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6730C - 多向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向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16730C CN100416730C CNB2005101200665A CN200510120066A CN100416730C CN 100416730 C CN100416730 C CN 100416730C CN B2005101200665 A CNB2005101200665 A CN B2005101200665A CN 200510120066 A CN200510120066 A CN 200510120066A CN 100416730 C CN100416730 C CN 10041673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lug
- housing
- dust
- proof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05—Connections to printed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4—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 H01H25/041—Operating part movable angularly in more than one plane, e.g. joystick having a generally flat operating member depressibl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to operate different contro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向输入装置,能够确实地防止尘埃向壳体内的接点部侵入,而防止由尘埃引起的导通不良等不合理现象。这种多向输入装置中,在一方开口且底面上具有接点部的壳体(10)中能够摇动操作地收纳有芯棒(25、26),用盖体(34)覆盖壳体开口部同时使芯棒(25、26)的操作端侧从贯通插口(35)向壳体外突出。使防尘构件(22)成为配置在接点部与芯棒(25、26)间覆盖接点部上的状态。防尘构件(22)由保持构件(24)保持,而在将上述芯棒(25、26)装入壳体(10)内时对该芯棒(25、26)进行定位,以使设置在该芯棒(25、26)下端的按压片(29~32)配置在能够按压接点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摇动操作地收纳在壳体内的多向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已知一种通过芯棒的摇动而输出与倾倒方向对应的切换信号的多向输入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述的多向输入开关,如图7所示,在形成截面U字形的壳体1的内底部设置接点部2、3,这些接点部上设置单独按压各接点部的第1芯棒4及第2芯棒5。另一方面,盖在壳体1的开口部的盖体6上设有开口,该开口中贯穿有第1芯棒4,从而从外部能够摇动操作。另外,在第1芯棒中心部形成贯通上下方向的导向孔,该导向孔中贯通插有第2芯棒,从而,从外部能够进行中心推压。
不过,上述现有的多向输入开关,有从盖体6的用于贯通插入芯棒的开口向壳体内侵入尘埃的可能性。另外,也有从盖体6与壳体1的接缝向壳体内侵入尘埃的可能性。从而,存在侵入壳体内的尘埃堵住接点部2、3而引起导通不良等不合理现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一方开口且底面具有接点部;芯棒,其能够被摇动操作地收纳于上述壳体内;防尘构件,其配置在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芯棒之间,覆盖在上述接点上;保持构件,其保持上述防尘构件;盖体,其覆盖壳体的开口部,并且使上述芯棒的操作端侧从贯通插孔向壳体外突出,上述保持构件具有与上述芯棒的摇动端部卡合而限制其旋转的防止旋转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设有覆盖在壳体内的接点部上的防尘构件,因此,即使从盖体的开口部与芯棒的间隙向壳体内侵入尘埃时,尘埃也由防尘构件阻断,而能够确实地防止向接点部侵入,能够防止由尘埃引起的导通不良等不合理现象。另外,防尘构件由保持构件保持,因此,能够防止防尘构件脱落或浮起。
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优选:上述保持构件对上述芯棒进行定位,以便在将上述芯棒装入壳体内时,将设置在该芯棒下端的按压端部配置在能够按压上述接点部的位置。
这样,保持防尘构件的保持构件作为定位芯棒的定位构件发挥功能,从而,将芯棒装入壳体时容易定位,能够改善组装作业的效率。
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一方开口且在底面上具有接点部;芯棒,其能够被摇动操作地收纳于上述壳体内;防尘构件,其配置在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芯棒间并覆盖包括上述接点部上方的壳体底面及壳体侧壁内面全部;和盖体,其覆盖壳体开口部,并使上述芯棒的操作端侧从贯通插孔向壳体外突出,将上述防尘构件的外缘部夹入该盖体与壳体开口部之间,上述保持构件具有与上述芯棒的摇动端部卡合而限制其旋转的防止旋转部。
根据如此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将防尘构件的外缘部夹入盖体与壳体开口部间,因此,不用另外准备保持防尘构件的保持构件而能够保持防尘构件,能够确实地防止尘埃向接点部侵入。由于防尘构件也具有保持构件的功能,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目,能够进一步改善组装作业的效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确实地防止尘埃向壳体内的接点部侵入、能防止由尘埃引起的导通不良等不合理现象的多向输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多向输入装置中芯棒为中立位置的侧剖视图,(b)是实施方式1的多向输入装置中芯棒倾倒时的侧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底面的俯视图。
图4是从图1所示的多向输入装置拆除盖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2的多向输入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6是从图5所示的多向输入装置拆除盖体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现有的多向输入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中:10-壳体,11-第1中央固定接点,12-第2中央固定接点,13-第3中央固定接点,14-第4中央固定接点,15-第5中央固定接点,16-周缘固定接点,17~21-可动接点弹簧,22-防尘构件,23-阶梯部,24-保持构件,25-第1芯棒,26-第2芯棒,27-导向孔,28-裙部,29~32-按压片,33-凸缘部,34-盖体,35-贯通插孔,36-端子,37-共用端子,38-开口部,39-卡合片,48-防尘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多向输入装置的构成的侧剖视图,图2是多向输入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壳体10整体为上方有开口的箱形状,在内底面中央部以第1中央固定接点11为中心,第2、第3、第4、第5中央固定接点12、13、14、15配置成放射状。图1中,只显示出第1、第2、第3中央固定接点11、12、13。在各中央固定接点11、12、13、14、15的周围配置周缘固定接点16。图1中,部分地(16a、16b、16c)显示出周缘固定接点16,不过它是由一个连续的接点构成。在第1中央固定接点11上放置有向上方(芯棒侧)鼓出的可动接点弹簧17。将可动接点弹簧17的外周缘部放置在配置于第1中央固定接点11周围的周缘固定接点16a上,从而成为与第1中央固定接点11非接触的状态。另外,在第2中央固定接点12上放置有向上方鼓出的可动接点弹簧18。将可动接点弹簧18的部分外周缘部放置在配置于第2中央固定接点12周围的周缘固定接点16b上,外周缘部的剩余部分直接放置在壳体10的底面上,从而,形成与第2中央固定接点12非接触的状态。同样地,在第3中央固定接点13上也放置着向上方鼓出的可动接点弹簧19,可动接点弹簧19的部分外周缘部放置在周缘固定接点16c上,外周缘部的剩余部分直接放置在壳体10的底面上。图1中没有显示的第4、第5中央固定接点14、15与配置在其周围的周缘固定接点16的局部的关系也成为与第2、第3中央固定接点12、13同样的结构。由上述各固定接点及各可动接点弹簧的组合构成接点部。
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设置在壳体10的内底面中央部的接点部,设有覆盖其上面的防尘构件22。防尘构件22,优选是由可弯曲片形成,以不妨碍其操作感觉。壳体10上形成阶梯部23,以包围设有上述接点部的内底面中央部。防尘构件22与壳体10内底面裁断为大致相同形状,将其周缘部放置在阶梯部23上,从而覆盖内底面中央部即接点部的整个面。优选在防尘构件22中放置在阶梯部23上的周缘部上形成粘合部22a。将防尘构件22的粘合部22a与阶梯部23粘合,从而能够确实地防止组装时及使用时防尘构件22脱落或浮起。另外,能够确实地防止细小尘埃侵入,安装也容易进行。再有,即使倾斜壳体10也能够防止接点部脱落。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保持防尘构件22且具有芯棒的定位功能的保持构件24。保持构件24,其内径大于芯棒的最外径部且形成与壳体10的开口形状相符的环状体。另外,保持构件24的厚度设定为在放置于阶梯部23的状态下不会比壳体10上面向上方突出的程度。关于保持构件24具有的芯棒的定位功能及防止旋转功能的结构,后述。将该保持构件24嵌入壳体10,从而在阶梯部23与保持构件24的抵接面之间夹入防尘构件22的外周而固定防尘构件22。
芯棒是一种由用于摇动输入的第1芯棒25和用于中心推压的第2芯棒26构成的二重芯棒结构。在第1芯棒25的中心部沿上下方向形成导向孔27,该导向孔27中贯通插有第2芯棒26。第1芯棒25上形成向下方扩展的裙部28,裙部28的外周部具有以大致90度间隔向外侧伸出的4个按压片29、30、31、32。还有,图1中没有显示出按压片31、32。4个按压片29、30、31、32配置在放置于第2中央固定接点12、第3中央固定接点13、第4中央固定接点14、第5中央固定接点15上的各可动接点弹簧18、19、20、21上面。另外,插入第1芯棒25中的第2芯棒26的下端部配置在放置于第1中央固定接点11上的可动接弹簧17上面。在第2芯棒26的下端部外周上形成凸缘部33,将该凸缘部33与导向孔27的开口外缘卡合,从而防止第2芯棒26向上方脱出。
壳体10的开口部盖有盖体34,从而被塞住。在盖体34的中央部形成与第1芯棒25的裙部28外径相当宽度的贯通插口35,该贯通插口35中贯通插有第1芯棒25,从而使第1芯棒25的上部及第2芯棒26的上半部能够摇动操作地向壳体外部突出。在壳体10上,包围着外周竖立设有侧壁10a,相对于该侧壁10a的上端面安装盖体34。贯通插入安装在壳体10上的盖体34的贯通插口35中的第1芯棒25,其裙部28以一定角度与贯通插口35接触,从而防止向上方向脱出。另外,第1芯棒25的裙部28为下方开放的形状,因此,在第1裙部28上作用倾倒方向的力时,盖体34的贯通插口35内周部在裙部28的锥形面上滑动,因此,不会妨碍摇动操作。
图3是表示配置在壳体10上的各中央固定接点11~15及周缘固定接点16的形成图形的俯视图。各中央固定接点11~15,相互独立,而周缘固定接点16由形成在各中央固定接点11~15周围的1个连续的接点构成。用于与外部设备的电路基板连接的端子36a、36b、36c、36d、36e,分别从各中央固定接点11~15向壳体10外部引出,同样地,端子37是从周缘固定接点16向壳体10外部引出的共用端子。
图4,是从图1(a)所示的多向输入装置拆除盖体34的状态的俯视图。壳体10形成上面开口为正方形且4角为圆角的形状。保持构件24具有与壳体10上面开口相符的外形,形成4角为圆角的形状。即,相对于壳体10的开口,保持构件24留有微小间隙地嵌入。从而,保持构件24相对于壳体10机械性定位。另外,即使相对于保持构件24作用旋转力,也因壳体10的侧壁10a内面上抵接着保持构件24的侧壁,而使保持构件24的旋转被限制。另一方面,在保持构件24的中央部,形成大致正方形且4角为圆角形状的开口部38。第1芯棒25的4个按压片29、30、31、32插入各自对应的开口部38的4角而机械性定位。即,若在保持构件24的开口部38中插入第1芯棒25,则第1芯棒25相对于壳体10的接点部定位。在第1芯棒25由保持构件24定位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第1芯棒25的4个按压片29~32为了不损害喀呖感而位于各自对应的可动接点弹簧18~21的鼓出的顶部上,且第2芯棒26的下端部位于可动接点17上。并且,即使对第1芯棒25作用旋转力,也由于按压片29~32插入各自对应的开口部38的4角,因此,对第1芯棒25完全限制其旋转。
接下来,参照图2,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多向输入装置的组装作业进行说明。将可动接点弹簧17的外周缘部放置在周缘固定接点16a上以使可动接点弹簧17配置在壳体10的第1中央固定接点11上。本例中,可动接点弹簧17重叠使用3块。利用可动接点弹簧17的重合块数调整反弹力以获得适宜的喀呖感。同样,在第2中央固定接点12、第2中央固定接点13、第4中央固定接点14、第5中央固定接点15上放置各可动接点弹簧18、19、20、21以配置各可动接点弹簧18、19、20、21。各可动接点弹簧18、19、20、21重叠使用2块。接下来,盖上覆盖在可动接点弹簧17~21上的防尘构件22。本例中,使用具有粘合部22a的防尘构件22。使防尘构件22的粘合部22a与壳体10的阶梯部23粘接。从而,在用保持构件24压入防尘构件22之前也不会发生脱落或浮起。接下来,将保持构件24嵌入壳体10。保持构件24与壳体10的阶梯部23抵接,在其与阶梯部23间夹入防尘构件22的外周部(包括粘合部22a)。从而,防尘构件22不仅仅利用粘合部22a固定而且也利用保持构件24相对于壳体10固定。接下来,在第1芯棒25的导向孔27中插入第2芯棒26,将该组合的芯棒从保持构件24的开口部38插入。此时,如图4所示,若第1芯棒25的4个按压片29~32与保持构件24的开口部38的4角不一致,则不能在保持构件24的开口部38插入芯棒。并且,使第1芯棒25的4个按压片29~32与保持构件24的开口部38的4角一致并嵌入,则芯棒相对于壳体10的接点部定位。接下来,将第1芯棒25及第2芯棒26贯通插入盖体34的贯通插口35中,将该盖体34安装在壳体10的开口部。盖体34下面与壳体侧壁10a的上端面抵接,而贯通插口35内周缘部与第1芯棒25的裙部28外面轻轻接触。在盖体34的对置的2边上,分别设有一对卡合片39,该卡合片39上形成孔39a。另外,在盖体34的剩余2边上形成弯折片41。另一方面,在壳体侧壁10a外周面上设置与孔9a卡合的突起42。并且,弯折卡合片39使突起42与孔39a卡合,同时,将弯折片41沿壳体侧壁10a上端部弯折。通过以上作业,完成多向输入装置的组装。
接下来,关于如以上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a)表示芯棒位于中立位置的状态,图1(b)表示使芯棒从图1(a)所示的状态向箭头X方向倾倒的状态。
若在图1(a)所示的状态作用使芯棒向箭头X方向倾斜的力,则介由第2芯棒26支撑下面同时由盖体34的贯通插口35支撑的第1芯棒25向箭头X方向摇动。其结果是,倾倒方向的按压片29从防尘构件22的上面按压可动接点弹簧18。可动接点弹簧18若被向下方压入某一程度则在这某一时刻翻转而翻到相反侧,从而,与第2中央固定接点12接触。可动接点弹簧18翻转时操作者能够获得喀呖感。由于可动接点弹簧18的翻转而使第2中央固定接点12与周缘固定接点16导通,在端子36d上显示切换信号。并且,利用与端子36a、36b、36c、36d、36e及共用端子37连接的没有图示的基板上的微型计算机等读取这样获得的切换信号而进行判别,从而,能够检测芯棒的操作方向。
此时,利用保持构件24相对于壳体10压接防尘构件22,因此,能够防止被芯棒拉伸而使防尘构件22剥落。另外,按压贴在阶梯部23上的片外周缘,因此,能够减小粘合部22a(粘合材料),能够谋求宽度方向的小型化。
若解除使芯棒向箭头X方向倾倒的力,则依靠可动接点18的复位力压回按压片29而使芯棒回到初始状态。使芯棒向箭头X方向以外倾斜时,也是倾倒方向的可动接点弹簧(19~21)由相对应的按压片(30、31、32)压入、在某一时刻翻转而翻到相反侧,从而,与各中央固定接点(13、14、15)接触。因此,各中央固定接点(13、14、15)与周缘固定接点16导通,在对应的端子36(b、c、e)上显示切换信号。另外,若向下方按压第2芯棒26(中心推压),则第2芯棒26抵抗可动接点弹簧17的弹力在导向孔27内向下方滑动,从防尘构件22上按压可动接点弹簧17。可动接点弹簧17被向下方压入某一程度,则在这一时刻翻转而翻到相反侧,从而,与第1中央固定接点11接触。从而,第1中央固定接点11与周缘固定接点16导通,在端子36a上显示切换信号。
在此,要使第1芯棒25相对于壳体10的接点部定位,若没有保持构件24,则可利用壳体10的侧壁10a。为此,原来是将第1芯棒25的按压片(29~32)的前端部延长到壳体10的侧壁10a附近。不过,若延长第1芯棒25的按压片(29~32),则该前端与阶梯部23等发生干涉、妨碍芯棒的摇动动作。本实施方式,不是利用壳体10的侧壁10a而是利用保持构件24定位第1芯棒25,因此,能够不必延长按压片(29~32)的前端部而使其变短,因此,不会妨碍芯棒的摇动动作,能够增大倾倒角度。
根据如以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则设有覆盖配置在壳体10内部的接点部的防尘构件22,因此,即使从盖体34与壳体10的接缝、第1芯棒25的导向孔27与第2芯棒26的接触部、还有盖体34的贯通插口35与第1芯棒25的接触部等向壳体内侵入尘埃,也由防尘构件22隔断,因此,能够防止接点部由尘埃引起的动作不良。另外,由压着防尘构件22的保持构件24进行芯棒的定位,因此,不会妨碍芯棒的摇动动作,能够增大倾倒角度。
(实施方式2)
图5是本实施方式2的多向输入装置的侧剖视图。在壳体40的底面上,配置多个中央固定接点41、42、43等,在那些中央固定接点的周围配置周缘固定接点44。在各中央固定接点41、42、43等上放置可动接点弹簧45、46、47等。由各中央固定接点及对应的可动接点弹簧构成接点部。这些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
本实施方式2中,在包括接点部的壳体底面及壳体侧壁内面的整个面沿着底面及侧壁内面设有防尘构件48。防尘构件48,优选是不会妨碍接点部的操作感觉的可弯曲片。将防尘构件48的外缘部48a夹入壳体40的侧壁40a的上面部与盖体50间,从而,防止异物(包括尘埃)侵入防尘构件48内侧。从而,即使在防尘构件48不设置粘合部也能够期待充足的防尘效果。
芯棒是一种由用于摇动输入的第1芯棒51和用于中心推压的第2芯棒26构成的二重芯棒结构。第1芯棒51中心部具有贯通上下方向的导向孔53,该导向孔53中贯通插有第2芯棒52。
图6是从图5所示的多向输入装置拆除盖体50的状态的俯视图。形成在壳体40上的开口部,为大致正方形且具有四角向外方鼓出呈半圆状的形状。另一方面,在第1芯棒51中央部形成向外方扩展的裙部51a,裙部51a的前端部,向水平方向伸出并一体形成与壳体40的开口部相似形状的4个半圆部54a、54b、54c、54d。第1芯棒51的4个半圆部54a、54b、54c、54d嵌入壳体40的开口部,从而,实现防止第1芯棒51及第2芯棒52旋转的功能及定位功能。还有,在包括各半圆部54a、54b、54c、54d的第1芯棒51的外周部与壳体40的开口部间,夹入防尘构件48。从而,壳体40的开口部与第1芯棒51的外周形状为相似形状,不过,使第1芯棒51的尺寸只小与防尘构件48壁厚对应的量。另外,防尘构件48的外缘部48a弯折到壳体40的开口缘部上。从而,若塞住壳体40的开口部安装盖体50,则防尘构件48的外缘部48a被夹入壳体40的开口缘部与盖体50间。另外,在各半圆部54a~54d下面,设有按压各自对应的可动接点弹簧46~49的突起部55a~55d。各突起部55a~55d的设定是使其在定位芯棒时位于对应的可动接点弹簧46~49的正上方。还有,在壳体40的侧面引出输出上述接点部的导通状态的端子56。
如以上构成的多向输入装置中,若进行向任意方向倾斜芯棒的摇动操作,例如向图5所示的箭头Y方向倾斜,则第1芯棒51的半圆部54a向下方变位,突起部55a按压可动接点弹簧46。可动接点弹簧46由于按压而翻转、对操作者施予喀呖感、与中央固定接点42接触。其结果是,从对应的端子56输出表示导通状态的信号。
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构成,将防尘构件48的外缘部48a夹入壳体40的开口缘部与盖体50间而固定,因此,即使在防尘构件48的外周缘部48a没有形成粘接部也能够防止从防尘构件48与壳体40的间隙侵入异物。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2,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例如,本实施方式1、2中,关于四方向和压入方向的多向输入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关于四方向以外的多向和压入方向的多向输入也能够同样适用。此外,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可以进行适宜变更并实施。
Claims (9)
1. 一种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一方开口且底面具有接点部;
芯棒,其能够被摇动操作地收纳于上述壳体内;
防尘构件,其配置在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芯棒之间,覆盖在上述接点上;
保持构件,其保持上述防尘构件;
盖体,其覆盖壳体的开口部,并且使上述芯棒的操作端侧从贯通插孔向壳体外突出,
上述保持构件具有与上述芯棒的摇动端部卡合而限制其旋转的防止旋转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构件对上述芯棒进行定位,以便在将上述芯棒装入壳体内时,将设置在该芯棒下端的按压端部配置在能够按压上述接点部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壳体内壁设置上述保持构件,利用上述保持构件与壳体内壁的接触部形成防尘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可弯曲片形成上述防尘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尘构件由在外缘部形成有粘合部的带粘合材料的片构成,将该粘合部与壳体内壁粘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上述保持构件将上述防尘构件的外缘部压接在壳体内壁。
7. 一种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其一方开口且在底面上具有接点部;
芯棒,其能够被摇动操作地收纳于上述壳体内;
防尘构件,其配置在上述接点部与上述芯棒间并覆盖包括上述接点部上方的所有的壳体底面及壳体侧壁内面;和
盖体,其覆盖壳体开口部,并使上述芯棒的操作端侧从贯通插孔向壳体外突出,将上述防尘构件的外缘部夹入该盖体与壳体开口部之间,
上述防尘构件具有与上述芯棒的摇动端部卡合而限制其旋转的防止旋转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点部具有将形成在壳体底面的固定接点和放置在上述固定接点上且通过按压而翻转的可动接点弹簧组合而成的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芯棒是包括用于摇动输入的第1芯棒和在中央位置用于下压输入的第2芯棒的二重芯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24741 | 2004-11-09 | ||
JP2004324741A JP2006134792A (ja) | 2004-11-09 | 2004-11-09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3642A CN1773642A (zh) | 2006-05-17 |
CN100416730C true CN100416730C (zh) | 2008-09-03 |
Family
ID=3672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200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6730C (zh) | 2004-11-09 | 2005-11-03 | 多向输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6134792A (zh) |
KR (1) | KR100743867B1 (zh) |
CN (1) | CN100416730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19993B1 (ko) * | 2010-03-25 | 2012-03-16 | 화남전자 주식회사 | 초음파 진단기용 스위치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73830A (ja) * | 1995-09-04 | 1997-03-18 | Shinmei Denki Kk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
CN1186317A (zh) * | 1996-12-27 | 1998-07-01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多向开关 |
CN2613866Y (zh) * | 2003-03-05 | 2004-04-28 | 陈庆邦 | 防水防尘防油污轻触开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88859Y2 (ja) * | 1993-05-17 | 1999-01-20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押釦スイッチ |
US5687080A (en) * | 1995-06-20 | 1997-11-11 | Ziba Design, Inc. | Multiple axis data in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3812022B2 (ja) | 1996-12-19 | 2006-08-23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
TW480509B (en) * | 2000-02-15 | 2002-03-21 | Japan Aviat Electron Industry | Multi-direction switch |
KR100426481B1 (ko) * | 2001-06-26 | 2004-04-13 |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 코드 저장 메모리 셀 제조 방법 |
-
2004
- 2004-11-09 JP JP2004324741A patent/JP200613479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
- 2005-11-01 KR KR1020050103714A patent/KR10074386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1-03 CN CNB2005101200665A patent/CN10041673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73830A (ja) * | 1995-09-04 | 1997-03-18 | Shinmei Denki Kk |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
CN1186317A (zh) * | 1996-12-27 | 1998-07-01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多向开关 |
CN2613866Y (zh) * | 2003-03-05 | 2004-04-28 | 陈庆邦 | 防水防尘防油污轻触开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60052377A (ko) | 2006-05-19 |
CN1773642A (zh) | 2006-05-17 |
KR100743867B1 (ko) | 2007-07-30 |
JP2006134792A (ja) | 200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6400C (zh) | 滑动操作式开关 | |
CN101859660A (zh) | 操作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 |
CN101051572B (zh) | 按压开关 | |
CN202888046U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03854910B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CN106981388B (zh) | 开关装置 | |
CN101009171A (zh) | 滑动操作式开关 | |
CN100511037C (zh) | 钟表的按钮结构和具备该按钮结构的钟表 | |
JP4100879B2 (ja)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
CN102053676A (zh) | 电脑机箱 | |
CN201072720Y (zh) | 开关用可动触点体以及开关装置 | |
CN100416730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JP3737901B2 (ja) | 多方向入力装置 | |
CN1089940C (zh) | 多向开关 | |
CN100587648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US20080014777A1 (en) | Multi-directional detect switch | |
CN105405701B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JP4330699B2 (ja) | 多方向スイッチ | |
CN203132494U (zh) | 旋转角度传感器 | |
CN203596304U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KR20010086074A (ko) | 5방향 키 조작 장치 | |
CN101923982B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US6096989A (en) | Volume variable type switch structure | |
CN100437868C (zh) | 多向输入装置 | |
CN101740249B (zh) | 按钮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1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