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4935C -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4935C
CN100424935C CNB2004100831016A CN200410083101A CN100424935C CN 100424935 C CN100424935 C CN 100424935C CN B2004100831016 A CNB2004100831016 A CN B2004100831016A CN 200410083101 A CN200410083101 A CN 200410083101A CN 100424935 C CN100424935 C CN 10042493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himeric
contact head
contact
align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31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1823A (zh
Inventor
后藤雅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1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18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49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4935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由第1、第2连接器构成,当第1、第2连接器嵌合时,设在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在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第1接触头以多个排列在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突出,且沿着与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第2接触头对应于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具有凹部,且沿着与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当第1、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啮合。本发明可防止连接器嵌合时接触头偏移。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用来防止接触头偏移的限制结构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图15是揭示于日本特开2001-273949号公报的表面安装型电连接器中母连接器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在以往的电连接器(这里是母连接器)1中只是形成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时,用来大致限制与对方连接器(这里是公连接器)间的嵌合位置的结构、即凹部11,而没有形成能正确地限制与对方连接器间的嵌合位置的结构,即,没有形成限制连接器的接触头之间的接触位置以可靠地进行之间的连接的结构。因此,当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时,会由于与对方连接器的接触头或壁面的接触,使接触头(例如接触头13)的位置偏移,结果,会产生让接触头之间的接触状态恶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即间距方向是很大的问题,接触头本身的宽度或接触头之间的宽度越小则这个问题越突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39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以往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具有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时能更正确地限制与对方连接器间的嵌合位置、即限制各连接器的各接触头之间的接触位置的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由一对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构成,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使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其中,所述第1连接器包括其上排列多个第1接触头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突出,且沿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对应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具有凹部,且沿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所述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所述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互相啮合,各所述第1触头设置配置在凹凸部的各凸部上,各所述第2触头设置配置在凸凹部的各凹部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由一对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构成,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使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其中,所述第1连接器包括其上排列多个第1接触头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突出,且沿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对应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设有凹部,且沿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所述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所述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互相啮合,各所述第1触头设置配置在凹凸部的各凸部上,各所述第2触头设置配置在凸凹部的各凹部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由一对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构成,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使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其中,所述第1连接器包括其上排列多个第1接触头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的方向突出,且沿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嵌合的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对应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具有凹部,且沿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所述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所述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互相啮合,各所述第1触头设置配置在凹凸部的各凸部上,各所述第2触头设置配置在凸凹部的各凹部上。
在上述电连接器上,上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既可用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与上述排列部形成,也可只用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形成,也可只用上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形成。
在上述电连接器上,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可配置成与上述排列部的凹凸部的凸部的外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在上述电连接器上,上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可配置成与上述嵌合空间的凸凹部的凹部的内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在上述电连接器上,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一侧侧面可配置成与上述排列部接近相接的状态,上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一侧侧面可配置成与上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在上述电连接器上,上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两侧侧面可配置成与上述排列部接近相接的状态,上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两侧侧面可配置成与上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在上述电连接器上,在上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的与上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部附近形成用来导入上述第2连接器的斜面,或在上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的壁面的与上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部附近形成用来导入上述第1连接器的斜面。
采用本发明,当与对方连接器嵌合时,可正确地限制与对方连接器间的嵌合位置,限制连接器的接触头之间的接触位置,可确实地进行它们之间的连接。由此可防止接触头在间距方向的偏移。采用本发明,可保持对方连接器的接触头与本身的接触头之间良好的接触状态,因而可提供接触头的宽度、或接触头之间的宽度更小的窄间距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概略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母连接器的概略主视图。
图5是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嵌合时的中心线概略剖视图。
图6是图5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概略主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母连接器的概略主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嵌合时的中心线概略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12-12线剖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接触头与母连接器的接触头的接触的途中阶段。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接触头与母连接器的接触头的接触完毕状态。
图15是以往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形式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由一对所谓的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构成。互相以预定方向嵌合,使设置于各连接器的接触头之间一对一地相互作电性及物理性接触。以下,分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来说明各自的结构。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安装在电路基板表面的电连接器,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电连接器。
A.第1实施方式
1.公连接器
图1、图2分别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2的立体图和其概略主视图。公连接器2主要是由:绝缘壳体21、固定于该绝缘壳体21的多个公接触头23、安装在绝缘壳体21上、用来将公连接器2固定到电路基板上用的增强配件25构成。公连接器2可通过将增强配件25的底面焊接而安装在预定的电路基板等的表面(未图示)。
绝缘壳体21具有:底板27、增强配件保持部29、以及接触头排列部31。增强配件保持部29是在底板27的两端向与母连接器4嵌合的方向(例如垂直上方)突出,整体是大致长方形。接触头排列部31与增强配件保持部29同样,向着与母连接器4嵌合的方向从底板27突出,并且向着与母连接器4嵌合的方向的交叉方向(例如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设置。不过接触头排列部3 1也可如图所示,与增强配件保持部29连结在一起,也可在它们之间直线状地连续延伸。在该接触头排列部31上,譬如沿着接触头排列部31的延伸设置方向形成凹凸部。
公接触头23在绝缘壳体21的接触头排列部31上沿着凹凸部排列。例如如图所示,在接触头排列部31的延设方向将公接触头23与相邻的接触头间以等间隔互相交错排列固定,换言之,是将相邻的公接触头23之间排列固定成在与接触头排列部31的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与嵌合方向和延设方向双方垂直相交的方向)互为反向180度的状态。各公接触头23一个一个地配置在接触头排列部31上所设置的凹凸的各凸部33上。此时,各公接触头23的一侧侧面24与各凸部33中一个外侧壁34接近或相接。因此,能够有效防止公接触头23在间距方向的偏移。在该实施方式中,除了公接触头23之外,在接触头排列部本身也形成有凸部33,因此通过组合,可以形成更大的凸部39。这一点对于后面与母连接器4啮合很重要。
为了当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能将公连接器2顺畅地导入至母连接器4,也可在凸部33或增强配件保持部29的前端、也就是在与母连接器4的嵌合侧,设置导入斜面35至37。这些导入斜面35至37在当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可达到吸收冲击的效果。特别是,在形成于接触头排列部31的凸部33上设置有两个导入斜面。其中一个是在与接触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切去凸部33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斜面36,另一个是在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在与接触头的接触侧相对的一侧切去凸部33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斜面37。
2.母连接器
在图3、图4中分别显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母连接器4的立体图与其概略主视图。母连接器4主要是由:绝缘壳体41、固定于该绝缘壳体41上的多个母接触头43、以及安装在绝缘壳体41上用来将母连接器4固定到电路基板上的增强配件45构成。母连接器4通过将增强配件45的底面进行焊接的方式,而可安装在预定的电路基板等(没有图示)的表面。
绝缘壳体41在其两端具有用来插入固定增强配件45的增强配件插入孔50。在该增强配件插入孔50的对面,对应于公连接器2的增强配件保持部29(参照图1、图2)而设有保持部嵌合空间47。保持部嵌合空间47向着与公连接器2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凹陷,整体是长方形。
绝缘壳体41还对应于公连接器2的接触头排列部31而具有排列部嵌合空间49。公连接器2的接触头排列部31与增强配件保持部29互相连结,与此对应,排列部嵌合空间49如图所示,也可与保持部嵌合空间47连结。该排列部嵌合空间49向着与公连接器2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具有凹部,并且沿着与公连接器2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设置。在该排列部嵌合空间49中,对应于公连接器2的接触头排列部31的凹凸部并沿着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延设方向形成凸凹部。
母接触头43在绝缘壳体41的排列部嵌合空间49沿着凸凹部排列。对应于公接触头23,母接触头43例如在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延设方向以等间隔与相邻的接触头交错排列。各母接触头43一个一个地配置在设于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凹凸部的各凹部52中。此时,各母接触头43的一侧侧面44成为与各凹部52的一个内侧壁54接近与其相接的状态。因此,可有效防止母接触头43在间距方向的偏移。向各凹部52凸出的母接触头43的至少一部分(接触部)83,为了在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不会妨碍其嵌合,做成通过与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的接触而可拉入到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凹部52的收容空间(后述图6的81、及箭头A)。
为了当与公连接器2嵌合时,能将公连接器2顺畅地导入至母连接器4,也可在凸部53或增强配件插入孔50与保持部嵌合空间47之间设置导入斜面55至58。这些导入斜面55至58在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可达到吸收冲击的效果。特别是,在形成于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凸部53上设有三个导入斜面。其中一个是在与接触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切去凸部53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斜面56,另一个是在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切去与接触头间的接触侧凸部53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斜面57,另一个是在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在与接触头间的接触侧的相对一侧切去凸部53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斜面58。之所以将斜面57做成大于斜面58,是由于斜面57与母连接器4的接触头邻接,因此要防止与公连接器2嵌合时与该公连接器2的接触头接触而被削去。
3.嵌合状态
图5是显示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的中心线概略剖视图。该图是对应于上述的图2、图4。当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公连接器2的增强配件保持部29与接触头排列部31分别嵌合在母连接器4的保持部嵌合空间47与排列部嵌合空间49,此时,公连接器2的凹凸部、特别是凸部39,与母连接器4的凸凹部、特别是凹部52互相啮合(例如,图1、图2的33A所示的凸部与图4中用52A所示的凹部啮合)。换言之,当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时,例如公连接器2的凸部33的外侧壁34-1、以与该凸部33接近或相接的状态配置的公接触头的一侧侧面24-1,分别面对母连接器4的凹部52的内侧壁54-1和内侧壁54-2。结果,限制了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的间嵌合位置,使连接更加可靠,且各连接器的各接触头之间的接触位置更正确,可控制由于与对方连接器的接触头或壁面的接触造成接触头的位置偏移,特别是可精确地控制公连接器2或母连接器4的各接触头在排列方向也就是间距方向的偏移。而且在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之后,利用所设置的凹凸部或凸凹部,能以各凹凸部的壁面来缓和连接器落下时的冲击。
4.接触头的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图6来详细说明公接触头23与母接触头43。该图6对应于图5的6-6线剖视图。
公接触头23是通过从绝缘壳体21的底板27背面侧插入到设于接触头排列部31的收容沟槽中而排列固定。公接触头23整体是略L字型。相当于L字的纵部分的部分、也就是接触部63是从绝缘壳体21的底板27的收容沟槽入口61被插入到接触头排列部31。另一方面,相当于L字的横部分的部分、也就是脚部65被配置在绝缘壳体21的底板27附近,利用脚部65的卡止突起67而被压入到绝缘壳体21的底板27的收容沟槽入口61附近。实际使用时,设置在L字的底面的伸出部69被焊接在要作表面安装的电路基板等的对应电路上。
母接触头43通过从绝缘壳体41的底侧插入到设置于各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收容沟槽71中而排列固定。母接触头43具有:略直线状的固定部73、以及从该固定部73的端部附近延伸的弯曲成C字型的弹性腕部75。固定部73被插入配置到绝缘壳体41的各收容沟槽71的固定沟槽部76,利用固定部73的卡止突起77而被压入固定到绝缘壳体41的固定沟槽部76。实际使用时,固定部73的伸出部79被焊接在作表面安装的电路基板等的对应电路上。而弹性腕部75则从固定沟槽部76朝向开放沟槽部81中延伸,弹性腕部75前端的接触部83在开放沟槽部81的开放空间可朝图示箭头A方向作弹性变形。接触部83在与公连接器2嵌合时,会通过与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的接触而弹性变形,并移动到开放沟槽部81中,也就是被拉入到收容空间。利用该弹性腕部75的弹力使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与母连接器4的母接触头43作电路上且物理性的可靠接触。
B.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7到图1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这里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相异之处。未作说明的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件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号且加上「’」。
图7、图8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图1、图2。分别是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的立体图及其概略主视图。图9、图10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图3、图4。分别是第2实施方式的母连接器的立体图及其概略主视图。图11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图5,是显示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嵌合时的中心线概略剖视图。图12至图14是图11的12-12线剖视图且对应于第1实施方式的图6,在这里,阶段性地显示公连接器的公接触头与母连接器的母接触头的接触。
在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2’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在接触头排列部31’本身并没有设置凸部(图1的33),而是仅用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形成了凸部39’。该凸部39’与母连接器4’的凹部52’一对一啮合。
在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2’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并没有设置如底板(图1的27)的构造。因此,公接触头23’的脚部65’露出于外部,在向电路基板上焊接时,则利用露出的接触头的脚部65’的伸出部69’来进行。因而没有设置第1实施方式那样的增强配件(图1的25)或增强配件保持部(图1的29)。而代之以相当于增强配件保持部的矩形突出部29’。同样地,在母连接器4’上没有设置增强配件(图3的45)或增强配件插入孔(图3的50)。
第2实施方式的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与母连接器4’的母接触头43’的形状分别有两种形式(也就是公接触头23’A、23’B与母接触头43’A、43’B)。公接触头23在接触头排列部3 1’的延设方向以等间隔与相邻的接触头排列,型式互相不同的公接触头23’A与公接触头23’B交替地、且各型式都向与接触头排列部31’的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与嵌合方向和延设方向双方垂直相交的方向)排列。同样地,母接触头43在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延设方向以等间隔与相邻的接触头交替排列,型式互相不同的母接触头43’A与母接触头43’B是交替地且各型式都向与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延设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与于嵌合方向和延设方向双方垂直相交的方向)排列。
在第2实施方式中,各接触头23’、43’不只是一侧侧面,而是两侧侧面24’、44’都配置成与接触头排列部31’或排列部嵌合空间49’接近或相接的状态。这里的各接触头23’、43’是在其两侧侧面受到限制,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更能够完全防止接触头23’、43’在间距方向偏移。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接触头排列部31’或排列部嵌合空间49’设置有用来将对方连接器导入至与对方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斜面。在接触头排列部31’,设有两种型式的三个斜面36’、37’、37’。斜面36’是通过在与接触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切去接触头排列部31’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而从两侧夹住斜面36’的呈对称形状的两个斜面37’则是通过在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在与接触头间的接触侧切去接触头排列部31’上部的一部分而形成。另一方面,在排列部嵌合空间49’也设有两种型式的三个斜面56’、57’、57’。斜面56’是通过在与接触头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切去形成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壁面上部的一部分而形成,而从两侧夹住斜面56’的呈对称形状的两个斜面57’则是通过在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在与接触头间的接触侧切去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壁面上部的一部分所形成。
如图12所示,一个接触头23’A整体是略コ字型,另一个接触头23’B同样是略コ字型但具有朝外部延伸的脚部62。上述两者均通过在由接触部63’等所形成的コ字的中央空间部分压入绝缘壳体21’的突出部60而固定在绝缘壳体21’上的预定位置。该安装动作不是从绝缘壳体21’的背面侧而是从表面侧来进行的。
母连接器4’的母接触头,也有两种型式,也就是母接触头43’A与43’B。这些构造互相只有一部分的尺寸不同,具有相似的形状。母连接器4’的母接触头43’由:与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同样的略コ字型部分70、以及从コ字型部分的一部分78延伸而弯曲成C字型的弹性腕部75’所构成。通过在略コ字型部分70的中央空间部分压入绝缘壳体41’的突出部46而固定在绝缘壳体41’的预定位置。弹性腕部75’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构造大致相同,具有大致相同作用。
以下参照图12到图14说明公连接器的公接触头23’与母连接器的母接触头43’的接触。如图12所示,当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接近时,如图13所示,例如,公连接器2’的矩形突出部29’与母连接器4’的斜面55’附近碰撞,其中一方的连接器对于另一方的连接器,例如如图所示,公连接器2’相对于母连接器4’形成预定角度。虽然图中无法明显看出,实际上将在表面安装各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等的大小(面积)有时比连接器大很多,在这种场合,使用者不容易看清连接器间的接触状态。但利用导入斜面55’等来进行导引,就使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比较容易嵌合。如图14所示,当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后,利用公连接器2’的公接触头23’使母连接器4’的母接触头43’的弹性腕部75’在收容沟槽的开放沟槽部81’中弹性变形。因此,不会因为母连接器4’的母接触头43’妨碍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的嵌合。利用弹性腕部75’的弹性作用,让公连接器的公接触头与母连接器的母接触头能确实接触。如上所述,公连接器或母连接器的各接触头23’、43’,在其两侧侧面受到限制,因此可在嵌合作业中大致完全地防止各接触头在排列方向的偏移。这里,当公连接器2’与母连接器4’嵌合后,公接触头23’B的脚部62会嵌入到母接触头43’B的上部空间59,由此也可防止各接触头在排列方向的偏移。
C.变形方式
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也可不是将接触头配置成与凸部的外侧壁接近相接的状态,而是配置在凸部33或53之间的间隙、例如中间位置。在该场合,利用仅由公连接器的接触头排列部31形成的凹凸部与母连接器的排列部嵌合空间49的凸凹部啮合,可在某种程度上防止窄间距接触头在排列方向、即间距方向的偏移。
D.其他
上述实施方式是在公连接器上设置两列接触头排列部,且对应地在母连接器上设置两列接触头排列嵌合空间,但并不一定要设置两列,也可以是一列,也可以是多列。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所有的接触头均与相邻的接触头隔着相同的间隔排列,但也可是中间附近的接触头间的间隙大,即增大它们之间的间隔或做成不规则状。采用这种构造,在中间部附近不受限制,因而可顺利地进行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之间的嵌合。
上述的实施方式公连接器的接触头排列部和母连接器的排列部嵌合空间在直线上连续延伸,但也可以间歇性地设置,也可形成曲线状。重要的是,要设置用来防止接触头偏移的限制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是利用公接触头与接触头排列部双方、或只用公接触头来形成接触头排列部31、31’的凸部,但也可不使用公接触头,而只用接触头排列部来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广泛地用于电路基板的电路连接。

Claims (24)

1. 一种电连接器,由一对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构成,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使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包括其上排列多个第1接触头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突出,且沿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对应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具有凹部,且沿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
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所述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所述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互相啮合,各所述第1触头配置在凹凸部的各凸部上,各所述第2触头配置在凸凹部的各凹部上。
2. 一种使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由一对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构成,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使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包括其上排列多个第1接触头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突出,且沿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对应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设有凹部,且沿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
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所述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所述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互相啮合,各所述第1触头配置在凹凸部的各凸部上,各所述第2触头配置在凸凹部的各凹部上。
3. 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由一对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构成,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使设置在所述第1连接器上的多个第1接触头与设置在所述第2连接器上的多个第2接触头互相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连接器包括其上排列多个第1接触头的排列部,该排列部向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的方向突出,且沿着与所述第2连接器嵌合的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对应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而多个排列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该嵌合空间向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的相反侧具有凹部,且沿着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设置,
当所述第1连接器与第2连接器嵌合时,沿着所述第1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凹凸部与沿着所述第2接触头的排列方向形成的凸凹部互相啮合,各所述第1触头配置在凹凸部的各凸部上,各所述第2触头配置在凸凹部的各凹部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利用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和所述排列部形成。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利用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和所述排列部形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仅用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形成。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仅用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形成。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仅用所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形成。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凹凸部的凸部仅用所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形成。
10. 如权利要求1、4、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的凹凸部的凸部的外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1. 如权利要求2、5、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的凹凸部的凸部的外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2.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的凹凸部的凸部的外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3. 如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的凹凸部的凹部的内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4. 如权利要求2、5、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的凹凸部的凹部的内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的凹凸部的凹部的内侧壁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6. 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一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接近或相接的状态,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一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7. 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一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接近或相接的状态,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一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一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接近或相接的状态,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一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19.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两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接近或相接的状态,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两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20. 如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两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接近或相接的状态,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两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21.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连接器的第1接触头的两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排列部接近或相接的状态,所述第2连接器的第2接触头的两侧侧面配置成与所述嵌合空间接近或相接的状态。
22. 如权利要求1、4、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上,在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形成有用来导入所述第2连接器的斜面,或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的壁面的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形成有用来导入所述第1连接器的斜面。
23. 如权利要求2、5、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上,在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形成有用来导入所述第2连接器的斜面,或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的壁面的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形成有用来导入所述第1连接器的斜面。
24. 如权利要求3、12、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连接器的第2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连接器的排列部上,在与所述第2连接器间的嵌合侧形成有用来导入所述第2连接器的斜面,或在所述第2连接器的嵌合空间的壁面的与所述第1连接器间的嵌合侧,形成有用来导入所述第1连接器的斜面。
CNB2004100831016A 2003-09-26 2004-09-27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49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35837 2003-09-26
JP2003335837A JP3875677B2 (ja) 2003-09-26 2003-09-26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3-335837 2003-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1823A CN1601823A (zh) 2005-03-30
CN100424935C true CN100424935C (zh) 2008-10-08

Family

ID=3419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310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4935C (zh) 2003-09-26 2004-09-27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976853B2 (zh)
EP (1) EP1519451B1 (zh)
JP (1) JP3875677B2 (zh)
CN (1) CN100424935C (zh)
DE (1) DE602004017683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61735B2 (en) * 2004-09-28 2013-10-22 Oshkosh Corporation Self-contained axle module
JP4592462B2 (ja) * 2005-03-23 2010-12-0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TWM284091U (en) * 2005-04-21 2005-12-21 Molex Taiwan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7018993A (ja) * 2005-06-07 2007-01-25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及び携帯端末
KR20070014950A (ko) * 2005-07-28 2007-02-01 교우세라 에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넥터 및 휴대단말
JP4545062B2 (ja) 2005-08-03 2010-09-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7845987B2 (en) * 2005-12-01 2010-12-07 Ddk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JP2007328961A (ja) * 2006-06-06 2007-12-20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装置
CN200959412Y (zh) * 2006-08-18 2007-10-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DE102007031621B4 (de) * 2007-07-06 2009-12-10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Anschlussleiste mit hermaphroditischen Kontakten
US7494346B1 (en) * 2007-12-06 2009-02-24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7494347B1 (en) * 2007-12-19 2009-02-24 P-Two Industries Inc. Board-to-board connector
JP4726019B2 (ja) * 2008-09-16 2011-07-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660756B2 (ja) * 2008-10-14 2015-01-28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JP5197294B2 (ja) 2008-10-14 2013-05-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US7575441B1 (en) * 2008-12-30 2009-08-18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TWI396340B (zh) * 2009-07-31 2013-05-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連接器
CN101997212B (zh) * 2009-08-11 2012-10-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5486885B2 (ja) * 2009-09-14 2014-05-0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2018781A (ja) * 2010-07-07 2012-01-26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
CN202004200U (zh) * 2011-01-06 2011-10-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TWI409998B (zh) * 2011-01-07 2013-09-21 Walton Advanced Eng Inc USB connector
JP5369125B2 (ja) * 2011-02-01 2013-12-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TWI479742B (zh) * 2012-05-11 2015-04-01 Giga Byte Tech Co Ltd 連接器
US8888506B2 (en) * 2013-01-29 2014-11-18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onnector
US9124011B2 (en) * 2013-02-27 2015-09-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Connector, and header and socket to be used in the same
JP6537890B2 (ja) * 2014-09-26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6152083A (ja) * 2015-02-16 2016-08-22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5213503B4 (de) 2015-07-17 2017-06-14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Magnetische Schirmung eines Röntgenstrahlers
JP1578399S (zh) * 2016-10-03 2017-06-05
JP7403614B2 (ja) 2018-08-22 2023-12-2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9884A (en) * 1991-12-02 1993-04-06 Amp Incorporated Blind mating miniature connector
US5885092A (en) * 1996-06-21 1999-03-2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gistration characteristics
US5975916A (en) * 1996-11-26 1999-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336829B2 (en) * 1998-10-20 2002-01-0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ree from soldering contamination
CN1383595A (zh) * 2000-06-16 2002-12-0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1689A (en) * 1997-08-06 1999-08-0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locking characteristics
US6210175B1 (en) * 1998-02-20 2001-04-0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ocket rails for stacking integrated circuit components
JP3732709B2 (ja) 2000-03-28 2006-01-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EP1523788B1 (en) * 2002-07-23 2011-03-02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Low-profile connector
TW573841U (en) * 2003-03-19 2004-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793506B1 (en) * 2003-08-27 2004-09-21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9884A (en) * 1991-12-02 1993-04-06 Amp Incorporated Blind mating miniature connector
US5885092A (en) * 1996-06-21 1999-03-2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gistration characteristics
US5975916A (en) * 1996-11-26 1999-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6336829B2 (en) * 1998-10-20 2002-01-08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ree from soldering contamination
CN1383595A (zh) * 2000-06-16 2002-12-04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70137A1 (en) 2005-03-31
US7037117B2 (en) 2006-05-02
JP3875677B2 (ja) 2007-01-31
EP1519451A3 (en) 2007-01-31
CN1601823A (zh) 2005-03-30
EP1519451A2 (en) 2005-03-30
EP1519451B1 (en) 2008-11-12
DE602004017683D1 (de) 2008-12-24
US6976853B2 (en) 2005-12-20
JP2005100903A (ja) 2005-04-14
US20060035489A1 (en) 200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4935C (zh) 电连接器、用于该电连接器的第1连接器及第2连接器
KR101534446B1 (ko) 차동 신호쌍 사이에서 스큐를 감소시킬 수 있는 차동 신호 커넥터
US7101225B2 (en) Shielded high-density edge connector
CN101026271A (zh) 电路板连接器延伸部分
JP2001015223A (ja) 汎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結合方法
US20050266741A1 (en) Connector which can be reduced in warpage
CN101582542A (zh) 连接器
US6520802B1 (en)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JP4700674B2 (ja) プリント基板差込みコネクタにおける差込みエラーを防止するロック装置
US7056136B2 (en) Floating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for
KR20110009654A (ko) 단자부 회로 케이스
CN101997217B (zh) 电连接器
JP3961937B2 (ja) 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KR102149844B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용 미드플레이트 및 리셉터클 커넥터
JP20030313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02050420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EP1206007A1 (en) Movable connector
CN101542848A (zh) 电气连接器组装体
CN202362816U (zh) 电子卡
KR200407603Y1 (ko) 플러그 커넥터용 커넥터 플러그
CN100521884C (zh) 电子设备的罩体安装构造
JP3187334B2 (ja) Simmモジュール基板、ソケットおよびsimmモジュール基板脱着装置
JP4958191B2 (ja) コネクタ
EP1119229A1 (en) Coded electrical device
CN2415478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