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1342C - 立轴式离心泵及其转子和具有该离心泵的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轴式离心泵及其转子和具有该离心泵的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1342C
CN100451342C CNB2005800333155A CN200580033315A CN100451342C CN 100451342 C CN100451342 C CN 100451342C CN B2005800333155 A CNB2005800333155 A CN B2005800333155A CN 200580033315 A CN200580033315 A CN 200580033315A CN 100451342 C CN100451342 C CN 10045134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ump
mainboard
rotor shaf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800333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31723A (zh
Inventor
古郡昭则
吉田雅彦
大野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filed Critical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31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31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134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134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2Rotors specially for 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14Pumps raising fluids by centrifugal force within a conical rotary bowl with vertic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18Rotors
    • F04D29/20Mounting rotors on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trol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轴式离心泵,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组装于空调装置中的排水泵随叶轮的旋转产生气蚀等静音性方面的问题,包括:转子(23)、机壳(20)、与机壳(20)一起形成收容转子(23)的泵室(21)的盖体(22)、形成连通于泵室(21)下端中央部的吸入通路(24)的吸入管(25)、以及与泵室(21)连通的吐出口(26)。转子(23)包括:上端部连接于驱动马达(16)的转子轴(40)、呈同心圆状一体地连接在该转子轴(40)上的圆形主板(42)、从该主板(42)大致平行于转子轴(40)的轴线突出的多根销(43)、以及在主板(42)上形成且连通其表面和背面的均压部(44、46)。

Description

立轴式离心泵及其转子和具有该离心泵的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轴式离心泵及在此立轴式离心泵中使用的泵用转子,适合应用于在特别要求静音性的空调装置中安装的排水泵。
背景技术
在立轴式离心泵中,通过叶轮的旋转来带动壳体内所存在的液体旋转,利用由此产生的离心力向壳体外吐出液体。另外,伴随着该液体的吐出动作,向壳体内吸入新的液体。该立轴式离心泵可用作例如空调装置的排水泵。
在空调装置中,为了向室外排出冷气房运转中产生的空气中的冷凝水,一般采用将其暂时蓄积在泄水盘中,然后利用排水泵从此处向室外进行排出的方法。
作为这样的排水泵,已知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有所公开。在这些专利所公开的排水泵中,在由盖体和壳体所围成的泵室内收容有叶轮,该叶轮的叶轮轴与马达相连。通过驱动该马达而能够使泵室内的叶轮旋转,并带动泵室内存在的水等液体而与叶轮共同旋转。也就是说,通过带动泵室内的液体与叶轮共同旋转,利用液体中产生的离心力,从与泵室的外周部连通的吐出管向泵室外排出液体。另外,从该泵室排出液体的同时,从与泵室下端中央部连通的吸管向泵室吸入新的液体。
与壳体共同构成排水泵主要部分的叶轮,具备与马达相连的叶轮轴、以及相对于该叶轮轴在该叶轮轴周围呈放射状突出的多枚叶轮板。现有的该叶轮板,为了促进存在于泵室内的液体的带动旋转,而一般具有相对于叶轮板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的宽阔面。
专利文献3公开的叶轮,也基本上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一样。在该专利文献3中,在叶轮轴和叶轮外周壁部之间的圆板部上设置贯通孔,防止伴随着轴向振动的噪音。即使这种贯通孔适用于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也不能说在叶轮板搅拌拍打水时,使产生的噪音得到充分的降低。
近年,要求降低空调机中的运转音,要求降低安装于该空调机装置的排水泵的工作音以及与此相伴的各种噪音的种类。例如,由排水泵的工作引起的仅仅搅水噪音甚至就成为了问题。
众所周知,在向着以叶轮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叶轮的叶轮板的旋转方向侧的面和位于其相反一侧的面,分别产生的压力差比例于叶轮板圆周速度的平方而增大。由此,在以叶轮轴的轴线为中心旋转的叶轮的叶轮板的特别是外周端缘部,在与叶轮板的旋转方向相反侧的面,容易产生气蚀(cavitation),该气蚀也是产生上述噪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由于叶轮的旋转,叶轮板的上端部开始露出在泵室内被带动旋转的液体的液面的地方,当存在于叶轮板周围的液体越过叶轮板的上端边缘时,泵室内存在的空气被卷入,产生噪音。
现有的排水泵中的叶轮的叶轮板,为了促进存在于泵室内的液体的带动旋转,一般具有相对于叶轮板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的宽阔面,这也是上述噪音产生的一个原因。然而,组装入空调装置的排水泵,具有空载扬程比其他的泵低、其负荷本质上较小的特性。考虑到这样的特性,具有相对于叶轮板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的宽阔面的现有的叶轮板,作为组装入空调装置的排水泵,可以说形状不适当。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用新案登录第2593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许第3282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2-2428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静音性的立轴式离心泵及组装在该立轴式离心泵中的转子和组装有立轴式离心泵作为排水泵的空调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机壳、安装在该机壳上并与该机壳一起形成收容所述转子的泵室的盖体、在所述机壳上突出设置且形成连通于所述泵室下端中央部的吸入通路的吸入管、以及在所述机壳上形成且连通所述泵室的吐出口,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上端部从所述盖体的外面连接于驱动马达的转子轴、呈同心状一体连接在该转子轴上的主板、从该主板大致平行于所述转子轴的轴线而突出的多根销、以及连通所述主板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均压部。
在本发明中,若连接于转子轴上端部的驱动马达工作,则转子在水等液体存在的泵室内旋转。由此,伴随着从转子的主板突出的销在液体内旋转,泵室内的液体因其粘性而渐渐地开始与转子一起共同旋转。这样,伴随着存在于泵室内的液体的共同旋转,而产生离心力,该离心力使泵室内存在的液体的表面变形为抛物面状,液体从泵室向连通于其外周部的吐出口吐出。另外,伴随该液体的吐出动作,从连通于泵室中央部的吸入通路向泵内吸入液体。以转子的轴心为中心在泵室内旋转的销,相对于其周围存在的液体移动,使其以大致层流状态向后方旋转进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立轴式离心泵,以转子的轴心为中心在泵室内旋转的销,相对于其周围存在的液体移动,使其以大致层流状态向后方旋转进入。由此,在主板的上下产生压力差,从均压部水流上升,因此,使销周围的气蚀的产生和空气的卷入引起的噪音被抑制。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立轴式离心泵中,能够在吸入管的吸入通路内配置沿着转子轴的轴线从其一端部突出的搅拌部件,该搅拌部件也可以是从转子轴的轴线突出成放射状的多根叶轮部件。如果在吸入管的吸入通路内配置沿着转子轴的轴线从其一端部突出的搅拌部件,则能够使从吸入通路向泵室内吸入的液体呈螺旋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泵效率。
可以在盖体上形成间隔壁,其从盖体向下突出而包围转子的周围且在与机壳的内壁之间构成环状的空隙。该间隔壁,优选与机壳上形成的吐出口相对,位于遮住其的位置。由此,能够阻止在泵室内存在的空气向吐出口一侧流入,消除在气泡从泵室向吐出口移动时所产生的噪音。
可以在盖体上形成连通泵室内与外部的大气连通路。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长时间保持泵室内为大气压,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离心力,高效地从吐出口向室外排出液体。
主板形成为环状,能够使其内周面与转子轴的外周面之间所形成的环状空隙作为均压部而起作用。这种情况下,主板和转子轴能够通过横穿该空隙的多根支架而一体地连接在一起。因此,在泵室内吸上来的液体的表面能够迅速地形成为抛物面状。
形成有多个连通主板表面和背面的多个连通孔,使这些连通孔作为均压部而起作用也很有效,能够使存在于主板背面外周侧正下方的气泡从连通孔向表面侧放掉,而并不流入到吐出口侧。在这种情况下,在大致沿着主板圆周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销以及连通孔的第一排列组、和在相对于第一方向成45度角倾斜的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销以及连通孔的第二排列组,能够沿着圆周方向交替地排列。因此,能够使由第一和第二排列组所分别得到的液体的螺旋流方向和流速微妙地产生不同,能够高效地消除在各个销和液体之间产生的气泡。
可以将在相对于主板旋转方向垂直的面上投影的各个销的面积被设定为:越是位于转子轴的半径方向内侧的销,该面积越是变小。由此,能够通过抑制位于半径方向内侧的销的周围的空气的卷入来抑制噪音。另外,能够有效地使位于半径方向外侧的销的动能作用于液体,以改善空载扬程。通过设定每个销的长度越是靠近转子轴半径方向内侧越是变短,而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通过设定位于转子轴半径方向内侧的销的、沿着转子轴半径方向的前端部的宽度尺寸比基端部宽度尺寸小,而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或者,通过设定位于转子轴半径方向内侧的销的间隔与同外侧的间隔相同或比其大,而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与转子轴的轴线垂直的面上的各个销的截面形状,能够任意采用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多边形、或翼形等非对称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沿着主板旋转方向的销的最大长度能够被设定为与沿着转子轴半径方向的销的最大宽度尺寸相同,或在其以上。
作为驱动马达,能够采用比AC马达振动更少且更小更轻、控制更容易的DC无电刷马达。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轴、呈同心状一体连接在该转子轴上的主板、从该主板大致平行于所述转子轴的轴线而突出的多根销、以及连通所述主板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均压部。该泵用转子适合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立轴式离心泵中的转子。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立轴式离心泵作为排水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空调装置用排水泵单元中应用本发明的立轴式离心泵的一实施方式的安装状况的概念图。
图2是图1中的箭头所指的II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排水泵单元的概略构造纵断面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的平面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的底面图。
图6是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中的盖体部分的底面图。
图7是图3中的VII-VII箭头截面图。
图8是图3中的VIII-VIII箭头截面图。
图9是表示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中的转子的外观立体投影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转子的背面图。
图11是与图12一起模式化地表示图9所示转子中的第一排列组引起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概念图。
图12是与图11一起模式化地表示图9所示转子中的第二排列组引起的流体的流动方向的概念图。
图13是在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的转子中应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平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转子的平面图。
图15是在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的转子中应用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6是在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的转子中应用本发明另外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7是在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的转子中应用本发明另外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纵断面图。
图18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排水泵单元中应用本发明立轴式离心泵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大致构造的纵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8,对在组装于空调装置上的排水泵单元中应用本发明的立轴式离心泵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仅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将这些实施例进一步组合,能够进行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概念所包含的所有的变化和修改。所以,本发明当然能够应用于属于其精神的其他任意技术。
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水泵单元的安装状况如图1所示,其箭头指的II部被提取到图2并在图2中放大显示。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水泵单元10,通过其托架11被安装在形成于空调装置的壳体隔壁12的固定部13上。固定部13和矩形板状的托架11之间,夹有同时具有防震功能和密封功能的密封垫14。通过在固定部13拧入的安装螺钉15,托架11的安装部11a保持在壳体隔壁12的固定部13上被固定的状态。以用于驱动后述转子的驱动马达16位于壳体隔壁12外侧的方式将该驱动马达16搭载于托架11的连接部11b。用于控制驱动马达16动作的控制盘17设置于壳体隔壁12的外侧,该控制盘17和安装在驱动马达16的连接器18通过电缆19连接。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马达16的连接器18,也可以配置在图4中两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可以根据电缆19的连接操作性以及与其它部件的干涉而适当地进行选择。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1,由不会对后述驱动马达16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奥氏体不锈钢、铝等的非磁性体形成。
该排水泵单元10的主要部分的内部构造如图3所示,其平面形状、底面形状分别如图4、图5所示,其盖体的底面形状如图6所示。另外,图3中的VII-VII、VIII-VIII箭头所示的截面构造分别如图7、图8所示。转子部分的外观如图9所示,其底面形状如图10所示。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排水泵单元10包括:具有筒状侧壁部20a和圆锥状底壁部20b的机壳20、以及与该机壳20的侧壁部20a的上端部相连接且与该机壳20一起构成泵室21的盖体22。该排水泵单元10还包括:收容于泵室21内的转子23、与转子23相连且使其旋转的驱动马达16、以及安装在盖体22和马达16之间且将其隔开的上述托架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隔开在空调装置的壳体隔壁12的外侧配置的驱动马达16与在壳体隔壁12的内侧配置的盖体22和机壳20,而在壳体隔壁12的固定部13上安装托架11。因此,不用设置除水板来保护盖体22和驱动马达16之间的驱动马达16的轴承部分。而且,即使使用不同性能的驱动马达,作为排水泵单元10,也可以仅更换驱动马达16。因此,还具有完全不需要更换托架等的优点。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采用DC无电刷马达作为驱动马达16,能够比振动大的AC马达更大幅度地小型轻型化,其驱动控制也更加容易。DC马达的高频振动缺点,能够通过在空调装置的壳体隔壁12和托架11的安装部11a之间安装上述密封垫14而被可靠地屏蔽。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机壳20的底壁部20b设定为中央部向下凹陷的圆锥状,但是将底壁部20b设定为与水平面平行的所谓的平板状也没有任何问题。在该机壳20上一体地形成有吸入管25,该吸入管25从底壁部20b的中央向下突出、形成与泵室21内部连通的吸入通路24。另外,在该机壳20上还一体地形成有吐出管27,该吐出管27从侧壁部20a向转子23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其面向泵室21内部的吐出口26开设有开口。吸入管25被定位于图3中由两点划线所示的空调装置的泄水盘(drain pan)28内,基本上浸没在该泄水盘28内蓄积的冷凝水中。另外,前端部向空调装置的壳体隔壁12的外部导出的排水管29的基端部连接在吐出管27上。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吐出管27的内径,使其越是向下游侧,则越是变粗并且使面向泵室21的吐出口26保持被收拢(缩小)的状态,但是,需要使吐出管27的外径保持一定,以确保嵌合排水管29时的操作性以及彼此间的密封性。由此,对于吐出管27的厚度,越是向着基端侧,其厚度越是变厚,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吐出管27的外周部进行减厚处理(meat omission),由此同时实现吐出管27的高刚性化和轻量化。只要能够保证排水管29相对于吐出管27的嵌合容易性以及密封性,则在吐出管27的外周上形成的减厚部无论是何种形态和形状均可。
在作为树脂成形品的盖体22的下部外周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朝上并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图示例中为4个)卡止爪30。在机壳20的侧壁部20a的外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止爪30分别卡止而能够在半径方向上弹性变形的形成为框状的爪支撑架31。因此,通过相对于机壳20从上方将盖体22压入,而能够使卡止爪30相对于爪支撑架31进行扣合卡止(snap)。由此,能够非常容易地使机壳20和盖体22一体化,而且能够选择机壳20相对于盖体22的相对旋转位置。即,如图5中的两点划线所示那样,能够使吐出管27的朝向变更为四个方向中的任一个方向,以匹配其他部件的配置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爪支撑架31形成为框状,所以在卡止爪30相对于爪支撑架31被卡止的状态下,能够限制盖体22相对于机壳20的旋转。因此,爪支撑架31只要能够沿半径方向发生微小弹性变形即可,可以使用混有玻璃纤维、无机物晶须(whisker)等的硬质复合树脂材料形成机壳20以及爪支撑架31,能够设计出高强度的机壳20。
在盖体22的上端外周,突出设置有多根(在图示例中为4根)连接销32,其分别贯通托架11的连接部11b以及在驱动马达16上形成的安装法兰16a。通过熔融该连接销32的上端而形成铆接部32a,由此,使盖体22和托架11的连接部11b以及驱动马达16结合为一体。对于在连接销32的上端形成的铆接部32a,可以利用超声波焊接等技术,只要其形状能够保证驱动马达16以及托架11不容易被向外拔出即可。
在盖体22的底板33的中央,向上形成有上面被堵塞的具有圆柱形截面的凸部34,而且突出设置有形成为包围该凸部34的呈半圆弧状的一对衬垫35。凸部34形成有:位于其中央且驱动马达16的轴16b所贯穿的孔34a、以及位于其外周部且用于保持泵室21内为大气压的多个(在图示例中为4个)缝隙34b。衬垫35的上端与托架11的连接部11b接触。相邻的衬垫35之间的空隙35a,与在盖体22的外周缘上形成的一对具有曲径构造的空隙22a一起形成大气连通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衬垫35之间的空隙35a与形成于盖体22外周缘上的一对空隙22a的旋转相位大致错开90度。由此,从泵室21通过缝隙34b以及空隙35a、22a而连接于排水泵单元10外部的大气连通路能够被较大地弯曲。结果,对于在泵室21内产生的直进性高频波(1000Hz以上)的噪音,能够得到较大的消音效果。
而且,在驱动马达16停止时,从排水管29通过吐出口26向泵室21侧倒流的一部分排水有时会从缝隙34b溢出。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与转子23旋转方向(图7中左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图7中顺时针的切线方向而在凸部34上形成缝隙34b,因此,能够减少从缝隙34b溢出的排水的量。
在面向泵室21侧的盖体22的底板33的外周缘部上,向着机壳20的底壁部20b向下突出设置有在与机壳20的侧壁部20a之间形成有环状空隙36的筒状间隔壁37。所以,位于泵室21上部周缘的冷凝水因间隔壁37的存在而向下流动,通过间隔壁37的下端与机壳20的底壁部20b之间的间隙38而从环状空隙36导入到吐出口26内。其结果,能够阻止存在于泵室21上部周缘的气泡流入到吐出口26侧。即,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间隔壁37,因为能够抑制存在于泵室21的上部周缘的气泡流入到吐出口26侧,所以无需本实施方式那样遍及盖体22的整个圆周而形成。然而,当仅在与吐出口26相对的位置形成间隔壁37时,必须使上游侧比该间隔壁37的吐出口26更接近机壳20的侧壁部20a的内周面。由此,在泵室21内流动且含有气泡的冷凝水能够不直接流入环状空隙36内。另外,优选其截面形状形成为半圆状等的曲面,使得能够使该间隔壁37的下端部不妨碍冷凝水的顺利流动。
另外,在机壳20和盖体22的间隔壁37之间安装有O形圈39,以防止冷凝水从机壳20以及盖体22的嵌合部分向外部漏出。
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子23包括:在上端部具有用于与驱动马达16的轴16b连接的筒状接续部40a的转子轴40、以及从该转子轴40呈放射状突出的多根(在图示例中为4根)支架41。另外,该转子23还包括:通过支架41而与转子轴40一体连接的形成为圆环状的主板42、以及从主板42的表面即上面大致平行于转子轴40的轴线而突出的多根销43。而且,转子23还包括:与销43一起在主板42上形成而连通其表面和背面即下面的多个连通孔44、以及从转子轴40的下端沿着该转子轴40的轴线突出并位于吸入通路24内的搅拌部件45。
主板42相对于转子轴40呈同心状,在其内周面与转子轴4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与上述连通孔44一起作为本发明的均压部而起作用的空隙46。上述支架41形成为横切该空隙46的状态而与转子轴40和主板42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主板42的圆周方向交替形成各为4组的第一排列组A和第二排列组B。第一排列组A,在大致沿主板42圆周方向的第一方向(图8中为左右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交替排列配置有销43和连通孔44。另外,第二排列组B,在沿着与第一方向倾斜45度的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交替排列配置有销43和连通孔44。各个销43形成为由与转子轴40的轴线垂直的平面所截取的截面形状大致为正方形的正四方柱,其四角的棱部具有倒角,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搅水声(water paddling sound)。而且,搅拌部件45具有4枚叶轮板45a,其相对于转子轴40轴线垂直的截面形状为十字状。
若具有这种结构的排水泵单元10的驱动马达16开始工作,则吸入通路24内所存在的冷凝水通过搅拌部件45的旋转而被搅拌,利用其粘性而逐渐随搅拌部件45一起在吸入通路24内开始旋转。利用随着冷凝水在吸入通路24内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其水面一边描绘出凹状的立体抛物面,一边越过吸入通路24的上端而向着泵室21的底壁部20b略微上升,使主板42和销43处于浸渍在冷凝水中的状态。这样进入到泵室21内的冷凝水,利用旋转的转子23的主板42以及销43而更加高速地旋转。然后,冷凝水的一部分通过机壳20的底壁部20b与盖体22的间隔壁37的下端之间的空隙,而从环状的空隙36向吐出口26排出。随着该冷凝水的排出,泄水盘28内的新冷凝水被吸入到吸入通路24内,紧接着将泄水盘28内的冷凝水从吐出口26通过排水管29而向外部排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子23的径向中心侧和径向外侧端的压力差是由转子23的转速及其最大直径即主板42的外径所决定的,因此,该排水泵单元10的空载扬程自然也被确定。然而,其排水量是由投影到与主板42的旋转方向垂直的面上的销43的面积所决定。
在排水泵单元10的工作中,转子23的销43是以高于冷凝水旋转速度的高速而旋转。因此,当冷凝水相对于静止的销43在泵室21内旋转而观察不到时,存在于其周围的冷凝水围绕着销43的外围比较顺滑地向后方流下。即,由于不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那种大阻力且具有相对于叶轮的旋转方向大致正交的宽阔面的叶轮板,因此,即使是例如位于转子23最外周侧的销43,在其旋转方向的后侧也基本上不会产生气蚀。其结果,能够大幅度降低因气蚀而引起的噪音。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销43和连通孔44组成的第一排列组A所形成的冷凝水流动方向,如模式表示其流动状态的图11所示那样,相对于半径方向大致呈45度角倾斜。该流动方向使冷凝水具有较大动能。与此相对,,由第二排列组B所形成的冷凝水的流动方向,如模式表示其流动状态的图12所示那样,大致为主板42的圆周方向,使冷凝水具有较小动能。其结果,利用冷凝水的这两种流动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消泡效果。另外,由于吸入管25内冷凝水的旋转周速与泵室21内冷凝水的旋转周速相比其相当迟缓,所以搅拌部件45即便具有较大阻力的叶轮板45a,在此处也不会出现产生气蚀这种不良情况。另外,在排水泵单元10的启动时刻以及低扬程时刻,由于在盖体22上形成有间隔壁37,所以能够阻止气泡混入到向吐出口26侧排出的冷凝水中。另外,也能够消除气泡向吐出口26侧排出时的噪音。
没有必要将主板42的外周做成以转子轴40的轴线为中心的正圆形,另外,由与转子轴40的轴线垂直的面所截取的销43的截面形状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大致正方形以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本发明中的转子23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平面形状、底面形状分别在如图13、图14所示。如图13、图14所示,能够将主板42的外周形成为不规则的齿轮状。或者,可以采用由与转子轴40的轴线垂直的面所截取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销43,并且配置成其长半径方向沿着主板42的圆周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在主板42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凹凸部分,而能够提高相对于冷凝水的搅拌作用,提高作为排水泵的能力。其中,在图13、图14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标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这样设定各个销43的高度,使每个销43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转子轴23的旋转中,泵室21内的冷凝水的水面变位为研钵状,转子轴40附近内周侧的销43的上部露出水面,无法搅拌冷凝水。因此,在图15中表示出本发明的转子23其他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截面构造。从图15可以明显看出,对应于泵室21内形成的冷凝水的旋转水面(图中以两点划线表示)高度来设定其高度,使得越是远离转子轴40,其销43的高度越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最大限度发挥在半径方向排列的销43的作用。或者,为了得到同样的效果,通过下述设定也能够进行应对,即,在相对于主板42的旋转方向垂直的面上投影的销43的面积,越是位于转子轴40的半径方向内侧,其销43的该面积越小。具体地说,例如,如图16所示,越是接近转子轴40的销43,其锥角θ越是变大的尖端越细的圆锥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销43从主板42的表面侧向上突出,但是,也可以如图17所示那样,销43从主板42的背面向下突出。在图17所示转子23的情况下,形成为在下端侧具有越接近转子轴40附近使销43的外径越小的那种小径部43a的台阶状。这种销43从主板42的背面向下突出的本发明的排水泵单元10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大致构造如图18所示,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即,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3,主板42以接近盖体22的底板33的方式形成,多根销43从该主板42的背面向机壳20的底壁部20b突出。对于各销43的下端,被设定为销43越是位于转子23的直径方向内周侧,销43从主板42突出的长度越长,使得以大致相等距离接近机壳20的底壁部20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接近盖体22的底板33所配置的主板42,而能够得到更大的销相对于被吸引到泵室21内的冷凝水的整流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托架11的安装部11a与连接部11b之间形成有包围驱动马达16的圆筒部11c,由此可以限制由驱动马达16所产生的噪音的传播方向。
另外,可以不按照上述实施方式的排列组A、B那样排列配置销43和连通孔44。或者,销43也可以从主板42的表面背面的两面突出。无论为何种情况,为了在确保排水泵单元10所要求的扬程和排水量的同时减少振动和噪音,优选适当调整其数量和布局。同样,主板42也可以形成为与机壳20的形成为圆锥状的底壁部20b平行的圆锥状。

Claims (16)

1.一种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机壳、安装在该机壳上并与该机壳一起形成收容所述转子的泵室的盖体、在所述机壳上突出设置且形成连通于所述泵室下端中央部的吸入通路的吸入管、以及在所述机壳上形成且连通所述泵室的吐出口,其中,所述转子包括:
上端部从所述盖体的外面连接于驱动马达上的转子轴、
呈同心状一体地连接在该转子轴上的主板、
从该主板大致平行于所述转子轴的轴线而突出的多根销、以及
连通所述主板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均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还具有从其转子轴的一端沿着该转子轴的轴线突出且位于所述吸入管的吸入通路内的搅拌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具有向下突出包围所述转子的周围且在其与所述机壳内壁之间形成环状空隙的间隔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壁被配置成与在所述机壳上形成的吐出口相对而将其遮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盖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泵室内与外部的大气连通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通所述主板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多个连通孔,并且这些连通孔作为所述均压部而起作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以及连通孔,其第一排列组和第二排列组沿圆周方向交替排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排列组中,所述销以及连通孔在大致沿着所述主板圆周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第二排列组中,所述销以及连通孔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成45度角倾斜的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其特征在于:
设定为在相对于所述主板的旋转方向垂直的面上投影的每个所述销的面积,越是位于所述转子轴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所述销,该面积越是变小。
10.一种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轴、
呈同心状一体连接在该转子轴上的主板、
从该主板大致平行于所述转子轴的轴线而突出的多根销、以及
连通所述主板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均压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从所述转子轴的一端沿着该转子轴的轴线突出的搅拌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通所述主板的表面侧和背面侧的多个连通孔,并且这些连通孔作为所述均压部而起作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销以及连通孔,其第一排列组和第二排列组沿着圆周方向交替排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排列组中,所述销以及连通孔在大致沿着所述主板圆周方向的第一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在所述第二排列组中,所述销以及连通孔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成45度角倾斜的方向以及与其正交的方向上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用转子,其特征在于:
设定为在相对于所述转子轴的旋转方向垂直的面上投影的每个所述销的面积,越是位于所述转子轴的半径方向内侧的所述销,该面积越是变小。
16.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安装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轴式离心泵作为排水泵。
CNB2005800333155A 2004-09-30 2005-09-26 立轴式离心泵及其转子和具有该离心泵的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134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8850/2004 2004-09-30
JP2004288850 2004-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31723A CN101031723A (zh) 2007-09-05
CN100451342C true CN100451342C (zh) 2009-01-14

Family

ID=3611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3331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1342C (zh) 2004-09-30 2005-09-26 立轴式离心泵及其转子和具有该离心泵的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680922B2 (zh)
KR (1) KR100970822B1 (zh)
CN (1) CN100451342C (zh)
WO (1) WO20060357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86827B2 (ja) * 2013-01-23 2015-03-18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遠心ポンプ
WO2015000153A1 (zh) * 2013-07-03 2015-01-08 Li Lin 锥型转子泵
JP6374150B2 (ja) * 2013-09-10 2018-08-15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低揚程小型ドレンポンプ
JP6381451B2 (ja) * 2015-01-17 2018-08-29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遠心ポンプ
JP2017106388A (ja) * 2015-12-10 2017-06-15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ポンプロ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排水ポンプ
TWI612221B (zh) * 2016-08-09 2018-01-21 空調裝置用之排水泵
JP6882959B2 (ja) * 2017-08-30 2021-06-02 株式会社鷺宮製作所 排水ポンプ及び空気調和機
KR102405913B1 (ko) * 2021-10-15 2022-06-07 권진형 더미돌출부에 의해 케비테이션을 방지한 임펠러, 및 이를 구비한 펌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0289A (ja) * 1995-02-06 1996-08-20 Fuji Koki Seisakusho:Kk 排水ポンプ
JPH10196580A (ja) * 1997-01-17 1998-07-31 Taisan Kogyo Kk 排水ポンプ
CN1328218A (zh) * 2000-06-13 2001-12-26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泵装置
JP2002005083A (ja) * 2000-06-21 2002-01-09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ドレン排水ポンプ
JP2004353492A (ja) * 2003-05-27 2004-12-1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立軸形遠心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用羽根車
JP2005188497A (ja) * 2003-12-05 2005-07-14 Daikin Ind Ltd ドレンポン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10445B1 (zh) * 1970-03-03 1976-04-03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0289A (ja) * 1995-02-06 1996-08-20 Fuji Koki Seisakusho:Kk 排水ポンプ
JPH10196580A (ja) * 1997-01-17 1998-07-31 Taisan Kogyo Kk 排水ポンプ
CN1328218A (zh) * 2000-06-13 2001-12-26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泵装置
JP2002005083A (ja) * 2000-06-21 2002-01-09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ドレン排水ポンプ
JP2004353492A (ja) * 2003-05-27 2004-12-1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立軸形遠心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用羽根車
JP2005188497A (ja) * 2003-12-05 2005-07-14 Daikin Ind Ltd ドレンポンプ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80922B2 (ja) 2011-05-11
CN101031723A (zh) 2007-09-05
KR20070058489A (ko) 2007-06-08
JPWO2006035724A1 (ja) 2008-05-15
KR100970822B1 (ko) 2010-07-16
WO2006035724A1 (ja) 2006-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1342C (zh) 立轴式离心泵及其转子和具有该离心泵的空调装置
EP2484917B1 (en) Anti-vortex device and double-suction vertical pump provided with the anti-vortex device
EP0754865A2 (en) Submerged pump
JP4739748B2 (ja) 立軸形遠心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13769A (ja) 排水ポンプ
KR20130024729A (ko) 배수 펌프
JP2001123977A (ja) ドレン排水ポンプ
JP2002048092A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0213770A (ja) 排水ポンプ
US9777745B2 (en) Pump housing and drainage pump
JP5117564B2 (ja) 立軸形遠心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KR100724234B1 (ko) 드레인 펌프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공기 조화 장치
JP4739722B2 (ja) ポンプ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4353492A (ja) 立軸形遠心ポンプおよびポンプ用羽根車
JPH08144996A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1207987A (ja) ドレン排水用ポンプ
JP3200725B2 (ja) 水中ポンプ
JPH10115294A (ja) 排水ポンプ
JPH10196580A (ja) 排水ポンプ
JP2004245055A (ja) 排出ポン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2002242885A (ja) ドレン排水ポンプ
JP5227370B2 (ja) ドレンポンプ
CN217602982U (zh) 一种叶轮结构、直流无刷冷凝泵及空调
JP2002122090A (ja) ドレン排水ポンプ
JP3277346B2 (ja) 水中ポンプの羽根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