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1084C -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1084C
CN100411084C CNB03155198XA CN03155198A CN100411084C CN 100411084 C CN100411084 C CN 100411084C CN B03155198X A CNB03155198X A CN B03155198XA CN 03155198 A CN03155198 A CN 03155198A CN 100411084 C CN100411084 C CN 10041108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anel display
display equipment
flat panel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551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18047A (zh
Inventor
李受贞
金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8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8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108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108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10/00Nanotechnology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e.g. quantum computing or single electron log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02Main electrodes
    • H01J1/30Cold cathodes, e.g. field-emissive catho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05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of carbon not covered by groups C01B32/15, C01B32/20, C01B32/25, C01B32/3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00Details of electrodes, of magnetic control means, of screens, or of the mounting or spacing thereof,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1/02Main electrodes
    • H01J1/30Cold cathodes, e.g. field-emissive cathode
    • H01J1/304Field-emissive cath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H01J9/02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of cold cathodes
    • H01J9/025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of cold cathodes of field emission catho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01/00Electrodes common to discharge tubes
    • H01J2201/30Cold cathodes
    • H01J2201/304Field emission cathodes
    • H01J2201/30446Field emission 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mitter material
    • H01J2201/30453Carbon types
    • H01J2201/30469Carbon nanotubes (CNTs)

Abstract

一种平板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装置、被设置在离开所述第一基板预定距离处并且与所述第一基板组成一个真空装置的第二基板、以及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被从电子发射装置中发射出来的电子点亮。该发光装置包括形成在第二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至少一个阳极电极、以预定样式形成在该至少一个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在荧光层上由碳基材料形成的导电层。

Description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显示设备,并且更加具体来讲,涉及场致发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设备典型地包括两个基板,其中一个基板上设置有一个阴极装置,而另一个基板上设置有一个阳极装置。从阴极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撞击阳极装置的元素以将其点亮,从而实现预定图像的显示。
场致发射显示器(FED)是平板显示器设备的一种类型。后面的两个参考文献是场致发射装置所涉及的部件的范例。1997年1月14日授予Vickers的名称为“Method for Improving Flat Panel Display Anode Plate PhosphorEfficiency”(改善平板显示器阳极板荧光粉效率的方法)的美国专利US5593562,公开了一种用于场致发射设备中的阳极板的制作方法。1998年11月3日授予Vickers的、名称为“Flat Panel Display Anode Structure andMethod of Making”(平板显示器阳极结构和制作方法)的美国专利US5830527,公开了一种用于场致发射设备的阳极板的结构和制作方法。
这些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形成在阳极电极上的荧光粉之间的导电材料。然而,在这样一种在荧光粉上沉积导电材料并且去除预定区域的导电材料的方法中,去除过程是难于控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一个阳极基板的平板显示设备,在该阳极基板中在形成荧光层的荧光粉微粒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设备,其中用于消除积累在荧光粉表面上的电荷的导电层被容易地形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该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装置;设置在离开第一基板预定距离处并且与第一基板一起组成一个真空装置的第二基板;以及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由从电子发射装置中发射出来的电子点亮发光。该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第二基板的面对着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的阳极电极、以预定的式样形成在至少一个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以及由碳基材料形成在荧光层上的导电层。
最好,导电层由碳纳米管形成的并且是利用电泳现象形成的。
该至少一个阳极电极可以以预定的阳极电极的样式形成,该阳极电极样式是在第二基板上以预定的距离形成多个阳极电极,以形成带状样式。而且,黑色基质层可以被形成在各阳极电极之间并且处于不与阳极电极接触的状态,或者被形成在各阳极电极之间并且处于与阳极电极接触的状态。黑色基质层具有导电性,并且导电层与黑色基质层连接在一起。就是说,黑色基质层导电并且导电层与该黑色基质层相接触。
该至少一个阳极电极可以被形成为一个单体单元,该单元覆盖了第二基板面向第一基板的表面。荧光层和黑色基质层形成在阳极电极上,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上面所述的与阳极电极的连接或不连接。
电子发射装置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阴极电极;至少一个形成在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栅极电极;形成在阴极电极和该至少一个栅极电极之间的绝缘层;以及电子发射源,电子发射源安装在形成阴极电极和栅极电极的孔中,使电子发射源被安装在阴极电极上。
电子发射装置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栅极电极;至少一个形成在第一基板面向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栅极电极;形成在阴极电极和至少一个栅极电极之间的绝缘层;以及安装在阴极电极上的电子发射源。
电子发射源是由碳基材料制成的,例如碳纳米管、富勒烯(例如C60)、类金刚石型碳(DLC)以及石墨,或者是这些碳基材料的混合物。电子发射源被制成平板形状。在另一种情况下,电子发射源是由诸如钼这样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并且被形成为圆形的形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平板显示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阳极电极;在阳极电极上形成荧光层;制备其中分散有碳基材料的溶液;将其上形成有荧光层的基板浸入该溶液,并且利用电泳现象将碳基材料附着在荧光层的表面上;对基板和形成在其上的元件进行清洗;对基板和形成在其上的元件进行烘干。
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如所具体实施的和一般性介绍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板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装置;设置在离开所述第一基板预定距离处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组成一个真空装置;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由从所述电子发射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点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致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阳极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面对所述第一基板;以预定样式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阳极电极上的多个荧光层;以及形成在所述荧光层上的多个导电层,所述多个导电层由碳基材料形成。
按照本发明的原理,如所具体实施的和一般性介绍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平板显示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阳极电极;在阳极电极上形成荧光层;将该基板浸入到含有分散的碳基材料的溶液中;利用电泳现象在荧光层的表面上附着该碳基材料;清洗该基板;烘干该基板。
在下面的段落中,将参照仅作为例子而附加的附图对本发明做出更加明确的说明。通过下面的介绍并且通过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这些附图与说明书结合在一起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附图与上面所给出的本发明的总体介绍和下面将要给出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板显示设备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2是附图1中按照本发明的原理的平板显示器的阳极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3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制作导电层的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4用于将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器与用作比较例的第二显示器进行比较的图表;
附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例的阳极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例的阳极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局部剖面图;和
附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在下文中将参考示出了本发明的细节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充分地说明,但是从在说明的一开始所介绍的内容中我们就知道,相应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这里所介绍的发明进行修改,而仍然会实现本发明的良好的成效。因此,实现本发明的所期望的最佳方式的描述所介绍的内容可以被理解为是宽泛的、教导针对相应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公开内容、并且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介绍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式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清楚起见,这里并没有对实际操作中所有的特征都进行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公知的功能、构造和结构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这是由于它们将会因不必要的细节使得本发明变得模糊。我们将会发现,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际应用中特定的决定,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为了顺应与系统有关的和与商业有关的约束,这对于一种实际应用与另一种实际应用来说是不同的。此外,我们注意到,这样的开发成果可能是复杂且耗时的,但是对于那些从本公开中受益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这仍然是一项日常工作。
场致发射显示器(FED)是平板显示设备的一种类型。在场致显示器中,作为电子源的冷阴极源被设置在阴极基板上。而且,在阳极基板上形成有荧光层,它被所发射的电子轰击以被这些电子激活,并且实现预定的颜色。就是说,荧光层由落在其上的电子点亮以实现预定的图像。
以这种方式点亮的荧光层是由荧光粉形成的,它们是由不导电的微粒实现的。结果,在场致发射显示器工作期间,当荧光层被点亮时,很有可能会在荧光层的表面上积累电荷。这些电荷会给由所发射的电子组成的电子束落在它们预期的荧光层上带来问题。也就是说,积累在荧光粉表面上的电荷会影响电子束的路径,以致电子束无法落在它们预期的荧光层上。这造成很难获得场致发射显示器的理想的亮度特性。
此外,当显示器在被驱动时,所积累的电荷可能会突然放电,从而导致击穿。而且,为了在包括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显示设备中获得理想的亮度,需要预定数量的电子。然而,由于如上面所述的在荧光粉上电荷的积累,必须要发射具有与在荧光粉上积累的电荷量一样多的电荷量的电子束。因此,这导致必须增大施加给显示器用于电子束发射所需的电压,这增加了能量消耗。
某些场致发射显示器可能试图修正某些这样的问题,在这样的场致发射显示器中,在每个荧光层的表面上都覆盖有导电层。这些导电层通过与电子束的交互作用提高了荧光粉的照明效率,以致提高了亮度。这样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具有形成在阳极电极上的荧光层之间的导电材料。该导电材料的一个实例是铝金属膜。这样的导电材料消除了可能形成在荧光粉表面上电荷积累。在阳极电极上设置了荧光粉并且在荧光粉上设置了导电材料之后,一部分荧光粉,就是说,形成在荧光粉颗粒表面上的不起作用的表面层,以及沉积在荧光粉上的导电材料通过诸如溅蚀、浸蚀或离子研磨方法而除去。
然而,在这种在荧光粉上沉积导电材料并且除去预定区域的导电材料的方法中,除去过程是难以控制的。结果,很难实现使导电材料以适当的方式存留在荧光粉之间的成形过程。这最终导致上面所述专利中电互连荧光粉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满意地消除积累在荧光粉表面上的电荷的导电材料的复杂化。
此外,当使用某些方法将导电材料沉积在荧光粉上时,必须使用昂贵的生产装置。这提高了总体的生产成本。
最后,通过在荧光粉的表面上涂敷金属薄膜来提高设备的亮度,当相应的设备以施加给阳极电极的低电压进行驱动时,从电子发射源发射出来的电子很难穿透金属薄膜以点亮荧光粉。这里,低电压的实例为几千伏(KV)。虽然可以增加驱动电压以使电子能够穿透金属薄膜并点亮荧光粉,但这样做会导致增加能量的消耗。
附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平板显示设备的局部剖面图。在第一实施例中,场致显示器被用作该平板显示设备。然而,应当注意到,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设备。
如该附图中所示,场致发射显示器(FED)包括具有预定尺寸的第一基板(或阴极基板)2,以及具有预定尺寸的并且被设置得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基板2的第二基板(或阴极基板)4,第一基板2和第二基板4之间有预定的缝隙。第一和第二基板以组成一个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外形的状态被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一和第二基板2和4之间的空气被抽光,从而形成一个真空装置6。
在第一基板2上形成电子发射装置。在第二基板4上形成发光装置。发光装置通过被从电子发射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点亮的方式实现预定的图像。下面将对这些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对于电子发射装置来说,在第一基板2上形成阴极电极8。绝缘层10覆盖在阴极电极8上面形成,并且在绝缘层10上面形成有栅极电极12。孔10a和12a分别形成在绝缘层10上以及栅极电极12之间,并且电子发射源14形成在孔10a和12a中,以使它们被定位在阴极电极8上面。
阴极电极8以预定的样式(例如带状样式)、沿着第一方向形成在第一基板2上,并且各阴极电极8之间留有预定的缝隙。绝缘层10覆盖在第一基板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并覆盖了阴极电极8。然后,栅极电极12以预定的样式(例如带状样式)、沿着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形成在绝缘层10上面,各栅极电极12之间留有预定的缝隙。如上面所述,孔10a和12a分别形成在绝缘层10上和栅极电极12之间。孔10a和12a被形成在一致的位置上。
如上面所述,电子发射源14形成在孔10a和12a中,并且与阴极电极8相接触。电子发射源14以平面结构形成并且由诸如碳纳米管、富勒烯、类金刚石型碳(DLC)以及石墨这样的碳基材料或者这些碳基材料的混合物制成。
富勒烯是大碳笼分子。最常用的富勒烯是C60。还有其它三种富勒烯的例子为C70、C76、C84
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碳纳米管被用于制作电子发射源14。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用于电子发射源14的这些材料和这种结构。例如,可以使用诸如钼这样的金属材料,并且可以采用圆形形状。
利用电子发射装置的这种结构,当施加给阴极电极8和栅极电极12外部电压时,通过形成在阴极电极8和栅极电极12之间的电场的作用,电子被从电子发射源14中发射出来。
对于发光装置来说,阳极电极16形成在第二基板4与第一基板2相对的表面上。而且,R、G和B荧光层18覆盖在阳极电极16上面形成,并且导电层20形成在荧光层18上面。阳极电极16由诸如氧化铟锡(ITO)这样的透明材料形成,并且沿着与阴极电极8相同的方向被设置为带状样式,而且基本上与阴极电极8的位置相对应。
绝缘层18是使用诸如电泳这样的加工方法来形成在阳极电极16上面的。电泳现象就是带电分子在电场中的移动。
而且,导电层20形成在荧光层18的外表面上。导电层20引导出荧光层18的荧光粉颗粒之间的导电路径,以防止在场致发射显示器工作期间在荧光层18上电荷的轻易积累。在本发明中导电层20是由碳基材料制成的。例如,参照附图2,导电层20是由附着在荧光层18的荧光粉表面上的碳纳米管形成的。附图2是附图1中按照本发明原理的平板显示器的阳极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导电层20可以利用电泳现象进行加工。下面将对导电层20的加工过程进行介绍。
首先,在如上面所述地在第二基板4上面形成了阳极电极16和荧光层18之后,参照附图3,将第二基板4放入装有含碳纳米管的溶液的容器30中。附图3是用于说明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电层加工方法的示意图。该溶液是有机溶剂或含有金属盐和分散剂的纯水。而且,最好将该溶液放在另一个容器中,超声波穿过该容器并持续预定时间,使得碳纳米管不致变得净化或者被净化的碳纳米管可以被分散。
第二基板4被放入容器30中,与同样位于容器30中的电极板34相距预定距离。外部电源32连接在电极34和已经事先形成在第二基板4上的阳极电极16之间。在这种状态下,预定的偏置电压通过电极板34和阳极电极16,持续介于一秒钟和几分钟之间的一个时间周期。结果,散布在溶液中的碳纳米管朝向第二基板4运动并且最终附着在荧光层18的荧光粉表面上。当这一过程完成时,将第二基板4从容器30中取出,使用有机溶剂或纯水清洗,然后烘干,从而完成了导电层20的加工。
对于在上述过程中溶液中的碳纳米管变得净化来说,最好碳纳米管具有5微米(μm)或更小的长度。而且,由于当碳纳米管初次分散在溶液中时,包含在溶液中分散剂可能实际上会导致碳纳米管颗粒的凝聚,因此最好将分散剂稀释或从处理过程中省略掉。
如上面所述,分别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电子发射装置和发光装置的第一和第二基板2和4带有彼此间预定的缝隙地相互连接在一起,并且电子发射装置和发光装置彼此相对。沿着第一和第二基板2和4的彼此相对的表面的外周设置有密封剂(未示出),以将这些元件作为整体单元相互连接起来。在对第一和第二基板2和4进行连接之前,在无像素区域处在它们之间设置了间隔装置22。间隔装置22保持着第一和第二基板2和4之间的预定缝隙。
构成得如本发明中上述的场致发射显示器消除了在荧光层18上的电荷积累,并且实现了优于其它不包括导电层20的设备的改善了的亮度特性。这在附图4的图表中表示出来。附图4是用于将相应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显示器与作为比较例的第二显示器进行比较的图表。
参照附图4,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在相同的电场强度下表现出高于比较例的较高的电流密度,除了在电场强度的最高电平处,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显示设备是不合要求的。这表明,在本发明的场致发射显示器中,当从电子发射源14中发射出来的电子被引向荧光层18并且轰击荧光层18时,荧光层18表面上的电荷通过经导电层20流动并且流到真空装置6的外面的方式而减少。而且,这样的结果是荧光层18的亮度是如何通过电子的着陆而被增加的指标。实际上,通过实验,发明人测得:与比较例相比,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实现了亮度增大了7%。
下面将对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导电层20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首先,利用电泳现象在第二基板4上形成了荧光层之后,碳纳米管和金属盐被分散在纯水中以制备溶液。碳纳米管的数量可以是比如0.5克(g),而金属盐可以是例如镁(Mg)盐。
为了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程度,该溶液可以进行大约60分钟的超声波处理。第二基板4然后被浸入到该溶液中,并且在电极板34和阳极电极16上施加20秒钟的偏置电压。由电源32施加了大约20伏特(V)的偏置电压。结果,分散在溶液中的碳纳米管被附着在荧光层18上。然后从溶液中取出第二基板4,清洗大约10秒钟,并且以大约100摄氏度(℃)的温度烘干大约60分钟,从而完成导电层20的加工过程。比较例的场致显示器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构造相同,只是它不包括导电层。
附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例的阳极基板的局部剖面图。附图6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改进例的阳极基板的局部剖面图。
参照附图5和6,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场致发射显示器还可以包括形成在荧光层18和阳极电极16之间的第二基板4上的黑色基质层24。该黑色基质层24由导电材料形成并用于改善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对比度。如附图5所示,黑色基质层24可以安装在阳极电极16之间但不与阳极电极16相接触,或者如附图6所示,也可以安装在阳极电极16之间并且与阳极电极16相接触。在后一种情况中,该黑色基质层24还与导电层20相接触。
在不与阳极电极相接触地形成黑色基质层24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阳极驱动方法驱动显示器。还有,除了电泳现象,还可以通过多种其它方法形成荧光层18,例如浆料法(slurry method)或者丝网印刷法。
在设置黑色基质层24同时使其接触阳极电极16的情况下,存在有关于荧光层18的形成而给出的限制(例如,不能使用电泳)。然而,这样的结构使得黑色基质层24的电流发送效果最大。
在本发明的平板显示设备中,作为对形成在荧光层18上导电层20做出改进的结果,当从电子发射装置发射出来的电子轰击荧光层18时,电荷不会积累在荧光层18的表面上,而是会被引导到设备的外部去。这提高了荧光层18的总体亮度并延长了荧光层18的使用寿命。
此外,即使在低电压驱动条件下,积累在荧光层18表面上的电荷也可以被有效地消除。因此,防止了由所积累的电荷导致的击穿。
而且,在导电层20由碳纳米管形成的情况下,碳纳米管吸附了真空装置6中的不纯气体。例如,所吸附的不纯气体可能包括氧气(O2)、一氧化碳气体(CO)以及氮气(N2)。这改善了真空装置6的真空状态。
此外,由于相对容易的电泳工艺被用于产生导电层20,因此场致发射显示器的总体制作得到了简化。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地说明介绍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还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这里所讲述的基本发明构思的对相应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多种变化和/或变型将仍旧落在本发明的主题和范围之内,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
例如,组成电子发射装置的元件,参照附图7,可以以不同的顺序以及不同于上面所介绍的可选的结构来形成。就是说,栅极电极12被首先形成在第一基板2上,然后绝缘层10被形成在栅极电极12上。附图7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局部剖面图。
阴极电极8被随后设置在绝缘层10上并且电子发射源14被形成在阴极电极8上。栅极电极12和阴极电极8以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形成。就是说,栅极电极12和阴极电极8形成为带状样式并且彼此垂直交叉。电子发射源14是由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相同的材料制成的。
此外,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带状样式,可以形成覆盖整个第二基板4的整个表面的单体的阳极电极16,如附图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荧光层18、导电层20以及黑色基质层(未示出)可以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地形成。附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平板显示器的局部剖面图。如附图8所示,单体的阳极电极16覆盖了第二基板4的整个表面,或者至少覆盖了第二基板4的表面的很大比例。例如,如附图8所示,电极16可以被称作是单体大单元16,它覆盖了第二基板4面向第一基板2的表面的超过80%。
如附图1所示,第一基板2面向第二基板4的表面2a可以被称为第一基板2的对向面2a、第一基板2的内表面2a或者第一基板2的第一表面2a。第二基板4面向第一基板2的表面4a可以被称为第二基板4的对向面4a、第二基板4的内表面4a或者第二基板4的第一表面4a。
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对其实施例的描述而被说明了,并且同时也已经对实施例进行了相当详细的说明,但是申请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约束或以任何方式限制到如此详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和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其较宽泛的方面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装置和方法以及所示出和介绍的示例性的实例。因此,可以得出上位于这些细节的方案而不会超出申请人的总的发明构思的主题和范围。
本申请将2003年1月1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第2003-3278号的全部内容引为参考。

Claims (19)

1. 一种平板显示设备,包括:
第一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电子发射装置;
被设置在离开所述第一基板预定距离处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组成一个真空装置;和
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被从所述电子发射装置中发射出来的电子点亮;
所述发光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面向所述第一基板的至少一个阳极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基板;
以预定样式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阳极电极上的多个荧光层;和
通过电泳现象形成在所述荧光层上的多个导电层,所述多个导电层是由碳基材料形成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导电层是由碳纳米管制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碳纳米管具有不大于5微米的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阳极电极是以预定阳极电极样式形成的,相应于距离预定的距离并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多个阳极电极,以形成带状样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多个阳极电极之间的多个黑色基质层,所述多个黑色基质层不与所述多个阳极电极相接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黑色基质层是导电的并且与所述多个导电层相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多个阳极电极之间的多个黑色基质层,所述多个黑色基质层与所述阳极电极相接触。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黑色基质层是导电的并且与所述多个导电层相接触。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阳极电极含有氧化铟锡。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阳极电极被形成为一个覆盖了超过所述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80%的单体单元。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所述电子发射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的多个阴极电极,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二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栅极电极;
将所述多个阴极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栅极电极分隔开来的绝缘层;
安装在由所述多个阴极电极形成的孔中的多个电子发射源。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电子发射源含有从由碳纳米管、富勒烯、类金刚石型碳、石墨组成的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碳基材料。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所述电子发射装置包括: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的多个阴极电极,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面向所述第二基板;
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面对所述第二基板的至少一个栅极电极;
将所述多个阴极电极与所述至少一个栅极电极分隔开来的绝缘层;
安装在所述多个阴极电极上的多个电子发射源。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板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电子发射源含有从由碳纳米管、富勒烯、类金刚石型碳、石墨组成的组中选取的至少一种碳基材料。
15. 一种制造平板显示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阳极电极;
在阳极电极上形成荧光层;
将该基板浸入到含有分散的碳基材料的溶液中;
通过电泳现象将碳基材料附着到荧光层的表面上;
清洗该基板;和
烘干该基板。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碳基材料对应于碳纳米管。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碳纳米管具有不超过5微米的长度。
18.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溶液进行超声波处理。
19.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平板显示设备对应于场致发射显示器。
CNB03155198XA 2003-01-17 2003-08-29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08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0003278/03 2003-01-17
KR0003278/2003 2003-01-17
KR1020030003278A KR20040066270A (ko) 2003-01-17 2003-01-17 카본계 물질로 이루어진 도전층이 형성된 애노드 기판을갖는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8047A CN1518047A (zh) 2004-08-04
CN100411084C true CN100411084C (zh) 2008-08-13

Family

ID=32709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551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1084C (zh) 2003-01-17 2003-08-29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176614B2 (zh)
JP (1) JP2004228066A (zh)
KR (1) KR20040066270A (zh)
CN (1) CN10041108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6690B1 (en) 2000-01-27 2005-05-24 Viacor, Inc. Cardiac valve procedure methods and devices
US7749245B2 (en) * 2000-01-27 2010-07-06 Medtronic, Inc. Cardiac valve procedure methods and devices
KR100638615B1 (ko) * 2004-09-14 2006-10-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계방출 에미터전극 제조방법
KR20060037878A (ko) * 2004-10-29 2006-05-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방출 표시장치
KR20060072453A (ko) * 2004-12-23 2006-06-2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주사 전극 라인들의 기준 전위가 변하는 전자 방출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4573033B2 (ja) * 2005-02-09 2010-11-04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電気2重層キャパシタ電極の製造方法、得られる電気2重層キャパシタ電極、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2重層キャパシタ
JP4650327B2 (ja) * 2005-04-14 2011-03-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同軸二輪車
KR20070044175A (ko) * 2005-10-24 2007-04-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방출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방출 디바이스
KR20070044572A (ko) * 2005-10-25 2007-04-3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방출 표시 디바이스
KR20070103909A (ko) * 2006-04-20 2007-10-25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자 방출 표시 디바이스
WO2008089401A2 (en) * 2007-01-18 2008-07-24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Acting For And On Behalf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Flexible transparent electrodes via nanowires and sacrificial conductive layer
JP4849265B2 (ja) * 2007-09-19 2012-01-11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用電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JP2010009988A (ja) * 2008-06-27 2010-01-14 Canon Inc 発光スクリーン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50490B2 (ja) * 2014-07-17 2017-12-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KR102384945B1 (ko) 2015-01-02 2022-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6290837B2 (ja) * 2015-09-10 2018-03-07 双葉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蛍光表示管の製造方法、蛍光表示管
CN107017056A (zh) * 2017-03-18 2017-08-04 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碳基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6992032A (zh) * 2017-04-24 2017-07-28 苏州思创源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柔性衬底的碳基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8550A (zh) * 1998-04-02 1999-12-15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具有场致发射阴极的平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6103142A (en) * 1997-03-17 2000-08-15 Futaba Denshi Kogyo K.K. Phosphor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0260345A (ja) * 1999-03-05 2000-09-22 Futaba Corp 電界放出形発光素子及び電界放出形発光素子用ブラックマトリクス材料
JP2001189142A (ja) * 1999-10-21 2001-07-1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3750A (ja) * 2000-04-04 2001-10-12 Futaba Corp 発光素子用アノード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160111A1 (en) * 2001-04-25 2002-10-31 Yi Su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field emission devices using carbon nanotube film as a cath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52545B2 (ja) * 1993-07-21 2002-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界放出型カソードを用いた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
DE69513235T2 (de) * 1994-07-01 2000-05-11 Sony Corp Fluoreszente Schirmstruktur und Feldemissionanzeig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JPH1173898A (ja) * 1997-08-28 1999-03-16 Futaba Corp 電界放出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KR100476043B1 (ko) * 1999-06-21 2005-03-10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전계 방출 표시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359383B1 (en) * 1999-08-19 2002-03-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Field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nanotube emitter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KR100360476B1 (ko) * 2000-06-27 2002-11-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탄소나노튜브를 이용한 나노 크기 수직 트랜지스터 및 그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3142A (en) * 1997-03-17 2000-08-15 Futaba Denshi Kogyo K.K. Phosph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238550A (zh) * 1998-04-02 1999-12-15 三星电管株式会社 具有场致发射阴极的平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JP2000260345A (ja) * 1999-03-05 2000-09-22 Futaba Corp 電界放出形発光素子及び電界放出形発光素子用ブラックマトリクス材料
JP2001189142A (ja) * 1999-10-21 2001-07-10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83750A (ja) * 2000-04-04 2001-10-12 Futaba Corp 発光素子用アノード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20160111A1 (en) * 2001-04-25 2002-10-31 Yi Sun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field emission devices using carbon nanotube film as a cath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176614B2 (en) 2007-02-13
KR20040066270A (ko) 2004-07-27
JP2004228066A (ja) 2004-08-12
CN1518047A (zh) 2004-08-04
US20040140755A1 (en) 200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1084C (zh) 阳极基板包括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导电层的平板显示设备
US7365482B2 (en) Field emission display including electron emission source formed in multi-layer structure
CN1324538C (zh)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83349C (zh) 场发射阴极、其制造方法及平板型光源
US20050174028A1 (en)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backlight device using the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WO2006032950B1 (en) Field emission backlight for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s
CN1763885A (zh) 电子发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877779A (zh) 电子发射装置、电子发射显示器和电子发射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674193A (zh) 照明装置
EP2079095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field emission display
TW512388B (en) Vacuum fluorescent display
CN1741235A (zh) 显示面板和用该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及图像显示装置
Uemura et al. Large‐area FEDs with carbon‐nanotube field emitter
CN1913089A (zh) 电子发射器件、电子发射型背光单元和平板显示装置
US20100072879A1 (en) Field emission device with anode coating
CN1465086A (zh) 催化生成的碳纤维场致发射体和由此制得的场致发射体阴极
CN1210755C (zh) 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
CN101075543A (zh)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060267919A1 (en) Backlight unit having surface luminescence structure
CN1523635A (zh) 显示装置
KR10084293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US20060138935A1 (en) Field emission lamp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JP2001101987A (ja) 発光素子、並びにその発光方法、製造方法及びゲート電極の製造方法
JP2008053172A (ja) 面発光素子
Chen et al. Fabrication of Double-Sided Field-Emission Light Source Using Urchin-Like $\alpha\hbox {-}{\rm Fe} _ {2}{\rm O} _ {3} $ Microp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