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5525C - 分组通信方法与系统,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组通信方法与系统,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5525C
CN100435525C CNB021067589A CN02106758A CN100435525C CN 100435525 C CN100435525 C CN 100435525C CN B021067589 A CNB021067589 A CN B021067589A CN 02106758 A CN02106758 A CN 02106758A CN 100435525 C CN100435525 C CN 10043552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ata
grouping
qos type
qos
h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67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4781A (zh
Inventor
吉村健
河原敏朗
荣藤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74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4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55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55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08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services, e.g. a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DiffServ] type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16Real-tim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H04L47/2433Allocation of priorities to traffic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8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发送节点向接收节点发送按QoS要求分类后的分组的分组传送方法,于发送节点,依次选择QoS类型,对属所选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后发送某一单位数据,当选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于接收节点,依次接收单位数据,并对此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的分组,当所接收单位数据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

Description

分组通信方法与系统,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分组传送方法与系统,特别是涉及对发送分组加以分割而采用比通常发送分组短小的数据长度为数据单位、从而按该数据单位来调度发送时序的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在研究英特网上提供可应对各种各样QoS(服务质量)的服务的问题。这里的QoS是由容许分组损失以及容许延时等来定义的。
譬如,在电子邮件传送和音频/图像传送上,其各自所要求的QoS差异很大。在电子邮件、网页等数据系列传送上,信息的确实送达(可靠性、低比特错误)是非常重要的,故为维系可靠性而容许某种程度的延迟。而在音频、图像等实时系列传送上,则是注重低延迟性,这时由于延迟过大的话实际上就不能利用了。
关于提供不同QoS的体系,研究过按QoS类型来保证通过量、即所谓频带保证型服务,譬如象采用RSVP(资源限制协议)的Intserv(综合服务)、还有象根据用户(IP地址)以及信息内容分别对每一分组设优先级的Diffser(差别服务)。
以下,以图1来说明一下已有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图1概略地示出了已有分组传送装置结构。
根据图1,分类处理部101相应于QoS要求对发送分组(IP分组)进行分类。在此,假设服务类型分为实时系列服务类型和数据系列服务类型。
关于分类,举例来说,假设节点是RSVP路由器的场合,是按流向来指配服务类型的。另一方面,若节点是Diffser路由器的场合,则是参照IP报头内的DSCP(差分服务码点)来分类。
经分类处理的各发送分组,是置于按服务类型而设于IP队列部(queue)102的各数据报队列部中,按队列来分别以各种各样的缓冲管理方法加以管理的。譬如,按预设删除法(如RED,RIO等)实行分组离队(drop)。
缓冲地存放于各队列部中的发送分组,被调度处理部103按PQ(优先排队)、WFQ(加权修正排队)、CBQ(按类排队)等调度法来确定发送时序。其中,在上述Intserv的场合,发送时序根据指配频带来定;而在上述Diffserv的场合,则根据队列部优先级来定。即,按上述调度法将处于各队列部前面的分组取出来转送给数据链接层(第二层)。
转送到数据链接层的发送分组由数据链接控制部104发送。
如上所述,已有分组发送装置在进行QoS控制时,是在IP层根据QoS类型来调度发送分组的。
然而,上述已有技术的QoS控制,是以线路总保持良好状态的有线传送为前提的,在数据链接层(第二层),无论对于哪个QoS类型者都实行同样处理。
若把这样的控制方法照搬到无线区间容易产生分组损失的无线电传送上,就会在要求低延迟的实时系列分组传送上出现较大延迟。详述如下。
首先,以图2来描述一下一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图2概示了一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模式。
根据图2,核心网(CN)1701上联接有复数无线电网络控制装置(RNC)202,各无线电网络控制装置202分别管理复数无线电基地台(BS)203,而各无线电基地台203则各自管理着复数小区(cell)204。须指出的是,图中所列举的各台数量仅作参考。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常,数据链接控制由RNC 202实行。
在上述结构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通常,一旦出现分组损失,就对同一分组在无线电区间进行重发,借此维持通信质量。这时,按一般控制来说,若在无线电区间损失一个分组的话,则在接收一方,即便后续分组无损失地被传送,也必须要进行等待,直到损失的分组被重发为止。
由上述可见,在数据系列分组传送中,由于注重可靠性(低比特错误),故在数据链接控制方面,要对各分组实行必要的重发控制处理。
然而,若对于所有类型的分组都无一例外地实行包含重发控制在内的数据链接控制的话,则意味着对实时系列分组也要实行重发控制。
尤其是在无线电传送的场合,由于重发控制频繁,故,若采用已有QoS控制的话,对于比起可靠性更注重低延迟性的实时系列分组传送来说,势必将带来容易产生延迟的后果。
一般来说,无线电传送同有线传送比较,其传送速度较低、分组出传送时间长。譬如,以每秒128kb的速度传送1500字节分组时大自需要100ms。对于音频通信来说,传送延迟100ms是一种相当大的延迟。
那么,在数据系列分组传送当中有实时系列分组传送切入的场合,拿上例来说,无论是实施怎样一种照顾到QoS的调度处理(优先发送实时系列分组),也势必要使得实时系列分组处于可长达100ms的发送等待。
可见,已有数据链接控制装置,QoS控制都集中在IP层(第三层),很难说在数据链接层(第二层)的处理上充分地反应了QoS。
故,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应用无线电传送时,已有分组发送装置容易在实时系列分组传送上产生延迟。
对此,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224261号中提出了一种数据链接控制方式,其在于根据IP层的QoS信息在数据链接层生成多个QoS面。
按上述方式,的确可以相应于QoS来改变数据链接控制。然而,其虽然可根据QoS要求来改变重发方法,但是在不实施重发的模式下却无法实现。因此,上述的因等待重发分组而造成的实时系列分组传送延迟的问题仍然没能解决。
另外,按上述方式,虽然可在数据链接层相应于无线电传送线路状况而变更帧长,但是却不是以帧为单位实行调度。故也无法解决上述的因要等待数据系列分组发送完毕而引起的实时系列分组传送延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弊端的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该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所实行的数据链接控制顾全到了QoS要素,不但可确保数据系列分组可靠性而且还可实现实时系列分组低延迟性。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分组传送方法的分组发送装置和分组接收装置以及分组接发装置。
本发明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1)至(18)项内容得到实现的。
(1)本发明为一种分组传送方法,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其中,
于发送节点,依次选择QoS类型,对属于所选择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后发送某一单位数据,当所选择类型为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对将要发送的单位数据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
于接收节点,依次接收所说发送节点发来的单位数据,对所接收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即多个数据相组合)以复原分割前的分组,当所接收单位数据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对将要加以组合的所接收单位数据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
在上述方法中,数据系列QoS类型譬如是传送电子邮件、网页等信息时的QoS,其为一种数据传送方面所要求的QoS,这里的数据传送要求可靠性即要求低比特错误,而容许有某种程度程度延迟。实时系列QoS类型则相反,其譬如是传送音频、图像等信息时的QoS,其特别强调低延迟性,因为延迟过大的话实际上信息就不可能被利用。
另外,在上述方法中,所谓“对属于所选择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后发送某一单位数据”,譬如是指对相当于待发送分组首部的一单位数据进行发送。
根据本发明方法,将以往在数据链接层之上的IP层上进行的调度处理拿到比较下位的层上进行,而且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将各发送分组进一步分割成若干较短的单位数据(譬如PDU即协议数据单元)、按单位数据实施调度。借此,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中出现实时系列分组发送时,可以使得应发送数据部(即上述单位数据)之长比以往采用的发送分组之长要短,故可以缩短实时系列分组发送等待时间。
即,即便是正在发送较大(数据长大)的数据系列IP分组当中,也可以开始传送延迟限制较严的实时系列分组。
另外,通过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也反映QoS要求、对于实际上并不需要作重发处理的实时系列分组不实行重发控制处理、而只对必须要作重发控制处理的数据系列分组实行重发控制处理,可以减少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的必要数据处理量。
(2)在上述分组传送方法中,关于待发送分组的单位数据分割,可以是在当同该待发送分组同属某QoS类型的未发送单位数据不存在时才实行的。
根据(2)中所述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上述(1)中所述方法同样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更加简化处理。之所以可以简化处理,就在于当对于所选择类型来说有分割完毕的单位数据时不必重分割处理待发送分组。
(3)在(1)中所说分组传送方法中,可以预先对待发送分组作单位数据分割并加以保存,对所保存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所选择类型的某一单位数据进行发送。
在上述(3)中所述方法中,所谓“对所保存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所选择类型的某单位数据进行发送”,譬如是指对处于单位数据系列前面的一单位数据进行发送。
根据(3)中所述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上述(1)中所述方法同样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尽可能地让分割部对发送分组实行分割保存,故可使得在分割部之前的分组队列部中为发送分组腾出更多的空间。
(4)在上述分组传送方法中,所说发送节点,可以在以给定方法对待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后,将该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
所说接收节点,可以对于组合后分组实行同所说报头压缩处理互逆的报头解压处理。
根据(4)中所述方法,不仅可以缩短对实时系列分组的发送延迟,而且还因采取报头压缩处理而可以减少传送信息量。
(5)本发明还为一种分组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其中,
发送节点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发送分组以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所选择单位数据;
接收节点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在(5)中所述系统中,非数据系列QoS类型譬如是指上述实时系列QoS类型。
根据本发明方法,将以往在数据链接层之上的IP层上进行的调度处理拿到比较下位的层上进行,而且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将各发送分组进一步分割成若干较短的单位数据、按单位数据实施调度。借此,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中出现实时系列分组发送时,可以使得应发送数据部(即上述单位数据)之长比以往采用的发送分组之长要短,故可以缩短实时系列分组发送等待时间。
即,即便是正在发送较大(数据长大)的数据系列IP分组当中,也可以开始传送延迟限制较严的实时系列分组。
另外,通过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也反映QoS要求、对于实际上并不需要作重发处理的实时系列分组不实行重发控制处理、而只对必须要作重发控制处理的数据系列分组实行重发控制处理,可以减少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的必要数据处理量。
(6)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其中,
所说发送节点具备如下各部:
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从数据系列分组的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从非数据系列分组的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一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第二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第一分割部作了分割的发送分组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对于是发送数据系列QoS类型还是发送非数据系列QoS类型作选择,当所选择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发送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而当所选择的是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则发送由所说第二分割部得到的单位数据;
接收节点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等级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根据(6)中所述系统结构,对于发送分组,在对其实行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之前预先于其所属实时系列或数据系列中进行预备调度处理,故只要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按实时系列处理和数据系列处理各设一个系统即可。由此,可以简化数据链接控制处理、减少必要数据处理量。
另外,当分割部是按QoS类型设置的场合,在按给定单位数据(固定长)分割后出现余数位时,若后续还有分组则可以填补间隔,但是若在该QoS类型中没有后续分组时就要进行填补处理(填补0比特以形成单位数据),而这会造成分割损失。然而,若将分割部按实时系列和数据系列各单设一个系统的话,就可以极大地抑制上述分割损失发生。
(7)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所说发送节点具备确定发送分组发送时序的第一调度处理部,其中,
发送节点还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业已由所说第一调度处理部确定了发送时序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所选择单位数据;
接收节点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类型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根据(7)中所述系统结构,不仅可以达到上述(5)中所述系统同样的效果,而且还由于在有关IP层处理上采用已有装置结构,故这一系统结构只要在已有装置基础上追加分割部、重发控制部以及调度处理部就可形成,故具有制造和改造容易的优点。
(8)在上述分组传送系统中,所说发送节点还可以具有一个以给定方法对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的报头压缩部,而所说分割部是对由该报头压缩部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数据长进行分割,
所说接收节点还具有报头解压部,
所说组合部通过组合处理来复原报头压缩分组,
所说报头解压部,对由所说组合部所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实行同所说报头压缩部的报头压缩处理互逆的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报头压缩处理前的分组。
根据(8)中所述系统结构,不仅可以缩短对实时系列分组的发送延迟,而且还因采取报头压缩处理而可以减少传送信息量。
(9)本发明还为一种分组接发装置,包括各自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与接收的发送部与接收部,其中,
所说发送部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加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发送分组以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相应于QoS要求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之;
接收部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以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指示出请求重发的单位数据,
所说调度处理部,把所说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同前述发送单位数据一并实行调度处理,
所说发送部还包括一个分类部——分出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而向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输出,
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当一旦输入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就把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所指示出的单位数据输出给所说调度处理部。
在(9)中所述分组接发装置譬如是指通信节点。
根据本发明方法,将以往在数据链接层之上的IP层上进行的调度处理拿到比较下位的层上进行,而且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将各发送分组进一步分割成若干较短的单位数据、按单位数据实施调度。借此,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中出现实时系列分组发送时,可以使得应发送数据部(即上述单位数据)之长比以往采用的发送分组之长要短,故可以缩短实时系列分组发送等待时间。
即,即便是正在发送较大(数据长大)的数据系列IP分组当中,也可以开始传送延迟限制较严的实时系列分组。
另外,通过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也反映QoS要求、对于实际上并不需要作重发处理的实时系列分组不实行重发控制处理、而只对必须要作重发控制处理的数据系列分组实行重发控制处理,可以减少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的必要数据处理量。
(10)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接发装置,包括各自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与接收的发送部与接收部,其中,
所说发送部具备如下各部:
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从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一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第二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第一分割部作了分割的发送分组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对于是发送数据系列QoS类型还是发送非数据系列QoS类型作选择,当所选择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发送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而当所选择的是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则发送由所说第二分割部得到的单位数据;
所说接收部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以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指示出请求重发的单位数据,
所说调度处理部,把所说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同其它发送单位数据一并实行调度处理,
所说发送部还包括一个分类部——分出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而向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输出,
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当一旦输入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就把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所指示出的单位数据输出给所说调度处理部。
根据(10)中所述分组接发装置;对于发送分组,在对其实行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之前预先于其所属实时系列或数据系列中进行预备调度处理,故只要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按实时系列处理和数据系列处理各设一个系统即可。由此;可以简化数据链接控制处理、减少必要数据处理量。
另外,当分割部是按QoS类型设置的场合,在按给定单位数据(固定长)分割后出现余数位时,若后续还有分组则可以填补间隔,但是若在该QoS类型中没有后续分组时就要进行填补处理(填补0比特以形成单位数据),而这会造成分割损失。然而,若将分割部按实时系列和数据系列各单设一个系统的话,就可以极大地抑制上述分割损失发生。
(11)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接发装置,包括各自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与接收的发送部与接收部,所说发送部具备确定发送分组发送时序的第一调度处理部,其中,
所说发送部还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业已由所说第一调度处理部确定了发送时序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相应于QoS要求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之;
所说接收部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以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指示出请求重发的单位数据,
所说调度处理部,把所说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同其它发送单位数据一并实行调度处理,
由分配部分出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而向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输出,
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当一旦输入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就把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所指示出的单位数据输出给所说调度处理部。
根据(11)中所述分组接发装置,不仅可以达到上述(9)中所述装置同样的效果,而且还由于在有关P层处理上采用已有装置结构,故这一系统结构只要在已有装置基础上追加分割部、重发控制部以及调度处理部就可形成,故具有制造和改造容易的优点。
(12)在上述分组接发装置中,
所说发送部还具有一个以给定方法对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的报头压缩部,而所说分割部是对由该报头压缩部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行分割,
所说接收部还具有报头解压部,
所说组合部通过组合处理来复原报头压缩分组,
所说报头解压部,对由所说组合部所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实行同所说报头压缩部的报头压缩处理互逆的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报头压缩处理前的分组。
根据(12)中所述分组接发装置,不仅可以缩短对实时系列分组的发送延迟,而且还因采取报头压缩处理而可以减少传送信息量。
(13)本发明还为一种分组发送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其中,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发送分组以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所选择单位数据。
(13)中所述分组发送装置譬如可设在通信节点内、用于向其它通信节点传送分组。
根据本发明,将以往在数据链接层之上的IP层上进行的调度处理拿到比较下位的层上进行,而且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将各发送分组进一步分割成若干较短的单位数据、按单位数据实施调度。借此,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中出现实时系列分组发送时,可以使得应发送数据部(即上述单位数据)之长比以往采用的发送分组之长要短,故可以缩短实时系列分组发送等待时间。
即,即便是正在发送较大(数据长大)的数据系列IP分组当中,也可以开始传送延迟限制较严的实时系列分组。
另外,通过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也反映QoS要求、对于实际上并不需要作重发处理的实时系列分组不实行重发控制处理、而只对必须要作重发控制处理的数据系列分组实行重发控制处理,可以减少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的必要数据处理量。
(14)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发送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其中,具备如下各部:
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从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一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第二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第一分割部作了分割的发送分组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对于是发送数据系列QoS类型还是发送非数据系列QoS类型作选择,当所选择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发送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而当所选择的是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则发送由所说第二分割部得到的单位数据。
根据(14)中所述分组发送装置,对于发送分组,在对其实行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之前预先于其所属实时系列或数据系列中进行预备调度处理,故只要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按实时系列处理和数据系列处理各设一个系统即可。由此,可以简化数据链接控制处理、减少必要数据处理量。
另外,当分割部是按QoS类型设置的场合,在按给定单位数据(固定长)分割后出现余数位时,若后续还有分组则可以填补间隔,但是若在该QoS类型中没有后续分组时就要进行填补处理(填补0比特以形成单位数据),而这会造成分割损失。然而,若将分割部按实时系列和数据系列各单设一个系统的话,就可以极大地抑制上述分割损失发生。
(15)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发送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包括确定发送分组发送时序的第一调度处理部,其中,还包括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业已由所说第一调度处理部确定了发送时序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相应于QoS要求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之。
根据(15)中所述分组发送装置中,不仅可以达到上述(12)中所述装置同样的效果,而且还由于在有关IP层处理上采用已有装置结构,放这一系统结构只要在已有装置基础上追加分割部、重发控制部以及调度处理部就可形成,故具有制造和改造容易的优点。
(16)在上述分组发送装置,其中,还包括一个以给定方法对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的报头压缩部,而所说分割部是对由该报头压缩部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行分割。
根据(16)中所述装置,不仅可以缩短对实时系列分组的发送延迟,而且还因采取报头压缩处理而可以减少传送信息量。
(17)本发明还为一种分组接收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进行分类后的分组加以接收,该分组被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而分组接收就是通过对单位数据接收而实现的,其中,包括如下各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根据(17)中所述装置,虽然分组是按给定单位数据(譬如PDU)长分割后被发送来的,但是通过组合可以对其复原,而关键在于可以相应于QoS要求仅对属于数据系列等级的单位数据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故可以减少必要数据处理量。
(18)本发明还为这样一种分组接收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进行分类后的分组加以接收,该分组被施以报头压缩处理而且还被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加以分割,而分组接收就是通过对单位数据接收而实现的,其中,包括如下各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和
组合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聚多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以及
报头解压部——对由所说组合部所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实行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报头压缩处理前的分组。
根据(18)中所述装置,不仅可以缩短对实时系列分组的发送延迟,而且还因采取报头压缩处理而可以减少传送信息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它目的与特点以及优点可以通过结合附图作细节描述得到说明。
图1为一种已有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概图。
图2是概示一种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整体结构的模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概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接收装置结构概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接发装置结构概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的应发送IP分组的处理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发送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接收装置接收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套用IMT2000标准之例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概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组发送装置发送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概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接收装置结构概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发送装置发送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接收装置接收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以说明。
实施例1
首先以图3至5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传送系统结构。图3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图4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接收装置结构,图5则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接发装置结构。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分组发送装置包括:分类处理部301、IP队列部302、数据链接控制部303、调度处理部306。其中,数据链接控制部303包括分割部304和重发控制部305。
分类处理部301,对于上位层所输入的IP分组,因QoS要求(可从分组的IP报头信息等得知)不同而向不同的IP数据报队列部输出,借此可实行IP分组分类。
IP队列部302,具有复数IP数据报队列部,按QoS类型来保存发送分组,另外,其还按着预设的某一删除法,并根据队列部中所存放分组数、分组长合计。输入分组的IP报头信息等,来确定是否要删除该分组。
分割部304,把各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一步分割,该给定单位数据比通常IP分组短,譬如是定长的PDU。
分割部304,要对分割出的各单位数据的报头写人分割处理内容(譬如分割数、显示分组头或尾的标志、分组长等信息),同时,还要插人时序编号、和表示是由哪个分割部分割的处理系统有关ID(或者是识别QoS类型的ID)。
另外,分割部304,还具有缓冲区,可以暂存分割后的单位数据,可暂存的单位数据的数量为一至两个以上分组的数据量。也可以将分割部304所存放的单位数据的数量设为任意,尽可能地把单位数据暂存到分割部304,以便于后续发送分组容易进入IP队列部。
重发控制部305,对将要发送的单位数据进行必要重发控制处理,同时,还在通信对方台请求重发时重发所需分组。这点以后详述。
调度处理部306,根据指频带、QoS类型的优先级,选出当前最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发送所选择类型的最前面的单位数据。关于应发送类型的选择,每发送一个单位数据就进行一次。另外,还就应该向通信对方台传达的重发请求发送信号。这点以后详述。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分组接收装置包括:分配部401、数据链接控制部402,其中,数据链接控制部402包括重发控制部403和组合部404。
分配部401,根据在以无线电线路区间接收的上述单位数据中所插入的ID,将该单位数据选择输出给组合部404或重发控制部403。
重发控制部403,依次读取所接收的上述单位数据的报头信息内的时序编号,进行必要重发处理,一检测出有损失就请求通信对方台对该单位数据重发。这点以后详述。
组合部404,具有暂存所接收单位数据的缓冲区,其可依据报头信息将单位数据组合成原IP分组。须指出的是:虽然在图中所示的是按处理系统分别设组合部的情形,但是也可以将复数组合部设为一个组成部分,只要可以对单位数据以及组合后的IP分组作处理系统识别QoS类型识别民可。
下面以图5来详述一下重发请求处理。在分组接发装置500中,从通信对方台接收到的信号中所含有的请求重发信号被分配部401抽出,输出给数据链接控制部303的重发控制部305(参见图3)。
当数据链接控制部402的重发控制部403(参见图4)检测出分组损失时,就会有对该损失分组的请求重发的控制信号被生成而输出给调度处理部306,该信号同其它发送信号一道被加以调度后发送给通信对方台。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通常是通过各分组接发装置之间进行通信来交换请求重发控制信号的。
下面,以图6至9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传送系统之动作。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的应发送IP分组处理流程,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在发送IP分组分割而成的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接收装置接收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的处理流程。
先以图6来说明一下分组发送装置的应发送IP分组的处理流程。首先,发送分组从上位层被输入到数据链接控制装置300(S601),然后由分类处理部301相应于QoS要求(从IP报头信息等推知)进行分类(S602),而后分配给IP队列部302的各队列部。
对于被分配到各队列部中的IP分组,按着预设的某一删除法,并根据队列部中所存放分组数、分组长合计、输入分组的IP报头信息等,来确定是否要删除之(S603)。
下面以图7来说明一下分组发送装置在发送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首先,调度处理部306,根据指配频带、QoS类型的优先级,选出当时最应优先发送的类型(S701)。在此,所选择类型是从具有应发送IP分组或单位数据的类型当中选出的。
接着,调度处理部306判断一下在所选择类型的处理系统的分割部304(实时系列的场合)或重发控制部305(数据系列的场合)的缓冲区中是否存放有应发送单位数据(S702)。若应发送单位数据存在的话(S702判断结果为Yes),就进入步骤S706发送该单位数据。反之,若应发送单位数据不存在的话(S702判断结果为No),则从IP队列部302取出该类型的IP分组,由分割部304将被取出IP分组分割成若干单位数据(S704)。若IP分组为数据系列分组,就由重发控制部305对分割出的单位数据进行必要重发控制处理(S705),发送最前面的单位数据(S706)。
每发送完毕一个单位数据,就判断一下整个发送是否结束(S707),若没有结束(S707判断结果为No),则返回步骤S 701,由调度处理部306选出下一个应发送的类型。若发送已结束(S707判断结果为Yes),就结束单位数据发送。
下面,以图8说明一下分组接收装置接收单位数据时的处理流程。首先,分组接收装置等待接收单位数据(S801以及S801之NO)。一旦接收到单位数据(S801之Yes),就由分配部401根据该单位数据中所插入的ID判断出该单位数据所属类型,将之分配到对应的处理系统(S802)。
若所接收单位数据为数据系列(S803的判断结果为Yes),就由重发控制部403进行必要重发处理(检测分组损失等)(S804),根据需要而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发送给通信对方台。
进行了上述重发处理的数据系列的所接收单位数据以及实时系列的所接收单位数据,被组合部404依据报头信息将之组合成原IP分组(S805)。
组合后IP分组譬如是通过总线依次地向上位层转送。通常,由于在总线的转送速度要高于在数据链接控制部402的转送速度,故可以认为不会产生分组冲突。
若接收状态本身结束(S806之Yes),则结束整个处理;而若仍在继续(S806之No),就等待再次接收单位数据(返回S801)。
下面以图9说明一下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的处理流程。首先,等待接收请求重发控制信号(S901以及S901之No)。
一接收到请求重发控制信号(S901判断结果为Yes),就如图3至5所示,由分配部401抽出该信号,输出给对应系统的重发控制部305(S902)。重发控制部305接收到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后,对被请求的单位数据进行重发(S903)。若接收状态本身结束(S904之Yes),则结束整个处理;而若发送仍在继续(S904之No),就再次等待接收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返回S901)。
须指出的是,图6至图9所示的处理,是对应于并行发生的事件的处理,而非择一式地进行的处理。
由上述可见,根据本实施例,将以往在数据链接层之上的IP层上进行的调度处理拿到比较下位的层上进行,而且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将各发送分组进一步分割成若干较短的单位数据(譬如PDU)、按单位数据实施调度。借此,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中出现实时系列分组发送时,可以使得应发送数据部(即上述单位数据)之长比以往采用的发送分组之长要短,故可以缩短实时系列分组发送等待时间。
即,即便是正在发送较大(数据长大)的数据系列分组当中,也可以开始传送延迟限制较严的实时系列分组。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在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上也反映QoS要求、对于实际上并不需要作重发处理的实时系列分组不进行重发控制处理、而只对必须要作重发控制处理的数据系列分组进行重发控制处理,可以减少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的必要数据处理量。
在此,图10给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套用IMT2000(国际移动通信电信2000)(W-CDMA)标准之例。
根据图10,通过在数据链接控制部303设置处理部1001和处理部1002以分别进行实时系列分组处理和数据系列分组处理,可以容易地构成满足IMT200标准的分组发送装置。其中,处理部1001是用于实现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计划)所颁定的有关传送控制标准——RLC UM(无线电线路控制未确认模式,只涉及分割与组合)的,而处理部1002是用于实现同一出处的标准RLCAM(无线电线路控制确认模式,涉及分割与组合+重发控制)的。
实施例2
下面,以图11和图门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图11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图12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组发送装置中对IP分组加以分割而形成单位数据进行发送时的处理流程。在此,与图1所示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的构成要素相同者采用相同标号,不再赘述。
首先以图11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实施例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根据图11,在数据链接控制部303之前设有两个预备调度处理部1101,其中一个用于对于实时系列分组相应于QoS要求预备性地作各类型分组的调度处理,而另外一个则用于对数据系列分组相应于QoS要求预备性地作各类型分组的调度处理。
下面以图12说明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分组发送装置发送单位数据的处理。首先,调度处理部306,根据指配频带、QoS类型的优先级,看一下当前应优先发送的分组是数据系列分组还是实时系列分组,从而选出应优先发送分组(S1201)。
接着,调度处理部306,参照分割部304的缓冲区(在实时系列场合)或者重发控制部305的缓冲区(在数据系列场合),判断一下在所选系统中是否有应发送单位数据(S1202)。若判断结果为肯定(S1202之Yes)就进入步骤S1207,发送该单位数据。反之,若判断结果为否定(S1202之No),则由相应系统中的预备调度处理部1101根据指配频带、QoS类型的优先级,选出当前应优先发送的类型(S1203),从IP队列部302取出该类型的IP分组(S1204),然后由分割部304将取出的IP分组按单位数据长分割(S1205)。若该IP分组为数据系列分组,就由重发控制部305对于步骤S1205分割出的单位数据进行必要重发控制处理(S1206),于是最前面的单位数据被发送出去(S1207)。
每发送完毕一个单位数据,就判断一下整个发送是否结束(S1208),若没有结束(S1208判断结果为No),则返回步骤S1201,由调度处理部306选出下一个应发送的系列。若发送已结束(S1208判断结果为Yes),就结束单位数据发送。
由上述可见,根据本实施例1,对于按QoS要求而分列到不同队列部中的发送分组,在其输入数据链接控制部303之前预先按实时系列和数据系列分别在相应的预备调度处理部1101当中进行预备调度处理,借此,可以将输入到数据链接控制部303的数据按实时系列分组和数据系列分组各列成一个系列,故可以将数据链接控制部303的处理系统按图中所示那样设置,即,只要按实时系列处理和按数据系列处理各设一系统即可。由此,可以简化数据链接控制部303之结构、减少必要数据处理量。
另外,当分割部是按QoS类型设置的场合,在按给定单位数据(固定长)分割出现余数位时,若后续还有分组则可以填补间隔,但是若在该QoS类型中没有后续分组时就要进行填塞处理(填补0比特以形成单位数据),而这会造成分割损失。然而,若将分割部按实时系列和数据系列各单设一个系统的话,就可以极大地抑制上述分割损失发生。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虽然,根据本实施例,调度处理部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调度处理部对于输入数据按一定条件选择性地输出即可,并非对数据处理能力构成过大要求,因此,即便是增多调度处理部也不妨碍数据链接控制部结构简化,放从整体上来看必要数据处理量是减少的。
实施例3
下面,以图13至图16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
分组传送中对报头压缩的话会提高效率,这是由于其中所含信息往往内容重复、容易预测下后续值。故,以往就提出过在分组传送中对分组报头加以压缩、以减少传送信息量的方案。那么,本实施例3就是关于在本发明分组传送系统中采用这一报头压缩处理的例子。
图13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图14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接收装置结构,图15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发送装置中发送经分割IP分组而形成的单位数据的处理流程。图16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分组接收装置中接收单位数据的处理流程。在此,与图3以及图4所示实施例1的分组发送装置以及分组接收装置的构成要素相同者采用相同标号,并不再赘述。
首先以图13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实施例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根据图13,设有报头压缩部1301,其对于数据链接控制部303所输入IP分组,在被分割部304分割成单位数据之前,先进行报头压缩处理。
至于报头压缩部1301的报头压缩处理方式,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压缩算法,譬如可以采用IETE(英特网任务工作队)的RFC1144、RFC2507、RFC2508、或RFC3095。
报头压缩处理的对象是IP报头、TCP/IP报头、UDP/IP报头或者是RTP/UDP/IP报头等。
在本实施例3中,分组在被报头压缩处理之后,由分割部304将之分割成单位数据。
下面,以图14说明一下本实施例分组接收装置结构。根据图14,设有报头解压部1401;其对组合部404组合形成的报头压缩分组,实施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IP分组。当然,这一解压处理是与发送方的压缩算法相对应或者说是互逆的。
报头解压后IP分组譬如可通过总线转送给上位层。
下面,以图15说明一下本实施例分组发送装置的单位数据发送处理。在此,对于相同于图7所示实施例1的处理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于步骤S1503取得IP分组后,首先把报头压缩部1201对该IP分组实施报头压缩处理(S1504),然后由分割部304进行分割处理(S1505)。
下面,以图16说明一下本实施例分组接收装置中单位数据接收处理。在此,对于相同于与图8所示实施例1的处理不再赘述。
如图16所示;于步骤S1605组合形成了报头压缩分组后,由报头解压部1401对报头压缩分组实施报头解压处理(S1606),然后,将解压后IP分组转送给上位层。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不但可以象前述各实施例那样能够降低对实时系列分组的延迟,而且还可以借报头压缩处理来降低传送信息量。
须指出的是:虽然在图中所示的是按处理系统分别设报头压缩部和报头解压部的情形,但是也可以将复数报头压缩部和报头解压部各组设为一个组成部分,只要可以对单位数据以及IP分组作处理系统识另民QoS类型识别即可。
还有,关于压缩算法,也可以在设计时就将之在装置中固定下来;也可以设计成多种方式对应型的,于是,通过在通信开始之前节点之间的协商来进行设定。
实施例4
下面,以图17来说明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分组传送方法及系统。图17概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分组发送装置结构。
根据图17,设有预备调度处理部1701,其同以往的调度处理部(譬如图1的调度处理部103)一样,视QoS要求以分组单位对各发送分组进行调度处理。
还设有分类处理部1702,其同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类处理部301(参见图3)一样,对于预备调度处理后的IP分组,因QoS要求(可从分组的IP报头信息等得知)不同而向不同的分割部304输出。以实行IP分组分类。
在此,依照处理流程可将本实施例分组发送装置视为两大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从分类处理部301到预备调度处理部1701,后半部分是从分类处理部1702到调度处理部306。若此,可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前半部分结构正是同图1所示已有分组发送装置的一样。
可见,根据本实施例,不但可以实现实际上同本发明实施例1一样的处理,而且通过在已有分组发送装置基础上追加分类处理部1702、数据链接控制部303以及调度处理部306即可形成本发明结构,故具有制造和改造容易的优点。
在以上对本发明各实施例所作说明中,图示出的队列部数量、根据QoS要求而分出的类型等都不过是例子而已,其并不限定本发明范围。
另外,无论哪个实施例,都可以设计成只对数据系列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行分割,而不对实时系列分组进行分割。因为,只要数据系列分组长度比较短的话,实时系列分组的发送等待时间就将缩短、可避免延迟,或者说数据系列分组比较能够接受延迟。
同样,也可以设计成只对数据长超过给定阈值的数据系列分组进行分割,还可以对数据系列分组和实时系列分组分别以不同单位长度.力以分割。
然而,最好是将所有分组都以相同长度单位进行分割,以便于实施同等处理。
还有,虽然在以上是以分组发送装置及分组接收装置或分组接发装置设于移动通信系统节点内这一形式为中心来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形式。上述装置也可设在移动台,只要是可以进行无线电通信、接发实时系列分组和数据系列分组的通信台即可。这是因为考虑到无线电通信终端往往要并行地接发譬如动画(实时系列)和电子邮件(数据系列),另外,上述装置也可以设在有线网络的节点内以用于有线分组传送。
还有,虽然仅在实施例3列举了在实施例1所示结构上附加报头压缩和解压处理部分而形成的结构,但是不仅限于实施例1,也可以在实施例2以及4所示结构上附加实施例3所示报头压缩和解压处理部分。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清楚地看到:根据本发明,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中出现实时系列分组发送时,可以缩短实时系列分组发送等待时间,也就是说,即便是正在发送数据系列分组当中也可以开始传送实时系列分组。而且还可以减少数据链接控制处理中的必要数据处理量。
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要点范围之内可以有种种变形和修改。

Claims (18)

1.分组传送方法,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其中,
于发送节点,依次选择QoS类型,对属于所选择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后发送某一单位数据,当所选择类型为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对将要发送的单位数据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
于接收节点,依次接收所说发送节点发来的单位数据,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的分组,当所接收单位数据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对将要加以组合的所接收单位数据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
2.按权利要求1所说分组传送方法,其中,关于待发送分组的单位数据分割,是在不存在与该待发送分组属于同一QoS类型的未发送单位数据时才实行的。
3.按权利要求1所说分组传送方法,其中,预先对待发送分组作单位数据分割并加以保存,对所保存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所选择类型的某一单位数据进行发送。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说分组传送方法,其中,
所说发送节点,在以给定方法对待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后,才将该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
所说接收节点,对于组合后分组实行同所说报头压缩处理互逆的报头解压处理。
5.分组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其中,
发送节点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发送分组以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所选择单位数据;
接收节点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6.分组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其中,
所说发送节点具备如下各部:
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从数据系列分组的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从非数据系列分组的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一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第二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第一分割部作了分割的发送分组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对于是发送数据系列QoS类型还是发送非数据系列QoS类型作选择,当所选择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发送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而当所选择的是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则发送由所说第二分割部得到的单位数据;
接收节点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等级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7.分组传送系统,在该系统中,相应于QoS要求而对分组进行分类后,由发送节点将分组发送给接收节点,所说发送节点具备确定发送分组发送时序的第一调度处理部,其中,
发送节点还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业已由所说第一调度处理部确定了发送时序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所选择单位数据;
接收节点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类型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8.按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说分组传送系统,其中,
所说发送节点还具有一个以给定方法对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的报头压缩部,而所说分割部是对由该报头压缩部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行分割,
所说接收节点还具有报头解压部,
所说组合部通过组合处理来复原报头压缩分组,
所说报头解压部,对由所说组合部所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实行同所说报头压缩部的报头压缩处理互逆的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报头压缩处理前的分组。
9.分组接发装置,包括各自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与接收的发送部与接收部,其中,
所说发送部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发送分组以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相应于QoS要求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之;
接收部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以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指示出请求重发的单位数据,
所说调度处理部,把所说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同前述发送单位数据一并实行调度处理,
所说发送部还包括一个分配部——分出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而向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输出,
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当一旦输入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就把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所指示出的单位数据输出给所说调度处理部。
10.分组接发装置,包括各自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与接收的发送部与接收部,其中,
所说发送部具备如下各部:
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从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一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第二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第一分割部作了分割的发送分组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对于是发送数据系列QoS类型还是发送非数据系列QoS类型作选择,当所选择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发送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而当所选择的是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则发送由所说第二分割部得到的单位数据;
所说接收部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以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指示出请求重发的单位数据,
所说调度处理部,把所说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同其它发送单位数据一并实行调度处理,
所说发送部还具有一个分配部——分出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而向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输出,
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当一旦输入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就把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所指示出的单位数据输出给所说调度处理部。
11.分组接发装置,包括各自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与接收的发送部与接收部,所说发送部具备确定发送分组发送时序的第一调度处理部,其中,
所说发送部还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业已由所说第一调度处理部确定了发送时序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相应于QoS要求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之;
所说接收部具备如下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生成请求重发控制信号,以向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指示出请求重发的单位数据,
所说调度处理部,把所说请求重发控制信号同其它发送单位数据一并实行调度处理,
所说发送部还具有一个分配部——分出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而向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输出,
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当一旦输入作为通信对方的其它分组接发装置发来的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时,就把该请求重发控制信号所指示出的单位数据输出给所说调度处理部。
12.按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说分组接发装置,其中,
所说发送部还具有一个以给定方法对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的报头压缩部,而所说分割部是对由该报头压缩部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行分割,
所说接收部还具有报头解压部,
所说组合部通过组合处理来复原报头压缩分组,
所说报头解压部,对由所说组合部所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实行同所说报头压缩部的报头压缩处理互逆的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报头压缩处理前的分组。
13.分组发送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其中,具备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发送分组以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所选择单位数据。
14.分组发送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其中,具备如下各部:
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从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当中选择应优先发送的类型,和
第一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一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第二分割部——对属于所说第二预备调度处理部所选出的QoS类型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第一分割部作了分割的发送分组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对于是发送数据系列QoS类型还是发送非数据系列QoS类型作选择,当所选择的是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发送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而当所选择的是非数据系列QoS类型时则发送由所说第二分割部得到的单位数据。
15.分组发送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作了分类后的分组加以发送,包括确定发送分组发送时序的第一调度处理部,其中,还包括如下各部:
分割部——其按QoS类型而分别设置,以便于按QoS类型对业已由所说第一调度处理部确定了发送时序的待发送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和
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对由所说分割部分割出的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发送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调度处理部——在由所说分割部得到的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发送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这两者构成的单位数据群当中,相应于QoS要求选出将要发送单位数据,并发送之。
16.按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说分组发送装置,其中,还包括一个以给定方法对发送分组实行报头压缩处理的报头压缩部,而所说分割部是对由该报头压缩部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按给定单位数据长进行分割。
17.分组接收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进行分类后的分组加以接收,该分组被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分割,而分组接收就是通过对单位数据接收而实现的,其中,包括如下各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以及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
18.分组接收装置,用于对相应于QoS要求而进行分类后的分组加以接收,该分组被施以报头压缩处理而且还被按给定单位数据长加以分割,而分组接收就是通过对单位数据接收而实现的,其中,包括如下各部:
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对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数据系列QoS类型者,按QoS类型实行接收方重发控制处理,和
组合部——对多个所接收单位数据当中属于非数据系列QoS类型的单位数据和由所说接收方重发控制部得到的单位数据,按QoS类型加以组合,以复原分割前分组,以及
报头解压部——对由所说组合部所得到的报头压缩分组实行报头解压处理,以复原报头压缩处理前的分组。
CNB021067589A 2001-03-06 2002-03-06 分组通信方法与系统,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5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2606/2001 2001-03-06
JP2001062606A JP4187940B2 (ja) 2001-03-06 2001-03-06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パケット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4781A CN1374781A (zh) 2002-10-16
CN100435525C true CN100435525C (zh) 2008-11-19

Family

ID=1892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675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5525C (zh) 2001-03-06 2002-03-06 分组通信方法与系统,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发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63064B2 (zh)
EP (1) EP1249976B1 (zh)
JP (1) JP4187940B2 (zh)
KR (1) KR100432475B1 (zh)
CN (1) CN100435525C (zh)
SG (1) SG1154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8211B2 (en) * 2000-06-16 2010-08-31 Nokia Networks Oy Robust and efficient compression of list of items
JP3323483B2 (ja) * 2000-09-12 2002-09-09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送信装置およびパケット伝送方法
US7447181B1 (en) 2001-12-05 2008-11-0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 mobile station cell change operation in the 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 (GPRS)
JP2003338830A (ja) * 2002-03-12 2003-1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メディア送信方法、メディア受信方法、メディア送信装置及びメディア受信装置
JP2003348642A (ja) * 2002-05-30 2003-12-05 Yuji Oie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6885638B2 (en) * 2002-06-13 2005-04-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A2393373A1 (en) 2002-07-15 2004-01-15 Anthony Gerkis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 different qos attributes.
US20040042444A1 (en) * 2002-08-27 2004-03-04 Sbc Properties, L.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service through broadband network
WO2004034651A1 (en) * 2002-09-30 2004-04-22 Nokia Corporation Routing data packets in a compressed-header domain
JP4058326B2 (ja) 2002-10-17 2008-03-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4180302A (ja) * 2002-11-27 2004-06-24 Alcatel Canada Inc 通信装置のためにデータトラフィックフローをスケジュール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489691B2 (en) * 2002-12-23 2009-02-10 Nokia Corporation Scheduling retransmission in access networks
WO2004064341A1 (ja) * 2003-01-14 2004-07-29 Fujitsu Limited I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回線故障時の無瞬断転送方法
US20040165585A1 (en) * 2003-02-25 2004-08-26 Koji Imura Packet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678223B1 (ko) 2003-03-13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시스템의 패킷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7313737B2 (en) * 2003-03-19 2007-12-25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link adaptation
KR20040096363A (ko) * 2003-05-09 2004-11-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기지국에서의 트래픽 스케줄링 장치및 방법
US7813273B2 (en) * 2003-05-14 2010-10-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oft packet dropping during digital audio packet-switched communications
US20040264488A1 (en) * 2003-06-25 2004-12-30 Hyun-Min Yo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s
TW200605688A (en) * 2003-07-09 2006-02-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n a time-slotted communicationwireless system
JP4188774B2 (ja) * 2003-08-14 2008-11-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フレーム送受信システム、フレーム送信装置、フレーム受信装置、及びフレーム送受信方法
JP4335619B2 (ja) * 2003-09-04 2009-09-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パケット優先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7978716B2 (en) 2003-11-24 2011-07-12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VPN solution
US20050152373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cket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769045B2 (en) * 2004-03-10 2010-08-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header bits and payload bits
CN100574122C (zh) * 2004-06-14 2009-12-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
US20050281277A1 (en) * 2004-06-22 2005-12-22 Killian Thomas J Establishing traffic priorities in a voice over IP network
US8739274B2 (en) 2004-06-30 2014-05-27 Citrix System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integrated caching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95305B2 (en) 2004-06-30 2013-07-23 Citrix System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aching of dynamically generated objec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757074B2 (en) 2004-06-30 2010-07-13 Citrix Application Network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US7961609B2 (en) 2004-07-20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cket aware schedul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19579B2 (en) 2004-07-23 2015-12-22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ient-side application-aware prioritization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s
EP2264956B1 (en) 2004-07-23 2017-06-14 Citrix Systems, Inc. Method for securing remote access to private networks
US7254383B2 (en) 2004-07-30 2007-08-07 At&T Knowledge Ventures, L.P. Voice over IP based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JP4502743B2 (ja) * 2004-08-11 2010-07-14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呼状態管理送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8510232A (ja) * 2004-08-13 2008-04-03 サイトリックス システム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多数の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サーバにわたる処理整合性を維持する方法
DE102004040771A1 (de) * 2004-08-23 2006-03-02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effizienten Verarbeitung von Datenpaketen, zugehörige Übertragungsprotokollschicht,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sowie Netzwerkkomponente mit einer derartigen Übertragungsprotokollschicht
EP2661121A3 (en) * 2004-09-21 2014-06-04 Hitachi Ltd. Node device, packet control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EP3340511B1 (en) 2004-10-12 2022-11-30 TQ Delta, LLC Resource shar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enviroment
ES2396423T3 (es) * 2004-11-18 2013-02-21 Ntt Docomo, Inc.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estación móvil y estación base de radio
KR100667700B1 (ko) * 2004-12-02 2007-01-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휴대 인터넷 시스템의 단말 장치와 단말 장치에서의 상향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P1675349B1 (en) * 2004-12-23 2007-10-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identifying RTP (Real Time Protocol) and RTCP (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 packets based on a packet property
US8700695B2 (en) 2004-12-30 2014-04-15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lient-side accelerated access to remote applications via TCP pooling
US8706877B2 (en) 2004-12-30 2014-04-22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lient-side dynamic redirection to bypass an intermediary
US7810089B2 (en) 2004-12-30 2010-10-05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installation and execution of a client-side acceleration program
US8954595B2 (en) 2004-12-30 2015-02-10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lient-side accelerated access to remote applications via TCP buffering
US8549149B2 (en) 2004-12-30 2013-10-01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lient-side accelerated access to remote applications via TCP multiplexing
CN101147379B (zh) 2005-01-24 2011-05-25 茨特里克斯系统公司 在网络中对动态产生的对象执行缓存的系统和方法
US8255456B2 (en) 2005-12-30 2012-08-28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flash caching of dynamically generated objec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WI310911B (en) 2005-09-29 2009-06-11 Innovative Sonic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storage window in a periodic packet retransmis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operated in unacknowledged mode
US10225130B2 (en) * 2005-10-07 2019-03-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assifing IP flows for efficient quality of service realization
US9521584B2 (en) * 2005-10-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flow through a mesh network
US8301839B2 (en) 2005-12-30 2012-10-30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granular invalidation of cached dynamically generated objec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921184B2 (en) 2005-12-30 2011-04-05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flash crowd caching of dynamically generated objec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07082754A1 (en) 2006-01-18 2007-07-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ocalized and distributed transmission
JP4780343B2 (ja) * 2006-01-23 2011-09-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ノード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607031B2 (ja) * 2006-02-23 2011-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
EP2173071B1 (en) 2006-04-12 2013-06-26 TQ Delta, LLC Packet retransmission and memory sharing
US8948206B2 (en) * 2006-08-31 2015-0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clusion of quality of service indication in header compression channel
US7953880B2 (en) * 2006-11-16 2011-05-31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ntent-aware adaptive packet transmission
US7983170B2 (en) * 2006-12-19 2011-07-19 Citrix Systems, Inc. In-band quality-of-service signaling to endpoints that enforce traffic policies at traffic sources using policy messages piggybacked onto DiffServ bits
KR101328164B1 (ko) * 2007-01-12 2013-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8102857B2 (en) * 2007-02-02 2012-01-2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control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06266B2 (en) * 2007-03-12 2010-04-27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proxy-based quality of service
US8208378B2 (en) 2007-06-15 2012-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tocol data unit priority management
CN101350692A (zh) * 2007-07-16 2009-01-2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侧设备
US8386630B1 (en) * 2007-09-09 2013-02-26 Arris Solutions, Inc. Video-aware P2P streaming and download with support for real-time content alteration
US8001278B2 (en) * 2007-09-28 2011-08-16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packet payload compression
WO2009064135A2 (en) * 2007-11-14 2009-05-22 Posdat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nd managing cqich
JP4506856B2 (ja) * 2008-03-1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8468426B2 (en) * 2008-07-02 2013-06-18 Apple Inc. Multimedia-aware quality-of-service and error correction provisioning
US9576258B1 (en) * 2008-10-30 2017-02-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omputer executable service
US8228938B2 (en) * 2009-02-02 2012-07-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a miss-detection of duplicated packets and an out-of-sequence delivery to the higher layer in unacknowledged mode operation
JP5341631B2 (ja) * 2009-06-16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グラム
GB0920261D0 (en) * 2009-11-19 2010-01-06 Icera Inc Communication protocol
KR20130045921A (ko) * 2010-08-12 2013-05-06 노키아 지멘스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데이터를 교환하기 위한 방법들과 디바이스들
CN102595621B (zh) * 2011-01-07 2015-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接收端参数存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460782B (zh) * 2011-04-14 2017-09-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蜂窝网络中的QoE感知业务输送
JP2013030955A (ja) * 2011-07-28 2013-02-07 Ne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フレーム整列方法
CN102984285A (zh) * 2011-09-07 2013-03-20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路由模块
US9936419B2 (en) * 2012-05-18 2018-04-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Network node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low-latency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365506B1 (ko) * 2012-05-23 2014-03-14 비젼전자통신 주식회사 비디오/오디오 기기 통합 제어 시스템
CN105191225A (zh) * 2013-03-28 2015-12-23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程序
JP5891494B2 (ja) * 2013-04-01 2016-03-23 株式会社アクセル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
DE102014207413A1 (de) * 2014-04-17 2015-10-22 Robert Bosch Gmbh Netzwerkschnittstelleneinheit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Netzwerkschnittstelleneinheit
WO2016063365A1 (ja) * 2014-10-22 2016-04-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基地局及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US9705709B2 (en) 2014-12-22 2017-07-11 Exara, Inc. Recipient-driven traffic optimizing overlay systems and methods
US9544242B2 (en) 2015-02-20 2017-01-10 Exara, Inc. Network data prioritizer
KR102138111B1 (ko) * 2015-11-30 2020-07-2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스케줄링 장치, 피스케줄링 장치, 및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과 장치
JP6839112B2 (ja) * 2018-02-01 2021-03-0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転送装置及び転送方法
US11916804B2 (en) * 2020-06-01 2024-02-27 Intel Corporation QOS model for supporting low latency services and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23193A1 (en) * 1997-12-01 1999-06-01 Newbridge Networks Corporation Adaptive buffering allocation under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WO2000028750A2 (en) * 1998-11-09 2000-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oadcasting large short messa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3139A (ja) 1994-12-05 1996-06-2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US5541919A (en) 1994-12-19 1996-07-30 Motorola, Inc. Multimedia multiplexing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dynamic packet segmentation
JPH08223217A (ja) 1995-02-08 1996-08-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パケット多重方法
US5638371A (en) * 1995-06-27 1997-06-10 Nec Usa, Inc. Multiservices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wireless ATM system
US6490248B1 (en) * 1995-09-18 2002-12-0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cket transfer device and packet transfer method adaptive to a large number of input ports
US5684791A (en) * 1995-11-07 1997-11-04 Nec Usa, Inc.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TM access channels
JPH09205461A (ja) 1996-01-29 1997-08-05 Nec Corp 優先制御方式
US5768527A (en) 1996-04-23 1998-06-16 Motorola, In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real-time multimedia streaming
JP3765914B2 (ja) 1997-10-13 2006-04-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ショートセル多重化装置
EP1005780B1 (en) * 1998-06-19 2012-05-02 Juniper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apsulating/decapsulating data on a per channel basis in hardware
US6452915B1 (en) * 1998-07-10 2002-09-17 Malibu Networks, Inc. IP-flow classification in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FI105969B (fi) * 1998-08-10 2000-10-31 Nokia Networks Oy Palvelunlaadun hallinta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FI105641B (fi) * 1998-08-10 2000-09-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esurssien varaus pakettimuotoisessa tiedonsiirrossa
GB9819136D0 (en) * 1998-09-02 1998-10-28 Lucent Tech Network Sys Gmbh Mobile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a packet radio services network
US6542490B1 (en) 1999-01-29 2003-04-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ata link control proctocol for 3G wireless system
EP1030484B1 (en) * 1999-01-29 2013-07-17 Alcatel Lucent Data link layer quality of service for UMTS
US6167273A (en) 1999-04-28 2000-12-2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effectuating power control to maintain desired QoS levels in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JP3707954B2 (ja) 1999-04-30 2005-10-1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間接続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341757A (ja) 1999-05-28 2000-12-08 Toshiba Corp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式
US6791982B2 (en) * 1999-09-29 2004-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gmentation protocol that supports compressed segmentation headers
US6577596B1 (en) * 1999-11-30 2003-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n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delay reduction using scheduling and header compress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23193A1 (en) * 1997-12-01 1999-06-01 Newbridge Networks Corporation Adaptive buffering allocation under multiple quality of service
WO2000028750A2 (en) * 1998-11-09 2000-05-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broadcasting large short messag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432475B1 (ko) 2004-05-20
US7263064B2 (en) 2007-08-28
US20020126675A1 (en) 2002-09-12
SG115457A1 (en) 2005-10-28
JP2002271366A (ja) 2002-09-20
JP4187940B2 (ja) 2008-11-26
EP1249976A2 (en) 2002-10-16
CN1374781A (zh) 2002-10-16
KR20020071750A (ko) 2002-09-13
EP1249976A3 (en) 2007-01-17
EP1249976B1 (en)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5525C (zh) 分组通信方法与系统,分组发送装置、接收装置及接发装置
US688563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U2003295711B2 (en) Transmitting multiple packets in a frame
CN100407698C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9155762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1513009A (zh) 在报头压缩信道中包入服务质量指示
JP2003521138A (ja) Tcp/ipパケット中心型無線送信システムアーキテクチャ
US875011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348620A (zh) 用于利用低信号能量的改进的稳健头部压缩的方法
CN10866757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US6961589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between a base station in an access network and an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5450969B (zh) 一种实时视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US8208475B2 (en) Packet scheduler and packet scheduling method
CN103858474A (zh) 针对传输网络的增强性能的基于服务的配置
Gao et al. Admission control based on rate-variance envelop for VBR traffic over IEEE 802.11 e HCCA WLANs
CN101335922A (zh) 数据包通信方法以及控制装置
CN101990241B (zh) 一种分组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CN100431291C (zh) 无线链路控制层发送确认模式交织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
CN110166185A (zh) 音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02711268B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US2003010345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low bandwidth utilization in a pack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13328955B (zh) 一种结合多参数自适应的多链路负载均衡方法
Charfi et al. Joint urgency delay scheduler and adaptive aggregation technique in IEEE 802.11 n networks
WO2008066345A1 (en) Packet scheduler and packet scheduling method
TWI224915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flow bandwidth utilization in a packe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