和移动站P1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的消息收发的过程的一例。
这里,在本例中,仅详细说明与图2所示的过程不同的部分,对同样的部分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本例中,表示“移动站No.1”在发生一次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通过发送停止请求而拒绝维持发送权之后,再次请求获得发送权后获得发送权的情况。
“发送停止请求”表示无线管理消息(第3层信号)的信号。这种“发送停止请求”例如产生于优先在其它移动站发生的紧急通信等的情况。
具体而言,在本例中,“移动站No.1”的按压按钮由用户按下后变为接通(ON)状态,在“移动站No.1”向“基站”无线发送了用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2”的情况下,从“基站”无线发送赋予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3”,从“移动站No.1”无线发送作为其响应的同步脉冲信号“SB4”,从“基站”无线发送“RICH(F=通信、M=声音)”,但之后,从“基站”无线发送“发送停止请求”,拒绝维持发送权。此时,“移动站No.1”发出让用户知道获得发送权失败的声音(发送权获得失败音),例如机械或电气地维持上述按下的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
这样,在本例的移动站P1~P8中,即便由来自上一级装置的发送停止请求而拒绝发送权获得的请求时,也可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不变,移动到下一发送权获得动作。
参照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5表示使用警车作为移动站P1~P8时的具体示例。
图5中,表示“警车No.1”中的按压按钮的操作的一例和“警车No.1”与作为上一级装置的基站1的消息收发的过程的一例。
这里,图5中所示的过程基本上与图2中表示的过程一样,将“警车No.1”用作执行单工组通信的“移动站No.1”,将“其它的警车”用作执行单工组通信的“其它移动站”。
在本例中,仅详细说明与图2所示的过程不同的部分,对同样的部分省略或简化说明。
首先,在图5的示例中,建立组通信,是将几辆警车引入(即参加)该组通信中的状态。
此时,“警车No.1”在弱电场区中移动过程中按下按压按钮而对“基站”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但由于是弱电场,所以不能正常识别来自“基站”的同步脉冲信号“SB3”,发出发送权获得失败音,再次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
这里,在本例中,“移动站No.1”在向“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请求获得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2”之后,将为了从“基站”接收赋予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3”而待机的接收等待的计时器值设定为400msec。即,“移动站No.1”从无线发送了同步脉冲信号“SB2”的时刻开始计数经过时间(计时器),若在经过400msec的时刻未接收到同步脉冲信号“SB3”,则作为等待接收的时间用尽(到期),而停止接收等待状态。在本例中,设为这种设定值的理由是,若为正常状态,则在从无线发送了同步脉冲信号“SB2”的时刻开始经过120msec~160msec之后,就可接收同步脉冲信号“SB3”,故设为该时间的约2倍的值。
另外,在本例中,在“移动站No.1”中,将重复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本例中,是同步脉冲信号“SB2”的发送)的最大次数设定为5次。即,“移动站No.1”在按下按压按钮后无线发送同步脉冲信号“SB2”、但未接收到同步脉冲信号“SB3”的情况下,设定5次作为重复次数,最多再次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至5次,并在5次的期间中未接收到同步脉冲信号“SB3”的情况下,使按压按钮变为释放状态,停止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执行。在本例中,设为这种设定值的理由在于,由于警车通常边移动边进行通话,所以离开暂时的差条件(弱电场等)区域所需的时间为数秒左右。
另外,本例中,将发送权请求的重复间隔例如设定成3000mS。即,在“移动站No.1”中,在发送同步脉冲信号“SB2”时也设定3000msec的计时器值,在发送权的获得失败的情况下,每经过3000msec,就向基站发送同步脉冲信号SB2,重复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
参照图13来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指移动站No.2~4占有全部可用于消息通信的载波(例如3个载波)时、移动站No.1为了获得发送权而按下按压按钮的情况。
图13表示移动站(移动站No.1)P1中的按压按钮的操作的一例和移动站P1与基站1的消息收发的过程的一例。
图13中,基站与移动站No.2、3、4之间使用了所有可利用的通信信道,并分别处于按压通话通信中,从而,基站与移动站No.2、3、4之间处于不允许访问状态,移动站No.1与基站之间也处于不允许访问状态。在该状态下,移动站No.1的按压按钮被用户按下时,在移动站No.1不向基站无线发送用来请求获得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2,移动站No.1发出发送权获得失败音,报告获得发送权失败,并维持上述被按下的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即、不从基站无线发送赋予发送权的同步脉冲信号SB3。
之后,在还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的情况下,若例如移动站No.2停止通信而开放发送权,则从基站向移动站No.1与No.2无线发送RICH(F=通信、M=空闲)。此外,在之后没有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的情况下,不进行发送权获得请求。
这样,在本例的移动站P1~P8中,即便由于通信中可利用的全部无线信道都处于忙状态而获得发送权失败,也可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不变,等待任一无线信道的发送权的开放,移动到下一发送权获得动作。。
下面,说明移动站的构造例。尤其是说明移动站P1~P8中配备的按压按钮等的操作开关的结构例、和移动站P1~P8中配备的显示画面的显示输出内容的示例。
首先,说明移动站P1~P8中配备的操作开关的结构例。
各移动站P1~P8中配备用来最多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2次以上的操作开关(继续按下开关),另外,例如也可将用来仅执行一次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操作开关(1次按下开关)与该继续按下开关一体或单独配备。
作为一例,可以利用具有机械止动器(stopper)的按压按钮的开关来将继续按下开关与1次按下开关构成为一体。作为具体例,设置L字型的按压按钮,在如通常的按压按钮那样使用该I字型的部分的同时,将相对于I字的L字的突起部分用作锁定部(locking member),在移动站P1~P8的壳体上设置与该锁定部嵌合的孔部。通过用户的操作,在可沿垂直于壳体的方向按下该按压按钮的同时,通过在按下的状态下沿平行于壳体的方向错移该按压按钮,该按压按钮的锁定部就进入壳体的孔部中,该按压按钮就可以在被按下的状态下被固定。
在用户按下该按压按钮的情况下,该按压按钮通过设置在壳体中的弹簧功能而释放按下状态,移动站P1~P8仅执行一次发送权获得请求。另外,在用户按下该按压按钮的同时使该按压按钮错移、从而使该按压按钮在被锁定部按下的状态下被固定的情况下,根据在移动站P1~P8中设定的条件,执行继续的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这里,作为继续的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例如执行图2~图5、图13中所示的处理。
作为另一例,可通过具有电气地维持可视为开关被按下的状态的功能的按压按钮的开关,来一体构成继续按下开关与1次按下开关。作为具体例,设置I字型的按压按钮,区别仅按下1次(one click,点击1次)的状态、与连续按下2次(double-click,双点击)的状态。
在用户仅按下1次该按压按钮的情况下,移动站P1~P8仅执行1次发送权获得请求。而在用户连续按下2次该按压按钮的情况下,根据在移动站P1~P8中设定的条件,执行继续的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
另外,作为继续按下开关或1次按下开关,也可分别使用各种开关。
图14表示由2级的往复(seesaw)开关来构成具有机械地维持可视为开关被按下的状态的功能的按压按钮的移动站的构造的一例。通过该开关,可切换按压通话OFF状态与按压通话ON状态,通过将往复开关倒向按压通话ON侧,可继续按压按钮ON状态。
图14中,标号430表示移动站,370表示液晶画面,372表示操作开关,36表示麦克风/扬声器,374表示紧急开关,376表示按压通话开关。操作开关372用于执行移动站430的各种操作。紧急开关374是在执行优先级高的通信时按下的开关。按压通话开关376由2级的往复开关构成。
图15是表示按压通话开关376的动作状态的图。图15(a)表示向OFF状态侧按下往复开关376的状态。图15(b)表示向ON状态侧按下往复开关376的状态。这样,通过将往复开关用作按压通话开关,可不进行双点击等复杂的操作,就可容易地维持按下状态。另外,作为往复开关,不限于2级的开关。例如也可使用3级的开关来将1次按下开关与继续按下开关一体化,将中立点设为OFF状态,向一侧按下,指定仅一次的发送权获得请求,向另一侧倒下,指定继续的发送权获得请求。此外,不言而喻,也可以各种方式(包括一体构造或单独构造)来实现按压通话开关功能、1次按下开关功能、继续按下开关功能。
下面,参照图6A~6D来表示移动站P1~P8中配备的显示画面的显示输出内容的例子。图6A~图6D分别是表示显示发送权获得状况的信息的显示画面例的图。
图6A中,表示在操作1次按下开关的情况下、显示输出到移动站P1~P8的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内容的一例。
在本例中,显示“正在请求获得发送权”、及仅执行(1次)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该画面例如在图2中“按压按钮按下”时显示。
图6B中表示操作继续按下开关的情况下、显示输出到移动站P1~P8的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内容的一例。
在本例中,显示“正在请求获得发送权”、及若未得到发送权、则(连续)继续地执行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处理、及表示已执行的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次数或此后能执行这些发送权获得请求的剩余次数等的“重复次数3”。该显示画面例如在图2中“维持按压按钮的按下状态”时显示。
图6C中,表示在获得发送权的情况下、显示输出到移动站P1~P8的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内容的一例。
在本例中,显示获得发送权的信息“获得了发送权”。该显示画面例如在图2中发出“发送权获得音”时显示。
图6D中表示在发送权获得失败的情况下、显示输出到移动站P1~P8的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内容的一例。
在本例中,显示未获得发送权的信息“未获得发送权”。该显示画面例如在图2中发出“发送权失败音”时显示。
另外,作为显示输出到移动站P1~P8的显示画面上的信息内容,也可使用各种内容。
参照图16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系统。图16表示该移动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的示例。
图16中,标号100是指令台,200是基站,430是移动站。另外,图中仅表示1台移动站,省略了其它移动站,但实际上在基站200的通信区域(基站区)内、和因情况不同而在该区域之外,也存在多台相同的移动站。
首先,说明指令台100。
指令台100由中央处理装置(下面称为CPU)110、连接于CPU110上的存储器111、人机界面部(下面称为MMIF)112、和连接于CPU110上的调制解调器113构成,经调制解调器113与基站200有线连接,进行信号的收发。指令台100的全部动作是由CPU11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1中的程序来进行的。另外,在指令台100中登录有自身No.(own number)与属下的移动站Nos.,允许从其它指令台、其它基站、属下之外的移动站访问。
MMIF112由麦克风/扬声器部115和操作/显示部114构成,麦克风/扬声器部115分别与调制解调器113、操作/显示部114与CPU110连接。
操作/显示部114由未图示的操作键和显示画面、显示灯等部件构成,执行对基站200的动作设定和基站状态的显示等。另外,在向基站200发送消息时,接通操作/显示部114内的未图示的发送开始按钮(按压按钮)。CPU110经调制解调器113将对应于来自操作/显示部114的输入信息、和基站的管理信息等的数字数据发送给基站200。此时,将数字数据变换成MSK(Minimum Shift Keying,最小频移键控)信号等数字信号,在指令台100与基站200的调制解调器之间收发。在发送消息时、即按压按钮ON时,将称为按压音调(press tone)的、表示指令台为发送状态的规定频率的音调信号叠加在消息上发送给线路。此时,若消息为声音,则将按压音调叠加在声音信号上发送,若消息是短消息等非声音数据,则变换成MSK信号等数字信号后,叠加按压音调来发送。当从基站接收消息时,由于在该消息上叠加称为忙音调的规定频率的音调后从基站发送,所以当调制解调器113检测出该忙音调时,若为声音,则输出到扬声器,若是非声音数据,则经CPU110输出到显示部。
下面,说明基站200。
基站200由天线226、无线部(radio section)230、控制部(controlsection)240、人机界面(MMIF)224构成。控制部240由CPU220、存储器221、调制解调器222、声音CODEC(多媒介数字信号编解码器)225构成。声音CODEC225虽在说明中包含于控制部240中,但并不一定要这样。基站200经调制解调器222与指令台100有线连接,进行信号收发。基站200还经天线226与移动站430无线连接,进行信号收发。无线部230由连接于CPU220上的调制解调部2300、和连接于调制解调部2300与天线226之间的高频部2310构成。作为调制方式,可使用π/4移位QPSK(quaternary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相键控)方式等。
基站200整体的动作是CPU22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1中的程序来进行。CPU220经调制解调器222接收来自指令台100的数字数据,根据数字数据的内容来进行基站200的动作设定。另外,CPU220经调制解调器222将来自基站200的数字数据传递给指令台100。在发送来自指令台100的消息(声音、非声音数据)的情况下,调制解调器222检测按压音调,在消息是声音的情况下,在由声音CODEC225将声音信号编码为数字数据后,CPU220将该数字数据变换成无线传送用的规定的发送数据格式,再由无线部230内的调制解调部2300进行调制,经高频部2310从天线226发送。在消息是非声音数据的情况下,在CPU220将该消息变换为规定的发送数据格式之后,同样由调制解调部2300进行调制,经高频部2310从天线226发送。另外,在从基站200的麦克风/扬声器部228输入声音后发送给移动站430的情况下,接通操作/显示部229的发送开始按钮(按压按钮),输入声音,并由声音CODEC225编码后,按与上述一样的步骤进行发送。
在数据转换(变换成发送数据格式)时,CPU220将信息位格式化(formatting)后附加于消息中,所述信息位表示后述的移动站的识别符(ID)与消息是应发送给全部移动站的重要消息。
在经天线226接收了来自移动站430的无线信号的情况下,在由无线部230内的调制解调部2300进行调制之后,由CPU220再现消息。在接收到的消息是声音数据的情况下,由声音CODEC225执行声音数据的解码和声音再现,经调制解调器222输出到指令台110,同时,还输出到基站的扬声器228。另外,在接收到的消息是非声音数据的情况下,经调制解调器222输出到指令台110。
下面,说明移动站430。
移动站430由CPU30、连接于CPU30上的存储器31、连接于CPU30上的人机界面(MMIF)32、连接于CPU30上的无线部33、连接于CPU30上的声音CODEC34、和连接于无线部33上的天线35构成,经天线35与基站200无线连接,进行消息的收发。CPU30、存储器31、声音CODEC34构成控制部340。包括参照图2~图5和图13说明的动作的移动站整体的动作是CPU3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1中的程序来进行的。另外,声音CODEC34在说明中包含于控制部340中,但并不一定要这样。无线部33由连接于CPU30上的调制解调部330、和连接于调制解调部330与天线35之间的高频部331构成。MMIF32由麦克风/扬声器部36和操作/显示部37构成。操作/显示部37由图14所示的操作键、液晶显示画面等部件构成。分别连接麦克风/扬声器部36与声音CODEC34、操作/显示部37与CPU30。CPU3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1中的程序来控制移动站整体的动作。
在接收了无线信号的情况下,在由无线部33内的调制解调部330解调后,由CPU30再现消息。在接收到的消息是声音数据的情况下,由声音CODEC34执行声音数据的解码和声音再现,输出到扬声器36。另外,在接收到的消息是数字数据的情况下,输出到操作/显示部37。在无线发送消息的情况下,接通操作部37的图14所示的按压通话开关(发送开始按钮)376。在从麦克风36输入的声音被声音CODEC34编码成数字数据后,变为无线传输用的规定的发送数据格式,之后,由无线部33的调制解调部330进行调制,从天线35发送。另外,在发送短消息等数字数据的情况下(例如从操作/显示部37输入序号代码并发送的情况下),在将该消息信息变换成规定的发送数据格式后,由无线部33的调制解调部330进行调制,从天线35发送。另外,可切换基站从属模式(经基站的通信)与直接通信模式(移动站间的直接通信)间的通信模式。该切换由操作开关372等执行,CPU30切换无线部33的载波。另外,CPU30进行控制,判断从基站接收到的消息中是否附加了指定特定移动站的识别符(ID)与表示该消息属性的信息位,在附加了指定本站的识别符、并且信息位表示在接收到的消息是应发送给全部移动站的重要消息的情况下,将通信模式切换成直接通信模式,利用直接通信用来发送该重要消息。从而,置于直接通信模式下的其它移动站也能接收重要消息。CPU30还进行控制,在利用直接通信用载波发送该重要消息之后,由操作者将通信模式恢复成基站从属模式,之后,将信息位设定成“响应”数据,将ID设为本站的序号,利用上行波载波进行发送。由此,基站可确认对全部移动站的一起紧急通报动作所需的处理已执行完。另外,也可以以直接通信模式接收重要消息的移动站通过将信息位设定成“响应”数据,将ID设为本站的序号,以直接通信模式将重要消息的接收通知给发送源的移动站。该控制也由CPU30执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就基站与移动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结构而言,移动站对应于例如从用户接收用来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发送权获得请求)的执行指示,执行用来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并在通过该请求获得发送权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获得发送权的请求,所以例如能够使移动站的用户的按压按钮的按下动作等发送权获得操作简化,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方便性。
这里,作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或基站或移动站等的结构,并不一定限于上面所示的结构,也可使用各种结构。另外,本发明也可作为例如执行本发明相关的处理的方法或方式、或实现这种方法或方式的程序或记录该程序的记录媒介等来提供,另外,也可作为各种装置或系统来提供。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适用领域,并不一定限于上面所示的领域,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各种领域中。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或基站或移动站等执行的各种处理,配备例如处理器或存储器等的硬件资源也可使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在ROM(Read Only Memory)中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的结构,另外,例如用来执行该处理的各功能单元也可构成为独立的硬件电路。
另外,本发明也可实施为存储上述控制程序的软盘(注册商标)或CD(Compact Disc)-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介或该程序(本身),通过从该记录媒介将该控制程序输入计算机后让处理器执行,可实现本发明的处理。
Claims (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站和能够通过单工方式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移动站;
各移动站具有接收操作者的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指示的指示接收部(32)和控制部(340:30、31);
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对所述指示接收部接收到指示的情况进行响应,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并在通过该请求获得发送权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由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所执行的用于获得所述发送权的请求的步骤,包含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信号(SB2),
所述基站若接收到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所述请求信号,则向移动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赋予信号(SB3),
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在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所述请求信号(SB2)之后,当在规定时间内未从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发送权赋予信号(SB3)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信号,
并且,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对于由所述指示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操作者的一次指示,再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最多执行至规定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移动站还包含向操作者提供关于所述发送权获得状况的信息的状况信息输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的所述控制部若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发送权赋予信号,则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赋予响应信号(SB4),
所述基站若接收到所述发送权赋予响应信号,则在物理无线信道上设定无线信息信道(RICH),
所述移动站的所述状况信息输出部向操作者提供发送权获得状况的信息。
4、一种通过无线通信进行通信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具有接收操作者的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指示的指示接收部(MMIF32)和控制部(340;30、31);
所述控制部对由所述指示接收部接收到指示的情况进行响应,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并在通过该请求获得发送权失败的情况下,再次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所述指示接收部包含1次执行指示接收部和继续执行指示接收部,所述1次执行指示接收部接收指定执行1次请求的指示,来作为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执行指示;所述继续执行指示接收部接收指定执行继续的请求的指示,来作为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的执行指示,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1次执行指示接收部接收了指示的情况下,仅执行1次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在由继续执行指示接收部接收了指示的情况下,除了通过仅执行1次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就获得发送权的情况外,执行两次以上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5、一种具有基站、和能够通过单工方式与所述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移动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对由一个移动站的指示接收部接收了操作者的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指示的情况进行响应,所述移动站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对发送权获得失败的情况进行响应,再次执行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
所述移动站的执行用于获得所述发送权的请求的步骤,包含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信号(SB2),
所述基站若接收到来自所述移动站的所述请求信号(SB2),则向移动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赋予信号(SB3),
在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所述请求信号(SB2)之后,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未从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发送权赋予信号(SB3)的情况下,再次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用于获得发送权的请求信号,其中,对于由所述指示接收部接收到的来自操作者的1次指示,重复该步骤最多至规定的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由所述移动站向操作者提供关于所述发送权获得状况的信息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的用于获得所述发送权的请求的执行步骤,还包含若接收到来自所述基站的所述发送权赋予信号,则向所述基站无线发送发送权赋予响应信号(SB4),
所述基站若接收到所述发送权赋予响应信号,则在物理无线信道上设定无线信息信道(RIC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2525/2004 | 2004-02-19 | ||
JP2004042525A JP3894922B2 (ja) | 2004-02-19 | 2004-02-19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58535A CN1658535A (zh) | 2005-08-24 |
CN100454784C true CN100454784C (zh) | 2009-01-21 |
Family
ID=35007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909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4784C (zh) | 2004-02-19 | 2005-02-18 |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28225B2 (zh) |
JP (1) | JP3894922B2 (zh) |
CN (1) | CN100454784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3531B (zh) * | 2006-12-13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话语权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78650B2 (en) * | 2005-10-19 | 2011-07-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ulticast/broadcast service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JP2007221621A (ja) * | 2006-02-20 | 2007-08-30 |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グループ変更方法 |
CN101395811B (zh) * | 2006-03-01 | 2012-05-3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便携通信终端装置以及便携通信终端装置中的发送权设定方法 |
US20080057893A1 (en) * | 2006-08-30 | 2008-03-06 | Patla Jayantharaja Venkateshay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half duplex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5026052B2 (ja) * | 2006-10-31 | 2012-09-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20080132181A1 (en) * | 2006-11-30 | 2008-06-05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able calling mode |
JP4958634B2 (ja) * | 2007-05-16 | 2012-06-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JP5025440B2 (ja) * | 2007-12-04 | 2012-09-12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ゲートウェイ |
JP5450040B2 (ja) | 2009-03-10 | 2014-03-26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EP2446671B1 (en) * | 2009-06-26 | 2013-12-25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Wake up procedure for a base st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1951702A (zh) * | 2010-08-19 | 2011-01-19 | 浙江元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手机终端实现单工通信的方法 |
US9468162B2 (en) | 2012-08-01 | 2016-10-18 | Rain Bird Corporation | Irrigation controller wireless network adapter and networked remote service |
JP6044220B2 (ja) * | 2012-09-19 | 2016-12-1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075839B2 (ja) * | 2012-09-20 | 2017-02-08 |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 列車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受信電文選択方法 |
ES2734348T3 (es) | 2012-11-07 | 2019-12-05 | Rain Bird Corp | Sistema de control de riego |
WO2018013964A1 (en) | 2016-07-15 | 2018-01-18 | Rain Bird Corporation | Wireless remote irrigation control |
CN112527515B (zh) * | 2020-12-02 | 2024-08-09 |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状态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41612A2 (en) * | 2000-11-15 | 2002-05-23 | Atlinks Us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from a remote wireless device to a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
CN2513302Y (zh) * | 2001-11-05 | 2002-09-25 | 王向前 | 对讲移动电话 |
CN2534756Y (zh) * | 2002-01-15 | 2003-02-05 | 马东民 | 无线对讲控制机 |
CN1419390A (zh) * | 2002-11-12 | 2003-05-21 | 北京中电创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使gsm手机具有对讲功能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18055A (ja) | 1984-11-14 | 1986-06-05 | Canon Inc |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
JPS6253527A (ja) | 1985-09-03 | 1987-03-09 | Fujitsu Ten Ltd | 移動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任意発信方式 |
JPH01268346A (ja) | 1988-04-20 | 1989-10-26 | Fujitsu Ltd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JP2809435B2 (ja) | 1989-07-21 | 1998-10-08 |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機 |
US5384776A (en) * | 1991-02-22 | 1995-01-24 | Er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 Audio routing within trunked radio frequency multisite switch |
US5758291A (en) * | 1994-10-18 | 1998-05-26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vi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nit scan list |
US5983099A (en) * | 1996-06-11 | 1999-11-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apparatus for an accelerated response to 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s in a CDMA push-to-talk system using a CDMA interconnect subsystem to route calls |
US6289218B1 (en) * | 1998-06-11 | 2001-09-11 |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handsets |
US6449491B1 (en) * | 1999-05-10 | 2002-09-10 | Ericsson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group cal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JP3688515B2 (ja) | 1999-06-02 | 2005-08-3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グループ通信装置 |
US7366757B1 (en) | 1999-06-11 | 2008-04-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
JP2001016252A (ja) | 1999-07-01 | 2001-01-19 | Canon Inc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記憶媒体 |
US6522886B1 (en) * | 1999-11-22 | 2003-02-18 |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imultaneously sha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mong multiple wireless handsets |
US6477150B1 (en) | 2000-03-03 | 2002-11-05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 an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35430B1 (en) * | 2000-04-10 | 2004-05-11 | Motorola, Inc. | Musical telephone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US6542750B2 (en) * | 2000-06-10 | 2003-04-01 | Telcontar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ly connecting mobile users based on physical proximity |
US7343163B1 (en) * | 2000-06-19 | 2008-03-11 | Motorola, Inc. | Adaptive channel access scheme |
US6714795B1 (en) * | 2000-06-26 | 2004-03-30 | Motorola, Inc. | Radio telephone system with one-to-many dispatch system |
US6600928B1 (en) * | 2000-11-06 | 2003-07-29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temporary simplex call grou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120134B2 (en) * | 2001-02-15 | 2006-10-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verse link channel architectur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366533B2 (en) * | 2001-05-16 | 2008-04-29 | Motorola, Inc. | Method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wireless resources in a trunke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895254B2 (en) * | 2002-04-15 | 2005-05-1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ispatch call |
US7231223B2 (en) * | 2002-12-18 | 2007-06-12 | Motorola, Inc. | Push-to-talk call setup for a mobile packet data dispatch network |
US7126928B2 (en) * | 2003-08-05 | 2006-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rant, acknowledgement, and rate control active sets |
US7106714B2 (en) * | 2003-11-25 | 2006-09-12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data 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260414B2 (en) * | 2003-12-08 | 2007-08-21 | Kyocera Wireless Corp. | Optimized push-to-talk call setup |
-
2004
- 2004-02-19 JP JP2004042525A patent/JP389492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2-16 US US11/058,459 patent/US742822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2-18 CN CNB2005100090916A patent/CN1004547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41612A2 (en) * | 2000-11-15 | 2002-05-23 | Atlinks Usa,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from a remote wireless device to a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
CN2513302Y (zh) * | 2001-11-05 | 2002-09-25 | 王向前 | 对讲移动电话 |
CN2534756Y (zh) * | 2002-01-15 | 2003-02-05 | 马东民 | 无线对讲控制机 |
CN1419390A (zh) * | 2002-11-12 | 2003-05-21 | 北京中电创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使gsm手机具有对讲功能的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13531B (zh) * | 2006-12-13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话语权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
US8923904B2 (en) | 2006-12-13 | 2014-12-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ight to speak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58535A (zh) | 2005-08-24 |
US20050220050A1 (en) | 2005-10-06 |
US7428225B2 (en) | 2008-09-23 |
JP3894922B2 (ja) | 2007-03-22 |
JP2005236611A (ja) | 2005-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54784C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1040451B (zh) | 用于在即按即说系统中传输及播放提示音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03024124A2 (fr) |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transmettre un message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mobile | |
WO2010050535A1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中継装置及び無線端末装置 | |
US7127265B2 (en) |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in a digital radio network system | |
AU650568B2 (en) | Single channel remote site trunking | |
CN101945304A (zh) | 用于地铁无人驾驶的tetra无线车载终端 | |
JPH07162935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移動通信端末装置 | |
CN100461873C (zh) | 具有基站和多个移动站的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 |
CN105391462A (zh) | 一种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终端设备 | |
CN201766587U (zh) | 车载台设备 | |
EP1768423B1 (en) | A method of digital trunked communication system fast call setup | |
CN103944599A (zh) | 一种基于tetra技术的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终端设备 | |
JP3419508B2 (ja) | 無線電話装置 | |
JP2021118382A (ja) | 音声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
CN201718050U (zh) | 一种tetra无线车载终端 | |
CN202261261U (zh) | 一种数字调车及调车单传输系统手持设备 | |
JP2008034915A (ja) | デジタル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ジタル無線システムの一斉通信方法 | |
JP2873555B2 (ja) | 他のシステムと情報を交換するため無線接続を設定するシステム | |
JP2939800B2 (ja) | 自動配車システム | |
JP2008288774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EP3518208A1 (en) |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KR101066880B1 (ko) | 디지털 서브톤을 이용한 무전기 간의 통신 방법 | |
JP2007053572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
JPH1013336A (ja) | 公共業務用デジタ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1 Termination date: 2016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