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5519C -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5519C
CN100415519C CNB2003801043926A CN200380104392A CN100415519C CN 100415519 C CN100415519 C CN 100415519C CN B2003801043926 A CNB2003801043926 A CN B2003801043926A CN 200380104392 A CN200380104392 A CN 200380104392A CN 100415519 C CN100415519 C CN 1004155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urrent
constant
nmos pass
pass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801043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17329A (zh
Inventor
平山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17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17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55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55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41Specific driving circu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5Details of switching sections of circuit, e.g. transis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55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detecting cur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4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pressure, e.g.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 B41J2/04501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 B41J2/0458Control methods or devices therefor, e.g. driver circuits, control circuits controlling heads based on heating elements forming bub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具有与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的多个开关元件;与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的用于流过恒定电流的恒流源;控制由恒流源供给的恒定电流的电流控制电路,根据恒流源的恒定电流驱动记录元件。

Description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以及具备该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配置在记录头的喷嘴内的加热器发生热能,利用其热能使加热器附近的墨水发泡,从该喷嘴喷射墨水进行记录的喷墨头。图11表示这种喷墨头中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
为了高速地进行记录,希望同时驱动尽可能多的加热器,从多个喷嘴同时喷射墨水。然而,在打印机装置的电源供电能力方面存在限制,或者由于从电源至加热器的布线电阻引起的电压降限制了能够一次流过的电流值。因此,一般是以时间分割驱动多个加热器喷射墨水的时分驱动。在该时分驱动中,例如,把多个加热器分割在由相邻配置的加热器构成的多个块中,时分驱动使得在各块内不会同时驱动2个以上的加热器,通过抑制流过加热器的电流的总和,而不需要一次供给大电力。使用图11说明进行这种加热器驱动的驱动电路的动作。
对应于加热器110111~1101mx的每一个的各NMOS晶体管110211~1102mx如图11所示,被分割在分别各收容相同数量(x)的块1~m中。即,在块1中,来自电源焊盘1104(+)的电源布线与加热器110111~11011x共同连接,NMOS晶体管110211~1102mx的每一个在电源1104(+)与接地点1104(-)之间,与相对应的加热器110111~1101mx的每一个串联连接。另外,加热器110111~1101mx的每一个在从控制电路1105对相对应的NMOS晶体管110211~1102mx的栅极施加了控制信号时,通过该NMOS晶体管110211~1102mx导通,从电源布线经由相对应的加热器流过电流,进行加热。
图12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各块中的加热器中通电驱动的定时的时序图。
例如,如果以图11的块1为例,则控制信号VG1~VGx是用于驱动属于块1的第1~第x个加热器110111~11011x的定时信号。即,VG1~VGx表示输入到块1的NMOS晶体管110211~11021x的控制端子(栅极)的信号的波形,在高电平时,使相对应的NMOS晶体管1102导通,在低电平时使相对应的NMOS晶体管截止。其它的块2~m的情况也相同。在图12中,Ih1~Ihx的每一个表示流过加热器110111~1101mx的每一个中的电流值。
这样,通过顺序地以时间分割对各块内的加热器进行通电驱动,控制成为在各块内通电驱动的加热器始终小于等于1个,因此不需要一次在加热器中供给大电流。
图13表示形成了图11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加热器基板(构成记录头的基板)的设计例。该图13表示了从图11所示的电源焊盘1104(+)、(-)与块1~m连接的电源布线的设计。
对于块1~m的各块,从电源焊盘1104(+)分别连接电源布线13011~1301m,从电源焊盘1104(-)连接电源布线13021~1302m。如上所述,通过使在各块中同时驱动的最大加热器数小于等于1,流过按照各块所分割的布线的电流值能够始终成为小于等于流过1个加热器的电流。由此,即使在同时驱动了多个加热器的情况下,能够使加热器基板内的布线中的电压降量为恒定。与此同时,即使在同时驱动多个加热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向各加热器的投入能量几乎为恒定。
近年来,由于要求打印机的高速化、高精细化,打印机的记录头谋求高密度、多喷嘴化,在记录头中的加热器驱动时,从记录速度的观点出发,要求同时高速地驱动尽可能多的加热器。
另外,加热器基板在同一个半导体基板上形成多个加热器及其驱动电路。为此,在加热器的驱动电路的形成中,使用能够使器件高密度和小型化,制造工艺简单,低成本MOS型的半导体工艺。进而,由于需要谋求使从1片晶片取得的加热器基板的个数增加和成本降低,因此还要求减小加热器基板的面积。
然而,如上所述,在增加同时驱动的加热器数量的情况下,在加热器基板内需要与同时驱动加热器的数量相对应的布线。为此,在增加布线数量的同时,当加热器基板面积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减小每一条布线的布线区而增加布线电阻。另外,与此同时,通过增加布线数量使各布线宽度变细,也将增加加热器基板内的布线相互之间的电阻的分散性。这样的问题在缩小加热器基板的情况下也同样产生,进而,还增加布线电阻以及电阻分散性。如上所述,在加热器基板内,由于加热器和电源布线对于电源串联连接,因此通过布线电阻和该电阻的分散性增加,将增加施加在各加热器上的电压的变动比例。
向加热器的投入能量如果太小,则墨水的喷射不稳定,另外如果过剩,则加热器的耐久性减低。为此,为了进行高画质的记录,希望向加热器的投入能量恒定。然而如上所述,在施加到加热器上的电压的变动大的情况下,或者使加热器的耐久性降低,或者墨水喷射不稳定。
另外,在加热器基板外部的布线由于对于多个加热器成为共同的,因此根据同时驱动的加热器的数量,在共同的布线中的电压降也不同。对于这种电压降的变动,为了使在各加热器中的投入能量恒定,根据电压的施加时间,调整向各加热器的投入能量。然而,由于通过增加同时驱动的加热器的数量,使共同布线中的电压降增加,因此加热器驱动时的电压的施加时间增加,难以高速地驱动加热器。
特开2001-191531中提出了解决这种由于向加热器的投入能量变动引起的问题。图14表示特开2001-191531中记载的加热器的驱动电路。这里是通过针对每个记录元件(R1~Rn)分别设置的电流源(Tr14~Tr(n+13))和开关元件(Q1~Qn),以恒定电流驱动加热器(R1~Rn)的结构。依据该结构,不依赖于伴随着加热器的驱动数增加的基板外部的电压降的变动,能够始终以恒定电流驱动加热器。
必须与加热器数量同等数量的恒流源电路以及开关元件由于占据加热器基板面积的大部分,因此缩小该部分的面积在抑制加热器基板的成本方面十分重要。流过加热器的电流由于是50mA~200mA的大电流,因此为了抑制由晶体管中寄生的电阻引起的电压降,有时不能够缩小晶体管尺寸。另外,通过缩短从加热器到开关元件或者恒流电路的布线,能够缩小基板面积,因此按照与加热器的排列间隙相同的间隙配置排列恒流源电路以及开关元件是有效的。
然而,这样的结构由于是使用了双极型晶体管的半导体工艺生成的,因此在近年来的例如600dpi以上的高密度化了的加热器的排列间隙中,由于不能够排列双极晶体管,因此存在与加热器的布线加长,加热器基板面积与以往驱动方式的加热器基板的面积相比较显著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例而完成的,本申请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即使增加记录元件的同时驱动数量,也能够进行高速而且稳定的记录的,不增大加热器基板的面积,并抑制成本上升的记录头以及具备该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电路,依照图像信号,输出用于指定为了驱动记录元件的期间的记录信号;由NMOS晶体管构成的多个开关电路,与上述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依照从上述记录元件输出的上述记录信号,对各个相对应的记录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恒流源,由用于在上述记录元件中流过恒定电流的NMOS晶体管构成;电流控制电路,控制由上述恒流源供给的上述恒定电流;用于向上述记录元件提供电力的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线和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线,从上述第一电源线侧向上述第二电源线侧顺序地串连连接上述记录元件、上述开关电路以及上述恒流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单元,使具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与记录媒体相对移动;驱动控制单元,与通过上述传送单元进行的相对移动同步地,依照图像信号驱动上述记录头,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其中,上述记录头具有:控制电路,依照图像信号,输出用于指定为了驱动记录元件的期间的记录信号;由NMOS晶体管构成的多个开关电路,与上述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依照从上述记录元件输出的上述记录信号,对各个相对应的记录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恒流源,由用于在上述记录元件中流过恒定电流的NMOS晶体管构成;电流控制电路,控制由上述恒流源供给的上述恒定电流;用于向上述记录元件提供电力的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线和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线,从上述第一电源线侧向上述第二电源线侧顺序地串连连接上述记录元件、上述开关电路以及上述恒流源。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记录头盒,该记录头盒具有多个记录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记录头和用于保持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墨水罐,其中,该记录头具有:控制电路,依照图像信号,输出用于指定为了驱动记录元件的期间的记录信号;由NMOS晶体管构成的多个开关电路,与上述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依照从上述记录元件输出的上述记录信号,对各个相对应的记录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恒流源,由用于在上述记录元件中流过恒定电流的NMOS晶体管构成;电流控制电路,控制由上述恒流源供给的上述恒定电流;用于向上述记录元件提供电力的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线和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线,从上述第一电源线侧向上述第二电源线侧顺序地串连连接上述记录元件、上述开关电路以及上述恒流源。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以恒定电流驱动各记录元件,可以调整该恒定电流值,能够在各记录元件上施加均匀的能量的记录头以及具备该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或优点将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说明中明确。
附图说明
组合于本申请中,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说明的附图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与说明书一起说明本申请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中设置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每一个加热器的驱动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说明图2的电路的动作定时的时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中设置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5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NMOS晶体管的特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NMOS晶体管的特性测定条件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中设置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8A是第3实施方式的NMOS晶体管的特性图,图8B是表示NMOS晶体管的特性测定条件的电路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中设置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中设置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一个例子的电路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12是使以往的加热器驱动电路动作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13表示加热器基板的布线设计。
图14是表示以往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概要的外观斜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的结构的概观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使用的「加热器基板」不是由硅半导体构成的单纯的基板,而是表示设置了各元件或者布线等的基板。另外,所谓「加热器基板上」并不仅仅表示加热器基板的表面上,而且还表示元件基板的表面上、表面附近的元件基板内部一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所谓「装入(built-in)」并不是表示仅把单个的元件配置在基体上的语言,而是表示通过半导体电路的制造工艺等在加热器基板上一体地形成并制造各元件。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头的加热器基板中设置的加热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的电路图。
在图1中,10111~101mx表示用于进行记录的加热器(加热器电阻),通过把各加热器通电发热,从各对应的喷嘴喷射墨水滴。即,在使用了该加热器基板的记录头中,与各加热器相对应,设置用于喷射墨水的喷射口(喷嘴)。这里,这些加热器10111~101mx分割为块1~m,在各块中,包括x个加热器和与各加热器相对应设置的x个NMOS晶体管。10211~102mx是用于对各对应的加热器的通电进行接通/断开的NMOS晶体管。10311~103mx是恒流源,与各加热器相对应设置。这些恒流源10311~103mx的每一个与NMOS晶体管10211~102mx的每一个以及加热器组10111~101mx的每一个串联连接,各恒流源10311~103mx在其连接端子上输出恒定电流。这些恒定电流值的大小由来自基准电流电路105的控制信号调节。104是控制电路,依照要记录的记录数据控制各NMOS晶体管102的导通/关断。基准电流电路105把控制信号110输出到恒流源10311~103mx,控制在各恒流源中发生的恒定电流值。106以及107是连接基板外部的电源单元(未图示)的电源焊盘,经由这些电源焊盘供给加热器驱动用的电力。108、109的每一个是从各电源焊盘106、107向块1~m供给加热器驱动用电力的电源线。
[加热器驱动电路的动作]
图2表示包括1个加热器、1个NMOS晶体管和1个恒流源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说明其驱动信号以及流过各加热器的电流的时序图。
在图2中,信号VG是与从图1的控制电路104供给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记录信号。另外,作为控制电路104的结构,也可以是控制移位寄存器、闩锁器等的图像信号的电路。信号VC是从基准电流电路105供给到恒流源203的控制信号,相当于图1的控制信号110,依照该控制信号VC,控制由恒流源203(相当于图1恒流源10311~103mx)发生的电流值。另外,电源VH表示该加热器201的驱动用电压源。
这里,为了简单,考虑NMOS晶体管202理想地作为漏极和源极的2端子开关进行动作,当信号VG的信号电平是高电平时导通(漏极-源极间短路),低电平时截止(漏极-源极间开放)的元件进行说明。假设恒流源203如果在其端子之间加入某个电压,则在端子之间(图中从上向下)流过根据控制信号VC设定了的恒定电流。
图3表示该信号VG的发生定时以及在该时刻流过加热器201的电流的波形。
在图3中,在至时间t1为止的期间中,信号VG是低电平,在该期间,由于恒流源203的输出和加热器201被切断,因此在加热器201中不流过电流。接着,在时间t1~t2的期间,信号VG成为高电平,NMOS晶体管202的源极-漏极间通电,恒流源203的输出电流流过加热器201。而且,在时间t2以后,信号VG成为低电平,切断向加热器201的通电。
电流向加热器201的通电时间由信号VG的脉冲宽度控制,流过加热器201的电流Ih的大小由恒流源203的控制信号VC控制。在图3的例子中,流过加热器201的电流用与控制信号VC相对应的电流值I1~I3表示。
如图3所示,在从对应于信号VG的脉冲宽度的时间t1到时间t2的期间,由控制信号VC决定的恒定电流值(I1~I3)流过加热器201。由此,与加热器201相对应设置的喷嘴(流路)内存在的墨水被加热而发泡,通过从与该加热器相对应的喷嘴喷射墨水,记录预定像素(点)。
根据以上的结构,由基准电流电路105决定从恒流源203流出的恒定电流值,该所决定了的电流值仅在由信号VG驱动的NMOS晶体管202成为导通的期间,流过加热器201。
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NMOS晶体管202导通时源极-漏极间短路的情况,而实际上,当NMOS晶体管202导通时,在源极-漏极间存在电阻,而通过对于该电阻中的电压降设定充分高的电源电压,恒流源的输出电流直接施加在加热器中,因此执行与上述加热器驱动的说明没有什么区别的动作。
[第2实施方式]
图4表示用NMOS晶体管40111~401mx构成了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图1的恒流源103的例子,与图1共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各漏极连接开关用的NMOS晶体管10211~102mx的各源极。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连接来自基准电流电路105的控制信号110。由此,流过各加热器的电流值由受来自基准电流电路105的控制信号110控制的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电压控制。
其次,参照图5以及图6说明图4的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动作。
图5表示在NMOS晶体管40111~401mx中使用的NMOS晶体管的一般的静态特性例,图6示出其偏置条件。
图5示出以栅极电压Vg为参数,使漏极电压Vds变化时的漏极电流Id的特性。设定图4中的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电压Vg以及漏极电压Vds,使得相对于图5中漏极电压Vds的变化,在漏极电流Id的变化少的区域(饱和区等)中动作。由此,能够得到不过大地依赖于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电压Vds的输出电流。如上所述,图4所示的NMOS晶体管40111~401mx作为在各加热器中流过恒定电流的电流源进行动作。另外,由于依照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电压VG,漏极电流Id发生变化,因此能够进行控制使得通过栅极电Vg,把流过各加热器中的电流值设定为所希望的电流值。作为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源漏间的电流-电压特性的导通电阻特性能够由栅极电压Vg,即控制信号110来控制,通过控制该导通电阻值,能够向各加热器提供所希望的电流值。
[第3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上进一步连接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源极,串联级联连接两级NMOS晶体管,形成恒流源203(图2)的例子的电路图。另外,与上述的图1以及图4共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两级的情况,而本申请发明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大于两级的多级的情况。
这里,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各栅极也连接基准电流电路105。这里,NMOS晶体管70111~701mx作为栅极接地晶体管进行动作,由NMOS 70111~701mx的栅极-源极间电位固定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电压。这里,基准电流电路105根据控制信号111设定NMOS70111~701mx的栅极电压,使得NMOS晶体管40111~401mx对于栅极电Vds的变化,在漏极电流Id的变化少的饱和区等区域中动作。对于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漏极的电压变动,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源极电压通过固定其栅极电压,能够抑制为栅极-源极间的微小的电位变动。
如果依据该图7的电路结构,则对于电源电压的变动或者开关用的NMOS晶体管10211~102mx的导通电阻值或者布线电阻值的变动,与图4的电路相比较,能够把作为恒流源动作的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电压的变动抑制到很低。
图8A表示图7的NMOS晶体管70111~701mx和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1个电路部分的电流输出特性,图8B表示其偏置条件。
图8A示出了在图8B中,在NMOS晶体管701的栅极上施加恒定电压,以NMOS晶体管401的栅极电压为参数,使NMOS晶体管701的漏极电压变化时的输出电流值。这种情况与图2相比较,对于NMOS晶体管701的漏极电压的变化,输出电流的变动少。
[第4实施方式]
图9是在图4的电路中添加并表示基准电流电路105的具体结构例的电路图。
该基准电流电路105以NMOS晶体管901为基准,构成从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输出电流的电流镜电路。NMOS晶体管901把栅极与漏极进行二极管连接,在其连接点连接基准电流源902。NMOS晶体管901的栅极共同连接到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在NMOS晶体管901与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尺寸相同时,NMOS晶体管901与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电压相同,与基准电流源902的基准电流相同的电流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输出。另外,在NMOS晶体管901与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尺寸不同时,可以得到与NMOS晶体管901和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尺寸比相对应的基准电流成比例的恒定的输出电流。
[第5实施方式]
图10是在图7的电路中添加并表示基准电流电路105的具体结构例的电路图。
这里,把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栅极连接到基准电流电路105的NMOS晶体管1001的栅极。NMOS晶体管1001把栅极和漏极进行二极管连接,在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栅极上提供恒定电压。
根据图10的结构,由于NMOS晶体管1001与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栅极-源极间电压几乎相等,因此NMOS晶体管901与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漏极电压也相等。这样,通过NMOS晶体管901和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栅极电压与漏极电压相等,基准电流源902的基准电流不依赖于NMOS晶体管70111~701mx的漏极电压,能够由NMOS晶体管40111~401mx的输出电流高精度地镜像。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如果依据本实施方式,则能够使用NMOS晶体管构成用于在加热器中流过恒定电流的恒流源电路和控制电流的施加时间的开关电路。
另外,最好把该开关电路的MOS晶体管的耐压设定为高于恒流源电路的MOS晶体管的耐压。
另外,如果依据本实施方式,则能够在加热器的驱动时流过恒定电流,并调整、控制该恒定电流。这样,能够对各加热器施加均匀的能量。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图1、4、7、9、10等的电路结构也可以装入于1个元件基板上。另外,基准电流电路也可以是设置在元件基板外的电路,但最好是装入于同一个元件基板上。
其次,说明具备上述结构的加热器基板的喷墨头以及搭载了该喷墨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例子。
图1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代表性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结构概要的外观斜视图。
如图15所示,喷墨记录装置(以下,称为记录装置)在搭载了根据喷墨方式喷射墨水进行记录的记录头3的滑架2上,由传递机构4传递由滑架马达M1发生的驱动力,使滑架2沿着箭头A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例如,经由供纸机构5供给记录纸等记录媒体P,传送到记录位置,在该记录位置,通过从记录头3向记录媒体P喷射墨水进行记录。另外,为了把记录头3的状态维持为良好,使滑架2移动到恢复装置10的位置,间接地进行记录头3的喷射恢复处理。
在记录装置1的滑架2上不仅搭载记录头3,还安装贮存向记录头3供给墨水的墨水盒6。墨水盒6相对于滑架2装卸自由。
图15所示的记录装置1能够进行彩色记录,为此,在滑架2上搭载分别收容了品红(M)、青绿(C)、黄(Y)、黑(K)墨水的4个墨水盒。这些4个墨水盒能够分别独立地装卸。
滑架2和记录头3适宜地接触两个部件的接合面,使得能够实现并维持所需要的电连接。记录头3通过依照记录信号施加能量,从多个喷射口选择性地喷射墨水进行记录。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3采取利用热能喷射墨水的喷墨方式,具备用于发生热能的电热变换体,施加到该电热变换体上的电能向热能变换,利用通过在墨水上提供该热能而产生的膜沸腾引起的气泡的生长、收缩所产生的压力变化,从喷射口喷射墨水。该电热变换体与各喷射口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通过依照记录信号在对应的电热变换体上施加脉冲电压,从相对应的喷射口喷射墨水。
如图15所示,滑架2连接把滑架马达M1的驱动力进行传递的传递机构4的驱动皮带7的一部分,沿着导向轴13,在箭头A方向上滑动自由地被引导支撑。从而,滑架2根据滑架马达M1的正转以及反转,沿着导向轴13往复移动。另外,沿着滑架2的移动方向(箭头A方向)具备用于显示滑架2的绝对位置的刻度盘8。在本实施形态中,刻度盘8使用在透明的PET胶片上以必要的间隔印刷了黑色条的构件,其一端固定安装在底座9上,另一端用板簧(未图示)支撑。
另外,在记录装置1中,与形成了记录头3的喷射口(未图示)的喷射口面相对,设置台板(未图示),在通过滑架马达M1的驱动力使搭载了记录头3的滑架2往复移动的同时,通过在记录头3上提供记录信号,喷射墨水,在传送到台板上的记录媒体P的整个幅度进行记录。
进而在图15中,14是用于传送记录媒体P的由传送马达M2驱动的传送辊,15是由弹簧(未图示)使记录媒体P搭接到传送辊14上的夹紧辊,16是旋转自由地支撑夹紧辊15的夹紧辊座,17是固定在传送辊14一端的传送辊齿轮。而且,在传送辊齿轮17中,由经过中间齿轮(未图示)传递的传送马达M2的旋转,驱动传送辊14。
另外,20是把由记录头3记录了图像的记录媒体(薄片)P排出到记录装置外的排出辊,通过传递传送马达M2的旋转进行驱动。另外,排出辊20由用弹簧(未图示)压接记录媒体P的推动辊(未图示)搭接。22是旋转自由地支撑推动辊的推动座。
进而,在记录装置1中,如图15所示,在搭载记录头3的滑架2的用于记录动作的往复运动的范围以外(记录区外)的希望位置上(例如,与起始点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用于使记录头3的喷射不良恢复的恢复装置10。
恢复装置10具备压盖记录头3的喷射口面的压盖机构11和清洁记录头3的喷射口面的摩擦接触机构12,与压盖机构11进行的喷射口面的压盖联动,由恢复装置内的吸引装置(吸引泵等)从喷射口强制地排出墨水,由此,进行去除记录头3的墨水流路内的粘度增加了的墨水或者气泡等的喷吐恢复处理。
另外,在非记录动作时,通过压盖机构11压盖记录头3的喷射口面,保护记录头3的同时能够防止墨水的蒸发或干燥。另一方面,摩擦接触机构12设置在压盖机构11的附近,擦拭附着在记录头3的喷射口面上的墨水滴。
通过这些压盖机构11以及摩擦接触机构12,能够把记录头3的墨水喷射状态保持为正常。
<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结构(图16)>
图16是表示图15所示的记录装置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如图16所示,控制器600由MPU601;保存与后述的控制过程相对应的程序、所需要的表以及存储了其它固定数据的ROM602;生成用于滑架马达M1的控制、传送马达M2的控制以及记录头3的控制的控制信号的特殊用途集成电路(ASIC)603;设置了图像数据的展开区或者用于程序执行的工作区等的RAM604;把MPU601、ASIC603、RAM604相互连接进行数据收发的系统总线605;输入来自以下说明的传感器组的模拟信号并进行A/D变换,把数字信号提供给MPU601的A/D变换器606等构成。
另外,在图16中,610是成为图像数据的供给源的计算机(或者图像读取用的读出器或数码照相机等),总称为主装置。在主装置610与记录装置1之间经由接口(I/F)611,收发数据图像、指令、状态信号等。
进而,620是开关组,由电源开关621、用于指令打印开始的打印开关622以及用于指示起动为了把记录头3的喷墨性能维持为良好状态的处理(恢复处理)的恢复开关623等,用于接收操作者的指令输入的开关构成。630是由用于检测起始点h的光电耦合器等位置传感器631和为了检测环境温度设置在记录装置的适宜位置的温度传感器632等构成的用于检测装置状态的传感器组。
进而,640是驱动用于使滑架2沿着箭头A方向往复扫描的滑架马达M1的滑架马达驱动器,642是驱动用于传送记录媒体P的传送马达M2的传送马达驱动器。
ASIC603在由记录头3进行的记录扫描时,直接访问RAM602的存储区的同时,对于记录头转送记录元件(喷射加热器)的驱动数据(DATA)。
图17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记录头的记录头盒的结构的概观斜视图。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头盒1200如图所示,具有贮存墨水的墨水罐1300和依据记录信息从喷嘴喷射从该墨水罐1300供给的墨水的记录头3,记录头3对于滑架2搭载成可装卸,即采用盒方式。而且,在记录时,记录头盒1200沿着滑架轴往复扫描,与此相伴随,在记录薄片上记录彩色图像。在这里所示的记录头盒1200中,为了能够进行照片风格的高画质的彩色记录,作为墨水罐,例如准备黑、浅青绿(LC)、浅品红(LC)、青绿、品红以及黄的各色独立的墨水罐,每一个都对于记录头3装卸自由。
另外,这里的记录头盒1200示出对于记录头墨水罐1300能够装卸的形态,但也可以是与记录头一体化了的头盒。
另外,在该图17中,示出了使用6色墨水的情况,但也可以如图15那样,例如,使用黑、青绿、品红以及黄的4色墨水进行记录。在这种情况下,4色分别独立的墨水罐也可以分别对于记录头3装卸自由。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了NMOS晶体管的电路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使是PMOS晶体管也能够同样实现,这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本发明既可以适用于由多台设备(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设备、读出器、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也可以适用于由一台设备构成的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喷墨记录头的情况下进行了说明,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能够适用于热敏头等。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考虑各种变更或修正。由此,本申请发明的技术范围根据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决定。

Claims (12)

1. 一种具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电路,依照图像信号,输出用于指定为了驱动记录元件的期间的记录信号;
由NMOS晶体管构成的多个开关电路,与上述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依照从上述记录元件输出的上述记录信号,对各个相对应的记录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
恒流源,由用于在上述记录元件中流过恒定电流的NMOS晶体管构成;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由上述恒流源供给的上述恒定电流;
用于向上述记录元件提供电力的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线和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线,
从上述第一电源线侧向上述第二电源线侧顺序地串连连接上述记录元件、上述开关电路以及上述恒流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恒流源通过控制上述恒流源的NMOS晶体管的导通电阻输出上述恒定电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控制电路控制上述恒流源的NMOS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使得上述恒流源的NMOS晶体管相对于漏极电压的变化在漏极电流变化少的饱和区中动作。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恒流源的NMOS晶体管由第1以及第2NMOS晶体管构成,在第1NMOS晶体管的漏极上串联连接第2NMOS晶体管的源极,上述电流控制电路控制上述第1和第2NMOS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使得该第1以及第2NMOS晶体管相对于漏极电压的变化在漏极电流的变化少的饱和区中动作。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控制电路具有恒流电路和NMOS晶体管,把上述恒流电路的输出连接到上述电流控制电路的NMOS晶体管的基极和上述恒流源的NMOS晶体管的基极。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控制电路和上述恒流源构成电流镜电路。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流控制电路具有恒流源电路和两个NMOS晶体管,上述两个NMOS晶体管的各个基极分别连接上述第1和第2NMOS晶体管的基极。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关电路由NMOS晶体管构成,上述恒流源的NMOS晶体管的耐压高于构成上述开关电路的NMOS晶体管的耐压。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记录元件、多个开关电路、恒流源以及电流控制电路装入到同一个元件基板上。
10. 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单元,使具有多个记录元件的记录头与记录媒体相对移动;
驱动控制单元,与通过上述传送单元进行的相对移动同步地,依照图像信号驱动上述记录头,在上述记录媒体上形成图像,
其中,上述记录头具有:
控制电路,依照图像信号,输出用于指定为了驱动记录元件的期间的记录信号;
由NMOS晶体管构成的多个开关电路,与上述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依照从上述记录元件输出的上述记录信号,对各个相对应的记录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
恒流源,由用于在上述记录元件中流过恒定电流的NMOS晶体管构成;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由上述恒流源供给的上述恒定电流;
用于向上述记录元件提供电力的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线和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线,
从上述第一电源线侧向上述第二电源线侧顺序地串连连接上述记录元件、上述开关电路以及上述恒流源。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恒流电路通过控制上述恒流电路的NMOS晶体管的导通电阻输出上述恒定电流。
12. 一种记录头盒,该记录头盒具有多个记录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头和用于保持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墨水罐,
其中,该记录头具有:
控制电路,依照图像信号,输出用于指定为了驱动记录元件的期间的记录信号;
由NMOS晶体管构成的多个开关电路,与上述多个记录元件的每一个相对应设置,依照从上述记录元件输出的上述记录信号,对各个相对应的记录元件的通电进行控制;
恒流源,由用于在上述记录元件中流过恒定电流的NMOS晶体管构成;
电流控制电路,控制由上述恒流源供给的上述恒定电流;
用于向上述记录元件提供电力的高电位侧的第一电源线和低电位侧的第二电源线,
从上述第一电源线侧向上述第二电源线侧顺序地串连连接上述记录元件、上述开关电路以及上述恒流源。
CNB2003801043926A 2002-11-29 2003-11-28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55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8724A JP2004181678A (ja) 2002-11-29 2002-11-29 記録ヘッド
JP348724/2002 2002-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329A CN1717329A (zh) 2006-01-04
CN100415519C true CN100415519C (zh) 2008-09-03

Family

ID=3246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801043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5519C (zh) 2002-11-29 2003-11-28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579997A4 (zh)
JP (1) JP2004181678A (zh)
KR (2) KR20050087811A (zh)
CN (1) CN100415519C (zh)
AU (1) AU2003302652A1 (zh)
WO (1) WO2004050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27902B2 (ja) * 2002-11-29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当該記録ヘッド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用基板
JP4933057B2 (ja) * 2005-05-13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ヘッド基板、記録ヘッド、及び記録装置
JP3848358B1 (ja) * 2006-02-15 2006-11-22 株式会社日出ハイテック マルチチャネル駆動回路
KR101432723B1 (ko) 2008-08-21 2014-08-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8770694B2 (en) 2011-07-04 2014-07-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element substrate and printhead
FR2979713B1 (fr) 2011-09-06 2013-09-20 Bnl Eurolens Element optique polarisant teint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tel element
JP2017113967A (ja) * 2015-12-24 2017-06-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ヘッドの制御装置、これを備えた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サーマルヘッドの制御方法
JP2018176697A (ja) * 2017-04-21 2018-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のヒューズ部の切断方法、液体吐出装置
JP6948167B2 (ja) * 2017-06-15 2021-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7277179B2 (ja) * 2019-02-28 2023-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ウルトラファインバブル生成装置
JP7238986B2 (ja) * 2019-06-17 2023-03-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記録ヘッドの駆動回路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1002A (en) * 1992-01-31 1997-09-23 Kyocera Corporation Print head with multiplexed resistances controlling supply of current to image blocks
US5952884A (en) * 1998-02-18 1999-09-14 Fujitsu Limited Current mirror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the current mirror circuit
JP2000246900A (ja) * 1999-03-01 2000-09-12 Canon Inc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01191531A (ja) * 2000-01-07 2001-07-17 Canon Inc 印刷ヘッド、印刷ヘッド駆動方法、印刷装置
CN1717330A (zh) * 2002-11-29 2006-01-04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3760A (en) * 1991-11-29 1992-11-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a thermal head to reduce parasitic resistance effects
JPH1142809A (ja) * 1997-07-25 1999-02-16 Ricoh Co Ltd 発光ダイオード駆動回路装置
JP2003058264A (ja) * 2001-08-10 2003-02-28 Canon Inc 定電流回路、記録素子基板及び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71002A (en) * 1992-01-31 1997-09-23 Kyocera Corporation Print head with multiplexed resistances controlling supply of current to image blocks
US5952884A (en) * 1998-02-18 1999-09-14 Fujitsu Limited Current mirror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the current mirror circuit
JP2000246900A (ja) * 1999-03-01 2000-09-12 Canon Inc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01191531A (ja) * 2000-01-07 2001-07-17 Canon Inc 印刷ヘッド、印刷ヘッド駆動方法、印刷装置
CN1717330A (zh) * 2002-11-29 2006-01-04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81970A (ko) 2008-09-10
EP1579997A4 (en) 2009-10-21
EP1579997A1 (en) 2005-09-28
CN1717329A (zh) 2006-01-04
WO2004050370A1 (ja) 2004-06-17
AU2003302652A1 (en) 2004-06-23
JP2004181678A (ja) 2004-07-02
KR20050087811A (ko) 2005-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4041C (zh) 记录头、记录头盒以及记录头用基板
CN100415519C (zh) 记录头以及具备上述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US7575292B2 (en) Printhead having digital circuit and analog circuit,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20050212857A1 (en) Recording head and recorder comprising such recording head
KR100920299B1 (ko)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KR100375288B1 (ko) 기록 헤드, 기록 헤드용 기판, 및 기록 장치
KR20020057817A (ko)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어셈블리 및 잉크젯 인쇄 방법
KR100871542B1 (ko)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및 그 작동 방법
US7581805B2 (en) Recording hea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KR100880299B1 (ko) 잉크젯 프린트헤드, 프린트헤드 기판, 잉크젯 헤드 카트리지, 및 잉크젯 인쇄 장치
JP2001277516A (ja) 記録ヘッドおよび該記録ヘッドを備えた記録装置
US8770694B2 (en) Printing element substrate and printhead
JP2005161847A (ja) 記録ヘッドと記録ヘッド用基板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記録ヘッドを有する記録装置
JP4845412B2 (ja) 記録ヘッド、記録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JPH0510228B2 (zh)
JPH07132604A (ja) 記録装置
JP2006096007A (ja) ヘッド基板、記録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2006095888A (ja) ヘッド基板、記録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