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8627C -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8627C
CN100408627C CNB2004100768830A CN200410076883A CN100408627C CN 100408627 C CN100408627 C CN 100408627C CN B2004100768830 A CNB2004100768830 A CN B2004100768830A CN 200410076883 A CN200410076883 A CN 200410076883A CN 100408627 C CN100408627 C CN 10040862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rylic resin
monomer
structural unit
group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768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1542A (zh
Inventor
河村晃
竹厚流
岩田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1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1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862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862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25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gents; including accelera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9/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ring member
    • C08L39/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N-vinyl-pyrrolid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5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下列丙烯酸树脂(1)和(2):丙烯酸树脂(1):一种丙烯酸树脂,含有由单体(a)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由单体(b)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由单体(c)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且结构单元(c)的含量介于0.05~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丙烯酸树脂(2):一种直链丙烯酸树脂,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a):通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1~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1~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而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者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被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取代,(b):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的单体,(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Description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液晶盒通常被用于液晶显示器,如TN液晶盒(TFT)、STN液晶盒(STN)等,其结构为液晶元件两面各用一块玻璃底板材料夹着。在玻璃底板材料的表面,借助主要由丙烯酸树脂组成的粘合剂层压上光学薄膜如偏振膜、相延迟膜等。由玻璃底板材料、粘合剂和光学薄膜依此顺序组成的光学层压材料的一般生产方法是,首先获得具有光学薄膜和层压在其上、由粘合剂组成的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压薄膜,然后在粘合剂层的表面层压玻璃板材料。
此种光学层压薄膜具有产生卷曲的倾向,原因是,在加热或者增湿并加热的条件下膨胀和收缩造成大尺寸改变,结果导致在制成的光学层压材料的粘合剂层中出现起泡、粘合剂层与玻璃板材料之间产生剥离(脱离)等问题。在加热或者增湿并加热的条件下,作用在光学层压薄膜上的残余应力的分布变得不均匀,在光学层压材料的周边部分周围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在TN液晶盒(TFT)中出现光泄漏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曾建议采用一种粘合剂,主要由一种其结构单元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即,一种分子中具有杂环的单体衍生的丙烯酸树脂组成(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JP-A)5-107410)。
然而问题在于,当用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压材料制取的液晶盒保存在增湿并加热的条件下,其中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主要由具有N-乙烯基吡咯烷酮衍生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组成时,将发生光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它生产的光学层压薄膜当用于液晶盒中时液晶盒中的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将得到抑制。
本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结果发现,采用包含如下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获得的液晶盒表现出很少的光泄漏:一种所述结构单元由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的单体衍生而来,另一种所述结构单元由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衍生而来,于是就完成了本发明。
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下列[1]~[17]。
[1]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下列丙烯酸树脂(1)和(2):
丙烯酸树脂(1):一种丙烯酸树脂,含有由单体(a)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由单体(b)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由单体(c)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且结构单元(c)的含量介于0.05~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
丙烯酸树脂(2):一种直链丙烯酸树脂,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
(a):通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C20041007688300061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1~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1~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而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者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被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取代),
(b):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的单体,
(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2]根据[1]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2)是基本不含结构单元(c)的丙烯酸树脂。
[3]根据[1]或[2]的组合物,其中结构单元(a)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介于15~99.8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
[4]根据[1]~[3]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其中结构单元(b)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介于0.1~3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
[5]根据[1]~[4]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单体(b)是选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丙烯酰吗啉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1]~[5]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是另外还包含由单体(d)衍生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d):一种单体,不同于(a)~(c)并且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脂环结构。
[7]根据[1]~[6]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和/或(2)还包含由单体(e)衍生的结构单元:
(e):一种单体,不同于(a)~(d)并且分子中含有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酰胺基团、氨基基团、环氧基团、氧杂环丁烷基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的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和一个烯属双键。
[8]根据[1]~[7]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其中单体(c)是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通式(B)的(甲基)丙烯酰基团的单体:
Figure C20041007688300071
(其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9]根据[1]~[8]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的含量介于5~5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含量为100重量份计。
[10]一种粘合剂,含有根据[1]~[9]中任何一项的组合物和交联剂和/或基于硅烷的化合物。
[11]一种光学层压薄膜,在光学薄膜的两面或一面上层压了由根据[10]的粘合剂组成的粘合剂层。
[12]根据[11]的光学层压薄膜,其中光学薄膜是偏振薄膜和/或相延迟薄膜。
[13]根据[11]或[12]的光学层压薄膜,其中光学薄膜还具有乙酰纤维素为基础的薄膜作为保护膜。
[14]根据[11]~[13]中任何一项的光学层压薄膜,其中在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还层压了剥离膜。
[15]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将玻璃底板材料层压到根据[11]~[13]中任何一项的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获得。
[16]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从根据[14]的光学层压薄膜上揭去剥离膜,随后在该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层压玻璃底板材料而制成。
[17]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从根据[15]或[16]的光学层压材料上揭下该光学层压薄膜,随后将该光学层压薄膜重新层压到所获得的玻璃底板材料上而制成。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如上所述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
丙烯酸树脂(1)是一种树脂,它含有由单体(a)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由单体(b)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和由单体(c)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c))。丙烯酸树脂(2)是一种直链丙烯酸树脂,它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
单体(a)是下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C20041007688300081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1~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1~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而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者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被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取代。
1~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的例子包括甲基基团、乙基基团、丙基基团、丁基基团、己基基团、辛基基团、壬基基团、癸基基团等。
1~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的例子包括苄基基团、乙氧苯基基团、二苯甲基基团、三苯甲基基团等。
可作为R2的取代基的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的例子包括甲氧基基团、乙氧基基团、丁氧基基团等。
单体(a)的例子包括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丙烯酸环己基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和丙烯酸乙氧基甲酯以及诸如此类;以及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以及诸如此类。
单体(a)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二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由单体(a)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一般介于约15~99.85重量份,优选约70~9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由单体(a)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a))在丙烯酸树脂(2)中的含量一般介于约65~10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2)为100重量份计。
由单体(b)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是丙烯酸树脂(1)的重要组分并且可作为任选组分被包含在丙烯酸树脂(2)中。
这里,单体(b)是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的单体。
该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指的是通过以杂原子如氮原子、氧原子或硫原子取代具有5或更多碳原子,优选5~7个碳原子的脂环族烃基团中的至少一个亚甲基基团而获得的基团。
单体(b)的具体例子包括丙烯酰吗啉、乙烯基己内酰胺、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己内酯-改性的丙烯酸四氢糠酯等。具有在杂环基团中包含的烯属双键的单体,如2,5-二氢呋喃等被包括在单体(b)中。
单体(b)可单独使用或者以二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
作为单体(b),宜于使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丙烯酰吗啉或其混合物。
由单体(b)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一般介于约0.1~30重量份,优选约0.1~2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当结构单元(b)的含量等于或大于0.1重量份时,即便当光学薄膜的尺寸改变时,粘合剂层将随着此种尺寸改变而改变,结果液晶盒周边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差异变小,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而当小于或等于30重量份时,玻璃底板材料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丙烯酸树脂(1)中使用的单体(c)是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借助此种单体(c)的存在,丙烯酸树脂(1)的由结构单元(a)和(b)等构成的主链将发生交联。
单体(c)的例子包括分子中含有2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双官能单体)、分子中含有3个烯属双键的单体(三官能(乙烯基)单体)、分子中含有4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四官能(乙烯基)单体),以及诸如此类。
分子中含有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双官能单体)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乙二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的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双(甲基)丙烯酰胺,例如,亚甲基双(甲基)丙烯酰胺、亚乙基双(甲基)丙烯酰胺等,二乙烯基酯,例如,己二酸二乙烯酯、divinyl sevacate等,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乙烯基苯等。
分子中含有3个烯属双键的单体(三官能(乙烯基)单体)的例子包括1,3,5-三丙烯酰六氢-S-三嗪、异氰尿酸三烯丙酯、三烯丙基胺、N,N-二烯丙基丙烯酰胺、三羟甲基丙烷的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分子中含有4个烯属双键的单体(四官能(乙烯基)单体)的例子包括四羟甲基甲烷的四丙烯酸酯、均苯四酸的四烯丙酯、N,N,N’,N’-四烯丙基-1,4-二氨基丁烷、四烯丙基铵盐等。
单体(c)可单独使用或者以二或更多种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在诸单体(c)当中,优选使用分子中含有两个下列通式(B)的(甲基)丙烯酰基团的单体。
Figure C20041007688300111
在该式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在丙烯酸树脂(1)中由单体(c)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c-1])介于0.05~5重量份,优选约0.1~3重量份,以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所有结构单元为100重量份计。当[c-1]等于或大于0.05重量份时,即便当光学薄膜的尺寸改变时,粘合剂层将随着此种尺寸改变而改变,结果在液晶盒周边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差异变小,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而当小于或等于5重量份时,丙烯酸树脂生产中凝胶的生成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2)是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的直链丙烯酸树脂,且优选这样的丙烯酸树脂,它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并含有结构单元(c)作为任选组分,其中结构单元(c)的含量不超过丙烯酸树脂(1)中含有的结构单元(c)含量(重量)的五分之一,更优选这样的丙烯酸树脂,它基本上不含结构单元(c)。结构单元(c)在丙烯酸树脂(2)中的含量([c-2])和结构单元(c)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c-1])由下式代表。
[c-2]/[c-1]≤1/5
具体地说,结构单元(c)在丙烯酸树脂(2)中的含量优选等于或小于0.02重量份,更优选等于或小于0.01重量份,以构成丙烯酸树脂(2)的所有结构单元为100重量份计。优选丙烯酸树脂(2)是直链丙烯酸树脂,因为这样,含有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剂层与玻璃底板之间的脱离将趋于受到抑制。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1)还可含有由单体(d)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d))。这里,单体(d)是不同于单体(a)~(c)的单体,并在分子中包含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脂环族结构。该脂环族结构通常是具有5或更多个碳原子、优选约5~7个碳原子的环状烷烃结构或环状烯烃结构,且在该环状烯烃结构中,一个烯属双键被包含在该脂环族结构中。
单体(d)的例子包括具有脂环族结构的丙烯酸酯、具有脂环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具有多个脂环族结构的丙烯酸酯、含有乙烯基基团的乙酸乙烯基环己酯等。
具有脂环族结构的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二环戊基酯、丙烯酸环十二烷酯、丙烯酸甲基环己基酯、丙烯酸三甲基环己基酯、丙烯酸叔丁基环己基酯、环己基-α-乙氧基的丙烯酸酯、环己基苯基的丙烯酸酯等。
具有脂环族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环己基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基酯、环己基-α-乙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环己基苯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
具有多个脂环族结构的丙烯酸酯的例子包括衣康酸双环己基甲基酯、衣康酸二环辛基酯、琥珀酸二环十二烷基甲基酯等。
单体(d)可单独使用或以二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
当单体(d)被用于丙烯酸树脂(1)中时,丙烯酸树脂(1)中的结构单元(d)的含量一般介于约0.1~30重量份,优选约1~1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当结构单元(d)的含量等于或大于0.1重量份时,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倾向优选地受到抑制,并且当小于或等于30重量份时,即便当光学薄膜的尺寸改变时,粘合剂层将随着此种尺寸改变而改变,结果在液晶盒周边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差异变小,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作为单体(d),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和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由于容易获得因而是优选的。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1)和/或(2)可包含由单体(e)衍生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e)),该单体不同于(a)~(d)并且在分子中包含一个烯属双键和极性官能团如羧基基团、羟基基团、氨基基团、酰胺基团、环氧基团、氧杂环丁烷基基团、醛基团、异氰酸酯基团等。特别优选的是,丙烯酸树脂(2)包含结构单元(e)。之所以优选地包含结构单元(e),是因为此时,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将作为极性官能团,与随后将要描述的交联剂发生交联。
单体(e)的具体例子包括那些所含极性官能团是羧基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衣康酸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羟基基团的单体,如2-羟乙基的(甲基)丙烯酸酯、2-羟丙基的(甲基)丙烯酸酯、4-羟丁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酰胺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双丙酮二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环氧基团的单体,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氧杂环丁烷基基团的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氧杂环丁烷酯、(甲基)丙烯酸3-氧杂环丁烷甲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酯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氨基基团的单体,例如,N,N-二.甲基氨乙基的丙烯酸酯、烯丙基胺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异氰酸酯基团的单体,例如,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的异氰酸酯等;所含极性官能团是醛基团的单体,例如,丙烯醛等。单体(e)可单独使用或者以二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
作为单体(e),优选所包含的极性官能团是羟基基团的单体,且宜于使用(甲基)丙烯酸4-羟丁基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
当丙烯酸树脂(1)含有结构单元(e)时,结构单元(e)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一般介于约0~2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当结构单元(e)的含量等于或小于20重量份时,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浮动脱离倾向优选地受到抑制。
当丙烯酸树脂(2)含有结构单元(e)时,结构单元(e)在丙烯酸树脂(2)中的含量一般介于约0.05~20重量份,优选约0.1~1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2)为100重量份计。当结构单元(e)的含量等于或大于0.05重量份时,所获树脂的内聚力优选地趋于增加,而当等于或小于20重量份时,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倾向优选地受到抑制。
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1)和/或(2)可含有不同于单体(a)~(e)中任何一个的以乙烯基-为基础的单体(f)。乙烯基-为基础的单体的例子包括脂肪乙烯基酯、卤化的乙烯基类、卤化的亚乙烯基类、芳族乙烯基类、(甲基)丙烯腈、共轭二烯化合物等。
脂肪乙烯基酯的例子包括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2-乙基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等。
卤化的乙烯基类的例子包括氯乙烯、溴乙烯等。
卤化的亚乙烯基类的例子包括偏二氯乙烯等。
(甲基)丙烯腈的例子包括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
共轭二烯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的烯烃,其具体例子包括异戊二烯、丁二烯、氯丁二烯等。芳族乙烯基类是具有乙烯基基团和芳族基团的化合物,其具体例子包括苯乙烯-为基础的单体,例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二乙基苯乙烯、三乙基苯乙烯、丙基苯乙烯、丁基苯乙烯、己基苯乙烯、庚基苯乙烯、辛基苯乙烯、氟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碘苯乙烯、硝基苯乙烯、乙酰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等;含氮芳族乙烯基类,例如,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咔唑等。乙烯基为基础的单体(f)可单独使用或以二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
由单体(f)衍生的结构单元(f)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一般等于或小于5重量份,优选等于或小于0.05重量份,以构成丙烯酸树脂(1)的所有结构单元为100重量份计,更优选的是,基本上不含结构单元(f)。结构单元(f)在丙烯酸树脂(2)中的含量一般等于或小于5重量份,优选等于或小于0.05重量份,以构成丙烯酸树脂(2)的所有结构单元为100重量份计,更优选的是,基本上不含结构单元(f)。
作为生产本发明中使用的丙烯酸树脂(1)和(2)的方法,例如可举出溶液聚合方法、乳液聚合方法、嵌段聚合方法、悬浮聚合方法等。在丙烯酸树脂的生产中,通常使用聚合引发剂。聚合引发剂的用量介于约0.001~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生产中使用的所有单体为100重量份计。
作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丙基)甲酮等。
热-聚合引发剂的例子包括偶氮为基础的化合物如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1-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2,2’-偶氮双(2-羟甲基丙腈)等;有机过氧化物如月桂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苯甲酸叔丁酯、枯烯过氧化氢、过氧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新癸酸叔丁酯、过氧新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过氧化物等;无机过氧化物,例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等。热-聚合引发剂和还原剂一起采用的以氧化还原-为基础的引发剂也可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
作为生产丙烯酸树脂的方法,优选溶液聚合方法。作为溶液聚合方法具体地可举出这样的方法,其中给定的单体和有机溶剂进行混合,在氮气氛下加入热-聚合引发剂,混合物在约40~90℃,优选60~80℃下搅拌约3~10h,以及其他方法。为控制反应,可采取在聚合反应期间加入使用的单体和热-聚合引发剂的方法、在其加入之前先将它们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方法等。这里,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芳烃,例如甲苯、二甲苯等;酯,如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脂族醇,如正丙醇、异丙醇等;酮,如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等。
通过将制成的丙烯酸树脂(1)稀释到乙酸乙酯中直至非挥发性组分含量等于30%所制备的溶液的粘度(25℃)通常等于或小于10Pa.s,优选等于或小于5Pa.s。当丙烯酸树脂的粘度小于或等于10Pa.s时,即便当光学薄膜的尺寸改变时,粘合剂层将随着此种尺寸改变而改变,结果在液晶盒周边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差异变小,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关于丙烯酸树脂(1)的分子量,按照凝胶渗透色谱术(GPC)的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一般等于或大于5×105,优选等于或大于1×106。当重均分子量等于或大于5×105时,高温和高湿下的附着力将增加,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趋于减少,进而,再加工性能优选地趋于改善。
关于丙烯酸树脂(2)的分子量,按照凝胶渗透色谱术(GPC)的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一般等于或大于1×106,优选介于2×106~1×107。当重均分子量等于或大于1×106时,高温和高湿下的附着力将增加,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趋于减少,进而,再加工性能优选地趋于改善。当重均分子量等于或小于1×107时,即便当光学薄膜的尺寸改变时,粘合剂层将随着此种尺寸改变而改变,结果在液晶盒周边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差异变小,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是一种含有如此获得的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树脂组合物。关于其制备,通常分别生产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随后将二者混合,或者也可以先生产丙烯酸树脂(1)或丙烯酸树脂(2),然后,在生产的丙烯酸树脂存在下生产另一种丙烯酸树脂。而且,也可以先将丙烯酸树脂(1)与(2)混合,然后以有机溶剂稀释。
关于在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中的重量比(非挥发性组分),丙烯酸树脂(1)的比例一般等于或大于5重量份,优选约10~5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当丙烯酸树脂(1)的比例等于或大于5重量份时,即便当光学薄膜的尺寸改变时,粘合剂层将随着此种尺寸改变而改变,结果在液晶盒周边部分的亮度与中心部分的亮度之间差异变小,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通过以乙酸乙酯将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稀释到非挥发性组分含量等于20%所制备的溶液的粘度(25℃)优选等于或小于10Pa.s,更优选介于0.1~7Pa.s。当粘度小于或等于10Pa.s时,高温和高湿下的附着力将增加,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趋于减少,进而,再加工性能优选地趋于改善。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可原封不动地用作粘合剂、漆、增稠剂等。通过交联剂和/或基于硅烷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中的混合获得的组合物适合作为粘合剂。
这里,交联剂的分子中具有二或更多个能与极性官能团交联的官能团,其具体例子包括异氰酸酯为基础的化合物、环氧为基础的化合物、金属螯合剂为基础的化合物、氮丙啶为基础的化合物等。
这里,异氰酸酯为基础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等,以及通过多元醇如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之类与上述异氰酸酯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获得的加成物,以及通过将异氰酸酯化合物转化为二聚体、三聚体等获得的那些,也包括在内。
环氧为基础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缩水甘油醚、甘油三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二缩水甘油基苯胺、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二甲苯二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甲基)环己烷等。
金属螯合剂化合物的例子包括,通过将乙酰丙酮或乙酰丙酮酸乙酯配位到多价金属如铝、铁、铜、锌、锡、钛、镍、锑、锰、钒、铬、锆等上获得的化合物。
以氮丙啶为基础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N,N’-二苯甲烷-4,4’-双(1-氮丙啶羰基化物)、N,N’-甲苯-2,4-双(1-氮丙啶酰胺)、三亚乙基密胺、双间苯二甲酰-1-(2-甲基氮丙啶)、三-1-氮丙啶基氧化膦、N,N’-六亚甲基-1,6-双(1-氮丙啶羰基化物)、三羟甲基丙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β-氮丙啶基丙酸酯等。
交联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二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交联剂(非挥发性组分)在粘合剂中的用量一般介于约0.005~5重量份,优选约0.01~3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组合物(非挥发性组分)为100重量份计。当交联剂的用量等于或大于0.005重量份时,玻璃底板与粘合剂层之间的脱离和再加工性能优选地趋于改善,且当等于或小于5重量份时,粘合剂层的性能跟随光学薄膜的尺寸变化性能极佳,结果,光泄漏和颜色不均匀性优选地趋于减少。
本发明粘合剂中使用的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2-甲氧基乙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2-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缩水甘油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在本发明粘合剂中,可使用二或更多种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
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溶液)的用量一般介于约0.0001~10重量份,优选0.01~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组合物(非挥发性组分)为100重量份计。当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的用量等于或大于0.0001重量份时,粘合剂层与玻璃底板之间的附着力优选地改善。当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的用量等于或小于10重量份时,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从粘合剂层的渗出优选地趋于受到抑制。
本发明粘合剂由上面所描述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交联剂和/或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组成,且防水剂、增粘剂、增塑剂、柔软剂、染料、颜料、无机填料等可进一步混合到本发明粘合剂中。
本发明光学层压薄膜是通过将由上述粘合剂组成的粘合剂层层压到光学薄膜的两面或一面上获得的。
这里,光学薄膜是具有光学性能的薄膜,其例子包括偏振膜、相延迟膜等。
偏振膜是一种光学薄膜,它具有迎着入射光如自然光之类发射偏振光的功能。偏振膜的例子包括:直线偏振膜,它吸收平行于光轴的振动平面内的直线偏振光,同时让振动平面是垂直平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反射平行于光轴的振动平面上的直线偏振光的偏振分光膜;通过偏振膜与下面将讨论的相延迟膜的层合获得的椭圆偏振膜。作为偏振膜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利用单轴拉伸聚乙烯醇薄膜吸收二向色性物质如碘、二色性染料等并使之取向而制成的薄膜。
相延迟膜是一种具有单轴或双轴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薄膜,举出的例子是通过由聚乙烯醇、聚碳酸酯、聚酯、聚烯丙基酯、聚酰亚胺、聚烯烃、聚幕乙烯、聚砜、聚醚砜、聚偏二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晶聚酯、乙酰纤维素、环状聚烯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皂化的材料、聚氯乙烯等组成的聚合物薄膜拉伸约1.01~6倍所获得的拉伸薄膜。这些当中,优选使用通过聚碳酸酯或聚乙烯醇的单轴或双轴拉伸制取的聚合物薄膜。
相延迟膜的例子包括单轴相延迟膜、宽视角相延迟膜、低光-弹性相延迟膜、温度补偿相延迟膜、LC膜(棒状液晶扭转取向)、WV膜(圆盘状液晶倾斜取向)、NH膜(棒状液晶倾斜取向)、VAC膜(完全双轴取向型相延迟膜)、新VAC膜(双轴取向型相延迟膜)等。
在上述光学薄膜上,可进一步施加保护膜。保护膜的例子包括由不同于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的丙烯酸树脂组成的薄膜、乙酰纤维素-为基础的薄膜如纤维素三乙酸酯薄膜等、聚酯树脂薄膜、烯烃树脂薄膜、聚碳酸酯树脂薄膜、聚醚酮树脂薄膜、聚砜树脂薄膜等。在保护膜中,可混炼进紫外线吸收剂如水杨酸酯为基础的化合物、二苯酮为基础的化合物、苯并三唑为基础的化合物、三嗪为基础的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为基础的化合物、镍络合物盐为基础的化合物等。在保护膜中,适合使用乙酰纤维素为基础的薄膜。
本发明光学层压材料是通过将玻璃底板层压到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获得的。这里,玻璃底板的例子包括液晶盒的玻璃底板、不闪光玻璃、太阳镜用玻璃等。这些当中,通过将光学层压薄膜(上板偏振板)层压到液晶盒的上玻璃底板上,并将另一光学层压薄膜(下板偏振板)层压到液晶盒的下玻璃底板上获得的光学层压材料是优选的,因为它可用作液晶显示器。作为玻璃底板的材料,可举出,例如,钠钙玻璃、低碱玻璃、无碱玻璃等。
作为生产光学层压薄膜和光学层压材料的方法可举出,例如这样的方法:其中将粘合剂层压到剥离膜上,再在获得的粘合剂层上进一步层合光学薄膜,随后揭去剥离膜就获得光学层压薄膜,随后,将该粘合剂层与玻璃底板的表面层压在一起就生产出光学层压材料;还有这样的方法:其中将粘合剂层压到光学薄膜上,施加剥离膜从而生产出被保护的光学层压薄膜,在向玻璃底板的表面层合过程中,将剥离膜从光学层压薄膜上揭去,并将该粘合剂层与玻璃底板的表面层压在一起,于是制成光学层压材料;以及诸如此类。这里,作为剥离膜,可举出,例如通过采用一种由各种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烯丙基酯等组成的薄膜作为基础材料,并对该基础材料要与粘合剂层接合的表面实施(可)剥离处理(硅氧烷处理等)而获得的那些薄膜。
即便在从本发明光学层压材料上揭下光学层压薄膜以后,结雾和糊料残留之类的现象很少发生在接触粘合剂层的玻璃底板材料的表面上,因此,很容易在揭去后的玻璃底板上重新施加光学层压薄膜,因此,所谓再加工性能极佳。
按照本发明,因应力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光学缺陷得到防止,因此,有可能提供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它提供的光学层压薄膜所生产的液晶盒中,当玻璃底板是TN液晶盒(TFT)时光泄漏受到抑制,而在玻璃底板是STN液晶盒的情况下,颜色的不均匀性受到抑制。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柔性极佳且表现出极佳的与光学薄膜等之间的粘附力,因此,含有上述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和交联剂和/或硅烷化合物的组合物适合用作粘合剂。
由上述粘合剂组成的粘合剂层和光学薄膜层压而成的光学层压薄膜可层压到液晶盒的玻璃底板上从而生产出本发明光学层压材料。
在此种光学层压材料中,粘合剂层能吸收并松弛掉由光学薄膜和玻璃底板在热和潮湿条件下的尺寸变化产生的应力,因此减少了局部应力集中,且粘合剂层与玻璃底板的脱离受到抑制。再者,鉴于由不均匀应力分布引起的光学缺陷得到防止,当玻璃底板是TN液晶盒(TNT)时,光泄漏受到抑制,而当玻璃底板是STN液晶盒时,颜色的不均匀性受到抑制。再者,鉴于再加工性能极佳,即便当一度层压上去的光学层压薄膜从光学层压材料的玻璃底板上脱离,脱离后残留在玻璃底板表面上的糊料和结雾都将受到抑制,因此它可再次用作玻璃底板。
本发明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可用作,例如,粘合剂、漆、增稠剂等。本发明粘合剂可用作,例如,适合液晶盒等的光学层压材料的粘合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利用实例进一步说明。在实例中,份数和百分数都指重量而言,除非另行指出。非挥发性组分的含量按JIS K-5407测定。具体地说,任选重量的粘合剂溶液被置于陪替氏培养皿上并在115℃的防爆保护烘箱中干燥2h,随后,将该残余非挥发性组分的重量除以原来称重溶液的重量。粘度是采用Brook Field粘度计在25℃测定的数值。采用GPC的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测定是采用配备光散射光度计和差示折射计作为检测器的GPC设备,在样品浓度等于5mg/ml、样品引入量100μL、柱温等于40℃和流率1ml/min的条件下和采用四氢呋喃作为洗脱液进行的。在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测定中,样品和标准聚苯乙烯放在同一GPC条件下测定,并根据留下的体积换算分子量。
TSK凝胶色谱,G-6000HXL(TOSO)
检测器:多角激光散射器,DAWN EOS(Wyatt Technology)
溶剂:四氢呋喃
流速:1.0ml/min
<丙烯酸树脂的生产实例>
(聚合实例1)
向配备冷却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加入222份乙酸乙酯,以氮气吹洗设备中的空气以便造成无氧气氛,随后将内部温度升高到70℃。0.65份偶氮二异丁腈(以下称AIBN)溶解在12.5份乙酸乙酯中并将制备的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器中,随后,93.9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4.3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作为单体(b)和1.8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作为单体(c)的混合溶液,在3h内和内部温度维持在69~71℃的条件下滴加到反应体系中。随后,反应在内部温度维持在69~71℃的条件下进行5h从而完成。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212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426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482000。
(聚合实例2)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85.1份丙烯酸丁酯用作单体(a)和13.1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用作单体(b)。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235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51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314000。
(聚合实例3)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92.8份丙烯酸丁酯用作单体(a)和5.4份丙烯酰吗啉用作单体(b)。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172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74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442000。
(聚合实例4)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92.3份丙烯酸丁酯用作单体(a)、6份丙烯酸四氢糠酯用作单体(b)和1.7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用作单体(c)。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121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148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396000。
(聚合实例5)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93.6份丙烯酸丁酯用作单体(a)、4.3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用作单体(b)和1.8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用作单体(c),另外,0.28份丙烯酸用作单体(e)。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122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124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321000。
(聚合实例6)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180.0份丙烯酸丁酯、40.9份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用作单体(a)、26.7份乙烯基己内酰胺用作单体(b)、4.4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用作单体(c)和3.9份丙烯酸异冰片酯用作单体(d)。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172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741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387500。
(聚合实例7)
向配备冷却管、氮气引入管、温度计和搅拌器的反应器中加入184份乙酸乙酯,以氮气吹洗设备中的空气以便造成无氧气氛,随后将内部温度升高到70℃。0.63份AIBN溶解在10.0份乙酸乙酯中并将制备的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器中,随后,65.0份丙烯酸丁酯和8.9份丙烯酸异丁酯,作为单体(a)、6.1份乙烯基己内酰胺,作为单体(b)、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作为单体(d)和1.4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作为单体(c)的混合溶液,在3h内和内部温度维持在69~71℃的条件下滴加到反应体系中。随后,反应在内部温度维持在69~71℃的条件下进行5h从而完成。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381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12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367000。
(聚合实例8)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7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使用192.3份乙酸乙酯、0.65份AIBN,用65.0份丙烯酸丁酯和9.2份丙烯酸异丁酯作单体(a)、9.0份乙烯基己内酰胺用作单体(b)、1.3份丙烯酸异冰片酯用作单体(d)和1.5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用作单体(c)。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153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01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343000。
(聚合实例9)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7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使用1155.7份乙酸乙酯、3.2份AIBN,用450份丙烯酸丁酯和19.9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作单体(a)、22.1份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用作单体(b)、8.2份丙烯酸异冰片酯用作单体(d)和9.1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用作单体(c)。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258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417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483000。
(聚合实例10)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7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使用185.0份乙酸乙酯、0.58份AIBN,用60.0份丙烯酸丁酯和3.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作单体(a)、13.4份丙烯酰吗啉用作单体(b)、6.5份丙烯酸异冰片酯用作单体(d)和1.4份三丙二醇的二丙烯酸酯用作单体(c)。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162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于量为约308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430000。
(聚合实例11)
向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反应器中加入96份乙酸乙酯,98份丙烯酸丁酯作为单体(a),和1.1份丙烯酸4-羟丁酯用作单体(e),以氮气吹洗设备中的空气以便造成无氧气氛,随后将内部温度升高到55℃。0.018份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溶解在4份乙酸乙酯中,随后将制备的溶液全部加入到反应器中,随后,在维持内部温度介于54~56℃的同时绝热3h。此刻,单体的浓度是50%。随后,每隔3h加入一次乙酸乙酯,使得加入的单体(a)和(e)的总浓度下降5%,当单体浓度达到15%时再绝热3h,就完成了反应。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为15.4%,粘度6350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374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1350000。
(聚合实例12)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使用98.2份单体(a)和1.8份单体(c),并且不使用单体(b)。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调节到30%,结果测得粘度等于251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2250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559000。
(聚合实例13)
反应按照与聚合实例11相同的方式完成,不同的是,93.7份丙烯酸丁酯用作单体(a)、4.3份N-乙烯基吡咯烷酮用作单体(b)和2.0份丙烯酸4-羟丁酯用作单体(e)。生成的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是19.4%,粘度是51600mPa.s。按照GPC光散射方法的重均分子量为约3768000,以聚苯乙烯为标准的重均分子量是1466000。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以及含该组合物的粘合剂的生产实例>
(实例1)
在聚合实例1中获得的丙烯酸树脂溶液用作丙烯酸树脂(1)的溶液,在聚合实例11中获得的丙烯酸树脂溶液用作丙烯酸树脂(2)的溶液,将它们混合,使得丙烯酸树脂(1)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是60份,丙烯酸树脂(2)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含量是40份,结果获得一种非挥发性组分含量为19.5%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的乙酸乙酯溶液。该溶液的粘度是3540mPa.s。向获得的溶液中的100份非挥发性组分中混入0.13份多异氰酸酯为基础的化合物(商品名:CRONATE L,日本聚氨酯工业公司制造)和0.2份硅烷为基础的化合物(商品名:KBM-403,Sh in-Et su硅氧烷制造)作为交联剂组成的非挥发性组分从而获得本发明粘合剂。
<光学层压薄膜和光学层压材料的生产实例>
如此获得的粘合剂采用涂布器施涂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LINTEC公司制造,商品名PET 3811)的剥离处理表面上(该薄膜已经经过剥离处理),使得经过在90℃下干燥1min后,干燥后厚度是25μm,从而获得片材形式的粘合剂。随后,一种偏振膜(通过让碘吸收到聚乙烯醇中并进行拉伸而获得拉伸薄膜,随后在所述拉伸薄膜两面夹上三乙酰纤维素为基础的保护膜而制成的三层结构薄膜)用作光学薄膜,利用层压机在该光学薄膜上施加上面获得的具有粘合剂的表面,随后在40℃的温度和50%湿度下陈化14日,从而获得具有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压薄膜。然后,将该光学层压薄膜粘贴在液晶盒用玻璃底板(Corning公司制造,1737)表面上,以便给出Cross Nicol条件。将它放在80℃和干燥条件下保存96h(条件1)和在60℃和90%RH下保存96h(条件2),然后用肉眼观察放置后光学层压材料的耐久性和光泄漏。结果按照如下所述分级并载于表1中。
<光学层压材料的光泄漏性能>
产生光泄漏状态的评估是按照下列4个级别进行的。
Figure C20041007688300251
无光泄漏
○很少光泄漏
△轻微光泄漏
×显著光泄漏
<光学层压材料的耐久性>
耐久性的评估是按照下列4个级别进行的。
Figure C20041007688300252
外观无改变如浮动、剥离、起泡等
○很少外观改变如浮动、剥离、起泡等
△轻微外观改变如浮动、剥离、起泡等
×显著外观改变如浮动、剥离、起泡等
<再加工性能>
再加工性能的评估按照如下所述进行。首先,将上述光学层压材料加工成25mm×150mm的样品。随后,将该样品粘贴在液晶盒用玻璃底板上(Corning公司制造,1737),采用粘贴设备(“Lamipacker”,富士塑料机器公司制造),并放在压热釜中在50℃、5kg/cm2(490.3kPa)条件下处理20min。随后,用于剥离试验的光学层压材料在23℃和50%RH的气氛中保存720h,随后该粘贴的样品沿180°方向以300mm/min的速度在23℃和50%RH气氛中被剥离,同时观察根据下列条件分级的玻璃板表面的状态并将该结果载于表1。
Figure C20041007688300261
:非常好,○:好,△:中等,×:差
(实例2~6和对比例1~3)
按照实例1,采用按照表1和2所示重量比的丙烯酸树脂(1)和(2)制备丙烯酸树脂组合物、粘合剂、光学层压薄膜和光学层压材料。所获光学层压材料的评估按照与实例1相同的方式进行,结果连同实例1的一并载于表1和2。在对比例1中,采用一种由丙烯酸树脂(1)中不含结构单元(b)的丙烯酸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粘合剂,而在对比例2和3中,采用仅由丙烯酸树脂(2)构成的粘合剂。
表1
Figure C20041007688300271
*1:结构单元重量份数(a)+(b)+(c)+(d)+(e)=100(重量份)
*2:结构单元重量份数(a)+(e)=100(重量份)
*3:不含结构单元(b)+(c)
表2
*1:结构单元重量份数(a)+(c)=100(重量份)
*2:结构单元重量份数(a)+(b)+(e)=100(重量份)
*3:丙烯酸树脂(2)不含结构单元(b)+(c)

Claims (18)

1. 一种丙烯酸树脂组合物,包含下列丙烯酸树脂(1)和(2):
丙烯酸树脂(1):一种丙烯酸树脂,含有由单体(a),即结构单元(a)衍生的结构单元、由单体(b),即结构单元(b)衍生的结构单元和由单体(c),即结构单元(c)衍生的结构单元,且结构单元(c)的含量介于0.05~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
丙烯酸树脂(2):一种直链丙烯酸树脂,含有结构单元(a)作为主要组分;
其中丙烯酸树脂(1)的比例等于或大于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
(a):通式(A)的(甲基)丙烯酸酯
Figure C2004100768830002C1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R2代表1~14个碳原子的烷基基团或1~14个碳原子的芳烷基基团,而且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或者芳烷基基团R2中的氢原子可被1~1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基团取代,
(b):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5-或更多元杂环基团的单体,
(c):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烯属双键的单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2)是基本不含结构单元(c)的丙烯酸树脂。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结构单元(a)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介于15~99.85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结构单元(b)在丙烯酸树脂(1)中的含量介于0.1~3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为100重量份计。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单体(b)是选自N-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己内酰胺和丙烯酰吗啉当中的至少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是另外还包含由单体(d)衍生的结构单元的丙烯酸树脂:
(d):一种单体,不同于(a)~(c)并且分子中含有一个烯属双键和至少一个脂环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和/或(2)还包含由单体(e)衍生的结构单元:
(e):一种单体,不同于(a)~(d)并且分子中含有选自羧基基团、羟基基团、酰胺基团、氨基基团、环氧基团、氧杂环丁烷基基团、醛基团和异氰酸酯基团的至少一个极性官能团,和一个烯属双键。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单体(c)是分子中含有至少两个通式(B)的(甲基)丙烯酰基团的单体:
Figure C2004100768830003C1
其中,R3代表氢原子或甲基基团。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的含量介于5~5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丙烯酸树脂(1)的含量介于10~50重量份,以丙烯酸树脂(1)和丙烯酸树脂(2)的总量为100重量份计。
11. 一种粘合剂,含有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和交联剂和/或基于硅烷的化合物。
12. 一种光学层压薄膜,在光学薄膜的两面或一面上层压了由权利要求11的粘合剂组成的粘合剂层。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学层压薄膜,其中光学薄膜是偏振薄膜和/或相延迟薄膜。
14.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学层压薄膜,其中光学薄膜还具有乙酰纤维素为基础的薄膜作为保护膜。
15.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学层压薄膜,其中在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还层压了剥离膜。
16. 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将玻璃底板材料层压到权利要求12的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获得。
17. 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从权利要求15的光学层压薄膜上揭去剥离膜,随后在该光学层压薄膜的粘合剂层上层压玻璃底板材料而制成。
18. 一种光学层压材料,通过从权利要求16的光学层压材料上揭下该光学层压薄膜,随后将该光学层压薄膜重新层压到所获得的玻璃底板材料上而制成。
CNB2004100768830A 2003-09-10 2004-09-08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62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17918 2003-09-10
JP317918/2003 2003-09-10
JP317918/03 2003-09-10
JP2004135492 2004-04-30
JP135492/2004 2004-04-30
JP135492/04 2004-04-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1542A CN1611542A (zh) 2005-05-04
CN100408627C true CN100408627C (zh) 2008-08-06

Family

ID=34315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68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8627C (zh) 2003-09-10 2004-09-08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65252A1 (zh)
KR (1) KR20050026869A (zh)
CN (1) CN100408627C (zh)
TW (1) TW2005105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3621A (zh) * 2014-03-06 2016-11-09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及粘着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39805A (ja) * 2004-02-25 2005-09-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樹脂、該樹脂を含有する粘着剤、及び該粘着剤を積層してなる光学積層体
JP2005263894A (ja) * 2004-03-17 2005-09-2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樹脂組成物、該組成物を含有する粘着剤、及び該粘着剤を積層してなる光学積層体
JP2005314453A (ja) * 2004-04-27 2005-11-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樹脂及び該樹脂を含有する粘着剤
JP2005314595A (ja) * 2004-04-30 2005-11-10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アクリル樹脂組成物
TW200613493A (en) * 2004-08-09 2006-05-01 Sumitomo Chemical Co 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JP5269282B2 (ja) * 2004-08-11 2013-08-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
TWI380900B (zh) * 2004-09-17 2013-0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光學疊層體
US8242225B2 (en) * 2007-05-25 2012-08-14 Lg Chem, Ltd. Optical film, protection film polarizer film, polarizer plate fabricated thereform, an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rof
US20100308273A1 (en) * 2007-11-28 2010-12-09 Shigeru Yamago Terminally modified acrylic polym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erminallly modified acrylic polymer
CN101457006B (zh) * 2008-12-31 2013-03-27 东莞金富亮塑胶颜料有限公司 一种仿木纹共挤pmma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272185A1 (en) * 2009-01-28 2011-11-10 Akiko Kawaguchi Pregreg, film with resin, metal foil with resin, metal-clad laminate,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
JP5968587B2 (ja) 2010-10-21 2016-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用粘着シート、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475085B (zh) * 2011-07-19 2015-03-01 Lg Chemical Ltd 觸碰面板
KR101548411B1 (ko) 2012-06-13 2015-08-28 (주)엘지하우시스 고온에서의 박리성이 우수한 광학용 점착 필름
KR101716543B1 (ko) * 2014-04-30 2017-03-1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점착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CN104827665B (zh) * 2015-04-17 2018-04-27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三维打印机的打印方法
CN107987214B (zh) * 2016-10-26 2020-11-27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水性胶体系的扩散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77020A (zh) * 2017-11-10 2019-05-21 丹阳市日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汽车配件
KR102311358B1 (ko) * 2019-02-25 2021-10-12 주식회사 케이씨씨 프라이머 조성물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7410A (ja) * 1991-10-21 1993-04-30 Sekisui Chem Co Ltd 偏光板固定構造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9453B2 (ja) * 1988-04-12 1995-05-3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アクリルポリオールの製造方法
US5418307A (en) * 1994-01-03 1995-05-23 The Sherwin-Williams Company Hydrogenated polymers having acid functionality
DE4426398A1 (de) * 1994-07-26 1996-02-01 Hoechst Ag Cycloolefincopolymere und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6011107A (en) * 1997-08-26 2000-01-04 Gage Products Company Water washable protective coating
US6376095B1 (en) * 1998-06-11 2002-04-23 The Dow Chemical Company Elastic films made from alpha-olefin/vinyl aromatic and/or aliphatic or cycloaliphatic vinyl or vinylidene interpolymers
KR20010088329A (ko) * 2000-03-07 2001-09-26 가네꼬 히사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878501B2 (en) * 2000-04-27 2005-04-1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Polymer, chemically amplified resist composition and patterning process
JP4499896B2 (ja) * 2000-08-30 2010-07-07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KR20040040368A (ko) * 2002-11-06 2004-05-12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아크릴 수지, 그 수지를 포함하는 접착제, 및 그 접착제를포함하는 광학 적층체
TW200420703A (en) * 2002-11-25 2004-10-16 Sumitomo Chemical Co 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adhesive comprising th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laminate comprising the adhesiv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07410A (ja) * 1991-10-21 1993-04-30 Sekisui Chem Co Ltd 偏光板固定構造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3621A (zh) * 2014-03-06 2016-11-09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及粘着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50026869A (ko) 2005-03-16
US20050065252A1 (en) 2005-03-24
CN1611542A (zh) 2005-05-04
TW200510501A (en) 200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8627C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CN1690097B (zh) 丙烯酸树脂
CN1733859B (zh) 粘合剂
CN1880400B (zh) 粘合剂
CN1958703B (zh) 胶粘剂
CN102721992B (zh) 涂布有粘合剂的光学膜
CN101796439B (zh) 带有粘合剂的光学膜及光学层叠体
CN102119348B (zh) 带粘合剂的光学膜和使用其的光学层叠体
KR101196272B1 (ko) 광학 적층물
CN102395640B (zh) 粘合剂组合物
KR20060042114A (ko) 아크릴계 수지
CN104583821A (zh) 带有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图像显示装置
TW200811488A (en) Optical film with adhesive
TWI510587B (zh) 壓敏性黏著組成物
CN105647439A (zh) 光学层叠体
KR20060045854A (ko) 아크릴 수지 조성물
CN107429135A (zh) 偏振膜用粘合剂组合物、偏振膜用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2006113575A (ja) 光学積層体
JP2006113574A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821577A (zh) 壓敏膠組成物、光學積層體、偏光板以及顯示裝置
CN106795415B (zh) 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片和层叠体
CN102652273B (zh) 光学薄膜用粘合剂层、粘合型光学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4024362A (zh) 光学部件用粘结剂组合物、粘结片、光学部件及显示器
CN100569846C (zh) 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KR20120109411A (ko) 광학 필름용 점착제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908