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1960C - 热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1960C
CN100421960C CNB2005101132390A CN200510113239A CN100421960C CN 100421960 C CN100421960 C CN 100421960C CN B2005101132390 A CNB2005101132390 A CN B2005101132390A CN 200510113239 A CN200510113239 A CN 200510113239A CN 100421960 C CN100421960 C CN 1004219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head
recording medium
supporting member
guid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1132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51890A (zh
Inventor
李龙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51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51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19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19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热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加热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的记录头,其中记录头在分别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和与记录头一起转动以将记录介质导向到记录头的旋转导向件。

Description

热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成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记录介质的双面上形成图像的热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记录介质的双面上打印图像,两个记录头可以被分别设置在面向记录介质双面的位置。然而在这种情况中,这样的一种成像装置的制造成本非常昂贵。作为一种形成双面打印的可选择方法,提供一个记录头,并且该记录头被设计为轮流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可以考虑。一个方法是固定记录头,翻转记录介质。第二种方法是将记录头移动到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各自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一个记录头的热成像装置,其中通过交替移动记录头到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来实现双面打印。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成像装置,其中记录介质通过非常简单的路径被输送而在其双面上形成图像,因而可以防止记录介质被卡住。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成像装置,其中即使打印间隙的位置改变,也可以稳定地将记录介质引导至打印间隙。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成像装置,其中该成像装置的尺寸可以缩小,并且与传统的打印机相比,该成像装置很少发生机械故障。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随后的描述中给出,并且部分地从描述中很明显,或者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能够得知。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成像装置,包括:支承记录介质的支承元件,该记录介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记录头,面向支承元件,以通过加热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其中记录头可绕支承元件的轴转动,使得记录头移动到分别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件;和旋转导向件(rotation guide),其与记录头一起转动使得记录介质被导向支承元件和记录头之间。
旋转导向件可以包括第一导向部件,其相应于记录头被定位在第一位置而定位在支承元件和输送部件之间,使得记录介质被导向支承元件和记录头之间;和第二导向部件,其相应于记录头被定位在第二位置而定位在支承元件和输送部件之间,使得记录介质被导向支承元件和记录头之间。
这种热成像装置还可以包括:一对支架,其绕支承元件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与记录头和旋转导向件连接;和使至少一个支架转动的马达。
这种热成像装置还可以包括:一对支架,其绕支承元件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与记录头和旋转导向件连接;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轴,第一端与记录头连接,第二端插入形成于至少一个支架中的通孔;马达;和由马达驱动的旋转凸轮,其中该旋转凸轮驱动与记录头连接的轴以使该对支架转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热成像装置,包括:通过加热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的记录头,该记录介质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支承元件,其面向记录头,用于支承记录介质以形成打印间隙(printing nip);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部件;一对支架,其绕支承元件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与记录头连接;马达,其转动支架使得记录头被移动到分别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和与支架连接以将记录介质导向至打印间隙的旋转导向件。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具有第一和第二面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热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加热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的记录头,其中该记录头在分别面向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和与记录头一起转动以将记录介质导向到记录头的旋转导向件。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承记录介质的支承元件,其中该记录头和旋转导向件绕着介于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支承元件而转动。
旋转导向件可包括将记录介质导向到位于第一位置处的记录头的第一导向部件,和将记录介质导向到位于第二位置处的记录头的第二导向部件。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弹性元件,其与记录头和旋转导向件连接以在引起与支承元件相接触的方向上弹性地偏压记录头。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与记录头和旋转导向件连接的支架,其中支架转动以使记录头和旋转导向件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锁紧元件,其将支架锁紧在第一和第二位置。
支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锁紧部分,其用来与锁紧元件配合以将支架锁紧在第一和第二位置处。
锁紧部分可以是用来接受设在锁紧元件上的突起的接受部分。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弹性元件,其在朝向支架的方向上偏压锁紧元件。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旋转凸轮,其转动,并且使锁紧元件移动脱离支架被锁紧的位置。
记录介质可以在到达记录头的大致直的路径上往复运动两次,以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形成图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具有第一和第二面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热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承记录介质的支承元件;绕支承元件转动以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分别形成图像的支承元件;和与记录头连接以与之一起转动从而使记录介质被导向支承元件和记录头之间的旋转导向件;其中记录介质在记录头和支承元件之间往复运动两次而没有被翻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与优点将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
图1A和1B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3A和3B示出了沿图2中I-I’线所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的记录头的转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A至5I是示出记录头的转动操作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记录介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地说明本方面的实施例,其中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一直指示同样的元件。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说明本发明。
图1A和1B示出了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参照图1A和1B,成像装置具有第一路径、第二路径和第三路径,记录介质10通过这些路径被输送。第一路径是记录介质10通过其被输送向第二路径的输送路径。第二路径是通过其在记录介质10上执行打印的路径。第三路径是在打印过程中记录介质10通过其被暂时输出的路径,或者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完成图像的打印之后被完全输出的路径。
记录介质导向件45被布置在第一路径和第三路径之间。在打印过程中,记录介质导向件45将被输送过第一路径的记录介质导向第二路径,还将记录介质10从第二路径导向第三路径。输送部件40按照以下顺序输送记录介质10,即从第一路径到第二路径,从第二路径到第三路径,从第三路径到第二路径,再次从第二路径到的第三路径。
在成像装置中使用的记录介质10可以具有例如图6所示的结构。记录介质10包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基片11、和在第一和第二面上形成的彩色墨层12和13。每一个墨层12和13可以分别具有单色的单层结构,或者两种或更多颜色的多层结构。例如,在第一面上形成的墨层12可以设置有黄色和品红色的两个堆叠层,在第二面上形成的墨层13可以设置有青色的单层。
按照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可以使用通过对第一面和第二面成像而产生彩色图像的记录介质10,或者使用能提供双面打印的记录介质10。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在记录介质10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形成的墨层叠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记录头51的热成像装置,该记录头包括热打印头(TPH)。
包括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的图像成形部件50,被布置在第二路径上。所述支承元件52面向记录头51并支承记录介质10,于是形成一个打印间隙。如图1A和1B所示,压纸辊(platen roller)可以用作支承元件52。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头51绕着支承元件52的轴52a转动,并移动到分别面向记录介质1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为此,成像装置包括绕支承元件52的轴52a可旋转地被支撑的一对支架53。记录头51与该对支架53连接。齿轮53a设置在该对支架53之一的外围。马达104包括与齿轮53a啮合的蜗轮105。成像装置还包括旋转导向件103。当记录头51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时,由输送部件40输送到第二路径的记录介质10在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被旋转导向件103导向。旋转导向件103与该对支架53连接,并且与记录头51一起转动。旋转导向件103具有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103a和103b。如图1A所示,当记录头5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向部件103a面向输送部件40并且使记录介质10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如图1B所示,当记录头5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导向部件103b面向输送部件40并且使记录介质10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103a和103b具有适合于使记录介质10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的形状。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103a和103b的形状相对于支承元件52的中心彼此对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就是说,导向部件的形状可以相互不对称。考虑到支承元件52和输送部件40的布置,以及考虑到当记录头51位于第一和第二位置时的位置差异,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103a和103b可以具有适合于使记录介质10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的形状。
当记录介质10不在第二路径时,例如,在记录介质10从第一路径输送之前时,或者当在第一面打印之后还没有返回到第二路径,记录介质10被输送到第三路径时,执行记录头51和旋转导向件103的运动。
包括输出辊61和与之接合的惰辊62的输出部件60被设置在第三路径上,以输出记录介质10。在这个实施例中,拾取辊63和输出辊61相互接触并由一个驱动马达(未示出)驱动。
记录介质10由拾取辊63从盒子70中拾取,并且由输送部件件40从第一路径输送到第二路径。记录介质10由第一导向部件103a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如图1A所示,记录头51位于第一位置,于是它面向记录介质10的第一面。当记录介质10位于打印开始位置时,输送部件40将记录介质10从第二路径输送到第三路径。在此过程中,记录头51加热记录介质10的第一面,于是在其上打印图像。在第一面上完成打印后,马达104使该对支架53转动,于是记录头51被移动到面向记录介质10第二面的第二位置,如图1B所示。旋转导向件103与记录头51一起转动,于是第二导向部件103b面向输送部件40。由输送部件40输送的记录介质10由第二导向部件103b从第三路径导向到第二路径。当记录介质10位于打印开始位置时,输送件40再次将记录介质10从第二路径输送到第三路径。在此过程中,执行在记录介质10第二面上的打印。在完成记录介质10第二面上的打印后,记录介质10由输出部件60从成像装置中输出。
记录介质10的基片11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不透明层可以形成在一个墨层上,例如,墨层12。从墨层13看,青色、品红色和黄色相互重叠,于是表现出了全色图像。按照本发明这个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能用于双面打印,就是说,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如果基片11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就能通过在第一和第二面上形成不同的图像来实现双面打印。
为了在记录介质10的两面形成图像,记录头51围绕支承元件52的轴52a转动。此外,记录介质10在直的路径上往复两次。由于记录介质10通过非常简单的路径被输送而在其双面上形成图像,因而记录介质10被卡住的可能性就非常低。此外,由于旋转导向件103和记录头51一起转动,因而记录介质10能被稳定地导向到介于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的打印间隙,即使打印间隙的位置被改变。
图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图3A和3B示出了沿图2中I-I’线所截取的截面图,图4示出了图2中记录头的转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2、3A和3B,构架100包括底座101和两个分别被竖直设置在底座101两侧的侧板102和102a。可装有记录介质10的盒子70安装在构架100的一侧。从盒子70拾取记录介质10的拾取辊63可置于盒子70的上侧。输出已打印的记录介质的输出部件60可以置于拾取辊63的上侧。输出部件60包括输出辊61和与之接合的惰辊62。在这个实施例中,拾取辊63和输出辊61相互接触,并由一个驱动马达(未示出)驱动。驱动马达(未示出)可与侧板102a连接。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可置于与介于两个侧板102和102a之间的输出部件60相对的一侧。输送部件40输送记录介质10。输送部件40包括一对辊41和42,它们相互弹性啮合。驱动马达的转矩只被传递给输送辊41和42之一,并且另一辊从动。
如图1所示,上述结构限定了从盒子70到输送部件40的第一路径、从输送部件40到图像成形部件50的第二路径、和从输送部件40到输出部件60的第三路径。记录介质导向件45将第一路径和第三路径分开。旋转导向件103与记录头51一起转动。在这个实施例中,旋转导向件103围绕支承元件52。旋转导向件103具有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103a和103b。如图3A所示,当记录头5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导向部件103a被置于输送部件40和支承元件52之间,并为记录介质10导向。如图3B所示,当记录头5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导向部件103b被置于输送部件40和支承元件52之间,并为记录介质10导向。
在这个实施例中,记录头51绕支承元件52的轴52a转动。为此,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与一对支架53连接。此外,旋转导向件103与记录头51一起转动。
参照图4,铰轴81设在记录头51的侧部51a处,铰孔82形成在该对支架53处。铰轴81插入铰孔82,使得记录头51绕该对支架53的铰孔82转动。旋转导向件103与该对支架53连接。弹性元件83在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接触的方向上弹性地偏压记录头51。如图4所示,拉紧弹簧可用作弹性元件83,该拉紧弹簧的一端与记录头51连接,其另一端与围绕支承元件52的旋转导向件103连接。
轴84的一端与记录头51连接,其另一端插入在支架53上形成的通孔85中。通孔85可以形成为长开口的形状,以允许记录头51沿取得与支承元件52接触的方向、或者沿与支承元件52分开的方向运动。此外,通孔85可以形成为以铰孔82为中心的弧形,因为记录头51通过绕铰孔82旋转而与支承元件52接触并与支承元件52分离。在这个实施例中,支承元件52没有直接与驱动马达连接(未示出)。当记录介质10由输送部件40输送时,支承元件52与记录介质10取得接触,从而它被驱动并转动。当然,支承元件52还可以直接与驱动马达连接(未示出)。
轴套90包括一个内周部分91、和同心的第一至第三外周部分92、93和94。支承元件52的轴52a插入内周部分91。第一外周部分92可转动地插入形成在支架53上的支承孔86中。旋转凸轮95可转动地与第三外周部分94连接。旋转凸轮95包括齿轮96和与轴84接触的凸轮97。马达(图2中的104)包括与齿轮96啮合的蜗轮105。马达104与支架106连接,而支架106与侧板102连接。轴套90的第二外周部分93插入形成在侧板102上的孔107中,第三外周94的端部由支架106支撑。支架106防止旋转凸轮95从第三外周部分94脱离。由于这种结构,支承元件52、该对支架53和旋转凸轮95能设置成同心的。支架53具有圆形外周87,第一和第二锁紧槽88和89以大约180°的角相隔形成在外周87上。锁紧元件20可转动地与侧板102连接。弹性元件25沿与第一和第二锁紧槽88和89连接的方向对锁紧元件20施加弹性力。在此实施例中,锁紧元件20通过旋转凸轮95与第一和第二锁紧槽88和89中解锁,而由弹性件25的弹性力锁定到其上。锁紧元件20具有一个与第一和第二锁紧槽88和89接合的突起21,和一个与旋转凸轮95的凸轮97接触的抵触部分22。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该对支架53中的另一个可转动地与侧板102a结合,使得其可绕着支承元件52的轴52a转动。
图5A至5I是示出记录头转动操作的截面图。现在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5A至5I对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热成像装置的操作进行描述。
参照图5A,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弹性地取得接触。此外,锁紧元件20的突起21被第一锁紧槽88卡住,于是记录头51被锁在第一位置。由拾取辊63从盒子70输送的记录介质10通过第一路径被输送到输送部件40。在记录介质10被输送到第二路径之前,或者在记录介质10被拾取辊63拾取之前,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分开。
参照图5B,旋转凸轮95在由箭头“C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凸轮97推动轴84。支架53没有转动,因为锁紧元件20的突起21被锁紧到第一锁紧槽88。当轴84沿通孔85在由箭头“D1”指示的方向上被推动时,记录头51绕铰孔82转动,于是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分开。在这种状态,输送部件40向第二路径输送记录介质10。如图3A所示,被输送部件40输送的记录介质10由第一导向部件103a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因为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分开,记录介质10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即使压纸辊52没有转动。
当记录介质10被向上输送到预定的打印开始位置时,输送部件40停止输送记录介质10。虽然没有示出,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检测记录介质10的前端和/或后端,以检测打印开始位置。因为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检测打印开始位置的传感器可以被适当地构造,所以它的详细说明可被省略。参照图5C,旋转凸轮95在由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因为锁紧元件20的突起21与第一锁紧槽88接合,支架53不会转动。由于弹性元件83的弹性力,记录头51绕铰孔82在由箭头“D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于是记录头51弹性接触支承元件52。
在此状态,输送部件40开始向第三路径输送记录介质10。通过向记录介质10的第一面施加热量,记录头51打印品红色图像、黄色图像等。品红色和黄色可根据记录介质10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有选择地再现。例如,品红色能在高温和短时间的条件下被再现,黄色能在低温和相对较长时间的条件下被再现。当在记录介质10第一面上的打印完成时,记录介质10从第二路径移动并定位在第三路径。输送部件40停止输送记录介质10。
然后,执行向第二位置移动记录头51的操作,以在记录介质10的第二面上打印图像。参照图5D,旋转凸轮95在由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并且凸轮97推动抵触部分22,于是锁紧元件20在由箭头“E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在锁紧元件20转动时,突起21从第一锁紧槽88释放,并且支架53被释放,于是它变得可以转动。相应地,当凸轮97在由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连续地转动并且从而推动轴84时,支架53在由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如图5E所示。当支架53在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时,凸轮97推动轴84,于是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稍微分离。当凸轮97和抵触部分22之间的接触被中断时,通过弹性件25的弹性力,锁紧元件20被保持为与支架53的外周部分87相接触。
参照图5F,一旦支架53转动大约180°,弹性件25的弹性力引起锁紧元件20在箭头“E2”指示的方向上转动,于是突起21与第二锁紧槽89接合。因此,支架53被锁住,因此不能转动。如图3B所示,记录头51到达面向记录介质10第二面的第二位置。旋转导向件103与记录头51一起转动,使得第二导向部件103b面向输送部件40。
如果旋转凸轮95在由箭头“C2”指示的方向上继续转动,因为突起21与第二锁紧槽89接合,支架53不能转动。参照图5G,轴84沿通孔85被推动,并且记录头51与支承元件52分离。
在此状态下,输送部件40将记录介质10从第三路径输送到第二路径。如图3B所示,记录介质10由旋转导向件103的第二导向部件103b导向记录头51和支承元件52之间。当记录介质10到达打印开始位置时,输送部件40停止输送记录介质10。如果旋转凸轮95在箭头“C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因为突起21被锁紧在第二锁紧槽89,支架53不会转动。相反,轴84沿通孔85返回,并且记录头51变得与支承元件52接触,如图5H所示。
输送部件40再次向第三路径输送记录介质10。通过向其施加热量,记录头51在记录介质10的第二面上打印图像,例如青色图像。在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打印完成之后,记录介质10通过输出部件60从成像装置中输出。
参照图5I,当打印操作完成时,旋转凸轮95在箭头“C1”所示的方向上转动。凸轮97推动抵触部分22,于是锁紧元件20在箭头“E1”指示的方向上转动。在这种状态,突起21与第二锁紧槽89分离,并且支架53可自由转动。如果凸轮97推动轴84,支架53转动,直到突起21被弹性件25的弹性力锁紧到第一锁紧槽88中。在突起21被锁紧在第一锁紧槽88中时,如图5A所示,记录头51返回到第一位置。在此状态,或者如图5B所示,记录头51能通过与支承元件52分离而准备好下一次的打印操作。
在这种结构中,如果记录介质10的基片11由透明材料制成,青色、品红色和黄色可重叠在一起以产生全色图像。此外,如果基片11由非透明材料制成,通过在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形成不同的图像而可以实现双面打印。
为了在记录介质10的双面上形成图像,记录头51绕着支承元件52的轴52a转动。此外,记录介质10在大致直的路径上往复运动两次。由于当在其双面形成图像时,记录介质10沿着非常简单的路径被输送,因而记录介质10被卡住的可能性就非常低。此外,因为旋转导向件103与记录头51一起转动,记录介质10能被稳定地导向到打印间隙,即使打印间隙的位置被改变。
此外,由于记录头51绕支承元件转动,因而记录介质的输送路径非常简单。因此,与传统的打印机比较,成像装置的机械故障很少发生,并且打印机的尺寸能缩小。
虽然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一些改变,本发明的范围被限定在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中。
本申请要求2004年9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4-0075064的优先权,在此引入该申请的内容作为参考。

Claims (23)

1. 一种热成像装置,包括:
支承记录介质的支承元件,该记录介质具有第一和第二面;
一记录头,其面向所述支承元件以通过加热所述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其中该记录头可绕支承元件的轴转动,使得所述记录头移动到分别面向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
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输送部件;和
一旋转导向件,其与所述记录头一起转动使得所述记录介质被导向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记录头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导向件包括:
一第一导向部件,其相应于所述记录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而定位在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输送部件之间,使得所述记录介质被导向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记录头之间;和
一第二导向部件,其相应于所述记录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而定位在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输送部件之间,使得所述记录介质被导向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记录头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元件是对称的。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相对于所述支承元件是非对称的。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一对支架,它们绕所述支承元件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与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旋转导向件连接;和
使至少一个支架转动的一马达。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弹性元件,其具有与所述记录头连接的一第一端和与所述旋转导向件连接的一第二端,该弹性元件在引起与所述支承元件相接触的方向上弹性地偏压所述记录头。
7.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
一对支架,它们绕所述支承元件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且与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旋转导向件连接;
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的一轴,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记录头连接,所述第二端插入形成于至少一个支架中的一通孔;
一马达;和
由所述马达所转动的一旋转凸轮,其中该旋转凸轮能驱动与所述记录头连接的轴从而使所述一对支架转动。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弹性元件,其具有与所述记录头连接的一第一端和与所述旋转导向件连接的一第二端,该弹性元件在引起与所述支承元件相接触的方向上弹性地偏压所述记录头。
9. 一种热成像装置,包括:
通过加热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的一记录头,该记录介质具有一第一面和一第二面;
一支承元件,其面向所述记录头,用于支承所述记录介质以形成一打印间隙;
输送所述记录介质的一输送部件;
一对支架,绕着支承元件的轴可转动地被支撑并与所述记录头连接;
一马达,其使所述支架转动,使得所述记录头被移动到分别面向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和
一旋转导向件,其与所述支架连接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至所述打印间隙。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旋转导向件包括:
一第一导向部件,其相应于所述记录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而定位在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输送部件之间,使得所述记录介质被导向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记录头之间;和
一第二导向部件,其相应于所述记录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而定位在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输送部件之间,使得所述记录介质被导向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记录头之间。
11. 一种在具有第一和第二面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热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
通过加热记录介质来形成图像的一记录头,其中该记录头在分别面向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和
一旋转导向件,其与所述记录头一起转动以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到所述记录头。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支承所述记录介质的一支承元件;
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旋转导向件绕着所述支承元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旋转导向件包括: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到所述第一位置处的记录头的一第一导向部件,和
将所述记录介质导向到所述第二位置处的记录头的一第二导向部件。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导向部件绕着所述支承元件的中心部分是对称的。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弹性元件,其与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旋转导向件连接,以在引起与所述支承元件相接触的方向上弹性地偏压所述记录头。
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与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旋转导向件连接的至少一个支架,其中所述支架转动以使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旋转导向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一锁紧元件,以锁紧处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中每一位置处的支架。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锁紧部分,其用来与所述锁紧元件配合以将所述支架锁紧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中每一位置处。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紧部分是用来接受设置在所述锁紧元件上的一突起的一接受部分。
2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弹性元件,其在朝向所述支架的方向偏压所述锁紧元件。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还包括一旋转凸轮,其转动并且使所述锁紧元件移动脱离所述支架被锁紧的位置。
2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在到达所述记录头的大致直的一路径上往复运动两次,以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都形成图像。
23. 一种在具有第一和第二面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热成像装置,该装置包括:
支承记录介质的一支承元件;
一记录头,其绕着所述支承元件转动,以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第一和第二面上分别形成图像;和
一旋转导向件,其与所述记录头连接以与之一起转动,从而使所述记录介质导向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记录头之间;
其中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记录头和所述支承元件之间往复运动两次而没有被翻转。
CNB2005101132390A 2004-09-20 2005-09-20 热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9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40075064A KR100612017B1 (ko) 2004-09-20 2004-09-20 감열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KR75064/04 2004-09-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51890A CN1751890A (zh) 2006-03-29
CN100421960C true CN100421960C (zh) 2008-10-01

Family

ID=3607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323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960C (zh) 2004-09-20 2005-09-20 热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36291B2 (zh)
KR (1) KR100612017B1 (zh)
CN (1) CN10042196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9051B1 (ko) * 2004-10-09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감열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KR101133767B1 (ko) 2005-03-09 2012-04-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기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1186538Y (zh) * 2008-03-11 2009-01-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已用碳带擦涂装置
KR101982666B1 (ko) * 2017-10-18 2019-05-29 디에스글로벌(주) 포토 프린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9011A1 (fr) * 1997-09-30 1999-04-02 Canon Kk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feuilles du type comprenant un equipage mobile en rotation
FR2773547A1 (fr) * 1998-01-15 1999-07-16 Canon Kk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feuilles
US6296405B1 (en) * 2000-01-04 2001-10-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uplex check printer using a print mechanism pivoted between document paths
US6601952B2 (en) * 2000-04-28 2003-08-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N1636752A (zh) * 2003-12-31 2005-07-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09432A (en) 1971-05-19 1973-01-09 Mead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erodynamic switching
GB1521874A (en) 1977-03-01 1978-08-16 Itt Creed Printing apparatus
JPS5920688A (ja) 1982-07-28 1984-02-0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両面サ−マル印刷装置
JPS60214983A (ja) * 1984-02-29 1985-10-28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4914522A (en) 1989-04-26 1990-04-03 Vutek Inc. Reproduction and enlarging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pulse-width modulated air stream
JPH07137393A (ja) 1993-06-21 1995-05-30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熱転写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サーマルヘッド駆動機構
JP3064178B2 (ja) 1994-04-28 2000-07-1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H0958034A (ja) 1995-08-22 1997-03-04 Nec Data Terminal Ltd 感熱プリンタ
JPH09226161A (ja) 1996-02-27 1997-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転写記録装置
JPH10217516A (ja) 1997-02-03 1998-08-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熱転写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US6079821A (en) 1997-10-17 2000-06-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tinuous ink jet printer with asymmetric heating drop deflection
US6509917B1 (en) 1997-10-17 2003-0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tinuous ink jet printer with binary electrostatic deflection
US5963235A (en) 1997-10-17 1999-10-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tinuous ink jet printer with micromechanical actuator drop deflection
US6474795B1 (en) 1999-12-21 2002-11-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ntinuous ink jet printer with micro-valve defle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6505921B2 (en) 2000-12-28 2003-01-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jet apparatus having amplified asymmetric heating drop deflection
US6508542B2 (en) 2000-12-28 2003-01-2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drop deflection amplifier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ink drop divergence
JP3700174B2 (ja) 2002-06-19 2005-09-28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レーザプリンタにおける用紙反転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用紙反転機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69011A1 (fr) * 1997-09-30 1999-04-02 Canon Kk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feuilles du type comprenant un equipage mobile en rotation
FR2773547A1 (fr) * 1998-01-15 1999-07-16 Canon Kk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e feuilles
US6296405B1 (en) * 2000-01-04 2001-10-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uplex check printer using a print mechanism pivoted between document paths
US6601952B2 (en) * 2000-04-28 2003-08-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N1636752A (zh) * 2003-12-31 2005-07-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336291B2 (en) 2008-02-26
CN1751890A (zh) 2006-03-29
KR100612017B1 (ko) 2006-08-11
KR20060026219A (ko) 2006-03-23
US20060061649A1 (en) 200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8062474A5 (zh)
CN100515784C (zh) 热成像装置
CN100421960C (zh) 热成像装置
CN100482471C (zh) 执行双面打印的装置和方法
CN1778563B (zh) 热成像设备
US2007002578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rmal print head
KR100772378B1 (ko) Tph를 채용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인쇄방법
JP2008074530A (ja) フィルム送りローラ
CN100406264C (zh) 热敏式成像设备以及去除被夹住的介质的方法
KR100677585B1 (ko) Tph를 채용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EP166172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21959C (zh) 热成像装置
US20060290771A1 (en) Thermal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54694A (ja) 中間転写印刷装置
KR100612013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KR100619051B1 (ko) 감열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0052578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US20060238601A1 (en) Thermal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608003B1 (ko) 양면인쇄가 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및 방법
JPH0848047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WO2021039280A1 (ja) 熱転写印画装置
KR100694103B1 (ko) 감열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H08310067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2005074902A (ja) 中間転写方式熱転写プリンタ
JP2005246873A (ja) 中間転写型熱転写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