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31548C -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31548C
CN100431548C CNB2005101018253A CN200510101825A CN100431548C CN 100431548 C CN100431548 C CN 100431548C CN B2005101018253 A CNB2005101018253 A CN B2005101018253A CN 200510101825 A CN200510101825 A CN 200510101825A CN 100431548 C CN100431548 C CN 1004315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group
present
puerarin
baical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018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3780A (zh
Inventor
苏子仁
赖小平
陈建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B2005101018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31548C/zh
Publication of CN1813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3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15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154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牛磺酸1~50重量份,黄芩苷1~50重量份,葛根素1~50重量份。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成分清楚、质量可控程度高、药理作用机理明确,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有效成分组合物,可用于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等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外感高热和肝损伤等症的中药组方的中成药众多。由安宫牛黄丸方制成的制剂(如安宫牛黄片、胶囊、散剂、栓剂等)和在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加减衍方的制剂(如新安宫牛黄丸、新安宫牛黄针、清开灵注射液、口服液、滴鼻液等)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有效;葛根芩连汤也是治疗外感高热的有效方剂,其降热的有效中药是葛根、黄芩;牛磺酸和葛根配伍可用于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但是中药成分不明,质量不能完全控制,作用机理不清,不但影响了药效,而且制成注射液易产生副作用。如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清开灵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猪、牛、羊胆酸、水牛角、黄芩、珍珠母、栀子、板蓝根、麝香、冰片、薄荷9味中药(包括中药单体成分2种)组成,由于制备工艺冗长,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合格率低。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类型较多,统计文献报道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所分析的原因有:
1)药材所含成分有蛋白质、氯原酸、皂甙等,可作为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刺激某些敏感抗体引起过敏,其中牛黄、水牛角可能含有异体蛋白质。异体蛋白质进入体内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而引起不良反应;
2)作为复方制剂在分离过程中杂质未能除尽而引起过敏;
3)制剂中的助溶剂可作为抗原而致敏;
4)与特异性体质有关。
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增多,清开灵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主要集中于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丘疹、瘙痒、荨麻疹样药疹,一般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最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成分明确、质量可控、使用安全有效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的有效部位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牛磺酸1~50重量份,黄芩苷1~50重量份,葛根素1~50重量份。
作为优选的方案,它的有效部位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牛磺酸10~40重量份,黄芩苷5~30重量份,葛根素2~20重量份。
作为最优选的方案,它的有效部位由牛磺酸25重量份,黄芩苷10重量份,葛根素5重量份组成。
方中以牛黄的有效成分牛磺酸为君。牛黄味苦性凉,气香,善清心、肝大热,功能清热解毒、祛痰开窍、息风止痉。《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其用有二:一以凉肝息风止痉,用于外感高热、惊厥抽搐;一以祛痰开窍醒神,用于痰蒙清窍、神昏谵语。故乃治温病热陷心包所致热盛火炽、热极生风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挛抽搐等症之要药。配以黄芩为臣,其性苦寒,主归肺经,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有清热燥湿的功效,且《本草正》:“枯芩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并能清热泻火解毒,尤善清中上焦湿热,既可助牛黄清泻心包之热毒;又可祛闭郁心包之痰浊,与牛黄同用则清热解毒之力更盛、化痰开窍之功益著。葛根辛、甘、凉,入脾、胃经,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本草疏经》:“葛根,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故主消渴,身大热,热壅胸膈作呕吐。”是为佐药,其用有三:其一,取其发散表邪之力,用治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肌表,温病初起之外感高热;其二,取其解肌退热之功,用于小儿高热引起的肌肉抽搐者,以上皆为佐助用之;其三,本品尚能生津止渴,以制芩牛过于苦燥伤阴之性,又为佐制用之;综观全方,以清心凉肝解毒之品与豁痰开窍辟浊之品相配伍,意在清泄闭郁之痰热;并佐以解肌退热,发散表邪之品以助清解高热,君臣有序,配伍严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开窍,豁痰解毒,解肌退热之功,使热毒清,痰浊化,窍闭开,心神宁,诸症皆除矣。本方由牛黄、黄芩、葛根三药的有效成分牛磺酸、黄芩苷、葛根素组成,与药材组方的中医药理论相同。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方法为: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混合,加辅料适量,混匀,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各种剂型。
上述药物组合物可以加入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剂型,如注射液、粉针、输液、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颗粒剂等注射给药、口服给药等制剂。
其中本发明的药物注射液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8.0,过滤,滤液灌封在安瓿中,灭菌,得到注射液;
本发明药物的粉针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8.0,过滤,滤液灭菌后灌封在粉针安瓿中,再次灭菌,得到粉针;
本发明药物的合剂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8.0,过滤,加入矫味剂,灌封在口服液瓶中,得到合剂;
本发明药物的片剂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压片,得到片剂;
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灌装健胶囊,得到胶囊剂;
本发明药物的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植物油,制粒,灌装胶囊,得到软胶囊剂;丸剂制备方法: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淀粉、炼蜜,泛丸,得到丸剂;滴丸剂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聚乙二醇,得到滴丸剂;颗粒剂的制备方法是: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得到颗粒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三种单体有效成分组成的中药有效成分复方,无蛋白质、氯原酸、皂甙等过敏原存在,组方明确,可控程度高,在制剂过程中最大限度去处未知杂质,使本发明中药成分组合物的可控物质在95%以上;本发明由牛黄、黄芩、葛根三药的有效成分牛磺酸、黄芩苷、葛根素组成,牛磺酸、黄芩苷、葛根素均有法定注射用药品标准收载,均有清热解毒、解肌退热的作用,同时又是水溶性良好的物质,工艺简单易控,易于制成注射液;药物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三药相使配伍,对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效成分清楚、质量可控程度高、药理作用机理明确,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以下药理作用:能显著抑制酵母菌所致大鼠发热体温的升高;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热刺激所致小鼠疼痛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豚鼠离体回肠过敏性收缩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能显著增强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刀豆蛋白(Con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对CC14和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药物组合物以上药理作用为其临床用于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下面结合一些试验进一步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实验一、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药效学试验
1、酵母菌所致大鼠发热实验
摘要:给大鼠注射致热源(酵母菌),使动物机体产生和释放内热源,引起体温升高,然后分别给予大鼠生理盐水、三种不同剂量的本发明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用温度计测量给药后2、3、4、5、6、7h大鼠体温的变化情况,记录结果,以不同时间测量体温与基础体温差值为体温变化的指标,将结果填入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差为纵坐标的图内,以体温升高曲线的变化情况判断各药物的解热作用。
1.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解热的效果
1.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269,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材料及试剂:马利牌干酵母,用氯化钠注射液配成20%溶液。欧姆龙MC-107BW电子体温计。
实验动物:SD大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1.3实验方法与结果:
将160~200g大鼠,雌性未孕,100只,随机分成八组:空白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按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10、20倍,中剂量组的给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每组12只。正常饲养三天后开始实验。每天上下午测量大鼠体温一次,连续测量2天,弃去体温变动过大(≥1℃)的大鼠。实验时,每组动物腹腔皮下注射20%干酵母溶液10ml/kg,3个小时后分别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本发明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给药剂量见表1。用温度计测量给药后2、3、4、5、6、7h大鼠体温的变化情况,记录结果,以不同时间测量体温与基础体温差值为体温变化的指标,将结果填入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差为纵坐标的图内,以体温升高曲线的变化情况判断各药物的解热作用。结果如下表1。
表1本发明注射液对酵母菌致热大鼠体温升高的影响(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07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P<0.05,##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P<0.05,$$P<0.01。
表1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各剂量组,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均能一定程度上抑制酵母菌致热大鼠体温升高,本发明注射液高剂量组对酵母菌致热大鼠体温升高在3h、4h有抑制作用(P<0.05);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组在3h有抑制作用(P<0.05);本发明注射液低剂量组在各时间点抑制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清开灵注射液组在3h有抑制作用(P<0.05);葛根素注射液组对酵母菌致热大鼠体温升高在3h、4h有抑制作用(P<0.05);黄芩苷注射液组对酵母菌致热大鼠体温升高在4h有抑制作用(P<0.05);牛磺酸注射液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拆方研究表明,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都显示了一定的解热作用,但牛磺酸注射液组无解热作用;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组比较,葛根素注射液组在各个时间点无差异(P>0.05),黄芩苷注射液组在2h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牛磺酸注射液组在2h、3h、5h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本发明注射液效果优于拆方黄芩苷、葛根素、牛磺酸给药组,提示三药配伍应用有一定协同增效作用。
1.4讨论
①从致热大鼠单位时间体温升高的幅度分析,本发明注射液高剂量组升高幅度基本小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基本小于低剂量组,可见本发明注射液的解热作用呈一定量效关系趋势。②从拆方配伍角度分析,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牛磺酸注射液未见有明显解热作用,三者配伍能延长对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显示出具有一定的配伍增效作用。③本发明注射液注射液中剂量组给药剂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组一致,两者的解热作用结果未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本发明注射液的解热效果与清开灵相似。
2、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摘要:利用二甲苯刺激小鼠一侧耳廓皮肤粘膜,使其耳廓肿胀,水肿后耳重量增加,此时切取双耳称重并计算两耳重量差异,比较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小鼠的耳肿胀程度,从而判断注射液的抗炎效果。
2.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抗炎的效果
2.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醋酸泼尼松,5mg/片,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301;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提供,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材料及试剂:二甲苯:化学纯,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203428:BS110S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产品。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2.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小鼠22~25g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个组:空白组,醋酸泼尼松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按重量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20、40倍,中剂量组黄芩苷的给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组,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除醋酸泼尼松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见表1。给药后30min,每组小鼠一耳廓滴二甲苯0.03ml;15min后各组动物再按上述剂量给药一次,45min处死各鼠,用直径0.6cm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精密称重两耳重量,求出重量差,t检验比较各组动物的耳重量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注射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09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p<0.01;与醋酸泼尼松比较:$p<0.05,$$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p<0.05&&  p<0.01
表2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能显著减轻二甲苯致炎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西药阳性药醋酸泼尼松亦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黄芩苷、葛根素、牛磺酸各给药组小鼠耳廓滴二甲苯后肿胀程度与空白组比较有差异(P<0.01或P<0.05),与两种阳性对照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各药物抗急性炎症效果显著。拆方黄芩苷、葛根素、牛磺酸各给药组中,以黄芩苷注射液的结果最佳,葛根素注射液次之,牛磺酸注射液为后;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结果虽无统计学差异(P>0.10),但本发明注射液效果优于拆方黄芩苷、葛根素、牛磺酸给药组,显示三种成分合用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2.4讨论
①本发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未见呈量效关系,可能给药剂量过大有关。②从拆方配伍角度分析,黄芩苷的抗炎作用最强,葛根素次之,牛磺酸为后;三者剂量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相同,因此可以推断本发明注射液各成分在抗炎作用上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③从以上本发明注射液抗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作用的结果看,其对小鼠急性炎症具有明显缓解作用;清开灵注射液给药剂量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相同,两者效果相近,而本发明注射液低剂量的效果则优于清开灵注射液,剂量小而作用显著。
3、本发明注射液的镇静作用
摘要:研究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分别给予小鼠生理盐水、三种不同剂量的本发明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戊巴比妥钠,使用小鼠自主活动测定仪观察记录小鼠活动次数,比较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从而判断注射液的镇静效果。
3.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镇静的效果
3.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乌来糖(氨基甲酸乙酯),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269,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材料及试剂:XZC-4型小动物自主活动测定仪。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3.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小鼠22~25g,11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个组:空白组,乌来糖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按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20、40倍,中剂量组的给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见表1。分别于给药后30min、60min后将小鼠置于XZC-4型小动物自主活动测定仪内,记录5min内小鼠活动次数。每次测定前先使小鼠适应5min后再记录活动次数。用t检验比较各组动物的活动次数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注射液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x±s)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乌来糖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ψP<0.05,ψψ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P<0.05,&&P<0.01。
表3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西药阳性药乌来糖组给药后30min、60min对小鼠自发活动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组在药后30min有抑制作用(P<0.05);本发明注射液高剂量组对小鼠自发活动在药后60min有抑制作用(P<0.05);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组在药后30min、60min均有抑制作用(P<0.05);本发明注射液低剂量组在药后30min、60min抑制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拆方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在药后30min、60min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1)。与西药阳性药乌来糖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均在给药后30min均有显著差异(P<0.05),作用强度低于西药阳性药乌来糖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在给药后60min无显著差异(P>0.05),作用强度与西药阳性药乌来糖组相近。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作用强度与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组相近。拆方研究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均无显著镇静作用(P>0.05),但同剂量制成的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组却有显著镇静作用(P<0.05),提示三药配伍应用,产生新的药效,提示本方三种成分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3.4讨论
以上结果显示各药物均对正常小鼠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其中快速起效的药物有本发明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乌拉糖,其中本发明注射液高剂量起效稍缓,中剂量效果维持时间较低剂量、清开灵注射液长并快速起效。拆方对照组中葛根素注射液起效较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慢,黄芩苷注射液及牛磺酸注射液有一定镇静作用,但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药后同一时间各拆方对照组的镇静效果均小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各配伍成分在镇静作用上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本实验高剂量组药后30min镇静效果不明显,而药后1h效果明显,提示此剂量用于镇静小鼠,剂量过大。
4、本发明注射液的镇痛作用
摘要:利用醋酸小鼠腹腔注射,刺激其疼痛而出现扭体现象。通过比较不同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后扭体活动次数的差值,从而判断本发明注射液的镇痛效果。
4.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镇痛的效果
4.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消炎痛,山东省潍坊制药二厂,批号:050403;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269,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材料及试剂:冰醋酸,化学纯,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203428;秒表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4.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小鼠22~25g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个组:空白组,消炎痛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按重量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20、40倍,中剂量组黄芩苷的含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组,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除消炎痛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见表1。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后30min,每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的冰醋酸溶液,计出注射冰醋酸后10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并记录首次出现扭体现象的时间。t检验比较各组动物的扭体次数及首次出现扭体时间快慢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注射液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121
Figure C2005101018250013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p<0.01;与消炎痛比较:$p<0.05,$$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p<0.05,&&p<0.01
表4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西药阳性药消炎痛组扭体次数和首次出现扭体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而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组扭体次数和首次出现扭体时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减少扭体次数和延长首次出现扭体时间趋势;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能减少小鼠疼痛引起的扭体反应的次数(P<0.05),其中低、中剂量组作用显著,首次出现扭体的时间以中、高剂量组有差异(P<0.05),能延缓小鼠疼痛引起的扭体反应的发生;拆方研究,与空白组比较,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组出现的扭体次数均有差异(P<0.05),葛根素注射液有极显著差异(P<0.01),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组在首次出现扭体时间上亦有差异(P<0.05),说明三种成分均是镇痛的有效成分。与消炎痛比较,除本发明注射液高剂量在扭体次数上有差异外,其他本发明注射液中、低剂量给药组无论是在扭体次数或首次扭体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的镇痛作用在较低剂量时强度与西药阳性药消炎痛组相当。与中药阳性对照药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低剂量组的扭体次数比清开灵注射液少,作用强度大(P<0.05),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组无论是在扭体次数抑或首次扭体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的作用强度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当,在低剂量时甚至优于清开灵注射液;与本发明注射液比较,拆方各组在扭体次数及首次出现扭体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葛根素注射液的效果最佳,三药配伍有协同作用。
4.4讨论
以上结果提示:①本发明注射液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从10min内扭体的次数分析未见成一定量效关系,但从首次扭体时间上分析,本发明注射液剂量越高推迟扭体出现的时间越长。②从拆方对照角度分析,葛根素镇痛作用最强,黄芩苷次之,牛磺酸为后;三者剂量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相同,因此可以推断本发明注射液各成分在镇痛作用上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5、本发明注射液的体外抗过敏作用
摘要:参照1994年版《新药药理毒理学研究指导原则》“致敏豚鼠离体回肠肌的过敏性收缩反应”进行实验,比较药物对卵蛋白致致敏豚鼠离体回肠肌过敏性收缩反应的抑制程度,从而推测本发明注射液的抗过敏效果。
5.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抗过敏的效果
5.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产品批号:511208A。盐酸赛庚啶,2mg/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KD9290
材料及试剂:卵蛋白(sigma公司提供);K-H液(自配);BL-41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成都泰盟电子有限公司生产;
拆方对照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实验动物:豚鼠,普通级,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5.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豚鼠10只,体重200~250g。每只豚鼠两后腿各肌注5%卵蛋白生理盐水液0.4ml,同时腹腔注射该溶液1.0m以致敏,3周后将豚鼠放血处死,剖腹取回肠,剪成1cm左右肠段,置入盛有K-H液20ml的浴槽中,一端固定于浴槽底部的固定钩上,另一端与拉力换能器相连,记录收缩张力(g)。前负荷1~1.5g,恒温37±1℃,平衡15min后开始实验。分别往浴槽加入以下试药生理盐水(模型组)、盐酸赛庚啶生理盐水溶液(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受试药组)、葛根素注射液(拆方对照组)、黄芩苷注射液(拆方对照组)、牛磺酸注射液(拆方对照组),各药物终浓度见表1。待药物与标本接触5min后,向浴槽内加入5mg/ml卵蛋白K-H溶液0.1ml进行抗原攻击,比较各组回肠收缩张力的差值,用t检验比较各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5。
表5本发明注射液体外抗过敏作用(x±s)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p<0.01;与盐酸赛庚啶比较:$p<0.05,$$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p<0.05,&&p<0.01
从表5可以看出:与空白组比较,西药阳性药盐酸赛庚啶、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组均有极显著抑制肠段收缩的作用(p<0.01);本发明注射液低剂量组、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与西药阳性药盐酸赛庚啶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发明注射液低剂量组有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组作用强度与西药阳性药盐酸赛庚啶相近。与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比较,本发明注射液各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各剂量组作用强度与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相近。拆方组中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与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西药阳性药盐酸赛庚啶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比较,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抑制过敏性收缩的效果有差异(p<0.05或p<0.01),黄芩苷注射液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黄芩苷是本发明注射液抗过敏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5.4讨论
以上结果提示: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用抗原攻击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后可产生明显收缩反应,清开灵注射液、盐酸赛庚啶、本发明注射液均有显著抑制其过敏性收缩反应,本发明注射液呈一定量效关系。注射液各成分的抑制作用以黄芩苷最强,并有出现部分标本未出现收缩反应;牛磺酸、葛根素抑制效果不显著,提示本发明注射液所含成分对抗过敏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本发明注射液与清开灵注射液、盐酸赛庚啶一样具有快速抑制卵蛋白所致的肠段过敏性收缩,临床上有望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肠炎、荨麻疹等I型超敏反应。
6、本发明注射液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摘要:通过测定给药小鼠游泳时间的长短,比较各给药组组间的游泳时间差异,从而判断本发明注射液对小鼠抗应激能力大小的影响。
6.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对增进抗应激能力的影响。
6.2实验材料:
阳性对照药:青春宝,0.3g/粒,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3016),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269,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本发明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BS110S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产品。
器材:50*30*25cm3的玻璃缸,负重物(1.8~2.8g)、温度计,秒表。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6.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小鼠90只,体重为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组:空白组,青春宝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按体重计算为临床剂量的10、20、40倍,中剂量组黄芩苷的含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组,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除青春宝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见表1。动物连续给药7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1h,在小鼠尾部束一个小鼠体重10%的重物,分别将小鼠放入水深20cm、水温保持20±0.5℃的玻璃缸中,立即计时,以小鼠头部沉入水中10s不能浮出水面者即为体力耗竭时停止计时,所计时间为小鼠的游泳时间,结果见表6,用t检验比较各组游泳时间有无差异性。
表6本发明注射液对免疫器官重量的影响(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16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p<0.01;与青春宝比较:$p<0.05,$$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p<0.05,&&p<0.01
表6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中药阳性药青春宝组有显著差异(p<0.01),但清开灵注射液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有差异(p<0.05);拆方组中牛磺酸注射液亦有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与空白组均无统计差异;提示,阳性药青春宝、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牛磺酸注射液均可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提高小鼠抗应激能力;清开灵注射液未表现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作用。与阳性药青春宝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组作用强度与阳性药青春宝相近。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作用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组作用强度均强于清开灵注射液。拆方组中黄芩苷注射液与阳性药青春宝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本发明注射液比较,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抑制过敏性收缩的效果无差异(p>0.05),但牛磺酸注射液增进动物抗应激能力的效果强于本发明注射液,提示牛磺酸注射液是本发明注射液增进动物抗应激能力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葛根素在本发明注射液中增进动物抗应激能力的有协同作用。
6.4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清开灵注射液对增进动物抗应激能力的效果不明显,而青春宝则效果显著;本发明注射液呈一定量效关系,本发明注射液的中、高剂量组效果亦明显,虽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对增进动物抗应激能力的作用强于清开灵注射液;拆方对照组中只有牛磺酸注射液的效果明显,提示本发明注射液中各成分在增强动物抗应激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7、本发明注射液对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摘要:免疫抑制剂可降低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免疫增强剂则效果反之。本实验通过研究药物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的影响,从而判断牛黄注射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7.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7.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醋酸泼尼松,5mg/片,广东华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301;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器材:10S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产品;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中华墨汁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7.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小鼠90只,体重为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组:空白组,醋酸泼尼松阳性对照组,清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按体重及算为临床剂量的10、20、40倍,中剂量组黄芩苷的含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组,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除醋酸泼尼松灌胃给药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给药剂量见表2。,动物连续给药7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0.5小时,尾静脉注射中华墨汁(用生理盐水液稀释2倍)0.1ml/10g,于注入墨汁后2min及12min,用特制吸管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20μl,立刻吹入0.1%Na2CO3溶液3ml中,吸管于该液中吸入吹出数次充分洗出吸管壁附着之血液,以0.025ml正常小鼠血容于10ml0.1%Na2CO3溶液校零,于675nm处测定吸收度(D)值,计算吞噬指数K。
K = log OD 1 - log OD 2 t 2 - t 1
结果见表7。
表7本发明注射液对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182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p<0.01;与醋酸泼尼松比较:$p<0.05,$$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p<0.05,&&p<0.01
表7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西药阳性药醋酸泼尼松组降低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p<0.01),但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能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中高剂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中剂量亦有显著差异(p<0.05);拆方组葛根素注射液有差异(p<0.05);提示,醋酸泼尼松可抑制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免疫系统功能;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葛根素注射液均可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清开灵注射液未表现对免疫系统功能影响作用。拆方组中,黄芩苷注射液和牛磺酸注射液与空白组比较没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作用(P>0.05),葛根素注射液可显著增强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提示葛根素是本发明注射液提高小鼠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7.4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①本发明注射液具有促进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示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②从拆方配伍角度分析,葛根素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最强,黄芩苷次之,牛磺酸为后,三者结合具有一定协同作用;③同等剂量的本发明注射液对促进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作用明显优于清开灵注射液。
8、本发明注射液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利用刀豆蛋白静脉注射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观察药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计算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系数,检测AST、ALT、SOD、MDA的含量,判断药物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8.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8.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药厂产品,批号:04060107
材料及试剂:AST、ALT、SOD、MDA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号:20050707;LDZ5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8.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小鼠18~22g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个组: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按重量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倍)组,本发明注射液肌肉注射给药,联苯双酯灌胃给药,给药剂量见表1。连续给药3d,第四天早上除空白组外每只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16mg/kg,,于造模后及当天下午、第二天下午继续给药。末次给药后4h,模型组和给药组各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16mg/kg。12h后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用于检测AST、ALT,解剖取肝、脾、胸腺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取部分肝组织匀浆检测SOD、MDA。t检验比较各组动物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系数、AST、ALT、SOD、MDA的含量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8、9。
表8本发明注射液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x±s)
表9
Figure C20051010182500192
Figure C2005101018250020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联苯双酯比较,$p<0.05,$$p<0.01
表8、9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项指标基本与空白组有差异,提示本实验动物模型造摸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和本发明注射液组各项指标除脾脏系数外均有差异(p<0.05);而与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比较,本发明注射液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SOD、MDA指标外,其它给药组检测指标(肝脏系数、脾脏系数、胸腺系数、AST、ALT)基本与空白组有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刀豆蛋白静脉注射致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强度与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相同,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SOD、MDA指标可以恢复到空白组水平。
8.4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基本与空白组有差异,肝、脾肿大,血清转胺酶浓度升高,组织过氧化产物增多,表明此造模方法成功,能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肝损伤小鼠给予联苯双酯及本发明注射液后,能减少肝、脾等的肿大程度,降低血清中AST、ALT含量,组织中SOD比模型组高、MDA比模型组低,表明药物具有保肝、抗过氧化作用;同时,本发明注射液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与联苯双酯无统计学差异,表明本发明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效果。
9、复方牛黄注射液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
摘要:研究药物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利用二硝基氯苯(DSCB)涂抹小鼠皮肤使其致敏,分别给予致敏小鼠生理盐水、三种不同剂量的复方牛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盐酸赛庚啶;10d后再以DSCB攻击小鼠一侧耳廓,使其耳廓产生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通过精密测定抗原攻击后两耳的重量差异,比较模型组、给药组小鼠的过敏反应程度,从而判断注射液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
实验目的:研究复方牛黄注射液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
9.1实验材料:
受试药:复方牛黄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盐酸赛庚啶,2mg/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KD9290。
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提供,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1020269,产品批号:511208A。
拆方对照药: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均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提供。
试剂:二硝基氯苯(DSCB),上海南翔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9.2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小鼠22~25g,11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个组:模型组,盐酸赛庚啶阳性对照组,滴开灵注射液阳性对照组,复方牛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按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20、40倍,中剂量组的给药量与清开灵注射液相同),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用5%的2、4-二硝基氯苯乙醇液涂布于小鼠腹部皮肤(去毛)致敏,致敏前一天给药,除盐酸赛庚啶灌胃给药外,其余均采用肌肉注射,给药剂量见表1,每天一次,连续9天。致敏后第7天用1%的2、4二硝基氯苯涂右耳,24h后处死小鼠,剪取耳片称重,以左右两耳片重量差值作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值,结果见表10。
表10复方牛黄注射液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影响(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211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盐酸赛庚啶组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ψP<0.05,ψψP<0.01;与复方牛黄注射液中剂量比较&P<0.05,&&P<0.01。
表10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西药阳性药盐酸赛庚啶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复方牛黄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P<0.01,P<0.05)。与盐酸赛庚啶组比较,复方牛黄注射液高、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组、复方牛黄注射液低剂量组、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在对小鼠皮肤产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抑制作用上均有差异(P<0.05);提示复方牛黄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在作用强度上与西药阳性药盐酸赛庚啶相似,其他给药组作用强度低于盐酸赛庚啶。与清开灵注射液组比较,复方牛黄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作用强度强于清开灵注射液组。拆方研究表明,葛根素注射液组对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P<0.05),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均无显著作用(P>0.05),但亦可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与复方牛黄注射液中剂量组比较,葛根素注射液组、黄芩苷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但葛根素注射液组作用强度强于中剂量组,提示葛根素为抑制小鼠皮肤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主要有效成分。
9.4讨论
以上结果显示各药物具有抑制小鼠皮肤产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作用,其中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为盐酸赛庚啶组及复方牛黄注射液高剂量组,清开灵注射液、复方牛黄注射液中剂量组、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虽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从拆方对照组的抑制作用看,
10、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探讨本发明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即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西药联苯双酯对照组、中药清开灵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拆方对照组(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通过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观察肝、脾、胸腺系数变化,从而判断本发明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0.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0.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药厂产品,批号:04060107。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产品批号:511208A。
材料及试剂:AST、ALT、SOD、MDA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号:20050707;LDZ5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四氯化碳,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食用花生油,东莞威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10.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雄性小鼠22~25g100只,随机分成10个组: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清开灵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黄芩苷注射液组,葛根素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除联苯双酯灌胃给药,其它各组均肌肉注射给药,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剂量见表1,连续给药7d,第七天动物禁食不禁水,并于最末1次给药后2 h,除空白对照组灌服花生油10 mL/kg外,其余各组均灌服0.10%CCl4花生油溶液20mL/kg,
禁食过夜。24h后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检测ALT、AST的值;剖腹取出肝脏、脾脏、胸腺,吸去血液,剪去脂肪、系膜,精确称重肝脏、脾脏、胸腺的重量。t检验比较各组动物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系数、AST、ALT的含量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11。
表11本发明注射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23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联苯双酯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 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p<0.05,&&p<0.01.
表11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各项指标均与空白组有差异(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西药阳性药联苯双酯、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指标均有差异(p<0.05),说明联苯双酯及清开灵注射液均可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各项指标,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本发明注射液各剂量组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指标均有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也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在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三个指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与空白组比较,西药阳性药联苯双酯组小鼠血清AST值指标无差异(p>0.05),提示联苯双酯可降低CCl4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AST值指标至正常水平;本发明注射液组血清ALT值、AST值指标无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可降低CCl4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值、AST值指标至正常水平。与西药阳性药联苯双酯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不同剂量各项指标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CCl4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与联苯双酯相似,其中高剂量作用强度强于联苯双酯,本发明注射液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ST指标均优于联苯双酯组。与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中、高剂量血清AST值指标均有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小鼠血清AST值指标作用强度强于清开灵注射液。拆方组中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与模型组比较,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各项指标均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各拆方组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均有一定保护作用;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牛磺酸注射液组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指标均有差异(p<0.05或p<0.01);葛根素注射液组AST值指标有差异(p<0.05);黄芩苷注射液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各拆方组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强度均低于本发明注射液,提示本发明注射液三药配伍应用,药效增强,提示本方三种成分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10.4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基本与空白组有差异,肝肿大,血清转胺酶浓度显著升高,表明此造模方法成功,能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给予联苯双酯、清开灵注射液、本发明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进行保护性给药,能减少肝、脾等的肿大程度,降低血清中AST、ALT含量,表明药物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同时,本发明注射液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优于联苯双酯及清开灵注射液,表明本发明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效果,能改善化学试剂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11、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探讨本发明注射液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即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西药联苯双酯对照组、中药清开灵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拆方对照组(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各组采取保护性连续给药七天,末次给药后用60%酒精一次性灌服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通过检测造模后各组小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观察肝、脾、胸腺系数变化,从而判断本发明注射液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1.1实验目的:研究本发明注射液对酒精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1.2实验材料:
受试药:本发明注射液,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
阳性对照药:联苯双酯滴丸:北京协和药厂产品,批号:04060107。清开灵注射液:北京中医药大学药厂生产,产品批号:511208A。
材料及试剂:AST、ALT、SOD、MDA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批号:20050707;LDZ5型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广州化学试剂厂提供。
实验动物:NIH小鼠,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SPF级,正常饲养3天后供试。
11.3实验方法与结果:
取NIH小鼠22~25g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0个组:空白组,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清开灵阳性对照组,本发明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按体重计算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20、40倍),黄芩苷注射液组,葛根素注射液组、牛磺酸注射液组。除联苯双酯灌胃给药,它各组均肌肉注射给药,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剂量见表1,连续给药7d,第七天动物禁食不禁水,并于最末1次给药后2h,除空白对照组灌服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灌服60%酒精溶液20mL/kg,继续禁食。12 h后眼眶静脉丛采血,分离血清检测ALT、AST的值;剖腹取出肝脏、脾脏、胸腺,吸去血液,剪去脂肪、系膜,精确称重肝脏、脾脏、胸腺的重量。t检验比较各组动物肝脏、脾脏、胸腺的脏器系数、AST、ALT的含量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见表12。
表12本发明注射液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x±s)
Figure C20051010182500251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联苯双酯比较,#p<0.05,##p<0.01;与清开灵注射液比较,$p<0.05,$$ p<0.01;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p<0.05,&&p<0.01.
表12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各项指标均与空白组有差异(p<0.05),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西药阳性药联苯双酯、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5),说明联苯双酯及清开灵注射液均可显著降低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各项指标,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本发明注射液各剂量组,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也有良好保护作用,并在肝脏系数指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与空白组比较,西药阳性药联苯双酯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提示联苯双酯可降低酒精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各指标至正常水平;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小鼠血清ALT值、AST值指标无差异(p>0.05),提示清开灵注射液可降低酒精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值、AST值指标至正常水平;本发明注射液组各项指标无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可降低酒精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各项指标至正常水平。与西药阳性药联苯双酯组比较,本发明注射液不同剂量小鼠血清ALT值指标均有差异(p<0.05),其它指标无差异,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酒精所致剂型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与联苯双酯相似,其中对ALT值指标作用强度强于联苯双酯组。与中药阳性药清开灵注射液比较,本发明注射液肝脏系数指标均有差异(p<0.05),提示本发明注射液对肝脏系数指标作用强度强于清开灵注射液。拆方组中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与模型组比较,肝脏系数、血清ALT值、AST值各项指标均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各拆方组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均有一定保护作用;与本发明注射液中剂量比较,牛磺酸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组血清ALT值、AST值指标均有差异(p<0.05或p<0.01);提示各拆方组对酒精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强度均低于本发明注射液,本发明注射液三药配伍应用,药效增强,提示本方三种成分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11.4讨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模型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基本与空白组有差异,肝、脾肿大,血清转胺酶浓度显著升高,表明此造模方法成功,能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给予联苯双酯、清开灵注射液、本发明注射液、黄芩苷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牛磺酸注射液进行保护性给药,能减少酒精引起的肝、脾等的肿大程度,降低血清中AST、ALT含量,表明药物具有保肝、降酶作用;同时,本发明注射液各项检测指标结果与联苯双酯无统计学差异,保肝作用基本优于清开灵注射液,表明本发明注射液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效果,能预防酒精引起的急性肝损伤。
12、复方牛磺注射液溶血试验报告
12.1材料
12.1.1受试药物
复方牛磺注射液,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开发研究中心提供,批号:20050809。
12.1.2实验动物
Beagle犬1只(9.0kg♀),由-------------研究所Beagle犬养殖场提供合格证号,医动字-------------。室温17~20℃,相对湿度60%~68%。
12.1.3试剂、仪器
氯化钠注射液,批号:030701,四川省奇力同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XLJ-II型离心沉淀机,上海医用仪器厂;小型三用恒温水浴箱,北京医疗设备厂。
12.2方法
采Beagle犬前肢静脉血10ml,用玻璃球珠在锥形玻璃瓶中除去纤维蛋白,置于刻度离心管内,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注射液,以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弃去上液,再加氯化钠注射液混匀、离心,如此反复洗涤,至离心后上液呈无色透明为止,将所得红细胞用氯化钠注射液制备成2%红细胞悬液。取7支试管按表1加入药液量,再加氯化钠注射液至总量2.5ml,与2%红细胞悬液2.5ml混合,各管摇匀,放置在37℃恒温水箱中,分别于15、30、60分钟,2、3、4、6小时以及次日观察各管有无溶血及红细胞凝集现象。
受试药物加入方法见表13,溶血判断方法见表14。
表13受试药物加入方法
Figure C20051010182500271
表14溶血判断方法
Figure C20051010182500272
12.3.结果
见表15。
表15冻干粉溶血试验结果
Figure C20051010182500281
注:“+”表示溶血,“-”表示不溶血
结果显示:复方牛磺注射液组(1~5号管)和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6号管)在观察时间内,上清液澄明无色,红细胞下沉,未见溶血,振摇后红细胞能均匀分散,无凝集;蒸馏水对照组(第7号管)加入红细胞后,可看见溶血,管底无细胞残留,振摇后不见液体中有悬浮物,红细胞被蒸馏水全部破坏,始终为红色。
12.4.结论
复方牛磺注射液对Beagle犬静脉血溶血试验结果为阴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注射液的制备:
取牛磺酸25g,黄芩苷10g,葛根素5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滤液灌封在2、5或10ml的安瓿中,100℃灭菌30min,得到注射液。
实施例2: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注射液的制备:
取牛磺酸40g,黄芩苷30g,葛根素20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滤液灌封在2、5或10ml的安瓿中,100℃灭菌30min,得到注射液。
实施例3: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粉针的制备:
取牛磺酸25g,黄芩苷10g,葛根素5g,加水至5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滤液100℃灭菌30min,,灌封在10ml的粉针安瓿中,100℃灭菌30min,得到粉针。
实施例4: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合剂的制备:
取牛磺酸50g,黄芩苷20g,葛根素10g,加水至2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加入蔗糖等矫味剂,灌封在10ml的口服液瓶中,即得合剂。
实施例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片剂的制备:
取牛磺酸50g,黄芩苷20g,葛根素10g,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压片。
实施例6: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
取牛磺酸50g,黄芩苷50g,葛根素30g,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灌装胶囊,即得胶囊剂。
实施例7: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软胶囊剂的制备:
取牛磺酸50g,黄芩苷50g,葛根素50g,加植物油,灌装软胶囊,即得软胶囊剂。
实施例8: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丸剂的制备:
取牛磺酸50g,黄芩苷20g,葛根素10g,加淀粉、炼蜜,泛丸,即得丸剂。
实施例9: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滴丸的制备:
取牛磺酸5g,黄芩苷5g,葛根素5g,加聚乙二醇,制滴丸,即得滴丸。
实施例10: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颗粒剂的制备:
取牛磺酸50g,黄芩苷40g,葛根素40g,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1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口服液,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取牛磺酸10g,黄芩苷5g,葛根素2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加入蔗糖等矫味剂,灌封在10ml的口服液瓶中,制成口服液。用于小儿外感高热20例,一日三次,一次10ml,服药后解热效果明显,在两小时内均有体温下降的作用,有效率为90%。
实施例12: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口服液,用于治疗酒精性肝损伤:
取牛磺酸40g,黄芩苷30g,葛根素20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加入蔗糖等矫味剂,灌封在10ml的口服液瓶中,制成口服液。用于治疗酒精性肝损伤40例,一日三次,一次10ml,服药后有效率为87.5%。
实施例13: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口服液,用于治疗乙型慢性肝炎:
取牛磺酸25g,黄芩苷10g,葛根素5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加入蔗糖等矫味剂,灌封在10ml的口服液瓶中,制成口服液。用于治疗乙型慢性肝炎10例,一日三次,一次10ml,服药后疲劳感消失,食欲增加,有效率为100%。
实施例14: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口服液,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取牛磺酸25g,黄芩苷10g,葛根素5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加入蔗糖等矫味剂,灌封在10ml的口服液瓶中,制成口服液。与银翘解毒颗粒合用,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例,一日三次,一次10ml,服药后解热效果明显,在两小时内均有体温下降的作用,有效率为90%。
实施例15: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口服液,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取牛磺酸25g,黄芩苷10g,葛根素5g,加水至100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至6.5-7.5,过滤,加入蔗糖等矫味剂,灌封在10ml的口服液瓶中,制成口服液。与银翘解毒颗粒合用,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高热10例,一日三次,一次10ml,服药后解热效果明显,在两小时内均有体温下降的作用,有效率为90%。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牛磺酸1~50重量份,黄芩苷1~50重量份,葛根素1~5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牛磺酸10~40重量份,黄芩苷5~30重量份,葛根素2~2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有效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成分组成:牛磺酸25重量份,黄芩苷10重量份,葛根素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加入辅料制成临床可接受的注射液、粉针、输液、合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或者颗粒剂。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混合,加辅料适量,混匀,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各种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8.0,过滤,滤液灌封在安瓿中,灭菌,得到注射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8.0,过滤,滤液灭菌后灌封在粉针安瓿中,再次灭菌,得到粉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水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值至6.0-8.0,过滤,加入矫味剂,灌封在口服液瓶中,得到合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牛磺酸、黄芩苷和葛根素三味,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压片,得到片剂或者,灌装胶囊,得到胶囊剂或者,加淀粉、炼蜜,泛丸,得到丸剂或者,加聚乙二醇,得到滴丸剂或者,加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制粒,得到颗粒剂。
CNB2005101018253A 2005-12-01 2005-12-01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5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18253A CN100431548C (zh) 2005-12-01 2005-12-01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1018253A CN100431548C (zh) 2005-12-01 2005-12-01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3780A CN1813780A (zh) 2006-08-09
CN100431548C true CN100431548C (zh) 2008-11-12

Family

ID=36906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0182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31548C (zh) 2005-12-01 2005-12-01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315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2242B (zh) * 2009-06-29 2013-06-12 南昌大学 葛根素在制备治疗p2x3受体介导急性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627990A (zh) * 2009-06-29 2010-01-20 南昌大学 葛根素在制备p2x3介导疼痛/神经系统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4397499B (zh) * 2014-12-24 2018-03-02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预防或缓解仔猪断奶期内毒素感染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45227B (zh) * 2018-03-13 2020-05-15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体外检测食品中过敏原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338A (zh) * 1998-09-03 1999-03-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解热镇痛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68086A (zh) * 2001-02-05 2002-09-11 杨孟君 纳米牛黄宁宫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9338A (zh) * 1998-09-03 1999-03-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种具有解热镇痛功效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68086A (zh) * 2001-02-05 2002-09-11 杨孟君 纳米牛黄宁宫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药制剂学. 孟宪纾,李焕秋,259-261,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部,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中药制剂学. 孟宪纾,李焕秋,259-261,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药用辅料应用技术.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部,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3780A (zh) 2006-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9498B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黄精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06853B (zh)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和/或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16223B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1548C (zh) 一种用于治疗外感高热和急慢性肝损伤的中药成分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19491A (zh) 一种黄精健脾润肺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7900B (zh) 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4712478B (zh) 一种治疗肠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9774B (zh) 治疗口腔炎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844A (zh) 一种提高免疫力的食品、保健品或药物组合物
CN103768137A (zh) 牛大力抗疲劳口服液及牛大力在制备抗疲劳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3082286B (zh) 增强免疫力的保健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45116B (zh) 一种治疗胆囊炎的中药药物
CN10109577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丹毒的中成药
CN104922488B (zh) 一种防治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269897A (zh) 一种抗疲劳和改善睡眠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3340921B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6623C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制剂
CN114869964B (zh) 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380A (zh) 一种疏肝理气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4080B (zh) 一种治疗肾阴虚型抑郁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259A (zh)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8197B (zh) 一种治疗小儿脑炎的中药丸
CN104784558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7695B (zh) 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491176A (zh) 一种用于提高肿瘤化疗后免疫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12

Termination date: 201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