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3175C -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3175C
CN100423175C CNB2003801091421A CN200380109142A CN100423175C CN 100423175 C CN100423175 C CN 100423175C CN B2003801091421 A CNB2003801091421 A CN B2003801091421A CN 200380109142 A CN200380109142 A CN 200380109142A CN 100423175 C CN100423175 C CN 10042317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luorescent tube
fluorescent
lamp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91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2357A (zh
Inventor
山田市朗
户田尚之
西村洁
柴原雄右
大谷清
吉田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742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23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317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317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ssels And Coating Films For Discharge La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环结构灯管,包括多环形灯管,其中具有12mm到20mm外直径的多个直管部分经由弯曲部分在相同平面内相互连接。电极密封地设置在多环形灯管的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的各自端部处。连接部分将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的其它相邻端部相互连接,使得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相互连通,由此形成单个放电路径。磷光体层形成在多环结构灯管的至少直管部分的内表面上。所述多环结构的灯管填充放电介质,其中每个直管部分具有150-500mm的长度“1”,并且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满足表达式“0.03≤r/1≤0.3”。所述结构使得可以提供一种荧光灯和一种照明装置,其中在内和外灯管内具有小的应力,并且具有高强度和出色的照明效率。

Description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灯和采用这种荧光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传统的双环形荧光灯,公知的是例如图21所示的双环形荧光灯321。在这种双环形荧光灯321中,在具有环形形状的内环玻璃灯管322的外侧上设置具有环形形状的外环玻璃灯管,其直径大于内环玻璃灯管,以便同心地放置在相同平面内。连接部分324将内环和外环玻璃灯管322、323的各自放电路径相互连接,以便形成单个放电路径,使得增加长度的放电路径可以提高总的光通量和照明效率(如例如下面专利文件1所披露那样)。
与包括单环灯管的其它灯相比,这种类型的荧光灯具有增加长度的放电路径,因此提高总的光通量和照明效率。
专利文件1:日本专利特开平(KOKAI)公开号HEI9-129180。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件1中披露的传统双环形荧光灯321的制造过程中,保护层和磷光体层形成在两个直管状玻璃灯管322、323的内表面上,并且接着这些灯管加热软化并围绕圆柱形滚筒卷绕,以便弯曲成环形。因此,问题在于在保护层和磷光体层上容易出现裂缝、剥落或裂纹。
在环形玻璃灯管322、323的环形弯曲过程完成之后,形成连接部分324。但是,不总是容易进行连接部分324的成形过程,并且连接部分324的强度容易退化,因此造成问题。更特别是,内环和外环玻璃灯管322、323加热完全软化并进行弯曲过程。接着来自燃烧器的火焰喷射在形成连接部分324的这些灯管各个部分上,以便使其局部加热,并同时气体喷射玻璃灯管322、323,使得其灯管壁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向外伸出并由于喷射而破裂,在其上形成开口。接着这些部分的由于喷射破裂的向外伸出端部通过融合(即燃烧器喷射破裂)相互连接,使得这些开口相互连通,以便形成连接部分324。
进行通过燃烧器喷射破裂的加热过程以便将来自燃烧器的火焰喷射到将要形成连接部分的内环和外环玻璃灯管322、323的部分上,在弯曲过程中加热造成的残留应力始终存在于整个玻璃灯管322、323内的情况下,使其加热软化。因此,例如裂纹的损伤容易出现在连接部分324或其附近。玻璃灯管322、323在其各自端部设置形成其上的凹槽部分“m”,该部分用来进行弯曲过程。连接部分324不能形成在凹槽部分“m”附近,并且必须与灯管端部隔开形成。这造成灯管322、323的放电路径长度减小,因此使得照明效率降低。
另外,必须进行燃烧器喷射破裂过程,以便将内环玻璃灯管322的凸出弯曲外表面和外环玻璃灯管323的凹入弯曲内表面部分相互连接在内环和外环玻璃灯管322、323之间的窄小间隙(例如,从1mm到3mm)内。因此,由于灯管相对周向表面之间曲率半径的差别,不容易进行连接操作,因此造成问题。
每个内环和外环玻璃灯管322、323形成环形形状,如图21和22所示,并且在分别密封一对电极325、326的电极密封端部327、328的管子轴向的外端表面327a、328a和周向连接部分324侧部上的相对外端表面329a、330a之间形成具有梯形形状的空间,使得端表面327a和329a之间的距离“La”小于端表面328a和330a之间的距离“Lb”。
在这种梯形空间内外周表面一侧上增加的距离“La”、“Lb”造成整个荧光灯21的放电路径长度减小。因此,非照明或黑暗区域增加,安装在电极密封端部327、328和连接部分324一侧的相对端部之间以便使其覆盖的底座331形成为扇形,并具有大尺寸,因此造成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遇到的所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荧光灯和照明装置,荧光灯在灯管内具有小应力、高强度和出色的照明效率。
本发明的荧光灯包括:
多环结构的灯管,包括:多个环形灯管,其中具有12mm到20mm外直径的多个直管部分经由弯曲部分在相同平面内相互连接,环形灯管同心放置在相同平面内;密封地设置在多个环形灯管的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的各自端部处的电极;以及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将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的其它相邻端部相互连接,使得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相互连通,由此形成单个放电路径;
磷光体层,该磷光体层形成在多环结构灯管的至少直管部分的内表面上;以及
放电介质,以放电介质填充多环结构的灯管;
其特征在于,每个直管部分具有150-500mm的长度“l”,并且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满足表达式“0.03≤r/l≤0.3”。
多环形灯管的每个包括形成例如矩形的多边形的多个直管部分和弯曲部分,直管部分通过弯曲部分相互连接。弯曲部分可以通过部分弯曲单个直管灯管来形成,或者在将直灯管的端部相互连接时进行模制成形,或者将具有例如U形或L形的弯曲灯管相互连接,或者与直灯管组合而成。
考虑到例如照明效率和制造情况的灯性能特征,直管部分具有从12-20mm的外直径,并且其最佳外直径在14-18mm的范围内。尽管设想到在弯曲部分的成形过程中布置在弯曲部分附近的直管部分的外直径可以略微变化,并且可以部分脱离所述的范围,对于本发明来说,只要大部分直管部分的外直径在所述范围内即可。
公知的是荧光灯的直径减小通常提高了照明效率。在本发明中,直管部分的外直径限制在20mm或更小。
20mm或更小的直管部分的外直径可以提供照明效率,该效率与传统的较小直径圆形结构的荧光灯类似或更高。
采用小于12mm的直管部分的外直径,难以确保具有弯曲部分的玻璃灯管的机械强度,造成不能应用。另外,不能获得与具有相同尺寸的传统圆形结构的荧光灯类似的照明功率,造成不切实际。
为了将具有29mm外直径的传统圆形荧光灯(通常称为“FCL”)的照明效率或功效提高至少10%,需要将其外直径减小到65%或更小。更特别是,直管部分的外直径为18mm或更小是足够的。这种外直径可提供令人满意的小型面荧光灯。考虑到例如照明功率和照明效率的特性,最好是将直管部分的外直径限制在14mm或更大。
各自由单个灯管形成的多环形灯管具有至少三个各自的直管部分。由其将直管部分在内部相互连接的弯曲部分的数量比直管部分的数量少一个。弯曲部分布置在多个直管部分之间,使得直管部分布置在大致相同平面上。
环形灯管形成环形,以便围绕多边形的中心。环形灯管的同心连接形成单个放电路径,该路径多次围绕环形灯管的中心。更特别是,每个环形灯管的直管部分经由弯曲部分在其内部相互连接,并且一对电极布置在环形灯管的各自端部上,以便形成单个放电路径。所有的直管部分不需要总是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它们之中只有一个具有不同的长度。当具有相同长度的四个直管部分经由三个弯曲部分相互连接时,灯管的直管部分形成矩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外环灯管具有矩形形状,该形状大于内环灯管的形状。
按照本发明,在环形灯管的制造过程中,具有其上形成例如磷光体层的各层的内表面的单个细长直灯管只在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即将要形成连接部分的环形灯管的部分)处局部加热,并且作为选择,只有将要连接形成连接部分的多个直灯管的相应端部局部加热,并且灯管的其它部分不进行加热过程。因此可以限制由于整个环形灯管加热而造成的磷光体退化,提高了初始光通量并改善光通量维护系数。灯管的局部加热使得玻璃应力减小并增加其强度。
即使连接部分通过燃烧器喷射破裂过程形成在环形灯管的相应端部上,环形灯管的直管部分在玻璃中具有低的应力,因此使其可以在连接过程中防止裂纹出现在灯管上,并改善连接部分的强度。
另外,多环灯管的放电路径部分通过连接部分连接,由此形成单个放电路径,因此使其可以增加放电路径的长度,并提高总光通量和照明效率。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环形灯管通过弯曲直管灯管来形成,直管灯管具有800-2500mm的管长度,并且形成弯曲部分的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长度在直管灯管总长度的5-50%的范围内。
通过不受到加热造成的磷光体退化影响的直管部分的总长度相对于灯管总长度的比例增加,有效地限制了初始光通量的退化,因此提供改善照明功率的作用。考虑到这些事实,随后成形为弯曲部分的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长度限制在直管灯管总长度的50%或更少。由于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长度超过50%,在弯曲过程中通过加热造成的磷光体退化变得很严重,因此减小改善照明功率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长度小于50%,特别是小于15%,变得难以进行弯曲过程,并难以确保弯曲部分的所需机械强度。
将要成形为弯曲部分的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长度在直管灯管总长度的5%-50%的范围内,以便确保具有不受到加热造成的退化影响的磷光体层的直管部分的总长度适当增加,因此使其可以提供可以方便制造并具有所需机械强度并显著改善照明功率作用的荧光灯。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每个直管部分具有150-500mm的长度“l”,并且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满足表达式“0.03≤r/l≤0.3”。
本发明的荧光灯采用来自直管部分并作为主要照明功率的光辐射,其中磷光体层不受到加热造成的退化影响,造成需要确保直管部分的长度“l”尽可能大。对于通常使用的照明装置来说,为了获得适当照明,直管部分的长度“l”设置在150-500mm的范围内,并最好是180-400mm。
弯曲部分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r”表示弯曲的尺寸,结果是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长度随着曲率半径“r”增加而增加,并且照明功率相应减小。相反,较小的曲率半径“r”造成灯管在弯曲部分成形过程中较大程度的变形,造成制造难度以及灯管强度的可能退化。考虑到这些因素,本发明的发明人对于照明功率和弯曲部分的成形性能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获得如下的发现,即最佳平衡可以通过将曲率半径“r”相对于直管部分的长度“l”的比例限制在预定范围内来获得。
在直管部分的长度“l”在150-500mm的范围内时,弯曲部分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r”相对于直管部分的长度“l”的比例“r/l”小于0.03,弯曲部分的变形程度变大,造成制造难度。另外,由于当变形应力施加到灯管上时,弯曲部分容易受到局部应力集中的影响,弯曲部分的强度减小,造成其可能的破裂。因此,所述情况是不可接受的。另一方面,当比例“r/l”大于0.3时,弯曲部分相对于环形灯管的比例增加,结果是由于加热造成的磷光体退化的影响变大,因此造成照明效率减小。因此,这种情况不能接受。
在直管部分的长度“l”在150-500mm范围内的情况下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以此方式满足表达式“0.03≤r/l≤0.3”,因此使其可以容易形成弯曲部分并且减小由于加热造成的弯曲部分的磷光体退化造成的影响,以便有效利用来自直管部分的照明功率。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多环灯管包括具有内和外灯管的双管灯管,分别密封地设置有一对电极的内和外灯管的电极侧外端和具有连接部分的其它外端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便相互面对,并且底座布置在灯管的一端或其它端部上,以便覆盖其各自端部。
这里,术语“外端......以便相互面对”不仅指的是灯管的各自外端相互面对,使得由其形成的各种灯管的端侧的直管部分在其轴线上相互对准的情况,而且指的是灯管的各自外端不相互直接面对,而是相互之间以一个角度面对,使得由其形成各自灯管端侧的直管部分的轴线以大约90度的角度交叉的另一情况。
各自密封设置有该对电极的内和外灯管的电极侧外端及其具有连接部分的其它外端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便相互面对,因此使其可以减小相对端之间的间隙并尽可能增加放电路径的长度。这还使其可以减小相对端部处的黑暗区域,并使得安装在相对端部处的底座的尺寸和重量减小。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经由连接部分相互连接的内和外灯管通过在其它外端处的熔化而切断,并密封闭合,并且从外端到连接部分的最小长度等于或小于15mm。
整个内和外灯管不弯曲,造成不需要形成用于传统圆形灯管中的夹头的任何凹槽,并且灯管的端部可以通过熔切来密封。这里,灯管端部的熔切指的是灯管中间部分加热到熔融状态下,以便在灯管中心轴线附近将灯管的管壁热粘接在一起,因此只利用灯管材料提供密封,而不使用例如假体杆的分离密封元件。通过熔切形成的灯管密封端部可具有平行于灯管轴向的垂直方向的平表面,或者可具有伸出的半球形形状。每个灯管端部的熔切使其可以将内和外灯管的每个其它端部的外端(即连接部分一侧上的其它端部)和连接部分之间的最小长度减小到15mm或更小,因此减小黑暗区域。因此可以通过减小黑暗区域的长度,增加灯管的照明区域及其放电路径的长度。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每个内和外灯管形成矩形形状,并且内和外灯管的两个电极侧端部延伸到矩形形状的拐角。
这使得由于电极定位在底座内而造成的黑暗区域被底座覆盖,由此提高荧光灯的照明效率。内和外灯管的电极侧端朝着其连接部分侧端部延伸,因此通过所述的延伸长度,使其可以增加内和外灯管的总长度,并增加放电路径的长度。
当两个电极布置在具有矩形形状的荧光灯的拐角部分的外侧时,照明区域设置在矩形形状的所有拐角上(即四个拐角)。因此,即使荧光灯围绕矩形形状的中心以任何角度发光时,发射的光总是出现在每个各自的拐角部分(即四个拐角)上。因此,可以此方式改善整个荧光灯的照明均匀系数。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灯管填充用作放电介质的汞蒸气,连接部分设置成使得连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大致与内和外灯管的其它外端部平齐,并且用于外灯管的电极延伸到离开其端部一个距离的位置处,该距离大于用于内灯管的电极延伸到离开其端部位置的距离。
这造成放电路径同样形成在内和外灯管的其它端部的端表面附近,因此造成端表面附近出现发光。因此,可以增加荧光灯的照明区域和放电路径的长度。
用于外灯管的电极延伸到离开端部一个距离的位置,该距离大于用于内灯管的电极延伸到离开端部位置的距离,使得在外灯管的电极密封端部附近形成最冷的区域,以便控制汞蒸气的压力。
另外,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内和外灯管的至少一个的电极侧外端部终止于相对于其它灯管的外端部布置在灯管的轴向内侧上的位置,并且电接收装置在相应位置上并在从一个内和外灯管的电极侧外端部在其轴向上向外延伸的空间内布置在覆盖内和外灯管的电极侧外端部的底座的外表面上。
这使其可以在从一个灯管的电极侧的外端部在其轴向上向外延伸的空间内在底座的外表面上提供例如电接收装置的底座销,因此造成有效地利用该空间并提供具有较小尺寸的底座。
本发明的荧光灯还可包括布置在与放电路径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灯管端部上的第二电极。
当来自照明转换装置的启动电压施加在与形成在灯管的内的单个放电路径的相对位置相对应地设置在灯管端部处的成对电极任何一个(此后称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时,在放电路径一部分内出现放电。一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长度小于整个发光管的放电路径长度,使得与启动电压施加在发光管的第一电极之间的情况相比,一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启动电压较小。第一电极中的其它电极上随后出现的放电使其可以减小发光管的总体启动电压。
在本发明中,一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在成对电极之间出现放电以便照明荧光灯之前,在一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出现放电,并且接着在成对电极之间造成放电,可以减小用于发光管的启动电压。作为选择,可以只在一个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造成初级放电,以便提供荧光灯的较昏暗的照明。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内和外灯管的弯曲部分的内和外表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大致相互重合,并且弯曲部分具有大致与布置在弯曲部分附近的直管部分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通过将内环灯管和外环灯管组合在一起来构成双管灯管,内环灯管和外环灯管具有类似构造,但是最大环直径相互不同。内环和外环灯管在其相互同心放置的状态下在其端部处经由连接部分相互连接,使得相应弯曲部分相互面对。
环形灯管相互连接,使得内和外灯管的弯曲部分的内和外表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相互重合,并且内和外灯管的曲率半径的中心也相互大致重合。术语“...的曲率半径的中心大致相互重合”指的是曲率半径的中心相同或者略微相互偏离。对于本发明功能来说,可以接受的是该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小于曲率半径的10%,最好是等于和小于其5%。
内和外环灯管的相应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大致相互重合,使得在弯曲部分和直部分上,相邻灯管之间的距离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接受的是该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曲率半径的10%、等于或小于其5%。
在这些灯管相互同心连接时,内和外环灯管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的大致重合,使其与具有弯曲部分的相同曲率半径的多个荧光灯以相同方式布置的情况相比,可以确保相邻弯曲部分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相邻直部分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提供改善的外观,并可以形成均匀的照明。最好是将弯曲部分之间的距离以及直部分之间的距离限制在3.0-10mm的范围内。
弯曲部分的管直径大致等于直部分的管直径。根据灯管管平面上的管直径来限定弯曲部分的管直径,该平面垂直于从假想环形平面的中心径向指向的方向,并且在管不圆而略微变平时,根据平均管直径来限定。术语“大致相同”指的是弯曲部分的管直径高达直部分的管直径的正或负10%。
弯曲部分的这种成形造成人们视觉上识别,环形灯管的弯曲部分在其外观上是否从直管部分连续以便形成弯曲线。因此,可以提供改进的荧光灯的外观,并且在照明时不形成具有较低温度的局部区域。因此,不容易形成最冷的区域,并且弯曲部分不容易出现汞凝结造成的变黑或应力。
直管灯管的长度大致与放电路径相同。对于获得与传统较小圆形结构的荧光灯类似的照明功率来说,直管灯管的长度在800-2500mm的范围内。
在荧光灯的优选情况中,每个环形灯管通过四个直管部分形成矩形形状,三个弯曲部分放置在矩形形状的三个对角线位置上,并且底座放置在其剩余的一个对角线位置上。
这使其可以提供一种光源,其中主要发光区域形成在矩形形状的各自侧部上。底座放置在矩形形状的对角线上,使得灯管的相对端部在相同直线上相互对准,因此提供便于安装底座的结构。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包括主体;多个所述的荧光灯;以及高频率照明电路,该电路在至少10khz的高频下将灯电流供应到荧光灯上。
主体可以是天花板表面安装类型、天花板悬挂类型或墙壁表面安装类型,或者设置凸缘、灯罩或反射器的类型,或者是设置暴露式荧光灯或导光板的类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11是沿着截线XIA-XIA和截线XIB-XIB的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荧光灯部分剖视的示意前视图;
图14是设置本发明底座的荧光灯的示意前视图;
图15是本发明高频照明装置的示意方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荧光灯前视图以及本发明高频照明装置的示意方框图的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荧光灯部分剖视的示意前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19是图18所示部分放大比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荧光灯的前视图;
图21是传统双环形荧光灯的前视图;以及
图22是图21所示的XXII区域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应的部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除了特别需要的描述之外,省略其各自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荧光灯1的前视图。荧光灯1如下构成,在其前视图内具有矩形形状的内灯管2外部布置具有略微大于内灯管2并与其大致类似的矩形形状的外灯管3,以便在预定间隙“g”上与内灯管2同心放置,并经由连接部分4将这些灯管相互连接,由此形成双管的单个单元(双管灯管)。
这些内和外灯管2和3各自由玻璃灯管5形成,其中每个包括各自具有圆形截面的四个直管部分,大致形成方形形状,使得方形形状的对角线的交点放置在点“O”上。玻璃灯管5、5由例如碱石灰玻璃或铅玻璃的软玻璃制成,并且它们可以由例如硼硅玻璃或硅玻璃的硬玻璃制成。
这些玻璃灯管5、5填充包括稀有气体和汞的放电介质。稀有气体是氩(Ar)气体,并且其填充压力是大约320Pa。填充内和外灯管2、3的稀有气体可以包括氩、氖或氪。至少一个玻璃灯管5、5其中可包括汞齐。汞齐是汞和可以汞形成合金的材料的合金。例如包括锌汞的汞齐可以包括用来以所需量填充汞。汞齐可具有小片、柱或板的形式。
汞齐容纳在设置在设置在连接到玻璃灯管2、5的端部上的杆部内的小管中。汞齐经由熔化过程或机械保持构件固定放置并容纳在任何一个位置上。作为选择,汞齐可容纳在灯管内,以便在其中运动。通过在玻璃灯管5、5内布置控制汞蒸气压力的例如BiSnPb或BiIn的汞齐,即使环境温度变得相对高时,荧光灯1也可在最佳状态下照明。
每个玻璃灯管5在其表面上设置保护层6,该保护层包括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氧化铝(Al2O3)细小颗粒,并具有大约1.0μm的厚度。保护层6最好包括金属氧化物颗粒,为此使用例如氧化铝(Al2O3)或硅石(SiO2)的公知颗粒。保护层6在其内表面上设置磷光体层7,该层包括三带荧光类型的磷光体颗粒,并形成在所有磷光体层的长度上。通过施加具有相关色温为5000K的三带荧光类型磷光体颗粒,其数量为4.0-7.5mg/cm2,最好是6.0-7.5mg/cm2,并且使其进行干燥和烧结过程,磷光体层7形成为大约20μm的厚度。荧光灯1不是如同传统圆形结构的荧光灯那样的其整体弯曲的灯,而是只进行局部弯曲过程。因此可以增加磷光体的施加量,并减小使其剥落的层应力,因此提供增加厚度的磷光体层7。因此,可以提高最初的光通量。
最好是在成形弯曲部分5b之前,在至少直部分5a上最初形成磷光体层7。但是,本发明不只局限于这种优选情况,并且磷光体层7可以在弯曲部分5b成形之后形成。例如三带荧光类型的磷光体或光晕磷酸盐的公知的磷光体可用作形成磷光体层7的磷光体。但是考虑到照明效率,最好使用三带荧光类型的磷光体。
对于三带荧光类型的磷光体来说,BaMg2Al16O27:Eu2+可用作具有450nm附近的照明峰值波长的蓝磷光体,(La,Ce,Tb)PO4可用作具有540nm附近的照明峰值波长的绿磷光体,并且Y2O3:Eu3+可用作具有610nm附近的照明峰值波长的红磷光体。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材料或物质的使用。
每个玻璃灯管5具有在相同平面内放置在互连状态下的四个直管部分5a和三个弯曲部分5b,使得四个直管部分5a形成方形形状的各自侧边。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将玻璃灯管5的方形形状的一个侧边的长度“l”确定为200mm或更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尺寸“l”是大约300mm。玻璃灯管5的各自端部5c大致相互平行地紧密放置,并且由施加有发射材料的三重线圈形成的灯丝电极8、8连接到所述各自端部5c上以便形成电极密封端部5c。
电极8、8通过导线支承,导线通过扩张杆部、按钮杆部、球珠杆部或夹紧密封杆部支承在密封状态下。用于放电或接收汞合金的细小管可连接到这种杆部或构件上。
每个直管部分5a具有12-20mm的管内直径和0.8-1.5mm的厚度,并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内直径是大约16mm,并且厚度是大约1.2mm。直管部分5a经由弯曲部分5b相互连通,并且在轴向上与电极密封端部5c相对放置的端部5d经由连接部分4相互连接,以便相互连通,由此形成单个放电路径,该放电路径在从内灯管2的一个电极8经由连接部分4延伸到外灯管3的另一电极8上的通道内两次围绕方形形状的中心“O”。连接部分4通过在放置在连接部分4的侧部上的内和外灯管2、3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上进行燃烧器喷射破裂过程来形成。
内和外灯管2和3构造成,使得当荧光灯1照明时,在至少一个弯曲部分5b或最远离电极8、8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内形成最冷区域。在荧光灯1照明时,在具有最低温度的灯管区域内形成最冷区域。因此,弯曲部分5b可具有其中在荧光灯1照明时不容易出现温度增加的结构,以便确保最冷区域产生。这种结构通过形成一个与放电路径隔开的空间或者提供具有比其它部分出色的散热作用的表面区域来举例说明。与直管部分5a相比,弯曲部分5b相对于灯管5、5的总表面区域具有较小的表面区域比例,其结果是照明功率小并且其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因此使其可以方便地采用其中在弯曲部分不容易出现温度增加的结构。因此可以根据所需温度方便地控制弯曲部分5b内产生的最冷区域内的温度。因此,即使在很高的环境温度下,也可确保最佳的汞蒸气压力,因此使得照明效率进一步提高。根据最冷区域的温度控制汞蒸气的压力,在选择实例中,汞蒸气的压力可以通过汞齐来控制。
内和外灯管2、3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两者放置成各自面向其电极密封端部5c、5c,使得各自轴线以大约90度的角度相交,并且底座9安装成横跨这些端部5d、5d、5c、5c之中的区域。底座9设置具有例如四个销的引入装置,销电连接到成对电极8、8上。底座9具有例如引入销的电连接元件,引入销连接到例如插座的电源装置上。电连接元件设置在与灯管5、5的相对端部隔开的位置上。底座9可具有使得底座在到达电源装置机械连接中得到保持装置的功能。弯曲部分5b设置在由每个玻璃灯管5的直管部分5a形成的方形配置的三个拐角上,并且底座9放置在剩余的一个拐角上。在图1中,参考标号“10”表示排气管。
具有所述结构的荧光灯1通过未示出的高频照明电路的作用照明。高频照明电路可以设置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具有其中荧光灯通过高频照明的一种模式以及其中灯在高输出下照明的另一模式。转换装置具有造成这些模式之间连续变化的功能。照明电路的转换装置的转换操作调节荧光灯1的照明。在其中转换装置具有高效率照明模式和高输出照明模式的实例中,荧光灯1可以按照所使用的条件适当选择模式。
荧光灯1与照明装置的主体及其光学特性相符地安装。另外,具有相同或不同形状的多个荧光灯组合安装在主体上,使得它们放置在相同平面内或者相互不同的高度上。
此后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
高频电压输入到底座9并且在从内灯管2的电极8经由连接部分4延伸到外灯管3的路径中出现放电,因此造成荧光灯1照明。当荧光灯1照明时,在例如弯曲部分5ba的至少一个弯曲部分5b中产生最冷区域,该部分时最远离成对电极8、8,或者位于连接部分4内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内。最冷区域外表面的温度在例如大约40-65℃范围内的条件是足够的。在所述范围内冷却区域的温度保持可以提高荧光灯1的最佳汞蒸气压力,因此使得高效率照明。
按照本发明的荧光灯1,内灯管2的放电路径连接到外灯管3的放电路径上,以便形成单个放电路径。因此与设置成单管的内和外灯管2、3相比,可以围绕整个荧光灯的放电路径两次延伸,提高大约两倍的总光通量,因此提高照明效率。另外,按照荧光灯1,在磷光体层7形成在玻璃灯管5的内表面上之后,只有将要形成连接部分的弯曲部分形成预定部分经受局部加热。因此可以限制由于加热造成的磷光体变形,提高了最初光通量,并改善光通量维护系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局部或部分结合单个细长直灯管,每个内和外灯管2、3的玻璃灯管5形成方形形状。但是,每个玻璃灯管5可以通过连接多个直管灯管以便形成弯曲部分5b来制备。另外,玻璃灯管可以形成矩形形状。在实例的情况下,多个直管灯管的端部可局部加热,熔化并接着进行喷射破裂,以便形成连接部分,并且因此形成的连接部分可以随后相互连接,并且进行模制成形过程,以便形成具有所需形状的弯曲部分5b。
顺便说说,对于每个内和外灯管2和3来说可以使用玻璃灯管5,该灯管大致没有铅元素并具有1.0vol%或更少的氧化钠,并且软化温度是720℃或更小。这里,术语“大致没有铅元素”指的是可以包括某些含量的意外杂质,并且最好是0.1vol%或更少。在最为优选的情况下,不需要说的是玻璃不含有铅元素。
术语“具有1.0vol%或更少的氧化钠”还指的是玻璃不含有氧化钠。氧化铝的含量确定为0.1vol%或更少的原因在于随着氧化钠的含量超过所述数值,沉积在玻璃灯管5的内表面上的钠元素可以对于荧光灯1的照明功率造成影响。大致没有铅元素或具有1.0vol%或更少的氧化钠并且软化温度是720℃或更小的玻璃可以通过调整K2O和Li2O以及CaO、MgO、BaO、SrO的含量来获得。这里,软化温度是满足玻璃的粘度“η”=10765dPa*s的温度。
随着玻璃灯管5的氧化钠含量高于0.1vol%,在照明时钠以碱元素的形式沉积在玻璃灯管5的内表面上。钠沉积在玻璃灯管5的内表面上造成钠与玻璃灯管5内填充的汞蒸气反应,以便产生彩色的玻璃灯管5,因此使得可见光的透射性能退化,或者造成钠与磷光体层7内的磷光体物质反应,使得磷光体物质退化,因此减小可见光的功率。特别是,传统上使用的碱石灰玻璃含有15-17vol%的氧化钠,造成可见光功率的严重减小。
考虑到这些事实,当磷光体层通过施加形成在直管灯管上时,灯管由具有氧化钠含量为1.0vol%或更少并且软化温度是720℃或更少的玻璃形成,并且接着形成弯曲部分,沉积在灯管的内表面上的钠含量可以显著降低,因此造成有效地限制由于钠反应造成的可见光功率减小。另外,软化温度为720℃或更少造成弯曲部分成形过程中的较低的加热温度,并且限制由加热造成的周围磷光体层的退化,因此提高照明功率。
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每个玻璃灯管5具有以下化学成分:
Sio:65.0vol%,
Al2O3:4.0vol%,
Na2O:0.005vol%,
K2O:11.0vol%,
Li2O3:2.8vol%,
CaO:2.0vol%,
MgO:1.4vol%,
SrO:5.0vol%,
BaO:8.5vol%,
SO3:0.15vol%,
B2O3:0vol%,
Sb2O3:0vol%,
Fe2O3:0.03vol%;以及
余量:0.17vol%。
软化温度为692℃。
图2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荧光灯1A的前视图。荧光灯1A的特征在于内和外灯管2和3通过在所述荧光灯1中将五个直管灯管相互连接以便形成四个弯曲部分5b而形成。
更特别是,在内和外灯管2和3中,各自玻璃灯管5的方形形状的一侧保护各自具有其它侧一半长度的直管部分5aa、5aa,一对电极8、8各自设置在直管部分5aa、5aa的端部上以便形成电极密封端部5c、5c,并且另一方面,其中其它端部各自设置成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底座9安装成横跨电极密封端部5c、5c和两个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中的区域。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底座9放置在玻璃灯管5的方形形状的一侧中央,使得内和外灯管2和3的各自相对端部在各自相同线上相互面对,因此提供底座9的容易安装结构。
图3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荧光灯1B的前视图。荧光灯1B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荧光灯1中,内和外灯管2和3经由支承构件11相互连接,支承构件放置在内灯管2的弯曲部分5b和外灯管3的相应弯曲部分5b之间的各自空间内,其形式是例如在前视图中具有例如椭圆形形状的所需形状以及散热性能和弹性的缓冲构件,并且设置在内和外灯管2和3上的连接部分4d的外端部(即图3的右手端表面)和连接部分侧端部的端表面之间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长度“Lc”设置成11mm或更小。其它的结构特征与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相同。
作为可以进行导热以到达可以提供热辐射作用的程度的粘合剂并由例如硅树脂制成的支承构件11将内玻璃灯管2的每个弯曲部分5b连接到外玻璃灯管3的弯曲部分5b的内表面上,以便使其一起保持成单个主体,并且通过其弹性作用弹性支承这些灯管。因此,可以提高由玻璃制成的内和外灯管2和3的强度。
内和外灯管2和3牢固连接成单个主体使得人们可以处理这些内和外灯管2和3,因此可以方便地进行将灯管安装在照明装置上的操作。另外,每个支承构件11具有热辐射性能,因此使得在最远离外灯管3的电极8的弯曲部分5ba内形成最冷区域“ca”。
由于所述原因,不需要在非照明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内形成最冷区域5d、5d。另外,端部5d、5d没有用于(夹紧灯管)灯管卡头的凹槽,其方式不同于传统双环形荧光灯,并且通过熔切密封闭合,因此使得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长度“Lc”减小。因此,非照明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长度减小使其可以减小黑暗区域,并且相应扩张照明区域,因此提高总体光通量。
图4是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荧光灯1C的前视图。荧光灯1C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荧光灯1B中,其轴向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5co和其轴向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外端表面5do之间间隙“Ld”减小。其它结构特征与图3所述的荧光灯1B相同。
更特别是,在图21所示的传统双环形荧光灯321中,电极密封端部327和328以及连接部分324侧部上的端部如上所述进行弯曲,结果是电极密封端部327和328的端表面327a和328a和连接部分324的侧部上的相对外端表面329a和330a之间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间隙“La”和“Lb”以梯形形状膨胀,并且间隙减小具有限制。
相反,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内和外电极密封端部5c、5c和两个连接部分侧的端部5d、5d是直的,而不是弯曲的,结果是电极密封端部5c、5c的两个外端表面5co、5co放置在相同平面内,也就是说,大致相互平齐,并且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的两个外端表面5do、5do也可放置在相同平面内,也就是说大致相互平齐。
因此在内和外电极密封端部5c、5c的两个外端表面5co、5co和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的两个外端表面5do、5do之间可以使得内和外间隙“Ld”大致相同,因此使得所述间隙“Ld”减小。
这使其可以将内和外电极密封端部5c、5c和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放置在非照明区域内,以便通过内和外间隙“Ld”的长度减小,相互靠近。因此,通过端部的接近长度,可以减小黑暗区域,并且可以扩张照明区域,因此提高照明效率。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荧光灯1D的前视图。荧光灯1D的特征在于,在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所述荧光灯1中,内和外灯管2、3在对角线方向上与底座9相对放置的内和外端部5b、5b处经由单个主体形式的所述支承构件11相互连接,并且这些灯管相互弹性支承。通过在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上熔切形成的密封端部具有半球形形状。其它的结构特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按照荧光灯1D,底座9安装在内和外灯管2和3的两个电极密封端部5c、5c以及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上,以便横跨这些端部的区域,以便提供整体主体,因此增加内和外灯管2和3的强度。另外,在对角线方向上放置在与底座9相对的侧部上的内和外弯曲部分5b、5b经由支承构件11相互连接,并且这些部分相互弹性支承,因此增加内和外灯管2和3的强度。
另外,设置在内和外灯管2和3的弯曲部分5b上的只有一个支承构件11已经足够,因此使得用于支承构件11的材料和成本减小,并且便于安装操作。支承构件11可以设置在直管部分5a、5a之间。
图6是按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荧光灯1E的前视图。荧光灯1E的特征在于,在图4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所述荧光灯1C中,电极密封端部5c、5c朝着各自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线性延伸,以便形成延伸部分5e、5e,使得该对电极8、8放置在底座9内,以便由其隐藏。外灯管3的每个弯曲部分5b在其拐角处具有弧形形状“R”。其它的结构特征与按照第四实施例的荧光灯1C相同。
更特别是,荧光灯1E的内和外灯管2、3的长度确定成满足下面的表达式(1):
L1>L2,以及
L3>L4,
其中,
L1是具有电极8的外灯管3的一侧的如图6所示的右手侧“mo”外侧长度;
L2是具有连接部分4的外灯管3的一侧的如图6所示的左手侧“ho”外侧长度;
L3是具有电极8的内灯管2的一侧的如图6所示的右手侧“mi”外侧长度;
L4是具有连接部分4的内灯管2的一侧的如图6所示的左手侧“hi”外侧长度,
以便形成该对电极密封端部5c、5c的延伸端部5e、5e,因此将该对电极8、8放置在底座9内,以便将其隐藏其中。
按照本发明的荧光灯1E,通过延伸部分5e的长度来延伸外灯管3的总长度,因此使其可以增加放电路径的长度。荧光灯1E因此可实现提高的照明度。
另外,该对电极8、8放置在底座9内以便将其隐藏其中,因此使其可以隐藏底座9内的这些电极的阴影。因此,荧光灯1E可以实现进一步提高的照明度和改善的外观。
具有底座9的内和外灯管2、3的各自一侧的右手侧“mo”、“mi”的各自长度L1、L3(即图6中方形的底部侧)以及相应左手侧“ho”、“hi”的各自长度L2、L4确定成满足所述的表达式(1),因此使其可以在其横向上将底座9的中心9o放置在通过方形形状的中心“O”的中心线Oa上。
因此,相对于中心线Oa的左和右手侧之间的重量平衡,因此使其可以改善荧光灯1E安装在未示出的照明装置上时的方便的处理性能,并进一步改善外观。
图7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荧光灯1F的前视图。荧光灯1F的特征在于,除了图1所示的荧光灯1之外,设置延伸部分5f、5f、汞齐12和支承构件11。
通过线性延伸内和外灯管2、3的该对电极密封端部5c、5c形成延伸部分5f、5f,以便将其外端表面在其各自轴线上放置在从外灯管3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外表面“a”(即图7的底部表面)的延伸线上或在所述延伸线的附近。
作为由不锈钢制成的衬底上的由铟(In)或金(Au)形成的金属层并容易吸收汞的汞齐12布置在位于连接部分4的附近的内灯管2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内。汞齐12通过支承线12a在其端部支承,并且支承线12a的另一端以密封方式连接到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内表面上。汞齐可以通过未示出的扩张杆部安装。与这种荧光灯1F具有小管直径的常见情况相比,造成管中汞的低扩散速度,并造成光通量的较低积累性能的可能问题,大致布置在放电路径中间部分上的汞齐12在照明之后马上释放汞,因此实现光通量积累性能的改善。
与图3所示的支承构件11相同的方式,作为由硅树脂制成的粘合剂的支承构件11布置在内灯管2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的外表面和内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相邻外表面之间,以便将其相互弹性连接,从而提高热辐射功能。这增加内灯管2的机械强度,因此增加整个荧光灯1F的机械强度。另外,内和外灯管2、3的每个弯曲部分5b在其外表面具有弧形“R”。
表示连接部分4和该对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长度的符号“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是8mm。该长度“l”应该仅仅是15mm或更小(在0-15mm的范围内)。最好是在0-10mm的范围内,但是可以在2-10mm的范围内。
图8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荧光灯1G的前视图。荧光灯1G的特征在于,在图7所述的荧光灯1F中,省略了汞齐12、其支承线12a和支承构件11,并且以U形连接部分4a设置连接部分4,外灯管3的电极8构造成所谓高安装类型的电极8a,该电极安装在比内灯管2的电极8高的位置上,并且底座9a设置成完全隐藏电极8、8a。
对于内和外灯管2和3的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来说,通过进行例如模制过程,U形连接部分4a形成与内和外灯管2和3形成整体的U形结构。连接部分4的外端部(即图7的右手端部)和该对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之间的长度“l”设置成“0”,以便提供平表面。
因此,放电路径也可以形成在U形连接部分4a内,使得U形连接部分4a也被照明,因此提高照明效率。在外端处其轴向上的U形连接部分4a的平表面不在将内和外灯管2和3形成方形形状的过程中造成任何问题,这是由于不需要使用卡头来保持U形连接部分4a的外表面来形成内和外灯管2和3的各自弯曲部分5b。
外灯管3的电极构造成高安装类型的电极8a,因此使得在放置在比图8所示高安装类型电极8a低的位置上的外灯管3的电极端部5c的底部表面上的外拐角处形成最冷区域13。
由于所述最冷区域13通过底座9a围绕,与最冷区域形成在图8所示的U形连接部分4a的较低拐角处的情况相比,可以改善温度稳定性。更特别是,在后一情况下,最冷区域直接暴露于环境空气,因此提供较低的温度稳定性。当底座9a内的温度相对高并且最冷区域的温度也高于标准数值时,可以在底座9a内形成通风孔,以便对环境空气通风。
另外,外灯管3的电极构造成高安装类型的电极8a,造成在视觉上识别位于图8的高安装类型的电极8a之上的照明区域和位于内灯管3的电极8之上的照明区域是否和U形连接部分4a的相邻照明区域相结合,以便以弧形连续连接,因此改善外观。
图9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荧光灯1H的前视图。荧光灯1H的特征在于,在图9所示的荧光灯1G中,底座9a具有形成其中的空间“S”,外灯管3的高安装类型的电极8a改变成与不是高安装类型的内灯管2的电极8相同的类型,并且用作电接收构件的四个底座销14、14、14、14在空间“S”之上设置在底座9a的外表面上。
更特别是,在底座9a中的空间“S”通过相对于内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缩短外灯管3的电极密封端部5c,以便在其轴向上放置在外灯管3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侧。
位于空间“S”之上的底座9a在其外表面上设置例如四个底座销14。每个底座销14从其外表面通过底座9a到其内表面。这些销的内端部经由外导线连接到电极8、8的内导线16上。底座9a经由模制成形过程由树脂例如形成中空棱柱形状。底座包括造成两个分开的部分,该部分与图9的纸面的前后表面相对应。
按照本发明的荧光灯1H,四个外导线15可在底座9a内的空间“S”内连接到四个底座销的各自内端部上,以便确保用于适当配置外导线15的空间。因此可以分别改善连接和布线操作的方便性,并且防止这些外导线15之间的干涉。
图10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荧光灯1I的前视图。图11在其上部分提供内和外灯管2、3的局部端视图,其中其连接部分4还未相互连接,并且在其下部分提供内和外灯管2、3的局部端视图,其中其连接部分4已经相互连接。图11右手侧上的端视图提供根据图10的截线XIA-XIA的视图,并且图11右手侧上的端视图提供根据图10的截线XIB-XIB的视图。荧光灯1I的特征在于,在图2所示的荧光灯1A中,具有各自内和外灯管2、3的一对改进的放电管16a、16b,每个放电管由未示出的L形玻璃管形成。
更特别是,内和外灯管2、3(例如内灯管2)之一略微缩短,使得内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从外灯管3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略微向外移动(即朝着图10的右手侧)。一对放电管16a、16a设置在内和外灯管2和3的电极密封端部5c、5c的各自外表面上,以便在其轴向向外伸出。与内和外灯管2和3的各自内部连通的放电管在其外开口端连接到未示出的供应和放电单元的头部上,以便从内和外灯管2、3排放空气,并且在其中供应例如氩的稀有气体和汞。
如图11所示,成对的放电管16a、16b之一(例如放电管16a)从内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略微向外伸出,以便在轴向上(即水平方向)与其同心,以弧形弯曲,并接着在轴向的垂直方向上(即垂直方向)向上延伸。
相反,另一放电管16b从外灯管3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略微向外伸出,以便在轴向上(即水平方向)与其同心,以弧形弯曲,并接着在轴向的垂直方向上(即垂直方向)向上延伸。
该对放电管16a、16b在内和外灯管2和3的轴向垂直方向上相互面向相反方向(即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即使该对放电管16a、16b相互靠近放置,可以可靠的方式方便并快速地将所示放电和供应头部连接到另一放电管(例如管16a)的外开口端部上,而不被它们之一(例如管16b)中断或妨碍。
在设置一对放电和供应头部的情况下,可以大致同时连接这些头部到放电管16a、16b上,以便进行放电和供应操作,因此使得放电和供应操过程的操作效率得以改善。
当图11所示的内和外灯管2和3连接部分4连接时,该对上和下连接部分侧端部5d、5d的形成有连接部分4的部分通过来自燃烧器的火焰加热以便软化,同时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从该对上和下放电管16a、16b喷射到灯管内,以便通过喷射破裂将要形成连接部分4的软化部分,并且当破裂时熔化连接向外伸出的尖端。如图11的下部和左手侧所示,连接部分4以此方式形成。
可以将该对上和下放电和供应头部连接到该对放电管16a、16b上以便进行形成连接部分4情况下的吹气过程,因此以可靠方式简单和快速进行连接部分的成形过程,并改善操作效率。
在完成放电和供应过程以及连接部分4的成形过程之后,该对放电管16a、16b以其切断根部端切断。每个内和外灯管2、3的弯曲部分5b在其外侧表面处具有弧形形状“R”。
图12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荧光灯1J的前视图。荧光灯1J的特征主要在于,在图10所示的荧光灯1I中,外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长度相对于内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长度缩短,并且一对上和下放电管16a、16b用一对内和外放电管16a、16b代替,该放电管相对于方形结构的中心“O”面向外。其它结构特征与荧光灯1I大致类似。
更特别是,与内灯管3的电极密封端部5c相对应的侧部的长度缩短,使得外灯管3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从内灯管2的电极密封端部5c的外端表面略微向内移动(即朝着图12的右手侧),以便形成内灯管2的内放电管16c经由其中到达矩形形状外部的通道。
该对向外的放电管16c、16d在其轴向上(即水平方向)从内和外电极密封端部5c5c的外端表面略微向外伸出,以弧形弯曲并接着相互平行地延伸到荧光灯1J的外部。
图13-15表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荧光灯101,并且图13是部分剖去的荧光灯101的示意前视图,图14是设置底座的荧光灯101的示意前视图,并且图15是高频照明装置116的示意方框图。
如图13所示,荧光灯101包括如同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类似方式构造的双环形结构玻璃灯管102、一对第一电极103、103、第二电极104以及磷光体层105。
通过将外灯管107布置在相同平面上的内灯管106的外部,以便在预定间隙“g”上相互同心,并且经由连接部分108将其连接,以便形成单个放电路径,由此玻璃灯管102构造成双环形(双灯管)形式。
内灯管106具有五个直管部分106A1-106A5和四个弯曲部分106B,使得相对端部106a、106b相互面对。外灯管107具有五个直管部分107A1-107A5和四个弯曲部分107B,使得相对端部107a、107b相互面对。
作为其上施加有发射体的热阴极类型的灯丝电极的第一电极103放置在内灯管106和内灯管107的每个其它端部上(即放置在与连接部分108相对侧上的灯管102的端部)。具有与第一电极103相同的结构的第二电极104放置在外灯管107的一个端部上(即形成连接部分108的外灯管107的端部)。内灯管106的所述一个端部106a通过进行熔切过程或者连接例如假管的密封构件来气密闭合。灯管端部106b、107b各自位于形成在灯管102内的单个放电路径的相对端部处,并且其中布置有第二电极104的灯管端部107a位于所述放电路径的中间部分处。
第一电极103、103和第二电极104是由其上施加有发射体材料的三重线圈形成的灯丝电极。这些电极的每个电极的相对端部通过一对导线109、109支承。这些导线109、109通过安装在内灯管106的其它端部106b和外灯管107的相对端部107a、107b内的扩张杆部110支承在密封状态下,以便向外伸出。在附图中,参考标号“105”表示形成在未示出的保护层上的磷光体层,并且包括三带荧光类型的磷光体颗粒。
具有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底座111连接到内灯管106和外灯管107的各自相对端部106a、106b、107a、107b上,以便横跨这些端部106a、106b、107a、107b的空间,如图14所示。电缆112从底座111延伸,并且在其尖端具有六个连接销113的连接器114连接到电缆112的导前端部上。每个连接销113经由电缆112电连接到灯管102的导线109、109上。连接销113可以嵌置在底座111的表面上,而不经由电缆112和连接器114连接。
各自由硅树脂制成的支承构件115设置在内灯管106和外灯管107之间。
荧光灯101连接到高频照明装置116上,如图15所示。高频照明装置116包括输出端子116a、116b、116c、116d、公知的直流电压产生电路117、主要电路118和控制电路119。包括流入整流器和稳定电容(两者均未示出)的直流电压产生电路117整流并稳定来自商业交流电电流供应Vs,以便产生电流电压。包括例如场效晶体管的未示出的转换元件的主要电路118将从直流电压产生电路117输出的电流电压经由转换元件的转换操作转换成高频电压,并将高频电压输出到输出端子16a-116d。
荧光灯101的连接器114与输出端子16a-116d连接造成外灯管107的其它端部107b的侧部处的第一电极103的相对端连接到输出端子116a、116a上,并且造成内灯管106的其它端部106b的侧部处的第一电极103的相对端连接到输出端子116b、116b上,并且造成外灯管107的其它端部107b的侧部处的第二电极104的相对端连接到输出端子116d、116d上。在图15中,省略图14所示的底座111、连接销113和连接器114。
控制电路119造成转换元件在预热频率、启动频率和照明频率下进行转换操作。因此,在荧光灯101的预热过程中从主要电路118输出的预热电压施加在输出端子116a、116a、输出端子116b、116b和输出端子116d、116d的各自相对端部之间,在启动和照明时,启动电压和照明电压施加在输出端子116a、116d或输出端子116a、116b之间。
另外,构造成从主要电路118输出的所述输出电压经由开关SW1供应到输出端子116b、116b上并经由开关SW2供应到输出端子116d、116d上。更特别是,当开关SW1保持在“ON”状态时,来自主要电路118的输出电压施加在一对第一电极103、103之间(到初级放电路径),并且当开关SW2保持在“ON”状态时,来自主要电路118的输出电压施加在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103和第二电极之间(到第二放电路径)。保持在“ON”状态的开关SW1和SW2使得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103用作公共电极,以便在初级放电路径和第二放电路径中产生输出电压。保持在“OFF”状态下的开关SW2使得输出电压不施加在第二放电路径上。控制电路19构造成使得可以单独控制开关SW1和SW2的ON-OFF操作。
此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荧光灯101的操作。
为了通过使用高频照明装置116开始荧光灯101的照明,开关SW1、SW2首先保持在“ON”状态,以便从主要电路118输出预热电压,从而预热一对第一电极103、103和第二电极104。
在第一电极103、103和第二电极104完全预热之后,预定启动电压从高频照明装置116的主要电路118施加在外灯管7的第二电极104和第一电极103之间以及发光管102的该对第一电极103、103之间(即内灯管106的第一电极103和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103之间)。此时,外灯管107的第二电极和内灯管106的第一电极103具有相同的电位。在正常照明模式中启动电压显著高于发光管102的灯电压。
启动电压以相同电压数值施加在外灯管107的第二电极104和第一电极103之间以及发光管102的第一电极103、103之间,结果是在第二放电路径(即第二电极104和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103之间)形成放电,第二放电路径的长度小于发光管102的初级放电路径,因此提高外灯管7的照明。未示出的检测装置设置成检测外灯管107的照明。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的时刻,或者在从启动电压开始施加的时刻流逝的预定时间之后,控制电路119只造成开关SW2保持在“OFF”状态。
具有与第二电极104相同电位的电压施加到内灯管106的第一电极103上。因此,当开关SW2保持在“OFF”状态时,出现外灯管107内的在第二放电路径中的放电端部从第二电极104延伸到内灯管106的第一电极103,因此进入采用发光管102的第一电极103、103之间的初级放电路径的放电模式。随后,荧光灯101以稳定方式在高频下照明。
在荧光灯101中,在具有短于初级放电路径长度的第二放电路径中出现放电之后,在初级放电路径中出现放电,结果是与启动外灯管10照明所需的电压类似的电压以启动电压的形式进行施加,使其与启动电压只施加在发光管102的该对电极103、103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荧光灯101的启动电压,并使得容易设计高频照明装置116的电路。
作为选择,可以将SW1保持在“OFF”状态并将开关SW2保持在“ON”状态,以便在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104之间(即第二放电路径)产生连续的初级放电,以便只造成外灯管107照明,因此使得在荧光灯101中选择将要照明的灯管。
此后,将要描述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荧光灯。在此荧光灯中,第二电极104设置在内灯管106的一个端部106a处,而不是图13所示荧光灯101的外灯管107的一个端部107a处。其它结构特征与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相同,并且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6是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部分剖去的荧光灯121的示意前视图。对于与图13所示部件相同的部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这里将省略其相关描述。
荧光灯121具有图16所示的结构,其中在图13所示的荧光灯101中,第二电极104另外设置在内灯管106的一个端部106a处。
荧光灯121连接到图16所示的高频照明装置122上。更特别是,高频照明装置122的输出端子116a、116a、116d、116d连接到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103和第二电极104的各自相对端部上,并且示出端子116b、116b、116c、116c连接到内灯管106的第一电极103和第二电极104的各自相对端部上。开关SW1-SW4布置在输出端子116a-116d以及高频照明装置122的主要电路118之间。相对于高频照明装置122的其它结构特征来说,它具有与图15所示高频照明装置116相同的结构。
以与图15所示和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以便开始照明,点亮荧光灯121。更特别是,放电出现在外灯管107的第一电极103和第二电极104之间(即在第二放电路径内),其中开关SW1-SW3保持在“ON”状态下,并且开关SW4保持在“OFF”状态下。此时,在主要电路118中通过未示出的开关进行转换操作,使得外灯管107的第二电极104和内灯管106的第一电极103具有相同的电位。接着开关SW2保持在“OFF”状态下,以便在发光管102的该对电极103、103之间产生放电,因此提供随后照明。
开关SW1、SW3、SW4可以保持在“ON”状态下,以便将启动电压施加到第二放电路径,从而产生放电,并且接着,开关SW4可以保持在“OFF”状态下,以便以类似方式在初级放电路径内产生放电。
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121中,第二电极104和第一电极103布置在内灯管106的相对端部106a、106b上,并且电极104和第一电极103布置在外灯管107的相对端部107a、10b上,因此使其可以单个荧光灯形式造成内灯管106或外灯管107相互独立地照明。在开关SW2、SW3保持在“ON”状态时,并且开关SW1、SW4保持在“OFF”状态时,来自高频照明装置122的高频电压供应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104之间,随后产生初级放电,以便照明外灯管107。作为选择,在开关SW1、SW4保持在“ON”状态,并且开关SW2、SW3保持在“OFF”状态时,高频电压从高频照明装置122供应,并且随后在第一电极103和第二电极104之间形成初级放电,由此照明内灯管106。
由于内灯管106和外灯管107设置其发光颜色相互不同的磷光体层105,从荧光灯121发射的光的颜色变化。例如,在内灯管106在其内表面设置具有日光颜色的磷光体层,并且外灯管107在其内表面设置具有自然白色的磷光体层105的情况下,内灯管105的发光(照明)使得具有日光颜色的光从荧光灯121照射出来,外灯管107的发光使得具有自然白色的光从荧光灯121照射出来,并且发光管102的发光使得具有日光颜色和自然白色之间的光从荧光灯121中照射出来。
在本发明的十三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04可以布置作为用于产生启动放电的辅助电极,而不在第二电极104和第一电极103之间造成初级放电。在第二电极用作辅助电极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灯丝电极,并且可以只使用由腔室或例如镍的冷阴极形成的传导主体。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
图17是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局部剖去的照明装置123的示意前视图。在图17中,对于与图13-15所示相同的部件给出相同的参考标号,并且省略其相关说明。
作为具有凸缘124的表面安装类型并直接安装在例如天花板表面上的图17所示的照明装置123具有通过螺钉固定在天花板表面上的主体125。主体125设置多个灯保持件126。荧光灯101安装在主体125上,使得发光管102的内灯管106和外灯管107的直管部分106A2、107A2...通过灯保持件126支承。
主体125设置适配器127。高频照明装置116容纳在适配器127内,适配器连接到外部商业交流电源上。连接器114的连接销113安装在适配器127中,使得高频照明装置116和荧光灯101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3、104相互连接。
高频照明装置116在低启动电压下开始荧光灯101的照明,使得在荧光灯101开始照明时启动电压施加到第二放电路径之后在初级放电路径内产生放电,以便在其中产生放电。
图18是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荧光灯201的前视图。荧光灯201包括具有内环灯管202a和外环灯管202b的双环形发光管202,灯管具有相互类似的形状,使得直部分形成大致方形形状,并且其最大环直径相互不同。环形玻璃灯管202a、202b通过用作连接部分的连接管202c相互连接,使得这些灯管在其端部的预定位置处相互连通。连接管202c通过喷射破裂过程在灯管202a、202b的端部上设置管状主体形式的熔化连接突出部来形成。连接管202c与灯管202a、202b的端部隔开2-15mm毫米的长度形成,以便提供其中不产生放电的空间。
每个环形玻璃灯管202a、202b具有四个直管部分“S”和三个弯曲部分“C”,使得四个直管部分“S”放置在相同平面内,以便形成方形形状结构的各自侧部。最好是内环灯管202a的一侧的长度“La”是250mm或更多。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a”是大约250mm,并且“LB”是大约300mm。最好是直管部分“S”的管内直径在12-20mm的范围内,并且其厚度在0.8-1.5mm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管内直径是大约14mm,并且厚度是大约1.2mm。
环形灯管202a、202b相互同心组合,使其中心放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并且相应的弯曲部分“C”面向相同方向,以便离开其各自中心。环形灯管202a、202b通过连接管202c相互连接,使得具有曲率半径的相应弯曲部分202c的中心放置在大致相同位置上。
图19是弯曲部分“C”一部分的放大前视图。如图19所示,弯曲部分“C”形成为使得具有较小尺寸的内环灯管202c的内表面C1a的曲率半径“r1a”的中心、其外表面C2a的曲率半径“r2a”的中心、具有较大尺寸的外环灯管202b的内表面C1b的曲率半径“r1b”的中心、其外表面C2b的曲率半径“r2b”的中心大致放置在相同的点“O”上。环形灯管202a、202b相互连接以便形成发光管202。
荧光灯201构造成使得与具有相互不同尺寸的环形灯管202a、202b相结合,具有曲率半径的相应弯曲部分“C”的中心放置在相同位置上,因此使得相邻弯曲部分“C”之间的间隙“Wc”等于相邻直管部分之间的间隙,并且改善荧光灯201的外观。由硅树脂制成的缓冲构件设置在环形灯管202a、202b之间以便提高环形灯管202a、202b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发光管202的光辐射效率和连接管202c的生产性能,可以将间隙“Ws”和“Wc”限制在5.0-10.0mm的范围内。
弯曲部分“C”通过弯曲直管灯管并接着使其进行模制成形过程来形成。弯曲部分“C”的内表面“C1a”、“C1b”指的是面向由环形灯管202a、202b形成的假想圆形弯曲表面的中心的表面。弯曲部分“C”的外表面“C2a”、“C2b”指的是相对于管轴线以180度位于与弯曲部分“C”的内表面“C1a”、“C1b”相对的一侧上的表面(即,径向平行于由环形灯管202a、202b形成的圆形弯曲表面的表面)。
曲率半径“r1a”、“r1b”、“r2a”、“r2b”可以通过形成在内表面“C1a”、“C1b”或外表面“C2a”、“C2b”与环形灯管202形成的假想圆形弯曲表面相交的位置上的曲线来限定。简单来说,当在由环形灯管形成的假想圆形弯曲表面的垂直方向上观看环形灯管202a、202b时,它可以通过弯曲部分“C”的内轮廓线或外轮廓线的曲率半径来限定。曲率半径“r1a”的最佳范围在13-20mm的范围内,曲率半径“r2a”的最佳范围在25-45mm的范围内,曲率半径“r1b”的最佳范围在30-55mm的范围内,曲率半径“r2b”的最佳范围在45-70mm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曲率半径“r1a”是15mm,曲率半径“r2a”是31.5mm,曲率半径“r1b”是40mm,并且曲率半径“r2b”是56.5mm。
弯曲部分“C”的管直径“Dc”与相邻直管部分202b的管直径“Ds”大致相同。弯曲部分“C”的这种成形造成人们在视觉上识别环形灯管202a、202b的弯曲部分“C”的外观从直部分“S”是否连续以便形成弯曲线。因此,可以提供荧光灯201改善的外观,并且在照明时不形成具有较低温度的局部区域。因此,不容易产生最冷区域,并且弯曲部分“C”不容易出现由于凝结汞造成的变黑或应力。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弯曲部分的管直径“Dc”和直管部分202b的管直径“Ds”两者是16.5mm。直管部分“S”的长度“l”是237mm。
此后,将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用于荧光灯201的玻璃灯管202a、202b的制造方法。
首先,制备其上形成保护层和磷光体层的单个直灯管。灯管一个端部闭合,并且电极经由具有放电管并引入一对导线的扩张杆部布置在直管灯管的其它端部内。
直管灯管具有1200-1500mm总长度以及三个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每个这些预定部分具有大约90mm的长度,并且三个预定部分202e的总长度是270mm,该长度是直管灯管202a的总长度的大约18%-23%。
具有适用于每个玻璃灯管202a、202b的形状的直灯管在各自弯曲部分预定部分处加热以便软化、弯曲,使得直管部分之间的角度是大约90度,并且接着进行成形过程,以便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三个弯曲部分。玻璃灯管202a、202b在其各自端部的预定位置喷射破裂以便形成从中伸出的管状主体,并且这些管状主体相互熔接,以便形成连接管2c。空气从排放管排放并且接着填充汞以便完成双环形荧光管202的制造过程。在这种荧光管202中,环形灯管202a、202b经由连接管202c相互连通,结果是具有其中一圈具有方形的双环形结构的单个放电路径在其一端处连接到其它圈上。
弯曲部分“C”通过弯曲成形过程形成,但是与弯曲部分预定部分相比,不需要过度加热直管的其它部分。因此,即使在弯曲部分“C”成形之前经由涂层过程形成磷光体层,磷光体层不经受热退化,并且光通量维护系数可显著改善,因此提供有利的效果。在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的总长度高达直管灯管的总长度的50%、优选是其30%并且最为优选的是其20%时,可以显著地提供这些效果。
现在,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如下进行操作。
高频电压从底座206输入以便经由具有低压的汞蒸气放电来照明荧光灯201。荧光灯201照明,使得照明输入功率是至少40W,照明电流是至少200mA,管壁负荷是至少0.05W/cm2,并且照明效率是至少501m/W。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照明输入功率是60W,照明电流是380mA,并且照明效率是901m/W。
当荧光灯201照明时,灯管202的温度增加到大约80℃。但是,从连接部分202c朝着灯端侧移动的荧光灯201的部分用作非放电产生区域,以便产生具有最佳温度的最冷区域。因此,灯管202a、202b内的汞蒸气的压力保持适当,因此使得在高效率下进行照明。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荧光灯201的特定特征。本发明进行对于照明功率和弯曲部分“C”成形性能之间的平衡进行深入研究,并且所获发现是最好是直管部分“S”的长度“l”在150-500mm的范围内,并且弯曲部分的内表面C1a、C1b的曲率半径“r1”(r1a、r1b)满足关系表达式“0.03≤r/1≤0.3”。当弯曲部分内表面的曲率半径“r1”相对于直管部分“S”的长度“l”的比值“r1/1”小于0.03时,弯曲部分的变形程度变大,造成制造的难度和强度减小。另一方面,当“r1/1”大于0.03时,弯曲部分相对于环形灯管的比值增加,造成由于加热造成弯曲部分“C”内的磷光体层的退化的影响变大,因此,造成照明效率减小。因此,这种情况是不可接受的。在荧光灯201中,每个环形灯管202a、202b的直管部分“S”的长度“l”是在150-500mm范围内的237mm,内环灯管202a的内表面“C1a”的曲率半径“r1a”是15mm,并且外环灯管202a的内表面“C1b”的曲率半径“r1b”是40mm。因此,“r1a/1”是大约0.06,并且“r1b/1”是大约0.16,这满足所示关系表达式“0.03≤r/1≤0.3”。
在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荧光灯中,各自具有曲率半径“r1a”、“r1b”、“r2a”、“r2b”的内表面C1a、C1b和外表面C2a、C2b的中心大致放置在相同位置上,因此使其造成人们在视觉上识别环形灯管202a、202b的弯曲部分“C”的外观是否从直管部分“S”连续以便形成弯曲线,因此改善发光管202的外观。另外,可以使得相邻弯曲部分之间的间隙“Wc”大致等于直管部分之间的间隙“Ws”,以便与多个环形灯管组合在一起使得弯曲部分内表面的曲率半径相同的情况相比,改善了外观。同时提供均匀的亮度。
另外,在发光管202的直管部分“S”的长度“l”在150-500mm范围的情况下,弯曲部分“C”的内表面“C1a、C1b”的曲率半径“r1(r1a和r1b)”满足表达式“0.03≤r/1≤0.3”,因此使其可以方便地形成弯曲部分“C”,并且减小由于通过加热造成的弯曲部分“C”的磷光体退化造成的影响,以便有效地利用来自直管部分“S”的照明功率。
图20是本发明第十七实施例的荧光灯201A的前视图。除了底座206放置在方形形状一侧的中间之外,第十七实施例与图19所示的第十六实施例相同。每个玻璃灯管202a、202b具有五个直部分“S”和四个弯曲部分“C”。底座206放置成横跨其中各自轴线相互对准的环形灯管202a、202b的各自相对端部之间的空间。底座206放置在具有方形形状的每个灯管202a、202b的一侧中间部分处。
工业实用性
按照本发明,每个内和外灯管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加热单个细长直灯管,该灯管具有内表面,例如磷光体层的多个层只在弯曲部分成形预定部分处局部成形在该内表面上,只加热将要连接以便形成连接部分的多个直灯管的相应端部,并且灯管的其它部分不进行加热过程。因此可以控制整个内和外环形灯管造成的应力,并增加强度。
即使在连接部分通过使得内和外灯管的相应一个端部进行燃烧器喷射破裂过程来形成,内和外灯管通常具有如上所述控制的低应力,因此增加连接部分的强度。
另外,内和外灯管的放电路径部分经由连接部分相互连接以便形成单个放电路径,从而增加放电路径的长度,因此提高总的光通量和照明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中,成对电极之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在发光管的该对第一电极之间出现放电以便照明荧光灯之前,在第一电极和灯管的第二电极之间造成出现放电时,用于发光管的启动电压可以减小。作为选择,可以造成用于照明的初级放电只出现在第一电极和灯管的第二电极之间,以便提高荧光灯较昏暗的照明。
另外,按照本发明,当内和外灯管的各自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中心相互同心连接时,可以使得相邻弯曲部分之间的间隙大致等于直管部分之间的间隙,因此改善外观并提供均匀照明。

Claims (10)

1. 一种荧光灯,包括:
多环结构灯管,包括:多个环形灯管,其中各自具有12mm到20mm外直径的多个直管部分经由弯曲部分在相同平面内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环形灯管同心放置在相同平面内;密封地设置在多个环形灯管的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的各自端部处的电极;以及一个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将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的其它相邻端部相互连接,使得最外侧和最内侧灯管相互连通,由此形成单个放电路径;
磷光体层,该磷光体层形成在多环结构灯管的至少直管部分的内表面上;以及
放电介质,以放电介质填充所述多环结构灯管;
其特征在于,每个直管部分具有150-500mm的长度“l”,并且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r”满足表达式“0.03≤r/l≤0.3”。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环结构灯管为具有内和外灯管的双管灯管,分别密封地设置有一对电极的内和外灯管的电极侧外端和具有连接部分的其它外端相互隔开预定距离,以便相互面对,并且底座布置在灯管的一端或其它端部上,以便覆盖外和内灯管的各自端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经由连接部分相互连接的内和外灯管通过在其它外端部分处的熔化而切断,并密封闭合,并且从外端部分到连接部分的最小长度等于或小于15mm。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每个内和外灯管形成矩形形状,并且内和外灯管的两个电极侧端部延伸到矩形形状的拐角。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灯管填充用作放电介质的汞蒸气,连接部分设置成使得连接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与内和外灯管的其它外端部平齐,并且用于外灯管的电极定位在离开其端部一个距离的位置处,该距离大于用于内灯管的电极定位离开其端部位置的距离。
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在与放电路径的中间位置相对应的灯管端部上的第二电极。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内和外灯管的弯曲部分的内和外表面的曲率半径的中心相互重合,并且弯曲部分具有与布置在弯曲部分附近的直管部分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8.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每个内和外灯管通过四个直管部分形成矩形形状,三个弯曲部分放置在矩形形状的三个对角线位置上,并且底座放置在其剩余的一个对角线位置上。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每个内和外灯管通过五个直管部分形成矩形形状,并且弯曲部分布置在矩形形状的对角线位置上,并且底座布置在矩形形状的一侧的中心位置上。
10.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主体;
如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多个荧光灯;以及
高频照明电路,该电路在至少10kHz的高频下将灯电力供应到荧光灯上。
CNB2003801091421A 2002-11-22 2003-11-21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17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39912 2002-11-22
JP339912/2002 2002-11-22
JP168924/2003 2003-06-13
JP273092/2003 2003-07-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2357A CN1742357A (zh) 2006-03-01
CN100423175C true CN100423175C (zh) 2008-10-01

Family

ID=3609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914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175C (zh) 2002-11-22 2003-11-21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3175C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8301A (en) * 1981-01-27 1984-07-03 Thorn Emi Plc Discharge lamps with curved sections and central connections
JPS63164158U (zh) * 1987-04-15 1988-10-26
CN2044099U (zh) * 1989-01-25 1989-09-06 河南省亚星荧光灯厂 方形灯
CN1168457A (zh) * 1996-03-05 1997-12-24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环形荧光灯和照明灯具
JPH1092383A (ja) * 1996-09-19 1998-04-10 Hitachi Lighting Ltd 環状蛍光ランプ
JP2000149876A (ja) * 1998-11-06 2000-05-30 Matsushita Electronics Industry Corp 低圧水銀蒸気放電ランプ
JP2000348677A (ja) * 1999-06-02 2000-12-15 Hitachi Lighting Ltd 蛍光ランプ
JP2002056809A (ja) * 2000-06-01 2002-02-22 General Electric Co <Ge> 平面内で湾曲した放電管を備える蛍光灯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8301A (en) * 1981-01-27 1984-07-03 Thorn Emi Plc Discharge lamps with curved sections and central connections
JPS63164158U (zh) * 1987-04-15 1988-10-26
CN2044099U (zh) * 1989-01-25 1989-09-06 河南省亚星荧光灯厂 方形灯
CN1168457A (zh) * 1996-03-05 1997-12-24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环形荧光灯和照明灯具
JPH1092383A (ja) * 1996-09-19 1998-04-10 Hitachi Lighting Ltd 環状蛍光ランプ
JP2000149876A (ja) * 1998-11-06 2000-05-30 Matsushita Electronics Industry Corp 低圧水銀蒸気放電ランプ
JP2000348677A (ja) * 1999-06-02 2000-12-15 Hitachi Lighting Ltd 蛍光ランプ
JP2002056809A (ja) * 2000-06-01 2002-02-22 General Electric Co <Ge> 平面内で湾曲した放電管を備える蛍光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2357A (zh) 2006-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4155A (en) Compact fluorescent lamp as a retrofit for an incandescent lamp
US7064488B2 (en) Easily-assembled compact self-ballasted fluorescent lamp
US7275971B2 (en) Arc tube, Discharge lamp,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such arc tube, which enables brighter illuminance
US20070132362A1 (en) Arc tube with shortened total length,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rc tube, and low-pressure mercury lamp
US7285899B2 (en) Fluorescent lamp having bent portion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illumin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lamp
KR100548942B1 (ko) 전구형 형광램프 및 조명기구
US20080157645A1 (en) Lamp with a Holder on One Side
CN100423175C (zh) 荧光灯和照明装置
EP1580796B1 (en) Fluorescent lamp and luminaire
US20040083761A1 (en) Sealing lighting device component assembly with solder glass preform by using induction heating
JP4407088B2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0431090C (zh) 荧光灯及其制造方法和照明设备
JP2010056031A (ja) 高圧放電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EP0753883B1 (en) Low-pressure discharge lamp
JP2001345065A (ja) 環形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H113682A (ja) 環形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4304605B2 (ja) 電球形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01147230B (zh) 用于照明器的偏转部件和附属的照明器
JP2002110095A (ja) 電球形蛍光ランプ
JP2004146359A (ja)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5243527A (ja)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4186076A (ja)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器具
JP2004234934A (ja) 電球形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JP2005100745A (ja) 蛍光ランプ及び照明器具
JP2004200048A (ja) 電球形蛍光ランプ及び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